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領:2022稀土永磁材料產業技術情報分析報告(1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知領:2022稀土永磁材料產業技術情報分析報告(115頁).pdf(1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稀土永磁材料產業技術情報分析(稀土永磁材料產業技術情報分析(2022)2022 年第五期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2022 年 10 月報告圖解報告圖解I目 錄摘 要 i1 引言 12 產業發展情況 2摘 要 i1 引言 12 產業發展情況 22.1 產業市場情況 22.2 國外稀土永磁材料部署 82.3 國內稀土永磁材料部署 283 技術研發情況 473 技術研發情況 473.1 基于論文分析的科技前沿態勢 473.2 基于專利分析的技術研發態勢 634 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 814 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 814.1 低端產品過剩,高端
2、產品不足,制約下游行業發展 814.2 知 識 產 權 制 度 不 完 善,制 約 專 利 壁 壘 突破824.3 產業鏈不完備,制約資源高值化利用 834.4 政府和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制約創新環境塑造.834.5 高??蒲性核c企業合作不夠,制約科技成果轉化 84 4.6 創新人才不多,制約關鍵技術突破 84知領報告2022 年第五期編編 輯:輯:武麗麗執執 筆:筆:劉玉玲 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馮雪嬌 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方雪琦 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所審審 核:核:蔡志勇 武麗麗II5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865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865.1 強化創新鏈科技供給
3、,突破共性關鍵技術 865.2 加強產業鏈延鏈、補鏈,提升創新成果產出885.3 優化創新生態,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 905.4 強化高技術人才團隊,提升技術創新活力 91參考資料 93I圖表目錄圖 1 全球釹鐵硼需求量及年增長率 4圖 2 全球新能源汽車用釹鐵硼數量 6圖3 2014-2021 年全球釹鐵硼產量10圖 4 2021 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各領域消費占比 11圖 5 美國稀土政策時間軸 15圖 6 美國稀土永磁產業市場規模以及應用領域分布 21圖 7 我國各重點省市稀土永磁布局地圖 33圖 8 2016-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耗量及增速 34圖 9 2021 年我國釹鐵硼
4、分領域需求量 35圖 10 我國釹鐵硼細分領域需求量預測 36圖 11 2011-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 37圖 12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出口國家/地區分布情況 38圖 13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進口國家、進口數量以及進口均價 40II圖 14 2019 年國內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應用分布 41圖 15 2020 年我國釹鐵硼產能地區分布 42圖 16 2019 年寧波市稀土永磁材料分區工業總產值占比 43圖 17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發表年代分布 51圖 18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發表國家/地區 52圖 19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研究機構合作分布 58圖
5、20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年代分布 59圖 21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申請量逐年演化圖 68圖 22 專利技術來源國家(地區)分布和專利技術市場國家(地區)分布 69圖 23 全球重點國家/地區稀土永磁領域專利技術布局 70圖 24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申請布局 71圖 25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專利申請時間演化圖 77圖 26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申請布局 78圖 27 我國排名前 10 機構專利技術布局 80III圖 28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相關技術領域專利權人合作關系圖 81表 1 全球風電領域對釹鐵硼的需求量 7表 2 稀土鐠釹全球產能情況 8表 3 美國稀土政策及標志性重點
6、事件簡況 13表 4 澳大利亞稀土政策措施匯總 17表 5 全球稀土永磁產業向中國轉移情況 19表 6 全球稀土永磁重點企業 20表 7 美國稀土永磁龍頭企業生產情況 22表 8 日本稀土需求變化 23表 9 日本稀土永磁產品產量 24表 10 日本含稀土永磁終端產品產量 24IV表 11 澳大利亞高級稀土項目匯總 26表 12 稀土永磁材料相關國家政策 29表 13 下游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應用領域的發展政策與發展態勢 30表 14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出口情況 38表 15 2020 年和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進口情況 39表 16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收入構成及主要產品
7、情況 43表 17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及營業收入情況 46表 18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具有的核心技術情況 47表 19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研發情況 48表 20 我國部分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分領域下游客戶情況 50V表 21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國家/地區被引情況 52表 22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研究主題詞頻分析 53表 23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研究機構分布情況 56表 24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研究機構分布情況 60表 25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主題詞頻分析 61表 26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重點研究團隊 65表 27 稀土永磁材料相關技
8、術領域前 10 位專利分類 70表 28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主要專利申請人 72表 29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主要核心專利 73表 30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主要專利申請人 VI78表 31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量前 10 位專利分類 79表 32 我國在稀土永磁領域的主要核心專利 82表 33 稀土永磁材料在重大需求領域的高端應用中所需的特定性能材料 87i摘摘 要要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及國防科技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在國內稀土消費結構中規模最大、占比最高(42%)、發展最快。稀土永磁材料因其優良的磁電耦合、磁光效應、磁熱效應等
9、特性,成為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能源、現代交通、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支撐材料。隨著全球低碳技術及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當前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已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其應用價值必將進一步提升。為發揮好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作為關鍵戰略資源特殊價值,本報告聚焦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態勢,采用文本挖掘、聚類分析等方法,結合專家意見構建檢索式,通過 ISI Web of Science-SCI 和科瑞唯安Derwent Innovation(DI)數據庫檢索,結合 Excel、DI、Derwent Data Analyzer(DDA)等軟件分析,摸清全球和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以及技術研發
10、現狀,深度剖析我國稀土永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1 引言引言稀土永磁材料是一類以稀土金屬元素 RE(Sm、Nd、Pr 等)和過渡族金屬元素 TM(Fe、Co 等)所形成的金屬間化合物為基礎的永磁材料。按開發應用時間順序,可分為第一代釤鈷永磁材料(SmCo5)、第二代釤鈷永磁材料(Sm2Co17)和第三代釹鐵硼(Nd2Fe14B)永磁材料。其中,第二代釤鈷永磁材料具有較高的工作溫度(Tw500C)和磁能積((BH)max33 MGOe)以及較小溫度系數、較強抗腐蝕性等特性,但因其價格高昂且主要應用在一些
11、苛刻的環境和特定領域中,在稀土永磁材料中占有份額僅有 1%左右。第三代釹鐵硼材料占據稀土磁材領域大部分市場空間,具有極高的磁能積和內稟矯頑力,它比磁鋼的磁性高 100 多倍,比釤鈷合金的原材料價格便宜 50%左右,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優、應用范圍最廣、發展速度最快的永磁材料,被稱為“永磁王”,現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微波器件、通訊、醫療器械、汽車、風電、工業機器人、儀器儀表、傳感器、電子消費品等諸多領域中。因此,本報告著重研究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從供給端來看,稀土永磁材料產出完全來源于稀土礦產,屬于資源依賴型材料。而稀土具有不可再生性,全球儲量有限,主要分布于中國、巴西、印度、緬甸等有限
12、幾個國家中,且由于稀土永磁材料是尖端科學技術領域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對發展現代高新技術和國防尖端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因而成為世界各國戰略必爭資源。全球各國愈加重視關鍵礦物供應鏈安全,中國、美國和歐盟都將稀土列為影響國防安全的戰略性(關鍵)礦產。美、日、歐盟、澳大利亞等國相繼出臺關鍵礦產戰略、規劃、稅收減免等多項措施加緊擴寬稀土資源的來源渠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提出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需推動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取得突破。從需求端來看,隨著低碳經濟和新冠疫情的全球化,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的下游應
13、用場景在加速打開,未來對稀土永磁的需求將會不斷呈現爆發式增漲。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節能環保等領域大規模擴張刺激了稀土永磁材料在低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碳綠色產業和整個綠色節能體系的支撐材料需求,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熱度不減,醫療器械和電子消費品領域對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有增無減。本報告著重研究國內外釹鐵硼永磁材料產業戰略部署、產品供應、市場需求、產業發展,凝煉出我國稀土永磁產業在新發展格局下高質量發展存在的關鍵問題主要有:產品低端化、核心制備技術不高、產業鏈不完備、研發投入不足、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強、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不夠、創新人才不多等問題,并提
14、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的發展與戰略布署提供參考。2 產業發展情況產業發展情況2.1 產業市場情況產業市場情況2.1.1 產業需求態勢產業需求態勢當前,疫情全球肆虐,低碳經濟全球鋪開,以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等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行業將不斷擴張,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將迎來新一輪增長。受下游消費需求放量的持續刺激,全球稀土永磁產業格局將被重塑,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尤其是稀土永磁材料作為以上行業的重要支撐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根據Imarcgroup 數據,2020 年全球稀土磁體市場價值達到 144 億美元,預計2021-2026 年市場將以 6.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根據中信證券數據,2
15、020至 2022 年全球釹鐵硼需求量分別為 25.0、26.7、28.0 萬噸。Frost&Sullivan測算,2022-2025 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量有望分別達到 10.90 萬噸、12.93 萬噸、15.37 萬噸、18.10 萬噸。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30E01020304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需求量(萬噸)增長率(%)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量圖 1 全球釹鐵硼需求量及年增長率(E 代表預測值,數據
16、來源:https:/ 2022年疫情爆發以來,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生產生活方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醫療和 3C 消費電子需求大幅度增加。醫療領域。醫療領域。2020 年以來,新冠疫情對醫用口罩、核酸檢測試劑盒、體外膜肺氧合機器(ECMO)等一系列醫療器械的需求激增。疫情將長期帶動醫療基礎設施市場擴容和基層下沉,并加速醫療器械行業國產替代。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和醫學影像業務的便攜彩超、移動 DR(移動數字化 X 線機)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全球各國對醫用防護用品、核酸檢測盒、ECMO 等醫療器械訂單量激增,永磁電機則是上述器械循環動力系統中的關鍵部件。2021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預計為
17、 5043 億美元,同比增長 6%,17-21 年 CAGR 為 5.6%。除醫療器械外,使用在身體的內部和外部醫療用具、醫療設備的電機和傳感器也離不開稀土永磁材料。如:身體內用的釹磁鐵,身體外部用的磁療項鏈、磁針、健身磁手鐲、磁水杯、磁貼敷、磁性木梳、磁護膝、磁性按摩器等磁療產品都是以高磁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作而成的多種形態的磁療用具,不易退磁,用它作用于肌體經絡穴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位或病變區域,能取得比傳統磁療效果好的療效;手術用機器人、微型醫療機器、大型核磁共振圖像掃描系統等儀器都是以永磁同步電機為核心部件。電子消費品領域。電子消費品領域。疫情催生“宅經濟”,遠
18、程辦公和在線教育驅動了電子消費品領域需求。釹鐵硼永磁體應用于聲學、自動對焦、振鈴、傳感器等。手機中揚聲器、聽筒等聲學系統、攝像頭馬達等部件以及筆記本電腦的硬盤及充電口吸附件等部件都需要使用到釹鐵硼磁材。一臺智能手機大約消耗約 2.5g 磁材,一臺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大約消耗 3g 磁材。2021 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 13.2 億臺,同比增長 2.03%;筆記本電腦總出貨量達 3.41 億臺,同比增長 14.81%;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 5.28 億臺,同比增長 18.6%。隨著未來各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小幅增長,整體磁材需求隨之上升,預計 2021 年消費電子整體磁材消耗達 2203
19、.69 噸,到 2025 年消耗磁材 6169.08 噸。二是碳達峰、碳中和“雙碳”政策全球化,驅動清潔能源行業需求。二是碳達峰、碳中和“雙碳”政策全球化,驅動清潔能源行業需求。世界各國都將節能減排、低碳經濟作為關鍵科技領域進行攻關。一方面通過控制碳排放達到減排目標。一方面通過控制碳排放達到減排目標??刂迫剂掀囄矚馀欧攀峭苿拥吞冀洕年P鍵環節之一。全球各國相繼發布燃油車禁售停售方案,確定了燃油車退市時間。如,挪威到 2025 年所有新增私家車、輕型車、公交車實現零排放,印度到 2030 年停止以石油燃料為動力的車輛銷售,法國到 2040 年后銷售燃油車屬于違法行為,美國加州到2045 年各行
20、業全面實現零排放。另一方面通過開發新能源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另一方面通過開發新能源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以風力和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未來主要能源來源,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全球大規模增產,發展勢頭強勁,并且隨著各國低碳政策的持續發力,未來市場規模和滲透率將進一步加大。此外,電機行業“大換血”,稀土永磁節能電機搭上中國政策快車。此外,電機行業“大換血”,稀土永磁節能電機搭上中國政策快車。2021 年GB18613-2020 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 年)的發布,對電機能效提出硬性等級要求,鼓勵使用以稀土永磁電機為代表的節能電機,提出了到 2023 年
21、在役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 20%以上的目標與傳統異步電機相比,稀土永磁電機具有較高的節能與工作效率,由于永磁電機的轉子不需要勵磁電流,較傳統電機節能約 15%-20%左右,且工作效率提升約 2%-19%,成為綠色產業的關鍵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支撐部件。稀土永磁材料在下游各大領域中的應用主要是電機,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機、風力發電機、空調電機、工業電機等。新能源汽車領域。新能源汽車領域。汽車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防抱死系統(ABS)、音響、汽車油泵以及點火線圈等汽車微特電機的重要部件大量使用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稀土永磁電機相比于直流電機、感應電機(異步電機)、開關
22、磁阻電機而言,具有能量密度大、運行可靠、調速性能佳等特點,是新能源汽車的理想動力來源。每輛帶 EPS 系統的汽車比傳統汽車多用 0.25KG 釹鐵硼。一輛新能源車釹鐵硼用量約為 3KG,是傳統帶 EPS 系統汽車的 12 倍。全球新能源車需求爆發,更是帶動了稀土永磁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長。2020 年新能源汽車全球實現銷量 324 萬輛,對釹鐵硼永磁體的需求量在 8101 噸左右。預計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對釹鐵硼的需求量將達到 39412 噸以上(圖 2)。風電領域。風電領域。稀土永磁材料在該領域的應用主要是在永磁直驅風機上。2020年全球風電裝機量 96.3GW,同比增長 59%,釹鐵
23、硼需求量 25808 噸。預計到 2025 年全球風電領域對釹鐵硼的需求量將達到 30150 噸(表 1)。35505345577581011167816155223712967439412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圖 2 全球新能源汽車用釹鐵硼數量(噸)(數據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E 代表預測值)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表 1 全球風電領域對釹鐵硼的需求量(噸)(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年份類別 年份類別201620192020202120232025全球風電裝機量全球風電裝機量48.7365.0
24、696.3080.0090.00100.00直驅(半直驅)滲透率(%)直驅(半直驅)滲透率(%)353740414345單位釹鐵硼用量(噸/MW)單位釹鐵硼用量(噸/MW)0.670.670.670.670.670.67全球風電釹鐵硼需求量全球風電釹鐵硼需求量1142716127258082197625929301502.1.2 產業供給態勢產業供給態勢從全球稀土原料的供給來看,海外礦山接近滿產,國內礦山穩定增漲。從全球稀土原料的供給來看,海外礦山接近滿產,國內礦山穩定增漲。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料是鐠釹合金,而鐠釹合金的原料是鐠釹氧化物。據百川資訊統計數據,2021 年鐠釹氧化物均價
25、59.63 萬元/噸,同比上漲 92%;氧化鏑平均價格 265.54 萬元/噸,同比上漲 46%;氧化鋱平均價格 871.4 萬元/噸,同比上漲 88%。2020 年全球鐠釹氧化物的供給能力約為 6.5 萬噸(表2)。海外供應以輕稀土為主,且短期內難以釋放增量。海外最近幾年規劃項目增多,但是依然多處于可研階段,開發程度較低。海外資源開發面臨較多問題,品位低,輕稀土為主等,此外海外稀土產業鏈完善度不高,多數冶煉分離是短板。美國目前僅有 Urban Mining Co.利用回收材料制造燒結釹鐵硼,年產能 2000 噸,MP Materials 公司和 VAC 計劃與通用汽車合作,MP Materi
26、als 公司計劃 2024 年投產 1000 噸釹鐵硼,Rare Earth 和 Quadrant 公司分別計劃于 2022 年下半年投產 2000 噸和 2024 年投產 1500 噸高性能釹鐵硼。加拿大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 計劃于 2024 年投產 1000 噸。海外產能增量較小,多數項目于 2023 和 2024 年才投產,預計 2025 年海外高性能釹鐵硼新增產能約為 1 萬噸。根據 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報告2020數據統計,我國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年產量約占釹鐵硼毛坯總產量的 25%。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我國上市公司高性能釹鐵硼
27、毛坯產能為 10 萬噸左右,是海外稀土永磁產能的 10 倍。預計到 2025 年,我國高性能釹鐵硼毛坯產能或達 25 萬噸,海外高性能釹鐵硼產能為 1-2 萬噸。雖然目前美國和歐盟積極推進,但由于產業鏈不夠完善,環保人工成本較高等因素,短期內或難以實現顯著量增,未來全球高性能釹鐵硼供給主要看國內。國內稀土礦山采選和冶煉分離指標實施配額管理,2021年度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 16.8 萬噸,較 2020 年增加 20%,2022 年第一批開采指標設定為 10.08 萬噸,較 2021 年第一批開采指標增加 20%。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約有 86 座稀土礦山,其中 19 座礦山或已進入量產階段,5
28、9 座稀土礦擁有采礦證,8 個礦山在勘察階段,多個礦山的探礦證轉采礦證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國內生產區域主要是包頭、四川、山東和江西。除開采生產以外,稀土磁材回收利用也是一大供給途徑,其產能主要取決于磁材的原生產量,供應比例主要由稀土磁材的成材率決定,大約為 28%。根據中金推測,假設國內指標按照未來三年 20%、10%、10%的增長,且主要指標按照比例分配給輕稀土生產地區,到 2025 年全球遠期規劃供給能力約 11.1 萬噸,相比于 2020 年增量約 4.6 萬噸,5 年年均增速為 11.4%。據日本經濟新聞網報道,2 月 22 日,美國總統拜登針對在美國國內開采稀土的美國 MP 材料公司
29、發布了新措施,為了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帕斯山(Mountain Pass)的該公司基地分離和提煉重稀土,美國國防部將提供 35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表 2 稀土鐠釹全球產能情況(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告,自然資源部,中金研究部。E 表示預測。鐠釹配分:巖石或礦物中鐠釹元素含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以巖石或礦物中稀土元素總含量作為一百,鐠釹元素在其中所占的比例)稀土稀土 REO鐠釹氧化物鐠釹氧化物礦山礦山2020年產能(噸)年產能(噸)2025E鐠釹配分鐠釹配分2020年產能(噸)年產能(噸)2025E海外礦山海外礦山1000001770001814031232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
30、9Mountain Pass400004000018%71607160Lynas200002500022%44805600緬甸緬甸200003000015%30004500格陵蘭格陵蘭3200017%5472獨居石獨居石100003000015%15004500國外其他國外其他100002000020%20004000國內礦山國內礦山1400002459692878950032包頭白云鄂博包頭白云鄂博7355013571222%1596029450四川和山東四川和山東473008727717%804114837南方離子礦南方離子礦191502298025%47885745回收(釹鐵硼廢料)回收
31、(釹鐵硼廢料)547838957527%1794729345合計合計29478351254464876110608從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的供給產量來看,釤鈷永磁材料緩慢小幅增漲,釹鐵硼永磁材料大規??焖偕蠞q。從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的供給產量來看,釤鈷永磁材料緩慢小幅增漲,釹鐵硼永磁材料大規??焖偕蠞q。釤鈷永磁材料價格顯著高于釹鐵硼永磁材料是因為其中價格較高的鈷元素占比約為釹鐵硼永磁體中高價值鐠釹元素的 1.7 倍。雖然如此,釤鈷永磁材料因其超高的工作溫度(Tw500C)和高磁能積((BH)max33 MGOe)以及溫度系數小、抗腐蝕性強等特性,在一些特殊環境和特定領域中是必不可少且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
32、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0不能被有效替代的,如耐高溫且堵轉力矩很大的高檔永磁電機、雷達和通信系統中使用的行波管、磁控管、回旋管等稀土永磁器件。從 2017 年到 2020 年全球釤鈷磁體市場規模呈先擴張后縮減的趨勢,2017 年全球釤鈷磁體市場價值為13.8 億元,到 2020 年下降為 12.7 億元。全球釤鈷磁體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日本和中國。2020 年,在全球釤鈷磁體需求市場中,亞洲需求規模占比最大,為 45.4%;其次是北美和歐洲,占比分別為 27.2%和 20.2%。自 2021 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高速增長期。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超過 350 萬輛
33、,同比增長 157.8%。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增長迅速,產銷分別為 266.1 萬輛和 260 萬輛,同比均增長 1.2 倍,產銷規模立異高,市場滲透率達到 21.6%。12.814.315.215.616.417.820.722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圖 3 2014-2021 年全球釹鐵硼產量(E 代表估計值,數據來源:工信部、新材云創)釹鐵硼永磁材料是當前產量最大且應用最為廣泛的稀土永磁材料。近五年來,全球釹鐵硼年產量呈現迅速上漲態勢。2014 年全球釹鐵硼產量為 12.8 萬噸,2021 年超 22 萬噸,增長
34、約 71.88%(圖 3)。2021 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產量預計達到 7.4 萬噸,同比增速達到 13.85%。其下游主要應用布局較為多樣化。2021 年全球釹鐵硼主要產品應用分布占比最大的是風力發電機(19.8%),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1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的是新能源汽車、節能電梯和節能變頻空調,占比在 14%-15%左右(圖 4)。傳統汽車、工業機器人等傳統工業領域占比均為 12.8%。消費電子,5.50%傳統汽車,12.80%工業機器人,12.80%節能變頻空調,14%節能電梯,14.60%新能源汽車,15.00%風力發電機,19.80%其他,5.40%圖 4
35、2021 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各領域消費占比(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2.2 國外部署國外部署在資源控制方面,全球各國開始重視關鍵礦物供應鏈安全。一方面通過加緊投資和開發本國以及中國以外的稀土礦產,加緊擴寬戰略稀土資源的來源渠道,減少對中國稀土資源的依賴。另一方面,也正通過開發新材料或開展稀土回收技術研究來促進稀土永磁材料被替代或循環利用,減少本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耗量。在生產技術控制方面,發達國家長期以來對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技術采取封鎖戰術,尤其是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的生產技術,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美國和日本手中。日本通過多年的專利申請和布局對稀土磁性材料設置了嚴密的知識產權保護網,借助其稀土永磁
36、材料核心技術的專利優勢,大規模在國際范圍內簽署專利交叉許可,不僅對本國磁企實現了周密的專利保護,而且對中國也樹立了堅實的專利壁壘,導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出口收到嚴重打壓。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22.2.1 戰略部署戰略部署(1)美國)美國美國稀土主要依賴進口。白金、錳和稀土金屬等主要礦物依賴從中國、俄羅斯等國家進口,其中 20 種重要的資源主要依賴于中國供應,包括大多數用于高端電子產品的稀土金屬。從政策端看,美國早在 1939 年就開始關注稀土儲備,對本國的稀土只探不采,長期從國外低價購買并儲備。從 2010 到 2021 年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圖 5,表 3),
37、力圖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國內稀土生產體系,重建稀土供應鏈,鞏固其國防安全。特朗普于 2020 年 12 月簽署“稀土和戰略礦產研究 8 億美元資助計劃”要求情報機關編制中國海外礦業投資年報,緊盯中國海外礦業。2021 年 6 月拜登美國政府發布建立彈性供應鏈,振興美國制造業,促進基礎廣泛增長供應鏈審查報告,旨在通過提出切實可行的立法建議,解決關鍵礦物和材料等關鍵產品供應鏈存在的風險漏洞,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此外,2021 年 8 月美國眾議院議員提出 稀土磁體生產制造稅收抵免法案對釹鐵硼的生產和使用進行免稅,即在美國生產的釹鐵硼磁鐵可獲得每公斤 20美元的稅收抵免額度,而用美國稀土制成的磁鐵則可獲得
38、每公斤 30 美元的抵免額度。2022 年 6 月,美國主導啟動“礦產安全伙伴關系”(Minerals Security Partnership),韓國擬加入該協定,用于滿足減少對中國關鍵稀土資源依賴。同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了“處理點回收”(Recycling at the Point of Disposal,RPOD)項目,針對關鍵稀土元素開發小規模、分布式回收技術。美國各相關職能機構各司其職,共同服務于國家稀土戰略規劃任務,如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主要負責探礦并起草發布年度礦產品摘要,其公布的 2021年礦產品摘要中指出,2020 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稀土化合物和
39、金屬占其進口總量的 80%。近期,USGS 正在實施地球資源填圖計劃,聯合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公司(Rio Tinto)在蒙大拿州的博爾德雜巖體(Boulder Batholith)附近的大陸分水嶺下勘探關鍵礦產。2021 年 11 月 USGS 公布了新修訂的 50 種關鍵礦產目錄并公開征求公眾意見。美國能源部主要負責稀土元素的減量使用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3(包括用輕稀土代替重稀土)、循環使用(如從煤渣中提取稀土元素)、替代使用(如開發新的納米材料代替稀土永磁材料)。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主要負責管控關稅,公布了中美貿易戰對我國最新一輪加征關稅情況。其中指出,對我國稀土
40、永磁初級產品免除關稅,但對終端產品加征 10%關稅,意圖以此手段限制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的對外貿易發展。表 3 美國稀土政策及標志性重點事件簡況主要稀土政策及事件主要稀土政策及事件政策主要內容政策主要內容政策內容分類政策內容分類1939 年制定戰略物資儲備法對本國的石油、煤炭、稀土等只探不采,儲備長期從國外低價購買。2010 年 5 月修訂后的2011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要求國防部在半年內對稀土供應鏈進行評價以確定對國家經濟和軍事安全起戰略性作用的稀土原材料,國防部必須制定計劃確保戰略性資源在 2015 年以前獲取穩定的資源供應。2010 年 1 月美國眾議院通過國防關鍵稀土材料的評估與規劃
41、要求國防部對國防應用中的稀土材料供求進行評估,并確定對美國重要軍事裝備的生產維持或運行至關重要的稀土材料,以及由于美國政府控制之外的行動或事件導致供應中斷的稀土材料。2011 年稀土與關鍵材料振興法案修訂國家材料與礦產政策和1980 年研究與發展法案,并作為發展一系列稀土材料相關項目的法律依據。并制定稀土材料計劃,確保關鍵材料的長期國內供應。電子材料回收責任法案禁止向非 OECD 或非歐盟成員國出口受限的電子垃圾,要求環保署出臺規定和程序來定位特定的、含對人體或自然環境有害物質的電子設備和有毒物質,并建立懲罰措施打擊非法出口該法案禁止的電子垃圾。要求能源部設立“稀土材料回收研究倡議”項目,為回
42、收和再利用電子垃圾和材料中的稀土元素的研究提供經費。確定關鍵稀土資源清單、戰略儲備,以及回收稀土資源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42019 年美國參議員喬曼欽、謝莉卡皮托和麗莎穆爾科斯基向國會提交了稀土元素先進煤炭技術法案該法案旨在爭取聯邦財政撥款,用于支持開發先進分離技術,從煤炭和煤炭副產品中提取和回收稀土元素和礦物,進而改變美國 100%依賴國外稀土進口的現狀。2010 年稀土供應鏈技術與資源轉化法案要求重建有競爭力的國內稀土生產產業,國內稀土加工、精煉、凈化和金屬生產等行業,國內稀土金屬合金行業,以及國內以稀土為主的磁鐵生產行業和供應鏈(包括建立稀土儲備),以確保有安全
43、的稀土材料源。2019 年 7 月特朗普通過美國國防生產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授權總統優先采購權總統可以優先采購釹、鐵和硼,以及用釤和鈷生產永磁體的國內材料、設備和服務。特朗普命令國防部加快消費類電子產品、軍用器件和醫療設備所需稀土永磁的生產。重建國內稀土永磁供應鏈,加快稀土永磁國內生產,以供應下游消費領域2018 年 7 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特朗普政府新一輪征稅清單對價值 20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額外加征 10%關稅。其中對稀土產品稀土氧化物、化合物、金屬和稀土永磁材料等免稅,但電動機、發電機、磁盤驅動、磁控元件等稀土終端產品均加征 10%關稅。對中國稀
44、土永磁終端產品關稅控制2019 國防授權法案又稱2019 財政年 JohnS.McCain國防授權法案(NDAA)(NDAA)涵蓋了軍費開支和采購。該法案包括禁止從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采購稀土磁鐵。2019 年 NDAA 簽署成為法律,是美國稀土行業復蘇的關鍵時刻。新法律禁止美國國防部購買中國制造磁鐵。從法律上切斷中國對美國的稀土永磁供應鏈2021 年 2 月拜登簽署行政令審查四類關鍵產品供應鏈,為期100 天審查半導體芯片、電動汽車大容量電池、稀土礦產和藥品。關鍵礦物審查并發布審查報告,針對性改善供應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52021 年 6 月,美白宮發布百日審查
45、報告建立有韌性的供應鏈,重振美國制造業,促進廣泛增長旨在通過提出切實可行的立法建議,解決關鍵礦物和材料等四種關鍵產品供應鏈存在的風險漏洞,擺脫對中國供應商依賴,保障其國防供應鏈安全。鏈風險圖 5 美國稀土政策時間軸(2)日本)日本日本稀土資源完全依賴進口,專注于新磁性材料研發,是全球稀土附加值最高的國家。日本很多企業選擇直接在中國設立加工廠,在確保了原料供應的同時還減少了對本國環境的污染??v觀日本的主要政策和事件內容,包含四個主要方面:稀土儲備,稀土資源探測、投資、開發,稀土資源回收以及稀有金屬替代材料研究。2013 年在南鳥島附近的海底沉積物中發現總蘊藏量約為 1600 萬噸的稀土泥。201
46、4 年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新設了一個為綠色磁性材料研究中心,著重于開發無重稀土元素的永久磁鐵。2020 年出臺了2050 年碳中和綠色增長戰略涉及海上風電、汽車、交通等在內的 14 個重點領域,將直接促進下游領域的發展,拉動日本國內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此外,日本企業也自發的減少或者避免使用稀土。自從 2010 年以后,日本企業就開始設法擺脫對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的依賴,如豐田成立了一個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用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6來研發逐漸減少稀土的使用量,日本制造業巨頭大金工業計劃將在 2025 年之前將空調設備中稀土的使用量減少到幾乎為零。(3)歐
47、盟)歐盟2010 年 6 月,歐盟委員會領銜的一個專家組發布了歐盟關鍵原材料(Critical raw materials for the EU)報告。報告提出,每 5 年更新一次歐盟關鍵原材料列表,并擴大危險程度評估范圍;制定政策,獲取更多的主要資源以及提高原材料及含原材料產品的循環使用效率;鼓勵替代特定原材料,特別是推動關鍵原材料的替代研究,提高關鍵原材料的整體材料效率。銻、鈹、鈷、螢石、鎵、鍺、石墨、銦、鎂、鈮、稀土、鉭、鎢、鉑系金屬等 14 種礦物被列為關鍵礦物原材料。2011 年 1 月,歐盟委員會向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提交了資源高效利用的歐洲報告,提出了 2011 年資源高效利用旗
48、艦計劃的具體行動方案。自 2011 年起,歐盟每 3 年更新一次關鍵原材料清單,2014 年增至 20 種,2017 年增至 27 種,2020 年進一步增至 30 種。2020 年 9月歐盟將“三稀礦產”,即稀土(輕稀土和重 稀土),鈮、鉭、鈹、鉿、鋰、鍶等稀有金屬,銦、鎵、鍺等稀散元素,鈦、鈷、磷、焦煤、天然石墨、天然橡膠、鋁土礦等,列入“上榜”清單。歐盟所需的稀土產品 98%都來自中國,為減少對中國稀土出口的依賴,歐盟成立歐洲原材料聯盟發展多元化供應鏈,SUSMAGPRO 項目由 19 個歐洲成員組成,9 個歐洲成員聯手于 2019 年 6 月啟動項目,該項目分為 4 個回收試點和 4
49、種再處理路線,目的是在歐盟開發稀土磁體的回收供應鏈,通過擴大生產線和工藝,例如磁鐵廢料的氫基處理,建立四家生產 110 噸/年可重復使用的釹鐵硼粉末的工廠,在項目實施的 5 年內生產 15%的歐盟對釹鐵硼磁性產品的需求(450 噸/年)。2021 年 10 月初,歐洲原材料聯盟(European Raw Materials Alliance,ERMA)發布了一項總額達 17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126.8 億元)的稀土產業投資計劃,呼吁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和制造商通過補貼及銷售配額等方式支持稀土開采和加工。ERMA 建議歐盟每年投資 2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14.9 億元)以提高歐盟的稀土永磁材料
50、產量,還提出設立“過橋基金”的建議,呼吁歐盟每年提供 1.5 億-2 億歐元的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7資金幫助項目融資。此外,該機構擬計劃向企業提供稅收減免。(4)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二大稀土生產國家,為了實現成為全球關鍵礦產主要供應商的目的,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實施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發布關鍵礦產戰略、成立協調機構、多方位注資重大項目等,具體見表 4。近期加大了礦產資源政策調整的力度,主要包括改善礦產市場運行環境、主動尋求對外合作、加大礦產勘探知識學習和普及力度以及礦產探查等方面。表 4 澳大利亞稀土政策措施匯總條目數條目數政策措施政策措施1
51、發布關鍵礦產戰略(2019 年)2建立關鍵礦產促進辦公室以領導和協調的國家方法3支持出口融資機構通過國防出口基金為關鍵礦產項目提供資金4投資 450 萬澳元進一步推動科學機構對關鍵礦物的研究,特別是在下游應用方面5擴大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項目,以促進澳大利亞關鍵礦產的貿易和投資6通過在四年內向探索未來(EFTF)計劃注資 1.25 億澳元來刺激勘探投資,以在全國范圍內擴展該計劃7資助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建立一個基于網絡的關鍵礦物門戶網站,該門戶網站將成為用戶評估澳大利亞選定關鍵礦物的經濟和地質潛力的工具8為關鍵礦產項目提供 2000 萬澳元的資金,為未來電池工業合作研究中心提供 2500 萬澳元的
52、資金一是改善關鍵礦產市場環境,積極尋求外界投資。一是改善關鍵礦產市場環境,積極尋求外界投資。如聯邦政府發布的澳大利亞關鍵礦產戰略 2019,詳細制定了涉及對其關鍵礦產部門和下游加工活動投資、鼓勵創新來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關鍵礦產項目基礎設施發展三個關鍵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8領域。2019 年 9 月,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工業、創新和科學部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OCE)發布了2019 年澳大利亞特定關鍵礦產展望報告,其中力推 15 個關鍵礦產項目,開發總成本達 57 億澳元(約合人民幣 277.55 億元),政府宣布給予支持。以萊納斯(Lynas)公司為例,2021 年 7
53、 月,該公司獲得了來源于現代制造業倡議(Modern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的 148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 6885 萬元)澳大利亞政府撥款。另外,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于 2020 年就現有的十個重大稀土開采項目,招募投資商。二是主動與美國開展關鍵礦產領域合作。二是主動與美國開展關鍵礦產領域合作。2018 年 12 月,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和美國 USGS 共同致力于關鍵礦產研究工作的意向書。2019 年 9 月澳大利亞加入美國國務院發布的能源資源治理倡議,成為倡議國家之一,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宣稱澳大利亞和美國將推出改善稀土安全生產和可靠供應的互惠互利行動計劃。2
54、020 年 7 月,萊納斯與美國國防部簽訂合同,由美方提供資助,啟動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重稀土分離加工廠項目的設計工作。2021 年 1 月萊納斯又與美國政府簽署了一項協議,宣布將在美國發展一個輕稀土分離工廠。三是加大地球科學知識學習以及普及力度。三是加大地球科學知識學習以及普及力度。2018 年,澳大利亞科學院制定了新的學科規劃,提出了澳大利亞地球科學(20182027)十年規劃,將地球科學研究作為澳大利亞國民經濟和民眾生活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2019 年 9 月,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發布2028 年發展戰略,提出振興能源和礦產資源特別是關鍵礦產的勘探。四是積極勘探并提供礦產資源信息。四是積極
55、勘探并提供礦產資源信息。以揭開覆蓋層計劃為主線,以投資1.005 億澳元的為未來而勘探倡議(20162020)和投資 2.18 億澳元的礦產勘查合作研究中心新一代鉆井技術倡議作為補充,將關鍵礦產納入了相關勘探計劃,旨在勘探潛在礦產資源所在地區,降低勘探投資風險,提高勘探計劃效率。2.2.2 產業布局產業布局21 世紀開端前后,發達國家高昂的生產成本和不斷下降的市場價格導致稀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9土永磁材料的生產難以為繼。鑒于中國稀土原料豐富和制造成本低,以歐美日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稀土磁材企業紛紛進行了產業調整,逐步向中國轉移(表5)。早在 21 世紀末,日本就已經
56、率先開始產業轉移。1995 年日本稀土磁性企業精工愛普生從日本搬遷至上海成立了上海愛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2004年中科三環控股,現為上海三環磁性器件有限公司。其他國家和企業基本都以21 世紀為時間起點,在較長時間范圍內逐步向中國轉移。表 5 全球稀土永磁產業向中國轉移情況國家國家/地區地區公司公司產業調整產業調整Ugimag2000 年被賣給了 Mganequench(麥格昆磁),2003 年被關閉Crucible被英國摩根基團收購,2003 年摩根基團將其關閉美國美國Mganequench(麥格昆磁)2003 年美國的工廠關閉,生產轉移到中國天津芬蘭 Neorem2007 年被德國 VAC
57、 公司并購歐洲歐洲德國 VAC(真空熔煉)2005 年與中科三環合作,在北京設立燒結釹鐵硼合資企業Shin-Etsu Chemical(信越化學)2012 年在福建成立信越(長?。┛萍加邢薰旧a高品質稀土磁鐵日本日本NEOMAX(日立金屬)2017 年與中科三環在南通合資成立磁材公司從四大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占比來看,2020 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產量中燒結釹鐵硼占比 92.70%,粘結釹鐵硼占比 5.67%,燒結釤鈷占比 1.30%,熱變形釹鐵硼占比 0.33%。從產量分布來看,2020 年全球燒結釹鐵硼有 87.92%來自中國,有 11.77%來自日本。從生產企業來看,全球燒結釹鐵硼國外主要生
58、產企業有美國麥格昆磁(Mganequench)、德國真空熔煉(VAC)、日本日立金屬(Neomax)等,國內生產企業有 180 多家,僅上市公司就有 10 家,主要有中科三 環、正 海 磁 材 等;粘 結 釹 鐵 硼 國 外 主 要 生 產 企 業 有 美 國 麥 格 昆 磁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0(Mganequench)、日本大同電子(Dadio Electronics)、日本美培亞,國內生產企業有 50 多家,主要生產企業有成都銀河磁體、寧波韻升、海美格(安泰科技)等;熱壓釹鐵硼國外主要生產企業有美國通用、日本大同電子(Dadio Electronics)和歐洲達
59、美,國內生產企業主要有銀河磁體等(表 6)。近年來,受稀土原材料價格波動和疫情影響,海內外企業做出了相應的產業調整。一是海外燒結釹鐵硼企業處于縱向整合階段。一是海外燒結釹鐵硼企業處于縱向整合階段。以日本企業為例,日本 TDK于 2018 年 11 月收購昭和電工磁材合金業務部門,日立金屬于 2018 年 4 月收購三德公司,2019 年 10 月發布消息:將關閉數個磁石生產地工廠,2020 年其越南公司擴產,產能 10000 噸/年,2021 年 4 月,日立集團宣布將以 3820億日元(約合 35.1 億美元)的價格將日立金屬出售給美國貝恩資本。二是中國燒結釹鐵硼企業處于擴產階段。二是中國燒
60、結釹鐵硼企業處于擴產階段。企業通過多方合作或者異地投資建廠等方式擴大產能。2020 年 8 月,金力永磁宣布計劃投資 5.75 億元在包頭建廠,達產后新增產能 8000 噸/年;2020 年 12 月,正海磁材公告計劃在江蘇省如皋投資 30億元,建設產能 18000 噸/年生產基地;2021 年 5 月,廈門鎢業旗下企業金龍稀土在福建長汀建造 20000 噸/年生產基地,在 6000 噸/年基礎上開工建設第三期,計劃總投資 4.2 億元,新增產能 4000 噸/年;2021 年 10 月,安泰科技、北方稀土、包鋼磁材組建合資公司,安泰科技占比 51%,計劃產能 8000 噸/年。表 6 全球稀
61、土永磁重點企業生產產品類別生產產品類別國外企業國外企業國內企業國內企業燒結釹鐵硼燒結釹鐵硼美國麥格昆磁(Mganequench)、德國真空熔煉(VAC)、日本日立金屬(Neomax)、日本TDK和日本信越化學(Shin-Etsu Chemical)中科三環、安泰科技、寧波韻升、正海磁材、金力永磁、英洛華、廈門鎢業、橫店東磁等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1粘結釹鐵硼粘結釹鐵硼美國麥格昆磁(Magnequench)、日本大同電子(Dadio Electronics)、日本美培亞、日本電產三協、松下電器、歐洲格蘭富(Grundfos)、威樂(Wilo)、東京磁鐵(香港)、阿諾德磁材
62、(深圳)成都銀河磁體、上海三環、中科三環、寧波韻升、英洛華、海美格(安泰科技)、臺灣天越等熱壓釹鐵硼熱壓釹鐵硼美國通用、日本大同電子(Dadio Electronics)和歐洲達美三家公司銀河磁體等(1)美國)美國從產業市場規???,呈快速上漲趨勢。從產業市場規???,呈快速上漲趨勢。2013 年為 11.1 億,2014 年為12.0 億,從 2013 年開始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尤其在 2018、2019 年以后上漲速率加快,預測到 2024 年市場規模比 2013 年擴大一倍還多。從下游應用布局來看,電子類應用占比最大,其次是工業類應用、醫療、電動汽車、能源、航空等。從下游應用布局來看,電子類應
63、用占比最大,其次是工業類應用、醫療、電動汽車、能源、航空等。從 2013 年到 2024 年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稀土永磁產品在各領域中的應用也呈現快速增加趨勢。從終端產品來看,以場景需求定制化為特色從終端產品來看,以場景需求定制化為特色。以上述應用領域,尤其是航空航天、國防、醫療等高科技領域為精準導向,以高速、高精度、耐高溫、高耐腐蝕性為特色,定制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的特色化產品(表 7)。例如:Arnold Magnetic Technologies 公司生產的陀螺儀用徑向定向環系統、Integrated magnetics 公司生產的海爾貝克型磁性組件、Adams Magnetic P
64、roducts Co.公司生產的控制電力電子助聽器和心臟泵等。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2圖 6 美國稀土永磁產業市場規模以及應用領域分布(數據來源:https:/)表 7 美國稀土永磁龍頭企業生產情況公司公司特色磁材特色磁材特色產品特色產品Arnold Magnetic TechnologiesSmCo 磁體(RECOMA35E)是目前市場上功率密度最高的釤鈷磁鐵,可滿足高速(100,000 RPM+)、高溫(高于 150 C)和高腐蝕性環境L 型層壓磁鐵疊片磁鐵陀螺儀用徑向定向環系統KERS動能回收系統高功率密度機艙氣壓馬達Electron Energy corpora
65、tionNdFeB 磁體(N35EH)工作溫度高達 200 C,是目前最高能量積磁體(52 MGOe)SmCo 磁體,抗腐蝕和抗退磁性是所有稀土磁鐵中最好的。轉子組件行波管(TWT)、速調管、磁控管、加速器,磁軸承、磁性耦合組件離子推進引擎、旋轉機械飛機和航空航天組件Integrated magneticsN33 到 N53 等級的燒結釹鐵硼磁鐵,從 16MGOe到 33MGOe 的燒結釤鈷磁鐵高速轉子(150,000rpm及以上極高轉速),集成平衡轉子、高精度轉子組件、高可靠性轉子,完整的轉子和定子系統、多分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3段、圓形和線性(平面)海爾貝克(Ha
66、lbach)陣列和海爾貝克型磁性組件Adams Magnetic Products Co.NdFeB 磁體,高矯頑力等級,可在高達 220 C 的溫度下工作,幾乎沒有不可逆損耗。SmCo 磁體最高操作溫度為 350 C。磁性霍爾效應傳感器、固定移液器、電力電子助聽器、控制心臟泵、運行血氣分析儀的電機、用于診斷和抗擊 COVID 的支持工具(2)日本)日本從稀土永磁需求來看,總體呈逐漸加大趨勢,從稀土永磁需求來看,總體呈逐漸加大趨勢,2020 年受疫情影響有所回落年受疫情影響有所回落。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市場,占全球進口量的 70%。2020 年稀土進口量為 6.8 萬噸,約為去年同期水平。
67、永磁材料是日本稀土用量最大的領域,2019 年稀土消費約 23880 噸(REO),其中稀土磁體消費 6610 噸,占27.7%。從 2010 年到 2014 年日本對鐠釹需求從 5500 噸降低至 2400 噸,2015-2018年需求逐漸增加至4900噸,2018年以后需求量又逐漸減少,2020年鐠釹需求量相對去年同期下降 9.7%(表 8)。2020 年稀土(原材料)總體需求總量 17401 噸,同比減少 9%,6 年來首度減少。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日本經濟也受到較大影響,導致需求量大幅下降,下半年,磁盤驅動器市場不斷向好,汽車市場也穩步增長,自動化相關設備的市場需求也有所恢復
68、。從稀土永磁初級產品產量來看,釹鐵硼產品產量不斷上漲。從稀土永磁初級產品產量來看,釹鐵硼產品產量不斷上漲。釹鐵硼合金和釹鐵硼燒結磁體產量居高,2019 年分別為 16400 和 10830 噸(表 9)。日本官方稀土部門于 3 月統計并公布了產量預測情況,即 2020 年釹磁鐵的產量預計約為 12400 噸,比 2019 年減少 8%。2020 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低迷,日本汽車用稀土永磁終端產品產量大幅下滑。從稀土永磁終端產品產量來看,永磁電機增速迅猛。從稀土永磁終端產品產量來看,永磁電機增速迅猛。電子剎車操作裝置、轉向系統等都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永磁電機產量增長最快,從
69、2016 年的 310萬臺增長到 2018 年的 516 萬臺,增長 66.5%(表 10)。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4表 8 日本稀土需求變化(單位:噸)2010 年年2011年年2012 年年2013 年年2014年年2015年年2016年年2017年年2018 年年2019 年年2020年年釔釔15001300800680720770820900101010801160銪銪353020171614131211109鑭鑭38503200200020001980224019802090196016701370鈰鈰11500720052004200510050005800
70、6450635067506500混合混合32002950335033503350325035003350370043003550釤釤8080808080808080808080鐠釹鐠釹55005500250023002400350040004400490046504200其他其他1000820520570609558613830539565532合計合計2666521080144701319714255154121680618112185501910517401比去年同期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30%20.9%31.4%8.8%8.0%8.1%9.0%7.8%2.4%3.0%8.9%表 9 日本稀土
71、永磁產品產量稀土永磁產品產量(噸)稀土永磁產品產量(噸)2016201720182019釹鐵硼合金釹鐵硼合金15000153001610016400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5釹鐵硼燒結磁體釹鐵硼燒結磁體101001063010830釤鈷磁體釤鈷磁體500500500500釤鐵氮磁體釤鐵氮磁體400400470500表 10 日本含稀土永磁終端產品產量終端產品終端產品20142015201620172018混合電動汽車(千輛)混合電動汽車(千輛)14771295157215991591電子剎車操作裝置(千個)電子剎車操作裝置(千個)105401079015111204802
72、1020轉向系統(百萬個)轉向系統(百萬個)109109113131132制冷壓縮機(百萬個)制冷壓縮機(百萬個)21.5020.0020.9021.9421.90空調(百萬臺)空調(百萬臺)3.564.054.163.55小型電機小型電機70W(百萬臺百萬臺)3.403.193.103.745.16日本稀土永磁材料的龍頭企業有日立金屬公司(Hitachi Metals Ltd.),日本TDK 公司、日本信越化學工業公司(Shin-Etsu Chemical Co.,Ltd.)和日本大同電子公司等。日本日立金屬株式會社是全球最大的釹鐵硼生產企業,其NEOMAX DDMagic和 NEOMAX
73、Dy Free F系列 NdFeB燒結磁石目前已達到世界最高等級磁特性的稀土磁石,應用于傳感器、執行器、計算機硬盤驅動器(VCM)、汽車助力轉向裝置(EPS)和混合動力車電機(HEV)等高端領域。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有 31 種 N 系列 NbFeB 永磁體,6 種 R 系列 SmCo磁體。其中,R33H 系列磁體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最好的 Sm 磁體。此外,還首次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6開發了可在嚴格環境下使用的電氣鎳鍍層表面處理法等,明顯提高了耐熱、耐腐蝕等特性,可供應高耐熱、耐腐蝕特性的高質量稀土磁鐵。(3)歐盟)歐盟從稀土分布來看,歐盟稀土礦產主要位于芬蘭的格陵蘭島
74、。截至 2021 年1 月,芬蘭的格陵蘭島稀土儲量為 150 萬噸,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 7位。但是受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北極圈的影響,全年平均氣溫在 0以下,開采難度較高。從分離和冶煉來看,從分離和冶煉來看,ERMA 已確定產業鏈上的多個項目,但生產企業數量和規模受限。已確定產業鏈上的多個項目,但生產企業數量和規模受限。目前 ERMA 已經確定了跨越價值鏈的 14 個項目,包括采礦(芬蘭、挪威、瑞典)、分離(波蘭)、冶金(愛沙尼亞)、回收(比利時和法國)和磁鐵制造(德國和斯洛文尼亞)。歐洲目前只有一個稀土分離和冶金公司愛沙尼亞的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Neo
75、.TO),NEO 儲備了稀土各環節的加工技術,主要生產磁粉、粘結釹鐵硼和稀有金屬等。從需求來看,受下游電動汽車和風能等綠色產業拉動將逐漸擴大。從需求來看,受下游電動汽車和風能等綠色產業拉動將逐漸擴大。目前,歐盟每年從中國進口約 16000 噸稀土磁鐵,約占歐盟需求的 98%,并且隨著電動汽車生產和銷售的擴大,稀土需求也會逐漸增長,歐盟預計僅該行業的全球使用量就將從 2019 年的 5000 噸增加到 2030 年 70000 噸。歐洲稀土需求的增長主要是由全球低碳經濟、綠色生產技術應用的蓬勃發展所驅動的,如電動汽車和風能。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制定了到 2025 年 50%的稀土供應鏈位于歐洲的目標
76、,但目前仍缺乏支撐其稀土產業發展的生產和供應實力。(4)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特別是澳大利亞傳統大宗礦產品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澳大利亞稀土產品生產重點先進項目見表 11。表 11 澳大利亞高級稀土項目匯總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7(注釋:REE:稀土元素,TREO:稀土氧化物總量)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公司公司項目狀態項目狀態初級礦產品初級礦產品產量產量(噸噸)品位品位單位單位儲量儲量(千噸千噸)Mount WeldLynas Corporation Ltd生產REE55.45.40%TREO3,000Eneabba S
77、tockpileIluka Resources Ltd生產Zr,REE,Ti1.010.34%TREO103NolansArafura Resources Ltd未啟動REE,P56.02.60%TREO1456DubboAlkane Resources Ltd進行中Zr,Nb,Hf,Ta,REE75.20.88%TREO662KoppamurraAustralian Rare Earth勘探REO39.9725ppm%TREONarraburraParadigm勘探REO73.20.01%TREOCharley CreekCrossland勘探REO8050.02%TREOYangibana
78、Hastings Tech.Metals Ltd進行中REE21.31.12%TREO238Browns RangeNorthern Minerals Ltd試產REE9.30.67%TREO57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8DonaldAstron Ltd已完成Zr,Ti,REE2427.00.06%TREO1398WIM 150Murray Zircon Pty Ltd已完成Zr,Ti,REE1650.00.06%TREO908FingerboardsKalbar Resources Ltd已完成Zr,Ti,REE530.00.09%TREO490澳大利亞最大的稀土生產公
79、司是萊納斯公司(Lynas Corp),它也是全球第二大分離稀土生產商,是中國以外唯一同時具有稀土開采和加工能力的企業,其在西澳大利亞 Mt Weld 的項目是世界公認的最高品位的稀土礦山之一。同時,公司在馬來西亞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單一稀土加工廠。從產能方面來看,Lynas自 2016 財年至 2019 財年間,釹鐠混合稀土(NdPr)產量呈穩步上升趨勢,從 2016 財年的 3896 噸生產量上升到 5898 噸,總稀土氧化物(REO)產量從 12631 噸上升到 19737 噸。2020 財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馬來西亞工廠停產 6 周,受此影響,該財年產量明顯低于前幾年,釹鐠產量降為
80、4656噸,REO 生產量降為 14562 噸。在 2021 財年,釹磁鐵市場經歷了極其強勁的增長,拉動了對 Lynas 生產的釹鐠產品系列和重稀土的需求。在其馬來西亞工廠停產期間,我國國內各稀土股價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態勢?,F階段正在計劃在西澳大利亞 Kalgoorlie 建立一個稀土處理工廠,該項目被澳大利亞政府授予“重大項目地位”稱號。從財務營收來看,2021 財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布公司主營收入同比增長 12.4%,稅后凈利潤 4060.6 萬澳元,折合人民幣約 1.89 億元,同比暴增 944.4%。此外,其他相對較小的公司也在不斷地加大生產,進行資源整合,開拓市場。如,2020 年 2
81、 月,紅山礦業有限公司(Red Mountain Mining Ltd.)完成通曼斯布里奇山稀土項目(Mt Mansbridge Rare Earths Project)收購,以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重稀土礦石需求。該項目主要涉及磷釔礦,含有重稀土鏑和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29鋱;同年年 4 月,黑斯廷斯技術金屬公司(Hastings Technology Metals)位于西澳大利亞州的楊戈博納稀土項目(Yangibana rare earths)獲得聯邦環境許可證,計劃年產 100 萬噸,運行后預計將產出約 1.5 萬噸/年的混合碳酸鹽型稀土,折 稀土氧化物總量 8850
82、 噸/年。2.3 國內部署國內部署2.3.1 戰略部署(戰略部署(1)國家層面)國家層面從國家出臺的政策層面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稀土磁性材料重點發展戰略地位確定、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發展方向確定、下游重點產業用稀土永磁材料發展方向確定(表 12)。2019 年,高性能釹鐵硼永磁體,釹鐵硼環形磁體,高性能釤鈷永磁體作為關鍵戰略材料,被列入了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并指出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途徑之一為推動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等先進金屬材料取得突破。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是高
83、端稀土功能材料之一,廣泛應用于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領域,對于我國實現低碳循環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截至目前,習近平總書記已發表有關碳中和、碳達峰的講話共十次,其中七次是在重大國際場合中。受碳中和政策驅動影響,各大新能源行業和節能環保行業等綠色產業相關領域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刺激了產業發展,并為實現低碳經濟目標形成合力(表 13)。這些產業作為稀土永磁材料的下游應用領域,其高速發展為稀土永磁產品提供了廣闊的需求市場。表 12 稀土永磁材料相關國家政策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政策名稱政策名稱頒布機關頒布機關主要內容主要內容階段階段2011 年年當前優先發展發改委、將高性能稀土(永)磁稀土磁性稀土永磁材料產業
84、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0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性材料及其制品歸入新材料,作為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2013 年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2013年修訂)發改委提出將“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列入鼓勵發展產業2015 年年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提出將稀土永磁體制造技術、高技術領域用稀土材料制備及應用技術等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材料重點發展戰略地位確定2016 年年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工信部明確了稀土行業整體邁入以中高端應用、高附加值為主的發展階段。開發高綜合性能稀土永磁
85、體,開發高穩定性熱壓和粘結稀土永磁體,研制高性能輻向稀土永磁環,滿足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醫療器械等領域應用需求。2017 年年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發改委提出要重點發展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端伺服電機用熱壓磁環及熱壓磁粉。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發展方向確定2017 年年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加快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器件產業化,推動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在傳感器、伺服電機、高鐵永磁電機,稀土永磁節能電機中的應用,突破在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重點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下游重點產業用稀土永磁材料發
86、展方向確定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12019 年年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9 年版)工信部將高性能釹鐵硼永磁體,釹鐵硼環形磁體,高性能釤鈷永磁體作為關鍵戰略材料,列入了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指導目錄。應用領域:新能源汽車、伺服電機、無人機、機器人、工業機械、高鐵、機器人、消費電子,航空航天、船舶、軌道交通等。2020 年年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開展高性能鋁鎂合金、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關鍵材料產業化應用。2021 年年6 月月GB18613-2020 電動機能效限定指及能效等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
87、會IE3 以下能效電機將被強制停產。由于傳統異步電機性能提升存在天花板,IE4 及 IE5 等高效電機更傾向于采用稀土永磁模式。2021 年年11 月月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鼓勵使用以稀土永磁電機為代表的節能電機,擴大高效節能電機的綠色供給等,并提出到2023 年,高效節能電機年產量將達到 1.7 億千瓦,在役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 20%以上,實現年節電量 490 億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 1500 萬噸,減排二氧化碳 2800 萬噸。永磁電機乘上節能政策東風表 13 下游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應用領域的發展政策與發展態勢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
88、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2下游細分行業下游細分行業行業發展情況行業發展情況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以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明確要求中國汽車產業碳排放將于2028 年左右先于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至 2035 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 20%以上。到 2025,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將達 25%左右,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全球汽車向低碳化多技術路線并行發展。風電風電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 2021 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指出 2021 年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 11%左
89、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12 億千瓦以上等任務。節能電梯節能電梯節能電梯相對于傳統電梯的優勢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電梯結構改變,不需要機房層,從而提升樓層利用面積;二是通過變頻調節電機拖拽運動,從而降低電能消耗。節能電梯拖動系統采用變頻技術,驅動系統為釹鐵硼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技術,相對于普通的異步電動機可節省 25%的電能。變頻空調變頻空調關于空調能效的新標準 GB21455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開始實施已于 2020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為空調行業樹立了新的能效標桿,加速了產品
90、結構升級,變頻空調滲透率將不斷提升,進一步打開了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在變頻空調領域的發展空間。(2)省市層面)省市層面全國各省市深刻貫徹落實國家稀土政策,出臺了多個地方性的政策文件,政策內容涵蓋稀土永磁產業的主要有:稀土、有色金屬、新材料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各省市發展重點和應用布局情況詳見政策地圖(圖 7)。山東省出臺的 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82022年)(魯政字 2018246 號)中明確提出:重點發展以釹鐵硼永磁和新型高豐度稀土永磁材料為代表的高性能永磁材料。推動淄博、煙臺、濟寧等市稀土企業大力提高稀土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器件產業化水平,打造稀土特色產業集群,構建“先進磁性材料電機
91、及電力電子器件智能機器人應用”的產業化體系,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3競爭力。浙江省在浙江省新材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 年)中明確了打造國際領先的磁性材料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重點發展高端磁性材料。浙江省寧波市在關于印發寧波市“四基”重點領域單項冠軍產品產業鏈培育實施方案的通知(甬工推進辦201834 號)中提出:圍繞伺服電機、減速器等領域,針對應用配套和技術創新等薄弱環節,找準切入點,在橫向構建產品應用配套鏈稀土永磁材料等基礎材料,傳動軸、軸承等核心部件-伺服電機-智能制造裝備(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注塑機、紡織機械等)。在縱向構建關鍵技術
92、創新鏈稀土永磁材料、軟磁材料等基礎材料的研究、成型及熱處理,高速高精軸承的設計與加工工藝,伺服電機的設計、加工裝配及測試等技術研發。寧波市稀土磁性材料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 年)中進一步指出了稀土磁性材料和磁性器件的具體技術研發、生產及應用方向。福建省廈門勢拓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廈鎢永磁電機產業園)是廈門鎢業在廈門市集美區總投資規模百億元建設的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目前,園區內共有六家企業入駐,即-廈門勢拓御能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勢拓智動科技有限公司和廈門勢拓伺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鎢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勢拓吉誠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勢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園區引入的項目涉及農林牧漁電機、
93、伺服電機、空壓機電機及整機、工業節能電機、新能源車電機、高速電主軸六個細分領域,規劃用 510 年時間,在新能源汽車、節能板塊、伺服板塊、綠色環保、農林牧漁五大板塊進行布局。稀土永磁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4圖 7 我國各重點省市稀土永磁布局地圖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5352.3.2 產業布局(產業布局(1)供需情況)供需情況消費情況消費情況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481216202.99%10.51%5.43%10.30%8.54%8.69%0.00%2.00%4.00%6.00%8.00%10.00%12.00%我國稀土永磁材
94、料消耗量(萬噸)增速(%)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耗量以及增速圖 8 2016-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耗量及增速(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近年來,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的消耗量緩慢增加,增速有升有降。2016 年中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耗量為 10.66 萬噸,之后開啟快速增長模式,截至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耗量達到 16.07 萬噸,六年間增長 50.75%。僅 2021 年一年就同比增長 8.69%,預計未來將保持持續增長(圖 8)。需求態勢需求態勢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636節能電梯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變頻空調工業機器人傳統汽車0200040006000800
95、01000012000圖 9 2021 年我國釹鐵硼分領域需求量(噸)(數據來源:太平洋證券)過去幾年中,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量加速增長。根據太平洋證券整理測算數據,2020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下游應用領域對釹鐵硼的需求以領域為最大,達到9317.1 噸,節能電梯領域排在第二位,為 6153.6 噸,工業機器人領域排在第三位,為 5925.0 噸(圖 9)。隨著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放量,新能源車、變頻空調和風電領域成為釹鐵硼磁材新的需求增量(圖 10)。目前,風電領域是釹鐵硼需求最大的領域,新能源汽車是需求增長最快的領域。2020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達到 136.7 萬輛,同比增長 10
96、.9%,釹鐵硼消耗量從 2019年的 3500 噸增長至 2020 年的 38355 噸。預計新能源汽車產業將以較快速度擴張,市場占有率和滲透率不斷快速飆升,將成為釹鐵硼磁材未來最大的需求領域,預測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釹鐵硼需求量占總需求量將達到41.79%,我國將達到 33.73%。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737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0100002000030000節能電梯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變頻空調工業機器人傳統汽車其他圖 10 我國釹鐵硼細分領域需求量預測(噸)(數據來源:太平洋證券,E 代表預測值)供應情況供應情況進入 2
97、1 世紀以來,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國。近年來,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均占全球產量 80%以上,2021 年更是占據了全球產量的90%。受下游應用領域持續擴大的需求拉動刺激,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從 2011 年的 8.9 萬噸增加到 2021 年的 21.3 萬噸,增長了139.33%。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同比增長 8.72%(圖 11),釹鐵硼產量也進入穩步增長階段,從 2016 年的 14.3 萬噸快速增漲到 2020 年的18.6 萬噸。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數據,2022 年上半年,稀土磁性材料方面,燒結釹鐵硼毛坯產量 11.6 萬噸,同比增長 15
98、%;粘結釹鐵硼產量 4490 噸,同比增長 2%;釤鈷磁體產量 1490 噸,同比增長 14.6%。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8388.99.09.411.813.5 13.715.716.518.019.621.3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萬噸)圖 11 2011-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量(數據來源:中國稀土行業協會,賽瑞研究,華經產研院)(2)進出口情況)進出口情況此次統計的稀土永磁產品包括稀土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速凝永磁片、釹鐵硼磁粉以及其他
99、釹鐵硼合金,對應的海關 HS 編碼分別為:85051110、72029911、72029912、72029919。出口情況。出口情況。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出口至全球 6 個大洲、100 多個國家。其中德國的出口量占比最大,達到 12.63%,其次是日本,占比 12.63%,美國位列第三,占比 12.54%(圖 12)。出口總量為5.59萬噸,較2020年同比增長37.02%,出口額為30.62億美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 71.83%,均價 54.72 美元/公斤,同比上漲 25.36%(表 14)。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393916.
100、32%12.63%12.54%11.89%9.69%8.47%5.11%4.69%3.43%3.08%2.86%2.14%2.09%1.87%1.73%其他國家和地區德國日本美國韓國越南意大利泰國中國臺灣波蘭墨西哥荷蘭俄羅斯聯邦法國印度圖 12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出口國家/地區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進口情況。進口情況。2021 年進口數量為 2764.03 噸,同比增加 6.8%,進口額為1.97 億美元,同比下降 27.92%,均價為 71.32 美元/公斤,同比降低 20.09%(表 15)。2020 年日本在我國進口國家中占比為 38.11%。其次是菲律賓和泰國,占
101、比分別為 16.95%和 11.11%。值得注意的是,從美國和英國進口產品量雖然較少,但進口均價非常高,尤其是從英國進口產品的均價為 1511.59 美元/公斤,同比上漲 33.77%,排在第一位(圖 13)。進口產品主要為稀土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表 14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出口情況(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產品名稱產品名稱數量(公斤)數量(公斤)均價(美元均價(美元/公斤)公斤)均價同比變化(均價同比變化(%)數量同比變化(數量同比變化(%)金額同比變化(金額同比變化(%)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040稀土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稀土
102、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48,624,44957.3723.6735.1467.12釹鐵硼磁粉釹鐵硼磁粉5,159,09434.9453.6531.61101.1其它釹鐵硼合金其它釹鐵硼合金324,32636.1162.5131.499113.67速凝永磁片速凝永磁片1,844,04944.0061.65168.41333.82合計合計55,951,91854.7225.3631.0271.76表 15 2020 年和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進口情況(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產品名稱產品名稱2020 年數量(公斤)年數量(公斤)2020年金額(美元)年金額(美元)2020 年均
103、價(美元年均價(美元/公斤)公斤)2021 年數量(公斤)年數量(公斤)2021 年金額(美元)年金額(美元)2021年均價(美元年均價(美元/公斤)公斤)稀土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稀土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2012261141,462,16170.3021317381,830,61,46185.87釹鐵硼磁粉釹鐵硼磁粉2801565,546,69919.803317535,923,12117.85其它釹鐵硼合金其它釹鐵硼合金2955366,692,18922.642996488,136,87227.15速凝永磁片速凝永磁片30421,27069.97892133841
104、5.00合計合計2,588,257153,722,31959.39276403119713483871.32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1410500100015002000日本菲律賓中國泰國馬來西亞越南中國臺灣巴西德國印度意大利美國韓國芬蘭法國荷蘭瑞士英國數量(100 公斤)均價(美元/公斤)圖 13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產品進口國家、進口數量以及進口均價小結。小結。我國稀土永磁產品的進出口市場發展極不均衡。一是進出口貿易集中度較高,僅集中在少數國家。出口貿易高度依賴于德、美和日本三國,造成我國釹鐵硼類產品在全球普及力度較低,進而導致我國釹鐵硼永磁產品的質量認可程度和提
105、價能力受制于三國市場,國際競爭力差。進口貿易國主要為日本、菲律賓和泰國,進口依賴度較高,尤其是稀土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主要從日本進口。二是進出口材料品位存在較大差距,出口以價格低廉的低端磁材為主,而進口以價格較高的高端磁材為主,2021 年進口均價比出口均價高出16.6 美元/公斤,較 2020 年增長 37.65%,差價在不斷增加。(3)產業分布情況)產業分布情況下游應用布局下游應用布局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242根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統計,2019 年國內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應用最多的是在節能空調上,占比 28%,其次是節能風電,占比 21%,排在第三位
106、的是新能源汽車,占比 16%(圖 14)。節能空調 28.3%節能風電 20.6%新能源汽車16.0%VCM 電機 6.1%EPS 2.3%節能電梯 1.7%消費電子 0.5%其他行業 24.5%圖 14 2019 年國內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應用分布(數據來源: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生產區域布局生產區域布局我國磁性材料產業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沿海以及華北地區。其中,華東最為集中,企業數占 65%,其次是華南(16.2%),華北最少(6.95%)。經過30 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我國稀土永磁生產企業也已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地域集中趨勢,逐步形成了京津、浙江寧波、山西地區、包頭和贛州地區為主的產業集群。由于釹
107、鐵硼材料的應用日益廣泛,市場前景誘人,近年來不少投資商進入該行業。在 2020 年我國釹鐵硼產能排列中,浙江寧波占比 41%,其次是京津地區,占比 12%,江西贛州位列第三,占比 9.8%(圖 15)。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343贛州基地,9.8%包頭基地,7.9%山東基地,8.6%山西基地,8.9%寧波基地,41.0%京津基地,12.0%其他地區,11.8%圖 15 2020 年我國釹鐵硼產能地區分布浙江省的稀土永磁企業主要集聚在寧波、杭州和金華東陽,尤以寧波為多,如英洛華、寧波招寶、寧波科田、寧波韻升、杭州永磁集團等大型企業。2021年寧波市規上稀土磁性材料企業共
108、100 家,實現工業產值 324.4 億元,同比增長 71.0%。寧波是全球重要的磁性材料制造和應用基地,2020 年稀土磁性材料加工量約 8 萬噸,占全國稀土永磁總加工量 18.8 萬噸的 42.5%,居全國各城市首位。集聚了全國約 22%的稀土永磁材料企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比持續增長,達到 3.02%。2021 年初,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已建成“稀土金屬原料制備-磁體生產-磁體后加工-電機/磁材器件-下游應用”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從空間分布來看,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慈溪市、北侖區、鄞州區和海曙區,2019 年這四個區域稀土磁性材料工業總產值合計占全市總量的
109、82.1%(圖 16)。其中,慈溪市集中了新型鈰磁體材料,北侖區集中了科寧達等老牌企業的燒結釹鐵硼材料,鄞州區集中了寧波韻升的高品質燒結釹鐵硼和寧港的釤鈷永磁材料,海曙區集中了金雞的熱壓輻射環等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44431.40%24.70%15.40%10.70%17.90%慈溪市北侖區鄞州區圖 16 2019 年寧波市稀土永磁材料分區工業總產值占比(數據來源:浙江省經信廳)主要企業布局主要企業布局本小節研究了國內稀土永磁上市公司中部分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涉及企業有: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
110、有限公司、煙臺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銀河磁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英洛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收入構成及主要產品種類收入構成及主要產品種類研究發現,大部分企業 2021 年的收入中以釹鐵硼銷售為主要業務構成,少數企業的收入中伺服電機也占有一定分量,釹鐵硼磁材和伺服電機兩項疊加占比都在 90%以上(表 16)??傮w來看,這兩項業務收入呈同比上升趨勢。其中,正海磁材的釹鐵硼材料及其組件占收入比重最大,為 98.04%;其次是大地熊燒結釹鐵硼占比 96.93%;第三是中科三環,磁材產品占比 95.19%。中科三環、寧波韻升、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產能都在 10000 噸以上
111、。生產的主要產品涉及汽車電機、步進電機、伺服電機、減速器、電機轉子組件、光盤驅動器、硬盤主軸電機、軌道交通自動門用無刷一體機、道閘機芯、輥筒電機手機振動電機等。應用領域涵蓋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風力發電、計算機、汽車電機、消費電子、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傳感器、曳引機、軌道交通、儀器儀表等。表 16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收入構成及主要產品情況(數據來源:各公司 2021 年年度報告)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545公司公司產能(噸)產能(噸)2021 年收入構成占比(年收入構成占比(%)同比增減(同比增減(%)主要產品主要產品主要應用領域主要應用領域中科三環中科三環2000
112、0磁材產品銷售 95.19其他 4.81磁材產品銷售11.63其他 231.23電力驅動、電動助力轉向及傳感器、硬盤驅動器、光盤驅動器、硬盤主軸電機、手機振動電機、打印機磁輥、電動工具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風力發電、計算機、汽車電機、消費電子銀河磁體銀河磁體2500粘結釹鐵硼磁體 91.10熱壓釹鐵硼磁體 5.50釤鈷磁體2.18其他業務1.22粘結釹鐵硼磁體37.34熱壓釹鐵硼磁體136.98釤鈷磁體 23.61汽車微電機磁體、硬盤驅動器主軸電機磁體、光盤驅動器主軸電機磁體、智能家電用磁體、節能電機用磁體、步進電機用磁體以及各類永磁無刷直流電機轉子組件等磁體零部件。汽車、節能家電、電動工具、
113、機器人、信息技術、消費類電子、辦公自動化和工廠自動化設備、軍事裝備、航空航天、自動化控制、通訊、傳感器、石油工業、儀器儀表、節能電機寧波韻升寧波韻升14000釹鐵硼95.72伺服電機4.21其他業務0.07釹鐵硼 65.42伺服電機 28.59其他業務-59.41伺服電機及伺服驅動器、直線電機定子、高速精密轉子、拼接磁環消費電子、VCM、伺服電機、聲學、直線電機、汽車電機、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機、曳引機、變頻空調金力永磁金力永磁12000釹鐵硼磁鋼92.32其他業務7.68釹鐵硼磁鋼64.59其他業務143.43汽車驅動電機磁鋼及汽車零部件、節能變頻空調電機磁鋼、風電磁鋼、電梯曳引機、伺服電機新
114、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節能變頻空調、風力發電、3C注、節能電梯、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軌道交通正海磁材正海磁材12,000釹鐵硼永磁材料及其組件 98.04,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 1.96釹鐵硼永磁材料及其組件70.78,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 227.52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從 N 至 ZH 共八大類、五十多個牌號新能源、節能化和智能化等“三能”高端應用領域,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EPS 等汽車電氣化產品、變頻空調、風力發電、工業自動化、智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646(注:3C:計算機類(computer)、通信類(communication)、消費類(consumer
115、)。)II營業收入及主要產品產量營業收入及主要產品產量從表 17 可以看出,大多企業的主要釹鐵硼成品/材料/組件產品的產量都呈現較為快速增長的態勢,大多企業 2021 年的營業收入較 2020 年都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中科三環營收 71.46 億元,位居榜首,金力永磁營收增速最快(101.73%)。2021 年,金力永磁釹鐵硼磁鋼成品產量為 10,324.93 噸;寧波韻升釹鐵硼成品 8,148 噸,同比增加 78.84%,增速最快,營業收入較去年增加 56.47%;正海磁材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產量 6,602 噸,營業收入同比增加 72.31%。表 17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及
116、營業收入情況能消費電子和節能電梯等領域大地熊大地熊6000燒結釹鐵硼96.93橡膠磁 1.98其他磁性材料 1.09高性能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電機馬達磁條、磁吸、磁性膠片、磁性飾品、磁環等各種磁性制品汽車工業、工業電機和高端消費類電子等節能環保和智能制造領域,如汽車EPS、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節能電機、節能家電、工業機器人、5G、3C產品,文具、玩具、馬達磁條和白色家電等英洛華英洛華6500釹鐵硼60.56,電機系列33.50,其他業務5.94釹鐵硼 49.02,電機系列 39.27,工業閥門-35.63,其他業務 31.75高速電機轉子、無重稀土風電磁鋼、高性能磁性組件、電機、減速器、驅動
117、器一體無刷驅動、軌道交通自動門用無刷一體機、道閘機芯、輥筒電機、AGV 舵輪的無刷和伺服新產品智能消費電子、風力發電、智能家電、揚聲器、節能電機、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工業機器人、電動工具、儀器儀表、電動輪椅和代步車、清洗機器人、智能園林機械、太陽能追蹤系統、自動門、物流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747(數據來源:各公司 2021 年年度報告)III核心技術情況核心技術情況公司公司2021 年主要產品產量年主要產品產量2021 年主要產品產量同比增減(年主要產品產量同比增減(%)2021 年營業收入(億元)年營業收入(億元)收入本年比上年增減(收入本年比上年增減(%)20
118、21 年歸屬于母年歸屬于母/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億元)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億元)凈利潤本年比上年增減(凈利潤本年比上年增減(%)中科三環中科三環71.4653.603.99208.44銀河磁體銀河磁體稀土永磁體2,820 噸29.068.6142.511.960.20寧波韻升寧波韻升釹鐵硼成品8,148 噸78.8437.5456.475.18198.22金力永磁金力永磁釹鐵硼磁鋼成品10,324.93 噸7.4148.8101.734.5385.3正海磁材正海磁材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供汽車行業)6,602噸,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1,396 2,281 臺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供汽車行業)68
119、.55,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38.8033.7072.312.6599.22大地熊大地熊燒結釹鐵硼成品2,600.15噸燒結釹鐵硼成品70.9416.5111.541.52191.07英洛華英洛華釹鐵硼5,635.79噸,電機系列 630.70噸釹鐵硼5.55,電機系列33.0037.644.551.3532.62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848我國龍頭企業已經掌握了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比如中科三環的晶界擴散技術和晶界調控技術,正海磁材的無氧工藝理論、TOPS-細晶技術、THRED-重稀土擴散技術,金力永磁的晶界滲透工藝和大地熊的廢舊釹鐵硼磁體綠色再制造技術等(表 17
120、)。表 18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具有的核心技術情況公司公司核心技術優勢核心技術優勢中科三環中科三環燒結釹鐵硼磁體:晶界擴散技術和晶界調控技術已經應用于批量生產粘結釹鐵硼磁體:利用大型真空甩帶爐批量生產快淬釹鐵硼磁粉壓縮、注射成形技術:磁體-金屬/塑料件一體成形。銀河磁體銀河磁體在粘結釹鐵硼磁體領域:形成了成熟完善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粘結釹鐵硼稀土磁體的專有工藝體系、專有生產設備體系,擁有一系列混料、成型、無塵復合涂層、復合注塑、充磁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形成了一系列與粘結釹鐵硼磁體生產相配套的模具、輔具、量具、工裝夾具的設計及制造技術、磁體組件配套件的加工技術、磁體組件的組裝工藝和技
121、術。在釤鈷磁體和熱壓釹鐵硼磁體領域:已形成了釤鈷磁體和熱壓磁體批量生產工藝和設備體系。正海磁材正海磁材ZHOFP-正海無氧工藝理論:引領釹鐵硼產業從高氧(2000ppm)時代進入低氧(1000ppm)時代。TOPS-細晶技術:通過減小晶粒尺寸,減少磁體內部缺陷,提高矯頑力以實現重稀土低減化以至零重稀土化。THRED-重稀土擴散技術:通過重稀土在晶間相的擴散,達到使用少量重稀土實現高矯頑力和高工作溫度的目標。金力永磁金力永磁晶粒細化技術、一次成型技術。耐高溫、耐腐蝕的新型涂層,各項指標優于環氧鍍層。晶界滲透工藝。大地熊大地熊降低了高矯頑力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的重稀土添加量,重稀土用量平均降低 20
122、50%。表面去污技術、表面鍍層的快速去除技術。廢舊釹鐵硼磁體綠色再制造技術。IV技術研發情況技術研發情況受制于高端磁材、產品應用技術壁壘,各龍頭企業紛紛開始關注科技創新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4949(表 19)。從研發投入費用來看,多數企業呈同比增加趨勢。其中,寧波韻升研發費用投入最多為 2.3 億元,其研發費用投入較 2020 年同比增加 60.56%;大地熊研發費用投入增幅最大,為 183.58%。從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來看,中科三環最低為 1.62%,寧波韻升最高為 6.15%。從研發人員數量占比來看,多數企業達到 11%以上。其中,銀河磁體占比最高,達到 13.
123、96%,中科三環墊底僅為 4.03%。從研發人員學歷來看,多數企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較2020 年有所增加。其中,正海磁材最高為 31.27%。發表專利內容主要涉及:釹鐵硼材料/磁體制備、生產設備、電機等。表 19 我國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研發情況(數據來源:各公司 2021 年年度報告)公司公司2021年研發費用(元)年研發費用(元)同比增減(同比增減(%)2021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2021年研發人員數量占比(年研發人員數量占比(%)員工碩士及以上學歷在研發人員中占比(員工碩士及以上學歷在研發人員中占比(%)專利涉及內容專利涉及內容中科三環中科三環1
124、15,711,119.4940.031.624.0330.04釹鐵硼材料生產過程中的成份配方優化、生產工藝改善、設備改型、裝置完善、表面處理方法改進等銀河磁體銀河磁體36,890,072.0043.094.2813.965.66注塑磁體、粘結磁體、熱壓磁體的制備方法、加工系統、加工方法、浮動裝置、工具、磁體/轉子組件等的優化寧波韻升寧波韻升230,872,997.1260.566.1512.887.97釹鐵硼粉料制備及晶界擴散方法、電鍍、電泳方法、工藝、電機轉子制造方法及定位裝置、電機定子、坯料中轉、供液、攪拌系統、成型磨具、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050夾具、自動分選、
125、裝配裝置設備金力永磁金力永磁160,159,352.8755.233.9311.6410.46磁性工件生產、加工專用設備、裝置、模具;釹鐵硼磁體及其表面制備鍍層制備方法、生產工藝;軌道定位系統、磁材取向檢測系統正海磁材正海磁材180,900,023.2224.475.3712.8031.27R-Fe-B 系燒結永磁體的制備及表面涂層處理方法;定位工裝、加工工裝;輸送、檢測裝置與設備;磁體取向、極性識別儀大地熊大地熊96,467,872.27183.585.8311.965.95釹鐵硼磁體制備方法、磁粉分散方法、生產過程中冷卻、清洗、粘結、測量、固定裝置與設備,專用夾具、刀具、模具英洛華英洛華1
126、72,767,973.4533.934.5911.204.91釹鐵硼磁體的制備方法及其化學鍍液制備及鍍膜方法;電鍍設備;磁體生產過程中的送料、稱重、排氧、包裝等設備V.產業鏈情況產業鏈情況從產業鏈來看,龍頭企業利用資金優勢在上游稀土原材料供給側以投資、入股、并購或直接設廠等方式將上游產業內化,確保穩定的稀土原材料供應渠道和價格。并在此基礎上,繼續尋找投資或合作機會,加大投資規模,為公司主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廣泛的支持。同時,在稀土永磁材料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根據產業環境、發展前景及對公司主業的發展和推動影響等因素,適時進行產業延伸。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151從下游客戶
127、看,以汽車工業、風電、節能電梯領域企業客戶居多(表 20)。如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特斯拉、美國通用汽車、日本電裝、德國大陸;節能空調領域的美的、格力、松下;風力發電領域的金風科技、西門子歌美颯等。表 20 我國部分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分領域下游客戶情況領域領域公司公司公司下游客戶公司下游客戶中科三環特斯拉、大眾金力永磁特斯拉、比亞迪、聯合汽車電子、美國通用汽車、上汽集團、北汽新能源、蔚來、理想汽車、特斯拉、博世集團正海磁材日本 NIDEC、德國 BROSE、韓國 LG 等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巨頭;理想、零跑、威馬等新勢力企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大地熊日本電裝、德國大陸金力永磁美的、格力、上海海立、三
128、菱節能空調節能空調正海磁材美的、格力、松下、三菱、三星、LG、美系江森金力永磁金風科技、西門子歌美颯風力發電風力發電正海磁材金風科技、西門子歌美颯、東方電氣、維斯塔斯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2523 技術研發情況技術研發情況3.1 基于論文分析的科技前沿基于論文分析的科技前沿態勢態勢3.1.1 全球論文分析全球論文分析為檢索出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相關的研究論文,結合專家意見構建檢索策略(主題=(“rare earth”AND“permanent magnet*”)OR Nd*Fe*B OR SmCo*)),在 ISI Web of Science-SCI 數據庫中,共獲得
129、 8318 篇論文(檢索 時 間 2022 年 8 月)。檢 索 出 的 數 據 采 用 Excel、Derwent Data Analyzer(DDA)等工具進行分析。(1)研究趨勢分析)研究趨勢分析縱觀稀土永磁材料研究論文年發文量分布年份發現(圖17),1990年之前,年發文量最多只有約50篇左右,1990年以后論文數量呈穩步增長趨勢。特別是2010年以后,稀土永磁材料領域發文量快速增長,2021年發文量達465篇。圖 17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發表年代分布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353(2)科技強國參與情況)科技強國參與情況全球有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稀土永
130、磁材料的研究。從發文量來看,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韓國、俄羅斯、印度、波蘭,發文量總和占總量的74.95%(圖18)。其中,中國發文量最多,有2480篇,占論文總量的25.62%;美國排在第二位,有1313篇,占論文總量的13.57%左右。其他國家發文均低于1000篇,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圖 18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發表國家/地區從總被引頻次來看,前十位依次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奧地利、韓國、臺灣、和西班牙(表 21)。美國總被引頻次達 33696 次,領先于其它國家,其篇均被引頻次為 25.66,排在世界第二位。中國總被引頻次為257
131、81 次,位于第二位,篇均被引頻次為 10.40 次,排在第十二位。奧地利總被引頻次為 3748 次,位于第 7 位,篇均被引頻次為 27.16 次,排名第一。表 21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國家/地區被引情況 序號序號國家(地國家(地發文量發文量總被引總被引篇均被引篇均被引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454區)區)頻次頻次排序排序頻次頻次排序排序1中國248025781210.40122美國131333696125.6633日本99321323321.4754德國63415559424.5445英國38210285526.9226韓國380330588.70147法國37
132、87358619.4768俄羅斯2912637119.06139印度21422461410.501110波蘭1891451157.681511臺灣1682901917.27812西班牙18127181015.021013巴西15725901216.50914奧地利1383748727.16115意大利13724871318.157(3)研究主題分析)研究主題分析利用 TDA 分析工具對檢索出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分析,排除無效概念,得到關于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所涉及的高頻關鍵詞。將主題關鍵詞分為四類,即材料、結構特征、性能與機理和工藝與方法四個研究方向(表 22)。其中,物質與材料主題主要包含永磁、釹鐵
133、硼、稀土、釹鐵硼永磁、稀土永磁、釹鐵硼磁鋼、納米復合磁體等;結構特征則涉及微觀結構、晶體結構、納米結構、晶粒尺寸等;性能與機理包括磁性、矯頑力、耐蝕性、磁各向異性、熱穩定性、退磁、機械性能等;工藝與方法主要有磁化、交換耦合、腐蝕、X 射線衍射、機械合金化、氧化、燒結、微磁模擬等。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555表 22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研究主題詞頻分析主題分類主題分類高頻關鍵詞(英文)高頻關鍵詞(英文)詞頻詞頻高頻關鍵詞(英文)高頻關鍵詞(英文)詞頻詞頻Permanent magnets899SmCo53NdFeB251permanent magnet materi
134、als56Rare earths235Sintered NdFeB magnets55Nd-Fe-B166Nanocrystalline44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146bonded magnets42NdFeB magnets187sintered magnets41Nd2Fe14B140Rare earth alloys43nanocomposite magnets131Hydrogen37Melt spinning125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37Nanocomposite123neodymium43Magnetic materi
135、als92Nanoparticles40Nd-Fe-B magnets95NdFeB permanent magnet33Rare earth compounds83Rare earth alloys and compounds38Rare earth magnets82energy product33Nd-Fe-B sintered magnets74permanent magnet(PM)32Rare earth elements96Permanent magnet motors36Thin film69Rotors36Hard magnetic materials66Alloys27Ha
136、rd magnets61Ferrite magnet35物質與材料物質與材料SmCo560Rare-earth intermetallics27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656Microstructure458Texture71Magnetic domain55Crystal structure58Nanostructure36結構及特征結構及特征Grain boundary57Grain size36Magnetic properties657Coercivity502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50Corrosion resistance1
137、10crystallization46Magnetic anisotropy101remanence47anisotropy82Mechanical properties43Coercivity mechanism46Thermal stability83Micromagnetics37Exchange interaction37Curie temperature59high coercivity31Magnetic field56Spin reorientation31Hot deformation60phase transformation34性能與機理性能與機理Magnetic flux
138、33Magnetization72coercive force30Demagnetization74spark plasma sintering47Exchange coupling151Magnetic measurements72Recycling107Finite element method38corrosion84Mechanical milling36X-ray diffraction75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35HDDR69Grain boundary diffusion52工藝與方法工藝與方法Magnetic Field60finite
139、 element analysis44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757Rapid solidification59Heat treatment34Mossbauer spectroscopy53Annealing33Magnetization reversal50micromagnetic simulation46Mechanical alloying48Sputtering27Oxidation44Diffusion26Sintering44(4)主要研究機構)主要研究機構 全球機構分布情況 全球機構分布情況全球發表的關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論文涉及的前十九位機構發文量50
140、篇以上,有4個機構的發文量超過100篇(表23)。在排名前二十位的機構中,中國有10家,美國有3家,日本和德國各有2家,英國、法國、韓國各有1家。發文量排名前五位的機構,依次是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 Sci)、北京工業大學(Beijing Univ Technol)、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atl Inst Mat Sci)、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ent Iron&Steel Res Inst)、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德國萊布尼茲固體和材料研究所(IFW Dresden)。其中,中國科學院的發文量為304篇,處于該研究領域的第一研究梯隊;北京工業大學、日本
141、物質材料研究機構、日本東北大學發文量均在100篇以上,處于該研究領域的第二研究梯隊;德國萊布尼茲固體和材料研究所(IFW Dresden)、北京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特拉華大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愛荷華州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漢陽大學、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發文量大于70篇,處于該研究領域的第三研究梯隊。表 23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研究機構分布情況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858排序排序作者機構作者機構論文量論文量國家國家/地區地區1Chinese Acad Sci中國科學院304中國2Beijing Univ Technol北京工業
142、大學145中國3Natl Inst Mat Sci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141日本4TOHOKU UNIV日本東北大學103日本5IFW Dresden德國萊布尼茲固體和材料研究所95德國6Univ Sci&Technol Beijing北京科技大學95中國7South China Univ Technol華南理工大學94中國8Univ Delaware特拉華大學90美國9Cent Iron&Steel Res Inst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87中國10Tech Univ Darmstadt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86德國11Iowa State Univ愛荷華州立大學82美國12Beihang U
143、niv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8中國13Hanyang Univ漢陽大學74韓國14Univ Texas Arlington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70中國15Zhejiang Univ浙江大學63中國16Jiangxi Univ Sci&江西理工大學62中國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5959Technol17Univ Grenoble Alpes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58法國18Univ Birmingham伯明翰大學52英國19Univ Nebraska內布拉斯加大學51美國20Shanghai Univ上海大學49中國 機構合作情況分析 機構合作情況分析通過分析稀土永磁材料領
144、域內發文量前20位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發現,中國和日本的研究機構在各自本國內部的合作關系最為密切,各研究機構之間開展了豐富的合作。除了本國內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外,各國之間也開展了國際合作(見圖19)。國外機構方面,日本東北大學和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之間合作發文18篇,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和大阪大學合作發文1篇,日本東北大學、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和大阪大學三家機構合作發文2篇。日本物質材料研究與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機構之間合作發文6篇,與德國萊布尼茲固體和材料研究所合作發文2篇。美國特拉華大學和內布拉斯加大學之間合作發文8篇。中國的研究機構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該機構與進入發文量前20位的國內10
145、家機構開展了密切的合作研究,其中合作發文較多的機構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兩家機構合作發文19篇。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又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發文14篇。除機構兩兩合作發文外,多機構之間也展開了合作。在國際合作上,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發表論文22篇,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發文5篇,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發表論文2篇。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060圖 19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研究機構合作分布3.1.2 國內論文分析(國內論文分析(1)研究趨勢分析)研究趨勢分析我國在稀土永磁材料相關研究中共發表2480篇論文,縱觀研究論文年發文量分布圖發現,1997年以前發文
146、量較少,年發文量均低于20篇,1997年以后發文量呈快速上升趨勢,2018年發文量最多,達到184篇(圖20)。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161圖 20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年代分布(2)主要研究機構)主要研究機構稀土永磁材料研究SCI論文國內研究機構分布情況見表24,發文量排名前五的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其中,中國科學院發表論文量為304篇,處于第一梯隊;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發文量超過100篇,處于第二梯隊;山東大學、上海大學、
147、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中正大學、燕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北京大學發文量超過50篇,處于第三梯隊。表 24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研究機構分布情況排序排序作者機構作者機構論文量論文量1Chinese Acad Sci中國科學院3042Beijing Univ Technol北京工業大學1453Univ Sci&Technol Beijing北京科技大學95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2624South China Univ Technol華南理工大學945Cent Iron&Steel Res Inst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876Beihan
148、g Univ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87Zhejiang Univ浙江大學638Jiangxi Univ Sci&Technol江西理工大學629Shanghai Univ上海大學4910Southwest Univ西南大學4511Peking Univ北京大學4412Inner Mongolia Univ Sci&Technol內蒙古科技大學4213Univ Chinese Acad Sci中國科學院大學4214Harbin Inst Technol哈爾濱工業大學4115Hebei Univ Technol河北科技大學4016Shanghai Jiao Tong Univ上海交通大學4017Sic
149、huan Univ四川大學3818Zhejiang Univ浙江大學3618Yanshan Univ燕山大學3419China Jiliang Univ中國計量大學3320Nanjing Univ南京大學39(3)研究主題分析)研究主題分析根據檢索出的文獻,將主題關鍵詞分為四類,即物質與材料、結構及特征、性能與機理、工藝與方法四個研究方向(表25)。其中,物質與材料主題是永久磁鐵、稀土、釹鐵硼、納米復合磁體、納米復合材料等;結構及特征有顯微結構、晶體結構晶粒尺寸等;性能與機理包括磁性、耐蝕性、熱穩定性、各向異性、機械性能、相位穩定性、彎曲強度等;工藝與方法主要交換耦合、腐蝕、磁化、X射線衍射、
150、結晶、離子燒結、微磁模擬、氧化、相變、熱處理等。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363表 25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主題詞頻分析主題分類主題分類高頻關鍵詞(英文)高頻關鍵詞(英文)詞頻詞頻高頻關鍵詞(英文)高頻關鍵詞(英文)詞頻詞頻Permanent magnets196Nanocrystalline44Rare earths162Nd2Fe14B31NdFeB122NdFeB permanent magnet21nanocomposite magnets78Nd2Fe14B31Nanocomposite56SmCo21NdFeB magnets79NdFeB alloy19
151、Nd-Fe-B sintered magnets53Rare earth alloys18Nd-Fe-B61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s24Magnetic materials41sintered magnets18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40sintered NdFeB23Nd-Fe-B magnets43SmCo519Rare earth compounds34Nanoparticles16物質與材料物質與材料Sintered NdFeB magnet42Mechanical alloying15Microstructure292
152、Grain boundary25Crystal structure34Grain size22結構及特征結構及特征Texture28Magnetic properties423Magnetic anisotropy24性能與機理性能與機理Coercivity213Curie temperature21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464Corrosion resistance101exchange-coupling interaction18Thermal stability61Magnetization reversal22anisotropy47HTS bulk14Coer
153、civity mechanism33Micromagnetics16Magnetic measurements26phase transformation15Mechanical properties30effective anisotropy12Magnetic domain27Coercivity enhancement13Magnetic field25Exchange coupling68Magnetron sputtering22Melt spinning49Sintering17Corrosion resistance101HDDR17Hot deformation42Mechan
154、ical alloying15Magnetization15Demagnetization17X-ray diffraction26hysteresis loop15Grain boundary diffusion40strip casting13crystallization24Finite element method13spark plasma sintering28Oxidation12Rapid solidification24Heat treatment12Annealing20Recycling17工藝與方法工藝與方法micromagnetic simulation30high
155、energy ball milling10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565(4)主要研究團隊)主要研究團隊發文量前5位的作者為: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岳明、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仲武、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嚴密、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湘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蔣成保(表26)。個人簡介如下:岳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磁性材料和納米材料的研究開發工作。目前主要從事納米雙相復合永磁材料、高溫永磁材料、室溫磁制冷材料、稀土納米晶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發展項目子課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
156、劃項目子課題、教育部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項目等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4項,973、863子課題各2項。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優秀人才”和“北京高級專家數據庫”。在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7次。2004年獲得國內重要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2次。2006年和2008年獲得北京工業大學優秀學術成果獎2次。2013年獲得教育部技術發明獎。其科技成果通過教育部鑒定3項。公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20余篇,其中60余篇發表在APL、JAP、PRB、Adv.Mater.、CRY.ENG.COMM.等國際材料物理領域的權威學術刊物
157、。劉仲武,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電器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英國磁學 學 會(UK Magnetics Society)、英 國 物 理 學 會(Institute ofPhysics UK)會員,馬來西亞國民大學、捷克國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博士點基金、廣東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二十余家國際期刊特邀審稿人,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教授。目前主要從事磁性材料、功能薄膜與器件、非晶與納米晶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具體研究方向為:1)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釤鈷合金);2)納米結構磁性材料與磁性納米顆粒;3)磁性薄膜和其它功能薄膜;4)磁致冷材料與磁致冷技術;5)高性能非晶和
158、納米晶軟磁材料;6)非晶與納米晶材料、大塊非晶;7)納米結構金屬與氧化物;8)其它功能材料與器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666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廣東省國際合作、廣東省產學研合作、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與國內外同行保持著較密切的聯系并開展了多方位的國際合作。嚴密,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材料學研究方向發明3方面核心技術,創制了2類國外長期壟斷的關鍵軟磁材料,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和國防、民用領域的大面積應用,為我國磁性材料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2016
159、、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9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2018、2014、2009、2006年),教育部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2007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2004、2003年)。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26件,美國發明專利2件,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2017年)。發表論文400多篇,SCI收錄300多篇。所撰著作磁學基礎和磁性材料,重印/再版18次。通過長期的成果轉化和工程應用,實現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張湘義,張湘義,湖南新化人,燕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8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5年),德國洪堡學者(1999
160、年),亞穩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貼獲得者(2008年)和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長期從事非晶和納米晶材料的研究,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課題1項,參加1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面上項目9項;獲教育部人才基金3項;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其中,重點項目3項。在Phys.Rev.Lett.、Adv.Mater.和NanoLett.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85篇,論文被他人SCI文章引用2000余次;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1項、美國和日本國際
161、發明專利授權2項;獲省部級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蔣成保,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767愛爾蘭Trinity College訪問學者和英國伯明翰大學高級研究學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稀土學會理事,中國稀土學會固體新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應用磁性分會委員會委員,稀有金屬和稀土期刊編委。2009年度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1年度獲批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長期從事磁致伸縮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磁性形狀記憶合金和金屬功能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過國家自然基金重點基金、
162、國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國家“973”課題等。已在Nature子刊、Acta Mater和APL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00余篇,SCI他引近1000次,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做國際會議邀請報告10余次。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各1項。表 26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論文重點研究團隊排序排序發文量發文量作者作者作者機構作者機構研究方向研究方向188岳明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功能材料研究所磁性材料和納米材料278劉仲武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磁性材料、功能薄膜、非晶合金與納米材料344嚴密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學430
163、張湘義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納米磁性材料、納米功能材料的特種加工制備技術、納米金屬材料、塊體納米材料的特種加工制備技術530蔣成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磁致伸縮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磁性形狀記憶合金、金屬功能晶體生長623高汝偉山東大學物理系磁學和磁性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納米磁性材料723沈保根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磁新型磁性功能材料的結構、相變、拓撲磁性和磁疇結構;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探索和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6868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稀土永磁材料相關基礎科學問題研究823孫繼冰河北工業大學新型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新型快淬薄帶磁體、
164、新型塊狀磁體、復合與雜化及外場輔助增強磁體的研發921鐘震晨江西理工大學江西省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重點實驗室稀土永磁材料1020宋曉艷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金屬納米材料、計算材料學1119劉穎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種金屬功能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新材料、材料制備加工新技術1219馬天宇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磁性材料;功能材料1319張瀾庭上海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稀土永磁材料、高溫合金的微觀結構表征1417李曉紅燕山大學理學院納米結構永磁材料1517閆阿儒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稀土永磁材料綜合特性研究
165、,大磁熵變磁制冷材料的研究,新型磁性功能器件開發和應用1617張朋越中國計量學院材料學院磁性材料、檢測標準化技術1715楊金波北京大學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磁學1815張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納米團簇可控制備、磁性和催化性能研究;原子尺度形核機制研究;稀土-過渡族薄膜和界面性質研究;納米復合稀土永磁材料研究。1915趙國平四川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微磁學、硬磁軟磁交換彈簧材料、鐵磁反鐵磁交換偏置材料、雙相交換耦合垂直磁記錄介質、Magnetic Vortex、聚變堆磁場線圈設計計算2015劉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納米復合永磁多層膜的磁性、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
166、程科技知識中心6969究所暨國際材料物理中心沈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交換耦合、磁疇和矯頑力機制的研究;磁性和鐵電多層膜的交換耦合、磁電耦合及其輸運性質研究;人工反鐵磁耦合多層膜中的自旋軌道扭矩翻轉機制及磁相互作用研究;磁性/介電納米材料的高頻電磁特性研究。2114劉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耐溫型稀土永磁材料2212林鶴云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新型永磁電機設計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汽車電機設計與驅動、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發電技術、新型智能開關電器設計與控制技術、永磁節能傳動技術3.1.3 小結小結全球關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論文發文數量呈穩步增長趨勢。特別是 2010年以后,發文量快速增長,這得益
167、于各國開始加大對稀土永磁材料的重視程度。從發文量來看,在全球 80 多個開展了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發文量最多(2480 篇),占全球發文量的 25%左右。美國排在第二位,發文量 1313 篇。日本排在第三位,發文量 993 篇。我國在稀土永磁材料領域發文量自 1997 年以后呈快速上升趨勢,2000-2010 年間我國的稀土永磁材料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在速凝工藝、氫破制粉工藝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突破,實現了千噸級生產線關鍵技術的自主化和全部設備的國產化。2017 年以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因此,2018 年發文量涌現出一波高峰值,達到 184 篇。從發文機構來看,在全球排名前二十位
168、的機構中,中國有 10 家,美國有3 家,日本有 2 家。前五位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工業大學日本東北大學、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和德國萊布尼茲固體和材料研究所。從主要研究團隊來看,國內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岳明、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仲武、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嚴密、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湘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蔣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070成保等團隊實力較強。從機構合作來看,本國內和國際間研究機構都開展了豐富的合作,合作關系十分密切。但合作大多局限于研究機構和大學或者大學和大學之間,企業并未參與其中。3.2 基于專利分析
169、的技術研發態勢基于專利分析的技術研發態勢為檢索出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相關的專利,結合專家意見構建檢索策略(檢索式:TS=(“rare earth”AND“permanent magnet*”)OR Nd*Fe*B OR SmCo*),在 Derwent Innovation(DI)數據庫中檢索,共檢索1到 9535 條專利文獻(檢索時間 2021 年 1 月)。對檢索出的數據采用 DDA、DI 和 Excel等工具進行分析,結果如下。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1713.2.1 全球專利技術分析(全球專利技術分析(1)專利申請時間分布)專利申請時間分布196719691971
170、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20210100200300400500600700專利數量(件)年份圖 21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申請量逐年演化圖從稀土永磁材料專利申請演化過程來看(圖 21),可分為三個階段,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第一階段(1969-1989 年):專利申請趨勢快速上升,1989年相關專利達 170 件,該時期出現了第一代至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第二階段(1990-1999 年):專利申請量有所回落,這種變化主要是受
171、日本專利申請量下降的影響,而同時期中國和美國依然處于技術萌芽期;第三階段(2000 至今):2000 年以后專利申請量再次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18 年專利數量達到最大值,共 616 件。這個時期中國由萌芽期向突破期轉折。由于部分專利尚在審查階段或未公開階段,因此,近幾年的專利申請趨勢僅供參考。(2)專利申請國家)專利申請國家/地區分布地區分布從專利技術來源國家來看,中國的專利量位列第一,占比為46.93%,日本的專利量位居第二,占比為34.40%,美國位居第三,這三個國家的專利申請量總和占總量的87.94%(圖22)。由此可見,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相關專利技術主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
172、科技知識中心7272要掌握在中國、美國和日本手中。從專利技術市場分布來看,仍然是中國、日本、美國排名前三,總占比為83.14%。由此可見,稀土永磁領域的技術交易和流通主要在這三個國家內進行。圖 22 專利技術來源國家(地區)分布和專利技術市場國家(地區)分布(3)重點國家)重點國家/地區專利技術布局地區專利技術布局基于對專利數量排名前五位國家的專利布局進行分析得出,目前稀土永磁專利主要集中在稀土永磁材料、永磁體、磁鐵制造、永磁同步電機以及相關部件等方面(表27)。從各主要專利國的技術布局看(圖23),日本的布局中占比最大的是稀土鎳/鈷/鐵合金,其次是永磁體用材料、永磁體、磁體制造;美國和德國稀
173、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3730.00%20.00%40.00%60.00%80.00%100.00%中國日本美國德國韓國L03-B02A5V02-A01A1V02-E01V02-A01A9X12-C01D1V02-H04X11-GL03-B02JX11-J01B圖 23 全球重點國家/地區稀土永磁領域專利技術布局的專利布局與日本相似,但偏重于永磁同步電機;韓國突出表現為硬磁金屬或合金的制造方面以及對工程、汽車應用的布局,更注重下游產業的發展。中國的布局與其他四個國家來看相對均衡,側重于對永磁同步電機布局,而對磁體制造布局在五個國家中最少。表 27 稀土永磁材料相關技術領域
174、前 10 位專利分類德文特(德文特(DWPI)手工代碼)手工代碼專利量專利量英文英文中文中文L03-B02A53315Rare Earth Nickel/Cobalt/Iron Alloys稀土鎳/鈷/鐵合金V02-A01A12358For Permanent Magnet用于永磁體的金屬或合金V02-E012109Permanent Magnets永磁體V02-A01A91424Manufacture of Hard Magnetic Metals or Alloys用于制造磁性組合物本身的方法和系統X12-C01D11415Cores鐵芯,線圈,連接件,套管和端子等的制造和保養V02-H0
175、41260Magnet Manufacture磁鐵制造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474X11-G991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永磁同步電機L03-B02J986Engineering,Automotive Applications磁鐵,電感,變壓器等X11-J01B834Rotating Parts用于將磁性零件安裝或緊固到轉子結構的星形輪A12-E08707Magnetic compositions/devices磁組分/設備(4)專利技術熱點)專利技術熱點根據繪制的技術主題分布圖(圖24),稀土永磁材料研發專利申請內容集
176、中在合金、物理化學方法、半導體器件、材料等方面。專利申請的熱點內容包括:合金(Alloy Contg)、固定片(Stator)、端蓋(End Cover)、硼磁鐵(Born Magnet)、鑄錠(Cast Ingot)、保護層(Protective Layer)、電能(Electric Energy)、鐵芯(Iron Core)以及支撐板(Support Plate)等。圖 24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申請布局(5)核心專利權人)核心專利權人從檢索結果看(表 28),有接近 4000 家機構和個人活躍在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領域。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前 20 位的機構中,日本最多,有 13 家,中
177、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575國有 6 家,美國有 1 家。在這 20 個機構中,大部分機構為公司,只有 3 家科研院所,分別為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和北京科技大學。專利申請量最多的為日立集團,特別是日立金屬分公司。表 28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主要專利申請人序號序號機構機構機構性質機構性質國家國家專利量專利量1日立集團公司日本7222東京電氣化學工業公司日本3643住友特種金屬有限公司公司日本3744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公司日本26365信越化學公司日本2196東芝集團公司日本1727TOHOKU METAL IND LTD 公司日本1598諏訪精工舍公司日本13
178、89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國9010大同特殊鋼株式會社公司日本10611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中國7212通用電氣公司美國6613北京工業大學科研院所中國6614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院所中國6315松下電器公司日本6116廈門鎢業有限公司公司中國5917三菱電機集團公司日本5818北京科技大學科研院所中國4519富士電氣化學株式會社公司日本4420日本神戶制鋼公司公司日本44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676(6)核心專利)核心專利稀土永磁領域的核心專利見表 29。排名第一的專利是住友特種金屬有限公司關于無鈷磁性材料的相關專利,并在日本、美國、德國、歐洲專
179、利局、加拿大等地均有授權,該專利為一種包括鐵硼稀土金屬間磁性材料化合物。排名第二的專利介紹了一種利用永磁體刺激骨骼生長的專利,其主要器部件由釹鐵硼釤鈷或鋁鎳鈷構成。排名第三的專利是一種永磁醫用管的磁場梯度定位方法,其中的磁體是由稀土/鈷合金材料制造的。表 29 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領域主要核心專利序號序號標題標題專利權人專利權人入藏號入藏號被引頻次被引頻次1Magnetic necklace clasp-comprises half shells with magnetic inserts,each with tapered end having eyeletPEMBERTON J C199130
180、24442932Enhancing the stability of a medical implant that is surgically inserted into a bone by stimulating bone growth,comprises attaching a permanent magnet to the implant and exposing the magnet to vibrate with micromotionBLECHMAN A M20002556042623Magnetic field-gradient location-method of medica
181、l tube with permanent magnetUNIV WASHINGTON19993121082364Discoidal polyphase brushless DC and AC synchronous machine has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arranged about disc shaped rotor,and unique rectangular toroidal stator element which serves as SKYBYK D1994248515217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777mountin
182、g for numerous flat wound armature coils5Guide wire for use in navigating catheter through body lumen e.g.blood vessel,has permanentmagnet at its distal end to respond to magnetic field for orientation of guide wireSTEREOTAXIS INC20065004492176Laminated synchronous motor rotor opposes leakage flux o
183、f one permanent magnet radially through rib to flux from adjacent magnetRELIANCE ELECTRIC COMPANY1979B7918B2167Magnetic pigment flake for magnetic color shifting colorant composition used in foil devices,comprises central magnetic layer having two opposing major surfaces,each having reflector layerV
184、IAVI SOLUTIONS INC20031660772008Manufacture of material for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involves heat-treating powder containing oxide,fluoride and/or acid fluoride of rare earth elements,provided on surface of specific magnet article at preset temperatureSHIN-ETSU CHEMICAL CO.LTD.20063318031879Perm
185、anent magnet bistable solenoid actuator uses inner and outer permanent magnets radially spaced by ferromagnetic ring so as to be aligned with core extensionsGENERAL MOTORS CORP1985209855183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87810Magnetic therapeutic device for non-invasive treatment positions magnets into reces
186、s formed in clips,such that its upper surface is coplanar with that of front panelRUSSELL JOHN J199842677317911Toroidally wound brushless DC motor includes stator core of amorphous metal alloy and ferrite shielding ring surrounding motor to improve high speed efficiencyKOLLMORGEN CORPORATION19852759
187、6317112Catheter tracking system comprises permanent magnet mounted to catheter,magnetic sensor for sensing magnetic field and processing circuitry for determining roll of catheter based on sensed magnetic fieldBOSTON SCIENTIFIC CORP.200444770217013Modular gear less motorized conveyor roller,has brus
188、hless D.C.motor with a stator orarmature mounted on a fixed shaft and directly driving a 16 pole permanent magnet rotor mounted inside a roller tubeSKARLUPKA MFG INC200147493515114Pigment particles useful in e.g.paints comprises a magnetic structure capable of orientating the particle with respect t
189、o an applied magnetic filed and a diffraction gratingMACHIDA KENICHI200432946912215Manufacture of neodymium-iron-boron-type magnetic material used as permanent magnet,involves heating magnetic material and sorption metal in specific atmosphere,vaporizing and adhering sorption metal to magnetic mater
190、ial surfaceMACHIDA KENICHI2004769050122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797916Contactless energy transfer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has charging base with cradle portion of size and shape corresponding to main section of deviceLIGHT SCI CORP200346618812017Method of measuring oral drug compliance
191、 with pharmaceutical regimen involves measuring compliance with pharmaceutical regimen based on detected presence of permanent magnet inside gastrointestinal tract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00786056311118Output transducer assembly for hearing system,has permanent magnets that are distributed ov
192、er support component to provide distributed variation across tympanic membrane,in accordance with signal received from input transducerSOUNDBEAM LLC200753235410819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night vision goggles to helmets of various sizes has tensioning strap between front and rear clamps and mounting
193、 allowing goggles to pivotL3 HARRIS TECHNOLOGIES199600955110620Hand=held probe for medic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as permanent magnet,burst/sense electromagnetic coil providing high frequency burst to excite sample nuclei and to sense echo from resonating nucleiPDACO LTD.1995097671953.2.2 國內專利技
194、術分析國內專利技術分析在 Derwent Innovation(DI)數據庫中,基于 3.1 節國際專利檢索結果,共獲得 3836 條中國專利(檢索時間 2021 年 1 月)。對檢索出的數據采用DDA、DI 和 Excel 等工具進行分析,結果如下。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080(1)專利申請時間分布)專利申請時間分布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技術專利申請趨勢有兩個特點,一是19852005年間,發展相對緩慢,專利申請數量較少,年申請數量未超過30項;二是20062016年間,專利申請數量呈波動增長態勢,發展較快。2018年專利申請數量為513項,達歷史峰值(圖25)。34351
195、3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0100200300400500600年份專利數量(件)圖 25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專利申請時間演化圖(2)專利技術熱點)專利技術熱點根據圖 26 繪制的技術主題分布圖,國內稀土永磁材料研發的專利申請內容集中在合金、材料、設備等方面。專利申請的熱點包括:粉末合金(powder alloy)、硼鐵(bor
196、on iron)、表層(layer surface)、分離過濾器(seperation filter)、蓋層構造(cover structure)、感應馬達(sensor motor)、電機軸(motor shaft)、風定子(wind stator)、電機蓋(cover motor)等。與全球稀土永磁專利技術熱點相比,我國更注重于電機,全球更加注重在對提高稀土永磁材料性能,生產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探索上。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181圖 26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申請布局(3)核心專利權人)核心專利權人我國約有 1700 家機構和個人活躍在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領域。
197、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前 20 位的機構中,企業有 13 家,科研院所有 2 家,即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和包頭稀土研究院,高校有 5 家,分別是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大學、江蘇大學、江西理工大學(表 30)。專利量排在首位的是北京中科三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利內容涉及在本文 2.3.2 節中提到的:釹鐵硼材料生產過程中的成份配方優化、生產工藝改善、設備改型、裝置完善、表面處理方法改進等方面。表 30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主要專利申請人序號序號機構機構機構性質機構性質專利量專利量1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902天長市中能國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公司86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
198、知識中心82823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724北京工業大學高校665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院所636廈門鎢業有限公司公司597沈陽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518北京科技大學高校459浙江大學高校4310江蘇大學高校3811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3512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3513包頭稀土研究院科研院所3314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3115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3116江西理工大學高校3117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公司2818盤錦弘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2719無錫市稀土永磁廠公司2720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4(4)核心專利權人技術布局)核心專利權人技術布局
199、根據德文特手工代碼分類對專利申請量進行排名,在該研究領域,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永磁材料的原料、制造設備與性能保養三方面。排名前10位的專利分類主要是稀土鎳/鈷/鐵合金、鐵芯線圈等制造、永磁體、永磁體、硬磁金屬或合金的制造,而對磁鐵制造、永磁同步電機、旋轉部件、合金領域布局較少(表31)。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383表 31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專利量前 10 位專利分類排序排序專利量專利量德溫特手工代碼德溫特手工代碼中文對照中文對照11084L03-B02A5稀土鎳/鈷/鐵合金21007X12-C01D1鐵芯,線圈,連接件,套管和端子等的制造和保養3961V02-E01永
200、磁體4883V02-A01A9用于制造硬磁金屬或合金的方法和系統5750X11-G永磁同步電機6738V02-A01A1用于永磁體的金屬或合金7572X11-J01B用于將磁性零件安裝或緊固到轉子結構的星形輪8550L03-B02J磁鐵,電感,變壓器等9414V06-M07B轉子10404V06-M01A帶永磁體的同步電機0.00%20.00%40.00%60.00%80.00%100.00%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天長市中能國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廈門鎢業有限公司沈陽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大學江蘇大學L03-B02A5V
201、02-A01A1V02-E01V02-A01A9X12-C01D1X11-G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484圖 27 我國排名前 10 機構專利技術布局根據專利申請量前10位機構的專利分類領域,研究分析發現,各大機構布局最多的是稀土鎳/鈷/鐵合金,相關專利申請量達292篇;布局最少的為旋轉部件領域,相關專利申請量僅為2篇(圖27)。其中,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的研究最多,相關專利文獻申請量達210篇。天長市中能國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專利布局較為特殊,技術研發全部集中在永磁同步電機領域。(5)核心專利權人合作關系)核心專利權人合作關系在稀土永磁材料相關技術研發中(圖
202、 28),各機構主要以獨立方式進行,但開展了一些小范圍內的技術合作。在排名前 20 位的專利權人中,有 14 家機構以獨立方式進行專利申請,其余 6 家機構,分別以兩兩合作模式申請。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與寧波韻升有 3 項合作專利,與安徽大地熊有 1 項合作專利,北京科技大學與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間有 2 項合作專利,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包頭稀土研究院有 1 項合作專利。圖 28 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相關技術領域專利權人合作關系圖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585(6)核心專利)核心專利我國在稀土永磁領域的核心專利見表 32。排名第一的專利是浙江大學關于釹鐵硼磁體及其制備方法的
203、專利,排名第二的為廈門鎢業有限公司關于 R-T-B系永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專利;排名第三的為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含釓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專利。表 32 我國在稀土永磁領域的主要核心專利序號序號標題標題專利權人專利權人DWPI 入藏號入藏號被引頻次被引頻次1High corrosion-resistant sintered NdFeB magnetic body with reconstructed crystal boundary phas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晶界相重構的高耐蝕性燒結釹鐵硼磁體及其制備方法Zhejiang U
204、niversity|浙江大學2009A48162702An R-T-B-series permanent-magnet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一種R-T-B 系永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Xiamen Tungsten Co.Ltd.|廈門鎢業有限公司2020197601553NdFeB Rare earths permanent-magnet materials with gadoliniu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含釓的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Beijing Zhong
205、ke Sanhuan Hi-Tech Co.Ltd.|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08K4697853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6864in the grain boundary phase adding nano oxide improves sintering NdFeB coercive method|晶界相中添加納米氧化物提高燒結釹鐵硼矯頑力方法Zhejiang University|浙江大學2006126797485Rare-earth permanent magnet alloy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
206、ereof|稀土永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備工藝Jiangsu Dongrui Magnetic Material Techno|江蘇東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2012M66268476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sintered neodymium iron boron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提高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性能的方法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中國科學院2010A80219457The method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NdFeB permanent-m
207、agnet material by adding oxide or nitrifier in crystal boundary|晶界添加氧化物或氮化物提高釹鐵硼永磁材料性能的方法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上海交通大學2008D29184428Preparation method of sintered NdFeB for improving intrinsic coercivity and decay resistance|一種提高內Univ Nanjing Sci&Technology|南京理工大學2011P3448140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
208、識中心8787稟矯頑力和耐腐蝕性能的燒結釹鐵硼制備方法9Rare earth alloy casting strip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一種稀土合金鑄片及其制備方法Beijing Non-ferrous Metal Inst|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2008K700843810A method for preparing flexible anisotropic bonded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s|一種柔性各向異性粘結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備方法Univ Beijing Sci&Technology|北京理工
209、大學2010L049303811Surface Protective Method of NdFeB Permanent-magnet Material|釹鐵硼永磁材料的表面保護方法BEIJING ZHONGKE SANHUAN HIGH TECH CO LTD|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08C085163812method for edge trimming waste material of neodymium iron boron permanent magnet|用邊廢料制作釹鐵硼系永磁體的方法YUNSHENG STRONG MAGNETIC MATERIAL CO LTD|寧
210、波韻升強磁材料有限公司19995517663813-the number of internalhybrid rotor magneticcircuit structure withcontrollable magnetic-flux permanent-magnetic synchronousmotor|多極數內置混合式轉子磁路結構可控磁通永磁同步電機TIANJIN UNIVERSITY|天津大學200562020838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88814A magnetic sludge biological affinity hydrophilic carrier a
211、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一種生物親和親水磁性污泥陶砂載體及其制備方法UNIV HOHAI|河海大學20151200473715Sintered NdFeB magnet with reconstructed grain boundary phase and high toughness,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晶界相重構的高強韌性燒結釹鐵硼磁體及其制備方法ZHEJIANG INNUOVO MAGNETISM CO LTD|浙江英洛華磁業有限公司2009A996473616textile multifunctional
212、 foam material,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織物多功能發泡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TAIYUAN LUNJIA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太原市倫嘉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2011A130623617A high obdurability iron base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高強韌性鐵基稀土永磁體及其制備方法CENT IRON&STEEL RES INST|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08G270153618A r
213、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applying a high abundance of rare earth Ce produ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一種應ZHEJIANG INNUOVO MAGNETICS CO LTD|浙江英洛華磁業有限公司2013R1194735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8989用高豐度稀土 Ce 生產的稀土永磁體及其制備方法19Rare-earth 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稀土永磁材料
214、及其制備方法ZHEJIANG XIZI FUWODE ELECTRICAL MOTOR CO|浙江西子富沃德電機有限公司2009F759203520Rare earths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t|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 LTD CO|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2008L76142353.2.3 小結小結稀土永磁材料技術專利申請分三個階段,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其相關專利技術主要掌握在中國、美國和日本手中,但核心技術主要被日本占壟斷。目前稀土永磁
215、專利主要集中在稀土永磁材料、永磁體、磁鐵制造、永磁同步電機、相關部件等方面。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集中在永磁材料的原料、制造設備與性能保養三個方面,其中永磁材料主要集中在對鎳/鈷/鐵合金的研究。從專利布局來看,日本的專利布局主要布局在產業鏈中游,稀土鎳/鈷/鐵合金、永磁體用材料、永磁體以及磁鐵制造相關專利;美國和德國的專利布局在下游,偏重于永磁同步電機;中國的專利布局相對均衡,側重于對永磁同步電機布局,而對磁體制造的布局在五個國家中最少。從核心專利占比來看,全球被引頻次最高的 20 項核心專利中,日本、美國占占有數量和質量優勢,但中國卻未能列入其中。從核心專利的影響力來看,前 20 的核心專
216、利中,日本、美國的核心專利被引頻次都在 95 次以上,而我國核心專利最高引用次數僅 70 次,差距十分明顯。原因在于,一是中國稀土永磁專利布局較發達國家晚,且專利制法不成熟;二是日本、美國以及歐盟等發達國家在該領域構筑了較高的專利壁壘且對中國實施專利制裁,日本針對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生產現狀設置基礎專利壁壘,甚至通過編制未實現的技術專利堵塞中國專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情況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090利通道,并且聯手美國惡意阻礙我國專利發展;三是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的深加工技術不強,新專利申請支撐力度不夠。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多為粗加工,優勢在上游開采和冶煉分離環節,中下游應用產品深加工核心技術多為美、日
217、的國際大公司把持,國內企業較難在短期內實現產品創新并進行專利申請。從合作機構來看,目前我國高校和企業間合作仍然較少。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與寧波韻升有 3 項合作專利,與安徽大地熊有 1 項合作專利,北京科技大學與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間有 2 項合作專利,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包頭稀土研究院有 1 項合作專利。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1914 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4.1 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制約下游行業發展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制約下游行業發展中國產業調研網數據顯示,我國高性能永磁材料市場份額不足 10%。國
218、內約有 200 多家釹鐵硼磁材生產企業,但行業集中度較高,除幾大上市公司外,大部分企業生產規模較小,研發能力較弱,產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競爭力較弱。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釹鐵硼永磁材料都呈現出低端供應過剩,高端供應不足的態勢。隨著產業鏈下游行業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對我國稀土磁材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稀土永磁低端產品不適配下游行業的強勁發展需求的問題愈加凸顯(表 33)。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雖然已經掌握了先進的燒結釹鐵硼磁鐵生產技術,如速凝薄帶和氫淬制粉等,具備了生產中高檔磁材產品的能力。但是高精尖技術領域用稀土永磁高端磁材的產業化生產技術嚴重落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產品的一致性
219、、耐腐蝕性、抗沖擊及強韌性等都還存在較大差距,裝備自動化程度有待提升。從原材料來看,高性能稀土的永磁鐵及磁化后準備制永磁鐵的物品依賴國外進口;從產品來看,稀土永磁輻射磁環、高速永磁電機轉子、電機轉子芯、軸向徑向磁環等產品技術主要被美、日掌握。以稀土永磁電機為例,雖然我國永磁電機行業發展較快,成為了全球主要永磁電機的生產國以及出口國,但我國主要掌握中低端永磁電機市場。日本、德國、美國、英國等國家仍占據主導地位,掌控著大部分高檔、精密、新型永磁電機的技術和產品。相比歐美國家,我國自主研發的稀土永磁電機在原材料和生產成本上都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在電機設計和高端特種電機研發生產方面存在明顯差距。表 33
220、 稀土永磁材料在重大需求領域的高端應用中所需的特定性能材料重大需求重大需求戰略材料戰略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非晶電機用優異力學特性的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高矯頑力高穩定性稀土永磁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穩定性稀土永磁材料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292技術技術熱壓輻向永磁環加速度計用超低溫度系數永磁材料陀螺儀用高磁能積高穩定熱壓多極永磁環航空、航天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超高使用溫度稀土永磁材料、極端環境長壽命永磁材料耐高溫稀土永磁材料高檔數控機床及智能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及智能機器人高速電機用高性能釹鐵硼材料4.2 知識產權
221、制度不完善,制約專利壁壘突破知識產權制度不完善,制約專利壁壘突破盡管我國在稀土原礦開采、冶煉和分離環節的技術水平居于世界領先水平,但高性能稀土磁材核心技術研發水平及產業化關鍵技術仍然較弱,缺乏高端稀土磁材自我供給能力,制約了稀土資源的高值化利用。真空熔煉、表面處理工藝,多室連續燒結、控氧、熱壓/熱流變、HDDR 工藝、晶界滲透等產業化技術落后于日本等國家。一是,我國在稀土永磁方面的專利布局起步晚,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全球核心專利基本掌握在日本、美國企業手中。在全球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前 10 位的機構中日本就占據了 9 家,且發文量也達到了 97%;二是,美國和日本以在他國申請專利或專利調查、制
222、裁等多種手段對我國稀土永磁專利申請設置壁壘,并打壓我國相關企業。美國應日本日立金屬及其美國子公司的要求對中國燒結稀土磁體產品發起“337”調查,企圖通過專利壟斷打壓國內稀土永磁企業。據悉,截至 2020 年上半年中國以大地熊、中科三環、銀河磁體和安泰科技為代表的前十大磁企均被實施過調查。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出口深受日本專利壁壘影響,僅有8 家得到日本授權。2021 年 9 月,美國又對釹鐵硼永磁進口啟動“232”調查,以確定美國的國家安全是否因進口釹鐵硼永磁體而受到損害,或將根據調查結果對中國相關產品加征關稅和實施進口配額。三是,從長遠影響來看,一方面會導致我國釹鐵硼永磁材料在國內不能實現自我利用
223、,只能進口他國的高價專利產品,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393從而增大了進口依賴性;另一方面導致釹鐵硼永磁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不足,進一步降低稀土資源的高值化利用。4.3 產業鏈不完備,制約資源高值化利用產業鏈不完備,制約資源高值化利用當前,我國在上游冶煉、分離、制備方面已具備“領跑”優勢,但在中游深加工環節還相對較弱,尤其是下游應用端競爭力明顯不足。以 2.3.2 節中研究的部分稀土永磁上市企業為例,中科三環、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企業雖已率先在新能源汽車(特斯拉、大眾)、節能空調(美的、格力、松下)、風力發電(金風科技、西門子歌美颯)等領域布局,但總體來看,稀
224、土永磁深加工產品在下游領域的適配和應用程度較低,尤其是不能以下游客戶需求的應用場景、功能、技術參數、質量等為導向定制產品,導致產業鏈不完備,稀土永磁材料高值化利用受限。4.4 政府和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制約創新環境塑造政府和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制約創新環境塑造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研發支出占 GDP 的比重)與科學技術發展的程度直接相關。就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發投入來看,政府和企業的研發投入都明顯不足,導致研發創新環境較差,制約了稀土永磁產業原始性創新能力的提升。雖然我國稀土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瞄準基礎研究和高端應用,在稀土新工藝、新產品、新功能的研發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
225、總體科技創新能力仍然偏弱,研發產出仍不明顯。從政府研發投入來看,我國對稀土永磁材料的基礎研究投入力度相較國外明顯較弱。經查詢,從 1987 年至 2021 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相關的基金項目有152 項,總經費為 1679 萬元。相比之下在相同時間段內,日本稀土永磁材料設立項目有 365 項,總經費高達 77.5 億元?!笆奈濉眹抑攸c研發計劃“稀土新材料”重點專項設立了 33 個稀土新材料的課題項目,國撥經費 3.47 億元,但其中圍繞稀土永磁材料共性關鍵技術、基礎前沿技術、示范應用技術三個層面的項目稀土永磁課題僅有 10 項,研發投入力度仍然不夠。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
226、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494從我國稀土永磁企業研發投入來看,總體普遍較低。雖然近年來研發投入費用呈現總體增加趨勢,但研發投入基數也較低,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仍普遍較低。以 2.3.2 節中研究的我國部分稀土永磁上市龍頭企業為例,寧波韻升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最高為 6.15%,而中科三環僅為 1.62%。4.5 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不夠,制約科技成果轉化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不夠,制約科技成果轉化從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發文角度分析,我國論文發文量前 20 位的機構中 19個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而我國已發表的專利的創新主體前 20 中有 13 位是企業。如在 3.2.2 節核心專利權人合作關系
227、中提到的,雖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有合作發表,但就合作項目數量來說還相對較少。稀土永磁材料的基礎研究成果向產業化應用轉化之間存在嚴重的脫節和梗阻。當前,大多數稀土企業都是圍繞具體的技術問題和高?;蚩蒲性核?,以合作特定科研項目的方式,開展科技合作?;A研究不能以產業一線實際需求為導向,產學研合作模式單一且受限,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不多,缺乏從實驗室到小試、中試以及產業化技術的統籌攻關平臺,不利于創新成果轉化,不能有效解決當前稀土永磁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4.6 創新人才不多,制約關鍵技術突破創新人才不多,制約關鍵技術突破我國稀土專業化人才儲備不足。從客觀層面來看,我國開設稀土相關專業的院校仍然
228、較少。稀土業的高科技人才培養周期長、成本高,人員流動性大,企業培養動力不足。目前,我國開設了稀土學院或稀土工程專業的機構不足十所,分別是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稀土學院)、南昌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四川西南石油大學、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等。另外,依托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稀土永磁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通過聯合招收來培養專業人才,但開設不足 5 年??傮w來看,我國院所、機構培養的稀土人才遠不夠行業需求。從主觀層面來看,我國稀土大專院校畢業生不愿進入企業生
229、產一線工作,而我國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595是更傾向于繼續深造或進入研究所工作,企業端人才明顯不足。在被調研的龍頭企業中,研發人員的數量占比普遍太低,多數企業在 11%左右,個別企業甚至在 5%以下。而且企業職工學歷普遍偏低,多數企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在研發人員中占比僅為個位數。由此可見,我國稀土頂尖研發人才團隊缺乏,致使稀土科技創新嚴重被掣肘,直接制約稀土永磁材料關鍵技術的突破。推進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6965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十四五”時期是稀土產業處于“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機
230、遇期,也是稀土產業實現集群式跨越發展的關鍵期。新發展格局倒逼稀土業要加快轉型升級,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不斷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加速提升稀土永磁產品科技含量和經濟附加值,全力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創新生態,完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研發和產業生成體系,大力營造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銜接貫通的發展環境,積極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5.1 強化創新鏈科技供給,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強化創新鏈科技供給,突破共性關鍵技術5.1.1 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一是從頂層設計層面出臺政策對稀土相關院校、機構給予資金支持,對企業給予減稅激勵。按年度設立稀土
231、新材料研發與應用專項基金,對依托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稀土永磁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自然資源部離子型稀土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稀土學院),南昌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給予傾斜支持,管理基金使用細則;貫徹落實國務院最新出臺的結構性減稅新政,各地市、區(縣)應發揮政策聯動效應,統籌謀劃、組織編制各地市特有的結構性減稅新政策,激勵稀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與高校聯合開展稀土永磁重大科學基礎研究。二是加大研發投入,組建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在已經發布的“稀土新材料”重點專項和即將出臺的稀土功能重點專項基礎上繼續
232、加大政府研發投入,并以重大專項建設為牽引,加快組建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以強扶弱”。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由稀土永磁產業領軍企業帶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通過帶動中小企業融入自身產業鏈,在領軍企業的支持和輔導下實現技術創新,統籌行業上下游創新資源,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一批“卡脖子”技術,提升稀土永磁產業整體競爭優勢。三是鼓勵原創性研究,加強共性關鍵技術攻關。通過“賽馬制”、“揭榜掛推進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797帥制”等不同的競爭模式和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激發創新熱情,不斷開展系統創新、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突破稀土核心“卡脖
233、子”技術攻關。如包頭市發布 2021 年 5 項科技項目入選“揭榜掛帥”榜單,涉及“高推力密度永磁同步直線電機研制”等項目。通過“揭榜掛帥”等的組織模式能夠為稀土企業解決產業化關鍵技術難題,為成果轉化提供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與規范的政策保障體系。5.1.2 加強小試、中試平臺建設,促進稀土永磁基礎研究成果落地加強小試、中試平臺建設,促進稀土永磁基礎研究成果落地一是加強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加工基地建設,搭建從高校、科研院所基礎研究到企業產業化應用的小試、中試平臺,打通從實驗室的科技成果到產業化技術應用的技術梗阻。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小企業組建技術創新聯合體,以共同立項研究、投入專
234、項資金、企校與企企聯合攻關、課題聯合申報等方式開展合作,完善產學研聯合創新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實現稀土永磁基礎研究成果的二次或三次技術開發,突破一大批產業高端產品領域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難題。從空間上來說,鼓勵當地企業和當地科研院所有效開展合作,例如:中國科學院、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機構與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將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技術的優勢相互結合,共同推動成果轉化。二是加強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及時、準確地發布稀土永磁產業動態供需技術信息,促進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直接有效對接。同時,為社會各類稀土永磁產業創新主體的產業化需求,提供科技政策咨詢、科技成果權屬明晰、科
235、技成果評估、知識產權服務、科技金融等多項服務。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有效融合的稀土永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系。5.1.3 深化產業科技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稀土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深化產業科技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稀土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推進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898一是要以全球市場為主配置資源,推行國家與企業聯合戰略儲備制度。綜合考慮稀土全球范圍內的全產業鏈需求,正確處理好產能、產量和需求的關系,以市場為主導配置資源。發揮企業對市場感知更加靈敏的特點,促進稀土價格的穩定。同時促進我國稀土企業走出去,增強對國際稀土資源的掌控能力,支持符合國家安全、環保標準要求
236、的海外稀土資源的進口和開發利用。二是發展稀土循環經濟,平衡利用稀土資源,完善稀土永磁材料的回收體系。加強稀土資源的平衡利用,推進高豐度稀土元素在稀土磁材中的應用。減少鏑、鋱等中重元素添加量,提高鑭、鈰、釔等稀土元素的高效添加利用,研制高資源利用率的新型永磁材料。對稀土永磁材料的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20%40%的切割廢料,合金熔煉過程的廢渣以及報廢的器件、電機等產品中的稀土永磁材料進行回收,開發高效回收技術。三是完善我國稀土永磁應用產品標準,并推動我國特色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通過稀土永磁磁材技術的不斷改進、產品的不斷更新與研發,豐富我國標準中的產品牌號,優化標準中產品牌號的設置,提高高性能牌號占
237、比;在標準制定方向上,以國際目標市場為產品投放導向,參照 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美、日標準,設置相似牌號,以符合稀土永磁產品的國際發展現狀與參數要求;在熱壓釹鐵硼磁材標準方面,推動我國標準上升為 IEC 標準,并以此為突破口獲得更多標準制定話語權。5.2 加強產業鏈延鏈、補鏈,提升創新產出成果加強產業鏈延鏈、補鏈,提升創新產出成果5.2.1 擴大和深化在節能環保、清潔能源、航空航天等重大領域應用,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和深化在節能環保、清潔能源、航空航天等重大領域應用,不斷延伸產業鏈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驅動全球綠色產業快速發展。以新能源汽車、風電等行業為代表的清潔能源領域對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達到
238、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來隨著行業的持續迅猛發展,需求量將不斷加大。以新一代稀土永磁電機、永磁傳動及各類傳感器技術為切入點,緊密結合節能減排、清潔能源行業市場不斷發展的產品性能需求,改進和提高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升級產品工藝,優化產品性能,最大程度地滿足下游領域需求。推進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9999稀土永磁磁材是航空航天領域的能力倍增器,關系到國家軍事水平的高度。稀土永磁傳感器、永磁輻射環、永磁有刷直流電機、電磁推進發動機等稀土磁材現在已經廣泛應用在衛星、深空探測、火箭導航系統、雷波微波發射和接受系統等領域。未來,應繼續深入研究、開發稀土永磁材料在慣性導航/制導系統,
239、空間推進系統、雷達/微波通訊/電子對抗系統中的新應用,提升我國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軍工領域整體實力。5.2.2 加強從材料到器件、裝備及儀器的應用研究,提升產品產出能力加強從材料到器件、裝備及儀器的應用研究,提升產品產出能力根據本報告 2.3.2 節中提到的,我國出口的磁材以低端為主,而進口的磁材則以高性能磁材為主。究其原因是我國現有產業鏈條生產體系下,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都和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生產的材料性能和穩定性都相對較差。要改變此現狀,在注重挖掘產業鏈存量潛能的同時加強從材料到器件、裝備及儀器的應用全產業鏈研究。一是針對稀土永磁全產業鏈實行全面強鏈,對上下游企業進行股權激勵,鼓勵以互
240、相參股的合作機制,進行利益捆綁。打通稀土永磁材料在原料冶煉、提取,器件、電機生產以及下游設備、整車裝機等上下游產業間合作梗阻,實現全產業鏈互利共贏。不斷加速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鏈延伸,由稀土永磁初級材料為主向稀土永磁器件及終端應用裝備、儀器的質效提升轉變、由稀土新材料輸出向精深加工、打造品牌轉變。二是聚焦稀土永磁材料在下游各大重點領域研發、生產和應用的關鍵環節,爭取形成可供下游應用行業直接選擇的貨架式磁材產品。鼓勵下游高端產業領域,特別是機器人、高端機床、先進醫療設備等選用國產稀土材料,促進產品迭代,促進我國稀土永磁產業逐漸向深加工、高端化、高質量發展。5.3 優化創新生態,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
241、優化創新生態,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5.3.1 強化資源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強化資源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一是遏制過剩產能,防止重復建設。進一步提升稀土開采和利用環節的環保推進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00100標準,提升準入門檻。做好頂層設計,加強科技資源統籌,防止各地重復布局、重復建設。加大對非法開采的打擊力度,限制資源的無序供給。另外,還要深化資源稅改革,使資源稅可以更好反映環境的外部性和資源的稀缺性。二是加大財稅和融資支持力度,并采用多樣化的形式整合??梢酝ㄟ^政策性貸款、融資支持等手段,為企業提供并購資金,對微利或虧損的稀土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此外,還可以通過稀
242、土業務剝離整合的方式,將現有企業的稀土業務加以整合。三是打破利益固化的桎梏。從頂層設計上前瞻謀劃,統一布局,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預,打破各企業現有的利益格局,進一步提升集中度,擴大產業規模,大力發展優勢與特色產業。5.3.2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高技術保護力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高技術保護力度一是加強知識產權體系建設。支持各重點省市、企業申報建立國家稀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稀土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保障平臺。抓住“十四五”發展稀稀土新材料重點專項的有利時機,頂層設計謀劃出臺稀土永磁產業產品、技術的專項保護政策,推動構建高效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二是加強配套機制促進知識產權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強集中
243、統一領導,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才、知識產權保護等制度環境,優化市場創新環境,更好地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三是加強稀土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建設。支持和保護我國專利申請,并鼓勵我國有產業化應用前景的稀土永磁核心專利申請國外專利,以我國稀土永磁電機的優勢技術逐步突破永磁專利受限壁壘,搶占技術創新制高點,進軍國外市場。5.3.3 強化國內外合作,提升行業整體能力強化國內外合作,提升行業整體能力一是搭建國際科技合作新平臺,對接國外前沿技術和成功運營模式。與國外企業、機構共建以市場、技術和金融創新為導向,以國際綠色生產鏈、綠色供應鏈、綠色應用鏈為紐帶的全球稀土創投平臺(Global REES
244、Venture,GRV)類平臺,展開多層次全方位國際合作。就稀土產品合作生產、經營、供應保障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強信息溝通、政策對接、技能培訓、人才交流,形成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推進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01101二是探索基金制的科技合作模式。設立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基金,調整資助方式,發揮社會力量和民間機構的能動性,以國家少量資金撬動民間資本,實現政策基金與民間基金的有效配套。簽訂技術開發合同,開展跨國際、跨領域的技術交流合作。5.4 強化高技術人才團隊,提升技術創新活力強化高技術人才團隊,提升技術創新活力高技術人才隊伍是支撐國內稀土產業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力度培養稀
245、土永磁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高科技人才隊伍,提升技術創新活力,促進稀土永磁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建立健全稀土永磁重點科研人才信息庫,多渠道柔性引進稀土人才。圍繞稀土永磁產業鏈、創新鏈,鎖定“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建立可技術攻關的稀土重點科研人員名單。各省市根據自身發展側重點,定向重點引進名單人才,并關注目前在校就讀的學生,以此儲備更多人才力量。拓寬企業柔性引才渠道,如,北方稀土近年來重點以項目合作和資源共享方式,通過兼職聘用、技術咨詢、決策指導、技術培訓、周末工程師等途徑,多維度促進交流,提升企業人才軟實力,助推硬科技的發展。二是培養稀土永磁專型人才。從政策層面,鼓勵、支持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設立更
246、多稀土類專業院所,加大與企業聯合培養稀土永磁專業專門人才扶持力度,著重培養知識型實操人才;鼓勵人才自主向企流動,給予直接獎勵,鼓勵企業加大引才、留才力度并給予企業人才項目、基金傾斜支持;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并建立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不斷升級稀土永磁人才技能。參考資料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02102參考資料參考資料1Global Rare Earth Magnet Market:Competition and Forecast(2020-2025),https:/ Magnet Motor Market-Global Forecast to 2026,https:/ M
247、agnets Market Size,Share&Trends AnalysisReport By Material(Ferrite,NdFeB,Alnico,SmCo),ByApplication(Medical,Consumer Goods&Electronics),ByRegion,And Segment Forecasts,2020 2027.https:/ Control over theGlobal Supply Chai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since 2005 andUS Respons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re
248、aStudies,2020,24(4):235-274.5Zhang,SX.Study on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Rare Earth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Based on Goal Programmingand Few-Shot LearningJ.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Neurouscience.2022.https:/doi.org/10.1155/2022/7002249.62020 年稀土市場總結及 2021 年預測報告,CBC 稀土研究院,2021 年1 月.7胡伯平.稀土永磁
249、產業現狀及展望J.稀土信息,2018(11):14-17.8李嵩.稀土:航天技術領域的能力倍增器,中國航天報,2019,6 月 22 日,第001 版.9張博,安巖,王學昭,趙萍.中國、日本、美國稀土磁性材料專利技術比較研究,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19,41(04):337-347.10北京新思界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5 年中國釤鈷磁體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2021 年 03 月.11北京新思界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5 年稀土鎂合金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2021 年 03 月.12陳瑞強,胡德勇.我國稀土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建議J.中
250、國有色金屬.2019,(02):40-41.參考資料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10310313朱明剛,孫旭,劉榮輝,徐會兵.稀土功能材料 2035 發展戰略研究.中國工程科學,2020,22(5):037-043.14中國稀土 2020 年度十大科技新聞J.,稀土信息,2021(01):7-12.15許 旭 升.稀 土 永 磁 材 料 的 現 狀 與 發 展 趨 勢 J.冶 金 與 材料.2019,39(5),178-179.16余祖發,周婧,黃桂花.從專利情報分析看全球釹鐵硼永磁材料的市場格局J.稀土信息.2019(06):12-17.17張帆,諶凱.釹鐵硼永磁材料專利技術發展態勢分析J.有色金屬
251、科學與工程.2020,11(3):115-120.18張所續,馬朋林.美國稀土研究及政策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20,33(1):35-42.19韓港,國外稀土產業安全政策及其啟示J.中國國情國力,2016,(01):70-72.20劉登峰.永磁電機在風力發電系統中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向J.工業工程設計,2019,(24):125-126.21江西省科技戰略研究所,破解稀土“卡脖子”技術困境,推進稀土新詞阿里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2薛芳,苑浩暢,李冬雪.中國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遭遇日本專利壁壘的原因及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21,(3):43-46.23Commonwealth of
252、Australia.Australias Critical MineralsStrategyR.2019.24余韻,楊建鋒.澳大利亞關鍵礦產政策新動向J.國土資源情報,2020,(07):12-16.25劉玉玲,馮雪嬌,魏昌婷.基于專利信息的稀土永磁材料技術研發分析J.江西科學.2022,40(03):611-618.26趙宇,樊金奎,徐道兵,馮建濤,雷建.釤鈷稀土永磁材料研究進展J.磁性材料及器件.2022,53(01):81-94.版權聲明版權聲明版權所有,未經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電子、機械、影印或其他方式)復制,傳播本報告的任何部分,不得將其存儲在檢索系統
253、中或進行傳播。免責條款免責條款本報告中部分觀點和數據采集于公開信息,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盡最大努力的追求,但不作任何保證。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觀點均不構成任何建議。本報告中發布的調研數據采用樣本調研方法,其數據結果受到樣本的影響。由于調研方法及樣本的限制,調查資料收集范圍的限制,該數據僅代表調研時間和人群的基本狀況,僅服務于當前的調研目的,提供基本參考。受研究方法和數據獲取資源的限制,本報告只提供給用戶作為參考資料,本中心對該報告的數據和觀點不承擔法律責任。定制服務定制服務知識中心可根據政府、企業、智庫等組織的需求提供公益性深度分析報告服務詳情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9300026郵箱:; 本報告可掃描下載106二維碼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冰窖口胡同 2 號電話:86-10-59300004網址:http:/E-mail:科技智庫,大國工程創造科技價值,服務大國工程攜科技利器,創大國偉業科技智庫,大國工程創造科技價值,服務大國工程攜科技利器,創大國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