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難以從銷售端順下去,多數燃氣公司盈利受損。燃氣銷售市場較為集中,從銷氣量來看,CR5=53%。五大燃氣集團多在港股上市,且業務布局更為繁雜;非五大燃氣集團公司多在 A 股上市,業務更集中于下游的城市燃氣分銷。因此,我們將五大燃氣集團作為樣本一,將毛差(上游采購價—終端銷售價)作為其城市燃氣銷氣盈利指標;將其余燃氣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二,選取毛利率作為其盈利指標。2022 年,新奧能源/港華智慧能源/華潤燃氣/中國燃氣毛差分別同比下滑0.03/0.01/0.07/0.08 元/立方米,昆侖能源毛差逆勢提升 0.02 元/立方米,主要原因為其工商業售氣占比較高。同時,深圳燃氣/佛燃能源/重慶燃氣/成都燃氣毛利率同比下降 5.1/2.1/1.8/0.5pcts。藍天燃氣毛利率逆勢提升 1.8pcts,主因為公司采取了多元化的氣源采購機制,低價氣源得到了保障。整體來看,過去幾年燃氣價格的上升、順價機制的不通順,使燃氣公司受到了一定壓力,我們估計小型的燃氣公司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