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產業情報更多產業情報: http:/ 茶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繁育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消費國和貿易國之一。近年來,隨著茶葉學科研究的深入和健康飲茶的科學普及,中國茶產業發展迅速。 據統計,2018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市)茶園面積共計4395.6萬畝,同比增加123萬畝,增長率為2.9%。隨著茶葉種植面積的擴大,茶葉產量不斷增長。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達到261.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萬噸,可見茶產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隨著茶葉生產規??焖僭鲩L,其消費量也隨之呈逐年上升之勢。近年來,不少地區和
2、企業也紛紛布局茶產業,打響茶品牌,做大茶產業。 前前 言言 Introduction CONTENT 01 茶葉行業相關概述 1 茶葉的定義 2 茶葉的分類 4 行業產業鏈 茶葉指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制的飲料,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制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中亦稱雷芽。有些國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葉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葉的定義茶葉的定義 PAGE 5 茶葉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其類型有所不同。根據制作工藝,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茶
3、葉茶葉的分類的分類 分分類類 歷史分類 制作工藝分類 季節分類 傳統名茶 歷史名茶 新創名茶 綠茶 黃茶 烏龍茶 紅茶 黑茶 白茶 春茶 夏茶 秋茶 冬茶 如:普龍茶、蒙頂茶、湄潭翠芽、蘭馨雀舌、蒙洱茶、西湖龍井等 如:茗洲金玉香茗、蒙頂甘露、黃山金毫、湄潭翠片、涇渭茯茶等 如:凌云白毫茶,黎平香綠茶、雨亭嶺大洪山茶,蘭馨金尖等 綠茶是不發酵的茶;代表茶有:黃山毛峰、普龍茶、日照綠茶等 黃茶是微發酵的茶;代表茶有:霍山黃芽蒙洱銀針、蒙頂黃芽等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代表茶有:鐵觀音、大紅袍、凍頂烏龍茶等 紅茶是全發酵的茶;代表茶有:祁門紅茶、荔枝紅茶,漢山紅紅茶等 黑茶是后發酵的茶;代表茶有:普洱
4、茶六堡茶湖南黑茶、涇渭茯茶等 白茶屬輕度發酵的茶;代表茶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春茶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葉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葉 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葉 冬茶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采制 PAGE 6 行業產業鏈行業產業鏈 茶葉行業的上游為茶葉種植,上游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茶葉產品原材料的供應數量與品質。中游為生產加工成品茶、茶制品等,下游則通過商超、茶莊等渠道到達終端消費者。 茶葉種植、采摘 肥料、農藥 加工包裝材料 商超 茶莊 餐飲行業 紅茶、綠茶、黃茶、白茶、黑茶、烏龍茶等 電商平臺等 上游原材料上游原材料 中游生產中游生產 下游渠道下游渠道 PA
5、GE 7 02 全球茶葉行業發展現狀 1 全球茶葉產量情況 2 全球茶葉消費量情況 3 全球茶葉進口情況 4 全球茶葉出口情況 全球茶葉產量情況全球茶葉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國際茶葉委員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E 20152015- -20192019年全球茶葉產量及預測情況年全球茶葉產量及預測情況 產量(萬噸) 近年來,全球的茶葉產量持續攀升。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茶葉年產量達585.64萬噸,同比增長約3%。據預測,到2019年全球產業產量將突破600萬噸。從近20年來看,全球產業產量
6、在20年內翻了兩番,可見茶葉的市場潛力十分巨大。以2018年的產量來看,假設所有人每天飲茶量相同,那么大家平均每天都會喝上一小杯,即理論上可滿足全球約780克/人的需求。 將突破將突破 600600萬噸萬噸 全球茶葉全球茶葉產量持續攀升產量持續攀升 PAGE 9 全球主要國家茶葉產量情況全球主要國家茶葉產量情況 2018年全球茶葉產量相較于去年增長了3%,在產量的提升上,中國中國和肯尼亞肯尼亞是增長得主要驅動力。據數據顯示,兩國的茶葉產量分別增加了119588噸(增幅5%)和53141噸(增幅12%)。據悉,馬拉維也創造了2010年以來的第一份傲人成績,茶產量超過50000噸,增幅11%(增加
7、了5006噸)??夏醽喌牟枞~產量不僅破歷史最高記錄,相比2015年還增加了10萬噸。而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印度尼西亞的產量則在2018年出現略微下滑。 數據來源:國際茶葉委員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GE 10 中國 肯尼亞 2018年肯尼亞茶葉產量增加53141噸,增幅達到12% 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增加119588噸,增幅達到5% 全球茶葉消費情況全球茶葉消費情況 從全球茶葉消費量方面來看:近年來,全球茶葉消費量成穩步增長態勢發展。據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茶葉消費量近550萬噸。隨著消費需求的增長,到2020年全球茶葉消費量將超600萬噸。 PAGE 11 010020030040
8、05006007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E 2020年E 2015-2020年全球茶葉消費量及預測情況 消費量(萬噸) 數據來源:國際茶葉委員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球茶葉出口情況全球茶葉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茶葉出口量突破180萬噸,同比增加了3.5%,這是自2013年來達到的最高漲幅。從全球茶葉出口量占產量比重來看,全球茶葉總出口量在總產量中的占比較低,僅占31.6%(2017年占比31.4%)。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
9、018年 2019年E 20152015- -20192019年全球茶葉出口量及預測情況年全球茶葉出口量及預測情況 出口量(萬噸) PAGE 12 03 國內茶葉行業發展現狀 1 國內茶園面積情況 2 國內茶葉產量情況 國內茶葉產量結構情況 國內茶葉消費情況 3 4 3 4 國內茶葉出口情況 國內茶葉進口情況 國內茶園面積情況國內茶園面積情況 據數據統計,2018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市)茶園面積共計4395.6萬畝,同比增加123萬畝,增長率為2.9%,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面積排名前五省份為:貴州、云南、四川、湖北以及福建。此外,2018年全國采摘茶園面積3400萬畝,同比增加190
10、萬畝。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陜西等省結合精準扶貧,新發展茶園面積均達到10萬畝以上。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2018年中國主要產茶省茶園面積排行年中國主要產茶省茶園面積排行榜(單位:萬畝)榜(單位:萬畝) 省份 2018年 2017年 增減數 增長率(%) 貴州 684.3 684.3 0.0 0.0 云南 666.8 656.8 10.0 1.5 四川 545.1 534.4 10.7 2.0 湖北 449.0 425.0 24.0 5.6 福建 310.8 310.7 0.1 0.0 浙江 298.8 297.8 1.0 0.3 安徽 254.6
11、248.2 6.4 2.6 湖南 253.3 233.7 19.6 8.4 陜西 207.0 189.9 17.1 9.0 河南 174.5 173.7 0.8 0.5 江西 171.3 156.6 14.7 9.4 廣西 115.6 112.0 3.6 3.2 廣東 93.0 87.6 5.3 6.1 重慶 67.3 59.9 7.4 12.3 江蘇 50.6 50.6 0.0 0.0 山東 33.0 31.0 2.0 6.5 甘肅 17.2 17.6 0.4 2.3 海南 3.6 3.1 0.5 16.1 總計 4395.6 4272.8 122.8 2.9 茶園面積穩中略增茶園面積穩中略
12、增 PAGE 14 國內茶葉產量情況國內茶葉產量情況 無人機獲取農業數據,主要分為兩種方式獲取一種為利用無人機搭裁攝像頭進行航拍獲取數據,另一種為利用無人機搭載遙感傳感器,依據不同作物的光譜特性,識別作物生長情況。監測病蟲害情況,更好的進行田間管理。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葉生產大國。近幾年,中國茶葉生產快速發展,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不斷增長。2013年中國產葉產量僅192.4萬噸,到2017年增至260.9萬噸。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達到261.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萬噸,增速放緩。據預測,2019年我國產業產量將保持增長趨勢發展,產量約265萬噸。 0501
13、001502002503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E 20152015- -20192019年中國茶葉產量及預測情況年中國茶葉產量及預測情況 產量(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GE 15 國內茶葉產量結構情況國內茶葉產量結構情況 2018年,綠茶、黑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產量分別為172.24萬噸、31.89萬噸、26.19萬噸、27.12萬噸、3.37萬噸、0.80萬噸;除烏龍茶外,各茶類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從產量占比看,綠茶、黑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黃茶占比分別為65.8%、12.2%、10.4%、10.0%、1
14、.3%、0.3%;其中,綠茶、烏龍茶產量比重持續下降,白茶、黃茶增長較快,較上年分別增加33.7%、45.5%。 172.24 65.84% 31.89 12.19% 26.19 10.01% 27.12 10.37% 3.37 1.29% 0.8 0.31% 綠茶 黑茶 紅茶 烏龍茶 白茶 黃茶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國內各類茶產量及占比情況 PAGE 16 國內茶葉國內茶葉消費情況消費情況 2018年,中國茶葉國內銷售量達到191萬噸,較前一年增長9.3萬噸,增幅為5.1%;市場內銷額達到2661億元;銷售均價為139.3元/公斤,同比增長5.2%。 0
15、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50100150200250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E 2014-2019年中國茶葉銷量及銷售額情況 內銷總量(萬噸) 銷售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GE 17 國內茶葉進口量國內茶葉進口量 據海關數據顯示: 2018年,中國進口茶葉量為3.55萬噸,比2017年增長18.84%,進口額為1.78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9.14%。其中,紅茶仍為主要進口茶類,占比83.3%,其次是綠茶和烏龍茶,各占8.9%和6.5%,進口均價來看,整體均價為5.03美元
16、/千克,其中烏龍茶和花茶的均價較高,均超過13美元/千克。 00.20.40.60.811.21.41.61.8200.511.522.533.54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42014- -20182018年中國茶葉進口量與進口額統計情況年中國茶葉進口量與進口額統計情況 進口量(萬噸) 進口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GE 18 國內茶葉出口情況國內茶葉出口情況 據茶葉流通協會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量達36.5萬噸,同比增長2.66%;出口均價4.87美元/公斤,同比增長7.27%;受出口均價大幅上漲影
17、響,出口額達17.8億美元,同比增10.1%。 從各類茶出口量看,除紅茶出口量為3.30萬噸、同比減少7.21%外,其余茶類出口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綠茶繼續雄踞榜首,達到30.29萬噸;烏龍茶漲幅最大,達17.19%。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茶類茶類 20182018年出口量(萬年出口量(萬噸)噸) 出口量同比(出口量同比(% %) 20182018年出口額(億美年出口額(億美元)元) 出口額同比(出口額同比(% %) 花茶 0.69 12.31% 0.66 15.83% 綠茶 30.29 2.80% 12.23 4.55% 烏龍茶 1.9 17.19% 1.8 30
18、.74% 普洱茶 0.3 9.10% 0.28 -12.95% 紅茶 3.3 -7.21% 2.81 8.54% 總量 36.47 2.66% 17.78 7.27% 2018年中國茶葉分類茶出口統計情況 PAGE 19 04 茶葉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1 茶葉行業百強企業 2 茶葉行業百強縣 3 茶葉品牌傳播力十強企業 4 湖南茶業集團 5 湘豐茶業 6 謝裕大茶葉 6 八馬茶業 茶葉行業百強企業(一)茶葉行業百強企業(一)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茶葉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我國茶產業生產規??焖僭鲩L,茶葉需求的不斷擴大,有眾多企業紛紛布局茶產業。那么,我國的茶企
19、現今發展得如何呢? 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茶葉百強企業”名單顯示:湖南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毓捎邢薰?、北京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湘豐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浙江華茗園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成為了2018年我國茶葉產業百強企業。 PAGE 21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2018年中國茶葉百強企業年中國茶葉百強企業名單(名單(1 1- -1010) 序號 企業名稱 1 湖南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 天福(開曼)控股有限公司 3 北京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 4 湘豐茶業集團有限公司 5 浙江華茗園茶業有限公司 6 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 7 蕭氏
20、茶業集團有限公司 8 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 9 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 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 11 四川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 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 14 勐海雨林古茶坊茶葉有限責任公司 15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 16 云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7 云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8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19 湖北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 云南白藥天頤茶品有限公司 茶葉行業百強企業(二)茶葉行業百強企業(二) PAGE 22 20182018年中國茶葉百強企業名單年中國茶葉百強企業名單 序號 企業名稱 序
21、號 企業名稱 21 福建春倫集團有限公司 41 海南省農墾五指山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2 杭州藝福堂茶業有限公司 42 勐海陳升茶業有限公司 23 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 43 四川省文君茶業有限公司 24 益陽茶廠有限公司 44 安徽省抱兒鐘秀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25 湖北采花茶業有限公司 45 廈門山國飲藝茶業有限公司 26 云南雙江勐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 46 河南新林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27 安徽省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 47 黃山市猴坑茶業有限公司 28 云南六大茶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48 黃山王光熙松蘿茶業股份公司 29 湖北漢家劉氏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49 湖北宜紅茶業有限公司 30 天
22、方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50 廣西梧州茂圣茶業有限公司 31 陜西蒼山秦茶集團有限公司 51 北京二商京華茶業有限公司 32 福建新坦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2 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 33 江西寧紅集團有限公司 53 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 34 廣東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 54 閩榕茶業有限公司 35 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山茶業有限公司 55 恩施州伍家臺富硒貢茶有限責任公司 36 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 56 福州福民茶葉有限公司 37 江門麗宮國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57 湖北三品源茶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38 大不同集團有限公司 58 黃山市新安源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 39 武夷山香江茶業
23、有限公司 59 江西省武夷源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40 安徽國潤茶業有限公司 60 浙江誠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茶葉行業百強縣茶葉行業百強縣 20182018年中國茶業百強年中國茶業百強縣前縣前2020名名 序號 省份 縣域名稱 1 云南 勐??h 2 貴州 湄潭縣 3 福建 安溪縣 4 湖南 安化縣 5 福建 福鼎市 6 河南 信陽市浉河區 7 浙江 新昌縣 8 福建 武夷山市 9 浙江 松陽縣 10 廣西 橫縣 11 貴州 鳳岡縣 12 湖北 赤壁市 13 云南 鳳慶縣 14 湖南 長沙縣 15 湖北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16 安徽 祁門縣 17 廣東
24、 英德市 18 浙江 建德市 19 湖北 宜昌市夷陵區 20 貴州 都勻市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茶葉縣域分布情況來看:我國茶業十大縣分別是:勐??h、湄潭縣、安溪縣、安化縣、福鼎市、信陽市浉河區、新昌縣、武夷山市、松陽縣以及橫縣。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縣中,福建占據了其中的3席。據了解,福建安溪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茶樹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收集的茶樹品種達50余種,被譽為“茶樹良種寶庫”。 安溪擁有六大名茶,其分別為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葉烏龍。 PAGE 24 茶葉行業品牌傳播力前十大企業茶葉行業品牌傳播力前十大企業 2018 2018 年中國年中國茶業品牌
25、傳播力十強企業茶業品牌傳播力十強企業 序號 企業名稱 1 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 2 杭州藝福堂茶業有限公司 3 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4 黃山王光熙松蘿茶業股份公司 5 天福(開曼)控股有限公司 6 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 7 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 8 勐海陳升茶業有限公司 9 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 10 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隨著茶葉學科研究的深入和健康飲茶的科學普及,中國茶產業發展迅速,生產規??焖僭鲩L,茶葉消費量也呈逐年上升之勢。不少企業紛紛布局茶產業,打響茶品牌,做大茶產業。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
26、茶業品牌傳播力十強企業”顯示: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杭州藝福堂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為2018中國茶業品牌傳播力十強企業。 PAGE 25 1.1.湖南茶業集團湖南茶業集團 PAGE 26 湖南茶業集團主要品牌湖南茶業集團主要品牌 PAGE 27 2 2. .湘豐茶業湘豐茶業 湖南湘豐茶業有限公司地處現代農業湖南長沙創新示范區,是中國茶業行業前十強、中國科學院有機茶示范基地、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示范企業、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湘豐茶業打造了集茶苗繁育、茶葉種植、茶葉加工、茶葉銷售、茶文化旅游、茶葉加工裝備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的茶業產業。目前公司整合了省內優質茶葉基地35萬畝,其中自有基地5.5萬畝。
27、茶葉機械裝備公司自行研制的茶葉生產線和智能化單機技術水平國內一流,國際領先,已暢銷十多個主產茶省,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行業標桿地位。 PAGE 28 湘豐茶業的發展湘豐茶業的發展歷程歷程 將脫甲茶廠改制為獨資企業,更名為湘豐茶廠 (19981998年底)年底) 為全球商業領袖提供決策咨詢 (19991999- -20032003年年) (20062006年年) (20142014年)年) 連續被評為縣級先進企業 正式注冊成立湖南湘豐茶業有限公司 正式注冊成立湖南湘豐茶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20072007年)年) 公司斥巨資聘請國內外專家根據湘豐綠茶的品質特征,設計制造了炒青綠茶全自動生產線和 綠
28、茶精制、包裝生產線。 (20082008年年) 收購長沙縣博旺機械廠,更名為湘豐茶葉機械有限公司 PAGE 29 3 3. .謝裕大茶葉謝裕大茶葉 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茶葉研發、種植、加工和銷售。目前,公司擁有世界最大的黃山毛峰綠茶單廠生產基地,擁有簽約生態茶園2萬多畝,擁有大型茶葉加工基地3個,清潔化、標準化、智能化加工流水線7條,并擁有黃山首家茶葉博物館“謝裕大茶葉博物館”。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綠茶、紅茶和花茶三大茶類,其中綠茶包括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三大品類,紅茶包括祁門紅茶。 PAGE 30 3 3. .謝裕大茶葉謝裕大茶葉 據謝裕大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
29、8年謝裕大公司營業總收入19372.6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67%,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1.5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6.33%,基本每股收益(元/每股)為0.2元,比去年同期(0.14)元增長42.86%。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4-2018年謝裕大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情況 營業收入(萬元) 凈利潤(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GE 31 4.4.八馬八馬茶業茶業 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經營安
30、溪鐵觀音為主,集基地種植、新品研發、生產加工和產品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全茶類連鎖經營企業。公司提供全茶類的產品,其中自產鐵觀音為核心茶類,明星產品為賽珍珠鐵觀音系列;同時經營綠茶、紅茶、白茶、普洱、大紅袍和花茶等各類茶葉產品以及茶具、茶食品等。 PAGE 32 05 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1 茶消費多元化發展 2 銷售渠道多元化 3 品牌化趨勢 4 “一帶一路”帶來新機遇 茶葉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茶葉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選擇,“品牌”成為消費者選購茶葉時的首要關注因素。同時,對于企業來說,品牌內涵與消費者感知高度匹配預示著企業的品牌化道路相比競爭對手走得更
31、遠。企業以后必將更注重品質的追求,改變以往粗放式以量取勝的模式,將自身品牌做大做強,讓消費者對茶葉品牌有更深認識,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茶消費多元化發展茶消費多元化發展 “一帶一路”帶來新機遇“一帶一路”帶來新機遇 茶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華文明傳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耙粠б宦贰焙w全球44億人口,該區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葉生產和消費地,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人口紅利。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中國茶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銷售渠道多樣化銷售渠道多樣化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許多新的銷售模式涌現,茶葉的銷售渠道也越來越多樣化。而不同類
32、別的銷售渠道因其與消費者接觸方式和場景的差異,針對這不同的消費人群;而線上線下,直營加盟渠道有著不同的經營側重點,銷售網點的布局或是更大的品牌占有率。 品牌化品牌化趨勢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葉天然、健康的特點以及對茶文化的推廣,茶葉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茶葉的主要消費人群也從中老年為主向各類年輕人群擴散,不同類別的消費者對茶葉的消費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同時,茶葉消費從最初的“禮品”“自飲”不斷的延伸和細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04 02 03 01 PAGE 34 公司介紹公司介紹/ /版權聲明版權聲明 公司介紹:公司介紹: 中商產業研究院是中國領先的產業咨詢服務機構
33、,自成立以來,研究院專注于圍繞構建“產業研究、產業規劃、產業戰略、產業投資、產業招商”等“五位一體”的產業咨詢體系。中商產業研究院以業內首家自建數據庫 “中商產業大數據庫”為依托,行業覆蓋傳統重點行業和新興熱點領域。如研究范圍不僅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游、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電子等產業領域,還深入研究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領域。 近二十余年來,中商產業研究院積累了一批長期合作的優質客戶,主要包括國內外500強企業、各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投行等,逐步建立起穩固的市場地位。未來,中商產業研究院將繼續以前瞻性的戰略視野和嚴謹的專業化服務,引領中國產業咨詢的創新發展。以產業咨詢力量助力中國經濟變革創新,推動中國新時代的產業轉型升級,使中國經濟不斷躍升世界舞臺! 版權版權說明:說明: 本報告的所有圖片、表格及文字內容的版權歸中商產業研究院所有。其中,部分文字及數據采集于公開信息,版權歸屬原著作者所有。中商產業研究院取得數據的途徑來源于市場調查、公開資料和第三方采購。未經本公司授權許可不得轉載,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中商產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減與修改。違者將依法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