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研究院:2019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旅游研究院:2019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國內中國國內旅游發展旅游發展年度報告年度報告20192019 中國旅游研究院 郭娜 2019年9月21日 2019年國內旅游業發展趨勢依然向好 國內旅游新經驗新業態不斷涌現 區域旅游非均衡格局未變,發展趨勢向好 主客共享成為旅游發展的新思想 觀光旅游仍然是基礎市場、休閑度假市場穩定發展 國民文化休閑需求日漸凸顯 綜述 1 2 3 4 5 國民文化休閑需求日漸凸顯 40.50% 44.20% 40.60% 18.40% 34.8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博物館 美術館 圖書館和科技館 歷史文化街區 觀看各類文化演出 文旅融合過大年
2、,文化休閑游成 為主流的旅游休閑方式 端午特色文化活動引爆景區客流量。 圖:2019春節期間游客主要旅游休閑方式 文化休閑游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 旅游休閑方式 整體看,端午節驢媽媽平臺景區門票預訂量 整體環比節前增長130%以上,同比去年端 午增長35%; 從主題看,文化類景區增幅明顯。 40% 35% 45% 0%10%20%30%40%50% 文化類景區整體 博物館 文化遺產 圖:2018端午期間文化類景區游客量增長幅度 十一旅游市場:文化參與度廣-超過90的游客參加了文化活動 90% 40% 游客參與文化活動占比 參與一項文化活動參與兩項文化活動 40% 前往博物館、美術館、 圖書館和科技
3、館 37.8% 文化體驗2至5天游客 占比 36% 十一文化類景區整體預 定量同比增長超過36 文化公共產品供應充足 百姓在家門口就可暢享文化生活。參加社 區、博物館等組織的假日培訓、講座等 等, 上海公共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總計69550 場,較2017年同期增加20。 2018上海公共文化活 動增幅 20% 一、觀光旅游仍然是基礎市場 休閑度假市場穩定發展 2017年,我國國內城鎮居民的旅游動機觀光游覽 排在第二位(占29.4%),休閑度假排在第三為 (24.8%);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出游以觀光 游覽為目的者占32.9%,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占 25.0%。 2017年,我國國內農村居民
4、的旅游動機觀光游覽 排在第二位(占22.8%),休閑度假排在第四 (14.5%);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出游以觀光 游覽為目的者占12.2%,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占 6.0%。 綜合判斷,觀光游覽市場仍是國民旅游市場的基 礎市場,休閑度假的穩定發展是現實的市場主導 特征。 30% 29% 25% 12% 2% 1%1% 探親訪友 觀光游覽 休閑度假 商務出差 文娛體育健身 健康療養 其他 圖:城鎮居民國內游客 旅游目的 圖:農村居民國內游客 旅游目的 (一)觀光市場仍占有較高比重 36% 23% 15% 18% 2%2% 5% 探親訪友 觀光游覽 休閑度假 商務出差 文娛體育健身 健康療養 其
5、他 做生意外出辦理公事等 資料來源2018中國旅游統計年鑒 (二)觀光游覽和休閑度假花費數額接近、休閑度假人均花費增長較快 農村居民每次出游花費(按旅游目的)元/人次 590.7 951.9 961.8 1013.2 559 1283.8 546.4 050010001500 探親訪友 觀光游覽 休閑度假 商務出差 文娛體育健身 健康療養 其他 1003.7 1413.3 1385.6 2206.2 1062.7 1576.7 900.1 05001000150020002500 探親訪友 觀光游覽 休閑度假 商務出差 文娛體育健身 健康療養 其他 城鎮居民每次出游花費(按旅游目的)元/人次從
6、花費上來看,觀光游覽仍然是當前旅游的主要市 場之一: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休閑度假和觀光游 覽的花費數額接近; 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探親訪友和觀光游覽是 城鎮居民最傾向的出游目的,但其花費并不是最多 的,反而是商務出差的人均花費最多,這說明我國 城鎮居民出游意愿與實際花費的不匹配,消費需求 有待進一步釋放; 休閑度假人均花費增長較快。我國城鎮居民2017年 人均每次出游花費約1368.3元,其中休閑度假人均 花費1385.6元,觀光游覽人均花費1413.3。農村居 民的數據分別為814.6元、961.8元、951.9元。 13.96% 3.65% 35.22% 28.38% 城鎮居民農村居民
7、城鎮居民農村居民 2017觀光游覽人均 花費增長率 2017休閑度假人均 花費增長率 資料來源2018中國旅游統計年鑒 (三)交通、餐飲、住宿、購物構成國內旅游花費主體 交通和餐飲占據了總體花費的一半以 上。其中餐飲費超過住宿費說明居民更愿意 在吃上花費更多的資金,對住宿要求不高。 城鎮游客更愿意在住宿上花錢、農村游 客更愿意在餐飲和購物上花錢。 城鎮游客交通費占比最高為36.30%,其次餐 飲費、住宿費、購物費分別占到22.90%、 17.50%、12.70%; 農村游客交通費占比最高為34.90%,其次是 餐飲、購物、住宿分別占到25.20%、 14.80%、12.60%; 農村游客旅游消
8、費結構 城鎮游客旅游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2018中國旅游統計年鑒 36.30% 17.50% 22.90% 12.70% 5.40%5.20% 0% 10% 20% 30% 40% 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購物費景區游覽費 其他費用 34.90% 12.60% 25.20% 14.80% 4.80% 7.70% 0% 10% 20% 30% 40% 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購物費景區游覽費 其他費用 (四)有品質且時尚的產品逐步走俏旅游市場 90后成為旅游的中堅力量。 2018年90后的出行人數已超過70后,占比 達到了17%。 90后活力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深圳、 廣州、合肥、成都、鄭州、南京、杭州、
9、寧 波、蘇州和長沙,其中深圳和廣州的90后出 行人數占比均已達到了23%。 資料來源:攜程跟團游和自由行數據 年輕消費者消費偏好將推動旅游市場深刻變 革。推動避暑旅游、冰雪旅游、夜間旅游、房 車旅行、郵輪旅行、山地旅游、博物旅行、體 育旅游、等新時尚旅游消費需求發展。 23% 23% 22% 21% 20% 20% 20% 19% 19% 19% 深圳 廣州 合肥 成都 鄭州 南京 杭州 寧波 蘇州 長沙 2018年年90后活力城市排行榜后活力城市排行榜 二、主客共享成為旅游發展新思想 景觀之上是生活 主客共享 全域旅游 主客共享理念在各省、市的實踐 江蘇:發力供給側與全域旅游創建推動主客共享
10、 上海:文化地標助力打造主客共享高品質世界旅 游城市 廣東:推動全域旅游共建共享 重慶:優化旅游公共服務 實現主客共享 主客共享成為旅游發展新思想 城市已成為主要目的地 全國主要40個旅游城市的游客接待規模 和旅游收入在全國占比較高,分別為全 國的35.4%和38.2%。 江蘇、浙江為例。省內主要旅游城市的 接待游客規模和旅游收入均在省內占比 較大。 蘇州、南京、無錫三市的游客接待規模和 旅游收入在江蘇省占比分別為41.9%、 52.7%; 溫州、杭州、寧波三市的游客接待規模和 旅游收入在浙江省占比分別為62.9%、 70.4%; 40個主要旅游城市在全國占比 35.4% 38.2%36.0%
11、 旅游接待人次占比旅游收入占比5A級景區數量占比 江蘇主要旅游城市在全省占比 41.9%52.8%52.2% 旅游接待人次占比旅游收入占比5A級景區數量占比 62.9% 浙江主要旅游城市在全省占比 旅游接待人次占比旅游收入占比5A級景區數量占比 70.4%35.3% 三、區域旅游非均衡格局未變,發展趨勢向 好 (一)國內旅游業發展環境穩定向好 2011-2018年國內旅游接待量和接 待規模增長率 26.41 29.57 32.62 36.1140 44.4 50 55.39 13.20% 12% 10.70% 10.70% 10.50% 11% 13% 10.80% 0.00% 5.00% 1
12、0.00% 15.00% 0 20 40 6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接待規模(億人次)接待規模增長率(%) 1.93 2.27 2.63 3.03 3.42 3.9 4.57 5.13 23.60% 17.60% 15.30% 15.40% 13% 14% 17% 12.30% 0.00% 10.00% 20.00% 30.00% 0 2 4 6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收入規模(萬億)收入規模增長率(%) 2011-2017年國內旅游收入規模和 收入規模增長率 旅游接待規模保持穩固增長,2011 年的26
13、.41億人次,增長到2018的 55.39億人次,總體增幅109.7%, 平均增幅13.7%; 旅游收入規模保持穩固增長,收入 規模從2011年1.93萬億,增長到 2018年的5.13萬億,總體增幅 165.8%,平均增幅20.7%。 (二)區域間潛在出游力差距呈現出收斂趨勢 2018年,客源地潛在出游力在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比例大約為 6.2:2.5:1.3,即我國的客源市場有62%源自東部地區,25%源自中部地 區,13%源自西部地區。 從發展趨勢來看,東部地區累計潛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 70.0%下降到2018年的62.4%,呈現逐年降低趨勢。于此同時,中西 部地區所占比重在
14、不斷升高,累計潛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 30.0%提升到2018年的37.6%,區域之間的差距呈現出明顯的收斂趨 勢。 31個?。▍^、市)出游潛力指數 表 2018年各?。▍^、市)客源地潛在出游力得分及排名 可將全國31個?。▍^、市)劃 分為5重潛在出游力類型: 出游力極強地區:上海、北京、 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福建; 出游力強地區:河南、湖南、湖 北、河北、四川、遼寧; 出游力較強地區:天津、重慶、 安徽、陜西、山西、內蒙古; 出游力一般地區:江西、云南、 黑龍江、吉林、海南、貴州、廣 西; 出游力弱地區:新疆、甘肅、寧 夏、青海、西藏。 ?。▍^、 市) 潛在出游力 得分 排名省
15、(區、市) 潛在出游力 得分 排名 上海1.00001陜西0.350817 北京0.97932山西0.325718 江蘇0.86543內蒙古0.302619 廣東0.80584江西0.289120 浙江0.76945云南0.261521 山東0.73576黑龍江0.256422 福建0.67367吉林0.249723 河南0.62648海南0.232824 湖南0.59329貴州0.205625 湖北0.562810廣西0.186226 河北0.529111新疆0.157427 四川0.486112甘肅0.101628 遼寧0.456413寧夏0.078229 天津0.413814青海0.05
16、6530 重慶0.399715西藏0.000031 安徽0.37461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 (三)中西部旅游產業化速度高于東部 2011-2018年區域總體 接待量對比 2018年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旅游接待量 所占比例分別為38.56%、28.86%、 32.59%,總體呈現3.8:2.8:3.2的格局,相比較長 期處于“5:3:2”的階梯分布格局已有所收斂。 從發展趨勢上來看,2018年中、西部地區旅 游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45.63%和26
17、.63%, 超過東部地區的14.57%;旅游人次的增長率 分別為38.55%和21.04%,超過東部地區的 11.10%。 我國各區域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現出東 高西低的態勢。東部地區的旅游綜合發展指 數最高,為0.53其次是中部地區,旅游發展 指數為0.49,西部地區的旅游發展指數相對 最低,為0.29。 31個?。▍^、市)國內旅游發展指數 可將全國31個?。▍^、市)劃分為5級國內 旅游發展水平類型: 極發達地區: 江蘇、 浙江、山東; 發達地區:廣東、四川、安徽、河南、福建、 北京、河北、 湖北、云南、湖南、江西、貴 州 、廣西 、山西; 較發達地區:陜西、上海 、 重慶、遼寧; 欠發達
18、地區: 內蒙古、甘肅、吉林、黑龍江、 新疆 、 天津、海南; 不發達地區:青海、西藏、 寧夏 。 0.03 0.04 0.06 0.10 0.17 0.20 0.20 0.21 0.22 0.24 0.33 0.34 0.38 0.38 0.41 0.43 0.47 0.48 0.48 0.48 0.50 0.51 0.53 0.53 0.54 0.55 0.58 0.66 0.76 0.82 0.88 0.000.200.400.600.801.00 寧夏 西藏 青海 海南 天津 新疆 黑龍江 吉林 甘肅 內蒙古 遼寧 重慶 上海 陜西 山西 廣西 貴州 江西 湖南 云南 湖北 河北 北京
19、福建 河南 安徽 四川 廣東 山東 浙江 江蘇 2018各?。▍^、市) 旅游產業發展指數 (四)區域之間客流互動加強,促使均衡化發展格局顯現 區域旅游流空間格局總體穩定,東部地區在旅游客流量和旅游交通便捷度 方面均保持較強優勢。 中客流量方面依然以東部三大經濟區之間、三大經濟區與成渝經濟區之 間、長三角與中部地區之間旅游流為主。 旅游通道便捷度方面,長三角內部的便捷度指數在區域尺度相對較高,達 到17.54.北京流向天津的旅游流便捷度在省際尺度相對較高,達到20.00。 四、國內旅游新經驗新業態不斷涌現 泉州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促進文旅融合 發展。泉州通過盤活旅游資源,打造文旅 IP。挖掘文化、
20、盤活資源,泉州古城探索出 一條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服務產業深度融 合的創新發展路徑,成功打造的多個文旅 IP,成為游客必到打卡的“網紅”。 六盤水全方位進行文化資源的挖掘和開 發、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在由工業城 市向旅游城市轉型的過程中,努力尋找突破 口。從政府主導、品牌打造、項目開發、區 域聯動等多方面探索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模 式,積極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六盤水從涼都 文學、涼都民歌、地名趣談、名家游記散 文、民俗風情等入手,全方位進行文化資源 的挖掘和開發,每年舉辦一次六盤水消暑文 化節,大力打造涼都文化品牌。 (一)文旅融合創新案例 玉舍國家地質森林公園景區 換圖 泉州古城歷史建筑網紅打卡地
21、“小西埕” 盤縣彝族火把節歌舞 溫州發展夜間旅游,引領文化旅游新潮 流。溫州甌江夜游是溫州旅游的名片, 用光講述城市故事,打造“光影創新體 驗產品”,助力月光經濟發展。 貴州發展避暑旅游,快步邁向“旅游高 地”?!?018年,全省大力發展避暑旅 游,強化避暑品牌價值和品牌意識;注重各 個旅游區域的合作,為顧客提供套餐式服 務; 依托自然資源優勢,長春大力發展冰雪 旅游。強化冰雪文化建設。將冰雪旅游和地 域旅游文化相互融合;圍繞打造“冰雪品 牌”,塑造冰雪旅游城市形象。創新營銷方 式。利用生活方式營銷。 (二)旅游產業新業態案例 甌江亮化夜游項目山體燈光秀甌江情 貴州荔波的臥龍潭瀑布長春“凈月潭
22、瓦薩”滑雪節 五、2019年國內旅游業發展趨勢依然向好 文旅融合孕育旅游發展新動能。2019年,文旅融合經濟效 應開始釋放的第一年,雒樹剛部長明確了“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 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要求在擴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等方面也緊緊 圍繞融合發展的主題,穩步推進旅游系統的規范建設和旅游行業的創新發展。 各地文化建設和旅游融合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路徑 逐漸清晰。 居民增收助推旅游消費活力進一步釋放。2019年更大規 模、更大力度的全面減稅以及適度擴大赤字率等積極的政 策有望落地。新一輪個稅改革將起征點調高、三檔稅率級 距擴大,增加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房貸利息 和房租以及贍養老人等六項支出的專項附加扣除,助推居 民增收,同時增長居民消費的熱情。 市場規模有望保持9%以上的增長。據推斷, 預計2019年 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60.6億人次, 同比增長9.5%; 國內 旅游收入達5.6萬億元, 同比增長10%。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