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板塊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業績前瞻:全年總量實現高增聚焦優勢成長-230119(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板塊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業績前瞻:全年總量實現高增聚焦優勢成長-230119(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丨證券研究報告丨 行業研究丨專題報告丨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Table_Title 汽車板塊上市公司 2022 年年報業績前瞻:全年總量實現高增,聚焦優勢成長 報告要點 Table_Summary 2022 年四季度行業產銷受疫情壓制,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30%。展望 2023 年,目前疫情見頂信號逐步顯現,下游需求有望快速恢復,考慮經濟復蘇及政策中性預期,全年銷量表現具備延續性。零部件原材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長期成長仍是主旋律。商用車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智能電動化趨勢不改,聚焦長期優質公司。分析師及聯系人 Table_Author 高登 高伊楠 陳斯竹 王子
2、豪 SAC:S0490517120001 SAC:S0490517060001 SAC:S0490519080011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丨證券研究報告丨 更多研報請訪問 長江研究小程序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cjzqdt11111 Table_Title2 汽車板塊上市公司 2022 年年報業績前瞻:全年總量實現高增,聚焦優勢成長 行業研究丨專題報告 Table_Rank 投資評級 看好丨維持 Table_Summary2 2022Q4 回顧:乘用車需求受疫情壓制、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30%乘用車:乘用車:疫情壓制終端需求,影響四季度總量表現。2022Q4 批發銷量 657.1 萬輛,同
3、比下降0.7%。受政策到期與春節較早影響,12 月終端需求有所恢復,上牌量同比增速回正,達到12.1%。新能源:新能源:四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持續高增長,乘聯會口徑下 2022Q4 銷量 215.4 萬輛,同比增長 65.5%,單月滲透率突破 30%。2023 展望:總量核心取決于疫情、經濟與政策 展望 2023 年,行業總量核心取決于疫情、經濟復蘇與政策方面的邊際變化。乘用車:乘用車:2022 年受疫情影響年底沖量不及預期,一定程度上減少對 2023 年需求的透支。當前感染人數快速回落,1 月初主要城市地鐵人流量環比明顯改善,前期被壓制的需求有望集中釋放,疊加一二季度低基數的影響,銷量表現具
4、備延續性。新能源:新能源:當前 8-20 萬中間市場空間大而新能源滲透率尚低,其中 8-15 萬車型供給存在較大空白,15-20 萬插混競爭力強但車型投放仍然處于初期,純電優質供給尚有缺失。優質供給有望打開市場空間,驅動整體新能源滲透率持續上行。零部件:產量增速受到一定擾動,原材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 當下智能電動變革,行業格局有望重塑,汽車有望繼智能手機成為長期優質成長賽道之一。參照手機和全球零部件提量,中國將孕育大市值零部件公司。新能源汽車競爭提升,配置競賽不斷升級,科技化、電動化和智能化將驅動大量細分賽道滲透率快速提升,也同時構成零部件企業的阿爾法。輕量化、熱管理、智能駕駛(底盤電子、域控制
5、器等)、車燈、座椅、空氣懸架、天幕玻璃等領域具備更好的投資價值。短期來看,不同賽道供應商產品進度各有不同,建議聚焦格局較好,同時新產品和新客戶進入放量期的優質零部件公司。商用車:行業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 商用車經歷大幅下滑后降幅逐月收窄,庫存逐漸消化,對比行業保有量和中樞看,當前已處于底部區間。從驅動力看,房地產頻發政策,重卡需求有望托底;輕卡大噸小標治理持續,2.5L排量占比迅速提升;政府客車采購額顯著提升,且大部分均超齡服役,更換空間較大,預計商用車板塊在 2023 年有望迎來較好增長。投資建議:智能電動化趨勢不改,聚焦于長期優質公司 展望 2023 年,政策、疫情、經濟等多因素積極
6、向好。整車自主品牌處于智能電動新車周期,自主崛起趨勢明確。國內車企加速出海布局,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且仍存在較大空間,出口有望持續貢獻增量。參考智能手機行業,智能電動汽車將孕育大市值零部件公司。下游格局變遷、開發周期縮短、硬件模塊化趨勢以及差異化配置國產化四大因素將驅動自主零部件加速替代外資零部件。推薦滲透率和國產化率雙升的高價值賽道,包括空氣懸架、域控制器、一體壓鑄、混合動力控制器、座椅產業鏈、輕量化電池盒等。1)整車重點推薦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集團等;2)零部件重點推薦拓普集團、新泉股份、伯特利、星宇股份、經緯恒潤、福耀玻璃、華域汽車、森麒麟等。風險提示
7、1、汽車銷量增速不及預期;2、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擠壓盈利。市場表現對比圖市場表現對比圖(近近 12 個月個月)資料來源:Wind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乘聯會 2022 年 12 月銷量點評:疫情影響 12月產銷,2022 年全年銷量實現高增長2023-01-12 新能源滲透率 30%以后如何發展?分價格帶視角2022-12-26 智能電動向前,聚焦優勢成長汽車行業2023 年度投資策略2022-12-24 -32%-18%-3%11%2022/12022/52022/92023/1汽車與汽車零部件上證綜合指數2023-01-19 2XpXaUiXeVrQzRsQbR9RaQtRpPtRpMiNp
8、PoPlOpNoN6MmOnNNZoOpNwMqNoP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3/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目錄 總量:四季度總量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持續高增長.5 乘用車:疫情壓制需求,影響四季度總量表現.6 新能源:四季度持續高增長,滲透率突破 30%.8 零部件:產量增速受到一定擾動,原材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10 商用車:行業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13 汽車行業重點公司 2022 年四季度業績前瞻.17 投資建議:智能電動化趨勢不改,聚焦于長期優質公司.21 圖表目錄 圖 1:2022Q4 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下降 6.5%.6 圖 2:2022Q4 乘用車上牌量同比增長 1.
9、9%.6 圖 3:主要城市地鐵人流量開始環比改善.7 圖 4:主要城市地鐵人流量開始環比改善.7 圖 5:2022.10-11 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分別同比+86.0%、+73.8%.8 圖 6:2022Q4 新能源乘用車上牌量同比增長 48.2%.8 圖 7:2022 年 11 月純電、插混批發銷量分別同比+68.8%、+93.3%.8 圖 8:2022 年 10 月、11 月新能源滲透率分別為 30.5%、35.8%.8 圖 9:乘用車市場各細分價格帶,車型供給對比.9 圖 10:8-12 萬分車型銷量及市占率排名(2022.1-10,萬輛).9 圖 11:12-15 萬分車型銷量及市占率
10、排名(2022.1-10,萬輛).9 圖 12:15-20 萬分車型銷量及市占率排名(2022.1-10,萬輛).10 圖 13:預計 2023 年新能源銷量為 850 萬輛.10 圖 14:預計 2023 年新能源滲透率為 33.9%.10 圖 15:2022 年四季度國內乘用車產量增速下降.11 圖 16:2022 年 10-11 月歐洲乘用車產量增速.11 圖 17:2022 年 10-11 月美國輕型車產量增速.11 圖 18:2022Q4 冷軋板卷成本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明顯.12 圖 19:2022Q4 鋁合金成本環比略有上漲,同比有所下降.12 圖 20:原油與 PP、PVC
11、期貨結算價較為穩定.13 圖 21:2021 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指數情況.13 圖 22:2021 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歐元即期匯率情況.13 圖 23:重卡批發銷量下滑幅度收窄.14 圖 24:重卡上牌銷量下滑幅度收窄.14 圖 25:重卡渠道庫存增幅下降.14 圖 26:重卡企業庫存下降.14 圖 27:中國重卡保有量跟隨經濟增長.15 圖 28:預計 2022 年重卡銷量 70 萬輛左右.15 圖 29:重卡上下半年銷量占比.15 圖 30:輕卡批發銷量下滑幅度收窄.15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4/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31:輕卡上牌銷量下滑幅度收窄.15 圖 32:歷年大
12、中客銷量及增速.16 圖 33:不同種類客車銷量占比.16 表 1:2022Q4 各板塊銷量情況(單位:萬輛).5 表 2:購置稅政策模擬測算.7 表 3:2023 年乘用車行業總量測算(單位:萬輛).7 表 4:乘用車三大類市場,市場空間對比.8 表 5:商用車銷量預測(單位:萬輛).16 表 6:重點公司 2022 年四季度業績前瞻(億元).21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5/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總量:四季度總量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持續高增長 乘用車:乘用車:受疫情影響,受疫情影響,2022Q4 乘用車批發增速偏弱。乘用車批發增速偏弱。2022 年 10-12 月乘用車批發銷量分別
13、為 223.1 萬、207.5 萬、226.5 萬輛,同比增速分別為+11.2%、-5.3%、-6.5%;四季度合計銷量為 657.1 萬輛,同比下降 0.7%。疫情壓制終端需求,受政策到期與春節較早的影響,疫情壓制終端需求,受政策到期與春節較早的影響,12 月需求有所改善。月需求有所改善。2022 年 10-12 月乘用車上牌量分別為 161.3 萬、157.4 萬、247.3 萬輛,同比增速分別為-1.6%、-8.1%、+12.1%;四季度合計上牌量為 566.0 萬輛,同比增長 1.9%。新能源:新能源:新能源持續高增長,新能源持續高增長,2022Q4 滲透率突破滲透率突破 30%。20
14、22 年 10-11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分別為 68.0 萬、74.3 萬輛,同比增速分別為+86.0%、+73.8%,單月滲透率分別為 30.5%、35.8%。據乘聯會口徑,2022 年 12 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 75.0 萬輛,同比增長 48.9%,滲透率達 33.8%。重卡:重卡:行業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行業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 商用車經歷大幅下滑后降幅逐月收窄,庫存逐漸消化,對比行業保有量和中樞看,當前已處于底部區間。從驅動力看,房地產頻發政策,重卡需求有望托底;輕卡大噸小標治理持續,2.5L 排量占比迅速提升;政府客車采購額顯著提升,且大部分均超齡服役,更換空間較大
15、,預計商用車板塊在 2023 年有望迎來較好增長。零部件:零部件:產量增速受到一定擾動,原材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產量增速受到一定擾動,原材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 國內:國內:受疫情影響受疫情影響 2022 年四季度行業產銷出現一定擾動年四季度行業產銷出現一定擾動。2022 年 1-12 月國內乘用車產量合計 2381.4 萬輛,同比增長 11.3%,其中 10 月-11 月疫情的嚴格管控導致需求無法釋放,12 月隨著疫情感染人數快速增長再次影響行業產銷,10-12 月份產量合計 660.9萬輛,同比下降 2.0%,10-12 月產量分別為 233.4 萬輛、215.1 萬輛、212.5 萬輛,同比分
16、別為+17.4%、-3.6%、-15.9%。海外:海外:歐洲歐洲、美國三季度、美國三季度產量產量同比有所增長同比有所增長。我國零部件對外客戶以歐美發達地區為主,四季度歐美產量環比有所波動,同比增速表現較好,其中歐洲乘用車產量 10-11 月同比分別增長 12.0%、4.9%,美國輕型車產量 10-11 月同比分別增長 18.8%、4.0%。原材料原材料:四季度四季度鋼材、鋁合金、塑料粒子等鋼材、鋁合金、塑料粒子等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環比基本保持穩定環比基本保持穩定。表 1:2022Q4 各板塊銷量情況(單位:萬輛)10 月月 11 月月 12 月月 10 月月 YOY 11 月月 YOY 12
17、 月月 YOY 四季度四季度 YOY 乘用車批發 223.1 207.5 226.5+11.2%-5.3%-6.5%-0.7%乘用車上牌 161.3 157.4 247.3-1.6%-8.1%+12.1%+1.9%新能源乘用車 68.0 74.3 75.0(乘聯會)+86.0%+73.8%+48.9%(乘聯會)+65.5%(乘聯會)重卡 4.8 4.7-9.9%-8.8%-資料來源:中汽協,乘聯會,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6/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乘用車:疫情壓制需求,影響四季度總量表現 2022Q4 疫情壓制需求,影響行業總量表現。疫情壓制需求,影響行業總量
18、表現。1)批發來看,2022 年銷量為 2356.3 萬輛,同比增長 9.5%,其中 2022Q4 銷量為 657.1 萬輛,同比下降 0.7%,增速明顯下滑,10 月、11 月、12 月同比增速分別為+11.2%、-5.3%、-6.5%。2)需求來看,2022 年上牌量為 1993.2 萬輛,同比下降 2.2%,其中 2022Q4 上牌量為 566.0 萬輛,同比增長1.9%,10 月、11 月、12 月同比增速分別為-1.6%、-8.1%、+12.1%,受部分政策到期及春節較早的影響,12 月上牌環比改善明顯。整體來看,10-11 月疫情壓制需求,影響四季度行業總量表現。圖 1:2022Q
19、4 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下降 6.5%圖 2:2022Q4 乘用車上牌量同比增長 1.9%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注:由于 2020 年基數過低,導致 2021 年同比增速過高,其他月增速規模難以對比,故控制了增速坐標軸上限 2023 年總量核心年總量核心受疫情、經濟與政策的影響,當前疫情見頂信號顯現,前期壓制需求受疫情、經濟與政策的影響,當前疫情見頂信號顯現,前期壓制需求有望集中釋放。有望集中釋放。受 10-11 月疫情影響,行業傳統旺季期需求仍然受到壓制,政策刺激效果并未完全體現,一定程度上減少對 2023 年的需求透支。展望 2023 年,需求仍
20、將主要受到疫情、經濟復蘇與政策三大方面邊際變化的影響。1)疫情:)疫情:從主要大城市地鐵人流量等指標來看,當前疫情見頂信號逐步顯現,隨著感染人數的快速回落,前期壓制的需求將集中釋放,同時疊加一二季度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影響,銷量表現具備延續性。2)經濟:經濟:汽車行業具備早周期性,2022 年受政策刺激行業增長表現領先于經濟指標,后續經濟回暖仍將帶來較大的需求釋放空間。3)政策:)政策:若補貼政策延續,仍有望較好刺激終端需求,進而影響總量表現,但并不改變短期行業運行節奏。2023 年購置稅政策退坡情況尚不明確,針對購置稅 5%/7.5%/10%的政策環境下,分別對 2023 年行業總量進行測算。7
21、.5%購置稅中性預期下,2023 年乘用車行業預計銷量達 2507 萬輛,同比增長 6.4%,其中燃油車/新能源車型的銷量預計分別為 1657/850 萬輛。-100%-75%-50%-25%0%25%50%75%100%05010015020025030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乘用車批發銷量(萬輛)YOY(右軸)-100%-75%-50%-25%0%25%50%75
22、%100%05010015020025030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乘用車上牌量(萬輛)YOY(右軸)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7/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3:主要城市地鐵人流量開始環比改善 圖 4:主要城市地鐵人流量開始環比改善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 表 2:購置稅政策模擬測算 購置稅購置稅比例比例 預計政
23、策覆蓋車預計政策覆蓋車型影響大小型影響大小 政策覆蓋車型銷政策覆蓋車型銷量(萬輛)量(萬輛)政策未覆蓋車型政策未覆蓋車型影響大小影響大小 政策未覆蓋車型政策未覆蓋車型銷量(萬輛)銷量(萬輛)2023 年燃油車總年燃油車總銷量(萬輛)銷量(萬輛)5%+4%+6%1510.28+1%+3%273.39 1783.67 7.5%+2%+3%1419.83-10%-12%237.04 1656.87 10%-8%-10%1312.72-3%-5%255.90 1568.62 資料來源:長江證券研究所 注:測算基于歷史政策影響結果,鑒于現實情況的復雜性,測算結果僅供參考 表 3:2023 年乘用車行業總
24、量測算(單位:萬輛)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022 2023 樂觀預期(樂觀預期(2023 年年 5%購置稅政策延續)購置稅政策延續)燃油車 434 353 475 444 452 417 441 473 1706 1784 新能源 120 128 188 214 153 175 247 275 650 850 整體 554 481 663 658 605 592 688 749 2356 2634 YOY 9.2%-2.2%36.6%-0.6%9.2%23.1%3.7%13.8%9.5%11.8%中性預期(中性預期(2023 年購置稅
25、政策退坡按年購置稅政策退坡按 7.5%征收)征收)燃油車 434 353 475 444 420 388 410 440 1706 1657 新能源 120 128 188 214 153 175 247 275 650 850 整體 554 481 663 658 573 562 657 715 2356 2507 YOY 9.2%-2.2%36.6%-0.6%3.4%16.8%-0.9%8.6%9.5%6.4%謹慎預期(謹慎預期(2023 年購置稅政策全面退坡)年購置稅政策全面退坡)燃油車 434 353 475 444 397 367 388 416 1706 1569 新能源 120
26、128 188 214 153 175 247 275 650 850 整體 554 481 663 658 551 542 635 691 2356 2419 YOY 9.2%-2.2%36.6%-0.6%-0.5%12.7%-4.2%5.0%9.5%2.6%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注:12 月詳細銷量結構暫未披露,2022Q4 新能源、燃油車銷量為預測值 02004006008001000120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
27、22-042022-072022-102023-01北京上海廣州深圳1月3號后開始環比改善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23-01南京武漢西安蘇州鄭州長沙1月3號后開始環比改善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8/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新能源:四季度持續高增長,滲透率突破 30%2022Q4 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持續高增長,滲透率突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持續
28、高增長,滲透率突破 30%。1)從總量表現來看,批發端,2022 年 1-11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 577.9 萬輛,同比增長 104.6%,10 月、11月批發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86.0%、+73.8%;需求端,2022 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上牌量為523.3萬輛,同比增長80.9%,其中2022Q4上牌量為168.5萬輛,同比增長48.2%。2)分燃油類型來看,插混增速更快,2022 年 1-11 月純電/插混銷量分別為 445.4 萬/132.4 萬輛,分別同比增長 93.3%/154.6%。3)從滲透率角度來看,2022 年 1-11 月新能源滲透率為 27.1%,同比提升 11.
29、7pct;10 月、11 月單月新能源滲透率已分別提升至 30.5%、35.8%。圖 5:2022.10-11 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分別同比+86.0%、+73.8%圖 6:2022Q4 新能源乘用車上牌量同比增長 48.2%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7:2022 年 11 月純電、插混批發銷量分別同比+68.8%、+93.3%圖 8:2022 年 10 月、11 月新能源滲透率分別為 30.5%、35.8%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從各價格帶的市場空間、新能源滲透率與車型供給情況來看,當前 8-20 萬中
30、間市場規模大而新能源滲透率水平滯后,其中 8-15 萬價格帶車型供給整體存在較大空白,15-20萬插混競爭力強但車型投放仍然處于初期,純電尚缺乏優質供給,新能源滲透率有望持續維持較快提升速度,驅動整體市場新能源滲透率持續上行。表 4:乘用車三大類市場,市場空間對比 2022.1-10 低端市場(低端市場(8 萬以下)萬以下)中間市場(中間市場(8-20 萬)萬)高端市場(高端市場(20 萬以上)萬以上)乘用車銷量(萬輛)202.3 1079.4 632.8-100%-50%0%50%100%150%200%250%300%010203040506070802020-012020-032020-
31、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萬輛)YOY(右軸)-100%-50%0%50%100%150%200%250%300%0102030405060708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
32、22-11新能源乘用車上牌量(萬輛)YOY(右軸)-100%-50%0%50%100%150%200%250%300%0102030405060708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純電插混純電YOY(右軸)插混YOY(右軸)0%5%10%15%20%25%30%35%4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
33、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新能源滲透率純電滲透率插混滲透率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9/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同比增速+4.2%+8.6%+27.8%滲透率水平 50.1%20.5%28.2%提升速度+31.7%+133.9%+41.3%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9:乘用車市場各細分價格帶,車型供給對比 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10:8-12 萬分車型銷量及市占率排名(2022.1-10,萬輛)圖 11:12-15
34、萬分車型銷量及市占率排名(2022.1-10,萬輛)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5萬以下5-8萬8-12萬12-15萬15-20萬20-25萬25-30萬30-40萬40萬以上車型CR141%13%6%9%10%11%15%10%14%車型CR577%40%22%34%36%44%59%44%62%車型CR1096%65%38%52%54%63%79%68%89%新能源/燃油車94%53%11%35%115%63%53%85%73%純電/燃油車94%53%11%27%88%42%25%51%43%插混/燃油車0%0%0%7%27%22
35、%28%33%30%燃油車7498810578新能源361220532純電361110222插混000110310燃油車27%21%31%38%32%56%38%32%68%新能源63%28%4%8%13%0%30%33%7%純電63%28%4%4%3%0%13%29%7%插混0%0%0%4%10%0%17%4%0%車型數量對比燃油車市場集中度2022.1-10前十大車型中,對應份額前十大車型中,車型數量5.3%4.1%4.1%3.6%3.5%3.3%3.2%3.0%2.7%2.7%6.2%58.3%0%10%20%30%40%50%60%050100150200250純電燃油市占率7.8%5
36、.7%5.3%4.7%4.7%4.2%3.8%3.5%3.1%3.0%7.6%2.0%44.4%0%10%20%30%40%50%04080120160200大眾朗逸哈弗H6豐田卡羅拉日產軒逸大眾寶來秦PLUS DM-i長安CS75元PLUS本田思域別克威朗其他純電其他插混其他燃油純電插混燃油市占率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0/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12:15-20 萬分車型銷量及市占率排名(2022.1-10,萬輛)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預計預計 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 850 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達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達 33.
37、9%。預計 2023 年隨著更多車型投放,優質供給將進一步打開中間價格帶市場空間,新能源市場中 8-20 萬市場占比進一步擴容至 50.1%,其中,12-20 萬市場插混維持較高增速,插混滲透率有望達到 14.1%,8-12 萬市場純電滲透率有望提升至 16.7%。圖 13:預計 2023 年新能源銷量為 850 萬輛 圖 14:預計 2023 年新能源滲透率為 33.9%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長江證券研究所 零部件:產量增速受到一定擾動,原材料成本基本保持穩定 國內:受疫情影響國內:受疫情影響 2022 年四季度行業產銷出現一定擾動年四季度行
38、業產銷出現一定擾動。2022 年 1-12 月國內乘用車產量合計 2381.4 萬輛,同比增長 11.3%,其中 10 月-11 月疫情的嚴格管控導致需求無法釋放,12 月隨著疫情感染人數快速增長再次影響行業產銷,10-12 月份產量合計 660.9萬輛,同比下降 2.0%,10-12 月產量分別為 233.4 萬輛、215.1 萬輛、212.5 萬輛,同比分別為+17.4%、-3.6%、-15.9%。9.6%6.0%4.9%4.3%3.8%3.6%3.2%3.2%2.9%2.9%21.9%2.1%31.5%0%5%10%15%20%25%30%35%020406080100120比亞迪宋大眾
39、速騰本田雅閣日產逍客豐田凱美瑞吉利星越L豐田威蘭達秦PLUS EV本田皓影大眾途岳其他純電其他插混其他燃油純電插混燃油市占率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21A2022E2023E5萬以下5-8萬8-12萬12-15萬15-20萬20-25萬25-30萬30-40萬40萬以上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平均5萬以下5-8萬8-12萬12-15萬15-20萬20-25萬25-30萬30-40萬40萬以上平均5萬以下5-8萬8-12萬12-15萬15-20萬20-25萬25-30萬30-40萬40萬以上純電滲
40、透率插混滲透率2021A2022E2023E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1/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15:2022 年四季度國內乘用車產量增速下降 資料來源:中汽協,乘聯會,長江證券研究所(注:由于 2020 年基數過低,導致 2021 年同比增速過高,其他月增速規模難以對比,故控制了增速坐標軸上限)海外:海外:歐洲歐洲、美國四、美國四季度季度產量產量同比有所增長同比有所增長。我國零部件對外客戶以歐美發達地區為主,四季度歐美產量環比有所波動,同比增速表現較好,其中歐洲乘用車產量 10-11 月同比分別增長 12.0%、4.9%,美國輕型車產量 10-11 月同比分別增長 18.8%
41、、4.0%。圖 16:2022 年 10-11 月歐洲乘用車產量增速 圖 17:2022 年 10-11 月美國輕型車產量增速 資料來源:Marklines,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Marklines,長江證券研究所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四季度原材料成本四季度原材料成本環比基本保持穩定環比基本保持穩定。1)鋼材:)鋼材:我們選取比較具備代表性的 1mm 冷軋板卷作為參考依據,其價格自 2022 年7 月后降至 4500 元/噸附近,2022 年四季度價格均值同比下降約 20.9%。-100%-80%-60%-40%-20%0%20%40%60%80%100%0501001502002503
42、0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乘用車產量(萬輛)同比-100%-80%-60%-40%-20%0%20%40%60%80%02040608010012014016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
43、2022/072022/092022/11歐洲乘用車產量(萬輛)yoy-100%-50%0%50%100%150%200%250%300%02040608010012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美國輕型車產量(萬輛)yoy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2/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18:2022Q4 冷軋板卷成本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明顯 資料來源:Wind,長江
44、證券研究所 2)鋁合金)鋁合金:鋁價格自 2022 年 3 月起價格有所回落,7 月后價格保持穩定,Q4 均價約18000 元/噸以上,環比略有上漲,同比下降約 15.5%。圖 19:2022Q4 鋁合金成本環比略有上漲,同比有所下降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 3)塑料粒子:)塑料粒子:汽車常用的塑料、人造皮革、化學纖維等原材料的源頭制造材料都為石油,因此石油價格波動也可能影響板塊的盈利水平。四季度原油期貨價格震蕩下行,但零部件公司直接采購的 PP、PVC 等塑料粒子價格保持相對穩定。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20-012020-03202
45、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1mm冷軋板卷價格(元/噸)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 請閱讀最后評
46、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3/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20:原油與 PP、PVC 期貨結算價較為穩定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 匯率匯率:2022 年四季度年四季度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略有下降略有下降。2022 年四季度,BIS 和 SDR 貨幣籃子的人民幣指數均值相較三季度分別下降 3.1%和 4.1%。2022 年 12 月 30 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 6.9514 元,1 歐元兌人民幣 7.3583 元。圖 21:2021 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指數情況 圖 22:2021 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歐元即期匯率情況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
47、所 商用車:行業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 重卡歷經大幅下滑后,重卡歷經大幅下滑后,增速逐漸收窄增速逐漸收窄,行業逐漸消化庫存,行業逐漸消化庫存。2022 年 1-11 月重卡銷量為61.8 萬輛,同比下滑 53.8%,增速絕對值從 4 月開始收斂,11 月收窄到-8.8%。2022年 1-12 月上牌銷量為 47.9 萬輛,同比下滑 66.1%。庫存方面持續消化,由于 2021 年7 月 1 日切換國六,行業持續下滑搶裝的國五庫存,可以看到渠道庫存增幅從 2022 年1 月開始逐漸下降,當前行業批發與零售保持扣除出口后的健康差值;企業庫存量也逐漸下降,企業生產與批發端也保持健康運行。02,0
48、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INE原油(元/桶)PP(元/噸,右軸)PVC(元/噸,右軸)859095100105110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
49、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SDR貨幣籃子)6.06.57.07.58.08.5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美元兌人民幣歐元兌人民幣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4/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50、 23:重卡批發銷量下滑幅度收窄 圖 24:重卡上牌銷量下滑幅度收窄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25:重卡渠道庫存增幅下降 圖 26:重卡企業庫存下降 資料來源:中汽協,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重卡保有量提升至重卡保有量提升至 840 萬輛以上,行業銷量運行區間提升至萬輛以上,行業銷量運行區間提升至 105-170 萬輛,萬輛,2022 年應年應在行業底部。在行業底部。預計 2022 年全年重卡銷量約 70 萬輛,根據行業中樞和當前銷量看,2022年重卡行業目前已在底部區間,單月銷量增速已經企穩回升,隨著行業保有量
51、持續提高,未來銷量中樞有望繼續提升,消化庫存、經濟復蘇有望提升效率。從保有量水平看,經過 2016 年以來持續收縮運力提升保有量,2020 年已經達到 841 萬輛,以 5-8 年更換周期算,行業銷量預期在 105-170 萬輛左右,因為排放標準切換,我們認為 2022 年的 70 萬輛是在消化此前透支的需求而形成的低于行業中樞的銷量,同時行業庫存是健康的,因為 2016-2022 年前四月累計渠道庫存變化數僅 39.6 萬輛,扣掉每年的出口銷量,保守看至少行業未新增大量庫存,因此 2022 年處于行業的底部。-100%-80%-60%-40%-20%0%20%40%60%80%100%051
52、0152025Jan-18Apr-18Jul-18Oct-18Jan-19Apr-19Jul-19Oct-19Jan-20Apr-20Jul-20Oct-20Jan-21Apr-21Jul-21Oct-21Jan-22Apr-22Jul-22Oct-22重卡批發銷量(萬輛)YOY-100%-80%-60%-40%-20%0%20%40%60%80%100%-5 10 15 20 25 30Jan-18Apr-18Jul-18Oct-18Jan-19Apr-19Jul-19Oct-19Jan-20Apr-20Jul-20Oct-20Jan-21Apr-21Jul-21Oct-21Jan-22Ap
53、r-22Jul-22Oct-22重卡上牌銷量(萬輛)YOY(8)(6)(4)(2)0246810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渠道庫存變化(萬輛)(2)-2 4 6 8 10 12 14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
54、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企業庫存量(萬輛)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5/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圖 27:中國重卡保有量跟隨經濟增長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 圖 28:預計 2022 年重卡銷量 70 萬輛左右 圖 29:重卡上下半年銷量占比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輕卡行業銷量下滑幅度同樣持續收窄。輕卡行業銷量下滑幅度同樣持續收窄。2022 年 1-11 月輕卡批發銷量(含皮卡)為 148.0萬輛
55、,同比下滑 22.9%。上牌方面,剔除皮卡之后,2022 年 1-12 月銷量 133.1 萬輛,同比下滑 28.8%,其中柴油同比下滑 42.9%,汽油同比下滑 22.2%。圖 30:輕卡批發銷量下滑幅度收窄 圖 31:輕卡上牌銷量下滑幅度收窄 資料來源:中汽協,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保信,長江證券研究所 148 137 154 168 174 187 201 315 395 461 473 502 534 530 569 635 710 762 841 907 0%2%4%6%8%10%12%14%16%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重卡保有量(萬
56、輛)GDP指數(1978=100)同比增速15.322.916.236.143.133.826.237.1 32.625.438.952.847.6 51.880.334.93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H1銷量H2銷量0.000.501.001.502.002.503.003.50H1/H2-100%-80%-60%-40%-20%0%20%40%60%80%100%051015202530Jan-18Apr-18Jul-18Oct-18Jan-19Apr-19Jul-19Oct-19Jan-20Apr-20Jul-20Oct-20Jan-21Apr-21Jul-2
57、1Oct-21Jan-22Apr-22Jul-22Oct-22輕卡批發銷量(萬輛,含皮卡)YOY-100%-80%-60%-40%-20%0%20%40%60%80%100%-5 10 15 20 25 30Jan-18Apr-18Jul-18Oct-18Jan-19Apr-19Jul-19Oct-19Jan-20Apr-20Jul-20Oct-20Jan-21Apr-21Jul-21Oct-21Jan-22Apr-22Jul-22Oct-22輕卡上牌銷量(不含皮卡,萬輛)YOY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6/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客車方面,客車方面,2022 年年大中型客車大中型客
58、車(含出口)(含出口)銷量銷量仍在仍在下滑下滑,疫情加速行業探底,疫情加速行業探底。2016 年以前,大中客(7 米以上)年銷量總體上維持在 16 萬輛的水平;受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推動,2016 年大中客銷量達到 19.5 萬輛,創歷史新高;2016 年以來連續三年下滑。2021 年大中客銷量下滑至 8.7 萬輛,銷量創近十年新低。2022 年受疫情影響,大中客銷量為 8.4 萬輛,同比下滑 3.8%。公交客車銷量恢復正增長,座位客車加速下滑拖累整體銷量。公交客車銷量恢復正增長,座位客車加速下滑拖累整體銷量。受高鐵與私家車沖擊,座位客車銷量從 2011 年的 9.3 萬輛下降至 2019 年的
59、 4.9 萬輛,2020 年進一步下滑至 3萬輛,占大中客銷量比例降低至 31%。2021 年座位客車比例回升至 40%。2022 年座位客車銷量同比下滑 34.4%,公交客車銷量同比增長 23.3%,已經企穩回升。圖 32:歷年大中客銷量及增速 圖 33:不同種類客車銷量占比 資料來源:中客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客網,長江證券研究所 商用車商用車行業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行業底部探明,經濟修復邊際改善。商用車經歷大幅下滑后降幅逐月收窄,庫存逐漸消化,對比行業保有量和中樞看,當前已處于底部區間。從驅動力看,房地產頻發政策,重卡需求有望托底;輕卡大噸小標治理持續,2.5L 排量占比
60、迅速提升;政府客車采購額顯著提升,且大部分均超齡服役,更換空間較大,預計商用車板塊在 2023 年有望迎來較好增長。展望展望 2023 年,年,我們認為:1)重卡產生銷量波動的本質原因在于供給和需求的波動。當宏觀經濟向上,工程量需求上升,一方面人們的更新意愿增強,為了獲取更高效率選擇提前換車,可能透支后幾年的更新需求;另一方面會吸引更多新進入者,帶來新增需求,一旦供給過剩,則當年購置的車輛閑置,直接影響后年的銷量。預計 2023 年重卡銷量約 90 萬輛,同比增長 29%;2)輕卡:大噸小標持續強治理,行業規范下保有量水平有望上移,預計 2023 年銷量約 201 萬輛,同比增長 26%;3)
61、客車:新能源大中客銷量有望復蘇,但具體程度受到財政預算較大影響,傳統客車繼續恢復,預計 2023 年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座位客車有望迎來修復,大中客整體銷量約 10 萬輛,同比增長 19%。表 5:商用車銷量預測(單位:萬輛)類型類型 中樞銷量中樞銷量 2023E 銷量銷量 2023EYOY 增速邏輯增速邏輯 重卡 110-120 90+29%銷量遠離中樞下限,房地產有望回升 輕卡 220-230 85+26%大噸小標治理提升保有量和行業中樞 客車 14 10+19%公交客車迎來更換周期 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40%-30%-20%-10%0%10%20%30%0.05.010.0
62、15.020.025.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大中客銷量(萬輛)YoY57%58%51%48%46%47%38%39%33%36%31%40%28%40%40%39%45%48%47%57%56%61%57%62%51%65%3%2%10%7%6%6%5%5%6%6%7%9%7%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座位客車公交客車其他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7/22 行業
63、研究|專題報告 汽車行業重點公司 2022 年四季度業績前瞻 比亞迪:產能持續爬坡,交付量持續創新高,規模效應下有望帶動單車利潤繼續提升。比亞迪:產能持續爬坡,交付量持續創新高,規模效應下有望帶動單車利潤繼續提升。2022Q4 公司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68.2 萬輛,同比增長 159.4%,環比增長 27.0%。需求方面,11、12 月因疫情影響有所回落,但整體在手訂單依然飽滿,產能持續爬坡,交付量持續提升。規模效應有望繼續提升單車利潤,2022Q3 單車利潤(其他部分利潤加回減值,Q3 計提減值 7.9 億,同比增加 7.2 億),從 Q2 近 8000 元提升至 Q3 超過 1.1萬,規模效
64、應持續釋放業績彈性,考慮年底可能計提減值和部分一次性費用,預計公司2022Q4 歸母凈利潤 70-75 億,同比增長 1063%-1146%,2022 年全年歸母凈利潤 163-168 億,同比增長 436%-452%。長城汽車:長城汽車: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 Q4 產銷產銷,出口表現亮眼。出口表現亮眼。Q4 多地疫情散發影響下游終端需求市場,從批發銷量來看,Q4 公司銷量 26.5 萬輛,同比下降 33.2%,其中哈弗品牌銷量 16.2 萬輛,同比下降 28.4%,WEY 品牌銷量 0.6 萬輛,同比下降 73.4%,坦克品牌銷量 3.5 萬輛,同比增長 8.4%,歐拉品牌銷
65、量 1.9 萬,同比下降 61.7%,長城皮卡銷量 4.3 萬輛,同比下降 34.6%。海外表現亮眼,Q4 海外銷量 6.1 萬輛,同比增長 37.0%,銷量占比達 23.2,同比增長 11.9pct。預計公司 2022Q4 歸母凈利潤約為 5-6億元,同比下滑71.9%-66.3%,2022年歸母凈利潤約86.6-87.6億元,同比增長28.8%-30.2%。上汽集團:上汽集團:疫情與供應鏈問題擾動四季度總量表現,出口與新能源表現較好。疫情與供應鏈問題擾動四季度總量表現,出口與新能源表現較好。上汽集團2022Q4 實現銷量 153.2 萬輛,同比下降 16.9%,受疫情影響年底沖量高峰并未充
66、分體現。分車企來看,自主方面,上汽乘用車銷量 22.8 萬輛,同比下降 25.3%,智己銷量1923 輛,智己當前網點偏少且集中于一線城市,交付受疫情影響較大;合資方面,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分別實現銷量 35.9 萬/31.6 萬/52.4 萬輛,分別同比下降8.4%/26.4%/14.0%,上汽通用受缺芯影響補庫力度偏慢。上汽集團海外市場與新能源維持較高增速,全年已達成雙百萬量級。展望 2023,合資方面大眾主力車型表現穩定,通用迎來產品大年,芯片供應問題逐步緩解,合資銷量表現有望趨穩,盈利貢獻恢復;自主電動化轉型加速,出口持續貢獻增量。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54
67、.0-57.0億元,同比增長 29.1%-36.3%,2022 年全年歸母凈利潤 180.5-183.5 億元,對應同比增速范圍為-26.4%至-25.2%。濰柴動力:濰柴動力:重卡行業銷量逐季改善,陜重汽表現超出行業,海外有望改善,預計 Q4 盈利環比提升。2022 年 10-11 月重卡行業銷量 9.5 萬輛,同比下滑 9.4%,下滑幅度逐季收窄(Q1/Q2/Q3 分別為-56.5%,-71.1%、-23.3%)。陜重汽 10-11 月表現出色,銷量1.7 萬輛,同比增長 5.7%,超出行業水平。凱傲 2022Q3 受到供應鏈影響出現虧損,Q4有望好轉。公司顯示出下行區間的周期平滑能力,新
68、業務增長良好,非道路、農機等布局進展較快。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 12-14 億元,同比下滑 11%到同比增長 3%,2022 年全年實現凈利潤 45-47 億元,同比下滑 49%-51%。福耀玻璃:福耀玻璃:市占率持續提升,疊加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提升市占率持續提升,疊加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提升,公司,公司 Q4 業績業績有望穩健增長有望穩健增長。Q4 國內市場下游產銷受疫情略有擾動,產量同比略有下降,海外來看歐美行業產量同 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8/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比略有增長,美國工廠盈利或保持平穩,歐洲 SAM 受 Q4 歐洲能源危機、疫情等因素影響虧損壓力仍然較
69、大。匯率方面,Q4 人民幣匯率環比三季度略有下降,預計匯兌對公司業績影響程度較小。預計公司 2022Q4 歸母凈利潤約 10.5-11.5 億元,同比增長90.8%-108.9%,主要系去年同期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匯兌虧損等因素影響,業績基數低;2022 年歸母凈利潤 49.5-50.5 億元,同比增長 57.4%-60.5%。拓普集團:拓普集團:平臺型戰略優勢不斷驗證,盈利水平持續提升平臺型戰略優勢不斷驗證,盈利水平持續提升。四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 40.5萬輛,同比增長 31.3%,其中中國銷量 22.8 萬輛,同比增長 27.9%;吉利銷量 44.3 萬輛,同比增長 9.1%;上汽通用銷量
70、31.6 萬輛,同比下降 26.4%。受益于主要下游客戶產銷增長,加之公司與更多新能源車企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理想、蔚來、比亞迪、問界等客戶拓展順利,產品端輕量化底盤、汽車電子等產品線貢獻新增量,公司單車配套價值持續提升,在四季度疫情反復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實現收入端增速優于主要下游客戶產銷增速。利潤端,受益于產能利用率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加之理想、蔚來、比亞迪、問界等新能源客戶訂單放量,公司產品結構優化,盈利水平同環比均持續提升,達近年最高,利潤增速優于收入增速。預計 2022Q4 歸母凈利潤為 5.4-6.4 億元,同比增長105.1%-143.0%,2022 歸母凈利潤為 17.5-18.5
71、 億,同比增長 71.9%-81.7%。華域汽車:華域汽車:上汽系產銷有所下滑,新客戶持續放量,公司全年上汽系產銷有所下滑,新客戶持續放量,公司全年業績業績有望穩健增長有望穩健增長。2022Q4公司下游主要客戶上汽集團 2022Q4 實現銷量 153.2 萬輛,同比下降 16.9%;外部客戶特斯拉全球銷量40.5 萬輛,同比增長 31.3%,其中中國銷量 22.8 萬輛,同比增長 27.9%;比亞迪銷量 68.2 萬輛,同比增長 159.4%。新產品新客戶持續推進,公司全年業績有望穩健增長。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16-17 億,同比下降 9.5%-3.8%,2022 年歸母凈利
72、潤約 64.8-65.8 億,同比增長 0.1%-1.7%。星宇股份:星宇股份:四季度下游產量表現良好,近期防疫政策優化,終端需求有望恢復,延續景四季度下游產量表現良好,近期防疫政策優化,終端需求有望恢復,延續景氣。氣??紤]開票節奏,2022 年 9-11 月核心客戶產銷整體表現良好,一汽大眾(剔除捷達)產量同比增長 27.8%,一汽豐田/奇瑞/紅旗產量分別同比增長 12.7%/41.7%/5.6%,東風日產產量同比下滑 15.6%。11-12 月終端需求仍受到疫情的抑制,隨著防疫政策優化,前期壓制的需求有望集中釋放。當前公司仍處于產品升級與客戶結構轉型的調整期,隨著收入體量增長與收入結構向好
73、,毛利率有望逐步恢復,整體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2.9-3.1 億元,同比增長 37.5%-47.0%,預計 2022 年全年歸母凈利潤為 10.4-10.6 億元,同比增長 10.0%-12.1%。伯特利:伯特利:新業務定點新業務定點&規劃產能穩步推進,未來收入業績增長逐步兌現規劃產能穩步推進,未來收入業績增長逐步兌現。公司與諸多國內外車企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市場開拓迅速,新定點項目及量產項目較快增長,從而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加。伴隨智能電控產品(包括 EPB、WCBS、ESC 等)、輕量化產品等實現增量,電子電控產品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進一
74、步提升公司產品毛利率。目前公司定點&規劃產能穩步推進,在研項目和量產項目穩步增長,配套產能持續建設,未來收入業績增長逐步兌現。短期仍受益輕量化業務放量和 EPB 滲透率提升,助力業績較快增長。中長期伴隨著 EPB 突破合資,新產品線控制動、電動尾門、ADAS 放量打開新的成長空間。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為 2.2-2.4 億元,同比增長 61.0%-76.6%,預計 2022 年全年歸母凈利潤為 7.0-7.2 億元,同比增長 38.4%-42.3%。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19/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新泉股份:新項目持續落地,疫情影響下四季度延續高增長。新泉股份:新項目
75、持續落地,疫情影響下四季度延續高增長。根據業績預告,2022 年全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 4.65-4.75 億元,同比增長 63.72%-67.25%,其中 2022Q4 實現歸母凈利潤 1.51-1.61 億元,同比增長 137.0%-152.7%,盡管 11、12 月各地受疫情影響,但公司依然延續 Q3 高增長(163.3%),主要因為新項目持續落地。根據中汽協,2022 年 10-11 月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增長 2.6%,公司主要下游客戶方面:吉利 2022Q4銷量 44.3 萬輛,同比增長 7.9%,環比增長 18.0%,其中極氪產能持續爬坡,10 月起交付均過萬,2022Q4 銷量
76、3.2 萬輛,同比增長 440.5%。奇瑞 10-11 月總銷量 21.5 萬輛,同比增長 13.4%,特斯拉 Model Y 10-11 月銷量 11.1 萬輛,同比增長 111.5%,比亞迪元系列 10-11 月銷量 5.7 萬輛,同比增長 337.1%。經緯恒潤:經緯恒潤:電子產品業務多元化發展,類比國外大廠,綜合性企業疊加自主化從小做大電子產品業務多元化發展,類比國外大廠,綜合性企業疊加自主化從小做大。當前時點電動化、智能化變革創造了國內供應商彎道超車機遇;各大國際供應商紛紛并購軟件廠商增強自身技術能力。經緯恒潤從代理 Vector 產品再到研發服務解決方案自研,目前是我國少數完善多元
77、化布局汽車電子產品同時兼具研發測試輔助軟件和功能、應用層軟件能力的廠商確定性趨勢下成為大企業可能性更高。車身和舒適域電子產品產品細分類別多,為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智能駕駛電子產品增速主要由吉利、榮威帶動,奇瑞、一汽、廣汽、合眾、哪吒同時貢獻增量。預計 2022Q4 公司凈利潤為 0.5-0.6 億元,同比下降 49.1%-38.9%,預計 2022 年全年歸母凈利潤為 2.0-2.1 億元,同比增長 35.7%-42.5%。森麒麟:森麒麟:2022 年四季度行業需求受疫情影響弱化,長期來看公司競爭力持續增強。年四季度行業需求受疫情影響弱化,長期來看公司競爭力持續增強。公司積極擴產,產能提
78、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產品+智造+渠道三輪驅動,打造強大護城河。此前公司與芬蘭諾記輪胎簽署制造合作協議,將在諾記輪胎最核心、高端的輪胎產品領域展開合作。此次合作拉開了中國自主輪胎品牌高端化定制序幕,有助于公司提升未來品牌價值、訂單量以及單胎售價。2022 年四季度行業需求受疫情影響弱化,預計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 1.7-1.8 億元,同比下滑 0.3-5.8%,2022 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8.3-8.4 億元,同比增長 10.4-11.8%。宇通客車:宇通客車:2022 年大中客銷量下滑幅度收窄,公交客車恢復正增長,公司盈利能力有年大中客銷量下滑幅度收窄,公交客車恢復正增長,公司盈利能
79、力有望改善。望改善。2022 年受疫情影響,大中客銷量為 8.4 萬輛,同比下滑 3.8%,其中座位客車銷量同比下滑 34.4%,公交客車銷量同比增長 23.3%,已經企穩回升。2022 年公司2022Q4 大中客銷量 9271 輛,同比下滑 7.3%,下滑幅度收窄。其中 10、11 月分別同比增長 30.5%和 18.7%,12 月受疫情影響同比下滑 30.2%。從 Q3 來看,公司單車 ASP提升,結構優化疊加向下游傳導價格,毛利率和凈利潤率大幅改善,預計 Q4 隨著歸母提升利潤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 3-4 億元,同比下滑 14.8%到同比增長 13.6%,2
80、022 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4.3-5.3 億元,同比下滑 13.5%-29.8%。富奧股份:核心客戶銷量同比略有下滑,四季度業績有所承壓。富奧股份:核心客戶銷量同比略有下滑,四季度業績有所承壓。公司核心客戶為一汽大眾、一汽紅旗和一汽解放,一汽大眾(含奧迪、捷達)10-11 月銷量 27.0 萬輛,同比下滑 8.6%,10、11 月單月銷量相比 Q3 單月銷量均值 的 17.4 萬輛,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調整產銷。一汽紅旗 10-11 月銷量 5.9 萬輛,同比下滑 1.6%,一汽解放銷量 10-11 月銷量 1.9 萬輛,同比增長 15.4%。預計 2022Q4 歸母凈利潤 1.6-
81、1.9 億元,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0/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同比下滑 3.6-18.8%,2022 年全年歸母凈利潤 4.5-4.8 億元,同比下滑 42.8%-46.4%。凌云股份:受疫情影響,汽車產量同比略有下滑,公司新業務帶動下整體業績有望穩健凌云股份:受疫情影響,汽車產量同比略有下滑,公司新業務帶動下整體業績有望穩健增長。增長。汽車行業四季度產量同比下滑 2.0%,10-12 月產量同比分別為+17.4%、-3.6%、-15.9%。其中特斯拉國內 10-11 月產量 71704、100291 輛;保時捷 Taycan 10-11 月全球銷量為 2330、9918 輛;寶
82、馬 10-11 月國內電動車產量為 7545、17141 輛,穩定爬坡。公司新業務持續拓展,2022 年 1-6 月份,汽車金屬板塊累計中標項目 93 個,汽車管路板塊累計定點項目 187 個,儲能項目業務增長明顯,其中包括北美新能源主流車企儲能柜熱管理系統管路項目、高強鋼車身項目以及國內主流新能源車企的鋁合金門檻項目和車門防撞梁項目的定點。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 0.8-0.9 億元,同比增長8.8%-22.4%,2022 年全年凈利潤 3.0-3.1 億元,同比增長 7.9%-11.6%。天潤工業:受疫情影響,商用車行業銷量承壓,公司業績承壓。天潤工業:受疫情影響,商用車行業銷
83、量承壓,公司業績承壓。2022 年 10-11 月重卡行業銷量 9.5 萬輛,同比下滑 9.4%,下滑幅度逐季收窄(Q1/Q2/Q3 分別為-56.5%,-71.1%、-23.3%),輕卡 10-11 月銷量 30.5 萬輛,同比下滑 19.3%。公司在 2020 年中重型和輕卡曲軸市場市占率分別達到 60%和 30%,因此受到行業下滑影響。天潤工業進入空氣懸架賽道,憑借產品和研發競爭實力,受益于行業滲透率提升和自主零部件份額提升,有望迎來快速增長,當前產品穩步開發和推進中。預計 2022Q4 公司歸母凈利潤 0.1-0.2 億元,同比下滑 89.7%-79.5%,2022 年全年歸母凈利潤
84、1.7-1.8 億元,同比下滑 68.3%-66.4%。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1/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表 6:重點公司 2022 年四季度業績前瞻(億元)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總總市值市值 2022Q4 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 2022Q4 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 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2022 年歸母凈利潤年歸母凈利潤 2022 年歸母凈利潤年歸母凈利潤 同比增速同比增速 下限下限 上限上限 下限下限 上限上限 下限下限 上限上限 下限下限 上限上限 002594.SZ 比亞迪 8,110 70.0 75.0 1062.6%1145.7%163.1 168.1 435.
85、6%452.1%601633.SH 長城汽車 2,553 5.0 6.0-71.9%-66.3%86.6 87.6 28.8%30.2%600104.SH 上汽集團 1,696 54.0 57.0 29.1%36.3%180.5 183.5 -26.4%-25.2%000338.SZ 濰柴動力 954 12.0 14.0-11.4%3.4%45.1 47.1 -51.2%-49.1%600660.SH 福耀玻璃 939 10.5 11.5 90.8%108.9%49.5 50.5 57.4%60.5%601689.SH 拓普集團 736 5.4 6.4 104.6%142.5%17.5 18.
86、5 71.9%81.7%600741.SH 華域汽車 553 16.0 17.0-9.5%-3.8%64.8 65.8 0.1%1.7%601799.SH 星宇股份 384 2.9 3.1 37.5%47.0%10.4 10.6 10.0%12.1%603596.SH 伯特利 342 2.2 2.4 61.9%76.6%7.0 7.2 38.4%42.3%603179.SH 新泉股份 203 1.5 1.6 137.5%153.2%4.7 4.8 63.8%67.4%688326.SH 經緯恒潤 202 0.5 0.6-49.1%-38.9%2.0 2.1 35.7%42.5%002984.S
87、Z 森麒麟 182 1.7 1.8-5.8%-0.3%8.3 8.4 10.4%11.8%600066.SH 宇通客車 173 3.0 4.0-14.8%13.6%4.3 5.3 -29.8%-13.5%000030.SZ 富奧股份 85 1.6 1.9-18.8%-3.6%4.5 4.8 -46.4%-42.8%600480.SH 凌云股份 75 0.8 0.9 8.8%22.4%3.0 3.1 7.9%11.6%002283.SZ 天潤工業 57 0.1 0.2-89.7%-79.5%1.7 1.8 -68.3%-66.4%資料來源:Wind,長江證券研究所 注:總市值數據更新日期為 20
88、22 年 1 月 13 日。投資建議:智能電動化趨勢不改,聚焦于長期優質公司 展望 2023 年,政策、疫情、經濟等多因素積極向好。整車自主品牌處于智能電動新車周期,自主崛起趨勢明確。國內車企加速出海布局,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且仍存在較大空間,出口有望持續貢獻增量。參考智能手機行業,智能電動汽車將孕育大市值零部件公司。下游格局變遷、開發周期縮短、硬件模塊化趨勢以及差異化配置國產化四大因素將驅動自主零部件加速替代外資零部件。推薦滲透率和國產化率雙升的高價值賽道,包括空氣懸架、域控制器、一體壓鑄、混合動力控制器、座椅產業鏈、輕量化電池盒等。1)整車重點推薦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
89、安汽車、上汽集團等;2)零部件重點推薦拓普集團、新泉股份、伯特利、星宇股份、經緯恒潤、福耀玻璃、華域汽車、森麒麟等。請閱讀最后評級說明和重要聲明 22/22 行業研究|專題報告 投資評級說明 行業評級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行業股票指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為:看 好:相對表現優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中 性:相對表現與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持平 看 淡:相對表現弱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公司評級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公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為:買 入:相對同期相
90、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大于 10%增 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 5%10%之間 中 性: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 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小于-5%無投資評級:由于我們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說明: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說明: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辦公地址 Table_Contact 上海 武漢 Add/
91、浦東新區世紀大道 1198 號世紀匯廣場一座 29 層 P.C/(200122)Add/武漢市江漢區淮海路 88 號長江證券大廈 37 樓 P.C/(430015)北京 深圳 Add/西城區金融街 33 號通泰大廈 15 層 P.C/(100032)Add/深圳市福田區中心四路 1 號嘉里建設廣場 3 期 36 樓 P.C/(518048)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作者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不曾與,不與,也不將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
92、點而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特此聲明。重要聲明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編號:10060000。本報告僅限中國大陸地區發行,僅供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包含作者對證券價格漲跌或市場走勢的確定性判斷。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并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本報告所載的
93、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以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所反映研究人員的不同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本公司或其他附屬機構的立場;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不存在法律法規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靜默措施的利益沖突。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須注明出處為長江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d或者轉發本證券研究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本報告的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證券研究報告的風險。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Powered by TCPDF(www.tcpd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