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前 言 前 言 1、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同時,還要承擔起對利益相關者和全社會的責任,以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包括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節約資源、社會公益等。 2、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科” 、 “中聯” “公司”或“本公司” )發布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書 (以下簡稱“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 ) ,系統闡述本公司響應國家號召,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經營,構建社會主義和
2、諧社會的具體行動。 3、 本報告是根據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 、 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具體情況編制的,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 第一章 綜 述 第一章 綜 述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 1992 年,2000 年 10 月在深交所上市(簡稱“中聯重科” ,股票代碼 000157) ,2010 年 12 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 01157),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等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 目前, 公司積極推進戰略轉型,打造集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和金融服務多位一體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 2 中聯重科的產業
3、園分布于國內湖南、北京、安徽、上海、陜西和意大利、德國、印度、巴西、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國際一流水準的超大型鋼結構廠房、現代化加工設備與自動化生產線,形成了按產品類別細分的多個專業生產基地。 中聯重科始終秉承“企業價值源于社會”價值觀。2016 年,中聯重科始終恪守一位企業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在回報投資者、為國家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積極投身精準扶貧和社會公益事業,積極保護員工、供應商、客戶、消費者權益,致力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驅動型企業建設,以實際行動力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二章 股東和債權人權益保護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護股東和債權人權益 第二章 股東和債權人權益保
4、護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護股東和債權人權益 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 、 證券法和中國證監會有關法規的要求,不斷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規范公司運作,健全內控制度,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操作規范、運作有效,維護了全體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治理的實際情況與中國證監會發布的有關上市公司治理的規范性文件基本不存在差異。 2016 年度,公司召開股東大會 1 次。股東大會在保證合法、有效召開的前提下,采取網絡投票方式,為股東參加會議提供了便利;股東大會在審議影響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重大事項時, 對中小投資者的表決進行了單獨計票, 單獨計票結果在股東大會決議中一并進行了披露。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強董
5、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員工培訓學習,培訓內容包括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政策精神、監管要求、典3 型案例等, 確保公司董事、 監事、 高級管理人員守法合規, 盡職盡責。 在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 本公司通過組織涉及信息披露的工作人員 (包括直屬部門及分子公司相關人員) 學習相關法律、 法規、制度,進一步提高對信息披露行為的認識及責任感;本公司從確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維護投資者、債權人合法利益的高度,充分發揮公司職能部門的協調、服務職能,強化敏感信息內部排查機制,進一步規范信息披露的程序,并嚴格執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中關于信息傳遞、審核、披露流程規定,杜絕選擇性信息披露,確保公司信息披露的及
6、時、真實、準確、完整、公平。 2016 年 12 月,中聯重科獲“金圓桌獎-最佳董事會獎” ,成為滬深兩市唯一連續九次獲此殊榮、也是獲獎次數最多的上市公司。中聯重科的公司治理及對股東、 債權人的盡責表現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二、及時披露公司信息,積極維護投資者關系 二、及時披露公司信息,積極維護投資者關系 2016 年度,公司在深交所披露臨時公告 68 個、定期報告 4 個,公司及時、準確、規范地將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資產收購、債券發行等事項進行充分披露,為投資者提供了充分的投資依據,樹立了信心。 2016 年度,在堅持公平和保密的原則基礎上,公司共接待國內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QFII
7、等 20 家以上,通過電話、傳真及其他電子方式進行咨詢的近 300 人次。 公司除接受實地調研、 電話會議溝通等方式外, 還積極參加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舉辦的投資者網絡溝通會,并由管理團隊到深圳、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參加機構投資者策略會,宣傳公司的品牌和戰略轉型及規劃。通過與投資者的溝通,確4 保了信息的暢通,建立了公司與投資者之間良好的互動,樹立了公司良好的市場形象。 三、 為國家和股東創造豐厚的經濟效益, 積極回報股東和投資者。 三、 為國家和股東創造豐厚的經濟效益, 積極回報股東和投資者。 公司自上市以來,生產經營取得良好發展,品牌知名度和客戶忠誠度不斷提高,公司經營質量穩步鞏固,成為國家
8、基礎建設所需重大裝備的最重要研究、制造基地之一,為社會和股東創造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公司堅持每年都實施現金分紅,上市十六年現金分紅十八次,是行業內唯一每年都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累計派發現金紅利 90.9 億元, 股票紅利 37.61 億元, 轉增 24.97 億股。 公司將一如既往秉承企業文化, 誠信規范, 擔當責任, 為股東、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回報。 第三章 保護員工權益 提升人力資源價值 第三章 保護員工權益 提升人力資源價值 公司遵循“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經營企業的關鍵就是經營人才,人盡其才,人盡其能,人才無邊界”的價值理念。2016 年,重
9、點圍繞員工滿意度提升、激勵模式優化、干部與骨干隊伍建設等工作持續提升隊伍凝聚力、戰斗力和再生能力。 一、為員工提供全面和多元化福利,持續優化員工溝通渠道與效果,提升員工歸屬感。 一、為員工提供全面和多元化福利,持續優化員工溝通渠道與效果,提升員工歸屬感。 嚴格遵守勞動法 、 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規范員工勞動合同的簽訂、變更、解除、終止手續,勞動合同簽署率達 100%。依法依規制修訂考勤、福利規章制度。按時、足額、依法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等各項社會保險,做到社會保險全覆蓋。修訂完成五險一金服務指南 ,為員工了解政策,辦理業務提供了便利。 5 在遵守國家休假制度的基礎上,增設男士陪產假、計劃生育假
10、、員工探親假、每月兩次“半日”事假、司慶典日、元宵節、生日假等多元化和特色的帶薪休假制度,全方位為員工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為員工提供衣食住行的全面福利保障,包括:免費洗滌工裝、班車、工作午餐及配備設施齊全的員工公寓;根據工作環境差異化發放寒暑費;為員工發放生育、結婚福利金,生病住院、親屬去世慰問金等特別福利;提供全員免費健康體檢,并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崗位員工組織到定點資質醫院進行“上崗、離崗和崗中”職業健康體檢,崗中體檢一年一次。 二、創新公司員工溝通互動方式,實現 e-HR 平臺移動化。 二、創新公司員工溝通互動方式,實現 e-HR 平臺移動化。 創新制度、 政策宣貫模式, 采取相對 “輕
11、松” 與 “歡樂” 的方式,在企業文化網、工會微信公眾號、員工微信朋友圈進行人力資源政策宣傳。為增強 HR 服務便利性、提升 HR 服務親民度,開展辦公 IT2.0項目 e-HR 模塊的移動化升級,將從個人信息的查詢與反饋、工資條查詢、考勤打卡記錄查詢、考勤異常反饋與審批、服務指南查閱、員工關懷信息的推送與互動、滿意度調研等員工服務“移動化” 。確保員工及時準確把握公司人力資源政策同時增強上下溝通有效性, 持續提升員工滿意度。 三、優化員工激勵模式,實施有效激勵。 三、優化員工激勵模式,實施有效激勵。 針對研發人員,細化產品責任,構建開放、共享的研發平臺,培養一支研發骨干團隊,以“與市場共生、
12、與產品共存、與社會共享”為指導思想,實施研發激勵市場化項目,激發研發團隊創新活力及潛能。針對技能工人,聚焦提升生產品質和效率,培育工匠隊伍,體現個人技能和勞動付出,以公平、公正、簡單、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6 牽引技能員工提升個人職業競爭力, 合理提升技能工人群體收入水平。 四、 著力 “中堅力量” 培養, 實施系統性的管理干部與骨干輪訓。 四、 著力 “中堅力量” 培養, 實施系統性的管理干部與骨干輪訓。 針對中層干部和干部梯隊成員,與湖南大學合作開設 EDP 研修班;針對中基層干部實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專項培訓;針對骨干員工開展 “團隊執行力” 培訓。 通過 “扶上馬, 送一程” 的培養機
13、制,持續打造公司“中堅”員工力量,提升員工勝任力、創造力和活力,并確保員工職業晉升通道暢通無阻。 第四章 供應商、客戶、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四章 供應商、客戶、消費者權益保護 中聯重科堅持誠信為本,與供應商堅持“合作、共贏”的核心理念, “內抓廉潔、外講誠信” ,實施陽光采購,建立健全產品質量管理規章制度,秉承“成就價值,與客戶共同成長”的服務理念,不斷優化售后服務體系。 一、堅持誠信為本陽光采購,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精準精益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 一、堅持誠信為本陽光采購,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精準精益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 一方面,公司建立了有效的采購內控體系,并設立審計部與督察部兩個直接監管部門,通
14、過持續進行價值觀宣導,定期開展廉潔從業教育, 防范員工行為偏離; 另一方面, 強化對供應商的廉潔從業宣導,通過簽訂廉潔承諾保證書引導、督促供應商與公司共同搭建陽光采購體系;另外通過公布投訴電話、投訴郵箱等多種方式保證廉潔采購得到有效的監督與落實。 “合作、共贏”始終是公司供應商管理的核心理念。2016 年,公司重點開展“夯實供應鏈、共進雙贏”供應商合作專項工作,推動采購業務整合,實現供應商規模效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深化供應7 商與主機技術協同開發;同時,公司在技術、工藝、資金等方面給予供應商合理的支持,與供應商抱團取暖、抱團發展。 公司致力于搭建高效化、模塊化、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平臺,在供應
15、鏈管理建設方面持續改善。 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不斷汲取先進管理理念, 為公司創造繼資源合理利用和勞動效率提高之外的第三利潤源泉, 提高公司競爭力。 2016 年, 公司在現有 OA/SAP/WEB多系統整合的供應鏈體系基礎上,開發 VMI 系統并廣泛推行 VMI 合作模式,強化訂單計劃與交貨管理,2017 年,公司供應鏈管理將更加精益、精準,持續優化與供方、客戶高效、集約的合作閉環。 二、追求卓越質量,依法履行產品質量責任。 二、追求卓越質量,依法履行產品質量責任。 堅持以預防為主的質量管理模式,修訂了一體化管理手冊等一系列質量方面的管理制度。公司生產的產品均認真貫徹實施國家、行業和地方
16、的現行標準,并在很多方面高于上述標準;公司生產的車輛產品均通過了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 公司通過每年開展的內部審核、管理評審、聘請外部認證機構審核等一系列評審活動,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3C 強制性認證體系、測量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和貫徹質量管理制度。 1)質量文化、模式、戰略協同作用,促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公司以“品質典范、中聯創造”作為質量方針,逐步形成了“表里如一、 品質卓越” 質量文化理念和有特色的 “文化引領、 戰略導向、市場驅動、技術保障、分層級矩陣式”質量管控模式,并建立了科學的質量戰略規劃及執行部署體系。公司在質量文化、質量管理模式、質量戰略體系的共同作用下,產品設計質量、供方零部
17、件質量、制造過程質量持續穩步提升,滿足了客戶對于“優質產品,最佳成本、高8 效服務”的期望和需求。 2)實施質量 KPI 考核,落實質量責任制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質量KPI與質量成本管理體系和制度, 并將 “新機交驗合格率、三包故障率、外部質量損失率”作為關鍵質量 KPI考核指標,納入到“經營單元責任制”考核范疇。公司定期對質量KPI 及質量成本完成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并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且落實到位,以提升產品質量,滿足客戶的質量期望。 3)創新質量管理模式,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2016 年在全公司范圍內組織開展質量管理動態專項檢查,從組織管理、產品研發質量管理、零部件質量管理、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18、、產品檢驗和試驗、市場質量管理、質量改進管理、3C 產品一致性、產品 4.0 共八個模塊對經營單元進行全方位的檢查, 發現經營單元質量管理的不足之處并持續跟進問題改善, 并將改善完成情況納入年度質量考核,促使經營單元規范管理,提升產品質量。 2016 年,公司持續開展 TOP 質量問題改善專項推進工作,加大對內外反饋重大或頻發的質量問題處理監控力度,并將 TOP 項目改善完成情況納入考核。2016 年全公司共立項 70 項,有 52 項已按期完成,解決多起質量難題。 4)引入先進質量管理工具,推動質量管理變革 近年來,公司大力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工具,如零缺陷、質量成本、8D、A3、PPA
19、P、APQP 和 PFMEA 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5)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安全,履行質量誠信,保障客戶利益 公司將確保質量安全和促進質量發展作為質量管理的核心理念,9 從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進行管控,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受控。同時,根據公司危機信息申報與危機處理實施細則 、 重大事故反饋處理流程和重大事故處理辦法 ,運行 DMS 信息化系統,規范市場質量事故的管理,所有產品質量事故及時進行申報、反饋、處理和經驗分享,減少公司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維護公司利益。 三、堅持提升管理,夯實基礎,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三、堅持提升管理,夯實基礎,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2016 年進一步深化流程再造,打破
20、過去的事業部經營模式,建立了以區域市場牽引全局的新模式,服務管理工作按七大區前移,更加貼近市場與客戶。瞄準發展方向,擁抱互聯網,推動兩化融合,推進由制造向“制造+服務”的改變,使“產品在網上、數據在云上、市場在掌上”成為可能。 1)深化服務創新,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中聯重科以用科技夯實責任,用責任創造價值,與客戶共同成長為指引,參照商品售后服務評價體系(國標),推進和優化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體系;更專注“產品本身” 。身處裝備制造業的中聯重科,繼續以效益和效率為中心,全力推進研發制造環節的創新管理模式與激勵機制,完成“裝備制造+互聯網” , “產品+服務”的轉型升級,鞏固規模優勢與行業領導地位
21、,讓精益求精、極致向上和科學創新的“工匠精神”成為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的精神動力,成為中聯人的事業信仰和文明風尚。持續推行服務信息化,深化服務創新,通過中聯重科與中國移動聯合,率先在行業內推出“服務 E 通信息化管理平臺” ;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推出“ERP+GPS”的智能調度系統,并將服務改制新模式從信息平臺、服務模式、拓展渠道三個方面開展,成立首家服務改制公司,提高設備管理水平,提升運營效率。 10 2)完善服務網絡,提高客戶服務效率 為提高服務及時性,最大限度滿足客戶對不同服務的需求,中聯重科不遺余力的進行服務網點規劃和建設, 區域覆蓋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網點設施更趨合理完善。目前國內在各服
22、務網點常駐專職服務工程師近 3000 余名, 共配備了 1500 余輛專用服務車, 并安裝 GPS定位系統,充分滿足客戶召請服務的快速響應。另外,海外區域市場服務網點不斷擴展, 中聯重科在海外市場已建立近 150 家服務站, 輻射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印度、韓國、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等 40 多個國家與地區。 中聯重科結合互聯網+服務模式,推出掌上服務提升支撐平臺,如中聯重科-砼行者、中聯重科起重機、網上商城、社群,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3)強化服務技能培訓與硬件設施配置,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長期以來,中聯重科一直致力于“金牌”服務團隊的打造,現有服務工程師大部分擁有機械
23、及相關專業大學專、本科及以上學歷,資質、技術過硬,100%經過系統化、專業化培訓,并通過嚴格考試,持證上崗。同時,中聯重科為每位服務工程師均配備常用工具包;服務車配備服務車標準工具;服務站點按級別配備標準工具;保障中心配備保障中心標準工具。為定期對客戶設備進行全面檢測維修,公司配備了專用服務搶修檢測車,擁有液壓系統數字檢測儀、液壓油質檢測儀、材料探傷儀等先進檢測儀器,將加快故障判斷、縮短故障解決時間。2016 年為加強駐外員工隊伍能力提升,又分三批次組織了各大區駐外人員 465 名員工開展“體系工作及產品知識”培訓,為公司決勝終端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1 4)持續推廣服務品牌,保證高效客戶
24、服務 中聯重科于 2011 年在行業內首先推出 “藍色關愛” 服務品牌,以“客戶效益最大化”為宗旨,構建了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的內外互動式服務體系和保障平臺,為客戶帶來極致服務模體驗,為客戶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整體服務解決方案,有效提升了服務核心競爭力。 如, 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工程起重機產品線印度片區積極把握機遇,聯合濰柴動力、當地經銷商 FRIENDS,針對印度多家中聯重科 VIP大客戶,開啟重機服務關愛活動。2016 年,中聯重科各經營單元持續開展“萬里行”服務活動;中聯重科重機的“三夏” 、 “三秋” “直通到田間” 服務活動, 現場服務與提升客戶產品維護維修技能相結合,得到了客戶的認
25、可。 5)用心服務客戶, 創造提升客戶價值 中聯重科專注于為客戶提供 “全過程、 全天候、 全方位、 全身心”的服務,讓客戶享受完全滿意的售后服務體驗,提升客戶價值,獲得了客戶廣泛贊賞。公司售后服務工程師全身心服務于客戶,用極致服務精神感動每一位客戶。 中聯重科已連續多次獲得國家商品售后服務評價體系標準認證的售后服務五星級證書, 成為行業唯一一家達到售后服務五星級標準的企業。在 2016 年 8 月,經第三方評審機構再次進行評審確認售后服務五星級認證評估達標。公司還曾連續多年榮獲“全國售后服務功勛企業” 、“全國售后服務十佳單位” 、“全國售后服務特殊貢獻單位” 、“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 、
26、 “消費維權先進單位” 、 “用戶滿意產品” 、“用戶滿意服務單位”等榮譽稱號。 12 第五章 走低碳環保之路,創兩型示范企業 一、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落實政策法規要求 第五章 走低碳環保之路,創兩型示范企業 一、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落實政策法規要求 公司于 2006 年通過了德國萊茵公司 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15 年順利完成換證審核工作,2016 年通過復審。依據GB/T19001、 GB/T24001和OHSAS18001體系標準建立健全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文件。公司在管理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落實各級地方政府的環保管理政策
27、,全面貫徹公司的體系管理文件要求,積極落實企業的環保社會責任。 二、全面增加環保、節能相關資金投入,保證環保工作推進 二、全面增加環保、節能相關資金投入,保證環保工作推進 2016 年,公司在各方面加大環保、節能的專項資金投入。為積極落實清潔生產的政策要求,公司投入專項資金,用于開展生產工藝設備的清潔生產的技術改造,降低了企業能耗;公司重點對各個工業園的污水處理系統和廢氣凈化系統的設備設施進行維修、 清理、 更換,確保環保設備設施有效正常運轉;及時核算排污費并足額繳納,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積極購買環保責任險,降低企業應對環境污染事故的風險;編制環境保護應急救援預案,提升企業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
28、水平,減少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此外,公司積極推行新能源環衛車輛、餐廚垃圾資源化成套設備生產線設備改造項目、環保垃圾處理建設項目、節能起重機技術改造項目和再制造產業的環保投入, 為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推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持續跟蹤企業污染物排放,確保達標合規排放 三、持續跟蹤企業污染物排放,確保達標合規排放 公司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設置了環保管理紅線,要求各項排放指標不得超過國家或地方標準,并且明確提出“誰超標,誰負責,13 誰整改”的管理原則。為了客觀了解各園區的污染物排放情況,公司每年委托具備有資質的環境檢測機構對廢水、廢氣、噪聲、粉塵等環境污染因子進行檢測, 加強過程監控, 嚴控環
29、境污染事故發生。 此外,對于危險廢棄物,除按規定交給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外,還加大了處理合規性檢查,確保合規合法處理。 4)認真落實低碳環保政策,全面創建兩型示范企業 為落實低碳環保的管理政策,認真踐行“以人為本,綠色制造”的安環管理方針,加強環境和生態保護,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公司率先響應政府號召,以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示范企業為目標,認真推行走清潔發展、低碳發展之路。在圓滿完成“十二五” 期間的綜合能耗目標值下降 20%的基礎上, 公司積極開展新材料、新產品的技術研發,推行資源綜合利用和再制造等重大可持續發展項目,努力朝“兩型示范企業”的目標邁進。 第六章 以人為本 積
30、極擔當社會責任 第六章 以人為本 積極擔當社會責任 中聯重科重視對公益的支持,根據戰略規劃和企業規模,將擔當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作為組織發展的一部分,確保公司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社會責任。 一、 承擔社會責任,助力精準扶貧。 一、 承擔社會責任,助力精準扶貧。 中聯重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重要方式途徑之一, 并且注重發揮企業和工程機械行業優勢, 因地制宜, 確保扶貧措施能落地、 能發揮作用。 湖南永順縣是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該縣為突破教育扶貧,成功引進招生規模達 10000 人的高14 平
31、金海實驗學校,但縣溪州新城內缺少垃圾收集、處理、運輸設施。中聯重科發揮自身產品優勢,援助垃圾壓縮站和垃圾轉運車等設備,為溪州新城建設了一個良好的垃圾運轉處理體系, 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教育資源環境,為全體師生和新城老百姓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 在湖南省常德市,中聯重科常德液壓公司作為后盾單位,對口駐村幫扶漢壽縣崔家橋鎮東倉鋪村, 先后參與當地政府召開的三次工作組調度會議,組織下村慰問,聯合制定公布了三年扶貧規劃,通過援助資金等多種方式改善東倉鋪村基礎建設、發展農業產業脫貧。 在河南省開封市, 中聯重科重機公司積極響應開封市工信委倡議及開封市定點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精神要求,通過當地紅十字會
32、定向捐贈杞縣官莊鄉吐墨崗村開展扶貧。 此外,中聯重科作為湖南省慈善總會“愛心改變命運”慈善助學項目的發起單位,每年率先向項目進行捐贈開展教育扶貧,已連續實施 14 年。 2016 年捐贈 200 萬元, 14 年共計捐贈款項 2000 余萬元,是 “愛心改變命運” 項目中捐贈資金最大、 資助學生最多的愛心企業,活動累計幫扶 40000 多名貧困大學新生順利入學。 二、內部救助制度日趨完善 救助力量更加強大。 二、內部救助制度日趨完善 救助力量更加強大。 源于中聯重科“安居樂業,融洽祥和,知書達禮,生機勃勃”的企業發展愿景,2004 年年初,中聯重科幫困基金管理委員會成立,救助的對象主要是:遭遇
33、天災人禍突發困難的員工及家庭、特困員工及家庭、離退休(包括內退)特困員工及家庭。每年公司內部都會舉行募捐活動,倡導所有員工積極參與,奉獻自己的愛心,每年分別于下半年和上半年開展兩次大規模的救助活動, 并不定期地根據突發情15 況救助困難員工,發放救助基金款最高個人額度達到 100000 元,最低額度為 2000 元。2016 年,公司“愛心滿中聯”內部募捐活動共募集資金 88 萬元;發放內部救助和緊急救助金 190 萬元,救助困難員工 410 人,讓困難員工切實感受公司的關懷和組織的溫暖。 公司每年都組織開展困難員工春節慰問。2016 年,經各單位申報、公司核實一批困難職工為春節慰問對象。各級
34、領導帶領慰問小組以座談、 走訪、 發放慰問物資、 慰問金等方式帶去公司的關心和溫暖,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戰勝當前的困難,對他們噓寒問暖,維護了企業的穩定,確保了企業內部安定祥和的局面,共發放慰問金 69 萬元,慰問困難黨員和困難員工 590 人。 三、彰顯社會責任,參加益陽、蕪湖抗洪搶險和廈門災后重建。 三、彰顯社會責任,參加益陽、蕪湖抗洪搶險和廈門災后重建。 2016 年汛期,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公司、環境產業集團、重機公司、 工業車輛公司等多個經營單元的 160 余名員工, 參加了湖南益陽桃江和安徽蕪湖的緊急抗洪搶險行動,晝夜奮戰,圓滿完成了當地政府提出的“無人員傷亡、無大堤決口”的工作目標,
35、表現突出,受到當地政府表彰肯定。 2016 年 9 月 15 日至 17 日, 莫蘭蒂與馬勒卡雙臺風前仆后繼 “雙殺”浙閩,其中全球最強臺風“莫蘭蒂”在廈門翔安區登陸,這是1949 年以來閩南地區最強的登陸臺風。 一時間狂風肆虐, 暴雨傾瀉,廈門成為重災區。消息傳來,9 月 18 日,中聯重科立即緊急調配 4輛全新清洗車和 4 臺壓縮式垃圾車, 組織救援小分隊, 連夜奔赴廈門,支持災后重建。其中,4 臺清洗車包括 3 臺 16 噸和 1 臺 25 噸位,按正常人每日飲水 1500 毫升計算, 它們將解決災區將近 50000 人的飲水問題。同時,向廈門當地保潔公司回租了 6 臺壓縮式垃圾車和 1
36、316 臺清洗車,迅速開展清除淤積物、移除倒塌樹障等清理工作,確保路段、橋梁涵洞的正常通行,助力廈門市容環境恢復。 四、積極培育青年志愿者組織,提升員工的奉獻與責任意識。 四、積極培育青年志愿者組織,提升員工的奉獻與責任意識。 從 2008 年起,員工自發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協會,2014 年加入中國青年志愿協會, 協會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社會公益服務、 扶貧濟困、幫孤助殘、青少年援助、環境保護等公益事業,以提供志愿服務來提升員工的奉獻與責任意識。 中聯重科青年志愿者協會始終以 “至誠執著之心、 仁義博愛之情、自強不息之志”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踐行著中聯“至誠無息 博厚悠遠”的企業文化。常年關注
37、邊遠地區的貧困學子與留守兒童、重大疾病患者或企業內部遭遇重大不幸的員工、 定期在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開展愛心活動。目前擁有志愿者 300 余人。這些年,協會活動足跡不僅遍布各大園區還深入三湘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勃之勢。中聯的志愿者們走進農村、學校、福利院、大街小巷等,開展助學、助殘、扶危濟困等公益活動。僅 2016 年,中聯重科志愿者協會先后舉辦了“關愛殘疾人,捐贈電腦活動” 、六期“支持殘障朋友就業電腦技能培訓”、“愛在中聯,情暖環衛”、“筑愛助殘愛相隨,走訪慰問殘障困難家庭”、 湘西州慈愛園“助學 筑夢 鑄人”愛心援建等活動,并積極響應共青團湖南省委、湖南省殘疾人聯合會“共享陽光,攜手同行
38、”助殘結對幫扶行動,與岳麓區高覺田園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建立中聯重科雷鋒號志愿者服務工作站, 一對一服務偏遠農村殘障人士“就業” ,提高他們的自身技能,讓更多的殘疾人實現用勞動創造收入,促進殘健一體的發展模式,同時為殘障人士提供關愛和幫助,促進農村殘障人士與社會的良好融合和共同發展。 17 第七章 自主創新 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一、聚焦產品 4.0 工程,轉型升級碩果累累。 第七章 自主創新 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一、聚焦產品 4.0 工程,轉型升級碩果累累。 圍繞中國制造 2025 戰略部署,公司持續聚焦“產品 4.0”專項工程,以“模塊化平臺+智能化產品”為核心,深度融合傳感、互聯等現代技術,研發
39、整體性能卓越、作業安全可靠、使用綠色環保、管控智能高效的智能化產品,最終實現“產品在網上、數據在云上、服務在掌上”的目標,使產品“能感知、有大腦、會思考” ,在可靠性、環保、智能化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工程機械板塊,公司推出了包括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建筑起重機、基礎施工機械等 8 大系列 22 款 4.0 產品, 并在 2016 年上海寶馬展上全面發布, 如更能吊、更能跑、超節能,堪稱性能之王的 ZTC250 汽車起重機,填補了國內通用底盤汽車起重機的空白,現已在浙江、武漢等地投入施工;四橋56 米奔馳底盤泵車, 行業首創高精高效、 低耗節能的高壓泵送技術,是全球四橋底盤市場占有率最高的
40、泵車; 推出了環保型系列混凝土攪拌站,單方混凝土生產能耗,料場噴霧降塵、粉塵、噪音排放指標大幅降低,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超大提升能力、低碳環保的 ZR460V 旋挖鉆機;動力強勁、可靠耐用的 ZE230E-9 履帶式液壓挖掘機;國際領先、智能設計的 ZP3880RE 攤鋪機等。并完成了 ZYPEV-C 系列總線多路閥、ZLNCC 系列數控液壓缸等智能液壓元件的試制,研發出結構關鍵承載件健康監測系統,技術水平國際先進。在環境產業和農業機械板塊,同時推出新一代智能環保渣土車,有效緩解了傳統渣土車排放超標、 超限超載、 超速行駛、 拋灑滴漏、 隨意傾倒等社會問題;公司“環保高效干式道路清掃裝備關鍵技術
41、及產業化”項目榮獲中國18 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研發出了 PL2304 高效、智能、節能、環保、 可靠 230 大馬力高端拖拉機, 填補了自主品牌該類產品的空白,并交付新疆用戶使用; 為了給我國每年 9 億多噸的農作物秸稈尋找出路,減少污染,公司推出 ZL3000 生物制料機,可將秸稈等廢棄物進行快速無害化處理,采用獨特的工藝技術,可制成種植肥料、養殖飼料、食用菌栽培原料等,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二、標準制定引領行業發展,發明專利授權行業第一。 二、標準制定引領行業發展,發明專利授權行業第一。 公司作為秘書處單位成功承辦了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 ISO/TC96 第 25 屆(長沙
42、)年會,提升了公司在國際標準領域影響力、鍛造中國標準話語權,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取得新突破,ISO/TC96 年會上獲得起重機 限制器和指示器 第 3 部分:塔式起重機主導修訂權、公司起草的混凝土攪拌站及砂漿攪拌站的術語及商業規格獲得 DIS 投票通過、提出制定纖維起重繩國際標準的建議,全年承擔 18 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通過標準引領行業發展。公司全年發明專利授權 493 件,繼續保持行業第一,并獲第三方知識產權體系認證證書。 “高烙鑄鐵、由其制成的薄壁管件及該薄壁管件的制備方法” 、 “垃圾分選系統和方法”兩項發明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三、緊跟國家創新戰略,積極實施承擔國家計劃。 三
43、、緊跟國家創新戰略,積極實施承擔國家計劃。 公司牽頭承擔的“52000 千牛米建筑起重機械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 “地下連續墻與復雜地層樁基礎施工關鍵裝備研發與產業化”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工程機械共性部件再制造關鍵技術及示范”國家863 計劃已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通過項目實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起重力矩最大的 D5200-240 上回轉塔機,使我國超大型塔機核心技19 術躍居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國外壟斷;研發出了國內首臺 ZC32 型全液壓地下連續墻雙輪銑槽機; 863 計劃突破了超高壓純水射流高效除銹除漆、臂架聲發射/磁記憶無損檢測等 12 項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已應用于起重機的臂架和油缸的清洗、 無損檢測、 再制造成型等環節,將積極促進我國工程機械綠色再制造產業模式形成。 同時,公司獲國家科技部批準,牽頭承擔了“水田拖拉機行走驅動技術與整機開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與承擔了“玉米聯合收獲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發” 、 “甘蔗和甜菜多功能收獲技術與裝備研發”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將助力我國農業裝備科技水平的提升。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會 二一七年三月三十日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會 二一七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