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商湯絕影智能網聯車白皮書(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商湯:商湯絕影智能網聯車白皮書(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 2 目 錄 03 導言 04 數字經濟 3.0:六位一體 06 智能網聯車:AI 軟件定義汽車 12 智能駕駛:政策牽引,“車路云”規?;?21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 導言導言 “數字經濟 1.0”屬于信息時代,IT 龍頭用操作系統、數據庫、ERP 把電腦定義為生產力工具,幫助美歐企業成長為世界 500 強,背后是貿易市場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生產標準化的局部價值變現?!皵底纸洕?2.0”屬于數據經濟時代,互聯網平臺企業用搜索、電商、社交、游戲把智能手機定義為新一代生產力工具,把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線無縫銜接,本質是供應鏈全球化、算法匹配供需的交易成本持續下降,網絡效益持續遞增,搭載在手
2、機上的互聯網超級 APP 成為產業與消費者的“第一交易媒介”,虛擬經濟倒逼實體經濟進步?!皵底纸洕皵底纸洕?3 3.0.0”作為智能經濟作為智能經濟時代,與前兩個時期時代,與前兩個時期大為大為不同,不同,體體現在生產力工具、經濟創新主體、人機分工三個方面?,F在生產力工具、經濟創新主體、人機分工三個方面。AR 眼鏡逐步取代手機,云算力取代電腦,自動駕駛汽車改造交通運輸業,機器人重構超級工廠生產線,生產力硬件更新換代,顛覆了原有互聯網為主導的商業創新模式,將生產力工具的主導權還給“新硬件”制造企業,并通過 AI 技術實現新硬件的全面智能化,包括智能認知、智能決策、智能執行,并用 AI 顛覆傳統互
3、聯網軟件,例如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自動生成文字、語音、視頻、程序代碼,AI 傳感器(空間感知)、機器視覺基模型、XR 構建元宇宙應用業態(數字人、空間交互應用、虛實融合生產線等),以“連接”為功能的搜索、電商、游戲、社交必然面臨挑戰,被各行各業的“機器智能體”所解構、重建、驅動、自優化,而智能網聯車則是第一波大規模生產力變革浪潮,對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產生深遠影響。4 一、數字經濟一、數字經濟 3 3.0.0:六位一體六位一體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自第一次工業革命起起,為什么,為什么制造強國都成長為制造強國都成長為世界強國?世界強國?第一個原因是先進工具的生產能力,如蒸汽機(英)
4、、發電機(美)、精密機床(美德日)、機器人等先進工具源源不斷地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升級換代,實現生產力持續革新和經濟騰飛。第二個原因是制造業是服務業的關鍵基礎,雖然服務業在世界領先國家 GDP 比重較大,但若沒有自主完備制造業基礎的服務業恐成為“無根之水”,難以保障一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發動機-汽車-出行服務”、“芯片-云服務器-產業應用”、“芯片-智能手機-AppStore-O2O 服務”無不證明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目前中國產業鏈配套能力全球領先,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 31 個大類、179 個中類、609 個小類,2021 年
5、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達 31.4 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 2012 年的 22.5%提高到近30%。第三個原因是“能源富國、制造強國”,僅擁有能源而無制造能力的國家經濟上雖富足,卻需要大量依賴他國進口所有商品,而擁有制造競爭力且能保障能源供給安全的國家,則即能出口供給全球市場,又能在復雜環境中自給自足,例如中國制造、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風光水電、信息等基礎建設,以及新能源車、動車、大飛機、消費電子、智能家電、超級計算機、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成果,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以二十大報告為綱,以二十大報告為綱,當“制造當“制造強強國”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質量強國”
6、、“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數字中國”六位一體時六位一體時,會發生什么?,會發生什么?5 新能源車產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掀起中國新時代經濟大發展的藍圖偉業。2021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占全球 1/3(國研中心數據),而到了 2022 年 10 月,全球 63%的新能源車、56.4%的動力電池皆由中國制造,中國汽車(含新能源車、燃油車)出口量全球第二,超越德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汽車出口大國(乘聯會數據),而這僅僅是“數(字)實(業)融合”良性循環的開始。中國超過中國超過 1 12 20000 萬輛的新能源萬輛的新能源車車已已形形成成
7、初步市場初步市場規模規模(數據截止(數據截止1 11 1 月底)月底),專項政策推動專項政策推動智能智能網聯網聯車車商業化加速落地,中國有可能再商業化加速落地,中國有可能再一次引領全球“數字經濟一次引領全球“數字經濟 3 3.0.0”時代”時代。2022 年 8 月,交通運輸部發布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9 月,交通運輸部公布第一批 18 個“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方向);11 月,工信部與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今年底一系列政策的密集落地,帶來的是清晰明確的智能網聯車市場準入機制、區域產
8、業鏈“組團賽馬”、城市居民消費刺激、汽車增值服務市場開拓、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多重利好。2023 年,中國消費者們將突然發現在多個試點城市的道路上,看到中國自產動力電池和激光雷達、全棧自研智能駕駛算法、國產 AI 云車一體訓練、使用北斗導航、車路城全方位感知的自主品牌智能網聯車隊平穩駛過,承擔RoboBus(智駕小巴)、RoboSweeper(自動清掃車)、RoboTaxi(智能出租車)等公共客貨運服務。智能網聯車成為 10 萬億元產值中國汽車工業、45.5萬億元產值中國數字經濟體之間的“催化劑”。6 二、智能二、智能網聯網聯車車:AIAI 軟件定義軟件定義汽車汽車 在整車廠眼中,硬件是“身
9、體”,在整車廠眼中,硬件是“身體”,AIAI 軟件是“靈魂”,數據是“血軟件是“靈魂”,數據是“血脈”,戰略將是在“有所為”(自研)和“有所不為”(集成)中的取脈”,戰略將是在“有所為”(自研)和“有所不為”(集成)中的取舍。舍。據經濟學人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軟件定義汽車市場規模在三萬億美元。軟件定義汽車的技術架構軟件定義汽車的技術架構快速快速向“硬件集中、軟件解耦”方向向“硬件集中、軟件解耦”方向變變化化,汽車制造商的產業鏈分工汽車制造商的產業鏈分工也也在“硬件集成商”在“硬件集成商”的基礎上,增加了的基礎上,增加了“AIAI 軟件開發商”軟件開發商”、“、“AIAI 集成商”集成商”的新戰略
10、角色的新戰略角色。燃油車數十年的傳統模式,是供應商將軟件代碼牢牢嵌入在剎車、點火、轉向等零部件中,整車廠將軟硬件綁定的零部件采購進來組裝成車,進行軟件自主研發的空間較小、且十分復雜。新能源車的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硬件層正從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轉變,ECU(電子控制單元)、DCU(域控)、MDC(多域控制器)逐步實現整車集中域控,軟硬件分離、邏輯解耦,進而帶來了整車廠自研操作系統、中間件、虛擬化軟件等產品力變革機遇,在汽車制造商的戰略目標中能看到“自主研發軟件百分比”,目前傳統制造商的軟件自研率平均不到 20-30%。軟件定義汽車的組織架構軟件定義汽車的組織架構轉型轉型正在快速落地。正在快速落地。很
11、多車廠通過 CEO(首席執行官)、CSO(首席軟件官)高管保障戰略力度與長期資源投入。2022 年,梅賽德斯-奔馳在距離德國斯圖加特總部 15 公里外的辛德芬根工廠旁,投資 2 億歐元建造由 1000 名程序員組成的“電動軟件中心”,;寶馬在世界各地的硬件生產地,就近建立軟件研發組織;另一家歐洲汽車制造商 Stellantis 專門成立“數據和軟件學院”,每7 年對千名員工再培訓軟件思維與技能,目標是 2024 年建成 4500 名軟件工程師組成的龐大隊伍。需要注意的是,與硬件產業的“人海戰術”不同,優秀軟件工程師 1 人能夠以一當十,2020 年特斯拉 Autopilot自動駕駛軟件團隊只有
12、 300 位開發工程師,另一方面,數據標注消耗大量人力,由超過 500 名標注人員承擔。全球全球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的的激烈競爭正在從“硬件配置”轉向“激烈競爭正在從“硬件配置”轉向“AIAI 軟件軟件定義定義”,”,那么那么為什么為什么我們我們需要“需要“AIAI 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汽車”?第一,第一,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是是新一代交通出行的核心新一代交通出行的核心軟件軟件技術技術,也是大國,也是大國科技科技政政策的策的競爭競爭重點重點。近年來各國積極發布新政策和標準,例如美國的自動駕駛汽車 3.0、歐洲的智能網聯汽車路線圖、英國的英國自動與電動汽車法案、日本的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指南、中國的
13、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等。主機廠、AI 軟件公司和硬件供應商將優先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開發成本下降、創新周期縮短,整個供應鏈將基于算法、AI 軟件、芯片的優勢而受益良多,而智能駕駛技術公司將以 Tier 0.5 級供應商角色服務主機廠。畢馬威在中國速度引領自動駕駛嶄新未來報告中提出,中國的 280 萬輛出租車、840 萬輛重型卡車、港口、礦山、物流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通過智能駕駛的規?;瘽B透普及,會帶來整個交通系統效率的提升,而不僅僅是改變個人出行體驗。第第二二,市場消費者需要靈活的市場消費者需要靈活的汽車服務汽車服務,車載軟件形成差異化服務,車載軟件形成差
14、異化服務,包括輔助駕駛服務、能源管理服務、座艙娛樂服務包括輔助駕駛服務、能源管理服務、座艙娛樂服務、共享出行服務、共享出行服務等。等。據易車研究院 2021 年一項消費者調研顯示,約 32%消費者愿意支付8 額外費用購買自動駕駛功能,而 52%消費者會在自動駕駛技術進一步成熟時從觀望轉換為購買。根據 BCG 市場調研數據,55%的 Z 世代消費者不愿擁有汽車所有權,年輕消費者更希望像訂閱音視頻數字服務一樣快捷訂閱汽車服務,歐洲市場正在從“以車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轉型,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出行帶來硬件共享效率提升,類似 IT 產業鏈從出售服務器硬件向售賣云計算軟件服務轉型。第
15、第三三,整車廠積極通過整車廠積極通過增加增加軟件軟件比重,比重,提升提升企業企業利潤率。利潤率。大眾汽車預測 2030 年汽車相關軟件收入將高達 1.2 萬億歐元,在客貨運輸組成的“移動出行”市場 25%。汽車制造垂直整合做得最好的特斯拉毛利率接近 30%(行業毛利率從 120%不等),而軟件行業平均毛利率在50-60%之間,當整車廠從賣車到賣軟件服務轉變時,將產生顯著的“利潤爬坡”效應。硬件配置“堆料”帶來的 BOM(物料清單)成本上升,會蠶食有限利潤,且能買來的零部件并不能真正形成差異性產品競爭力,在電池續航里程、車載芯片算力、傳感器數量暫時優勢將會被對手快速跟上,而整車廠自研軟件則具有邊
16、際效益遞增、邊際成本趨向于零的巨大優勢。從汽車硬件銷售到軟件服務的變革,將超過燃油車到電動車的創新,幫助傳統汽車制造商將低毛利率(15%以下)逐步提升至 50%以上。第第四四,算法軟件精簡硬件架構,持續降低成本。,算法軟件精簡硬件架構,持續降低成本。例如傳統汽車通過獨立 ECU 感知前擋風玻璃的雨量,而特斯拉用“車艙前置攝像頭+視覺算法”,智能檢測下雨量高低,因此去掉了這個 ECU 硬件成本,在下9 一代 Cybertruck 卡車上,甚至連雨刷器硬件都去掉了,用脈沖激光來除塵除雨。傳統豪華汽車每輛有 70 多個開關旋鈕,但造車新勢力的觸摸屏將旋鈕硬件減至 7 個以下,截至 2022 年 10
17、 越,觸摸屏滲透率達 85%,給汽車旋鈕產業鏈帶來巨大改變。而在商湯給東風本田e:NS1、廣汽本田 e:NP1 兩款純電動新車上,通過“e:N OS”智控生態系統,主動感知駕駛員駕駛狀態、疲勞狀態,提供汽車主動式智能駕駛服務,減少被動響應控制,通過視覺技術還能夠實現刷臉氣動車(取代鑰匙)、手勢/視線/語音/唇語多模交互方式(減少物理按鍵)、ADAS 高級輔助駕駛(部分智能控車)等,這些智能算法軟件創新進一步降低了硬件復雜度和總成本。目前智能網聯車域控從分散到集中的發展,智能車的軟件棧正在重新定義硬件架構。第第四四,在全生命周期保持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保持產品在線在線升級能力升級能力,汽車硬件設計
18、以年為單,汽車硬件設計以年為單位,而軟件創新以天位,而軟件創新以天/小時小時為單位,為單位,軟件服務增強用戶粘性,產生軟件服務增強用戶粘性,產生“i iPhonePhone 效應”(人人硬件效應”(人人硬件組成組成相同,但相同,但個性化個性化應用不同)。應用不同)。智能車OTA 新功能上線速度能夠不斷刷新智能車用戶的使用感受、忠誠度,并能體現硬件趨同過程中的個性化服務產品力,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 年,全球汽車軟件服務產業鏈規模翻倍。汽車汽車硬件銷量占領“新入口”,操作系統挖“數據紅利”,軟件帶硬件銷量占領“新入口”,操作系統挖“數據紅利”,軟件帶來應用生態來應用生態,中美歐中美歐研發的汽車
19、操作系統初步呈現“三國”競合格局研發的汽車操作系統初步呈現“三國”競合格局。HIS 數據預測,中國智能座艙滲透率將從 2021 年的 50%快速提升到2025年的75%,且市場反饋人均每天使用車艙服務時間超過60分鐘,甚至有蔚來車主一天使用 9 小時輔助駕駛服務。手機變成智能車的10 “鑰匙”,智能座艙中人機交互愈加頻繁,正在擠占已經見頂的手機使用時長,智能車正在演變為數字經濟 3.0 時代的“新流量入口”。雖然軟件定義硬件運行策略,但軟件的安裝載體依然是硬件(汽車),所以汽車的總銷量就成為車用 OS 的安裝上限。智能網聯車軟件體系通常分為如下三層:1)底層底層內核:內核:底層操作系統通常以
20、Android、Linux、黑莓 QNX、國產操作系統為內核基礎。2)操作操作系統軟件:系統軟件:在內核上,研發建立智能駕駛車控系統、智能座艙車載系統。全球來看,美國特斯拉 AutoPilot、英偉達芯片配套軟件棧話語權較大,微軟則與歐洲博世合作開發汽車操作系統,梅賽德斯-奔馳自研整車操作系統 MB.OS,以支持 L3 級自動駕駛Drive Pilot。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上,廣汽研發“普賽 OS”,比亞迪自研“BYD OS”,新勢力們也都在研發操作系統底座。3)“數據閉環數據閉環”平臺平臺:智能網聯車通過環視攝像頭、激光雷達智能網聯車通過環視攝像頭、激光雷達、毫毫米波雷達、米波雷達、路網路網傳
21、感器覆蓋長尾感知場景,傳感器覆蓋長尾感知場景,形成完整的數據閉環形成完整的數據閉環,實現時空場景指數級增長與智能駕駛規?;涞?。實現時空場景指數級增長與智能駕駛規?;涞?。自動駕駛技術能力依賴于“駕駛場景數據”、“數據獲取效率”、“數據利用效率”三者。舉例來說,商湯絕影 SenseAuto Empower 引擎系統在車端負責收集各個時空場景數據(行車/泊車/接駁/載客等),通過篩選高價值數據回傳給云端,基于領先的智能網聯車算力基礎設施、數據驅動算法能力,提高數據利用效率,實現“大感知-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的智能網聯車能力通路。國內以商湯 SenseAuto 11 Empower 為代表的國
22、產開放生態引擎,既能提供數據生產、模型訓練、軟件部署的一站式研發平臺,又能適配車、路、云端不同的硬件廠家。目前目前我們正處于我們正處于智能網聯車的“春秋戰國”時期,智能網聯車的“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勢分久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必合。中國新能源車在橫向車型數量增長與總銷量交付上具有領先優勢,第二步就是向產業鏈上下游的操作系統、基礎軟件、服務平臺縱向開拓,這方面特斯拉已經做出了“全棧自研”的標桿模式。當全球激烈競爭勝出的產業玩家,從汽車制造廠轉型變身為軟件智能服務公司時,很有可能會出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長尾產業參與者將淪為缺少“軟件靈魂”的生產代工廠,當然代工廠也有客觀價值。12 三、智能駕駛:三
23、、智能駕駛:政策政策牽引牽引,“車路云”“車路云”規?;幠;暝?L L2 2 智智能駕駛能駕駛美國美國市場市場暫時領先,暫時領先,而而 L L2+2+是是中國“彎道超車”的戰中國“彎道超車”的戰略機會略機會。據 Counterpoint 最新研究顯示,2022 年上半年,美國 L2 自動駕駛滲透率為 46.5%。據 IDC 數據顯示,2022 年第二季度,中國 L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為 26.6%,燃油車占比較大,新能源車快速增長,外資、合資車企的 L2 級車型占比約 50%。HIS Markit 預計1,到 2025年中國 L2 和 L3 自動駕駛滲透率將達到 43.6%。商湯智能產業
24、研究院認為,2023-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企將重點圍繞 L2+、L3 展開產品研發競賽,伴隨 L2+車型銷量增長,自動駕駛硬件生產成本、裝配成本持續下降,帶來 L3 車型的快速投產,而 L4 自動駕駛會搭載于公共交通工具,如智能公交 RoboBus、智能出租車 RoboTaxi、智能清掃車RoboSweeper 等。2 2022022 年底年底國家部委國家部委政策政策紛紛紛紛出臺,出臺,2 2023023 年將成為中國智能網聯車年將成為中國智能網聯車的“規?;\營元年”。的“規?;\營元年”。參考 2020 年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2,兩個階段性目標是2025年L2和L3級新
25、車裝配率達到50%,2030 年超過 70%,與目前現狀仍存在顯著差距。國家政策對產業發展的牽引價值巨大:1)市場準入市場準入條件清晰條件清晰:2022 年 11 月,工信部、公安部發布的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創新性提出“城市+車企+使用主體”聯合體試點模式,將城市、產品、運營各方責任夯實到位,并給出明確的試點技術要求,1 中國自動駕駛和未來出行服務市場展望,HIS Markit,2021 年 2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2020 年 11 月 11 日 13 充分發揮各地車路協同基礎設施、自動駕駛創新研發、新能源車
26、智能制造、車城網治理服務的差異化產業優勢,在快速實踐中摸索出最佳產業模式。2)運輸運輸安全安全指南全面指南全面:2022 年 8 月,交通部發布的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提出,鼓勵在交通狀況簡單(遠離人員密集場所、惡劣天氣)、條件相對可控的城市封閉式快速公交系統、點對點干線公路運輸等場景,使用自動駕駛汽(電)車,從事城市公共汽車客運、出租汽車客運(含網約車)、道路貨運、道路旅客運輸等服務,根據不同自動駕駛技術條件配備車內駕駛員、遠程駕駛員、安全員,通過車輛動態監控、2 分鐘車輛運行數據留存、安全風險報備、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應急預案演練等手段保障運輸安全。3)先導應用先
27、行積累經驗:先導應用先行積累經驗:2022 年 9 月,交通運輸部公布第一批 18個“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方向),覆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合肥、蘇州、濟南、鄭州、長春、廈門等地,以百姓出行、干線物流、港口碼頭、公園園區等場景實踐自動駕駛技術、智能交通系統。得益于中國大力促進科技創新與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人工智能技術與新能源車產業加速融合,推動智能推動智能網聯車網聯車技術技術三步走:三步走:1)1)跨越“工業紅線”跨越“工業紅線”:人工智能技術在 2014-2020 年不斷取得不同領域優于人眼的成績,例如商湯的機器視覺算法在 ImageNet ILSVRC14
28、 測試中,取得“物體檢測、跟蹤、場景分割”三項冠軍,并在 2020年 CVPR ActivityNet 種獲得“動作分類”、“時空動作”兩項全球冠軍,體現出感知智能超越人類的能力。將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物體檢測能力遷移到智能網聯車中,能夠實現刷臉解鎖車門、FaceID為不同家庭用戶提供個性化駕駛艙設置等汽車智能化單點突破。2)構建“構建“價值閉環價值閉環”:當智能駕駛技術向城市道路、城郊道路、高速公路、限定場景(例如停車場)延展時,所面臨的復雜環境挑戰越來越大,比如各種遮擋、截斷的交通標志、復雜臨時施工道路、異形車、雨雪霧極端天氣、無燈夜天等,都對感知算法提出嚴格要求,需要通過真實環境路測與虛
29、擬仿真測試,形成“車路云”數據閉環,快速迭代訓練智能網聯車的長尾場景(Corner Case),以實行業價值閉環。商湯絕影助力廣汽埃安通過智能網聯車的“駕照“大考,成為通往商業化的必由之路以“人工零接管”的優秀成績自證 L2+輔助駕駛的乘用車出行服務能力,以及“一鍵激活導航智駕”、“駕駛員狀態監測”等安全出行管家式服務。3)降本降本“規?;茝V規?;茝V”:汽車智能化技術通過標準化推進規?;?,持續降低軟硬件成本帶來大規模滲透率提升。例如智能網聯車研發依賴的 AI 云平臺 SenseCore 大裝置上,商湯已將數據自動標注成本降低 500 倍,模型成產成本降低 94%,應用大裝置 TCO 總體成
30、本降低 70%,這一系列降本增效帶來了智能網聯車產品的規?;茝V,例如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21、202215 連續兩年,商湯絕影 SenseAuto 排名智能車艙軟件供應商市場份額第一,量產車品牌包括上汽、廣汽、東風、比亞迪、蔚來、奇瑞、長城、高合等超過 30 家車企合作研發,前裝定點數量達 2700萬臺。在我國智能網聯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相關政策中,加強智能駕駛功能產品安全管理是關鍵,通過智能車艙交互實現人工對自動駕駛的“兜底”。智能網聯車是集異璧之大成者,“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智能網聯車是集異璧之大成者,“聰明的車”、“智慧的路”、“見見多識廣多識廣的云”
31、互為支撐,組合式創新。的云”互為支撐,組合式創新。地處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處的上海臨港產業區,擁有集新能源車制造、人工智能于一體的智能網聯汽車體系,在 2018 年迎來了商湯智能汽車技術研發測試和項目的落地,逐步形成與整車制造配套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路協同等多板塊產業鏈環節。2022 年 1 月,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在臨港產業區建成,作為亞洲最大的智能算力基礎設施之一,為上海及長三角的智能車網聯車產業集群提供全球領先的軟硬件 AI 云研發底座、工程人才培養、車路云數據閉環、量產級安全倫理保障,形成“算法-芯片-應用-生態”的完整智能產業鏈條。16 圖 上海市民乘坐商湯絕影自動駕駛接駁小巴
32、 首先,“聰明的車”首先,“聰明的車”依賴“見多識廣的云”依賴“見多識廣的云”,AIAI 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汽車。2022 年 8 月 15 日臨港“三周年之際”,智慧交通成為“臨港新片區首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清單”核心場景之一,市民通過小程序預約商湯絕影自動駕駛接駁小巴(SenseAuto Robobus),繞行滴水湖畔,通過智能車艙、量產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接駁、車路協同、AI 云的全棧體系,實現“車-路-云-網-圖”一體化訓練、分析、決策能力,順利通過多個“自動駕駛試金石”場景,例如沒有左轉綠燈的無保護左轉場景,將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目前商湯絕影自動駕駛接駁小巴相繼落地上海、無錫、成都、福
33、州、廣州、青島、蘇州等城市,在更多道路場景中積累測試里程、訓練優化長尾場景,例如在多層高架橋上的17 立體定位、無 GNSS 信號的隧道長距離通行、車路城協同運營等領先智能駕駛能力。另一方面,車內智能則經過市場量產車考驗,商湯絕影將兒童識別保護、虛擬行車伴侶(AI 數字人)、手勢語音控制、駕駛員健康實時監測、駕駛分心與為西安動作檢測提醒等領先功能融入智能座艙。在車路協同開放道路上,商湯絕影智能網聯車技術能夠支撐智慧民生、智慧物流、只會配送、智慧作業四大場景,包括公交車/小巴/出租車載人、無人零售和配送、集卡貨運等示范應用,全域融合 C-V2X 網、4G/5G 公網專網、北斗高精度定位網、基礎設
34、施專網等新一代多元異構通訊網絡,基于統一高精地圖服務平臺,以分級服務模式為不同等級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差異性服務。目前新片區道路交通系統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全域交通效率提升 10%,交通事故下降 10%,交通碳排放下降 7%。有效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牽引一批國內企業自主技術研發,實現車載視覺、多域控制器、高精度定位、線控系統等關鍵技術突破;利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條長、科技密度高、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有效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與汽車制造、信息通信、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產業集聚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和應用高地。18 其次,其次,“智慧的路”與“聰明的車”協同運
35、營“智慧的路”與“聰明的車”協同運營,AIAI 軟件定義道路軟件定義道路。在美麗田園著稱的陜西西咸新區,為了打造西咸新區國家級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示范區,其智慧城市數字底座由“車-路-云-圖”四者組成。在 77 個智能路口建設 51.5 公里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示范道路,研發建設車路協同、智能網聯車輛運營、智能交通三類應用場景,積極探索能夠支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等智慧交通發展新模式:1)車路協同車路協同應用應用:在路側邊緣感知,配合車載傳感器,提供交叉路口碰撞感知、前向碰撞感知、盲區預警、緊急制動、失控預警等車路協同服務。2)智能網聯車輛運營:智能網聯車輛運營:提供自動駕駛公交車、自動
36、駕駛出租車、無人環衛車、無人零售車、無人配送車等智能車輛服務。3)智慧交通應用:智慧交通應用:提供交通事件告警、交通違法告警、交通參數分析、城市擁堵溯源、交通規劃引導等服務。陜西西咸新區基于規則配置實現多樣化車路協同場景,以軟件定19 義道路,低成本、高效率實現惠民、惠城、興業的設計目標,達到交通參與者提取率 99%以上,事件識別率 95%以上。依托于開放測試道路,自動駕駛示范運營車輛有望突破 1000 輛,實現公交、出租、接駁小巴、貨運、物流、環衛、智能養護等多場景應用,在全區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為全省推廣積累經驗。圖 廣州羊城通車城網 再次,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車再次,智慧城市與智能網
37、聯車“雙智”協同治理,“雙智”協同治理,AIAI 軟件定義城軟件定義城市市。在“十四五”新型城市建設指導下,廣州羊城通攜手商湯及生態伙伴,融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高新原創技術,完成在廣州巴士集團公交汽車的車載終端智視裝置部署,組建起作為廣州數據大腦的“城市級車城網系統”。推動城市更細粒、更多維、更全局的 AI 數據基座建設。典型場景如下:1)城市道路病害城市道路病害:關系城市交通出行的體驗與安全。關系城市交通出行的體驗與安全。通過城市公交路線的廣泛覆蓋,車輛日常掃描路面狀態,全自動發現病害并上報養護方。有效解決了人工巡檢與錄播人檢等方式帶來的風險與低效,降本增效。20 2)街道違規事件街道違規事
38、件:影響城市管理與營運的長治久安。影響城市管理與營運的長治久安。無論是違規廣告經營,還是占道施工,軌交保護區域的風險事件與常態化管控等等。都能讓關注者第一時間獲悉問題所在,及時處置隱患、防微杜漸。3)城市調研:城市調研:滿足城市其他各部門及行業的調研場景訴求滿足城市其他各部門及行業的調研場景訴求。通過不同 AI 模型的學習成長,達成更多識別與檢測應用。在羊城通的“車城網”模式中,基于公交車輛建設城市級移動感知體系,增強車輛的網聯能力和智能治理水平,補齊智慧城市的數據短板,提升城市信息基礎設施智能化、敏捷化、效益化,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的社會數據降本、城市服務增效的經濟收益,具體體
39、現在如下三個方面:1)以車代以車代人:人:傳統的城區網格員與路長巡視方式,將被效率更優的車城網方式實現。數據統計,一個網格員借助單線公交一天能巡查覆蓋的范圍,相比人巡提升了 20 倍效率。2)以車代桿:以車代桿:相較立桿架設固定式攝像頭,車載感知源采用輕量化設計,降低了 98%的成本,感知范圍卻擴大 1000 倍。由于功耗超低小于 6 瓦,使用車載電源即可無損便捷安裝。同時,兼顧數據安全特性,能做到敏感信息本地化全自動打碼處理。3)以車代車:以車代車:相較工程和專用車輛,利用公交車的全覆蓋特性。能實現日常不間斷巡查基礎庫和專題庫數據。自動歸集建庫、按需梳理、有效提升作業效率與管理應用水平。由此
40、還可以終端擴展到更多營運車輛、無人駕駛車輛、特種機械等類型。21 四、四、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展望展望 2 2023023 年,年,新能源車從今年的新能源車從今年的 6 67070 萬輛預計增長至萬輛預計增長至 9 90000 萬輛萬輛3 3,為智能網聯車打開了產品升級、消費升級、服務升級的藍海,為智能網聯車打開了產品升級、消費升級、服務升級的藍海市場市場空空間間。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智能網聯車中國智能網聯車產業產業在政策法規、技術成熟度、應用在政策法規、技術成熟度、應用成本、市場參與者四方面具有成本、市場參與者四方面具有領先領先優勢,優勢,“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人
41、和”讓我國智讓我國智能網聯車能網聯車市場市場開上開上“快車道”“快車道”。預計 2023 年國產自主品牌的智能網聯車銷量占比將有望超過 50%4,而且 L2+輔助駕駛汽車將從高端價位向中低端價位拓展,廣大國民消費者逐漸從交通出行基本需求,向中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移動起居室(車內娛樂、辦公等)等付費軟件服務演變。據 HIS Markit 中國自動駕駛用戶調研數據顯示,在 L2-3 階段,40%的消費者傾向于智駕費用涵蓋在車價中,而 33%的消費者愿意額 3 中汽協數據預測,2022 年 12 月 4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 2023 年投資策略指出“”2022 年 10 月自主份額智能電動車市場銷量占比
42、為48.7%”,華西證券,2022 年 11 月。22 外付費,為“自動泊車”功能額外付費的消費者幾乎與一次性付費買車(含服務)的人數一樣多(都是 34%),所以是否能激活更多增值軟件服務市場用戶,則要看該功能的實用性、便捷性和穩定性,部分整車廠也會像特斯拉一樣通過 3 個月免費智能駕駛服務試用期來獲得種子用戶與市場口碑。2009 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21 年,中國生產了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動車;2030 年,中國為全球市場提供超過一半的智能網聯車軟件?在國產人工智能、5G、智算中心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人對重構下一代交通格局滿懷信心和使命感。23 出品方 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
43、指導委員會 王曉剛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絕影智能汽車事業群總裁 楊帆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 楊琳 商湯絕影智能汽車事業群商務副總裁 石建萍 商湯絕影智能汽車事業群智能駕駛副總裁 許亮 商湯絕影智能汽車事業群智能車艙副總裁 武偉 商湯絕影智能汽車事業群車路協同產研副總裁 謝振東 廣州羊城通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者 田豐田豐 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 24 編輯 楊學燕、姜楠 鳴謝 龔韞智、劉盼、高遠、閆欣桐、宮超、張琛 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是依托商湯科技海量數據和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深耕 AI 產業化落地案例、集結全球 AI 產業前沿專家學者,以開放、合作、共建、共享方式打造的具有影響力的 AI 產業前沿前沿研究的知識平臺,致力于打造最具影響力的 AI 產業前沿智庫。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