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投行
就最新數據來看,當前,全球最大投行是中信證券,中信證券已經超越了高盛,成為了成為全球最大投行。
中信證券簡介
中信證券成立于1995年10月,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2011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是中國第一家A+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68%。
中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經營,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境內外超7.5萬家企業客戶與1000余萬個人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目前擁有7家主要一級子公司,分支機構遍布全球13個國家,中國境內分支機構400余家,華夏基金、中信期貨、金石投資等主要子公司都在各自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中信證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684億元,實現凈利潤1580億元,累計向股東分紅562億元。中信證券收入和凈利潤連續十余年排名行業前列;凈資本、凈資產和總資產等規模優勢顯著;各項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廣泛的聲譽和品牌優勢。多年來獲得亞洲貨幣、英國金融時報、福布斯、滬深證券交易所等境內外機構頒發的各類獎項。
中信證券以“成為全球客戶最為信賴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中國投資銀行”為愿景,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簡介來源:中信證券官網
下文源于財融圈
據彭博數據,2022年至今,在全球股票發行相關業務上:高盛集團跌至第二位
,這標志著自2009年以來第一次在季度末排名第一的位置不是由高盛或其華爾街對手美國銀行、花旗、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所占據。
2022年,全球股票銷售市場共籌集了32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6%。
據報道,同比暴跌90%!2022年前9個月美國IPO籌集僅5億美元:美國科技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數量更是已降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原因是股市波動、通脹飆升和加息使投資者對新上市的公司情緒低落。Refinitiv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14家科技公司成功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而2009年時只有12家。今年的IPO籌集了5.07億美元,是2000年以來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最低數額。與去年相比,今年前九個月的IPO總量暴跌了90.4%。
有分析師表示,股市情況的急劇下降使科技公司不敢繼續追求上市。
當前標準普爾信息技術指數的遠期市盈率為20.18,這是2020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Rapid Ratings的首席執行官詹姆斯·格萊特(James
Gellert)表示:“機構投資者一直在轉移資本配置,而散戶投資者則一直在舔舐自己的傷口。這對IPO來說是一個可怕的背景,尤其是科技類IPO,它們需要依靠牛市和積極的投資者來支撐其上市?!?/p>
IPO復興指數是記錄美國規模最大和流動性最強的IPO事件的文件,今年該指數已經下滑了50.4%,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跌幅為23%。
然而,在今年全球10大上市案中,中信證券參與了4家:作為中國海油4月上市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
,幫助客戶籌集了323億元人民幣(45億美元)。中信證券還參與了中免在香港184億港元(23億美元)的上市交易。
國內投行中,除中信證券外,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亦表現搶眼。
今年前三季度,59家券商在IPO承銷保薦業務上獲得收入共計225.09億元。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位居行業前三位,合計市場份額超過35%;在IPO承銷金額及家數方面,中信證券再度位居第一,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排名靠前。
從收入集中度看,中信證券一家券商占據了合計14.85%的市場份額;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市場份額也均在10%以上;前三季度IPO承銷保薦收入排名前六的券商,其占據的市場份額總和高達58%,剩下四成有余的市場份額有多達53家券商共同分享。
在2022年前9個月中,中信證券共成功保薦完成了40家企業的IPO掛牌上市,一家獨占當期上市成功總數的15%。
緊跟在在中信證券其后的,則也是業內預料之中的中信建投和海通證券,二者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別完成了對29家和27家IPO企業的護航。
顯然,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這“雙中一?!钡腎PO業務領銜格局在2022年進一步夯實。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中,國內券商A股IPO業務的成績單中,這“雙中一?!钡拿只旧辖允冀K牢牢占據著前三之位。
附圖:2022年前三季度A股IPO十大主承銷商

來源:Career In 投行PEVC 由財融圈編輯整理,轉載請在文首注明來源。
目前世界最大投行是中信證券,你了解了嗎?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2022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一覽(最新)
中國十大上市銀行有哪些?排名一覽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