1、中國化學(601117)深度報告:工程與實業協同發展,新材料帶來大機遇評級:買入(首次覆蓋)證券研究報告2022年03月21日化工&建材中國化學(601117)相對滬深300表現表現1M3M12M中國化學-19.4%-30.3%31.2%滬深300-8.3%-13.9%-17.0%最近一年走勢預測指標2020A2021E2022E2023E營業收入(百萬元)109995120032139977152828增長率(%)69179歸母凈利潤(百萬元)3659433863497568增長率(%)20194619攤薄每股收益(元)0.710.711.041.24ROE(%)10101313P/E8.2
2、712.608.617.22P/B0.771.271.100.96P/S0.260.460.390.36EV/EBITDA-0.592.721.630.97資料來源:Wind資訊、國海證券研究所相關報告-0.33420.00090.33600.67121.00631.3414中國化學滬深3002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TXiZqUcXkZrZ9Y2X9Y8ObPaQoMqQoMoMiNqQpMjMmOnObRoOyRvPsPoPwMtPpM 公司是化學工程領域國家隊,可提供從研發設計到施工運營的全過程服務,近年來業績持續增長。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公司是化學工程領域國家隊,繼承了原
3、國家化工部所屬的多數設計院與施工建設公司,參與建設了國內多數基礎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項目。近年來,公司堅持多元化發展戰略,業務范圍逐步由化工工程擴展至環境治理、基礎設施等領域,并通過創新驅動大力開拓實業及新材料業務、現代服務業等。2017年以來公司業績迎來持續增長,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585.71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099.9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42%;歸母凈利潤由2017年的15.57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6.5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2.95%。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繼續延續增長態勢,截止2021年11月底,公司年度累計實現新簽合同額3176.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
4、增長21.7%,公司還將有望維持穩步增長的態勢。 聚焦打造“雙碳”整體解決方案,雙碳發展戰略下,公司成長空間大。公司高度重視雙碳帶來的行業機會,在雙碳領域進行了戰略布局,成立了中國化學碳中和科學技術研究院,圍繞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和多能互補產業協同化,以及工業過程能效提升,開展碳中和、催化與綠色工藝、高端化工新材料、化工環保等方向科學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公司目前也已經研發和參與建設了一批雙碳項目,包括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垃圾制氫、液體儲氫等,未來公司既可以對存量化工石化項目進行減碳、降碳綠色升級改造,還可以在增量項目中集成碳循環工藝,助推化工行業低碳化發展。在雙碳發展戰略下,公司將有望成為國內
5、碳中和方案的重要供應商。 創新驅動發展,深耕技術壁壘性實業,走向廣闊市場。近年來,公司秉持“創新技術+特色實業”一體化發展戰略,在做好工程主業的同時,力圖通過創新驅動戰略,實現向高附加值的實業領域延伸。公司以被國外壟斷的、國內沒有工業化生產的化工新材料技術為主攻方向,積極打造化工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在實業發展中,公司綜合運用各種激勵工具,引入員工跟投,有利于全面激發技術創新和經營活力。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綠色己內酰胺技術,已建成33萬噸/年的全球單線最大產能。公司成功開發了“丁二烯直接氫氰化法”生產己二腈技術,打破了國外對己二腈技術的壟斷,填補國內行業空白,天辰齊翔正分兩期建設50萬噸/年
6、產能,其中一期年產20萬噸己二腈項目有望于2022年4月產出合格己二腈產品。華陸新材氣凝膠項目于2022年2月27日一次性開車成功,當前已產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絕熱氈產品。東華天業一期年產10萬噸PBAT項目已順利機械竣工,整體進入了開車、試生產階段。2022年1月,公司公告計劃投資環氧丙烷項目和磷化工項目,進一步打造碳三產業鏈和“磷礦-磷酸-高純磷酸-磷酸鐵-磷基高端化學品” 產業鏈,擴大實業版圖。公司還聚焦聚烯烴彈性體(POE)、環保催化劑、PBAT、ASA樹脂、聚酰亞胺、阻燃尼龍、尼龍12、垃圾氣化、氫能儲運等一批中高端的高附加值產品技術領域,有序推進關鍵技術的小試研發、中試放
7、大和產業轉化,未來將不斷延伸實業板塊的產品鏈、產業鏈、價值鏈,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核心觀點3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工程業務營收預測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化學工程、基礎設施、環境治理業務板塊的營收測算建筑業務板塊建筑業務板塊項目項目2019A2019A2020A2020A2021H12021H12021E2021E2022E2022E2023E2023E化學工程銷售收入(百萬元)76573.23 83894.77 43603.06 90606.35 99666.99 104650.34 毛利率(%)10.88 11.89 10.23 11.89 11.89 11.89
8、經營成本(百萬元)68242.82 73918.19 39143.81 79833.26 87816.58 92207.41 毛利潤(百萬元)8330.41 9976.58 4459.25 10773.10 11850.40 12442.92 基礎設施銷售收入(百萬元)17725.90 16403.00 6440.53 17715.24 19486.76 20461.10 毛利率(%)7.20 7.18 7.32 7.20 7.20 7.20 經營成本(百萬元)16448.89 15225.06 5968.94 16439.74 18083.72 18987.90 毛利潤(百萬元)1277.0
9、1 1177.94 471.59 1275.50 1403.05 1473.20 環境治理銷售收入(百萬元)2048.58 1264.99 577.35 1366.19 1639.43 1967.31 毛利率(%)10.58 10.00 9.72 10.00 10.00 10.00 經營成本(百萬元)1831.78 1138.45 521.21 1229.57 1475.48 1770.58 毛利潤(百萬元)216.81 126.54 56.14 136.62 163.94 196.73 化學工程業務:雙碳背景下,公司積極把握化工行業產能置換、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材料快速發展的新機遇,鞏固在化學
10、工程領域的優勢地位。公司2018-2020年新簽化學工程合同額分別為1030億元、1863億元、1867億元,迎來快速增長??紤]到上述新簽合同額的逐步落地轉化,以及雙碳項目帶來的大量新的項目機會,我們保守預測公司2022、2023年化學工程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5%,對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97億元和1047億元?;A設施業務:公司近年來在產業園區、市政、交運、電力工程等基礎設施領域開展多元化業務,創新運用股權投資、產城融合、片區開發等投融資模式運作大項目,積極參與主導園區規劃與建設,適度發展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新型基礎設施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建筑工程業務。公司2018-2020年新簽基礎
11、設施合同額分別為281億元、355億元、560億元,增速較快??紤]到上述新簽合同額的逐步落地轉化,我們保守預測公司2022、2023年基礎設施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5%,對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5億元和205億元。環境治理業務:公司近年來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重點發展與化學工程相關的環境治理產業,重點關注沿長江、沿黃河城市的生態修復、黑臭水體整治、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業污水及園區污水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項目,形成規?;?,逐步占領更大市場份額。公司2018-2020年新簽環境治理合同額分別為52億元、46億元、84億元,增速較快??紤]到上述新簽合同額的逐步落地轉化,我們保守預測公司2022、
12、2023年環境治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對于營業收入分別為16億元和20億元。4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實業業務營收預測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實業業務板塊營收測算實業業務: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實業興企”,以技術研發為“核”,驅動工程、實業協同發展,聚焦于高性能纖維、特種合成橡膠、工程塑料等高精尖材料研發,主攻“卡脖子”技術,拓展新材料行業高附加值產品領域,打造第二成長曲線。受益于20萬噸/年己二腈(2022年上半年投產)、10萬噸/年PBAT(2022年上半年投產)、5萬方/年氣凝膠(2022年一季度投產)等新材料項目的建成投產,我們保守預測2022、2023年實業
13、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118億元、165億元。實業業務板塊實業業務板塊項目項目2020A2020A2021E2021E2022E2022E2023E2023E實業業務板塊實業業務板塊項目項目2022E2022E2023E2023E福建耀隆己內酰胺項目60%股權己內酰胺銷量(萬噸)30 33 33 33 尼龍新材料項目75%股權己二腈銷量(萬噸)9 17.5 價格(元/噸)10236 13837 13422 12751 價格(元/噸)30000 28000 銷售收入(百萬元)3070.75 4566.21 4429.22 4207.76 銷售收入(百萬元)2700.00 4900.00 毛利率(%)
14、25.00 30.00 28.00 25.00 毛利率(%)40.00 38.00 毛利(百萬元)767.69 1369.86 1240.18 1051.94 毛利(百萬元)1080.00 1862.00 PBAT項目51%股權PBAT銷量(萬噸)8 10 尼龍66銷量(萬噸)2 5 價格(元/噸)30000 28000 價格(元/噸)40000 38000 銷售收入(百萬元)2400.00 2800.00 銷售收入(百萬元)800.00 1900.00 毛利率(%)25.00 23.00 毛利率(%)30.00 28.00 毛利(百萬元)600.00 644.00 毛利(百萬元)240.00
15、 532.00 氣凝膠項目51%股權氣凝膠銷量(萬方)45 丙烯腈銷量(萬噸)7.5 15 價格(元/方)15000 15000 價格(元/噸)12000 13000 銷售收入(百萬元)600.00 750.00 銷售收入(百萬元)900.00 1950.00 毛利率(%)25.00 25.00 毛利率(%)25.00 30.00 毛利(百萬元)150.00 187.50 毛利(百萬元)225.00 585.00 合計銷售收入(百萬元)11829.22 16507.76 毛利(百萬元)1774.34 2756.28 5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分業務營收預測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
16、證券研究所公司分業務營收預測產品產品項目項目2019A2019A2020A2020A2021E2021E2022E2022E2023E2023E化學工程銷售收入(百萬元)76573.23 83894.77 90606.35 99666.99 104650.34 毛利率(%)10.88 11.89 11.89 11.89 11.89 毛利(百萬元)8330.41 9976.58 10773.10 11850.40 12442.92 基礎設施銷售收入(百萬元)17725.90 16403.00 17715.24 19486.76 20461.10 毛利率(%)7.20 7.18 7.20 7.20
17、 7.20 毛利(百萬元)1277.01 1177.94 1275.50 1403.05 1473.20 環境治理銷售收入(百萬元)2048.58 1264.99 1366.19 1639.43 1967.31 毛利率(%)10.58 10.00 10.00 10.00 10.00 毛利(百萬元)216.81 126.54 136.62 163.94 196.73 實業銷售收入(百萬元)5246.83 4089.49 6290.98 14320.08 19912.09 毛利率(%)17.58 14.94 16.00 23.76%25.25%毛利(百萬元)922.44 610.95 1006.5
18、6 3402.21 5028.43 現代服務業銷售收入(百萬元)1579.98 3377.83 4053.40 4864.08 5836.89 毛利率(%)28.03 5.91 6.00 10.00 10.00 毛利(百萬元)442.93 199.60 243.20 486.41 583.69 合計總營收-加計(百萬元)103621.84 109456.51 120032.16 139977.33 152827.73 毛利(百萬元)11189.62 12059.42 13434.97 17306.01 19724.98 毛利率(%)10.80 11.02 11.19 12.36 12.91 6
19、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股價走勢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自上市以來公司股價經歷五次大漲,推動股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如下: 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受益于現代煤化工“十二五”發展規劃出臺,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2012年12月-2013年9月:2012年下半年新簽合同額創歷史新高,大行情隨后爆發。 2014年11月-2015年8月,受益于一帶一路,海外訂單的增長,公司作為“一帶一路”工業工程龍頭,“三頭在外”模式引領者,業績增長明顯。 2017-2018,受益于化工業務景氣度高,海外與基建業務快速增長,推動公司業績上漲。 2021年6月-2022年1月,公司非公開發
20、行募資百億,轉型實業,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等實業領域。此外新簽訂單量持續增長,營收超預期。公司股價受與化工行業景氣度強相關的新簽訂單額、基礎建設需求、實業項目進展的影響。公司股價歷史復盤7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PE(TTM)和PB走勢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 2010年-2013年:3年,平均PE為19.058;平均PB為2.296 2013年-2015年:2年,平均PE為11.054;平均PB為1.838 2015年-2017年:2年,平均PE為13.221;平均PB為1.397 2017年-2019年:2年,平均PE為19.212;平均PB為1.186 2019年-
21、2022年:3年,平均PE為12.141;平均PB為1.052公司近年來受益于化工行業景氣度,基礎建設需求大幅提升,新簽合同額屢創新高,公司業績表現良好。目前公司PE及PB均處于歷史平均水平之下,隨著公司實業轉型深入,公司估值未來有望提升。公司估值歷史復盤8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 盈利預測:公司作為化學工程領域龍頭,進軍實業開啟第二成長路線。預計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歸母凈利潤分別43.38、63.49、75.68億元,對應PE分別為12.60、8.61、7.22倍,首次覆蓋并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生產安全環保風險;項目建設
22、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己二腈、氣凝膠、PBTA價格波動風險;在研項目失敗風險。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9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預測指標2020A2021E2022E2023E營業收入(百萬元)109995120032139977152828增長率(%)69179歸母凈利潤(百萬元)3659433863497568增長率(%)20194619攤薄每股收益(元)0.710.711.041.24ROE(%)10101313P/E8.2712.608.617.22P/B0.771.271.100.96P/S0.260.460.390.36EV/EBITDA-0
23、.592.721.630.97資料來源:Wind資訊、國海證券研究所 一、化學工程一流企業,業績持續增長 二、有望成為雙碳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三、開拓特色實業,走向廣闊市場 四、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五、風險提示目錄10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業務布局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公司實力突出,是化學工程領域國家隊公司是化學工程領域一流企業,化學工程領域國家隊。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由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主發起人)聯合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共同發起設立。2010年1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是一家集勘察、設計、施工為一體,知識技術相對密集的工業
24、工程公司。公司現有業務范圍涵蓋建筑工程業務、實業及新材料業務、現代服務業等。公司將聚焦化學工程主責主業,加快打造工業工程領域雙碳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高端化學品和先進材料供應商,更好推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建設特色鮮明、專業領先、核心競爭力強的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建筑工程實業及新材料現代服務業化工工程基礎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固廢危廢處置利用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園區市政交運電力垃圾制氫、儲氫、光伏等己內酰胺、硅基氣凝膠、己二腈、PBAT等新材料新能源金融業務供專業金融服務和低成本的資金支持11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股權結構和組織架構公司實際控制
25、人為國務院國資委公司大股東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大型工業工程建設企業集團,最終控制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旗下包括天辰、賽鼎、東華、五環、華陸、成達、桂林院等七家國內一流工程公司,及中化二建、三建、四建、六建等建筑安裝公司。此外公司還成立了中化學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以推動公司技術創新工作實施。12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公司定增時間表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公司定增參與機構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2021年完成非公開發行募資百億2021年9月,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100億,本次募
26、集資金主要用于尼龍新材料項目、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和償還銀行貸。申購機構38家,最終確定19家發行對象,認購積極性較高,金額較大。本次發行,38家投資者的報價區間在7.83-10.22元/股,最低申購金額2.5億元。根據投資者申購報價情況,并嚴格按照認購邀請書中確定的發行價格、發行對象及獲配股份數量的程序和規則,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 8.50元 /股,發行股數為 11.7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 100億元 ,發行對象最終確定為19家。2020年4月,發行人審議通過與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的議案。2020年5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下發文件批準本次發行相關事宜。2021年3月29日,本次發行經中國
27、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2021年4月16日,中國證監會出具了關于核準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2021年8月16日,公司向12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發送認購邀請書及其相關附件。2021年8月19日,發行人共收到38家投資者回復的申購報價單及相關附件。2021年9月,確定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共19家。13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歸母凈利潤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營業收入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17年以來公司營收和利潤連續實現雙增營業收入穩定增長,盈利能力逐漸提高。在經歷2016至2017年的低谷后,公司業績迎來快速增長。其中
28、,公司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585.71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099.9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38%。公司歸母凈利潤由2017年的15.57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6.5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2.95%。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04.95億元,同比增長36.17%,歸母凈利潤28.98億元,同比增長4.46%。公司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科技創新、資本運作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14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各版塊業務毛利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各版塊業務毛利占比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公司分業務營業收
29、入占比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于工程業務,實業業務毛利率相對較高公司主業化學工程業務發展強勁,營收和利潤貢獻最大,但毛利率水平較低,公司實業業務發展較為穩健,毛利率水平相對較高?;瘜W工程業務是公司傳統的核心業務,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2018-2021年公司化學工程業務營業收入在總營收中占比均超過了60%,2020年其毛利潤貢獻更是達80%以上,表明公司在傳統優勢業務領域仍具備強勁的發展動力,為公司的業績的穩步增長提供堅實的支撐。公司近年來實行多元化發展,在工程領域,逐步拓展基礎設施和環境治理業務,在工程領域之外,重點發展實業和現代服務業。公司實業業務目前
30、主要包含天辰耀隆己內酰胺項目和印尼巨港電站項目,經營較為穩健,但利潤受己內酰胺項目產量及產品價格影響波動較大。2020年公司實業業務實現營收40.89億元,同比減少22.06%,毛利潤6.11億元,同比減少33.73%,減少主要原因是部分產品受市場行情與價格波動的影響以及天辰耀隆停產大修,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實業業務毛利率有所下滑為14.94%,仍顯著高于工程業務。2022年以后隨著公司PBAT、氣凝膠和己二腈等項目的建成投產,公司實業業務的發展有望駛入快車道,其業績貢獻將會逐步提升。15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及ROE變化趨勢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
31、究所圖表: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公司凈利率水平保持穩定,費用率逐步下降公司毛利率總體穩定,凈利潤穩中帶漲,ROE提升明顯:公司銷售毛利率2018-2020年分別為11.64%、10.8%、11.02%,變動不大。2018年以來,公司凈利率總體呈增長態勢,近三年分別為2.55%、3.17%、3.51%。2021年前三季度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略有下滑分別為9.51%與3.47%。公司處于實業擴張階段,隨著高毛利的實業項目的陸續投產,公司毛利率水平有望穩步提升。自2018年以來,公司ROE有所增長,表明公司經營水平不斷向好。公司的
32、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等近年來不斷降低,反映出公司經營管理水平不斷優化:近年來,公司狠抓精細化管理,通過嚴格項目管理,控制項目建設成本;嚴格預算管理,強調源頭降成本,中間控費用,終端增收益,實現成本費用全過程受控;強化市場運營,實施產銷聯動;加強戰略合作,追求合作共贏;強化績效考核,提高企業效能,提升員工價值,增強企業凝聚力;著眼質效雙優,夯實管理基礎,形成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構筑了完善的管理體系。公司費用率控制水平不斷提升,費用率有所下降。16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經營活動凈現金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資產負債率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公司
33、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率在合理水平公司強化資金管控,優化資金支付結構,經營活動現金流穩定增長:近年來隨著公司經營水平提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也不斷增長,2020年,公司經營性凈現金流為83.29億元,同比增長76.3%。2021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負主要與公司業務模式有關,部分工程業務需要在年底進行結算確認。公司當前資產負債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做到了風險可控:在營收和利潤不斷增長的同時,公司經營仍保持穩健,通過精細化、標準化管理,防范生產安全風險和環保風險。公司近年來負債率保持在60%70%之間小幅波動,由于實業項目前期投入較大,公司2020年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1
34、7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研發投入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圖表:研發情況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依托科技創新助力實業發展公司具備卓越的技術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發平臺體系,重點構建以科研院為龍頭,海外分支機構為窗口,企業研發機構為紐帶,各細分領域差異化發展的“1總+多院+N平臺”研發平臺體系,成立了日本分院、北京房山實驗基地、日本筑波實驗室。截至2021年,公司共擁有1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 家國家能源研發中心、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擁有
35、授權專利3379項,專有技術205項;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獎383項, 省部級及以上工法334項。公司研發領域重點向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靠攏:公司在傳統化工、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綠色環保技術、氫能利用等多個領域通過自主創新和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方式形成系列的工藝技術和工程技術,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公司研發費用逐年增長:公司近年來研發費用逐年增長,2020年研發費用38.02億元,占全年營業收入的3.5%,同比增長14.6%。2021年Q1-Q3公司研發費用達27.68億元,同比繼續保持24.53%的增長,持續的投入將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項目名稱項目名稱規模公司研發人員的
36、數量1956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4.3%確立重點研發項目47項技術和研發中心個數31個高新技術企業17家授權專利3379項專有技術205項18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 一、化學工程一流企業,業績持續增長 二、有望成為雙碳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三、開拓特色實業,走向廣闊市場 四、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五、風險提示目錄19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尚處于擴張階段化工行業具有周期性特點。2020年受疫情沖擊,化工行業投資放緩,隨后在疫情新增需求及海外生產受限的情況下,國內化工產品景氣反彈帶動行業投資迅速回暖。進入2021年,雙碳政策下,化工行業部分差異化產能擴張速度加
37、快,帶來差異化的擴張周期。當前在能耗雙控、化工產品市場轉變、化工設施安全性和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的強力驅動下,全行業迅速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化工企業退城入園進程加速、未來化工廠搬遷入園、化工園區升級改造等領域蘊藏著較大的市場機會。圖表: 化工行業產能周期曲線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石化化工行業達峰預測技術路線資料來源:中國石化化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路徑研究圖表:石化化工行業不同情景下碳排放的變化趨勢資料來源:中國石化化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路徑研究石化化工行業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之一石化行業為經濟發展建設提供必要的能源與材料,是國民經濟發
38、展的基礎產業,同時能源集中度較高,一直處在工業部門中高耗能、高碳排放行業之列,是我國 CO2 排放主要來源行業之一。根據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石化化工行業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之一,約占工業部門碳排放比例的 10%。石化化工行業在基準情景下排放量無法實現 2030 年前達峰,控排情景下將于 2030 年達峰,峰值為 17.3108t。 通過能源結構調整、節能和低碳技術改造、低碳循環及高效利用等途徑可以實現行業減排,減排貢獻最大的路徑是化石能源利用清潔化改造,其次是加大節能和低碳技術改造力度和資源循環及高效利用。21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
39、 2025-2050年我國CCUS市場規模預測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國海證券研究所雙碳領域建設帶來工程業務發展的新機遇中國“雙碳”目標是經濟社會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正在成為社會轉型的巨大動力?!半p碳”將引發數百萬億投資與產業機遇,一批新技術、新行業、新商業模式將誕生。僅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領域就將帶來每年數千億的投資機會。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CCUS技術發展,相關技術成熟度快速提高,系列示范項目落地運行,呈現出新技術不斷涌現、效率持續提高、能耗成本逐步降低的發展態勢。從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減排需求來看,依照現有的技術發展,到2050年,需要通過CCUS技術實現的減排量為6-1
40、4億噸;到2060年,需要通過CCUS技術實現的減排量為10-18億噸二氧化碳。隨著成本降低、技術進步、政策激勵,CCUS技術在2025年產值規模將超過200億元/年,按保守情形估計2025-2050年平均年增長率為11.87%,到2050年將超過3300億元/年。22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聚焦“雙碳”,不斷加強技術儲備和工程實踐,相關項目訂單增量可期。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開發綠色技術或工藝,參與建設雙碳項目建設或示范。公司還成立了中國化學碳中和科學技術研究院,圍繞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和多能互補產業協同化,以及工業過程能效提升,開展碳中和、催化與綠色工藝、高端化工新材
41、料、化工環保等方向科學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公司已布局了三種減碳降碳路徑:一、對存量化工石化項目進行減碳、降碳綠色升級改造;二、推動增量項目采用碳循環工藝;三、大力發展氫能、光伏等新能源技術。公司未來通過不斷完善碳減排、碳中和在研技術,有望為全行業提供最優的低碳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業主、造福社會。圖表:公司雙碳技術和項目儲備情況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海證券研究所雙碳技術項目及應用主要牽頭單位單位類型傳統化工升級改造純堿:先進純堿技術提效減排成達公司全資子公司焦化:上升管、干熄焦等余熱利用賽鼎公司全資子公司尿素:高效合成、低能耗技術五環公司全資子公司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華陸公司控股子公司增量項目碳
42、循環工藝二氧化碳可降解材料中化二建全資子公司二氧化碳和環氧丙烷為原料制備的聚碳酸亞丙酯(PPC)項目天辰公司全資子公司燃煤電廠碳捕集示范工程國華錦能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項目十四公司全資子公司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華陸公司控股子公司新能源及節能材料垃圾制氫賽鼎公司全資子公司納米氣凝膠:隔熱節能、阻燃中化學華陸新材料子公司控股鹽湖提鋰東華科技控股子公司光伏電站中化六建全資子公司光熱發電成達公司全資子公司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華陸公司控股子公司液體儲氫賽鼎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在雙碳技術領域積累雄厚,有望轉型為雙碳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23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五環公司高效低能耗合成尿素技術應
43、用情況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項目名稱尿素規模投產時間四川美豐綿陽分公司合成氨、尿素安全環保隱患治理搬遷項目15萬噸/年2014年山東華魯恒升肥料功能化項目100 萬噸/年2018年云南祥豐石化50萬噸尿基復合肥項目30萬噸/年2021年安徽昊源化工年產100萬噸尿素項目100萬噸/年2021年華魯恒升園區氣體動力平臺及合成氣綜合利用項目100萬噸/年2023年雙碳技術列舉五環公司開發了高效低能耗合成尿素技術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五環公司”)是公司全資子公司,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化學工業部第四設計院,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能源低階煤綜合利用中心,是全國文明單位和中國A
44、AA級信用企業。五環公司開發了高效低能耗合成尿素技術,有望在尿素項目的節能改造及新建項目中大量應用:依托多年來的設計經驗,五環公司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低能耗合成尿素技術,該技術創新性地解決了傳統CO2汽提法工藝中壓蒸汽消耗過高和產生較多難以利用的低位余熱的問題,蒸汽消耗比傳統CO2氣提法工藝降低30%以上,綜合能耗低于引進國外的最新一代尿素技術,相同規模裝置的建設投資比引進技術節省20%以上,建設周期縮短四分之一,在新建尿素裝置和對現有尿素裝置節能改造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并成功入選工信部節能裝備技術名錄(2020)。2424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五環公司尿素技術獲湖北省
45、專利金獎資料來源:中國五環官網圖表:使用新型半水-二水法濕法磷酸技術的湖北興發項目資料來源:中國五環官網圖表:五環公司半水-二水濕法磷酸制備工藝獲獎資料來源:中國五環官網雙碳技術列舉五環公司開發了新型半水-二水法濕法磷酸技術五環公司開發了新型半水-二水法濕法磷酸技術,有望在磷化工行業中大規模應用:目前制備濕法磷酸的技術主要有二水法、半水法和半水二水法,其中半水-二水法裝置能耗低,磷收率高,成品磷酸質量好,副產品磷石膏品質好,節能降耗,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已被列入石化綠色工藝目錄(2018年版)中。五環公司自主開發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新型半水-二水法濕法磷酸技術,相比傳統二水法,總能耗降低約5
46、2%,優勢明顯,經石化聯合會組織鑒定,該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我國磷酸總能力2250萬噸/年,其中二水法工業生產能力占比80%,若全部二水法裝置升級改造為半水-二水法工藝,則每年節約磷礦資源200萬噸、降低能耗折合標煤240萬噸,降低CO排放量600萬噸/年,因此,未來五環公司的新型半水-二水法濕法磷酸技術將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2525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五環公司高溫垃圾氣化技術資料來源:長江日報圖表:高環保超高溫城市垃圾轉化制氫油項目資料來源:三環集團官網雙碳技術列舉五環公司開發了高溫垃圾氣化制氫技術五環公司開發了城市垃圾高溫轉化制氫技術,有望解決垃圾資源化清潔利用的
47、難題:五環公司借助在氣化技術領域的優勢,研發了城市垃圾高溫氣化制氫技術,該技術通過對城市垃圾進行干燥和壓縮處理后直接氣化,再經凈化分離后轉化為氫氣,適用于中小型城市的垃圾處理。2017年,五環公司與氫陽能源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圍繞常溫常壓有機液態儲氫材料技術開展了諸多工作并取得了實質性成果。目前雙方已在北京房山建設了日處理2噸垃圾的示范項目,全面展示城市垃圾高溫轉化制氫、常溫常壓有機液體儲氫技術制氫油、新型加氫站、氫燃料電池大巴和物流車,以及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為一體的基于城市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氫能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為城市綠色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了新途徑,標志著城市一體化氫能利用走入實用階段
48、。26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雙碳技術列舉成達公司開發了新型雙層熔鹽儲罐技術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成達公司)是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前身為化工部第八設計院。成達公司始建于1958年,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奮斗,現已成為以設計為主體實行工程總承包的國際綜合型工程公司。成達公司研發了新型雙層熔鹽儲罐,有望在儲能項目中廣泛使用:光熱發電具備儲能調峰功能,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風電、光伏的棄風、棄電問題,是電網友好型的優質“綠電”。2021年12月,成達公司總承包的玉門鑫能50MW光熱發電項目冷熱熔鹽儲罐順利投用。大型熔鹽儲罐是光熱發電項目中的核心設備,在該項目中成達公司自主研發了新型雙層熔鹽儲罐,標志著
49、其全面掌握覆蓋從-196到590溫度范圍的大型儲罐設計建造技術。改項目預計年可發電2.16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2.48億元,節約標煤6.48萬噸,減少排放粉塵10.61萬噸、二氧化碳37.51萬噸,經濟效益和節能減排效益顯著。27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成達公司玉門鑫能50MW光熱發電項目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陸公司”)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65年的化工部第六設計院。2021年1月,公司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中國化學、萬華化學、員工持股平臺的三元股權結構。華陸公司與隆基股份展開電解水制氫合作,有望在電解水制
50、氫行業搶占先機:2021年8月28日,華陸公司與隆基股份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100MW電解水制氫設備采購合同。雙方圍繞綠色氫能技術和科技成果轉化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加強在綠氫與煤化工耦合場景應用、新能源相關產業、高端設備研發采購等方面的戰略合作。雙碳技術列舉華陸公司與隆基股份在電解水制氫領域展開合作圖表:中國電解水制氫規模及預計(MW)資料來源: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8請務必閱讀附注中免責條款部分圖表:華陸公司與隆基股份簽約儀式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華陸公司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晶硅生產技術,搶占了光伏材料上游制高點:華陸公司憑借自身在有機硅、三氯氫硅合成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