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文廣(體)旅局、融媒體中心,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旅游發展集團、廣西廣電網絡公司,廣西廣電與網絡視聽協會、廣西視聽產業發展協會、區內各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局機關各處室、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廣西微短劇繁榮發展,打造優質文化產業品牌,助力廣西旅游年建設,現將《貫徹落實“微短劇+”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自治區廣電局
2025年3月19日
貫徹落實“微短劇+”行動計劃賦能千行百業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要求,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推動微短劇與千行百業結合,激發全社會深度參與網絡文藝創新創造的活力,豐富拓展微短劇題材、體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以“共創微短劇、同步探廣西”為主題,深入組織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創新表達廣西獨特的區位優勢、優良的生態環境、豐富的人文資源、壯美的自然風光、和睦的社會民情、澎湃的發展活力,打造以推動桂派微短劇品牌建設為目標的品牌化、以爭創國家級大獎為目標的精品化、以構建微短劇產業的全鏈條生態為目標的產業化路線,提升廣西在全國的知名度、美譽度,力爭有多部作品入選廣電總局300部重點微短劇名錄。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自治區廣電局牽頭主辦,聯動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網信辦,自治區文聯、科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科技廳、民宗委、司法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廣西博覽局共同組織。
協辦單位:廣西廣播電視臺,各高等院校,各市、縣(區)教育局、科技局、民宗委、司法局、商務局、文廣(體)旅局、融媒體中心,廣西廣電網絡公司、廣西廣電與網絡視聽協會、廣西視聽產業發展協會、廣西旅游發展集團,區內各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
三、創作方向
按照廣電總局通知提出的六個主要創作方向,結合廣西實際,擬訂以下創作條目,但不限于此范圍,鼓勵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主動適應網絡視聽日趨互動化的傳播特征,深刻把握信息時代受眾的接受習慣和審美需求,推動微短劇創作、生產、傳播、推廣等產業鏈各環節協同聯動,統籌微短劇題材、類型、風格多樣化發展;鼓勵微短劇創新話語表達、視聽呈現、生產傳播、商業模式,努力推動微短劇成為反映新時代偉大實踐、人民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的新載體,成為發展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和主流文化的新渠道。
(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
結合《2025廣西旅游年活動實施方案》要求,繼續落實《關于開展“潮起八桂·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圍繞鄉村振興、名城名村、非遺文化、產業園區、文物古跡、紅色傳統、城市景點、自然景觀等八大創作方向,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引導網絡視聽機構在廣西取景、拍攝,創作播出一批優秀微短劇,推動取景地“出圈”,打造影視場景體驗打卡點。鼓勵各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與越南等東盟國家合作拍攝文旅主題微短劇。2025年,創作推出100部左右的作品,探索更多“微短劇+文旅”的融合新模式,更好將微短劇流量優勢引導轉化為產業和市場優勢。
(二)“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
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促進微短劇與法律知識、法治案例深度融合,以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現法律的威嚴與溫度,更好地將微短劇的傳播優勢轉化為普法效能,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助力法治廣西建設。2025年,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創作播出一批“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優秀微短劇,打造凸顯廣西特色的法治文化名片,通過微短劇傳播廣西法治社會建設成果與法治理念。
(三)“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創作計劃
推動微短劇融入科普知識和科學精神,鼓勵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微短劇創作,助力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賦能廣西科普能力建設。2025年,創作一批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形式新穎、制作精良的科普類微短劇,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推動形成崇尚科學、追求創新的風尚。
(四)“跟著微短劇學經典”創作計劃
推動微短劇與中華經典古籍、名著名篇,以及其中的名人名句等傳統文化資源相融合,用新表達、新手法、新技術,融入新時代精神,對經典及蘊含在其中的內涵、智慧進行創新演繹和闡釋,創作播出一批源于經典、觀照現實的“經典”微短劇,讓經典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營造全社會學習經典、愛上經典的氛圍。2025年,指導創作一批以經典著作為藍本、被人民群眾廣泛接受的優秀微短劇。
(五)“微短劇里看品牌”創作計劃
運用微短劇創作傳播優勢,充分聯動各行各業、深度賦能品牌發展,鼓勵帶動品牌方、制作方、廣告方等通力合作,共同講好廣西品牌創新發展的故事,搭建起品牌與消費者生動互動的重要橋梁,助力企業文化傳播。2025年,指導創作一批講述新時代國有品牌、民營品牌及“老字號”創新發展故事的優質微短劇。
(六)“微短劇里看非遺”創作計劃
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致力融合古今,賦予微短劇藝術以非遺特色、增強其文化內涵,讓非遺通過新技術、新場景、新形式煥發出新生機、促進其活態傳承,著力開發打造一批具有廣西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非遺題材微短劇作品,助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促進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2025年,指導創作一批有思想內涵、有藝術追求、有制作品質的非遺題材微短劇,搭建起微短劇與非遺良性互動的新橋梁。
四、貫徹落實措施
“微短劇+”行動計劃劃分事前指導、事中支持、事后扶持三個階段,從組織、政策、資金、資源、創作、審核、平臺支持、交流合作、評價獎勵等多個方面,支持微短劇創作傳播和產業發展。
(一)事前指導階段
1.發揮部門協同的聯動作用。對應六大行動的局相關處室參與活動組織策劃、對口聯絡等事項,共同推進工作,定期會商,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加強與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網信辦,自治區文聯、科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科技廳、民宗委、司法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廣西博覽局的溝通協調,推進資源整合共享,強化常態化分工協作和協同聯動。統籌協調資源,鼓勵全社會參與,為微短劇創作與傳播提供堅實保障,為文化創新注入強勁動力,賦能千行百業。
2.發揮選題會的指導作用。3月份召開線上選題會,深入解讀廣電總局“微短劇+”行動計劃的文件精神,指導區內各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媒體和專業機構的網絡微短劇原創能力,鼓勵創作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深度的作品,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提供創作指導、培訓等服務,提升微短劇的創作質量和藝術水平。
3.發揮評審與扶持相結合的驅動作用。分別在3、6月份各召開1次專家評審會,在各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報送的創作計劃中優中選優,遴選出不超過20部作品重點扶持。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重點扶持作品在劇本孵化、拍攝制作階段,視劇本質量、創作前景、劇情時長給予每部作品部分資金扶持。獲評重點扶持作品需簽訂扶持合同,我局將緊密跟蹤重點扶持作品的拍攝進度,對未達到預期設定質量、未完成拍攝計劃的作品將收回扶持資金。
(二)事中支持階段
1.發揮廣西視聽產業發展協會的紐帶作用。組織各市、縣文廣(體)旅局深入摸排屬地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推薦優質機構加入廣西視聽產業發展協會。充分發揮廣西視聽產業發展協會在服務黨委政府、服務會員單位、服務行業發展的溝通橋梁作用。組建“劇管家”服務隊伍,在項目立項、編劇、備案、拍攝、送審等環節提供服務指導。
2.發揮《網絡視聽評議》的導向作用。聚焦區內外頭部網絡視聽平臺、優秀微短劇,發揮行業專家學者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咨詢的作用,強化局《網絡視聽評議》的導向作用,每月至少刊發一篇“微短劇+”行動計劃的評論,深入剖析其創新模式、運營策略和傳播成效,挖掘其成功經驗。通過系統梳理與對比分析,為廣西微短劇行業在內容創作、平臺建設及品牌塑造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鑒,助力本地行業高質量發展與創新突破。
3.發揮審核機制的把關作用。嚴格落實廣電總局的相關要求,對微短劇按三類分三個層級進行審核管理。精選評審專家人選,擴大評審專家隊伍,建立高效的審核機制,以差異化、精準化管理優化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
(三)事后扶持階段
1.支持廣西微短劇挺進主流視聽平臺。入選廣電總局300部重點微短劇名錄的優秀作品,視作品的質量、時長、播放量、社會效益給予一定額度的支持。在廣西立項備案且正片在主要視頻網站(抖音、快手、愛奇藝、騰訊、優酷、芒果TV等)上線播出的,單集平均有效播放達到100萬次以上播放量,每部視有效播放量給予不同額度的扶持。此項扶持資金不重復累計。
2.支持廣西精品微短劇跨海出圈。廣西區內網絡視聽機構作為第一出品方制作的微短劇,按文化出海產生的翻譯制作費用、海外發行收入、版權海外交易額給予一定額度的支持。與越南等東盟國家合作拍攝的文旅主題微短劇,視作品的質量、時長、播放量給予一定額度的支持。此項扶持資金不重復累計。
3.支持企業開展網絡微短劇配套服務。在廣西注冊的網絡微短劇配套企業,為在廣西拍攝的劇組提供影視拍攝場景、影視道具、服裝、攝影器材等租賃業務且劇片已在線播出,年度服務的劇組達到20部以上的予以一定額度的支持。
五、工作安排
(一)制定實施方案
時間:2025年2月;
內容:協調相關廳局,建立“微短劇+”行動計劃專項工作機制,制定“微短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統籌推進相關工作。
(二)培訓交流活動
時間:2025年3月;
內容:召開選題會,深入解讀廣電總局“微短劇+”行動計劃的文件精神,介紹“微短劇+”行動計劃的總體目 標、創作方向等,邀請區內外頭部企業、行業專家對微短劇選題、創作開展研討交流;指導區內各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機構廣泛報送微短劇創作計劃。
(三)開展評審活動
時間:2025年3月、6月份;
內容:分別在3月份、6月份各組織1次選題評審會,對報送的微短劇作品選題進行評審,從中遴選出不超過20部作品重點扶持。對列入局重點扶持的創作計劃,視劇本質量、創作前景、劇情時長給予每部作品一定額度的融資扶持經費。
(四)爭取廣電總局的指導支持
時間:全年;
內容:主動向廣電總局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在選題方向、創作質量、展播平臺、入選300部重點微短劇名錄等方面爭取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的指導和支持,力爭有多部作品入選廣電總局300部重點微短劇名錄。
(五)優秀作品展播、譯制活動
時間:2025年3—11月;
內容:根據重要時節、重大節慶、重點宣傳主題,推出相應內容的微短劇作品。協調國內頭部知名網絡短視頻平臺開展展播活動,鼓勵有條件的網絡視聽機構針對東盟國家開展譯制展播活動,利用中國—東盟視聽周活動開展宣傳推廣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廣泛發動千行百業參與活動。各市、縣文廣(體)旅局要高度重視,及時將通知要求傳達到轄區內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制作機構,推動活動出彩,作品出圈,擴大活動影響力。要統籌協調相關部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吸引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各級融媒體中心要主動聯動當地明星企業、特色企業共創企業品牌微短劇,深度賦能品牌發展,帶動品牌方、制作方、廣告方等通力合作,共同講好廣西品牌創新發展的故事,助力企業文化傳播。2021年以來入選廣西廣電視聽(電影)創作基地的制作機構,每家要創作不少于1部微短劇。
(二)要加強指導,做好相關保障工作。各市、縣文廣(體)旅局要跟蹤作品創作拍攝情況,及時提出指導修改意見,提升作品文化和審美內涵,樹立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劇有品質的鮮明導向。要結合各地資源,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要求,加大力度策劃微短劇項目。要創新服務,為拍攝制作提供便利條件。鼓勵作品衍生創作與孵化產品相結合,促進拉動關聯消費,形成“微短劇+”聯動消費模式。
(三)要及時報送作品。各作品實施主體分別于3月30日、6月30日前向自治區廣電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電子郵箱:wlstjmglc@163.com)報送創作計劃(含申報機構、作品名稱、題材類型、時長規格、計劃上線時間、500字以上的內容概要等要素)的電子版(附件1)。入選重點選題作品的機構每月28日前向自治區廣電局匯報項目進展情況(附件2)。
(四)要及時反饋播出情況。作品實施主體應將所有的“微短劇+”行動計劃作品在上線播出后一個月內,向自治區廣電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電子郵箱:wlstjmglc@163.com)專文報告作品的有效播放量、收入分成情況,有效播放量超過1000萬次的爆款劇還要及時報告作品影響力、獲獎情況和社會效益等情況。
聯系人及電話:韋澤華,0771—5516021;蒙乃順,0771-5516055。
附件:
1
.
“微短劇+”行動計劃作品匯總表.docx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