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問答求助 >數據 > 中國兒童肥胖率多少?哪個城市最高?
0 -YANYI 樓主

中國兒童肥胖率多少?哪個城市最高?

-****I2022-10-11 13:35 | 人氣:1314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均收入的不斷增加,我國肥胖兒童數量也是與日俱增,就整體數據來看,上世紀80年代,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整體較低,90年代之后,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呈現出快速上漲趨勢,下面是詳細數據。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兒童的超重肥胖率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1986年,大城市男女性兒童的肥胖率都很低,還沒有出現肥胖的流行。90年代以后,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出現快速上升趨勢,無論是超重率還是肥胖率都是呈現城市高于農村,男性高于女性的情況。我國兒童的超重肥胖率雖然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肥胖兒童的絕對人數是驚人的。

中國九市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1986年0~7歲兒童單純性肥胖檢出率為0.91%,其中男性兒童為0.93%,女性兒童為0.90%。兒童肥胖檢出率處于一個較低水平。在1986-1996年的10年期間,兒童肥胖出現增長。199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0~7歲兒童單純性肥胖檢出率男性兒童為2.12%,女性兒童為1.38%[3]。1996-2006年的10年期間,兒童肥胖檢出率繼續攀升。200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0~7歲兒童的超重檢出率為6.25%,其中男、女性兒童分別為6.59%和5.88%;肥胖檢出率為3.19%,其中男、女性兒童分別為3.82%和2.48%(圖1-3)。盡管目前沒有最新的調查數據發表,但是根據這20年的變化趨勢可以推測,兒童肥胖在我國7歲以下兒童中已經開始流行。

中國兒童肥胖率

在學齡兒童方面,我國于1985年開展了第1次“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此后每5年開展一次,分別于1995、2000、2005、2010和2014年開展了5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從這些調研的結果,可以分析我國學齡兒童超重肥胖率的變化情況。上世紀80年代,我國7~18歲兒童超重肥胖問題并不突出。1985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7~18歲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1%、0.2%,城市女生分別為1.4%、0.2%;農村男生分別為0.4%、0.1%,農村女生分別為1.5%、0.1%。此后10年中,我國學生人群中超重肥胖問題開始顯現,城市學生超重、肥胖檢出率上升幅度尤為明顯。1995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7~18歲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分別為6.4%和2.2%,城市女生分別為4.2%和1.4%;農村男生分別為2.1%和0.6%,農村女生分別為2.5%和0.4%。

從2000開始,超重肥胖已成為城市學生的重要健康問題。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7~18歲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0.7%、5.0%,城市女生分別為6.3%、2.8%;農村男生分別為4.2%、1.7%,農村女生分別為3.5%、1.1%。超重肥胖在城市學齡兒童中已呈流行態勢,在農村學齡兒童中出現增長趨勢,但還沒有出現流行。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增長速度加快[5]。2014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7~18歲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7.1%、11.1%,城市女生分別為10.6%、5.8%;農村男生分別為12.6%、7.7%,農村女生分別為8.3%、4.5%。兒童肥胖已呈全國流行趨勢,特別是在農村學生中增加迅速,圖1-4、圖1-5。

2006-2007學年,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小學生超重及肥胖率為20.2%,其中小學男生超重肥胖的比例為24.6%,小學女生為15.4%。在此后的10年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小學生人群中超重及肥胖率出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07-2008學年,小學生超重及肥胖率有所增加,為22.2%,其中男生為27.1%,女生為17.0%。2008-2009學年,香港小學生的超重肥胖基本維持不變,為22.2%,其中男生為27.0%,女生為17.0%。

2011-2012年,我國香港特區3-6歲兒童超重肥胖率為13.5%,其中超重率為9.3%、肥胖率為4.2%;7-12歲兒童超重肥胖率為26.9%,其中超重率為19.5%,肥胖率為7.4%;13-19歲兒童超重肥胖率為14.0%,其中超重率為10.3%,肥胖率為3.7%。

根據2015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獲得的數據顯示,小學生超重及肥胖率為18.7%,其中男生的超重及肥胖率為23.0%,女生為14.1%。

注:超重(包括肥胖)指體重超過“身高別體重圖表”中位數的120%,適用于身高55厘米至175厘米的男性兒童,以及身高55厘米至165厘米的女性兒童;若身高超過175厘米的南通或身高超過165厘米的女童,體重指數(BMI)為25Kg/m2或以上。

2005年,澳門特別行政區6~22歲男生超重的比例為8.1%~21.1%,比例最低為7歲,最高為10歲;6~22歲女生超重的比例為0.0%~16.6%,比例最低為11歲,最高為21歲。在此后10年中,澳門特別行政區學生人群中超重及以上的比例明顯上升。根據2015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市民體質監測報告,6~22歲男生超重及以上的比例為19.1%~40.8%,比例最低為17歲,最高為22歲;6~22歲女生超重及以上的比例為8.4%~35.0%,比例最低為21歲,最高為14歲。最近澳門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男女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別為26.4%和13.9%。

臺灣行政院衛生署公布的數據,臺灣兒童肥胖率分別為29%和21%。

整體來看,我國兒童超重肥胖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1、超重肥胖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2、超重率高于肥胖率;

3、男性兒童超重肥胖率高于女性兒童;

4、城市兒童超重肥胖率高于農村兒童;

5、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兒童超重肥胖的流行高于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兒童;

6、嬰兒期與學齡前期是高發階段;超重肥胖的高發階段正好與脂肪組織的發育活躍期及重聚期相吻合;

7、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兒童肥胖都以輕度為主,隨著年齡增長,中、重度肥胖逐漸增多;重度肥胖主要出現在3歲以后,并且男性兒童高于女性兒童;

8、近年來,農村兒童肥胖率增長速度加快。

中國兒童肥胖率哪個城市最高?

肥胖率最高:中國北方8-13歲兒童和西部3-6歲男童

中國北方8-13歲兒童的肥胖患病率范圍為18.8%~23.6%;相比之下,中國北方3-5歲或>15歲兒童的肥胖患病率較低,分別為5.5%~10.2%和5.8%~8.9%。

中國西部3-6歲兒童的肥胖患病率較高,約為15.1%~19.9%;尤其是西部3-6歲男童的肥胖患病率高達18.1%~28.6%;但西部>6歲兒童的肥胖患病率較低,約為0.5%~9.4%。

南方(1.4%~8.8%)、東部(4.2%~9.9%)、中部(6.3%~12.2%)地區兒童的肥胖率普遍低于北方和西部地區兒童。

超重率最高:北方各年齡段兒童、西部和中部3-5歲幼兒

中國北方不同年齡(9-17歲)兒童的超重患病率估計值相對較高,范圍為20.1%~24.1%;北方其他年齡組的超重患病率估計值也很高,范圍為15.4%~18.4%。

中部地區幼兒(3-5歲)的超重患病率估計值相對于5歲以上兒童更高,二者患病率范圍分別為19.4%~23.6%和13.4%~19.4%。西部地區的幼兒(3-6歲)也有相對較高的超重患病率估計值,范圍為25.5%~35.6%。

南部或東部地區3-18歲兒童的超重患病率估計值相對較低,分別為5.1%~16.1% 和11.5%~18.2%,盡管這些超重的患病率估計通常超過肥胖的患病率估計。

在東部和北方,所有年齡段男孩的肥胖患病率高于女孩

在整個年齡范圍內,中國東部和北方男孩的肥胖患病率估計普遍高于女孩,東部男孩的肥胖患病率比女孩高4.6%,北方男孩比女孩高7.6%。

南方地區的男孩和女孩肥胖患病率差異僅在9歲和17歲兒童中表現明顯,9歲男孩比女孩高7.4%,17歲男孩比女孩高4.0%。中部地區僅在4歲(平均差異,7.0%)和15-17歲(平均差異,9.9%)兒童中發現肥胖男女差異。

在西部地區,幼兒中男孩和女孩的肥胖患病率差異非常明顯,3歲和4歲男孩的肥胖患病率分別比女孩高26.0%和10.2%,但在年齡較大的兒童中則基本沒有差異。

在超重率的性別差異方面,東部3-4歲兒童(平均差異,5.8%)、東部17歲青少年(平均差異,5.7%)、中部17歲青少年(平均差異,11.2%)呈現男高女低;其他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間的男女超重率無明顯差異。

以上就是中國兒童肥胖率的一個簡單介紹,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數據欄目了解。

數據來源:《中國兒童肥胖報告(53頁).pdf 》

推薦閱讀

中國有多少兒童?各省兒童人口數量排名一覽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