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牧漁行業年度報告:看好養殖周期上行關注種子政策催化-221223(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農林牧漁行業年度報告:看好養殖周期上行關注種子政策催化-221223(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 生豬養殖 規模企業成長性依舊,板塊存在較強的投資價值。本輪豬周期的產能去化并沒有受到政策因素或動物疫病等外部因素擾動,去化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博弈,養殖戶的深度虧損使得產能快速去化。與以往不同的是,現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信息傳播速度較快,養殖戶更容易形成一致性預期從而調整出欄和補欄節奏,使得生豬價格波動幅度變大,補欄調整也相對較快。參考歷史豬周期經驗,我們判斷當下仍處在新一輪周期上行早期,雖然今年 5 月份以來能繁母豬環比正增長,但是增長幅度較小,本輪豬周期盈利時間或被拉長,預計明年全年生豬均價好于今年。同時從規模豬企出欄計劃來看,明年多家企業出欄量依舊保持高速成
2、長,行業規?;潭扔型M一步提升,生豬養殖企業盈利情況進一步好轉。當下時刻,生豬養殖板塊估值處在歷史低位,板塊安全邊際突出,成本控制優秀和出欄量增速較快的企業有望實現利潤端的持續好轉,存在長期投資價值。建議從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出欄量增長彈性、出欄量兌現度、經營管理水平、估值情況等多維度選擇標的。重點推薦:牧原股份:成本優勢行業領先;溫氏股份:成本端持續優化,豬雞共振;巨星農牧:出欄彈性大,成本控制優秀。白羽雞養殖 海外禽流感持續蔓延,引種端出現缺口已成定局。今年海外禽流感疫情的爆發使得我國海外種雞引種持續受阻,5 月份以來我國祖代雞更新量持續保持低位,預計全年祖代雞更新量為 80 萬套左右,大
3、幅低于過去三年平均更新量,預計白羽雞產能明顯去化。美國作為我國近年來種雞的主要來源國,主要供種州均出現了禽流感疫情,根據往年經驗來看,禽流感短期內難以快速消除,明年我國祖代雞更新量或將持續受到影響。今年國內白羽種雞質量較往年有所下降,馬立克氏病和肝破裂發病比率提升,父母代雞苗強制換羽難度增加,通過強制換羽增加產能的幅度有限。祖代雞的供給不足會逐步向下游傳導,目前在市場預期的推動下,父母代雞苗價格已經開始上漲,預計最早 2023H2 商品雞供給會出現明顯收縮,白羽雞行業出現景氣反轉。國內自有種源的企業受到沖擊較小,同時有望實現祖代雞國產替代。重點推薦:圣農發展: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自有種源。種子
4、 今年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全球主糧供給偏緊,預計 2023 年全球主糧價格依舊維持高位。從國內情況來看,我國玉米庫存近年來持續下降,未來養殖端存欄的增長持續拉動玉米的需求,預計國內玉米價格維持高位震蕩,玉米種子景氣度有望延續,玉米種子企業毛利率水平有望提高。中長期看,轉基因種子憑借有效提升農民每畝收益的作用,有望通過種子價格的提升實現種業擴容。此外,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有望提升我國種子行業門檻,從而提升行業集中度,優秀的性狀公司和種子公司有望從中受益。目前大北農、杭州瑞豐、中國種子集團等公司已經獲得轉基因玉米安全證書,我國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漸行漸近,提前布局的企業有望通過先發優勢搶占較高的
5、市占率。重點推薦:大北農:多年布局轉基因性轉,擁有最多的安全證書。風險提示 生豬價格不及預期;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動物疫病風險;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用使箱郵共公司公限有理管金基商招供僅告報此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內容目錄.2 圖表目錄.2 一、生豬養殖:豬價短期快速回落,板塊存在估值修復機會.3 投資建議:關注成本低、出欄增長彈性高的優質豬企.8 二、白羽雞養殖:關注種雞去化,板塊周期有望反轉.8 投資建議:周期反轉確定性強,建議全產業鏈關注.12 三、種子:糧價維持高位,轉基因落地有望前景可期.12 投資建議:關注政策推進情況,布局龍頭種子企業.19
6、 風險提示.19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2022 年以來生豬價格走勢.4 圖表 2:生豬養殖利潤變化(元/頭).4 圖表 3:豬肉終端消費價格堅挺.4 圖表 4:生豬出欄均重處在高位(公斤).4 圖表 5:豬肉價格有季節性趨勢(元/公斤).5 圖表 6:年末屠宰量有望好轉(頭).5 圖表 7:月度屠宰量統計.5 圖表 8:我國豬周期時間跨度在 4 年左右.5 圖表 9:仔豬和二元母豬價格漲幅較?。ㄔ?公斤).6 圖表 10:豬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元/公斤).6 圖表 11:能繁母豬存欄量回升較為緩慢.6 圖表 12:我國生豬養殖散戶數量龐大.7 圖表 13: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7、CR10).7 圖表 14:規模企業出欄量統計(萬頭).7 圖表 15:各公司能繁母豬存欄量.7 圖表 16:各家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改善.8 圖表 17:規模企業成本端持續優化.8 圖表 18:我國種雞進口來源.9 圖表 19:2022 年國產種雞占比提升.9 圖表 20:美國 47 個州發生禽流感疫情.9 VUiZmOnPRZmVvZYXsUaQ9RaQoMmMtRtRfQpOsQiNmOtN6MrRyRwMsRqQuOnOpN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3 圖表 21:我國白羽雞出欄量.10 圖表 22:我國祖代雞更新量.10 圖表 23:今年 4 月份以來我國祖代雞更新量
8、持續偏低(萬套).10 圖表 24:白羽雞養殖流程.10 圖表 25:我國在產祖代雞數量(萬套).11 圖表 26:我國后備祖代雞數量(萬套).11 圖表 27:我國在產父母代雞苗(萬套).11 圖表 28:我國后備父母代雞苗(萬套).11 圖表 29:父母代雞苗價格(元/套).12 圖表 30:商品代雞苗價格(元/套).12 圖表 31:白羽肉雞主產區平均價(元/公斤).12 圖表 32:各環節利潤(元/羽).12 圖表 33:CBOT 期貨結算價(美分/蒲式耳).13 圖表 34:全球主要糧食庫銷比.13 圖表 35:USDA 糧食供需平衡表(百萬噸).13 圖表 36:我國玉米制種和播種
9、面積.14 圖表 37:玉米種子供需情況(億公斤).14 圖表 38:玉米小麥價格倒掛.15 圖表 39:我國飼用玉米消費量(百萬噸).15 圖表 40:制種成本上漲(元/畝).15 圖表 41:主要企業預收款情況(億元).15 圖表 42: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和滲透率.16 圖表 43:主要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16 圖表 44:中國、美國、巴西單產差異(百克/公頃).16 圖表 45:我國玉米種植每畝投入情況.17 圖表 46:美國農藥投入成本逐年降低.17 圖表 47:轉基因玉米種子利潤空間測算.17 圖表 48:轉基因作物落地推廣流程.18 圖表 49:種業相關政策持續出臺.18 一、
10、生豬養殖:豬價短期快速回落,板塊存在估值修復機會 今年 4 月份以來生豬價格開始上行,帶動行業盈利好轉。根據 Wind 數據,我國 22 個省市生豬周均價從 4 月初的 12.23 元/公斤開始上漲,在 7 月份沖高至 24 元/公斤后有所調整,隨后豬價于 10 月份沖高至 28.32 元/公斤,漲幅達到了 132%。生豬養殖行業自下半年開始實現盈利,在 10 月份單頭盈利一度超過 1000 元,處在歷史較高位置,近期雖然生豬價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4 格有所回落,但生豬養殖依舊維持在較好盈利區間。仔豬銷售自去年 7 月以來持續處于虧損狀態,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銷售仔豬于
11、 5 月開始實現扭虧為盈,也使得 10 月份以來自繁自養的養殖利潤開始高于外購仔豬。圖表圖表1 1:2 2022022 年以來生豬價格走勢年以來生豬價格走勢 圖表圖表2 2:生生豬豬養殖利潤變化養殖利潤變化(元(元/頭)頭)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9 月份以來行業內二次育肥和壓欄情緒走強,生豬出欄體重持續上漲,在供給端減少的背景下,生豬價格在 10 月份出現超漲。11 月份國內新冠疫情出現反復,疫情防控使得生豬調運困難,部分養殖戶被動壓欄,生豬出欄體重持續上漲至 130 公斤/頭左右。近期疫情防控政策優化,養殖戶在春節前銷售生豬意愿較強,大量肥豬出欄使得
12、供給端出現踩踏。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消費端提振不及預期:豬肉終端銷售價格相對堅挺,下游消費意愿有削弱;今年是暖冬,南方腌臘需求較弱;疫情對消費端的影響持續存在。短期內生豬呈現供強需弱的態勢,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圖表圖表3 3:豬肉終端消費價格堅挺豬肉終端消費價格堅挺 圖表圖表4 4:生豬出欄均重處在生豬出欄均重處在高位(公斤)高位(公斤)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涌益咨詢,國金證券研究所 參考往年生豬價格走勢和屠宰量數據來看,春節前消費需求較為旺盛,生豬價格大概率處在較好位置。今年從屠宰量數據看,雖然 12 月份屠宰量較先前有所提振,但是增加幅度不及往年平均水平。隨著前期壓欄生豬的
13、出欄,生豬出欄體重周環比開始下行,后市二次育肥對生豬價格的打壓會逐步減弱,疊加消費端的逐步修復,春節前生豬價格有望維持在較好盈利區間。051015202530-1,000.00-500.000.00500.001,000.001,500.00出售毛利:仔豬(右軸)養殖利潤:自繁自養生豬 養殖利潤:外購仔豬 024681012010203040生豬價格(元/公斤)豬肉價格(元/公斤)價差(元/公斤:右軸)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12/13/14/15/16/17/18/19/1 10/1 11/1 12/12018201920202021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
14、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5 圖表圖表5 5:豬肉價格有季節性趨勢(元豬肉價格有季節性趨勢(元/公斤)公斤)圖表圖表6 6:年末屠宰量有望好轉年末屠宰量有望好轉(頭)(頭)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涌益咨詢,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7 7:月度屠宰量統計月度屠宰量統計 月份月份 20142014 20152015 20162016 20172017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20212021 20222022 1414-1818 1414-1818 環環比比 1 2,387 2,198 2,337 2,075 2,289 2,434 1,509 1,952 2,847
15、2,257-1.76%2 1,392 1,809 1,676 1,274 1,748 1,293 832 1,424 1,568 1,580-30.00%3 2,049 1,658 1,511 1,719 1,917 1,856 1,171 1,509 2,590 1,771 12.07%4 2,188 1,735 1,557 1,737 2,116 1,841 1,278 1,805 2,738 1,866 5.40%5 1,975 1,695 1,495 1,851 2,136 1,915 1,385 1,996 2,530 1,831-1.93%6 1,866 1,590 1,437 1
16、,775 1,958 1,758 1,327 2,200 2,413 1,725-5.76%7 1,825 1,492 1,510 1,807 1,951 1,730 1,171 2,195 2,119 1,717-0.47%8 1,853 1,500 1,660 1,826 1,967 1,463 1,179 2,329 2,167 1,761 2.57%9 1,872 1,703 1,711 1,871 1,923 1,234 1,285 2,509 2,109 1,816 3.12%10 1,910 1,817 1,791 1,916 1,951 1,053 1,433 3,023 2,
17、097 1,877 3.36%11 1,972 1,892 1,913 2,006 2,007 1,086 1,626 2,649-1,958 4.29%12 2,313 2,293 2,271 2,325 2,288 1,453 2,060 2,896-2,298 17.38%來源:國家統計局,國金證券研究所 我國 2006 年以來的 4 輪豬周期均表現出相似的規律,時間上維持 4 年左右的長度,價格反彈幅度均超過 100%,其原因是生豬生產周期和養殖戶決策的時滯性所致。今年 4 月份我國生豬價格開啟上行,最高價超過 28 元/公斤,從價格波動幅度來看已經足以支撐新一輪周期。截至目前,新一輪
18、豬周期開啟僅僅 8 個月,屬于新一輪周期上行早期,生豬價格大概率有較長時間處在較好盈利區間。圖表圖表8 8:我國豬周期時間跨度在我國豬周期時間跨度在 4 4 年左右年左右 周期跨度 上行區間 下行區間 價格(元/公斤)最高價 最低價 波動幅度 第一輪 2006/7-2010/6 2006/7-2008/3 2008/4-2010/6 17.45 6.76 157%(20 個月)(27 個月)第二輪 2010/7-2014/4 2010/7-2011/9 2011/9-2014/4 19.92 9.08 119%(14 個月)(31 個月)第三輪 2014/5-2018/5 2014/5-201
19、6/6 2016/6-2018/5 21.2 10.01 112%(25 個月)(23 個月)第四輪 2018/6-2022/4 2018/6-2020/8 2021/1-2022/4 40.98 10.01 309%(26 個月)(15 個月)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由于上一輪豬周期中養殖戶虧損嚴重,同時官方能繁母豬存欄量數據顯示產能去化不足,051015202530101112131415161718191234567891011122007-2021年(均價:左軸)2022年(均價:右軸)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
20、00450000500000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6 所以即便本輪生豬價格快速上漲,養殖戶對補充產能的積極性依舊較弱,更多的是選擇補充仔豬或者二次育肥的方式來獲取短期盈利。從歷史數據來看,生豬、仔豬和二元母豬價格走勢趨同,而本輪豬價上行時僅有仔豬價格跟漲,二元母豬價格上漲幅度很小,同時銷量也相對低迷,反映出養殖戶對補充母豬的積極性較弱。隨著近期生豬價格回落,養殖戶補充仔豬的積極性也有所降低,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僅僅增長 0.4%,養殖端補充產能環比縮窄。除了對后市行情的悲觀預期外,飼料價格的快速上漲也是本輪養殖戶補產能猶豫的因素之一。糧食價格的快
21、速上漲使得飼料價格自 2020 年以來持續上漲,在飼料和防疫等成本的共同作用下,行業平均養殖成本大約上漲至 17 元/公斤,生豬養殖需要投入資金的增多也使得養殖戶在補欄端更加謹慎。從現有能繁母豬存欄量計算,明年 8 月份之前生豬供給量小于今年,11-12月補欄積極性減弱或使得明年全年生豬供給量小于今年,全年生豬均價值得期待。圖表圖表9 9:仔豬和二元母豬價格漲幅較?。ㄔ胸i和二元母豬價格漲幅較?。ㄔ?公斤)公斤)圖表圖表1010:豬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元豬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元/公斤)公斤)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111:能繁母豬存欄量回升較為緩慢
22、能繁母豬存欄量回升較為緩慢 來源:農業農村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我國生豬養殖的主力依舊是散養戶,截至 2020 年年出欄 10000 頭以上的養殖場數量占比僅為 0.02%,散養戶數量依舊龐大決定了豬周期在我國依舊存在。非洲豬瘟爆發以來,我國規模企業出欄量持續增長,生豬養殖行業 CR10 已經從 2018 年的 6.87%上漲至今年上半年的 16.36%,根據規模場出欄計劃來看,未來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會持續提升,規模企業依舊存在較高的成長性。020406080100120140仔豬價格 二元母豬價格 生豬價格 2.002.503.003.504.004.50-12.00%-10.00%-8.
23、00%-6.00%-4.00%-2.00%0.00%2.00%4.00%6.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能繁母豬存欄量
24、(萬頭)環比(%)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7 圖表圖表1212:我國生豬養殖散戶數量龐大我國生豬養殖散戶數量龐大 圖表圖表1313: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CRCR1010)來源:國家統計局,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公告,國家統計局,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414:規模企業出欄量統計(萬頭)規模企業出欄量統計(萬頭)20162016 20172017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20212021 2022E2022E 2023E2023E 牧原股份 311.40 723.70 1101.20 1025.3
25、3 1811.50 4026.30 6100-6200 7000 溫氏股份 1712.74 1894.41 2229.72 1861.65 954.55 1321.74 1800 2600 新希望 116.69 239.96 255.37 354.99 829.25 997.81 1400 1850 正邦科技 226.45 342.25 553.99 578.41 955.97 1492.67 600 800 傲農生物 10.7 21.85 41.69 65.94 134.63 324.59 600 800 天康生物 30.92 32.33 65.17 84.28 134.5 160.33 2
26、20 450 巨星農牧-22.19 21.3 87.1 150 250-300 唐人神 21.57 54.4 68.1 83.93 102.44 154.23 200 350 大北農-168 164.18 185.28 430.78 450 600 天邦食品 58.01 101.42 216.97 243.94 307.78 428 500 600 金新農 33 37 24.00 40 80 107 120-神農集團-22.00 27 41 65 90 150 來源:各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多數規模企業能繁母豬存欄量自二季度以來有所回升,同時多家企業已經恢復在建工程的建設,為后續出欄量的持
27、續增長儲備固定資產和生物性資產,隨著規模企業能繁母豬的持續補充,明年出欄量增增長的確定性逐漸加強。三季度以來規模企業普遍實現了扭虧為盈,公司資產負債率普遍降低,隨著養殖企業盈利端的持續好轉,公司資產負債率有望再度下降,經營風險持續降低。圖表圖表1515:各公司能繁母豬存欄量各公司能繁母豬存欄量 2021Q12021Q1 2021Q22021Q2 2021Q32021Q3 2021Q42021Q4 2022Q12022Q1 2022Q22022Q2 2022Q32022Q3 牧原股份 285 276 268 283 275 247 260 溫氏股份 110 110 110 110 100-110
28、 120 134 新希望 110 110 110 100 90 90 85 正邦科技 119 120 100 51 38 38-天邦股份 40 43 40 38 30 28 30 傲農生物-24 26 26 26 29 30 天康生物-12 12 12 12 13 14 大北農 30 26 25 20 20 18 22 唐人神-11 11 12 12 11 15 巨星農牧-8 8 10 10 12 來源:各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95.00%96.00%97.00%98.00%99.00%10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
29、01820192020年出欄500頭以下 年出欄500-10000頭 年出欄10000頭以上 6.87%8.27%10.43%14.07%16.36%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82019202020212022H1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8 圖表圖表1616:各家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改善各家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改善 2021Q12021Q1 2021Q22021Q2 2021Q32021Q3 2021Q42021Q4 2022Q12022Q1 2022Q22022Q2 2022Q32022
30、Q3 牧原股份 48%53%58%61%65%66%61%溫氏股份 47%56%62%64%66%66%61%新希望 61%63%65%65%68%71%70%正邦科技 64%69%75%93%97%103%114%天邦食品 53%66%75%80%84%79%76%天康生物 55%53%55%55%56%53%49%傲農生物 72%76%80%87%90%84%79%唐人神 42%48%54%58%61%63%63%巨星農牧 40%39%42%45%49%53%52%神農集團 17%11%12%13%11%12%11%東瑞股份 0%13%14%16%21%28%31%大北農 48%47%50
31、%53%56%59%60%金新農 55%56%58%66%69%74%61%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非洲豬瘟常態化使得行業平均成本上行,而優秀的規模養殖企業憑借防疫條件較好的豬舍和細化管理使得養殖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隨著產能利用率的不斷提升和養殖模式的持續迭代,規模企業養殖成本呈現逐步下滑的態勢。目前行業完全養殖成本仍在 17 元/公斤以上,而優質養殖企業成本已經可以做到 16 元/公斤左右,規模企業的成本優勢持續擠占散戶生存空間,而成本較優的企業存在較強的盈利確定性。圖表圖表1717:規模企業成本端持續優化規模企業成本端持續優化 公司公司 時間時間 完全成本完全成本 牧原股份
32、2022/11/29 目前完全成本在 15.5 元/公斤左右 溫氏股份 2022/11/24 近期綜合成本為 16.2 元/公斤 新希望 2022/10/30 9 月份完全成本 16.9 元/公斤,年底計劃 16 元/公斤 傲農生物 2022/9/19 二季度育肥成本 19.5 元/公斤,年底目標 17 元/公斤 大北農 2022/10/28 前三季度平均完全成本 17.4 元/公斤 天邦食品 2022/10/18 三季度銷售全成本為 18.37 元/公斤 天康生物 2022/10/28 三季度完全成本 17.3 元/公斤,新疆地區 15.8 元/公斤 巨星農牧 2022/10/28 三季度完
33、全成本 16.6 元/公斤 來源:各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投資建議:關注成本低、出欄增長彈性高的優質豬企投資建議:關注成本低、出欄增長彈性高的優質豬企 前期受到疫情影響,生豬調運不暢使得養殖戶被迫壓欄,但近期疫情管控持續優化促使行業加速出欄,生豬價格短期承壓。后市二次育肥對生豬價格的打壓會逐步減弱,疊加消費端的逐步修復,生豬價格有望維持在較好盈利區間。展望 2023 年,受到農業農村部數據指引和近期生豬價格大幅回落的影響,養殖戶補充能繁母豬積極性一般,能繁母豬存欄量恢復速度較慢,預計明年全年生豬養殖行業處在較好的盈利區間。目前多家企業估值水平仍處在較低位置,生豬養殖板塊配置安全邊際較高,成
34、本控制優秀和出欄量增速較快的企業有望實現利潤端的持續好轉,存在長期投資價值。建議從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出欄量增長彈性、出欄量兌現度、經營管理水平、估值情況等多維度選擇標的。重點推薦:牧原股份:成本優勢突出;溫氏股份:成本端持續優化,豬雞共振;巨星農牧:出欄彈性大,成本控制優秀。二、白羽雞養殖:關注種雞去化,板塊周期有望反轉 我國白羽雞引種主要從海外進口,我國白羽雞引種主要從海外進口,海外禽流感爆發或持續影響引種。海外禽流感爆發或持續影響引種。根據禽業協會數據,2021 年我國約有 90%的白羽種雞源自海外進口,其中主要進口國是美國(58%)和新西蘭(39%),主要品種為美國安偉捷的 AA+、羅斯
35、 308、利豐和新西蘭的科寶。2018 年以前我國曾從波蘭、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國家進口種雞,這些國家后因禽流感肆虐封關且至今仍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9 未恢復;2021 年新西蘭進口種雞被海關檢測出雞病問題,我國開始增加從美國進口種雞的數量,美國進口種雞占比也從 2020 年的 12.81%提升至目前的 79.88%,美國成為我國第一大供種國。2021 年底國內有 3 個白羽種雞新品種獲得農業部新品種審定,分別是圣農集團的圣澤 901、峪口禽業的沃德 188 和新廣農牧的廣明 2 號,我國雖然已經有白羽種雞,但是目前產能不足。圖表圖表1818:我國種雞進口來源我國種雞進口
36、來源 圖表圖表1919:2 2022022 年國產種雞占比提升年國產種雞占比提升 來源:海關總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Mysteel,國金證券研究所 2022 年以來,受到高致病性禽流感持續蔓延、國際航班數量減少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自今年 5 月份開始海外引種量明顯下降。自今年年初美國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來,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廣泛蔓延,截至目前,禽流感已經蔓延至德國、法國、波蘭、韓國、日本等國家,此次禽流感流行范圍仍在持續擴大。截至目前美國已經有 47 個洲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引種州僅剩阿拉巴馬州可以給我國供種;12 月 6 日美國農業部新聞顯示阿拉巴馬州已經出現高致病性禽流感
37、,后續阿拉巴馬州也可能無法為我國供應祖代雞。歐洲正在經歷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禽流感疫情,截至 10 月已經波及歐洲 37 個國家,撲殺家禽 4800 萬羽,數量和范圍上均創歷史新高??傮w來看,此次禽流感疫情影響范圍仍在持續擴大,對我國祖代雞進口的影響仍會持續。圖表圖表2020:美國美國 4 47 7 個個州州發生禽流感疫情發生禽流感疫情 來源:USDA,國金證券研究所 2019 年我國生豬產能大幅削減疊加居民飲食習慣和結構的改變使得肉雞需求提振,我國白羽肉雞出欄量在 2019 年快速增長至 54.24 億只,同比增長 37.63%,2021 年我國白羽雞供給量已經增長至 65.32 億只,供給過剩
38、使得白雞價格表現低迷。2019-2021 年間我國祖代雞年更新量在 100-120 萬套左右,今年受到海外引種端大幅削減的影響,我國 1-10 月祖代雞更新量為 71.55 萬套,去年同期為 104.71 萬套,同比-31.67%。海外禽流感的影響使得我國今年 5、6、7、10 這幾個月份海外引種量均為 0,這幾個月份的祖代雞更新量也大幅走低,考慮到未來幾個月引種的不確定性,2022 年我國祖代雞更新量大概率在 80 萬套左右,與均衡需求水平有較大差距。0%20%40%60%80%100%2019202020212022M1-10新西蘭 美國 其他 0%20%40%60%80%100%2021
39、2022年1-10月 AA+科寶 哈伯德利豐 羅斯308 圣澤901 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0 圖表圖表2121:我國白羽雞出欄量我國白羽雞出欄量 圖表圖表2222:我國祖代雞更新量我國祖代雞更新量 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2323:今年今年 4 4 月份以來我國祖代雞更新量持續偏低(萬套)月份以來我國祖代雞更新量持續偏低(萬套)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2424:白羽雞養殖流程白羽雞養殖流程 來源:益生股份招股說明書,國金證券研究所-20%-10%0%10%20%30%40%0102030
40、4050607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出欄量(億只)同比(%)-60.00%-40.00%-20.00%0.00%20.00%40.00%60.00%80.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M1-M10萬套 YOY0510152025123456789101112202020212022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1 根據白羽雞的生產和生長周期來看,后備祖代雞轉為在產祖代雞
41、需要 6 個月的時間,所以從祖代雞更新傳導至父母代雞苗的供應大約需要 6 個多月的時間。我國后備祖代雞自年初以來總體呈現下滑趨勢,特別是 5 月份海外引種受阻以來推動了后備祖代雞存欄的下降,截至第 47 周(11.21-11.27)我國后備祖代雞存欄為 44.47 萬套,為 4 年來同期最低水平。我國在產祖代雞的數量在 10 月初達到近幾年最高的 140 萬套,后因后備祖代雞更新量的減少,在產祖代雞存欄量開始呈現下滑態勢,預計最早今年年底在產祖代雞存欄量出現明顯收縮。圖表圖表2525:我國在產祖代雞數量(萬套)我國在產祖代雞數量(萬套)圖表圖表2626:我國后備祖代雞數量(萬套)我國后備祖代雞
42、數量(萬套)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養殖企業購入父母代雞苗后會計入后備父母代雞苗,經過大約 24 周的養殖后轉變為在產父母代雞苗。父母代雞苗產蛋后經過 21 天的孵化可以提供商品代雞苗,商品代雞苗通過大約 40 天的養殖可以轉化為毛雞出欄,所以后備父母代雞苗傳導至商品雞需要大約 8 個月的時間,在產父母代雞苗傳導至商品雞需要大約兩個月的時間。目前我國在產和后備父母代雞苗依舊處在歷史高位,截至第 47 周(11.21-11.27)我國后備父母代雞存欄為1696.22 萬套,同比增加 19.26%;我國在產父母代雞存欄為 1958.70 萬套,同
43、比增加 10.71%。由祖代雞和父母代雞存欄量推測,23 年下半年白羽雞供給量開始下行。圖表圖表2727:我國在產父母代雞苗(萬套)我國在產父母代雞苗(萬套)圖表圖表2828:我國后備我國后備父母代雞苗(萬套)父母代雞苗(萬套)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隨著禽流感疫情的持續發酵,引種端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對明年下半年白羽雞供給減少存在較強預期,后市預期向好促使父母代雞苗價格有所提振,截至第 47 周(11.21-11.27)父母代雞苗價格為 43.98 元/套,同比增長 17.15%,較 10 月初上漲 82.73%。由于不同品種種雞在生產性能上
44、存在較大差異,高生產性能的種雞擁有更高的產品售價。四季度一般是肉制品消費旺季且白羽雞價格自今年 4 月份以來持續上行,市場對商品雞苗的需求也較為旺盛,截至第 47 周(11.21-11.27)商品代雞苗價格為 4.11 元/羽,同比上漲 123.90%。近期消費的疲軟使得肉雞價格向上突破乏力,而雞肉價格的下跌也帶動商品代雞苗價格有所回調;中長期看,明年疫情對消費端的影響逐步減弱,同時下半年供給端收縮預期逐漸加強,白羽肉雞價格有望向上突破。05010015014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2017201820192020202120
45、22020406080100147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14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14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
46、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2 圖表圖表2929:父母代雞苗價格(元父母代雞苗價格(元/套)套)圖表圖表3030:商品代雞苗價格(元商品代雞苗價格(元/套)套)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國金證券研究所 從產業鏈各個環節利潤來看,由于下半年白羽雞價格表現較好,白羽雞產業鏈利潤明顯好轉。截至 11 月底,主產區白羽雞平均價格為 9.73 元/公斤,較 3 月初上漲 32.20%;雞苗價格為 4.02 元/羽,較 3 月初上漲 262.16%,商品代雞苗價格彈性高于白羽肉雞。截至 11月底,孵化利潤為 1.22 元/羽,較 3 月初實現扭虧為盈,上漲 228.56%;
47、毛雞養殖利潤為1.33 元/羽,較 3 月初實現扭虧為盈,上漲 192.36%;父母代種雞養殖利潤為 1.32 元/羽,較 3 月初實現扭虧為盈,上漲 177.19%。從盈利時間上看,本輪白羽雞價格 4 月份開始上漲,商品代雞苗基本同期開始上漲,而父母代雞苗價格自 6 月份開始上漲,本輪行業景氣度回暖主要系下游需求回暖推動。圖表圖表3131:白羽肉雞主產區平均價(元白羽肉雞主產區平均價(元/公斤)公斤)圖表圖表3232:各環節利潤(元各環節利潤(元/羽)羽)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投資建議:周期反轉確定性強,建議全產業鏈關注投資建議:周期反轉確定性強,建
48、議全產業鏈關注 由于海外引種受限使得供給端下行確定性較強,所以下一輪周期大概率從產業鏈上游傳導至產業鏈下游產品價格上漲,而白羽雞板塊存在較強的周期性,在產能去化和周期上行階段,整個板塊均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從歷史股價表現來看,產業鏈上游標的存在較大的彈性,而產業鏈下游的企業有望通過食品加工的布局實現估值中樞提升。建議關注: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圣農發展、仙壇股份。三、種子:糧價維持高位,轉基因落地有望前景可期 在新冠疫情、地緣政治、極端天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多個糧食主產國糧食產量下滑,全球糧食供給偏緊,多個國家出臺糧食出口限制政策,國際糧食貿易受到較大影響,多重因素導致全球糧價處在較高位置。截
49、至 12 月 9 日,CBOT 大豆期貨結算價為 1482.5 美分/蒲式耳,同比上漲 27.4%;CBOT 小麥期貨結算價為 732.75 美分/蒲式耳,同比上漲 26.3%;CBOT 小麥期貨結算價為 644.0 美分/蒲式耳,同比上漲 52.1%,全球糧食價格依舊處于高位震蕩的狀態。根據 USDA 全球糧食供需平衡表,2018 年以來大豆、小麥和玉米的庫消比持續下降,2022年大豆、小麥和玉米的庫消比分別為 26.8%、25.6%、33.9%,同比上一年下降 6.44pct、2.46pct 和 4.66pct。根據現有形勢看,明年大豆產量增加,大豆供給緊張情況有望改善,大豆產量從 20/
50、21020406080100147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49 5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02468101214-10-5051015孵化場利潤:白羽肉雞 養殖利潤:毛雞 養殖利潤:父母代種雞 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3 的 3.68 億噸上漲至 22/23E 的 3.91 億噸,期末庫存也由
51、 1.00 億噸上漲至 1.03 億噸,大豆供需格局有所改善,預計大豆價格有所回調。玉米期末庫存從 20/21 的 2.93 億噸上漲至 22/23E 的 2.98 億噸,總體供需格局略有改善,預計價格依舊維持高位。小麥和大米則是庫存持續下降,供需持續偏緊,預計價格維持高位震蕩。圖表圖表3333:CBOTCBOT 期貨結算價(美分期貨結算價(美分/蒲式耳)蒲式耳)圖表圖表3434:全球主要糧食庫銷比全球主要糧食庫銷比 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USDA,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3535:USDAUSDA 糧食糧食供需平衡表(百萬噸)供需平衡表(百萬噸)全球糧食供需平衡表全球糧食供需
52、平衡表 大豆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E 期初庫存 55.26 61.65 77.9 80.41 94.8 100.66 115.24 94.73 100.03 95.59 產量 282.61 319.6 313.77 349.31 342.09 361.04 339.97 368.52 355.61 391.17 進口 111.85 124.36 133.33 144.22 153.23 145.88 165.12 165.54 157.14 166.21 飼料消費 241.27 264.07 27
53、5.15 287.28 294.61 298.53 312.31 315.43 314.51 329.28 消費總額 275.25 301.85 313.94 330.78 338.03 344.28 358.32 363.76 363.38 380.88 出口 112.7 126.22 132.56 147.5 153.08 148.83 165.17 164.99 153.82 169.38 期末庫存 61.77 77.53 78.5 95.65 99.02 114.48 96.84 100.03 95.59 102.71 庫消比 22.44%25.68%25.00%28.92%29.29
54、%33.25%27.03%27.50%26.31%26.97%消費缺口-7.36-17.75 0.17-18.53-4.06-16.76 18.35 4.76-7.77 10.29 玉米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E 期初庫存 133.41 174.8 209.73 311.48 351.96 340.97 322.41 307.41 292.54 307.09 產量 990.47 1016.03 972.21 1123.41 1080.09 1124.92 1120.1 1129.2 1216.9 1
55、161.9 進口 123.95 125.17 139.23 135.59 149.93 164.42 167.66 184.94 183.90 176.42 飼料消費 571.08 584.7 601.58 656.07 672.36 703.88 716.03 723.98 751.28 735.25 消費總額 948.85 981.01 968.01 1084.14 1090.45 1144.82 1136.2 1144.1 1202.3 1170.6 出口 131.1 142.2 119.74 160.06 148.24 181.71 172.25 182.70 202.51 181.6
56、3 期末庫存 175.03 209.82 213.93 350.75 341.6 321.07 306.37 292.54 307.09 298.40 庫消比 18.45%21.39%22.10%32.35%31.33%28.05%26.97%25.57%25.54%25.49%消費缺口 41.62 35.02 4.2 39.27-10.36-19.9-16.04-14.88 14.56-8.69 小麥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E 期初庫存 176.88 194.89 218.69 245 262.7
57、9 287.18 281.21 298.21 290.34 276.27 產量 714.92 728.07 735.21 756.4 762.88 731 762.37 774.55 779.33 780.59 進口 158.35 159.07 170.19 179.17 181.04 171.27 188.37 194.73 198.26 204.3 飼料消費 126.54 131.6 136.55 147.04 146.63 139.25 139.65 157.7 161.02 154.91 消費總額 697.89 705.38 711.16 739.09 741.98 734.81 74
58、6.75 782.42 793.4 789.53 出口 165.9 164.45 172.84 183.36 182.47 173.67 193.87 203.33 202.82 210.85 期末庫存 193.92 217.58 242.74 262.31 283.69 283.37 296.83 290.34 276.27 267.33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CBOT玉米 CBOT小麥 CBOT大豆 0%5%10%15%20%25%30%35%40%45%大豆 玉米 小麥 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4 全球糧食供需平衡
59、表全球糧食供需平衡表 庫消比 27.79%30.85%34.13%35.49%38.23%38.56%39.75%37.11%34.84%33.86%消費缺口-17.03-22.69-24.05-17.31-20.9 3.81-15.62 7.87 14.07 8.94 大米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E 期初庫存 110.56 113.87 127.89 142.64 149.89 163.74 176.61 182.17 188.02 182.29 產量 478.42 478.55 472.94 4
60、90.95 494.92 497.34 498.82 509.32 515.05 503.27 進口 38.4 41.12 38.33 41.08 46.98 43.97 42.34 46.4 54.47 52.43 消費總額 481.61 477.49 468.09 483.69 482.28 484.59 493.79 503.48 520.78 516.91 出口 42.23 43.58 40.34 47.25 47.25 43.9 43.43 50.93 56.92 53.7 期末庫存 107.37 114.93 132.74 149.89 162.53 176.49 181.64 1
61、88.02 182.29 168.64 庫消比 22.29%24.07%28.36%30.99%33.70%36.42%36.78%37.34%35.00%32.62%消費缺口 3.19-1.06-4.85-7.26-12.64-12.75-5.03-5.84 5.73 13.64 來源:USDA,國金證券研究所 2015 年我國進行供給側改革,開始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016 年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后,玉米種植面積下滑導致玉米種子需求持續走弱,我國玉米種子進入去庫存周期。與此同時,雜交玉米種子制種面積大幅下滑,由 2016 年的 410 萬畝減少到 2021 年的 272 萬畝,玉米種子庫存量不斷
62、降低,2021 年庫消比已達到近幾年最低。2021 年我國雜交玉米種子有效庫存僅為 4.77 億公斤,根據 2021 年可供種糧和需種量計算,預計 2022 年種子有效庫存僅為 3.7 億公斤左右,種子有效庫存進一步下滑,玉米種子供給端偏緊。隨著玉米種子庫存的充分消化,玉米種子由去庫存階段轉換到供需相對平衡階段,疊加來年玉米需求提振,玉米種子景氣度有望延續。圖表圖表3636:我國玉米制種和播種面積我國玉米制種和播種面積 圖表圖表3737:玉米種子供需情況(億公斤)玉米種子供需情況(億公斤)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在玉米價格高于小麥價格的時候,部分小麥用做
63、飼料替代玉米,隨著小麥價格再度高于玉米,預計部分飼用需求再度回流至玉米。目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產能逐漸恢復,預計明年在養殖行業景氣度上行的背景下飼料需求持續提振。根據農業農村部預測,22/23 年玉米飼料需求預計同比增加 200 萬噸,下游需求支撐玉米價格維持高位,農民種植積極性的提升有助于玉米種子景氣度維持。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0100200300400500雜交玉米:制種面積 全國玉米播種面積 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雜交玉米:制種產量 雜交玉米:種子有效庫
64、存 雜交玉米:可供種量 雜交玉米:需種量 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5 圖表圖表3838:玉米小麥價格倒掛玉米小麥價格倒掛 圖表圖表3939:我國飼用玉米消費量(百萬噸)我國飼用玉米消費量(百萬噸)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農業農村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下游種植近期度提升拉動了上游地租、農資和人工等費用的上漲,玉米制種成本近兩年持續上漲。近兩年,張掖制種基地的畝保值和代繁公司的代繁費也在逐年攀升,已經從 2020年的 3400 元/畝上漲至今年的 5200 元/畝,每畝成本上漲約 53%。同時今年玉米制種基地受到極端天氣影響產量有所下滑,目前大部分中晚熟品種平均單
65、產水平僅為 366 公斤/畝,較去年下滑 22 公斤/畝,所以在制種面積增加的背景下,玉米種子產量反而有所下滑。由于下游玉米糧食價格處在高位,農民和經銷商購買種子積極性較高,部分龍頭企業預收款項較往年大幅上漲。截至 2022 年 3 季度,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荃銀高科預收款分別已達到 28.56 億元、8.66 億元、13.59 億元,同比上漲 158%、76%、306%,未來玉米價格持續景氣以及種子提價預期或使龍頭種企持續受益。圖表圖表4040:制種成本上漲(元制種成本上漲(元/畝)畝)圖表圖表4141:主要企業預收款情況(億元)主要企業預收款情況(億元)來源:智種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
66、各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部署國家中長期戰略安排,制定了立足國內保障糧食基本自給的發展方針。要保障糧食安全,一方面是嚴格實施耕地保護制度,另一方面要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農業種植增產增效。目前我國玉米對外依存度約為 10%,大豆對外依存度約為 90%,飼用糧食供給端存在一定的缺口,轉基因技術作為糧食增產的有效技術手段,有望在我國落地推行。近年來我國轉基因政策不斷推進,2022 年 6 月,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制定并發布了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生物育種產業化“最后一公里”正被打通。隨著轉基因作物利好政
67、策不斷加碼,其商業化前景也更具吸引力,我國轉基因作物商業化進程有望加速推進。自 1996 年轉基因玉米在美國上市,轉基因大豆和抗蟲棉在美國開始大面積種植,此后轉基因作物在全球廣泛的進行商業化應用。截至 2021 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 1.95億公頃,在同類作物中轉基因作物滲透率達到了 87%。截至 2019 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前五大國家分別為美國(7150 萬公頃)、巴西(5280 萬公頃)、阿根廷(2400 萬公頃)、加拿大(1250 萬公頃)和印度(1190 萬公頃);轉基因作物在前五大國家轉基因作物應用率分別為 95%、94%、100%、90%和 94%。05001,0001
68、,5002,0002,5003,0003,500小麥(元/噸)玉米(元/噸)05010015020025050015002500350045005500202020212022畝保值 代繁費 制種成本 05101520253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3隆平高科 登海種業 荃銀高科 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6 圖表圖表4242: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和滲透率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和滲透率 圖表圖表4343:主要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主要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 來源:Agbioinvestor GM Monitor,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ISAAA,國金證券
69、研究所 轉基因技術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農作物單產水平,以玉米為例,轉基因推廣前中國與美國單產差距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波動,最多相差 4000 千克/公頃左右;中國與巴西相比則是我國與巴西單產差距逐步拉大。自 1997 年轉基因作物開始商業化后,中國與美國單產水平之間的差距逐漸提升,最高差距 5766 千克/公頃;巴西則逐漸縮小與中國玉米單產的差距,以上數據證明轉基因玉米的使用可以提升玉米整體單產水平,我國玉米單產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圖表圖表4444:中國、美國、巴西單產差異(百克中國、美國、巴西單產差異(百克/公頃)公頃)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金證券研究所 我國玉米種子每畝費用自 2013 年以
70、來穩定在 55 元/畝左右,玉米種子成本占比則由 2013年的5.44%下降至2020年的5.04%,玉米種子費用并沒有跟隨種植成本的提升而明顯上漲。我國玉米種植的每畝農藥費用則從 2010 年的 10.93 元/畝上漲至 2020 年的 19.54 元/畝,占比由 1.73%上漲至 1.81%,我國農民在耕種過程中使用的農藥成本逐年增加。根據 USDA數據,2010 年以來美國玉米種植的種子成本和化藥成本合計占總成本的 19%左右,轉基因使用后化藥成本降低使得農民在種子端投入增加,種子成本占比由 1996 的 7.5%提升至2021 年的 12.8%。隨著轉基因作物的推廣和滲透,玉米種植的農
71、藥成本會有所下降,種植戶會因減少農資支出獲得更多種植收益,從而愿意為轉基因種子提價買單,疊加轉基因作物本身的增產屬性,轉基因種子相較于傳統種子具有較大的提價空間。0%20%40%60%80%100%050100150200250面積(百萬公頃)利用率 84%86%88%90%92%94%96%98%100%01020304050607080美國 巴西 阿根廷 加拿大 印度 種植面積(百萬公頃)應用率(%)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7 圖表圖表4545:我國玉米種植每畝投入情況我國玉米種植每畝投入情況 圖表圖表4646:美國農藥投入成本逐年降低美國農藥投入成本逐年降低 來源:
72、中國農產品收益匯編,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USDA,國金證券研究所 市場空間=種子價格*玉米種植面積*滲透率。目前我國玉米種植面積為 6.5 億畝,假設未來幾年玉米種植景氣度持續,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 6.5 億畝左右。目前行業普遍認為轉基因作物可以增產 10%-15%之間,同時轉基因種子可以減少殺蟲藥的使用,增加的收益將會分配給農民、性狀公司、種子公司和渠道商。我們假設轉基因種子擁有 50%的提價空間和 80%的終局市占率,考慮到目前技術水平相對成熟,預計轉基因種子 5-6 年實現滲透率達峰,從而得到轉基因玉米終局利潤空間為 100 億元左右。圖表圖表4747:轉基因玉米種子利潤空間測算轉基因
73、玉米種子利潤空間測算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2026E2026E 2027E2027E 2028E2028E 玉米種植面積(億畝)6.5 6.5 6.5 6.5 6.5 6.5 玉米種子價格(元/公斤)65 60 55 55 55 55 轉基因種子溢價率 50%50%50%50%50%50%轉基因種子價格(元/畝)97.5 90 82.5 82.5 82.5 82.5 種子滲透率(億元)3%20%40%55%70%80%轉基因種子市場規模(億元)19.65 117.00 214.50 294.94 375.38 429.00 轉基因種子增收量(億元)
74、6.55 39.00 71.50 98.31 125.13 143.00 種子公司+性狀公司收入(億元)12.77 76.05 139.43 191.71 243.99 278.85 性狀公司收入(億元)2.29 13.65 25.03 34.41 43.79 50.05 種子公司+性狀公司利潤空間(億元)4.47 26.62 48.80 67.10 85.40 97.60 性狀公司利潤規模(億元)1.60 9.56 17.52 24.09 30.66 35.04 種子公司銷售利潤(億元)2.87 17.06 31.28 43.01 54.74 62.56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我國自 202
75、0 年以來頻繁出臺種業相關政策,國家層面上大力支持種業自主創新,實現種源安全可控。同時轉基因作物相關政策不斷切實落地,2022 年 6 月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制定并發布了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目前轉基因種子距離上市銷售和完全商業化僅剩品種審定流程。12 月至 1 月是我國農業政策頻繁出臺的時間,轉基因種子品種審定最快有望在年底落地,轉基因種子最快有望在明年實現商業化銷售。0.00%1.00%2.00%3.00%4.00%5.00%6.00%7.00%010203040506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
76、62017201820192020種子費(元)農藥費(元)種子占比 農藥占比 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種子成本占比(%)化藥成本占比(%)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8 圖表圖表4848:轉基因作物落地推廣流程轉基因作物落地推廣流程 來源: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4949:種業相關政策持續出臺種業相關政策持續出臺 時間時間 文件文件/事件事件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20 年 1 月 2020 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 今年將嚴厲打擊非法研究、試驗、制種、經營、種植、加
77、工和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等行為,加大監督檢查強度、增加抽樣檢測密度、提高違規查處力度等。此次方案的下發,說明 2020 年國家對轉基因生物的管控將進一步加強。2020 年 12 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解決好種子和耕 地問題”,強調了“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2021 年 7 月 種業振興行動方案 方案提出要全面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大力推進種業創新攻關、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提升種業基地建設水平、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2021 年 8 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正草案)修改的主
78、要內容為:1.擴大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及保護環節。2.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激勵育種原始創新。3.完善侵權賠償制度,提高對侵害植物新品種權行為的威懾力。4.完善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與 12 月 25 日重新公布,自 2022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2021 年 9 月 國家級稻玉米品種審定標準(2021 年修訂)審定標準主要對三個方面做出修訂:1.提高品種產量指標 2.提高品種 DNA 指紋差異位點數指標 3.提高抗病性指標。此次修訂提高了稻和玉米的品種審定門檻,有利于保護種子相關的知識產權,激勵并用到新品種的開發。2021 年 11 月 農業農村部關于修改部分種業規章的決定
79、和農業農村部關于修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 管理辦法)的決定 本次修改涉及 4 個相關法規,分別是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管理許可。這 4 個法規對生物技術研發、植物新品種培育、新品種審定、生產經營等全產業鏈集中修訂,為轉基因的產業化徹底鋪平道路。2022 年 3 月 關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的指導意見 強化種業知識產權、有效激勵原始創新、全面凈化種業市場。提出到 2023 年,建立起較為完備的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體系,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到 2025 年,種
80、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顯著提升,種業自主創新環境持續優化。2022 年 3 月 20222023 年全國種業監管執 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建立品種“身份證”。以完善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和技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9 時間時間 文件文件/事件事件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法年活動方案 術標準體系、增強品種權保護意識、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目標,提出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嚴格品種管理、加強種子和種畜禽監管、嚴格種業執法的任務。2022 年 6 月 國家級轉基因大豆品種審定標準(試行)、國家級轉基因玉米品種審定標準(試行)明確轉基因作物品種審定標準。標準對于申請審定的轉基因玉米
81、、大豆品種提出三點要求:1.申報品中僅含有申報的轉化體。2.要求至少具備耐除草劑和抗蟲性性狀條件之一。3.要求轉基因品種的受體品種已通過審定,基本性狀與受體品種無顯著性差異。2022 年 11 月 農業農村部加快推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自 1997 年頒布實施以來首次進行全面修訂。本次修訂主要包括七個方面:一是對實質性派生品種(EDV)制度實施步驟和辦法作出規定。二是擴大保護范圍及保護環節。三是延長保護期限。四是完善侵權假冒案件處理措施。五是明確權利恢復的情形。六是增加對不誠信行為處罰的規定。七是建立植物新品種保護專業隊伍。來源:中國
82、政府網,農業農村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投資建議:關注政策推進情況,布局龍頭種子企業投資建議:關注政策推進情況,布局龍頭種子企業 國家層面重視糧食安全和種源自主可控,近年來支持種業發展的政策頻出讓市場對轉基因作物商業化落地預期不斷增強,預計最快 2023 年轉基因種子有望實現商業化銷售。轉基因種子商業化銷售有望增大行業空間,同時由于現在轉基因技術的成熟度優于 21 世紀初,轉基因作物推廣速度可能會加快。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的完善將提升行業的技術壁壘,從而提高種業公司科研創新的積極性,具有先進育種能力的公司有望開發出優質品種,改善行業競爭格局,提升行業盈利水平。重點推薦:重點推薦:大北農:多年布局轉
83、基因性狀,擁有最多的安全證書;隆平高科:種業龍頭,多家參股企業擁有轉基因性狀研發能力;登海種業:玉米種子龍頭,種質資源優秀。風險提示 生豬價格不及預期:生豬價格不及預期:養殖企業盈利受豬價影響較大,豬價下跌使得盈利不及預期。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飼料成本在生豬養殖中占比較大,原材料價格上漲會使得利潤承壓。動物疫病風險:動物疫病風險:動物疫病爆發會使得行業出現較大程度虧損。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政策落地不及預期:轉基因作物商業化進程延緩使得行業整合速度變慢。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0 行業行業投資評級的說明:投資評級的說明:買入: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上
84、漲幅度超過大盤在 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上漲幅度超過大盤在 5%15%;中性: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變動幅度相對大盤在-5%5%;減持: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下跌幅度超過大盤在 5%以上。行業中期年度報告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1 特別聲明:特別聲明: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版權歸“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證券”)所有,未經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復制、轉發、轉載、引用、修改、仿制、刊發,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經
85、過書面授權的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本報告的產生基于國金證券及其研究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研資料,但國金證券及其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反映撰寫研究人員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故本報告所載觀點可能與其他類似研究報告的觀點及市場實際情況不一致,國金證券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且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可能會隨時調整,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
86、與國金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制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本報告僅為參考之用,在任何地區均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提及的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風險,可能不易變賣以及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本報告所提及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益可能會受匯率影響而波動。過往的業績并不能代表未來的表現??蛻魬斂紤]到國金證券存在可能影響本報告客觀性的利益沖突,而不應視本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證券研究報告是用于服務具備專業知識的投資者和投資顧問的專業產品,使用時必須經專業人士進行解讀。國金證券建議獲取報告人員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
87、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咨詢獨立投資顧問。報告本身、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也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國金證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國金證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本報告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向其發送、發布該研究報告的人員。國金證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國金證券的客戶。本報告對于收件人而言屬高度機密,只有符合條件的收件人才能使用。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報
88、告僅供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中風險評級高于 C3 級(含 C3 級)的投資者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并未考慮個別客戶的特殊狀況、目標或需要,不應被視為對特定客戶關于特定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議或策略。對于本報告中提及的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本報告的收件人須保持自身的獨立判斷。使用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進行投資,遭受任何損失,國金證券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若國金證券以外的任何機構或個人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或個人為此發送行為承擔全部責任。本報告不構成國金證券向發送本報告機構或個人的收件人提供投資建議,國金證券不為此承擔任何責任。此報告僅限于中國境內使用。國金證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深圳 電話:021-60753903 傳真:021-61038200 郵箱: 郵編:201204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芳甸路 1088 號 紫竹國際大廈 7 樓 電話:010-66216979 傳真:010-66216793 郵箱: 郵編:100053 地址:中國北京西城區長椿街 3 號 4 層 電話:0755-83831378 傳真:0755-83830558 郵箱: 郵編:518000 地址:中國深圳市福田區中心四路 1-1 號 嘉里建設廣場 T3-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