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深度報告:周期將觸底把握成長與國產替代主線-230111(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子行業深度報告:周期將觸底把握成長與國產替代主線-230111(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周期將觸底,把握成長周期將觸底,把握成長與國產替代與國產替代主線主線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1.元太發布新款全彩電子紙,行業有望持續高成長 2022.12.27 2.TWS三季度銷量增長6%,性能升級趨勢明確 2022.12.20 3.乘智能化東風,HUD市場來到拐點 2022.12.07 行業評級:增持行業評級:增持 近十二個月行業表現近十二個月行業表現%1 個月 3 個月 12 個月 相對收益-5.26%-1.35%-14.61%絕對收益-4.66%-0.19%-35.33%注:相對收益與滬深 300 相比 分析師分析師:李杰 證書編號:證書編號:S0
2、500521070001 Tel:(8621)50293525 Email: 地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銀城路88號中國人壽金融中心10樓 核心要點:核心要點:電子行業估值處于電子行業估值處于 1 10 0 年歷史底部年歷史底部,看好國產替代與新興需求看好國產替代與新興需求 受到消費電子終端出貨量下修、疫情、俄烏戰爭、高通脹的影響,申萬一級電子指數年初以來累計下跌 36.54%,跑輸滬深 300 14.90pcts,跌幅為申萬一級行業之最。截至 12 月 30 日,申萬電子行業市盈率(TTM,整體法,剔除負值)為 28.9 倍,處于 10 年歷史底部位置,各細分行業估值均處于底部位置。傳統消費
3、電子終端在經過多年發展后,已經進入存量或低速發展時代,VR、汽車電子成為新的增長動力。2022 年以來,隨著國際局勢更加復雜,國產替代重要性進一步凸顯。產業鏈進一步成熟,多款產業鏈進一步成熟,多款 VRVR 新品推動行業增長新品推動行業增長 2022 年,VR 在光學方案、芯片、交互方案領域均實現了升級,內容數量、優質內容快速增加,內容產業更加成熟,內容與 VR 終端之間有望形成正反饋,促進行業快速發展。國內五部門在 11 月推出重磅政策,加之字節跳動在 VR 領域發力,推出了廣受好評的 PICO 4,國內VR 產業有望蓬勃發展。PS VR2 和 Meta 的下一款消費級 VR 頭顯都將在今年
4、發布,有望推動 VR 行業繼續快速增長。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大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大 MLCCMLCC 有望觸底回升有望觸底回升 MLCC 被稱為“工業大米”,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軍工等領域,MLCC 離型膜作為 MLCC 制造中的必備耗材,技術門檻高,國產化率低,具備較強的國產替代必要性和廣闊的國產替代空間。消費電子大廠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完成庫存去化,MLCC 景氣度也將隨之回升。全球龍頭廠商的車用 MLCC 產能的擴產將推動 MLCC 離型膜的需求景氣度抬升。HUDHUD 行業快速增長,國內廠商具多重優勢行業快速增長,國內廠商具多重優勢 未來三年內,ADAS 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國內 L1
5、-L2 級 ADAS 滲透率有望從 2021 年的 46.3%提升至 2025 年的 75%,全球 L1-L2 級 ADAS滲透率有望從 2021 年的 45%提升至至 2025 年的 58%。汽車智能化、車企積極配裝、成本降低三重驅動力將推動 HUD 滲透率增加。國內供應商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水平逐步提升,同時憑借成本優勢、定制化及快速響應等服務優勢獲得客戶及訂單,當前市場格局良好。在 AR-HUD 領域,國內外企業處于同一起跑線,國內企業有望實現趕超。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我們建議關注 VR 頭顯產業鏈相關公司、HUD 制造環節相關公司,給予電子行業“增持”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VR 需求不及
6、預期;HUD 銷量不及預期;HUD 行業競爭加劇。-40.00%-30.00%-20.00%-10.00%0.00%10.00%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22-0822-0922-1022-1122-12801080 電子(申萬)300 滬深300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2023 年年 1 月月 11 日日 湘財證券研究所湘財證券研究所 行業研究行業研究 電子行業深度電子行業深度 2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正文目錄 1 消費電子有望完成去庫存,新興行業維持高景氣.4 1.1 多項因素疊加,電子行業大幅回調.4 1.2 今年有望完成去庫存
7、,周期行業有望觸底.8 1.3 新興需求維持高景氣,國產替代空間廣闊.10 2 產業鏈趨于成熟,VR 行業迎來高成長期.12 2.1 Pancake 方案一體機趨勢初顯,硬件技術進一步成熟.12 2.2 多款新品繼續推動行業快速增長.14 2.3 VR 高收入內容快速增加,市場規??焖贁U大.15 2.4 政策支持、大廠發力,國內 VR 產業蓬勃發展.16 3 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大 MLCC 有望觸底回升.17 3.1 MLCC 流延成型必備耗材,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廣闊.17 3.2 消費電子庫存去化向好,MLCC 景氣度有望觸底回升.18 4 HUD 行業快速增長,國內廠商具多重優勢.19 4
8、.1 乘智能化東風,HUD 上車潮來臨.19 4.2 HUD 可改善駕駛體驗 自主品牌快速上車.20 4.3 AR-HUD 步入量產階段,多重優勢下國內廠商有望趕超國外廠商.21 4.4 國內 HUD 廠商具多重優勢 競爭格局良好.22 5 投資建議.23 6 風險提示.23 3WqUfZjWbYmNuMsQaQcMbRsQrRsQoNeRoOmNeRpOmP6MpPyRwMoPnRuOnQqO 3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圖表目錄 圖 1 申萬電子指數 2022 年走勢.5 圖 2 2022 申萬一級行業絕對漲跌幅(截至 12.30).5 圖 3 申萬一級行業估值(PE)(TTM,
9、整體法,剔除負值).5 圖 4 申萬電子行業近 10 年估值(PE)表現(TTM,整體法,剔除負值).6 圖 5 2022 各子板塊絕對漲跌幅(截至 12.30).6 圖 6 2022 各子板塊相對電子板塊漲跌幅(截至 12.30).6 圖 7 2022 元件上市公司漲跌幅分布情況(截至 12.30).7 圖 8 2022 消費電子上市公司漲跌幅分布情況(截至 12.30).7 圖 9 三星延長暫停拉貨時間.9 圖 10 手機大廠下調出貨目標.9 圖 11 小米集團存貨周轉天數季度變化圖.9 圖 12 工業富聯存貨周轉天數季度變化圖.9 圖 13 全球歷年智能手機銷量及增速.10 圖 14 全
10、球品牌 TWS 銷量及增速.10 圖 15 全球 PC 銷量預測.11 圖 16 TWS 市場不同價格帶市場份額.11 圖 17 全球 VR 頭顯銷量及增速.11 圖 18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11 圖 19 高通新一代 XR 芯片.14 圖 20 Quest 平臺高收入游戲大量涌現.15 圖 21 Quest 平臺平均月度內容收入.16 圖 22 VR 游戲市場規模預測.16 圖 23 PICO4 與 Quest 2 對比.17 圖 24021-2025 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17 圖 25 MLCC 制造工藝.18 圖 26 離型膜制造工藝.18 圖 27 MLCC 下游應用.1
11、9 圖 28 全球汽車 ADAS 滲透率預測.20 圖 29 國內乘用車前裝 HUD 滲透率預測.20 圖 30 主要 AR-HUD 車型量產時間表.21 圖 31 國內乘用車前裝 HUD 滲透率預測.22 圖 32 AR-HUD 國內外廠商競爭情況.22 圖 33 2020 年各家 HUD 供應商市場份額.23 圖 34 2021 年各家 HUD 供應商市場份額圖.23 表 1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0 日電子行業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7 表 2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0 日消費電子板塊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7 表 3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0 日元件板塊漲跌幅
12、前十名上市公司.8 表 4 2022 年上半年 VR 新品統計表.12 4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1 消費電子有望完成去庫存,新興行業維持高景氣消費電子有望完成去庫存,新興行業維持高景氣 1.1 多項因素疊加,電子行業大幅回調多項因素疊加,電子行業大幅回調 2022 年以來電子行業持續下行,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申萬電子指數累計下跌 36.54%,相對跌幅(滬深 300)為 14.90%,大幅跑輸滬深 300 指數。分板塊來看,在手機、PC 等消費電子終端 2022 年出貨量不斷下調,疫情封控措施以及俄烏戰爭的影響下,半導體、元件、光學光電子、消費電子均出現25%
13、以上的跌幅。電子行業自 2022 年 1 月 4 日以來,共經歷了六個階段:階段一(2022 年 1 月 4 日-2022 年 3 月 1 日):快速下跌。電子板塊整體跑輸大盤 8.24pcts,主要受到手機與 PC 出貨量下修以及俄烏沖突影響。階段二(2022 年 3 月 1 日-2022 年 4 月 26 日):加速下跌。電子板塊整體跑輸大盤 16.82pcts,主要受到國內疫情封控以及手機與 PC 出貨量下修影響。階段三(2022 年 4 月 26 日-2022 年 8 月 18 日):情緒修復。電子板塊整體跑贏大盤 6.43pcts,主要因為上海疫情確診人數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漸解封
14、,市場情緒逐步修復。階段四(2022 年 8 月 19 日-2022 年 10 月 11 日):快速下跌。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反復,宏觀經濟景氣度弱,同時,由于下游終端需求不景氣,去庫存進程有望持續到 2023 年中,臺積電、美光、南亞科等半導體大廠紛紛下調資本開支和營收預期,市場形成 2023 年電子行業低景氣度一致預期。階段五(2022 年 10 月 12 日-2022 年 11 月 15 日):震蕩上行。美聯儲加息預期走弱,悲觀預期得到緩解。階段六(2022 年 11 月 16 日-2022 年 12 月 30 日):震蕩下行。歐美經濟衰退預期加劇投資者對于下游需求疲軟的擔憂。5 行業研究
15、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圖圖 1 申萬電子指數申萬電子指數 2022 年走勢年走勢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圖圖 2 2022 申萬一級行業絕對漲跌幅(截至申萬一級行業絕對漲跌幅(截至 12.30)圖圖 3 申萬一級行業估值(申萬一級行業估值(PE)()(TTM,整體法,剔除負值),整體法,剔除負值)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截止 12 月 30 日,申萬電子行業市盈率(TTM,整體法,剔除負值)為 28.90倍。估值水平較 1 月初的估值大幅下降,2022 年 1 月 4 日申萬一級電子行業指數市盈率約為 38 倍,跌幅為 26.32
16、%。申萬二級消費電子行業年初至年末(2022/01/04-2022/12/30)市盈率下跌了 43.65%,元件行業年初至年末320437044204470452045704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22-0822-0922-1022-1122-12電子(申萬)滬深3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煤炭綜合社會服務交通運輸美容護理商貿零售銀行建筑裝飾房地產農林牧漁石油石化紡織服飾食品飲料通信公用事業基礎化工輕工制造汽車有色金屬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家用電器非銀金融環保鋼鐵國防軍工電力設備計算機傳媒建筑材料電子
17、前兩周漲跌幅(%)上周滬深300漲跌幅(%)28.90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社會服務國防軍工美容護理農林牧漁計算機食品飲料商貿零售綜合電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汽車醫藥生物輕工制造傳媒公用事業環保紡織服飾非銀金融家用電器基礎化工有色金屬通信建筑材料鋼鐵房地產交通運輸石油石化建筑裝飾煤炭銀行 6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2022/01/04-2022/12/30)市盈率下跌了 32.25%。目前電子行業估值整體處于10 年歷史底部位置,各細分行業估值均處于 10 年歷史底部位置。電子行業在申萬 31 個一級行業中估值倍數排第九,低于
18、社會服務、國防軍工、美容護理、農林牧漁、計算機、食品飲料、商貿零售與綜合。圖圖 4 申萬電子行業近申萬電子行業近 10 年估值(年估值(PE)表現()表現(TTM,整體法,剔除負值),整體法,剔除負值)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圖圖 5 2022 各子板塊絕對漲跌幅(截至各子板塊絕對漲跌幅(截至 12.30)圖圖 6 2022 各子板塊相對電子板塊漲跌幅(截至各子板塊相對電子板塊漲跌幅(截至 12.30)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從個股表現看,截至 12 月 30 日,電子行業實現正收益的股票數量為 61個,數量占比為 14.12%,跌幅
19、超過 30%的個股數量占比為 49.54%。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180.0000200.0000SW電子SW半導體SW光學光電子SW其他電子SW消費電子SW電子化學品-20.92-24.17-33.10-37.04-37.11-40.44-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000.005.0010.0015.0020.00其他電子 電子化學品元件光學光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 7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
20、要聲明 圖圖 7 2022 元件元件上市公司漲跌幅分布情況(截至上市公司漲跌幅分布情況(截至 12.30)圖圖 8 2022 消費電子上市公司漲跌幅分布情況(截至消費電子上市公司漲跌幅分布情況(截至 12.30)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表表 1 截至截至 2022 年年 12 月月 30 日電子日電子行業行業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 漲幅前十 跌幅前十 序號 代碼 簡稱 漲幅(%)序號 代碼 簡稱 跌幅(%)1 837821.BJ 則成電子-89.27 1 002992.SZ 寶明科技 313.56 2 838402.BJ 硅烷科
21、技-75.20 2 002866.SZ 傳藝科技 266.63 3 002241.SZ 歌爾股份-68.72 3 000670.SZ 盈方微 212.00 4 603501.SH 韋爾股份-66.39 4 002077.SZ 大港股份 142.11 5 831167.BJ 鑫匯科-65.27 5 688072.SH 拓荊科技-U 134.83 6 688368.SH 晶豐明源-64.23 6 688270.SH 臻鐳科技 107.41 7 688699.SH 明微電子-62.83 7 600353.SH 旭光電子 95.12 8 688608.SH 恒玄科技-62.52 8 688261.SH
22、 東微半導 82.41 9 871981.BJ 晶賽科技-60.02 9 603595.SH 東尼電子 62.89 10 301051.SZ 信濠光電-59.83 10 688123.SH 聚辰股份 49.51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表表 2 截至截至 2022 年年 12 月月 30 日消費電子板塊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日消費電子板塊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 漲幅前十 跌幅前十 序號 代碼 簡稱 漲幅(%)序號 代碼 簡稱 跌幅(%)1 002866.SZ 傳藝科技 266.63 1 002241.SZ 歌爾股份-68.72 2 603595.SH 東尼電子 62.89 2 8311
23、67.BJ 鑫匯科-65.27 3 002981.SZ 朝陽科技 34.61 3 301051.SZ 信濠光電-59.83 4 603327.SH 福蓉科技 21.80 4 837212.BJ 智新電子-58.81 5 603133.SH 碳元科技 18.29 5 301123.SZ 奕東電子-55.09 6 002937.SZ 興瑞科技 13.99 6 300433.SZ 藍思科技-53.74 7 603629.SH 利通電子 9.87 7 301189.SZ 奧尼電子-51.91 8 600130.SH 波導股份 8.54 8 002925.SZ 盈趣科技-49.12 9 300916.S
24、Z 朗特智能 5.00 9 688036.SH 傳音控股-48.48 10 601231.SH 環旭電子 3.06 10 300976.SZ 達瑞電子-48.41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53214205101520253035-90,-50-50,-30-30,-00,207363511310510152025303540-70,-50-50,-30-30,00,2020,7070,300 8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表表 3 截至截至 2022 年年 12 月月 30 日元件板塊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日元件板塊漲跌幅前十名上市公司 漲幅前十 跌幅前十 序號 代碼 簡稱
25、漲幅(%)序號 代碼 簡稱 跌幅(%)1 600601.SH*ST 方科 20.40 1 837821.BJ 則成電子-89.27 2 002579.SZ 中京電子 5.84 2 871981.BJ 晶賽科技-60.02 3 002384.SZ 東山精密-7.97 3 688519.SH 南亞新材-57.84 4 002134.SZ 天津普林-16.97 4 300476.SZ 勝宏科技-56.68 5 002484.SZ 江海股份-17.55 5 603738.SH 泰晶科技-51.62 6 603328.SH 依頓電子-18.03 6 000636.SZ 風華高科-49.56 7 3009
26、03.SZ 科翔股份-19.43 7 300319.SZ 麥捷科技-48.81 8 605258.SH 協和電子-20.02 8 002636.SZ 金安國紀-47.83 9 301176.SZ 逸豪新材-20.50 9 300975.SZ 商絡電子-46.84 10 301366.SZ 一博科技-21.09 10 300852.SZ 四會富仕-45.56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1.2 今今年有望完成去庫存,年有望完成去庫存,周期行業有望觸底周期行業有望觸底 2021 年,消費電子保持了高景氣,在爆款 VR 頭顯 Quest 2 的推動下,全年 VR 頭顯銷量達到 1029 萬臺
27、,同比增長 72%??纱┐髟O備延續了高景氣,2021 年全年出貨量為 5.336 億部,同比增長 20.0%。受益于居家辦公、遠程教育的強勁需求,PC 銷量保持了高增長,全年銷量增速高達 14.8%,創歷史新高。在 5G 換機潮和新興市場需求的推動下,2021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3.548 億,同比增長 5.7%。2021 年,申萬電子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2.8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5.66%,營收增速為近 3 年最高,實現歸母凈利潤 1838.60 億元,同比增長 94.22%,增速為 2011 年以來最高,營收和利潤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需求端的高景氣以及覆銅板、面板、半導體因為供需
28、錯配導致的漲價潮。由于消費電子在 2021 年保持了高景氣,因此,在 2021 年底,全球消費電子大廠均制定了較為樂觀的生產計劃,并保持了較高的庫存,而 2022 年受國內疫情封控、俄烏沖突和高通脹等因素影響,全球消費電子需求遠遠不及預期,導致消費電子大廠庫存高企。2021 年 11 月,集邦咨詢預測,2022 年全球手機產量將達到 13.86 億支,同比增長 3.8%,而到了 2022 年 12 月,這一預測被下調到 12.07 億支,下調了 13%。在 2022 年 1 月時,集邦咨詢預測,2022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將下降 3.3%至 2.34 億臺,而到了 2022 年 11 月份,
29、這一預測被下調 23%至 1.90 億臺,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預測銷量數據較年初大幅下修。由于銷量的超預期下滑以及年初消費電子廠商的樂觀預期,導致電子產業鏈庫存高企,并不得不向供應鏈砍單,根據 The Elec 的報道,2021 年11 月,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三星制定了 3 億部的 2022 年智能手機出貨目標,而到了今年 8 月,三星將 2022 年智能手機生產計劃由 3 億部下調至 9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2.6 億部,降幅達到 13%。根據 Digitimes 的報道,小米、OPPO、vivo 也均大幅下調 2022 年智能手機出貨目標。圖圖 9 三星延長暫停拉貨時間
30、三星延長暫停拉貨時間 圖圖 10 手機大廠下調出貨目標手機大廠下調出貨目標 資料來源:臺灣經濟日報、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The Elec、Digitimes、湘財證券研究所 全球多家電子大廠 2022 年庫存周轉天數均顯著升高,消費電子大廠紛紛在2022年開始去庫存,根據臺灣經濟日報的報道,三星因庫存去化不及預期,在 6 月中旬至 8 月底期間,主要針對手機供應鏈暫停拉貨,暫停拉貨品類包括鏡頭、PCB、CPU 等。經過電子產業鏈廠商的去庫存努力,目前電子產業鏈廠商庫存水平已有所改善,根據 IDC 的數據,預計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在 2023年同比增長 2.8%,上半年將持續維持低迷狀態,到
31、第三季度才會實現增長,智能手機市場有望在 2023 年三季度回歸正常庫存。2023 年 PC 市場也將復蘇,根據 IDC 的預測,2023 年中國 PC 市場上半年預計出貨量同比下降 4.4%,但隨著疫情,政策和經濟的逐步穩定,IDC 預期 2023 年后半年整體向好,下半年 PC 市場同比增長率將為 3.7%。圖圖 11 小米集團存貨周轉天數季度變化圖小米集團存貨周轉天數季度變化圖 圖圖 12 工業富聯存貨周轉天數季度變化圖工業富聯存貨周轉天數季度變化圖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湘財證券研究所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
32、070.0080.009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 10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1.3 新興需求維持高景氣新興需求維持高景氣,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傳統消費電子終端在經過多年發展后,已經進入存量發展時代,傳統消費電子終端在經過多年發展后,已經進入存量發展時代,TWS 市市場場也已也已進入低速增長期進入低速增長期。隨著 2010 年蘋果推出具有高分辨率顯示屏、時尚設計和前置攝像頭的 iPhone 4,智能手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至 2016 年,智能手機銷量達到歷史最高的 14.73 億臺。此后,智能手機
33、銷量持續下滑,到今年,由于 2020 年受疫情影響銷量基數較低,并且 2021 年迎來 5G 換機潮,因此 2021 年實現大幅反彈,根據 IDC 的預測,由于需求不及預期,并且受到疫情、高通脹、海外經濟衰退預期的影響,2022年全球手機銷量將下滑9.1%,2023年將小幅增長2.8%。2016年9月,蘋果發布第一代TWS耳機AirPods,開啟耳機真無線時代。到 2019 年下半年,聯發科、高通、華為的 TWS 連接技術成熟,安卓系 TWS 迎來高成長期,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2019、2020 年全球 TWS 耳機銷量增速分別達到 160.87%和 94.17%,自 20
34、21 年起,TWS 耳機銷量增速大幅下滑,預計 2021 至 2025 年復合增速將為 19.14%左右,盡管 TWS 銷量仍將保持較高增速,由于 TWS 市場競爭加劇,技術成熟,產品均價有望持續下降,因此,全球 TWS 市場規模預期將保持較低增速。PC 則在 2011 年達到史上最高銷量 3.63 億臺,至今,銷量再未超過這一數字,2021 年 PC 銷量達到 3.488 億臺,創 2012 年以來新高,但是預計 2022年銷量將下跌 14.93%,2023 年將下跌 5.60%至 2.81 部。由于主流傳統電子終端智能手機、PC 已經進入存量發展時代,TWS 市場規模增速下滑,因此,電子元
35、器件行業高成長需求主要來自于新興需求領域。圖圖 13 全球歷年智能手機銷量及增速全球歷年智能手機銷量及增速 圖圖 14 全球品牌全球品牌 TWS 銷量及增速銷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IDC,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湘財證券研究所 VR、汽車電子成為新的增長動力。、汽車電子成為新的增長動力。虛擬現實設備的顯示分辨率、幀率、自由度、延時、交互性能、重量、眩暈感等性能指標日趨優化,用戶體驗不斷提升,推動 VR 用戶數快速增長。Meta 公司判斷當 VR 行業的用戶數達到1000 萬時,行業生態將會快速完善。根據 Wellsenn XR 的預測,2023 年全74.41%63.
36、68%46.44%40.55%27.69%10.41%2.52%-0.54%-4.29%-2.14%-5.86%6.02%-9.10%2.8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智能手機銷量/億臺增速0.09180.20 0.461.22.332.9986.04117.86%130
37、.00%160.87%94.17%28.67%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1234567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5E銷量/億部增速 11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球將售出 1674 萬臺頭顯。根據賽迪 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2021 年),圖圖 15 全球全球 PC 銷量預測銷量預測 圖圖 16 TWS 市場不同價格帶市場份額市場不同價格帶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IDC,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湘財證券研究所 2021 年以來,
38、投融資、出貨量、線下體驗店數量均表明,虛擬現實產業步入增長軌道,產業發展迎來拐點,虛擬現實產業增速將加快。電動車在今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1-11 月,中國新能源陳用車銷量為 606.7 萬輛,同比增長一倍,中汽協預測 2023 年,電動車銷量增速將達到 34.33%,帶動電動車電子市場規??焖僭鲩L。電動車單車汽車電子的價值量遠高于燃油車,而且,電動車供應鏈更開放,并且國內電動車品牌廠商位于全球第一梯隊,給了國內汽車電子供應商進入供應鏈的機會。圖圖 17 全球全球 VR 頭顯銷量及增速頭顯銷量及增速 圖圖 18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Wellsenn XR,湘財
39、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湘財證券研究所 2022 年以來,隨著俄烏沖突的發生,國際局勢更加復雜,美國加大力度制裁我國電子產業,國產替代重要性進一步凸顯。MLCC 被稱為“工業大米”,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軍工等領域,MLCC 離型膜作為 MLCC 制造中的必備耗材,技術門檻高,國產化率低,具備較強的國產替代必要性和廣闊的國產替代空間。國內企業在 MLCC 離型膜領域已經取得一些突破,未來數年有望受益于國產替代趨勢,實現 MLCC 離型膜業務的快速增長。332343597102996016742570-7.00%3.31%74.05%72.36%-6.71%74.38%53.52%-2
40、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銷量/萬臺增速125.6123.2136.7352.1670900-2.80%-1.90%11.00%157.57%90.29%34.33%-2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18201
41、9202020212022E2023E新能源車銷量/萬輛增速 12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2 產業鏈趨于成熟,產業鏈趨于成熟,VR 行業迎來高成長期行業迎來高成長期 2.1 Pancake 方案一體機趨勢初顯,硬件技術進一步成熟方案一體機趨勢初顯,硬件技術進一步成熟 Pancake 方案方案被多款新品采用被多款新品采用,成為,成為 VR 光學方案發展趨勢光學方案發展趨勢。2022 年上半年,全球共發布 9 款 VR 新品,其中,松下子公司 Shiftall、arpara 以及Glotu1re、佳能的 4 款新品均采用了 Pancake 光學,其中 3 款均支持 6DoF 定位。菲涅
42、爾透鏡是當前成熟的方案,視場角普諞達到 100 度以上,主流 VR 頭顯諸如 Quest2、PicoNeo3、愛奇藝奇遇 3、HTC Vive Focus 3 等均采用此種方案。但是其依然存在光學模組較厚、體積重、邊緣畫質下降或形變等缺點,長時間佩戴會造成不適。超短焦光學折疊光路(Pancake)光學方案采用了多鏡片折疊光路設計,配備了具備半反半透光學性能的鏡片組,讓光線可以在兩片或多片鏡片之間反復傳導,減少了透鏡組的厚度,鏡片組無需和顯示面板保持一定距離,該方案能夠顯著減薄 VR 頭顯的厚度,讓 VR 頭顯變得更薄更輕,同時短焦光學方案還支持屈光度調節,Pancake 正諑漸成為 VR 頭顯
43、下一代首選光學方案方向。2022 年是 VR 終端從菲涅爾透鏡向 Pancake 短焦光學過渡的重要里程碑,后續 YVR、創維、Pico、Meta(Cambria)、等頭部大廠也將推出搭載 Pancake 光學方案的頭顯。表表 4 2022 年上半年年上半年 VR 新品統計表新品統計表 公司公司 松下Shiftall 索尼 VRgineers VRgineers SimulaVR 小派科技 Gloture arpara 佳能 產品名稱產品名稱 MeganeX PS VR2 XTAL 3 Virtual Reality XTAL 3 Mixed Reality Simula One Pimax
44、Crystal GXR Verse arpara AIO 5KVR 一體機 MREAL X1 產品形態產品形態 分體式VR 主機 VR PC VR PC VR VR 一體機 VR 一體機 分體式 VR VR 一體機 PC VR 處理器處理器 高通驍龍 XR1 PS5 主機 英特爾 i7,集成 lris XE GPU 高通驍龍XR2 高通驍龍XR2 顯顯示示 屏幕屏幕 1.3inch Micro-OLED OLED LCD LCD LCD QLED+Mini-LED 1.03inch Micro-OLED 分辨率分辨率 雙目5.2K 單目2560*2560 雙目 4K 單目2000*2040 雙
45、目 8K 單目3840*2160 雙目 8K 單目3840*2160 雙目 5K 單目2448*2448 雙目 6K 單目2880*2880 3K 雙目3200*1600 5K 雙目5120*2560 4K 雙目3840*1920 單目1920 x2160 雙目3840 x2160 13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刷新率刷新率 120Hz 120Hz 75Hz(QHD 時120Hz)75Hz(QHD 時120Hz)90Hz 160Hz 5K 70Hz/4K90Hz 120Hz 光光學學 光學光學 方案方案 Pancake 菲涅爾透鏡 菲涅爾透鏡 菲涅爾透鏡 菲涅爾透鏡 非球面玻璃鏡片
46、Pancake Pancake Pancake 視場角視場角 未知 110 180 170 100 120 94 95 58 水平*60 垂直 IPD 未知 支持 60-76mm 60-76mm 55-77mm 58-72mm 56-72mm 57-76 mm 屈光度屈光度 0-700 度 0-800 度 500 近視-100 遠視 RGB Pass Through 支持 支持 交交互互 頭部頭部 6DoF 6DoF 6DoF 6DoF 6DoF 6DoF 3DoF 6DoF 6DoF 手柄手柄 6DoF 6DoF 6DoF 6DoF 3DoF 6DoF 6DoF 眼動追眼動追蹤蹤 支持 支持
47、 支持 支持 支持 空間定空間定位位 Inside-Out Inside-Out Inside-Out Inside-Out Inside-out Inside-out 6DoF Inside-Out 存存儲儲 RAM 16GB 8GB ROM 1TB 128GB 操作系統操作系統 微軟Windows 微軟Windows Linux Windows Android 電池電池 6000mAh 6500mAh 重量重量 250 克 600 克 700 克 130 克 380 克 359 克 官方定價官方定價 900 美元 8900 美元 11500 美元 2699 美元 1899 美元 1007.
48、33 美元 5999 元起 約 10 萬元 發布發布/上市日上市日期期 2022/01 曝光 2022/01 曝光 2022/01發在 2022/04上市 2022/01發布 2022/04上市 2022/02 曝光 2022/06 發布 2022/06 發布 2022/05 發布 2022/04 曝光 來源:VR 陀螺,湘財證券研究所 交互方式轉向自然交互為主交互方式轉向自然交互為主,眼動追蹤眼動追蹤、手勢追蹤手勢追蹤有望成為標配有望成為標配。眼動追蹤具有優化資源、提升體驗的顯著優勢,基于眼動追蹤的注視點渲染技術是優化 VR 設備系統資源的高效手段,也是眼動追蹤技術的主要作用之一,隨著VR
49、設備分辨率和視場角的提升,系統渲染壓力快速增加,比如,8K 屏幕用移動端的處理平臺根本無法順利完成渲染,而采用眼動追蹤技術,僅對 VR 視野內用戶注視的中心區域進行高精度渲染,而對視野內的其他區域進行低分辨率渲染,就可以在移動平臺上完成渲染。眼動追蹤技術可以實現算力資源的更好配置,從而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同時,眼動追蹤還可以讓用戶實現生 14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動而真實的眼神交流,可以讓用戶僅通過注視就完成控制操作,而不必用手比劃。今年眼動追蹤已獲得多款新品采用,索尼 PS VR2 和 Meta 的高端頭顯Cambria 均搭載了眼動追蹤技術,眼動追蹤有望成為 VR 頭顯的標
50、配。目前主流的 VR 頭顯均使用手柄追蹤方案,即在手上握持特制手柄,實現對手的位置和動作的捕捉,然而這樣的追蹤方案存在操作不便、難以實現復雜姿勢等問題,而手勢識別可以讓用戶擺脫手柄的束縛,僅僅通過手掌的動作就可以完成操作,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Meta 的高端頭顯 Cambria 已搭載手勢識別技術,手勢識別有望 2 成為 VR 交互方式的發展趨勢。高通發布新一代高通發布新一代 XR 芯片,性能大幅提升芯片,性能大幅提升。2022 年上半年,全球 VR 芯片使用的芯片仍以高通 XR2 為主。2022 年 10 月,高通推出最新旗艦 XR 平臺第一代驍龍 XR2+平臺,與驍龍 XR2 平臺相比,驍
51、龍 XR2+實現 50%的續航提升和 30%的散熱提升,引入全新圖像處理管線,能夠實現低于 10 毫秒的時延,開啟卓越的全彩視頻透視 MR 體驗。圖圖 19 高通新一代高通新一代 XR 芯片芯片 資料來源:映維網,湘財證券研究所 2.2 多款新品繼續推動行業快速增長多款新品繼續推動行業快速增長 Meta 在 2022 年三季度財報會上表示,將在 2023 年推出另一款消費級的 VR 頭顯,扎克伯格在 2022 年 10 月初曾表示,Quest 3 頭顯的定價介于300500 美元之間,相比于 Quest 2,新款消費級頭顯有望在性能上實現較大提升,同時價格維持與 Quest 2 同等水平,性價
52、比更高的消費級 VR 頭顯有望繼續推動 MetaVR 產品的銷量實現增長。時隔 7 年后,索尼發布的 PS VR2 也將于 2023 年 2 月正式上市,已于 2022 年 11 月 15 日開啟預購,相比于 PS VR 一代,PS VR2 硬件配置大幅提升,并且還支持 VR 影院,有望在明年實現熱銷。PICO 4 發布后,銷售強勁,供不應求,明年 PICO 4 有望繼續放量。在新產品的推動下,明年全球 VR 頭顯銷量有望達到 1674 萬臺,同比增長 74.38%。15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2.3 VR 高收入高收入內容內容快速增加,快速增加,市場規??焖贁U大市場規??焖贁U大
53、優質內容有望快速增加。優質內容有望快速增加。2022 年以來,已有 殺手 3、入侵后室、GT賽車 7、太空狼人殺等多款優質內容上線?;凇暗仄骄€”的地平線:山之呼喚,生化危機 8,星球大戰:銀河邊緣的傳說,基于“行尸走肉”的THE WALKING DEAD:SAINTS&SINNERS CHAPTER 2:RETRIBUTION也即將登陸 PS VR2。在 2020 年 9 月的 Facebook Connect 2020 大會上,Facebook 宣布將推出一系列來自世界著名游戲工作室的 IP 內容,包括育碧的“刺客信條”和“細胞分裂”,“侏羅紀世界”,“神秘島”,“戰錘 40K”,“行尸走
54、肉”,“榮耀勛章”和“狙擊精英”等,優質內容有望快速增加。高收入游戲快速增加。高收入游戲快速增加。Quest 平臺于 2019 年 5 月上線,2020 年 3 月份,共有 20 多款游戲收入達到 100 美元;至 2020 年 9 月,有 35 款游戲收入達到 100 萬美元,到 2020 年 12 月底,超過 60 款游戲收入達到 100 萬美元,達到 100 萬美元收入的游戲數量大約能占到其平臺所有應用的 30%。截至2020 年 9 月,Quest 平臺上有 0 款游戲收入超過 1000 萬,3 款游戲收入超 圖圖 20 Quest 平臺高收入游戲大量涌現平臺高收入游戲大量涌現 資料來
55、源:Road To VR,湘財證券研究所 過 500 萬,4 款游戲收入超過 300 萬,而截至 2021 年 2 月,就已經有 6 款游 16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戲收入超過 1000 萬,10 款游戲收入超過 500 萬,13 款游戲收入超過 300 萬,展現了 Quest 2 熱銷的強勁帶動作用。今年 4 月,Meta 宣布 Quest 商店中擁有超過17款總收入超過500萬美元的游戲,14款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的游戲,以及 8 款收入超過 2000 萬美元的游戲。2022 年,全球年,全球 VR 應用繼續快速增加應用繼續快速增加。根據青亭網的數據,截至 2022 年12
56、 月底,Steam 平臺共有支持 VR 的內容 7111 款,同比增長 13.14%,Quest平臺應用數量為 431 款,同比增長 27.89%,App Lab 平臺應用數量為 1567 款,同比增長 105.91%,全球主要 VR 內容平臺上的 VR 內容數量均實現了快速增長。VR 游戲的變現設計正在成熟和優化,比如 Horizon Worlds 提供了內容創作者支持,Zenith:The Last City加入了內購設計,The Under Presents可以在線表演,Blaston加入了游戲內廣告。2022 年,VR 內容市場實現了快速增長,在 2022 年 10 月的 Meta C
57、onnect 2022 大會上,Meta 宣布 QuestStore自 2019 年推出以來內容收入已超過 15 億美元,而截至 2021 年底,這一數字為 10 億美元,Quest 平臺內容收入持續增長。根據 Newzoo 的預測,2022 年全球 VR 游戲收入將達到 1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57%,預計至 2024 年將增長至 32 億美元,2022-2024 復合增長率達到 33.33%。圖圖 21 Quest 平臺平均月度內容收入平臺平均月度內容收入 圖圖 22 VR 游戲市場規模預測游戲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Road To VR,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Newzoo,湘財
58、證券研究所 2.4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大廠發力,國內大廠發力,國內 VR 產業蓬勃發展產業蓬勃發展 2022 年 11 月 1 日,工信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 年),面向大眾消費、行業賦能、社會民生三大領域,推動虛擬現實在重點行業規?;瘧?,提出到2026 年,產業生態持續完善,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超過 3500 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 2500 萬臺(預計約為 2026 年全球 VR 銷量的一半),而 2022 年前三季度中國 VR 銷量僅為 76 萬臺,成長空間巨大。17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2022
59、年,字節在 VR 領域取得亮眼成績,Pico 于 9 月 27 日正式發布Pico 4,相比于 Quest 2,PICO 4 在硬件和內容方面均實現了升級,并且價格更低。PICO 4 采用 Pancake 方案,光學部分減小了體積,減輕了重量,同時成像質量更優秀;PICO 4 的 ppi 為 1200,遠高于 Quest 2 的 773,畫面細膩程度更好;PICO 4還導入了彩色透視技術,通過前部一顆1600萬像素RGB彩色攝像頭來實現彩色透視,能夠將外部世界透射進內部顯示器,盡管 Quest 2也已導入穿透功能,但僅支持黑白畫面。內容生態也是PICO 4發力的重點,PICO 4 主打運動健身
60、,在視頻直播方面也更出色,而 Quest 2 主打游戲應用。PICO 4 發布時,其 PICO Store 中宣稱約有 230+款 VR 內容,年底會上線到 50 款運動健身應用,累計不超過 300 款應用內容,對比 Quest 2 官方商店的 431 款應用,差距并不太大。PICO 4 通過在硬件和內容方面的全面升級,成為目前全球最出色的 VR 一體機之一,受到消費者歡迎,銷量遠超以往國產 VR 一體機,有望成為國內首款現象級 VR 產品。圖圖 23 PICO4 與與 Quest 2 對比對比 圖圖 24021-2025 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 資料來源:VR
61、陀螺,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賽迪智庫,湘財證券研究所 3 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大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大 MLCC 有望觸底回升有望觸底回升 3.1 MLCC 流延成型必備耗材流延成型必備耗材,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廣闊離型膜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離型膜又稱剝離膜、轉移膠帶,是指表面具有分離性的薄膜,是將塑料薄膜做等離子處理,或涂氟處理,或涂硅(silicone)離型劑于薄膜材質的表層上,如 PET、PE、OPP 等等,讓它對于各種不同的有機壓感膠可以表現出極輕且穩定的離型力,主要由基材,底膠和離型劑組成。離型膜用途廣泛,應用于 FPC、LED、偏光片、MLCC 等領域,其中最主要的應用是在 MLCC
62、制造中的應用。MLCC 離型膜適用于 MLCC 流延環節:將有機硅離型劑涂布于 PET 聚脂薄膜的表層上,在流延步驟中用于承載陶土層,陶瓷漿料通過流延機的澆注112912001560190025003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 18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口,使其涂布在繞行的 PET 離型膜上形成一層均勻的漿料薄層,再通過熱風區揮發漿料中絕大部分溶劑,經高溫干燥、定型、剝離離型膜后得到陶瓷膜片。高端離型膜生產車間凈化等級要求高,涂布設備精度高,配方固化反應需徹底,生產高端的離型膜需
63、要進口日韓的產線。離型膜生產中存在 know-how的技術門檻,涉及到收卷環境、溫度曲線、烘道、涂布頭、涂布機配方等多個環節。影響離型膜性能的關鍵原材料為 PET 基膜,國內中低端基膜可滿足客戶需求,但高端基膜仍主要依賴進口。由于高端離型膜具備較高的技術門檻,目前,全球 MLCC 離型膜供應商主要為帝人杜邦、三井化學、東麗等公司,合計占據全球主要市場份額,國產替代空間較大。圖圖 25 MLCC 制造工藝制造工藝 圖圖 26 離型膜制造工藝離型膜制造工藝 資料來源:三環集團招股書,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湘財證券研究所 3.2 消費電子庫存去化向好,消費電子庫存去化向好,MLCC
64、景氣度有望觸底回升景氣度有望觸底回升 MLCC 即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具有小尺寸、高比容、高精度的優點,用途廣泛,被稱為“工業大米”。根據智研咨詢的統計,手機、PC 等消費電子是 MLCC 的主要應用領域,合計占比達 42%以上。2022 年 11 月起,村田、三星等陸續接獲網通、主機板、顯示卡以及國內二線手機品牌客戶小量急單,顯示主機板、顯卡市場庫存水平已回歸健康水位。此外,國內三季度尚在削價搶單的貿易商,近期開始停止報價供貨,意味著國內現貨市場出現庫存去化接近尾聲的跡象。此外,消費電子大廠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完成庫存去化,MLCC 景氣度也將隨之回升。MLCC 大廠也在擴大車用產能,三星 SE
65、MCO 2023 年將車用 MLCC 產能在釜山、天津兩地擴增總計 20 億顆(月產能);村田車用產能持續每年擴增 10%,明年陸續在日本福井、出云、菲律賓廠三地增產共 30 億顆(月產能),總產能達到 250 億顆(月產能),龍頭地位穩固。另外,國巨在引進 Kemet 車規 MLCC 技術后,預計明年在高雄大發廠擴增 15 億顆(月產能)。全球龍頭廠 19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商的車用 MLCC 產能的擴產將推動 MLCC 離型膜的需求景氣度抬升。圖圖 27 MLCC 下游應用下游應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湘財證券研究所 4 HUDHUD 行業快速增長,國內廠商具多重優勢行業快
66、速增長,國內廠商具多重優勢 4.1 乘智能化東風,乘智能化東風,HUD 上車潮來臨上車潮來臨 HUD 行業的快速增長主要受益于 ADAS 技術的成熟和普及,HUD 可以將ADAS的車道偏離預警、防碰撞預警等多項信息呈現于HUD界面,是ADAS信息的最佳展示方式,此外,相比于手機導航或車載導航,HUD 也可以更方便、更直觀的實現導航功能。L1/L2 階段,HUD 輸出的信息內容比較少,主要是車速、限速、簡單式的導航、車道偏離、后方來車、報警提示相關信息,界面風格設計更加偏向簡潔明了,以最大程度有利于信息傳達。L3 階段以上,除可以應用普通 AR-HUD 外,還可以通過 3D-AR-HUD 輸出的
67、信息不僅僅在前擋風玻璃上進行展示,更多會與車外環境進行合成,如:道路、前方行人、車輛、周圍的建筑物等,友好提醒駕駛員,從而有效防止事故發生。同時光學、AR 技術不斷突破,3D-AR-HUD 用戶界面設計將越來越被主車廠、供應商、用戶等高度重視。由于 L3 級自動駕駛尚面臨技術、安全、標準等難題,短期內難以商業化,未來三年內,L1-L2 級自動駕駛仍然為市場主流,根據蓋世汽車的數據,2022年一季度,我國 L1-L2 級 ADAS 乘用車新車市場滲透率提升到了 46.3%,預手機24%影音設備28%PC18%汽車12%其他18%20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計至 2025 年,乘用車
68、L1-L2 級 ADAS 滲透率將達 75%。根據 CICC 的數據,2021 年全球 L1-L2 級 ADAS 滲透率約為 45%,至 2025 年將達到約 58%。L1-L2 級 ADAS 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將推動 HUD 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圖圖 28 全球汽車全球汽車 ADAS 滲透率預測滲透率預測 圖圖 29 國內乘用車前裝國內乘用車前裝 HUD 滲透率預測滲透率預測 資料來源:科爾尼,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湘財證券研究所 4.2 HUD 可改善駕駛體驗可改善駕駛體驗 自主品牌快速上車自主品牌快速上車 為提升市場競爭力,車企對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重視度提升,尤其是自主
69、品牌車企近年在國家智能網聯發展戰略的推動和扶持下,轉型動作快、力度大,產品創新和應用上也更加大膽和前衛,HUD 可提升駕駛舒適感、安全性,獲得車企青睞,長城汽車基本將 HUD 作為標配。全球車企原有的 HUD 裝配率并不高,在 2020 年奔馳 S 級搭載 HUD 之后,各車企品牌紛紛入局 HUD,2021 年,大眾 ID.4、奧迪 Q4、大眾 ID.6X等多款外資車型均搭載了 HUD,吉利星越 L、廣汽傳祺第二代 GS8、摩卡三款自主品牌車型也搭載了 HUD,2021 年,外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 HUD 裝配率分別從 2020 年的 3.60%、1.70%升至 2021 年的約 5.70%、3
70、.90%。0.4%0.3%0.2%0.1%0.0%0.0%3.7%6%10%13%19%24%0%1%4%8%12%15%0.0%5.0%10.0%15.0%20.0%25.0%30.0%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C-HUDW-HUDAR-HUD 21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圖圖 30 主要主要 AR-HUD 車型量產時間表車型量產時間表 資料來源:佐思汽研,湘財證券研究所 4.3 AR-HUD 步入量產階段,多重優勢下國內廠商有望趕步入量產階段,多重優勢下國內廠商有望趕超國超國外外廠商廠商 2022 年國內車廠已開始積極在自家車型中搭載 AR-HU
71、D,相比國外廠商,國內廠商具備市場、政策等多方面的優勢,且國內已涌現出一批具備量產能力且經過項目驗證的優秀企業,有很大希望實現全球市場的彎道超車。2022 年上半年數據顯示,LG、華陽、怡利、Maxell 及水晶光電幾家公司基本覆蓋了整個 AR-HUD 市場,其中:LG 為奧迪 E-tron、大眾 ID.4 系列和ID.6 系列供應商,華陽為廣汽傳祺供應商,怡利為星越 L 供應商,Maxell 為長城 WEY 摩卡供應商,水晶光電為紅旗 EHS9 供應商。外資廠商起步較早,在當前仍以 W-HUD 為主的階段中市場份額具有絕對優勢。根據高工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在國內 HUD 市場中,日本精機、大
72、陸集團和日本電裝仍占據 2020 年全球搭載量前三位,合計市場份額超過 80%(以 W-HUD 為主)。從國外競爭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勢頭強勁遠超國外;不同于國外相對保守的政策環境,一項產品從上報到落地長達 3-5 年的周期,國內這個周期只有短短 1 年甚至不到 1 年;區別于 W-HUD 在國外率先起步,AR-HUD 則是國內外處于同一起跑線,復雜的光學設計需要大量光學人才重新投2020年9月,奔馳:S級11月,紅旗:EHS92021年1月,大眾:ID.4 CROZZ/ID.4X3月,奧迪:Q4 e-tron5月,WEY:摩卡5月,斯柯達:明銳Pro6-7月,大眾:ID.6X/ID.
73、6 CROZZ7月,吉利:星越L9月,大眾:Cupar Born12月,奔馳:EQS12月,廣汽傳祺:第二代GS812月,WEYL:拿鐵2022年2月,奧迪:QS e-tron3月,大眾:ID.36月,長安歐尚:Z66月,凱迪拉克:LYRIQ7月,長安深藍:SL037月,北汽:北京魔方7月,哪吒:哪吒SH2,現代:艾尼氪H2,上汽飛凡:R72023年紅旗:EHS6,華為合作大眾:ID.家族車型達到8款上汽零束:SOA平臺預置北汽極狐:E(可能)現代起亞:EV6規劃配置 22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入研發,在國內已有數家優秀企業具備量產能力的當下,AR-HUD 成為國內非常有機會實現
74、彎道超車的一款產品。圖圖 31 國內乘用車前裝國內乘用車前裝 HUD 滲透率預測滲透率預測 圖圖 32 AR-HUD 國內外廠商競爭情況國內外廠商競爭情況 資料來源:CICC,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數據中心,湘財證券研究所 從國內競爭情況看,2022 年車廠已經能夠找到具備量產能力且經過項目驗證的合格供應商,不會給新供應商特別多的預研時間。行業新進入者除了已有的技術壁壘,還無形中增加了車廠的認證壁壘及競標壁壘,想在 AR-HUD行業扎根勢必需要創造性的新技術和差異化的產品。4.4 國內國內 HUD 廠商具多重優勢廠商具多重優勢 競爭格局良好競爭格局良好 中國 HUD 市場競爭格局呈
75、高度集中態勢,主要以國際企業為主,形成壟斷的局面。由于國際企業擁有獨特的技術優勢、上游供應的資源優勢及下游渠道優勢,中國 HUD 企業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打破國際企業的壟斷。國際企業主要爭奪中高端車型市場,而中國 HUD 企業由于價格便宜,主要集中自主品牌整車廠。國內供應商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水平逐步提升,同時憑借成本優勢、定制化及快速響應等服務優勢獲得客戶及訂單,實現 HUD 產品量產,與外資供應商展開競爭。HUD 作為汽車智能化增量賽道,近年來自主份額提升迅速。目前由于HUD 整體滲透率較低,搭載 HUD 的車型一般為高端豪華合資車型,因此,國際 Tier 1 供應商占據主要份額。根據高工智能汽
76、車研究院數據,2020 年標配 HUD 的市場份額前五為日本精機(33.3%)、大陸(27.0%)、電裝(20.1%)、臺灣怡利(9.1%)、江蘇澤景(3.6%)。隨著技術逐漸成熟,規?;瘧檬钩杀鞠绿?,自主 Tier 1 供應商加速崛起,2021 年國內 HUD 市場份額前五,分別為電裝(39.4%)、華陽集團(16.2%)、臺灣怡利(16.0%)、大陸集團(11.1%)、日本精機(9.3%)。LG42.84%華陽24.20%怡利21.68%Maxell9.80%水晶光電1.48%23 行業研究 敬請閱讀末頁之重要聲明 隨著 HUD 市場接受度的不斷提升,近年來,上述外資企業逐漸加大相關產品
77、研發力度,并在各大車展以及美國 CES 技術展上作為重點推出。相對而言,國內相關生產企業起步相對較晚,多于 2014 年左右開始涉入。目前市場上進展不錯的企業有華陽多媒體、江蘇澤景、水晶光電、智云谷、未來黑科技等,近年來,國內供應商也加碼布局,多家國內供應商已量產供應主流車企。圖圖 33 2020 年各家年各家 HUD 供應商市場份額供應商市場份額 圖圖 34 2021 年各家年各家 HUD 供應商市場份額圖供應商市場份額圖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湘財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高工鋰電,湘財證券研究所 HUD當下滲透率較低,后續大概率仍會有新玩家入場,行業將相對分散。由于外資供應商研發時間早,與合資
78、車企客戶關系緊密,有較強的溢價權,主要配套合資車企客戶。隨著國內供應商技術日益成熟,憑借快速響應的服務能力和成本優勢,國內廠商市占率有望提升。5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我們建議關注 VR 頭顯產業鏈相關公司、HUD 制造環節相關公司,給予電子行業“增持”評級。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VR 需求不及預期;HUD 銷量不及預期;HUD 行業競爭加劇。日本精機33.3%大陸集團27.0%電裝20.1%臺灣怡利9.1%江蘇澤景3.6%偉世通3.0%華陽集團2.4%其他1.6%電裝39.3%華陽集團16.2%臺灣怡利16.0%大陸集團11.1%日本精機9.3%江蘇澤景3.4%LG2.0%其他2.8%敬請閱讀末
79、頁之重要聲明 湘財證券投資評級體系(市場比較基準為滬深湘財證券投資評級體系(市場比較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指數)買入:買入:未來 6-12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領先市場基準指數 15%以上;增持:增持:未來 6-12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領先市場基準指數 5%至 15%;中性:中性:未來 6-12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與市場基準指數的變動幅度相差-5%至 5%;減持:減持:未來 6-12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落后市場基準指數 5%以上;賣出:賣出:未來 6-12 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落后市場基準指數 15%以上。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湘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許可。本研
80、究報告僅供湘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由湘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編寫,以合法地獲得盡可能可靠、準確、完整的信息為基礎,但對上述信息的來源、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湘財證券研究所將隨時補充、修訂或更新有關信息,但未必發布。在任何情況下,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本公司及其關聯機構、雇員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投資者應明白并理解投資證券及投資產品的目的和當中的風險。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抉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我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
81、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湘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布、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湘財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如未經本公司授權,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獨立誠信、謹慎客觀、勤勉盡職、公正公平準則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準確清晰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