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軟件-公司深度報告:博采數字經濟大潮思聚數字政府華章-230224(3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博思軟件-公司深度報告:博采數字經濟大潮思聚數字政府華章-230224(35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 博思軟件(300525.SZ)深度報告 博采數字經濟大潮,思聚數字政府華章 2023 年 02 月 24 日 應“數字福建“而生,高速成長的政務信息化廠商。博思軟件成立于 2001年,起家于學校收費票款分離、財政票據電子化建設等業務。公司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細分領域深耕細作,以票據電子化業務為根基切入政府資金管理體系,逐步擴大收入規模。公司自 2016 年上市以來,營收增長約 9 倍,員工總數從 600人增長至超過 5000 人,成為高速增長的政務 IT 新星。卓越管理團隊領航,匯聚人才共謀公司發展。博思身上一個鮮明
2、的特點在于以董事長陳航先生為代表的管理團隊開放包容的心態和卓越的領導力。博思上市時股東皆為公司員工,上市后博思通過一系列收購招攬了業內諸多優秀的 IT 團隊,在人數高速擴張團隊迅速壯大的背景下管理層做到了良好的整合。深度挖掘非稅與電子票據,財政 IT 與電子采招蓄勢待發。從業務視角看,博思目前形成基石業務(非稅與電子票據)+第二增長引擎(財政 IT 與電子采招)+培育探索(智慧城市與數字鄉村)三大版圖,成長邏輯清晰。其中:1)非稅與電子票據,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在行政事業單位繳費、醫療、教育領域強有力推進,而財政側、銀行通道側、行業部門側均需要相應的 IT 系統建設和升級,博思憑借明顯的先發優勢成
3、為了非稅與電子票據的龍頭;2)財政 IT 板塊,公司在 2018年拿下陜西省財政云建設項目、成為財政數字化轉型的標桿案例,得到財政部的認可和采用,成為財政部推薦給地方省份的跟從模式之一,并于 2021 年成為財政部預算管理一體化承建廠商。截至 2022 年公司已經承建了包括財政部、陜西、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福建、湖北、廣東、上海等共十個省級及以上案例,后續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3)電子采招,主要分為政府、高校、企業及金融科技四大領域,政府采招已經拿下 7 個省份,而企業級市場空間更加廣闊。數字經濟下,政務 IT 向數字化邁進。2022 年初由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將數字經濟定位
4、未來經濟發展主基調,其中明確到 25 年在線政務服務的實名用戶翻倍達到 8 億。博思是政務 IT 建設的見證者和建設者,業務布局緊跟政務信息化方向,有望在數字經濟指引下充分享受政務數字化紅利。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2-24 年營收分別為 19.0、25.9、35.2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21%/37%/3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2.8、4.1、5.6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20%/49%/36%。當前市值對應 22、23、24 年 PE 為 46、31、23 倍??紤]到博思在政務信息化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和新業務版圖的順利開拓,公司 22-24 年增長速度值得期待,維持“推薦“評級。風險提示:
5、疫情加劇致政務 IT 支出下滑;行業競爭加劇致毛利率下滑;企業級公采開拓進展不及預期。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營業收入(百萬元)1564 1898 2592 3524 增長率(%)37.6 21.4 36.6 36.0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229 275 408 556 增長率(%)41.6 20.1 48.5 36.0 每股收益(元)0.37 0.45 0.67 0.91 PE 56 46 31 23 PB 8.0 6.8 5.6 4.5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3 年 2 月 24 日收盤
6、價)推薦 維持評級 當前價格:20.86 元 分析師 呂偉 執業證書:S0100521110003 電話:021-80508288 郵箱:lvwei_ 分析師 丁辰暉 執業證書:S0100522090006 電話:021-80508288 郵箱: 相關研究 1.博思軟件(300525.SZ)2022 年三季報點評:三季度保持高速高質量增長,全年值得期待-2022/10/26 2.計算機行業深度:逆勢成長的財政 IT:政府開源節流的破局者-2022/09/19 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 目錄 1 高速成長的政務
7、數字化新星.3 1.1 應“數字福建”而生,做精每一個領域.3 1.2 財務視角下:接近“產品化”的政務 IT 廠商.5 2 深度挖掘細分市場,政務數字化的賦能者.9 2.1 信息化賦能典范,財政 IT 領軍者.9 2.2 降本提效與公開透明,公采平臺進入成長快車道.15 2.3 積極探索,智慧城市與數字鄉村孕育未來.20 3 數字經濟定調,政務 IT 向數字化邁進.22 3.1 黃金時期已至,數字經濟成為下一階段方向.22 3.2 數字經濟下,政務 IT 向專業化發展.23 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28 4.1 盈利預測假設與業務拆分.28 4.2 估值分析與投資建議.29 5 風險提示.3
8、1 插圖目錄.33 表格目錄.33 ZVmVrUlZpYdYyQuMbR8QaQmOnNmOsRiNrRpNlOnPqP7NqRqQvPqMtPwMrQpQ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 1 高速成長的政務數字化新星 1.1 應“數字福建”而生,做精每一個領域 應數字化而生,高速成長為財政信息化領軍者。博思軟件成立于 2001 年,起家于學校收費票款分離、財政票據電子化建設等業務。公司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細分領域深耕細作,以票據電子化業務為根基切入政府資金管理體系,逐步擴大公司的收入規模。2006-2015 年,公
9、司搶占政府資金管理信息化市場,將覆蓋面推向全國;2016-2021 年,公司鞏固政府信息化基本盤,發力“互聯網+”政務領域,切入公采平臺建設領域,開拓第二增長曲線。公司自 2016 年上市以來,營收增長約 9 倍,員工總數從 600 人增長至 5008 人,成為高速增長的政務 IT 新星。圖1:博思軟件發展歷程回顧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砥礪前行,業務版圖圍繞政企數字化拓展?;仡櫣镜陌l展路徑,博思遵循“細分領域深耕+成為行業龍頭+結合優勢拓展”的路徑。公司目前已經形成“非稅與電子票據(基石業務)+財政 IT(第二增長曲線)+數字采購(第二增長曲線)+智慧城市與數字鄉村(培育探索
10、期)”的業務架構。從商業模式角度,公司產品多以標準系統+模塊+定制開發為主,同時以公采云、通繳云為代表的 Saas 業務也在順利拓展。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4 圖2:博思軟件業務體系架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齊心協力,董事長率領創業團隊不斷前行。截至 2022Q3,博思軟件股權結構主要以董事長及高管團隊、騰訊、福建電子信息集團為主。其中董事長陳航先生持有公司 17.47%的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核心高管均持有公司一定數額股票。其他重要股東中,林芝騰訊持股 8.24%(定增獲取股權),
11、福建電子信息集團是博思上市時的第 2 大股東,目前持股 4.92%。圖3:博思軟件股權結構(截止到 2022Q3)資料來源:公司 2022 年三季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善用激勵,讓員工享受公司成長紅利。博思自 16 年上市以來,累計實施 2 次員工持股計劃及 4 輪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權激勵,覆蓋員工范圍廣,能夠將核心骨干員工充分綁定,同時也讓員工能夠享受到上市公司成長的紅利,考慮到博思同樣進行了多次并購引入業績優秀的 IT 團隊,進行股權激勵更有利于公司長期發展。根據 2021 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業績考核指標計算,21-23 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為 1.64、1.87、2.15 億元,同比增速
12、分別為 27%、14%、15%。表1:博思軟件上市以來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梳理 日期 激勵類型 授予數量(萬股)占總股本比 授予人數(人)占總員工比 考核指標 2022 年 12 月 28 日 員工持股 2438.7556 3.98%711 14.00%-2022 年 12 月 2 日 限制性股票 798.4935 1.31%679 23.16%以 17-19 年凈利潤均值為基數,21、22、23 年凈利潤增速不低于 110%、140%、175%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5 2021 年 9 月 13 日 股票
13、期權 447.46 1.13%405 10.96%以 18-20 年凈利潤均值為基數,21、22、23 年凈利潤增速不低于 59%、82%、108%2018 年 9 月 28 日 股票期權 594.306 4.58%408 33.06%以 15-17 年凈利潤均值為基數,18、19、20 年凈利潤增速不低于 35%、55%、75%2018 年 2 月 7 日 員工持股 413.9952 5.75%200 30.00%-2017 年 5 月 31 日 限制性股票 389.3 5.71%194 28.74%以 14-16 年凈利潤均值為基數,17、18、19 年凈利潤增速不低于 15%、30%、5
14、0%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注:”凈利潤”指標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總股本數量指每次權益分派前公司的總股本數量;員工持股計劃授予人數、數量均為計劃數,授予人數占員工比采用上一年度員工數計算,數值略有偏高 精準操作,運用資本手段擴展公司能力圈。博思自上市以后另一大鮮明的標簽在于進行了多項出色的收購,將業內優秀的 IT 團隊納入麾下;而后續的業務線協調整合也足以彰顯以陳航董事長為舵手的管理層出色的整合能力。博思收購的公司分布在內蒙古、吉林、成都、北京、廣東等地方,收購后公司進一步補足產品線上的種類,并且在當地拓展客戶也有了基礎。17-19 年間公司逐漸從一個深耕
15、福建的地方 IT 廠商成長為輻射全國的 IT 新星,業務版圖也在非稅與電子票據、財政信息化、公采等細分領域繼續深化。表2:博思軟件上市以來主要收購動作梳理 時間 收購標的 主營業務 收購金額(萬元)持股比例 2016 年 5 月 北京支點國際 政府采購 1635 51%2017 年 8 月 內蒙古金財信息 財政及政府公共服務信息化 8400 70%2018 年 8 月 吉林金財科技 財政信息化管理系統 5550 100%浙江美科科技 電信增值業務運營 1134 70%2018 年 10 月 廣東瑞聯科技 財政信息化業務 11413 78%2018 年 11 月 成都思必得 高校采購 2600
16、51%2018 年 12 月 北京陽光公采 政府采購 3060 51%北京公采云 電子采購 765 51%2020 年 4 月 浙江美科科技 電信增值業務運營 486 30%2020 年 9 月 內蒙古金財信息 財政及政府公共服務信息化 3600 30%2020 年 9 月 廣東瑞聯科技 財政信息化業務 3526.38 22%備注:2020 年 10 月,公采業務板塊整合。將公采業務統一調整至公司控股子公司數采科技架構下。陽光公采、公采云、支點國際變更為數采全資子公司。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1.2 財務視角下:接近“產品化”的政務 IT 廠商 5 年 8 倍,2016-202
17、1 年收入體量復合增速 56%。博思自 2016 年上市后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截至 2016 年末公司營業收入為 1.71 億元,而 2021 年公司的收入體量已經成長至 15.64 億元,5 年間公司收入增長 8 倍,復合增速達到 56%。根據公司的披露口徑(按照業務模式),技術服務收入是近年來高增長的重要動力,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6 主要涵蓋已有標準軟件的開發擴展,以及一定體量的 SaaS 業務。2021 年技術服務收入規模達到 10.97 億元,同比增長 41%;軟件開發收入 3.48 億元,同比增長2
18、7%。圖4:2015-2022Q1-Q3 博思軟件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5:2015-2022H1 博思軟件三大收入構成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毛利率基本保持平穩,技術服務占比提升至整體呈小幅下滑趨勢。公司整體毛利率自上市以后基本穩定在 60%以上,但整體呈現小幅下滑趨勢,這與公司的業務模式有較強的相關性。非稅票據、財政系統經歷上一輪信息化過程,公司已經積淀了十足的標準產品能力,但在具體項目中仍需要一定的開發和擴展,且整體模式呈現項目制的特點。而財政一體化系統、電子采招平臺同樣需要基礎軟件平臺和一定量的開發和升級服務,因此技術服務收入增速快于軟件開
19、發。而考慮到業務模式,技術服務的毛利率約為 60%左右,軟件開發的毛利率超過 80%,因此整體毛利率預計會穩定在 60%以上。隨著公司的覆蓋客戶越來越多,相關的運維和擴展需求成為主要增長的動力。2022H1 公司的表觀毛利率為 53%,主要為季節性因素所致,根據過往中報時期的數據也可以得到印證,預計全年仍將恢復正常水平。圖6:2015-2022H1 博思軟件整體毛利率變化 圖7:2015-2022H1 博思軟件三大業務毛利率變化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人員高速增長,費用率控制卓越。公司是典型的軟件企業,規模擴張與成本主要源自于員工數量,如何做到
20、良好的管理保證項目交付效率與成本控制考驗著管0%20%40%60%80%100%024681012141618營業收入(億元)營收增速024681012技術服務軟件開發與銷售硬件及其他67.1%69.2%68.6%64.5%64.5%63.6%65.1%53.3%0%20%40%60%80%毛利率0%20%40%60%80%100%技術服務軟件開發與銷售硬件及其他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7 理層的能力。博思的銷售、管理、研發費用體量相當,但三大費用合計的費用率基本穩定在 45%左右,彰顯公司管理層在人員快速擴張
21、時期良好的管理能力。截至2021 年底公司員工總數為 5008 人,15-21 年的復合增速達到 30%,員工數量的持續擴張表明公司在未來會繼續保持高成長態勢。圖8:2015-2022Q1-Q3 博思軟件主要費用(億元)圖9:2015-2021 博思軟件員工及期間費率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16-21 年利潤復合增速 43%,用成熟業務孕育新興版圖。得益于收入端的高增長及費用端的良好控制,公司上市后利潤同樣迎來高速增長,2021 年歸母凈利潤達到 2.29 億元,同比增長 41%以上。從利潤增速和利潤率的角度,公司利潤的增長整體慢于收入,主
22、要原因是公司在拓展新業務(如公采平臺)的過程中需要前置投入大量人力來研發及鋪設渠道,因此造成了過去 5 年利潤體量暫時沒有完全匹配收入的情況。目前前期的投入已經初見成效,子公司博思數采 2021 年已實現扭虧為盈,可以從側面反映業務持續成熟,從利潤率上也能夠看出,2020 年博思將數采板塊統一整合至子公司博思數采,同時發力投入,2020、2021 兩年隨著業務高增長利潤率持續提升,2021 年已經達到 14.6%。圖10:2015-2022Q3 博思軟件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圖11:2015-2021 博思軟件利潤率與 ROE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23、 政務 IT 中良好的回款管理,現金流健康。博思主要面向政務信息化市場,公司有著良好的賬期和現金流管理能力,財務指標相對健康,公司的銷售收現比基本維持在 1 左右,經營性凈現金流一直以來保持高質量的成長。2021 年公司銷售收012345678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20%30%40%50%6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員工總數(人)期間費率0%50%100%150%200%250%300%00.511.522.5歸母凈利潤(億元)yoy24.0%22.4%17.6%15.3%11.9%14.2%14
24、.6%16.2%9.1%11.4%14.0%8.8%11.7%14.3%0%10%20%3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歸母凈利率Roe(攤?。┎┧架浖?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8 現達到 16.4 億元,同比增長 47%;經營性凈現金流達到 3.1 億元,同比增長 67%。2021 年現金流情況進一步優化,一方面能夠反映公司的各項業務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彰顯公司優秀的人員和回款管理能力。圖12:2015-2022Q3 博思軟件銷售現金流情況 圖13:2015-2022Q3 博思軟件利潤與
25、凈現金流比較(億元)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00.40.81.2051015銷售收現(億元)銷售收現比-2-101234歸母凈利潤扣非利潤經營性凈現金流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9 2 深度挖掘細分市場,政務數字化的賦能者 2.1 信息化賦能典范,財政 IT 領軍者 2.1.1 非稅與電子票據,博思的優勢領域 非稅收入: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補充,年收入占比達 15%。非稅收入就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向企業和個人收取的除稅收以外的費用。非稅收入中收取金額最大的是專項收入
26、、行政事業型收費和罰沒收費等。2021 非稅收入 2.98 萬億元,同比增長 4.2%。近五年來非稅收入每年占全年總收入的 15%左右。圖14:我國非稅收入的主要形式 圖15:2016-2021 非稅收入(萬億元)及占比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招股書,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票據電子化成為重要變革,IT 全方位賦能非稅收繳流程?;仡櫡嵌愂杖氲男畔⒒^程,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財政部門、用票單位、代收銀行以至社會公眾的實時聯網,從而大大提升非稅收的收繳效率。2003 年開始,財政部、福建省財政廳發文推動非稅收入和票據電子化改革,拉開了非稅收入體系信息化建設的序幕。以票據電子
27、化為關鍵環節,通過信息化系統建設,賦能非稅收入的收繳環節。圖16:非稅收入收繳款環節及核心的信息化系統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回顧非稅收入信息化:財政部主導,政策驅動由試點到推廣。非稅收入、財政2.922.822.703.242.862.980%10%20%30%01234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全國公共財政收入:非稅收收入:合計非稅收入占比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0 票據的信息化改革統一由財政部主導,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是行業需求增長的重要動力。2012 年財政部發布財
28、政票據管理辦法拉開了全國性的票據電子化改革的序幕;財政部國庫司印發 關于加快推進地方政府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將非稅收繳電子化改革推向全國;2017 年財政部印發 關于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試點方案,將試點從中央部門推廣到地市;2019 年 8月份財政部、衛健委、醫保局聯合發文關于全面推行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通知,打開了醫療領域電子票據建設的市場。表3:我國非稅收入與電子票據改革政策梳理 時間 文件名稱 主要內容 2020 年 4 月 收費公路通行費財政票據(電子)正式啟用通行費電子票據。使用范圍為部分公路。2019 年 8 月 關于全面推行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
29、通知 2020 年底前全面推行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推廣運用醫療收費電子票據。2018 年 11 月 關于全面推開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通知 在試點地區將改革全面推廣,非試點地區和部門做好推廣規劃。2019年 2 月前完成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2017 年 11 月 關于做好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第二批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 擴大地區和學校規模,開展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試點工作。2017 年 7 月 關于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試點方案 選擇 11 個地區和部分學校,試點開展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試點行業為教育、醫療、交通等。2013 年 5 月 關于中央部門和單位開展財政票據電子
30、化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 從 2013 年開始,在中央部門和單位實施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試點工作,并確定第一批試點單位名單。2012 年 12 月 財政部關于印發關于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的方案的通知 完善和推廣運用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系統,實現全過程電子化,促進構建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體系。2012 年 10 月 財政票據管理辦法 財政部門積極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實現全過程電子化。2011 年 1 月 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財政資金管理的通知 全面推進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并在 2012 年底前全面落實到位。要逐步推行非稅收入電子繳款,提高信息化技術。2011 年 關于印發財政部綜合司 2011
31、 年工作要點通知 大力推行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選擇部分單位試點,逐步實現財政票據自動核銷,并逐步推廣。同時,進一步簡化中央財政票據種類,為推進電子化改革提供基礎支持。2009 年 1 月 財政部關于深化地方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 將通過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收繳非稅收入的方式作為主要方式,研究建立以電子信息為基礎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支持新型繳款方式。2004 年 7 月 財政部關于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 完善非稅收入收繳及管理方式,實現各級部門與代收銀行間非稅收入收繳信息聯網,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健全監督檢查機制。資料來源:財政部,民生證券研究院 從試點與公開訂單看,醫院、學
32、校是改革的重要領域。非稅系統建設與電子票據改革相輔相成,非稅的收繳系統與政策管理系統主要承建財政體系的系統建設以及銀行的資金流轉接口,而電子票據改革的主要施行單位是以醫療、教育、公安、交通為代表的事業單位。從財政部改革文件中的試點單位也能夠看出,除中央部門、財政部門外,醫院、學校等領域的最早開啟試點的單位。19 年醫療領域啟動,市場空間持續打開。2019 年由財政部、衛健委、醫保局聯合發文,推動醫療電子票據改革,就此打開了相關系統建設的市場空間。2021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1 年底,我國醫院數量總體達到
33、36570 所,其中公立醫院總數約為 1.2 萬家: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醫療新基建被推向新風口,從工程項目建設網的數據來看,2022 年我國公立醫院工程新建項目數量達到 2120 個。圖17:2022 年我國公立醫院工程新建項目數量(個)圖18:我國高校的數量及體系 資料來源:工程建設項目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民生證券研究院 博思為何能做到領先?福建先行,卡位優勢凸出;深度挖掘,實現產品化。以票據電子化改革為核心的非稅收入信息化建設在早期尚處于探索階段,主要推動力來源于省財政廳的政策推力,而早在 2005 年,福建省財政廳就印發福建省省直單位全面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
34、實施方案,明確試點單位并要求在兩年時間內,完成全面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的任務。博思憑借早年的積累,充分參與到福建電子票據改革,形成財政票據電子化軟件、非稅收入收繳、非稅收入政策管理軟件的完整產品體系。截至 2021 年底,公司財政電子票據業務已經覆蓋財政部及 30 個?。ê?、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下同)和新疆建設兵團;醫療電子票據已經覆蓋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其中二級及以上累計 5000 余家;在非稅繳款方面,非稅電子化改革已覆蓋全國 22 個省份。圖19:博思軟件全國非稅收入一體化管理系統 圖20:博思軟件財政電子票據及非稅收入領域的客戶情況(截至 2021 年底)資料來源:公司官
35、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展望看,非稅與電子票據改革之路尚未停止。非稅收入與電子票據改革是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典型案例,背后反映的用信息化手段替代傳統紙質媒01002003004005006001-3月 4-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2 介的過程。非稅與電子票據的市場并未因電子化滲透率接近天花板而結束,一方面,圍繞相關的 IT 系統擴建、升級和運維服務仍將持續;另一方面,從紙質到電子票據的躍遷只是第一步,下一階段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大數據
36、應用下的為國家開展數據分析與智能監督管理、依據政策要求的系統信創升級改造將進一步優化財政非稅收繳及電子票據體系。圖21:財政電子票據的區塊鏈應用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2.1.2 助力財政數字化轉型,打造業務核心系統 2019 年政策定調,財政 IT 一體化建設全面發力。財政體系涉及預算資金的流動,信息化投入是幫助政務體系高效運轉的重要手段,自 2003 年“金財工程“開始,我國持續推進財政的信息化建設。而 2019 年財政部發文,確立了財政信息化建設的又一輪推廣建設周期,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預算管理一體化業務規范,并依據規范制定全國統一的技術標準,在此基礎上推進全國財政業務規范和
37、技術標準全覆蓋。表4:我國財政信息化相關政策梳理 時間 法規、政策名稱 相關內容 2021 年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 就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出意見,包括總體要求;加大預算收入統籌力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規范預算支出管理,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化;嚴格預算編制管理,增強財政預算完整性;強化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增強預算約束力加強風險防控,增強財政可持續性;增強財政透明度,提高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等七個方面內容。2020 年 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試行)要求進一步提高對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的認識,參照規范要求開展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扎實推進試點實施工作。其中,財政部將確定 5-6
38、個試點省份于 2020 年依據規范開展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2020 年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技術標準 V1.0 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數據描述、接口標準、邏輯庫表、系統軟件質量標準等技術規范做出了規定。2019 年 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實施方案 財政部就財政業務系統建設工作,提出由省級財政統建統管的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建設。2019 年 7 月財政部召開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建設現場會暨全國財政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了推進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新的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符合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建立
39、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財政信息化三年重點規劃 關于推進財政大數據應用的實施意見 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3 財政信息系統集中化推進工作方案 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用軟件系統固化預算管理流程,嚴格落實預算法。2016 年 財政部關于地方財政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利用 2-3 年時間,以統一基礎數據規范、統一財政業務數據標準存儲、統一應用支撐平臺總賬結構、統一縱向層級交換機制、統一信息安全體系五大核心要素為重心,持續深化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和整合,著力推進核心系統統建統管和集中部署,積極開展財政大
40、數據創新應用,形成橫向一體化、縱向集中化、全國系統化的財政信息化發展格局。資料來源:中科江南招股說明書,民生證券研究院 省級主導建設與推廣,同時覆蓋廣大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與傳統信息化系統區別,主要體現在三方面:1)從底層技術考慮,采用云架構、微服務和大數據等新型技術,以更好地實現“一體化、集中化”的思想;2)以省級為核心部署點,以預算管理模塊為核心紐帶,向區縣及廣大預算單位推廣下沉;3)信創設計和多元兼容,能很好地適配和支持國家信創發展規劃和要求。若以博思軟件中標的陜西省財政云為案例,一個省的預算管理一體化核心系統財政側總體投資金額接近 1 億量級,若考慮延展業務,如非稅票據、財
41、政部要求的整合模塊、行政事業單位增量市場,以及后續建設及維護費用,每個省的 IT 建設規模值得期待。圖22:以博思為例看典型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 圖23: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單位案例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預算管理一體化市場空間:保守測算為 105.9 億元。根據我國財政體系,可以將目標客戶分為省、市、區、縣四級,同時還存在接近百萬個預算單位。對于市場空間的測算,從“量”和“價”兩個維度來闡述:1)關于量,目前參與建設預算一體化的單位包括政府的財政部門以及財政預算觸達的廣大預算單位,對于政府財政部門,按照 2020 民政部發布的2020 年 5 月
42、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劃定客戶層級(計劃單列市納入省級統計;且基于業務可開展 性,省級數量未考慮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分成省級、地市級、區縣級、鄉鎮級四類;關于預算根據地方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進展情況通報,推算預算單位整體數量為 69.90 萬個。2)關于價,根據博思軟件、中科江南的公告,以及采招網的相關訂單數據,一個省的建設費用在 1 億元左右,而預算單位建設體量預計在 1 萬元左右。綜合上述對于財政預算一體化的拆分,以及不同層級部門 IT 支出的測算,不考慮預算單位一體化的擴展模塊,我們保守預計整個財政預算一體化建設帶來的增量市場空間有望達到 105.9 億元。博思軟件(
43、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4 圖24: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帶來的增量市場空間測算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公司公告,中科江南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G 端財務管理軟件起家,深耕財政與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領域。博思起家于財政信息化軟件,01-03 年間憑借財務管理軟件成為福建財政信息化優質供應商。2016 年公司設立博思致新,并引入業界優秀的團隊,實現了財政信息化的進一步突破。博思的財政 IT 系統主要在子公司致新體內,從致新 18-20 年的財務數據及20-22 年業績承諾也能看出管理層對于業務前景的信心。圖25:2018-
44、2020 年博思致新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圖26:博思致新 2020-2022 業績承諾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卡位優勢明顯,陜西財政云一體化項目具備標桿效應。政務領域的 IT 系統建設,試點效果與標桿案例有很強參考意義,博思致新中標陜西省財政云項目成為財政核心系統的標桿案例,并順利承建了財政部預算管理一體化。陜西“財政云”將徹底解決長期困擾財政部門的數據標準龐雜、業務流程脫節、信息資源分散、數據無法共享長期受制于應用軟件開發商等問題,也為下一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試點打下基礎。財政部、陜西省預算一體化系統是全國全面云化、信創的典型案例和最佳實踐,博思
45、的產品已經具備云化、集中、微服務、信創主流廠商適配等特點,在拿下陜西并打造成標桿案例后,致新陸續在吉林、廣東、福建、上海等 9 個省級財政單位拓展。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820192020營業收入(萬元)凈利潤(萬元)0%20%40%60%8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2020212022扣非凈利潤(萬元)yoy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5 表5:博思致新中標陜西財政云一體化項目(單位:萬元)年份 客戶名稱 合同名稱
46、 主要產品標的 合同金額 2018 年 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財政云(一期)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項目開發 省級財政核心一體化系統 3,467.80 2019 年 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財政云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市縣推廣項目供貨 市縣級財政一體化系統 5,063.00 2019 年 陜西省財政廳 非稅暨票據管理一體化平臺建設項目供貨 省廳非稅暨票據管理一體化平臺 775 2020 年 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非稅暨票據管理一體化平臺升級改造 省級財政核心一體化系統 526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 打造中臺+組件模式,從預算到財政 ERP 領軍。公司結合財政部整合下發地方應用軟件工作方案,助力全國分批整
47、合財政部下發應用軟件,分步并入中央和地方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最終實現全省“一套”完整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實現了一套中臺多個產品模塊的深度一體化,符合財政部發布的業務規范與技術標準,快速支撐業務發展與業務創新,使系統更加智能化。公司深知財政信息建設的痛點和關鍵需求,打造預算管理、內控、績效、會計等模塊組件,發揮自己在非稅領域積累的軟件產品化能力和實施交付團隊,有望在財政 IT 領域不斷擴大業務版圖。圖27:博思軟件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 圖28:博思軟件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特點 資料來源:公司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2.2 降本提效與公開透明,公采平臺進入
48、成長快車道 2.2.1 電子采招:”互聯網+”的典型場景 政策發力互聯網賦能,公共采購電子化突飛猛進。近年來,中央審議通過了 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各部委相繼發布“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政府采購框架協議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 等一系列政策、通知,推動著公共采購行業朝著線上化、平臺化、智能化發展。招采電子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證招采公平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以政府、大型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6 企業、事
49、業單位為代表的采購方是電子招采平臺的主要建設方,其中政府采購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典型的電子采招案例。圖29:政府采購一體化云平臺 圖30:以建設工程為主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資料來源:廣東省政府采購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民生證券研究院 政策陸續推行,政府央企成為電子采招平臺建設主力。隨著我國行政透明建設的推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提高招采透明度、預防腐敗、節約成本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已成為招采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自 2017 年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發文 “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 年),我國電子采招進入成長快車道,線上交易規??焖僭鲩L。表6:采
50、招政策梳理 時間 政策文件 核心內容 2022 年 9 月 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 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激發市場活力 2022 年 1 月 政府采購框架協議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 框架協議采購應當實行電子化采購 2021 年 4 月 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 明確政府采購需求管理的原則、主要內容、編制要求等,并對采購實施計劃、風險控制、監督檢查與法律責任作出規定。2020 年 12 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完善政府采購法的適用范圍,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加強政府采購需求管理,健全政府采購方式和程序,完善政府
51、采購合同制度,簡化供應商資格條件 2019 年 12 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國家鼓勵利用信息網絡進行電子招標投標。數據電文形式與紙質形式的招標投標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19 年 11 月 政府采購信息發布管理辦法 中央預算單位政府采購信息應當在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地方預算單位政府采購信息應當在所在行政區域的中國政府采購網省級分網發布。2019 年 7 月 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 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權利。要全面清理政府采購領域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2018 年 11 月 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 2017 年 1
52、1 月 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管理辦法 改革和調整原規定。明確要求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公告公示信息應當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或者在項目所在地 31 個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并同時交互至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7 2017 年 7 月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規范政府采購當事人的采購行為,加強對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017 年 2 月 “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
53、案(2017-2019年)全面規劃和協同各行業和地方深入推進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的行動方案。2015 年 8 月 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辦法 對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實行檢測認證的依據、目的,檢測認證的概念、范圍、主要程序、內容方式以及相關實施、監督管理職責分工等作了明確規定。2015 年 7 月 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按照市場化、專業化方向,大力推廣電子招標投標”。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電子招投標平臺陸續建設,市場空間不斷打開。招采電子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證招采公平性方面有突出的作用,經實踐證明,電子招標投標可以降低 5%-10%的直接成本,節約 1%
54、-2%的人員和辦公費用,平均每個招標項目節約交易成本約 2.73 萬元。在政策推動和效率提升需求兩方面助力下,電子招標交易額迅速增長,2021 年達到 7.39 萬億,相較于 17 年 行動方案 出臺時規模增長 509%。華經產業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得出,2016 年以來,我國電子招標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漲趨勢,2021 年市場規模為 28.3 元,預計 2025 年增長至 42.6 億元。圖31:2017-2021 年中國招投標平臺對接的交易規模 圖32:2016-2025 我國電子招投標市場空間及預測 資料來源: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民生證券研究院 I
55、T 廠商視角下,平臺運維與增值服務想象空間可觀。電子招投標平臺的主要建設方為政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從客戶實力的角度有比較強的議價權。但公采平臺并非單純的平臺軟件開發,從系統建設的角度,采招平臺依據不同省的個性化需求有大量的開發運維服務,而隨著平臺的不斷建設相應的新增模塊也會陸續增加;從平臺運營的角度,采招過程圍繞采購人、供應商和整個采招環節有大量的增值服務空間,并可以與金融機構進行廣泛的金融 IT 合作。以新點軟件為例,采招板塊中運營和維護費占每年收入的 60%左右;以博思自己的采招板塊業務看,金融科技是一個已經成熟的業務版圖。0%50%100%150%200%01000020000300
56、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172018201920202021電子招標采購交易規模(億元)YOY-10%10%30%010203040我國電子招投標行業市場規模(億元)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8 圖33:新點軟件為例,采招運營與維護收入占比高 圖34:博思軟件公采板塊中金融科技業務邏輯 資料來源:新點軟件招股說明書,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2.2.2 深度挖掘電子公采價值,空間與模式均值得期待 博思深耕財政領域信息化,建設政府采購平臺。目前的政府
57、電子公采平臺主要有兩大類,分別為以工程招標為主,對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招采平臺,以及對接財政部體系,承建各個省級采招網。博思繼續發揮自身在財政領域信息化的優勢,建設政府采招網。從目前各省的政府采購官網看,明確第三方技術支持的共有 18個,其余在官網層面并未顯示。而目前的 18 個政府采購網中,博思數采(博思旗下開展數采業務子公司)拿下財政部、福建、廣東、內蒙、黑龍江等 7 省,除此之外還參與了北京、山東、湖北、海南等十個省的政府采購相關業務系統的建設。表7:各省政府采購網的技術支持情況 公司 省采購網技術支持 博思數采-博思軟件旗下數采業務子公司 財政部、福建、廣東、內蒙、黑龍江、陜西、四川、
58、遼寧 政采云-阿里與浙江省財政廳共同成立公司 上海、浙江、山西、安徽、廣西、貴州、青海、新疆 重慶港澳大家軟件產業有限公司 重慶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吉林省慧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吉林 江蘇富深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海南信息島技術服務中心 海南 資料來源:各省政府采購網,博思軟件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收購業內優秀公司,設立博思數采明確方向。博思數采業務板塊孕育多年,2017 年突破福建政采平臺,2018 年收購北京陽光公采,2019 年設立博思數采,并在 2020 年將數采業務整合到統一組織架構下,目前公司持有博思數采 64.09%的股權。博思數采 2021 年實現營收 2
59、.25 億元,占整個博思收入的比重達到14.42%,同時 21 年已經實現盈利,21 年數采凈利潤為 0.11 億元。020,00040,00060,00080,0002018201920202021H1軟件平臺(萬元)平臺運營(萬元)維護服務(萬元)智能化設備(萬元)智能化工程(萬元)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9 圖35:博思數采目前的股權架構情況(截至 2023 年2 月 14 日)圖36:博思數采 20、21 年年營收及利潤(億元)資料來源:企查查 APP,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
60、院 政府采購不斷開拓,從財政部到各省采購平臺建設。博思公采業務目前以政府領域為主,依托自身在財政信息化領域多年的建設經驗,承做財政部、各省財政廳運作的政府采購網。目前博思主要拿下財政部、國采中心、中直采購中心,省級層面主要為福建、廣東、內蒙古、黑龍江等 7 省的獨家技術支持廠商,同時北京、山東、湖北等 10 個省份均參與平臺建設,目前市場占有率為 35%。政采領域外,高校領域的采招同樣是博思的優勢領域,憑借自身在事業單位多年的信息化經驗以及收購成都思必得的整合,實現資產管理+電子采招兩大產品組合,在高校領域不斷拓展,拿下清華、四川大學等多個標桿案例。圖37:博思軟件政府采購平臺 圖38:博思軟
61、件高校采購領域典型案例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企業級市場,想象空間廣闊。政府與高校電子采招建設是博思的優勢領域,而企業級電子采招市場方興未艾,有望成為各家企業服務廠商爭奪的重要市場。根據博思官網的數據,電子采招方式預計能夠提升 70%的采購效率,考慮到我國有較多大型央企國企及眾多位于產業鏈頭部的大型民營企業,在疫情等因素驅動線上化采購交易的背景下,下一階段企業級電子采購市場有望成為企業 IT 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而對于平臺承建 IT 廠商而言,企業級市場相對政府領域規模更加廣闊,同時商業模式的拓展也更值得期待,圍繞采購人、供應商的增值服
62、務種類更多,相關的定制化和運維服務需求也會更龐大。1.502.25-0.500.511.522.520202021博思數采收入博思數采利潤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0 圖39:博思企業級電子采購平臺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多家大型企業選擇博思,拓展值得期待。目前博思企業級采購已經覆蓋了包括金融、醫療、制造、交通、煙草、航天、物流等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典型客戶中包括中國人壽、航空工業、國家能源、中國石油、同濟醫院、順豐、施耐德中國等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頭部客戶,為后續企業級市場的拓展
63、奠定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圖40:博思企業級采購標桿客戶案例 資料來源:博思數采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2.3 積極探索,智慧城市與數字鄉村孕育未來 數字城市,一碼通行。城市碼是省、市政府打造服務百姓的超級入口,意在打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1 造城市服務民生品牌,結合疫情防控、交通、醫療、教育、政務等應用形成高頻流量入口,構建行業應用生態,打造“一人一碼、一事一碼、一物一碼、一企一碼”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跨地區、跨應用的一碼通行。平臺可為社會治理、城市運營、城市管理構建數據的活水動力機制,沉淀鮮活的城市運行數據,
64、通過挖掘城市行為大數據,提升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為城市運營提供重要的數據分析支撐。依托 2018年打造的“數字福州,一碼通行”全國樣板工程,博思數科積極參與北京、福建、江西、陜西、甘肅、廣西、莆田、泉州、貴陽、滄州、定西等省級和城市級的一碼通行建設。統一支付,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公司就“如何構建統一的基礎服務,引領數字中國建設”進行了充分調研和探討,認為“政府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是集聚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的數據和服務的入口,是符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全場景應用的城市服務平臺。平臺可實現資金交易可管可控、資金循環服務當地經濟、資金落地合作銀行創稅增收,提升當地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目前“政府統一
65、公共支付平臺”已經促進政府和企業建立“數據+金融+科技”模式的金融體系,實現智慧化運營。聚焦領域,打造數字場景應用新生態。加快城市數字場景應用建設,構建“底座+入口+場景”生態體系。公司通過核心產品構建,在“城市碼平臺”和“政府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底座基礎上,研發了“城市通”綜合服務平臺,并建設了“數字人民幣綜合服務”、“維修資金繳費”、“教育繳費”等城市服務應用。公司創造的新生態能夠有效改進現有群眾體驗感、便捷性不強、共性支撐能力等基礎服務不足、數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支持智慧城市由粗放建設向精細化運營轉變。圖41:博思軟件“城市碼”平臺架構 圖42:博思軟件-智慧城市惠民服務成效 資料來源:博
66、思軟件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博思軟件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數字鄉村開始探索,空白市場亟待發掘。2020 年 10 月 28 日,公司與衡陽市人民政府、騰訊云計算(長沙)有限責任公司于衡陽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數字鄉村”業務領域的深度拓展正式起航。博思目前設立博思數村等子公司,發掘鄉村數字化新機遇。根據博思官網的信息,公司目前探索打造 APP+大數據平臺的模式,通過科技將鄉村治理、鄉村產業數字化,并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盤活鄉村資產,打造一個服務全國的數字鄉村運營服務平臺、多個城市級鄉村治理平臺。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
67、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2 3 數字經濟定調,政務 IT 向數字化邁進 3.1 黃金時期已至,數字經濟成為下一階段方向 國務院發文定調,規劃 描繪數字經濟全景。2022 年初由國務院印發的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為今后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明確指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從 7.8%提升至 10%,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從8.16 萬億增長至 14 萬億,CAGR 達 11%;從結構上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提升 3 倍,在線服務實名用戶翻一番至 8 億,工業與政務數字化方向明確。表8:“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中提出的數字經濟主要發展指標 核心指標 2020 2025 CA
68、GR 屬性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7.8 10/預期性 IPv6 活躍用戶數(億戶)4.6 8 12%預期性 千兆寬帶用戶數(萬戶)640 6000 56%預期性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萬億元)8.16 14 11%預期性 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14.7 45/預期性 全國網上零售額(萬億元)11.76 17 8%預期性 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萬億元)37.21 46 4%預期性 在線政務服務實名用戶規模(億)4 8 15%預期性 資料來源:“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民生證券研究院 部分細分方向明確提及,有望成為數字經濟建設重點。從發展規劃中,部分細分方向被重點
69、提及,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兩種思路,規劃中分別提及了 7 大重點數字化轉型行業和產業數字化方向。圖43:“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關于數字化方向的具體闡述 資料來源:“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民生證券研究院 數字經濟在“十四五”成為重要主線,“十三五”時期目標有借鑒意義。在“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被抬升至空前高度,對于下一階段經濟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數字化方向細分領域相關內容智慧農業+智慧水利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領域數字化轉型;加強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應用。構建智慧水利體系。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培育智能制造先行區;分行業制定
70、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工業互聯網創新鼓動工業企業利用5G、時間敏感網絡(TSN)等技術改造升級企業內外網,完善標識解析體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商務數字化打造智慧供應鏈體系。健全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引導批發零售、佳宿餐飲、租賃和商務服務等傳統業態開展線上線下、全渠道、定制化、精準化營銷創新。智慧物流傳統物流設施數字化升級;建設跨行業、跨區域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物流信息實時共享;建設智能倉儲體系。金融數宇化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深化應用;發展智能支付、智慧網點、智能投顧等新模式;推進數字人民幣建設。能源數宇化推動能源各環節設施數字化升級;推進微電網等智慧能源技
71、術試點示范應用;建設能源體系業務數字平臺。數字技術創新突破補齊關鍵技術短板;強化優勢技術供給,重點布局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突破智能制造、數字孿生、城市大腦、邊緣計算、腦機融合等集成技術;搶先布局前沿技術融合創新。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完善5G、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加快平臺化、定制化、輕量化服務模式創新;協同推進信息技術軟硬件產品產業化、規?;瘧?。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持續壯大新興在線服務,加速互聯網醫療發展,推動遠程協同辦公產品服務優化升級;深入發展共享經濟;鼓勵發展智能經濟,培育智能服務新增長點,推進自動駕駛,智能停車等
72、應用;有序引導新個體經濟。產業創新生態建設發揮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強資源共享和數據開放,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產業化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3 我們梳理了“十三五”時期信息化發展的目標規劃,信息化與移動互聯網的滲透是這一階段的主旋律。表9:“十三五”時期關于信息化的目標規劃 指標 2015 年 2020 年 年均增速(%)總體發展水平 1.信息化發展指數 72.45 88 信息技術與產業 2.信息產業收入規模(萬億元)17.1 26.2 8.9 3
73、.國內信息技術發明專利授權數(萬件)11 15.3 6.9 4.IT 項目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例(%)2.2 5 2.8 信息基礎設施 5.光纖入戶用戶占總寬帶用戶的比率(%)56 80 24 6.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40 70 30 7.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57 85 28 8.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78 90 12 9.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Tbps)3.8 20 39.4 信息經濟 10.信息消費規模(萬億元)3.2 6 13.4 11.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萬億元)21.79 38 11.8 12.網絡零售額(萬億元)3.88 10 20.8 信息服務 13.網民數量
74、(億)6.88 10 7.8 14.社會保障卡普及率(%)64.6 90 25.4 15.電子健康檔案城鄉居民覆蓋率(%)75 90 15 16.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20 80 60 17.電子訴訟占比(%)15 14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3.2 數字經濟下,政務 IT 向專業化發展 政務數字化擺在突出位置,“互聯網+政務“邁入新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中對于政務的數字化建設做出了全面的闡述。整體目標上看,2020 年在線政務服務的實名用戶數量為 4 億人,到 25 年實現翻倍至 8 億人的規模增長;從具體方向上看,政務數字化下沉是顯著趨勢,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覆蓋更廣泛領
75、域、區域和人群是下一階段政務信息化發展的目標。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4 圖44:“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對于政務信息化的表述 資料來源:“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民生證券研究院 政務信息化發展進入新階段,建設數字政府成為重要目標?;仡櫿男畔⒒ㄔO,經歷了早期信息化的滲透,16 年以來“互聯網+”建設的摸索,2020 年疫情的檢驗,政務信息化建設進入“數字政府”發展的新階段。結合規劃內容,數字政府在建設方向上,將向城鄉融合、地區下沉、部門打通、效能提升等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圖45: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階段
76、 資料來源:大漢軟件招股說明書,民生證券研究院 政務 IT 支出行穩致遠,結構性變化更值得關注?;仡?2014 年以來的政務 IT市場,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整體市場空間從 2014 年 1845 億元增長 2020年 3682 億元,復合增速為 10.4%。預計到 26 年整個電子政務的市場空間為 6523億元,21-26 年間 CAGR 為 8.3%。未來幾年間整體市場規模的增速將平穩增長,但結構的變化更值得關注,數字政府建設預計將更多地投入以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興軟件系統的建設。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
77、報告 25 圖46:2014-2026 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民生證券研究院 結構變化值得關注: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笆濉睍r期,政務 IT 建設主要圍繞信息化的滲透與互聯網+模式的探索,經過 2020 年疫情的考驗,以健康碼、行程碼為核心的數字治理在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經過疫情檢驗,數字政府建設的成果已經得到初步驗證,未來有望進一步將“互聯網+”建設下沉。圖47:我國電子政務體系架構圖 資料來源:新點軟件招股說明書,民生證券研究院 政務 IT 公司梳理:集成商與外包商為主。我們梳理 A 股目前以政務 IT 為主業或者在政務 IT 領域有影響力的公司,整體看
78、目前沒有出現顯著的領軍企業,這與過去政務信息化行業投入力度、行業商業模式有一定的關系。但隨著政務信息化不斷升級,行業中已經出現增速良好,利潤率較高的軟件公司,以新點軟件、博思軟件為代表的后起之秀,專注公采平臺等細分領域的公司,有望在新技術的滲透下實現優質的高增長。0%2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我國電子政務服務市場規模(億元)yoy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6 表10:A 股政務 IT 上市公司梳理 簡稱 業務領域 市值(億元)2021 年 19-21 年 收入(億元)利潤(
79、億元)利潤率 收入復合增速 利潤復合增速 新點軟件 政務&采招 173.75 27.94 5.04 18%22%24%博思軟件 財政&采招&智慧城市 139.78 15.64 2.29 15%20%29%萬達信息 智慧城市 137.68 35.13 0.69 2%18%-63%東軟集團 政務&醫療 131.63 87.35 11.73 13%1%216%中科江南 財政 IT 122.61 7.38 1.56 21%23%30%數字政通 智慧城市 98.47 14.81 2.07 14%6%16%南威軟件 政務&集成 91.93 17.16 1.33 8%8%-12%華宇軟件 集成&法院 76.
80、93 57.52 2.95 5%18%-20%久其軟件 財政&管控 73.33 27.09-1.32-5%-4%-236%久遠銀海 人社&醫療 72.91 13.06 2.19 17%9%11%榕基軟件 電子政務 54.01 7.17 0.3 4%0%-16%浪潮軟件 電子政務 50.33 18.3 0.42 2%8%14%科創信息 智慧城市 30.75 4.97 0.39 8%9%3%金潤科技 電子采招 6.54 0.71 0.24 34%2%-168%信源信息 電子采招 3.55 1.08 0.34 31%20%31%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備注:市值截至日期為 2023 年
81、2 月 17 日)傳統龍頭地位依然穩固,但專業化趨勢已然出現。根據 IDC 的數據,2020 年數字政府整體解決方案的市場空間為 149.32 億元,同比增長 13.2%,其中 top 6廠商均為傳統集成商大廠,CR6 為 45.3%,且市場份額第一中國軟件市占率為8.7%。若聚焦細分領域,則政務數字化的格局會出現變化,以財政 IT 為例,top 5 廠商分別為太極華青、博思軟件、久其軟件、中科江南、用友政務,且博思、中科江南兩家專注財政信息化細分賽道的公司擁有良好的財務指標。而其他細分領域,法院、稅務、人社 IT 龍頭分別為華宇軟件(36%)、稅友軟件(19%)、久遠銀海(13%),專業化趨
82、勢明顯。圖48:2020 年中國數字政府解決方案市場格局 圖49:2020 年財政 IT 解決方案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IDC,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IDC,民生證券研究院 12.80%11.80%7.50%5.30%5.20%太極華青博思軟件久其軟件中科江南用友政務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7 “產品型”公司已然出現,架構領先代碼復用率高。不考慮固有印象,聚焦業務數據,目前政務 IT 領域已經出現兩家業務高增長,接近“產品化”的公司,分別是新點軟件和博思軟件。兩家公司業務領域有一定相近,在 17-20 年間
83、政務業務收入均實現良好的增長,同時毛利率不同于傳統的定制外包業務,能夠穩定在70%左右的中樞,具備“產品化”的屬性。圖50:2017-2020 年新點&博思政務收入(億元)圖51:2017-2019 年新點&博思政務業務毛利率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1.733.714.497.152.96 5.10 8.19 10.54 0246810122017201820192020新點政務收入博思政務收入67.5%66.3%66.1%68.5%68.6%64.5%64.5%63.6%10%30%50%70%2017201820192020新點政務業務毛利
84、率博思政務業務毛利率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8 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4.1 盈利預測假設與業務拆分 收入預測:根據公司年報披露的業務分拆,可以將博思的業務分為軟件開發與銷售、技術服務、硬件及其他三個方向,其中:1)軟件開發與銷售,主要的業務形態為標準化軟件與定制軟件,結合公司自身的業務主要為非稅收入及電子票據、財政業務系統、公采平臺中的標準代碼模塊,在公司的收入占比中逐漸下降至 20%左右,這主要與政務 IT 的商業合同簽訂模式有關,隨著財政 IT、公采平臺業務在公司收入占比中逐漸提升,相關的標準版軟件收
85、入占比將持續下降,但整體業務收入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紤]到公司預算一體化、電子采招業務高速增長,相應的軟件模塊需求有望持續高增,并結合 2022 年疫情短暫的影響收入確認節奏,因此給予 22-24 年該業務 25%、35%、30%的增速預測。2)技術服務,主要的業務形態分為運維服務(標準及定制軟件后續的維保、功能擴展、升級)、Saas 服務、運營服務三類,考慮到公司的 To G 屬性目前仍以運維服務為主。公司的運維服務收入占比持續超過軟件,且增速更快的原因主要為商業合同簽訂模式,建設一個客戶的財政系統建設或省級公采平臺后,后續會有大量的功能拓展和產品省級需求??紤]公司預算管理一體化作為類似“ER
86、P”系統,建成后需要大量升級運維需求,而電子采招平臺更是需要持續的運營投入,因此公司的技術服務收入有望保持良好增長。同時考慮到收入體量以及人員數量,我們預計 22-24 年技術服務收入增速分別為 22%、40%、40%。3)硬件及其他,主要為滿足客戶集成需求的外購軟硬件產品,體量非常小,我們預計未來將保持 5%左右的小幅增長。表11: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營收拆分及預測(單位:億元)業務拆分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營收合計 1.71 3.10 5.59 8.99 11.36 15.64 18.98 25.92 3
87、5.24 YOY 12%81%80%61%26%38%21%37%36%技術服務 1.07 2.03 3.23 5.71 7.79 10.97 13.38 18.74 26.23 YOY 22%90%59%77%36%41%22%40%40%軟件開發與銷售 0.59 0.93 1.87 2.48 2.75 3.48 4.35 5.87 7.63 YOY 26%58%101%33%11%27%25%35%30%硬件及其他 0.04 0.14 0.50 0.79 0.82 1.19 1.25 1.31 1.38 YOY-78%250%257%58%4%45%5%5%5%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
88、研究院預測 關于三大業務的毛利率,由于軟件開發與銷售售賣的基本為標準軟件產品,毛利率相對穩定,而技術服務費用與合同簽訂、人力成本相關,展望 22-24 年看也基本處于穩定狀態,預計 22-23 年公司毛利率穩定在 64%,24 年公司毛利率為65%。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9 表12: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營收拆分及預測(單位:億元)毛利率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整體毛利率 69%69%65%64%64%65%64%64%65%
89、技術服務 62%65%67%65%61%62%62%62%62%軟件開發與銷售 84%81%73%76%80%88%80%80%80%硬件及其他 43%35%21%22%30%25%30%30%30%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 從成本費用側看,公司的主要費用在銷售、管理、研發費用,且公司近 5 年來費用控制能力卓越,三大費率之和基本保持穩定在 45%左右。展望未來三年,預計公司仍將保持原有的節奏繼續開拓市場和研發投入,同時公司在經歷 19-22 年人員快速擴張后,預計在 23 年后人員增速將趨緩,因此預計銷售費用 22-24 年占比分別為 15%、14%、14%;管理費用 22-2
90、4 年占比分別為 16%、15%、15%;研發費用 22-24 年占比分別為 15%、15%、15%。盈利預測結果:預計公司 22-24 年營收分別為 19.0、25.9、35.2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21%/37%/3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2.8、4.1、5.6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20%/49%/36%。表13: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盈利預測結果 利潤表(億元)2021 2022E 2023E 2024E 營業總收入 1,564 1,898 2,592 3,524 營業成本 546 683 921 1,246 營業稅金及附加 13 19 26 35 銷售費用 253 285
91、363 493 管理費用 238 304 389 529 研發費用 241 285 389 529 財務費用-0 -4 -6 -9 營業利潤 284 360 534 726 營業外收支 0 0 0 0 利潤總額 284 360 534 726 所得稅 29 54 80 109 凈利潤 254 306 454 617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229 275 408 556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 4.2 估值分析與投資建議 考慮到博思服務與政務 IT 公司,且具備良好的產品化屬性,我們選擇中科江南、新點軟件、稅友股份 3 家同樣服務于政務信息化的上市公司作為可比公司,根據 Wind
92、一致預期下三家公司 23、24 年 PE 均值分別為 34、27 倍,而根據我們的預測博思當前市值對應 23、24 年 PE 為 31、23 倍??紤]到博思在政務信息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0 化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和新業務版圖的順利開拓,公司 22-24 年增長速度值得期待,而當前估值明顯低于可比公司。維持“推薦“評級。表14: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盈利預測結果(市值與股價數據為 2023 年 2 月 24 日收盤價)公司 市值(億元)股價(元/股)EPS(2022E)EPS(2023E)EPS(20
93、24E)PE(2022E)PE(2023E)PE(2024E)新點軟件 183.91 55.73 0.00 2.52 3.29/22 17 稅友股份 155.86 38.40 0.64 0.86 1.08 60 45 35 中科江南 119.11 110.29 2.33 3.09 4.01 47 36 28 均值 53 34 27 博思軟件 127.66 20.86 0.45 0.67 0.91 46 31 23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可比公司數據采用 wind 一致預期;博思軟件盈利預測采用民生研究院預測)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94、,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1 5 風險提示 1)疫情加劇致政務 IT 支出下滑。2022 年以來疫情反復、經濟增長放緩,政府財政預算較為緊張,因此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政務 IT 支出及回款收回的進度,進而對公司的經營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目前進入疫情常態化階段,未來疫情的走勢仍是未知數。2)行業競爭加劇致毛利率下滑。在行業廠商紛紛加大投入的情況下,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若后續各家廠商競爭激烈導致價格戰情況,會影響項目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進而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若公司不能及時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可能會影響公司在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從而使得公司銷售收入增長放緩
95、甚至出現下滑,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3)企業級公采開拓進展不及預期。公司充分滲透政府和高校采購等領域,在企業采購方面也提供了全面的軟件產品,若企業級公采開拓的執行力度不及預期,則可能影響公司公共采購業務的發展。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2 公司財務報表數據預測匯總 利潤表(百萬元)2021A 2022E 2023E 2024E 主要財務指標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營業總收入 1564 1898 2592 3524 成長能力(%)營業成本 546 683 921 1246 營
96、業收入增長率 37.65 21.37 36.55 35.96 營業稅金及附加 13 19 26 35 EBIT 增長率 37.80 15.76 56.13 37.29 銷售費用 253 285 363 493 凈利潤增長率 41.62 20.09 48.46 36.03 管理費用 238 304 389 529 盈利能力(%)研發費用 241 285 389 529 毛利率 65.08 64.02 64.46 64.65 EBIT 279 323 504 692 凈利潤率 16.26 16.10 17.51 17.52 財務費用 0-4-6-9 總資產收益率 ROA 9.06 9.46 11.
97、38 12.31 資產減值損失 0 0 0 0 凈資產收益率 ROE 14.27 14.63 17.85 19.53 投資收益 4 19 13 18 償債能力 營業利潤 284 360 534 726 流動比率 2.63 2.77 2.75 2.76 營業外收支 0 0 0 0 速動比率 2.44 2.65 2.62 2.63 利潤總額 284 360 534 726 現金比率 1.33 1.47 1.50 1.53 所得稅 29 54 80 109 資產負債率(%)26.23 25.35 26.84 28.14 凈利潤 254 306 454 617 經營效率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229 2
98、75 408 556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132.91 140.00 130.00 125.00 EBITDA 322 368 556 752 存貨周轉天數 75.21 36.00 36.00 36.00 總資產周轉率 0.62 0.65 0.72 0.78 資產負債表(百萬元)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每股指標(元)貨幣資金 848 1043 1406 1906 每股收益 0.37 0.45 0.67 0.91 應收賬款及票據 570 694 882 1162 每股凈資產 2.62 3.07 3.74 4.65 預付款項 12 20 28 37 每股經營現金流 0.51
99、0.50 0.78 1.01 存貨 113 67 91 123 每股股利 0.00 0.00 0.00 0.00 其他流動資產 136 149 171 202 估值分析 流動資產合計 1678 1974 2578 3430 PE 56 46 31 23 長期股權投資 77 80 85 89 PB 8.0 6.8 5.6 4.5 固定資產 174 254 326 391 EV/EBITDA 37.26 32.09 20.56 14.56 無形資產 72 79 81 85 股息收益率(%)0.00 0.00 0.00 0.00 非流動資產合計 851 935 1010 1082 資產合計 2528
100、 2908 3588 4512 短期借款 42 42 42 42 現金流量表(百萬元)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應付賬款及票據 210 215 290 393 凈利潤 254 306 454 617 其他流動負債 385 454 605 809 折舊和攤銷 43 45 52 59 流動負債合計 637 711 937 1244 營運資金變動-19-61-57-91 長期借款 0 0 0 0 經營活動現金流 310 307 479 615 其他長期負債 26 26 26 26 資本開支-149-125-123-127 非流動負債合計 26 26 26 26 投資-96-4-
101、4-4 負債合計 663 737 963 1270 投資活動現金流-237-110-114-113 股本 400 603 603 603 股權募資 137 0 0 0 少數股東權益 260 291 336 398 債務募資-170 0 0 0 股東權益合計 1865 2171 2625 3242 籌資活動現金流-178-2-2-2 負債和股東權益合計 2528 2908 3588 4512 現金凈流量-105 195 362 500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 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3 插圖目錄
102、 圖 1:博思軟件發展歷程回顧.3 圖 8:2015-2022Q1-Q3 博思軟件主要費用(億元).7 圖 9:2015-2021 博思軟件員工及期間費率情況.7 圖 10:2015-2022Q3 博思軟件歸母凈利潤及增速.7 圖 11:2015-2021 博思軟件利潤率與 ROE.7 圖 12:2015-2022Q3 博思軟件銷售現金流情況.8 圖 13:2015-2022Q3 博思軟件利潤與凈現金流比較(億元).8 圖 14:我國非稅收入的主要形式.9 圖 15:2016-2021 非稅收入(萬億元)及占比.9 圖 16:非稅收入收繳款環節及核心的信息化系統.9 圖 17:2022 年我國
103、公立醫院工程新建項目數量(個).11 圖 18:我國高校的數量及體系.11 圖 19:博思軟件全國非稅收入一體化管理系統.11 圖 20:博思軟件財政電子票據及非稅收入領域的客戶情況(截至 2021 年底).11 圖 21:財政電子票據的區塊鏈應用.12 圖 24: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帶來的增量市場空間測算.14 圖 25:2018-2020 年博思致新收入與凈利潤情況.14 圖 26:博思致新 2020-2022 業績承諾.14 圖 27:博思軟件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15 圖 28:博思軟件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特點.15 圖 29:政府采購一體化云平臺.16 圖 30:以建設工程為主
104、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16 圖 31:2017-2021 年中國招投標平臺對接的交易規模.17 圖 32:2016-2025 我國電子招投標市場空間及預測.17 圖 33:新點軟件為例,采招運營與維護收入占比高.18 圖 34:博思軟件公采板塊中金融科技業務邏輯.18 圖 35:博思數采目前的股權架構情況(截至 2023 年 2 月 14 日).19 圖 36:博思數采 20、21 年年營收及利潤(億元).19 圖 37:博思軟件政府采購平臺.19 圖 38:博思軟件高校采購領域典型案例.19 圖 39:博思企業級電子采購平臺.20 圖 40:博思企業級采購標桿客戶案例.20 圖 41:博思軟件
105、“城市碼”平臺架構.21 圖 42:博思軟件-智慧城市惠民服務成效.21 圖 43:“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關于數字化方向的具體闡述.22 圖 44:“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對于政務信息化的表述.24 圖 45: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階段.24 圖 46:2014-2026 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及預測.25 圖 47:我國電子政務體系架構圖.25 圖 48:2020 年中國數字政府解決方案市場格局.26 圖 49:2020 年財政 IT 解決方案市場格局.26 圖 50:2017-2020 年新點&博思政務收入(億元).27 圖 51:2017-2019 年新點&博思政務業務毛利率.27 表
106、格目錄 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1 表 1:博思軟件上市以來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梳理.4 表 2:博思軟件上市以來主要收購動作梳理.5 表 3:我國非稅收入與電子票據改革政策梳理.10 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4 表 4:我國財政信息化相關政策梳理.12 表 5:博思致新中標陜西財政云一體化項目(單位:萬元).15 表 6:采招政策梳理.16 表 7:各省政府采購網的技術支持情況.18 表 8:“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中提出的數字經濟主要發展指標.22 表 9:“十三五”時期關于信息化的目標規劃.23 表 10:
107、A 股政務 IT 上市公司梳理.26 表 11: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營收拆分及預測(單位:億元).28 表 12: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營收拆分及預測(單位:億元).29 表 13: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盈利預測結果.29 表 14:2022-2024 年博思軟件盈利預測結果(市值與股價數據為 2023 年 2 月 24 日收盤價).30 公司財務報表數據預測匯總.32 博思軟件(300525)/計算機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5 分析師承諾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登記為注冊分
108、析師,基于認真審慎的工作態度、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與分析邏輯得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并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研究人員的研究觀點,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研究人員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評級標準 評級 說明 以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其中:A 股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以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數為基準;港股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股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500 指數為基準。公司評級 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15
109、%以上 謹慎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5%15%之間 中性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 回避 相對基準指數跌幅 5%以上 行業評級 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5%以上 中性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 回避 相對基準指數跌幅 5%以上 免責聲明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境內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僅為參考之用,并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建議,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并未考慮個別客戶的特殊狀況、目標或需要,客戶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不應
110、單純依靠本報告所載的內容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而導致的任何可能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是基于已公開信息撰寫,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且預測方法及結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刊載的意見、預測不一致的報告,但本公司沒有義務和責任及時更新本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并通知客戶。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附屬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所發行證券的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咨詢服務等相關服務,本公司的員
111、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蛻魬浞挚紤]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勿將本報告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依據。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該機構的客戶應聯系該機構以交易本報告提及的證券或要求獲悉更詳細的信息。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發送本報告金融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不會因任何機構或個人從其他機構獲得本報告而將其視為本公司客戶。本報告的版權僅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進行翻版、轉載、發表、篡改或引用。所有在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除非另有說明,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本公司版權所有并保留一切權利。民生證券研究院:上海: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明路 8 號財富金融廣場 1 幢 5F;200120 北京: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 28 號民生金融中心 A 座 18 層;100005 深圳: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6001 號太平金融大廈 32 層 05 單元;5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