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趙晨旭-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挑戰(1)(1).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1.趙晨旭-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挑戰(1)(1).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內蒙古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nergy storage development趙晨旭內蒙古電力集團經濟技術研究有限責任公司Contents目錄內蒙古新能源及儲能發展情況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壹叁蒙西電網與儲能耦合貳內蒙古新能源及儲能發展情況內蒙古新能源及儲能發展情況壹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蒙古風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分別占全國的1/2、1/5以上。近年來,內蒙古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電力總裝機達到1.56億千瓦,外送電能力達到7000萬千瓦,外送煤炭、外送電量均居全國首位;新
2、能源裝機達到56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1/3,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191億千瓦時、居全國首位。無論是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上,還是在優化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促進全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上,內蒙古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裝機4158萬千瓦占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的12.1%位居全國第1位裝機1450萬千瓦占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的4.3%居全國第9位截至2022年6月底,全區新能源裝機達到5653萬千瓦,占全區電源總裝機的36%;上半年全區新能源發電量655億千瓦時,占全區發電量的21.2%。內蒙古新能源發展情況“兩個率先,兩個超過”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努力實現“兩個率
3、先”“兩個超過”,要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新能源倍增計劃內蒙古“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堅持集中和分布開發并重、自用和外送消納并舉,實施新能源倍增工程。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35億千瓦以上,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年減排二氧化碳2億噸左右。內蒙古新能源及儲能發展情況壹規規模模增增加加:新能源裝機規模由2015年的1907萬千瓦增加至3110萬千瓦,增長幅度達到6 63 3.0 08 8%增增速速穩穩定定:近三年增長速度均在6 6%以
4、上,增速穩定消消納納水水平平提提升升:新能源上網電量由2015年的278.02億千瓦時增長至671.65億千瓦時,增長幅度達到1 14 41 1.5 58 8%內蒙古新能源及儲能發展情況壹內蒙古結合新能源基地建設、偏遠地區供電保障、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電網靈活性提升等對儲能的大規模需求,圍繞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芯制造、電源集成等儲能關鍵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引進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到2025年,儲能裝備生產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時,儲能核心部件完全實現就地生產,形成1000億元產值的儲能制造產業集群。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飛輪儲能電化學儲能電磁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內蒙古新能源及儲能發展情況
5、壹內蒙古自治區早在2021年8月27日發布的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就要求電化學儲能容量應為不低于項目裝機容量 15%(2 小時)。今年相繼發布的幾類市場化并網項目實施細則更是把儲能配置比例提高到了15%(4小時)。內蒙古新能源及儲能發展情況壹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增加,新型儲能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截至2021年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4 40 00 0萬萬千千瓦瓦。按照儲能接入電力系統位置的不同,劃分為電源側、用戶側和電網側儲能。電網側新型儲能規模超過120萬千瓦,占比約1/3。相比電源側和負荷側儲能,電網側新型儲能布局在電網關鍵節點,單站規模較大,接入電壓等級較
6、高,且具備獨立運行條件,因此更適宜參與全局統一調控,更具備系統性、全局性優勢。電電網網側側新新型型儲儲能能是是未未來來新新型型電電力力系系統統構構建建的的重重要要支支撐撐蒙西電網與儲能的耦合蒙西電網情況貳100GW內內蒙蒙古古15%-4H5GW河河北北山山東東風風光光裝裝機機目目標標 儲儲能能配配比比 儲儲能能目目標標 90GW10%-2H4.5GW97GW10%4GW1 12 23 3數數據據來來源源:各各地地政政府府規規劃劃文文件件,高高工工產產研研新新能能源源研研究究所所整整理理。2 20 02 22 2.3 3蒙西電網情況貳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連續10年獲評自治區國資委經營
7、業績考核A級企業,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56位、能源企業500強第46位。集團公司堅持將自身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維持良好社會關系,廣泛贏得社會認可,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為可持續發展構建良好內外部環境。供電72萬平方公里8個市(盟)1400多萬居民資產總額1070億元員工3.6萬人全年售電量2300.55億千瓦時統調裝機7955.06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比近40%500千伏變電站34座220千伏變電站175座11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1020座抽水蓄能電站1座蒙西電網與儲能的耦合貳 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新能源基地項目,為滿足通道可靠容
8、量支撐和清潔能源電量占比不低于50%要求,需要配置電網側新型儲能。針對“十四五”重點建設通道,電網側新型儲諸能需求約1100萬千瓦,時長4小時。蒙西地區是新能源大基地項目主戰場儲能未來在蒙西的機遇與思考 6 6月月1 10 0日日,自自治治區區黨黨委委書書記記孫孫紹紹騁騁在在呼呼和和浩浩特特會會見見三三峽峽集集團團董董事事長長雷雷鳴鳴山山。圍圍繞繞推推進進新新能能源源全全產產業業鏈鏈發發展展和和多多場場景景應應用用,推推進進新新能能源源重重點點項項目目建建設設早早落落地地、早早投投產產。2 20 02 22 2年年8 8月月9 9日日 自自治治區區主主席席王王莉莉霞霞在在鄂鄂爾爾多多斯斯零零碳
9、碳產產業業園園區區中國三峽集團 能源企業涌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 中國華能集團 華為集團 協鑫集團 遠景能源 資資源源豐豐富富內內蒙蒙古古風風能能、太太陽陽能能資資源源富富集集在國家公布的“十四五”九大清潔能源基地里,新疆、黃河上游、河西走廊和黃河幾字灣四個清潔能源基地均覆蓋有大量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該類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建設條件好、受土地利用影響小,可充分結合電網與消納利用條件,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我國光照資源最好的地區,除西藏以外,其他絕大部分都位于華北、西北),而內蒙古就是我國沙漠、戈壁、荒漠分布的主要區域。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大大型型清清潔潔能能源源基基地地是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基礎。黃黃河河幾幾字字彎彎清清潔潔能能源源基基地地就就在在內蒙古。2022年2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的通知。方案計劃以庫布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以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區為補充,綜合考慮采煤沉陷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到2030年,規劃建設風光基地總裝機約4.55億千瓦,其中庫布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規劃裝機2.84億千瓦,采煤沉陷區規劃裝機0.37億千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區規劃裝機1.34億千瓦
11、。內蒙古四大沙漠巴巴丹丹吉吉林林沙沙漠漠騰騰格格里里沙沙漠漠庫庫布布齊齊沙沙漠漠烏烏蘭蘭布布和和沙沙漠漠 2021年年底,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總體目標,即到2025年底建成并網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對新型儲能在蒙西地區發展是極大的利好,但與機遇并行的還有很多挑戰。以下針對該文件淺談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政政策策利利好好內蒙古儲能地圖分布圖叁 文件要求,新建保障性并網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5%,儲能時長2小時以上;新建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5%,儲能時長4
12、小時以上;配建比例2022年后根據情況適時調整。支持鼓勵已并網的新能源項目配套建設新型儲能。到2025年底建成并網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文件還明確了儲能的獨立市場主體地位。支持新型儲能進入并允許同時參與各類電力市場交易,加快制定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準入條件、交易機制和技術標準,建立完善“按效果付費”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電源側儲能與電源作為一個主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電網側儲能、負荷側儲能、獨立共享儲能作為單一主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叁電源側全面推動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建設新建保障性并網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5%,儲能時長
13、2小時以上;新建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5%,儲能時長4小時以上;配建比例2022年后根據情況適時調整。支持鼓勵已并網的新能源項目配套建設新型儲能。大力發展多能互補式電站建設依托現有和“十四五”規劃建設的電力外送通道,結合通道送電能力和受端地區調峰空間,通過“風光火儲一體化”多能互補模式,支撐大規模新能源電源接入,提升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鼓勵公用、自備燃煤電廠結合火電靈活性改造,配套建設新型儲能設施,增加煤電機組深度調峰和電力系統調頻能力,促進燃煤電廠按照多能互補模式與新能源電源耦合式發展。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叁電源側全面推動系統友好型新
14、能源電站建設新建保障性并網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5%,儲能時長2小時以上;新建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5%,儲能時長4小時以上;配建比例2022年后根據情況適時調整。支持鼓勵已并網的新能源項目配套建設新型儲能。大力發展多能互補式電站建設依托現有和“十四五”規劃建設的電力外送通道,結合通道送電能力和受端地區調峰空間,通過“風光火儲一體化”多能互補模式,支撐大規模新能源電源接入,提升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鼓勵公用、自備燃煤電廠結合火電靈活性改造,配套建設新型儲能設施,增加煤電機組深度調峰和電力系統調頻能力,促
15、進燃煤電廠按照多能互補模式與新能源電源耦合式發展。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叁電網側有序發展大電網儲能在調峰調頻困難或電壓支撐能力不足的關鍵電網節點合理布局新型儲能,提高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在用電負荷增速較快、輸電走廊或變電站站址資源緊張地區,合理布局新型儲能,減緩輸變電工程投資。鼓勵結合老舊、退役變電站建設新型儲能試點,發揮存量輸變電設施價值。因地制宜發展末端電網儲能在供電能力不足的電網末端和偏遠地區合理布局建設新型儲能,支撐分布式新能源開發利用,共同保障末端電網和偏遠地區用電需求,解決輸電阻塞、長距離輸變電工程供電不經濟等問題,提升電網供電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叁用戶側推動
16、建設重要負荷用戶儲能鼓勵工業、通信、金融、互聯網等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的用戶側領域,率先通過分布式能源配置新型儲能,提升用戶電力自平衡能力,提高對大電網的穩定性支撐。支持重要負荷用戶根據用電需求自行建設一批移動式或固定式新型儲能,提升應急供電保障能力。探索新型儲能聚合應用場景依托智能充電基礎設施,探索開展有序充電、調峰調頻等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新技術(V2G)應用,試點示范“風光儲充”應用項目。聚合利用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圍繞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型終端用戶,探索智慧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新型儲能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n儲能商業模式的發展至關重要。技術本身的難度并
17、不大,但對于新型市場的商業模式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一個關鍵問題:儲能投入資金較大,而目前各項補貼政策還未出臺,投入就等于虧損。所以要壓縮成本,搶市場。n 投入與產出 +成本和收益 n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首次提出國家層面明確和量化了儲能發展的目標:預計: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裝機規劃達到3000萬千瓦。但要實現這個目標任重而道遠。內蒙目標:2025年底建成并網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目前,內蒙古明確要求新能源配置比例均達到15%,4h,儲能項目,以平穩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和間歇性,減少棄風棄光。這是期待第四季度內蒙古會有新的政策出臺,歡迎大家來
18、內蒙古投資新能源、投資儲能。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思考 如如何何投投才才能能盈盈利利(1)儲能的經濟性配置需要合理的風光出力波動抑制率范圍,現有條件下,當風光出力波動性抑制率小于 30%時儲能項目具有投資可行性;(2)光伏相對風電裝機的比例越大,儲能配置 的經濟性越差,當該比例在 35%以內且風光出力 波動性抑制率小于 30%時,儲能配置具有一定投 資可行性;(3)儲能成本的降低不影響儲能配 置的技術需求,但可以有效提高儲能項目的投資。1 1保保障障性性儲儲能能(優優選選2 20 0個個以以內內)2 2非非保保障障性性儲儲能能(市市場場化化競競配配項項目目)1 1新新型型儲儲能能項項目目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Thanks for Your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