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牧漁行業深度報告:大宗農產品專題一供應風險再現尋短期糧價之錨-230802(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農林牧漁行業深度報告:大宗農產品專題一供應風險再現尋短期糧價之錨-230802(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 2023 年 08 月 02 日 農林牧漁農林牧漁 供應供應風險再現,尋短期風險再現,尋短期糧糧價價之錨之錨大宗農產品大宗農產品專題一專題一 谷物:增產預期之下,供應變數仍存谷物:增產預期之下,供應變數仍存。7 月農業部對 23/24 年國內玉米產量預估為 2.82 億噸,同比增加 1.9%,產需缺口有望收窄至 1066 萬噸,但仍保持一定規模的缺口量級需要通過替代或進口來補足。1)替代:稻替代:稻麥供應充足,替代空間打開麥供應充足,替代空間打開。小麥方面,2023 年夏糧小麥產量 1.35 億噸,同比下降 0.9%,
2、據鋼聯數據,河南收獲期陰雨天氣導致的芽麥評估量約2000 萬噸左右可以進入飼用。稻谷方面,USDA 預計 23 年仍有 1800 萬噸陳稻谷拍賣。3)進口進口:巴西玉米輸華,美玉產量存變。巴西玉米輸華,美玉產量存變。23/24 海外玉米庫存消費比+1.4pct 至 11.9%,平衡表總體走闊。但是,當前美國玉米產區天氣并不樂觀,7月25日干旱覆蓋面積繼續較上周上升4pct至59%,假設按 19/20 單產預計,美國的產量約為 3.67 億噸,較 7 月預期值-2201萬噸,海外庫消比則從 11.9%下調至 9.5%,低于 20/21 年庫消比水平。2023 年 1-6 月,國內累計進口玉米 1
3、203 萬噸,同比-11.5%。黑海:谷物出口受限,小麥緊平衡加劇。黑海:谷物出口受限,小麥緊平衡加劇。黑海協議簽訂至今近 1 年,截止今年 7 月 17 日,超過 3200 萬噸的糧食從烏克蘭的 3 個黑海港口出口。從品種結構上看,玉米、小麥分別出口占比達到 51.4%、27.1%。從出口國家上看,運往中國規模達到 796.4 萬噸,占比 24%。黑海協議停滯后,1)全球視角下,關注小麥供應風險。)全球視角下,關注小麥供應風險。23/24 年小麥產量預期在 796.7 萬噸,同比增長 0.8%,但考慮消費增量,全球庫存預計仍下降 1%至 266.5萬噸,庫存消費比位于近 7 年偏低位置。俄、
4、烏分別承擔全球 22%、5%的小麥出口量,兩國的供應風險容易誘發全球小麥的價格脈沖。2)國內國內視角下,關注非轉玉米進口的減量。視角下,關注非轉玉米進口的減量。烏克蘭曾是我國重要玉米進口來源國,進口量占比一度達到 85%以上,2022 年我國自烏克蘭進口 526 萬噸玉米,由于烏克蘭生產非轉基因玉米,或會影響深加工等結構性玉米需求。油料:豆棕寬松局面維持,菜籽存減產壓力。油料:豆棕寬松局面維持,菜籽存減產壓力。1)豆系:)豆系:美豆面臨天氣壓美豆面臨天氣壓力,寬松局面仍可維持。力,寬松局面仍可維持。23/24 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9.6%至 4.05 億噸,庫存消費比有望+3.1pct 至
5、 31.5%。美豆今年同樣面臨嚴峻的干旱態勢,7 月 25 日干旱覆蓋面積繼續較上周上升 3pct 至 53%,假設美豆按19/20 單產預計,產量約為 1.07 億噸,則全球庫消比從 31.5%下調至28.8%,但由于南美預估增量較大,美國減產沒有改變全球大豆累庫預期。2)菜系:)菜系:澳菜減產施壓供應,加菜面臨良率壓力澳菜減產施壓供應,加菜面臨良率壓力。23/24 年度全球菜籽庫消比預計增加 0.2pct 至 7.5%,舊作庫存高位狀態下,平衡表預期新季菜籽供應依然寬松。自加拿大的油菜籽播種以來,主產區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7 月的干旱情況達到最嚴峻狀態,需要關注天氣對于加菜籽供應的壓力。3
6、)棕櫚:印尼迎季節性豐產,馬棕產量表現不佳。)棕櫚:印尼迎季節性豐產,馬棕產量表現不佳。2023 年上半年馬棕累計產量 808.2 萬噸,同比減少 2.3%,上半年偏弱的產量導致馬棕累庫緩慢,截止 6 月馬棕庫存 172.1 萬噸,同比增加 4.5%。1-5 月印尼累計產量達到 2287.4 萬噸,同比增長 15.1%,5 月庫存達到 467.3 萬噸,環比增加 28.6%,目前,印尼季節性增產尚未結束,預計累庫仍會持續。投資建議投資建議:2023 年全球糧油面臨天氣和地緣政治的雙重考驗,谷物多維的價格變化需要生產企業對于行情嚴格的把控,建議關注具有飼料配方與研發優勢、成本控制能力卓越的飼料企
7、業,如海大集團、禾豐股份、新希海大集團、禾豐股份、新希望望等。豆系與棕櫚油仍在供給寬松的定價框架之下,關注油脂加工企業金金龍魚龍魚的成本改善機會;同時關注菜籽油標的道道全道道全的價格預期差機會。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政策風險、行業競爭與產品風險、假設條件變化影響測算結果風險。增持增持(維持維持)行業行業走勢走勢 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張斌梅張斌梅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3070007 郵箱: 分析師分析師 樊嘉敏樊嘉敏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3070008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32%-16%0%16%2022-082022-112023-032023-07
8、農林牧漁滬深300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谷物:增產預期之下,供應變數仍存.4 供需:新作玉米增產,缺口或將收窄.4 替代:稻麥供應充足,替代空間打開.5 進口:巴西玉米輸華,美玉米產量存變.6 黑海:谷物出口受限,小麥緊平衡加劇.9 油料:豆棕寬松局面維持,菜籽存減產壓力.12 豆系:美豆面臨天氣壓力,寬松局面仍可維持.12 菜系:澳菜減產施壓供應,加菜面臨良率壓力.13 棕櫚:印尼迎季節性豐產,馬棕產量表現不佳.15 投資建議.17 風險提示.17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2023/24 年度中國谷
9、物飼用需求預計平穩.4 圖表 2:2023/24 年度中國飼用谷物結構有所變化.4 圖表 3:預計 23/24 年度玉米播種面積和單產雙增.4 圖表 4:預計 23/24 年度玉米產需缺口收窄.4 圖表 5:2023 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預計同比下降 0.9%.5 圖表 6:夏糧產量結構(2023).5 圖表 7:2023 年部分新麥收獲情況.5 圖表 8:小麥與玉米現貨價格倒掛.5 圖表 9:山東、河南玉米與小麥進廠價差.5 圖表 10:2020-2022 年陳稻谷拍賣情況.6 圖表 11:農業部預計 2023/24 年度玉米進口量 1750 萬噸.6 圖表 12:2022 年中國玉米進口來源構
10、成.7 圖表 13:2023 年 1-6 月中國玉米進口來源構成.7 圖表 14:巴西玉米進口成本具備優勢.7 圖表 15:23/24 年玉米主產國增減產情況(百萬噸).8 圖表 16:23/24 年海外玉米產量預期與庫消比增至偏高水平.8 圖表 17:23/24 美玉米優良率低于 22/23 同期.8 圖表 18:7 月預測 23/24 美玉米收獲面積與單產雙增.8 圖表 19:美國玉米產區干旱覆蓋率達到 59%.8 圖表 20:未來 15 日美國玉米產區降水量低于常年.8 圖表 21:美國單產預期下降后的產量與海外庫消比測算.9 圖表 22:黑海協議糧食出口品種構成.9 圖表 23:黑海倡
11、議糧食目的地構成.9 圖表 24:黑海三大港口 7 月出口量驟降.10 圖表 25:23/24 全球小麥產量預計增幅有限.10 圖表 26:23/24 全球小麥期末庫存預計下滑.10 圖表 27:全球小麥出口國結構(23/24).10 圖表 28:烏克蘭小麥產量與出口情況.11 圖表 29:俄羅斯小麥產量與出口情況.11 圖表 30:國內玉米進口來源國歷史變化.11 UW8ZnXkZkWdWFU9YiX6MdNaQoMpPmOnOlOoOvNjMoOmObRpOqQwMsRsPvPmRsO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1:
12、23/24 年大豆主產國增減產情況(百萬噸).12 圖表 32:23/24 年全球大豆產量預期與庫消比增至偏高水平.12 圖表 33:23/24 美豆優良率低于 22/23 同期.12 圖表 34:23/24 美豆收獲面積預計下滑而單產預估增加.12 圖表 35:美國大豆產區干旱覆蓋率達到 53%.13 圖表 36:未來 15 日美國大豆產區降水量低于常年.13 圖表 37:美國單產預期下降后的產量與海外庫消比測算.13 圖表 38:23/24 年菜籽主產國增減產情況(百萬噸).14 圖表 39:23/24 年全球菜籽產量預計略降,庫消比預計上升.14 圖表 40:加拿大菜籽產區過去 180
13、日降水情況.14 圖表 41:加拿大菜籽產區未來 15 日降水預報.14 圖表 42:油廠菜籽持續累庫.15 圖表 43:菜籽進口量維持高位.15 圖表 44:6 月進口菜籽利潤下滑.15 圖表 45:2023 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表現不佳.15 圖表 46:2023 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累庫進度緩慢.15 圖表 47:2023 年印尼棕櫚及棕櫚仁油產量增長.16 圖表 48:2023 年印尼棕櫚及棕櫚仁油累庫加快.16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谷物:谷物:增產預期增產預期之下,供應變數仍存之下,供應變數仍存 供需:供需:新作玉米
14、增產,缺口或將收窄新作玉米增產,缺口或將收窄 飼用需求預計平穩飼用需求預計平穩,谷物替代新常態。,谷物替代新常態。谷物供需的核心矛盾仍然圍繞飼用需求展開,USDA FAS 在 7 月預測 2023/24 的中國谷物飼用需求量為 2.90 億噸,同比上一年度增加 3%,經歷 2020 年玉米漲價后的谷物結構性替代,飼用結構再度回歸相對平穩的格局,玉米仍是第一大飼用谷物,占總飼用谷物的約 77%;小麥、稻谷預計占 12%、6%。圖表 1:2023/24 年度中國谷物飼用需求預計平穩 圖表 2:2023/24 年度中國飼用谷物結構有所變化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國盛
15、證券研究所 新作玉米預計增產,產需缺口預計收窄。新作玉米預計增產,產需缺口預計收窄。7 月農業部對 23/24 年國內玉米產量預估為 2.82億噸,同比增加 1.9%,增產基于面積增加 0.9%至 6.52 億畝和單產提升 0.9%至 433 公斤/畝,目前國內玉米大部分主產區光溫正常,土壤墑情適宜,有利于拔節期春玉米和出苗期夏玉米的生長;需求方面,農業部預計國內消費量增加 0.9%至 2.93 億噸,產需缺口有望收窄至 1066 萬噸,但仍保持一定規模的缺口量級。圖表 3:預計 23/24 年度玉米播種面積和單產雙增 圖表 4:預計 23/24 年度玉米產需缺口收窄 資料來源:農業部,iFi
16、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農業部,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對于玉米而言,缺口問題的解決方式決定了價格的走向。一方面,由于其需求的替代性高,其他谷物的價格變化對玉米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進口量與價格也會改變供應格局和價格中樞。-5.0%0.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9/202020/212021/222022/232023/24百萬噸百萬噸谷物飼用需求YoY77%12%6%3%2%0%20%40%60%80%100%玉米小麥陳稻谷高粱大麥2019/202020/212021/222022/2320
17、23/243703803904004104204304405.25.45.65.86.06.26.46.66.8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公斤公斤/畝畝億畝億畝播種面積單產-2,500-2,000-1,500-1,000-50005001,00016/17 17/18 18/1919/20 20/21 21/22 22/23 23/24萬噸萬噸產需缺口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替代:替代:稻麥供應充足,替代空間打開稻麥供應充足,替代空間打開 小麥方面,2023 年
18、由于河南地區在小麥收獲期出現暴雨,從而導致小麥產量略有下滑,據國家統計局預估 2023 年全國夏糧總產量 1.46 億噸,同比下降 0.9%,其中小麥產量1.35 億噸,約占 92%,同比下降 0.9%。圖表 5:2023 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預計同比下降 0.9%圖表 6:夏糧產量結構(2023)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陰雨天氣對小麥質量的影響大于產量的影響,根據鋼聯數據,河南南部受降雨影響較大,河南芽麥比例約 70%;山東菏澤地區芽麥比例 20%-30%;安徽阜陽、亳州芽麥比例較大,評估芽麥產量約為 2000 萬噸左右。圖表 7:2
19、023 年部分新麥收獲情況 地區地區 單產單產 芽麥比例芽麥比例 河南-20%70%河北-20%基本沒有 山東-18%菏澤 20-30%江蘇-15%比例不大 安徽-15%阜陽、亳州較大 資料來源:鋼聯數據,國盛證券研究所(部分地區新麥收獲樣本結果,全局數據以官方統計為準)從價格端看,雖然夏糧略有減產,但小麥價格下跌明顯,目前小麥、玉米價格已經倒掛,山東、河南的玉米小麥進場價差達到 150、100 元/噸,小麥的飼用性價比凸顯。圖表 8:小麥與玉米現貨價格倒掛 圖表 9:山東、河南玉米與小麥進廠價差 資料來源: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國盛證券研究所-2.0%-1.
20、0%0.0%1.0%2.0%3.0%4.0%5.0%110001150012000125001300013500140001450015000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萬噸夏糧產量YoY小麥92%其他8%15002000250030003500元元/噸噸現貨價:玉米現貨價:小麥-1000-800-600-400-2000200400Jan-18Jan-19Jan-20Jan-21Jan-22Jan-23元/噸玉米小麥進廠價差:山東玉米小麥進廠價差:河南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稻谷方面,經過幾年的
21、陳稻谷拍賣,國內的陳稻谷儲備已經基本見底。2020-2022 年間累計成交量達到約 5390萬噸,目前估計國內最低收購價稻谷儲備 5700 萬噸,其中 2018、2019、2021 年分別為 1500、1700、1500 萬噸。預計 2023 年飼用稻谷拍賣總量 1800萬噸(2018 年 1500 萬噸和 2019 年 300 萬噸),較過去 2 年下降半數以上,若拍賣量被全部成交,則稻谷的儲備庫存或降至 4000 萬噸一線,陳稻的去庫任務基本完成。圖表 10:2020-2022 年陳稻谷拍賣情況 拍賣拍賣時間時間 拍賣量拍賣量(萬噸)(萬噸)成交量成交量(萬噸)(萬噸)備注備注 2020
22、1450 920 2021 3.31-10.28 4800 1560 底價從 1300 元/噸上漲至 1500 元/噸 每周投放 200 萬噸 2022 3.10-4.14 4390 450 底價保持在 1500 元/噸 每周投放 50-100 萬噸 5.15-9.30 2460 東北底價上漲至 1600 元/噸;南方底價上漲至 1700 元/噸 每周投放 200 萬噸 合計合計 10640 5390 2023E 1800 當前剩余庫存 5700 萬噸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進口:進口:巴西玉米輸華巴西玉米輸華,美美玉玉米米產量存產量存變變 2023/24 年度,農業部預計玉米進
23、口量 1750 萬噸,與上年度水平基本持平。圖表 11:農業部預計 2023/24 年度玉米進口量 1750 萬噸 資料來源:農業部,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2 年年雖然進口量預期增量有限,但是結構變化較大。雖然進口量預期增量有限,但是結構變化較大。2022 年國內進口玉米 2062 萬噸,同比減少 27.3%,其中美國 1486 萬噸,占比 72%;烏克蘭 526 萬噸,占比 26%。2022 年 5 月,中國海關與巴西農業部簽署了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修訂版),解決檢驗檢疫技術問題,開啟巴西玉米輸華的大門。2023 年 1-6 月,國內累計進口玉米 1203 萬噸,同比
24、減少 11.5%,其中美國、烏克蘭占比 39%、36%,巴西占比達到 18%,巴西玉米有望成為即美國、烏克蘭后又已大重要的玉米進口來源。-100%0%100%200%300%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萬噸萬噸玉米進口量YoY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2:2022 年中國玉米進口來源構成 圖表 13:2023 年 1-6 月中國玉米進口來源構成 資料來源:iFind,匯易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
25、料來源:iFind,匯易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巴西玉米巴西玉米價格具備明顯的競爭力。價格具備明顯的競爭力。7 月末近月船期的美灣玉米進口成本價 2260 元/噸,而巴西玉米進口成本價僅 2195 元/噸,巴西玉米更具競爭力,但由于堵港問題,近幾個月巴西玉米出口有所減量,考慮美玉米新作當前仍在生長期,價格優勢或促使后續巴西玉米繼續保持對華一定規模的出口。圖表 14:巴西玉米進口成本具備優勢 資料來源:匯易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舊作減產落地,新作全球增產預期強烈。舊作減產落地,新作全球增產預期強烈。23/24 年度全球玉米整體預期寬松。北半球主產區來看,美國、歐盟預計分別增產 4040 萬噸(+11.
26、6%)、1043 萬噸(+19.7%),烏克蘭則減產 200 萬噸(-7.4%),遠月種植的南半球給予阿根廷增產 2000 萬噸(+58.8%)的預期,總體看,海外玉米 23/24 年度預計產量達到 9.44 億噸,同比增加 8.2%,是僅次于 21/22 年的高產年,庫存消費比增加 1.4pct 至 11.9%,平衡表總體走闊。美國72%烏克蘭26%緬甸1%其他國家1%美國39%烏克蘭36%巴西18%緬甸2%其他國家5%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Nov-21Dec-21Jan-22Feb-22Mar-22Apr-22May-22Jun-2
27、2Jul-22Aug-22Sep-22Oct-22Nov-22Dec-22Jan-23Feb-23Mar-23Apr-23May-23Jun-23Jul-23元/噸美灣玉米美西玉米巴西玉米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5:23/24 年玉米主產國增減產情況(百萬噸)圖表 16:23/24 年海外玉米產量預期與庫消比增至偏高水平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美玉米生長期仍關鍵,后續天氣變化值得關注。美玉米生長期仍關鍵,后續天氣變化值得關注。從結構上來看,23/24 年度玉米的增量主
28、要來自于美國和阿根廷,相對于尚未播種的南半球而言,正處于生長期的美玉米是市場交易的焦點。從 7 月第 3 周的優良率水平看,當前優良率水平低于 22/23 同期 4pct 為57%,與 19/20 水平基本相當。美國的增產基于單產和面積雙增,而在 7 月的平衡表披露時,單產仍按趨勢單產預估,因此 8 月平衡表存在對于玉米單產下調的可能。圖表 17:23/24 美玉米優良率低于 22/23 同期 圖表 18:7 月預測 23/24 美玉米收獲面積與單產雙增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雖然自 6 月中旬以來,美玉米優良率趨勢看處于上升狀態,但短期干旱態
29、勢仍較為嚴峻,7 月 25 日干旱覆蓋面積繼續較上周上升 4pct 至 59%,為近幾年高位水平,同時未來 15日預計干旱難有改觀。圖表 19:美國玉米產區干旱覆蓋率達到 59%圖表 20:未來 15 日美國玉米產區降水量低于常年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orld Ag Weather,國盛證券研究所 0%5%10%15%20%400500600700800900100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萬噸海外:玉米:產量庫存消費比10.110.210.310.4
30、10.510.610.710.810.91111.111.23050310031503200325033003350340034503500355019/2020/2121/2222/2323/24MT/HA萬公頃收獲面積 單產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假設未來美玉米優良率不再爬坡,按 19/20 單產預計的產量約為 3.67 億噸,較 7 月預期值減少2201萬噸,美國年度從盈余轉向緊平衡,海外庫消比則從11.9%下調至9.5%,低于 20/21 年庫消比水平。因此,持續干旱會對外盤玉米價格形成明顯支撐。由于當前距離玉米收獲
31、仍有 1 個月以上的時間,仍需密切跟蹤天氣對玉米生長的影響。圖表 21:美國單產預期下降后的產量與海外庫消比測算 22/23 23/24 23/24 美國美國 假設 19/20 單產 收獲面積(百萬公頃)32.1 34.9 34.9 單產(噸/公頃)10.9 11.1 10.5 產量(百萬噸)348.7 389.2 367.1 海外(全球海外(全球 except.中國)中國)期初庫存(百萬噸)99.01 90.98 91.0 產量(百萬噸)873 944.5 922.5 消費(百萬噸)879.92 925.6 925.6 期末庫存(百萬噸)92.09 109.8 87.8 庫消比 10.5%1
32、1.9%9.5%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黑海:黑海:谷物出口受限,谷物出口受限,小麥緊平衡加劇小麥緊平衡加劇 2022 年 7 月 22 日,在聯合國的積極斡旋下,俄羅斯、土耳其和烏克蘭共同簽署了黑海倡議,允許通過安全的海上人道主義走廊,從烏克蘭的三個主要港口向世界各地出口谷物、其他食品和化肥。截止 2023 年 7 月 17 日,超過 3200 萬噸的糧食從烏克蘭的 3 個黑海港口出口。從品種結構上看,黑海從品種結構上看,黑海倡議中倡議中玉米、小麥的出口玉米、小麥的出口量量最大最大。玉米、小麥分別占比達到51.4%、27.1%,其余主要是烏克蘭主產的葵花油料,以及大麥、大豆等作物
33、。從出口國家上看,黑海從出口國家上看,黑海倡議倡議運往中國規模最大運往中國規模最大。黑海協議運往中國規模達到 796.4萬噸,占比達到 24%,其余以歐洲以及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為主。圖表 22:黑海協議糧食出口品種構成 圖表 23:黑海倡議糧食目的地構成 資料來源:聯合國,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聯合國,國盛證券研究所 黑海倡議從 2022 年 7 月 22 日開始生效,最初的有效期為 120 天。2022 年 11 月 18 日獲得續簽,延長了 120 天。2023 年 3 月 17 日,各方同意再次續簽,但俄羅斯只同意暫時延長 60 天。5 月 18 日,俄羅斯確認將該倡議再延長 60 天
34、,因此該倡議本因于 7 月17 日進行續簽,但俄羅斯決定終止執行黑海倡議,同時也撤銷了對黑海西北部航行的安玉米51%小麥27%葵花粕6%葵花油5%大麥4%菜籽3%大豆3%其他1%中國24%西班牙18%土耳其10%意大利6%新西蘭6%埃及5%孟加拉國3%以色列3%突尼斯2%葡萄牙2%其他21%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全保障。圖表 24:黑海三大港口 7 月出口量驟降 資料來源:聯合國,國盛證券研究所 全球視角下,小麥供應風險加劇。全球視角下,小麥供應風險加劇。從全球維度看,考慮黑海倡議的出口格局以及未來潛在對俄羅斯出口的派生影
35、響,小麥受到影響的概率較大。7 月 USDA 評估 23/24 年的小麥產量預期在 796.7 萬噸,同比增長 0.8%,但考慮消費增量后,全球庫存預計仍下降1%至 266.5 萬噸,庫存消費比位于近 7 年偏低位置。圖表 25:23/24 全球小麥產量預計增幅有限 圖表 26:23/24 全球小麥期末庫存預計下滑 資料來源:USDA,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俄羅斯、烏克蘭分別承擔全球 22%、5%的小麥出口量,從 7 月 USDA 預期來看,23/24年度烏克蘭、俄羅斯預計產量分別下降 400、700 萬噸至 1750、850 萬噸;預計出口量
36、分別下降 630、上升 200 萬噸,在一個偏緊的平衡表下,兩國的供應風險容易誘發全球小麥價格脈沖。圖表 27:全球小麥出口國結構(23/24)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Aug-22 Sep-22 Oct-22 Nov-22 Dec-22 Jan-23 Feb-23 Mar-23 Apr-23 May-23 Jun-23Jul-23萬噸Yuzhny/PivdennyiOdesaChornomorsk-5.0%-4.0%-3.0%-2.0%-1.0%0.0%1.0%2.0%3.0%4.0%5.0%680700720740760780
37、80082015/1617/1819/2121/2223/24百萬噸全球:小麥:產量YoY30.0%32.0%34.0%36.0%38.0%40.0%42.0%05010015020025030035015/1617/1819/2121/2223/24百萬噸全球:小麥:期末庫存庫存消費比-右俄羅斯22%歐盟18%加拿大13%澳大利亞10%美國9%阿根廷6%烏克蘭5%哈薩克斯坦5%其他12%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8:烏克蘭小麥產量與出口情況 圖表 29:俄羅斯小麥產量與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USDA,Wind,國盛證券
38、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國內視角下,關注非轉玉米進口的減量。國內視角下,關注非轉玉米進口的減量。俄烏沖突之前,烏克蘭曾是我國重要玉米進口來源國,進口量占比一度達到 85%以上,2022 年我國自烏克蘭進口 526 萬噸玉米,雖然黑海倡議終止后,我國仍舊可以從美國、巴西進口補充,但與美玉米和巴西玉米不同,烏克蘭供應的玉米是非轉基因玉米,或會對深加工等結構性玉米需求產生影響。圖表 30:國內玉米進口來源國歷史變化 資料來源:匯易網,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50%-40%-30%-20%-10%0%10%20%30%40%50%0510152025303515/1
39、617/1819/2121/2223/24百萬噸小麥:產量:烏克蘭小麥:出口:烏克蘭產量YoY出口YoY-20%-10%0%10%20%30%40%50%60%010203040506070809010015/1617/1819/2121/2223/24百萬噸小麥:產量:俄羅斯小麥:出口:俄羅斯產量YoY出口YoY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其他美國烏克蘭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油料:油料:豆棕豆棕寬松局面維持寬松局面維持
40、,菜籽存減產壓力,菜籽存減產壓力 豆系:豆系:美豆面臨美豆面臨天氣壓力,寬松局面仍可維持天氣壓力,寬松局面仍可維持 23/24 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增長 9.6%至 4.05 億噸,其中阿根廷、巴西、美國分別增產 2300 萬噸(+92%)、700 萬噸(+4.5%)、70 萬噸(+0.6%)。23/24 年度庫存消費比有望增加 3.1pct 至 31.5%,僅次于 18/19 年度。圖表 31:23/24 年大豆主產國增減產情況(百萬噸)圖表 32:23/24 年全球大豆產量預期與庫消比增至偏高水平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美豆面
41、積下滑,增產依賴單產增加。美豆面積下滑,增產依賴單產增加。與玉米相同,當前交易重點在于美國大豆的生產,短期南半球的增產預期尚難證偽。美國 23/24 年度美國大豆收獲面積預計下滑 4.2%至3346.6 萬公頃,產量的增加主要來自于單產預期增長 5.1%至 3.5 噸/公頃。從 7 月第三周的優良率來看,優良率在 55%,低于去年同期 6pct,亦與 19/20 水平相當。圖表 33:23/24 美豆優良率低于 22/23 同期 圖表 34:23/24 美豆收獲面積預計下滑而單產預估增加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美豆今年同樣面臨嚴峻的干旱態勢,7
42、 月 25 日干旱覆蓋面積繼續較上周上升 3pct 至53%,為近幾年高位水平,同時未來 15 日的降水情況仍低于常年。20%22%24%26%28%30%32%34%200250300350400450百萬噸百萬噸全球:大豆:產量庫存消費比3.003.053.103.153.203.253.303.353.403.453.503.55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19/2020/2121/2222/2323/24MT/HA萬公頃收獲面積單產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5:美國
43、大豆產區干旱覆蓋率達到 53%圖表 36:未來 15 日美國大豆產區降水量低于常年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orld Ag Weather,國盛證券研究所 假設未來美豆優良率不再爬坡,按 19/20 單產預計的產量約為 1.07 億噸,較 7 月預期值減少 1027 萬噸,全球庫消比從 31.5%下調至 28.8%,但由于南美預估增量較大,美國減產沒有改變全球大豆累庫預期,從交易維度上看,天氣變化對于單產的預期會對大豆價格形成支撐,需要跟蹤,但全球大豆在南美產季尚未到來前,或難出現大級別行情。圖表 37:美國單產預期下降后的產量與海外庫消比測算 22/23 23/24
44、23/24 美國美國 假設假設 19/20 單產單產 收獲面積(百萬公頃)34.9 33.5 33.5 單產(噸/公頃)3.3 3.5 3.2 產量(百萬噸)116.4 117.0 106.8 全球全球 期初庫存(百萬噸)99.14 102.9 102.9 產量(百萬噸)369.72 405.3 395.0 凈進口(百萬噸)-3.12-2.7-2.7 消費(百萬噸)362.84 384.5 384.5 期末庫存(百萬噸)102.9 121.0 110.7 庫消比 28.4%31.5%28.8%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菜系:澳菜減產菜系:澳菜減產施壓供應,加菜面臨良率壓力施壓供應,加
45、菜面臨良率壓力 23/24 年度全球菜籽產量預計下降 1%至 8721 萬噸,主要生產與貿易國加拿大維持增產態勢,預計產量增加 6.8%至 2030 萬噸;歐盟、印度預計分別增產 66.4 萬噸(+3.4%)、20萬噸(+1.7%)。但中國、澳大利亞預計分別減產13萬噸(-0.8%)、340萬噸(-41.0%),澳大利亞減產近半數。由于過去 2 年澳大利亞大幅擴種菜籽后需要在第 3 年輪作或休耕,從而面積有所降低,同時前濕后干的天氣預報拉平單產至歷史均值,但是 490 萬噸的產量水平依然是澳歷史上第三高的菜籽產量,平衡表并未給出超預期的減產預估。23/24 年度全球菜籽庫消比預計增加 0.2p
46、ct 至 7.5%,舊作庫存高位狀態下,平衡表預期新季菜籽供應依然寬松。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8:23/24 年菜籽主產國增減產情況(百萬噸)圖表 39:23/24 年全球菜籽產量預計略降,庫消比預計上升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USDA,國盛證券研究所 加拿大菜籽產區干熱緩解,關注后續良率情況。加拿大菜籽產區干熱緩解,關注后續良率情況。自加拿大的油菜籽播種以來,主產區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7 月的干旱情況達到最嚴峻狀態,未來 15 日,降水預計恢復到較常年略低水平。2021 年加拿大即因天氣問
47、題出現嚴重減產,需要關注天氣對于加菜籽供應的壓力。圖表 40:加拿大菜籽產區過去 180 日降水情況 圖表 41:加拿大菜籽產區未來 15 日降水預報 資料來源:World Ag Weather,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orld Ag Weather,國盛證券研究所 國內庫存國內庫存同比同比增加,增加,環比減少環比減少。隨著 2022 年 10 月起加菜籽的大量到港,國內菜籽持續累庫,1-6 月累計進口菜籽 337.1 萬噸,同比增加 522%;6 月末油廠菜籽庫存量 30.4 萬噸,同比增加 105.4%,但受到 6 月菜籽壓榨利潤下降影響,6 月菜籽進口量環比下降至42 萬噸,近期利潤
48、有所回正,市場或等待新季菜籽上市再加大進口。0%5%10%15%20%020406080100百萬噸百萬噸菜籽:產量:全球庫存消費比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42:油廠菜籽持續累庫 圖表 43:菜籽進口量維持高位 資料來源:匯易網,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匯易網,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44:6 月進口菜籽利潤下滑 資料來源:ifind,匯易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棕櫚:印尼迎季節性棕櫚:印尼迎季節性豐產豐產,馬棕馬棕產量表現不佳產量表現不佳 上半年馬棕產量同比下滑上半年馬棕產量同比下滑 2.3%,
49、累庫緩慢。,累庫緩慢。2022 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累計產量 1845 萬噸,同比增長 1.9%,馬棕近年來生產表現平穩,2023 年上半年累計產量 808.2 萬噸,同比減少 2.3%,上半年偏弱的產量導致馬棕累庫緩慢,截止 6 月馬棕庫存 172.1 萬噸,同比增加 4.5%。圖表 45:2023 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表現不佳 圖表 46:2023 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累庫進度緩慢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棕櫚油局,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棕櫚油局,if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Jan Feb Mar Apr May
50、 JunJul Aug Sep Oct Nov Dec萬噸201920202021202220230.020.040.060.080.0Jan Feb Mar Apr May JunJul Aug Sep Oct Nov Dec萬噸20192020202120222023-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9-01-022020-01-022021-01-022022-01-022023-01-02元/噸壓榨利潤:油菜籽(進口):廣東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Jan Feb Mar Apr May J
51、unJulAug Sep Oct Nov Dec萬噸20192020202120222023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Jan Feb Mar Apr May JunJulAug Sep Oct Nov Dec萬噸20192020202120222023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印尼印尼 5 月高產,月高產,庫存加速上升。庫存加速上升。5 月印尼棕櫚及棕櫚仁油產量 508 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12.4%,1-5 月累計產量達到 2287.4 萬噸,同比增長 15.1%。由于國
52、內消費和出口遲緩,5 月庫存達到 467.3 萬噸,環比增加 28.6%,是近年來僅次于 2022 年(因限制出口)的高庫存。目前,印尼的季節性增產尚未結束,預計累庫仍會持續。圖表 47:2023 年印尼棕櫚及棕櫚仁油產量增長 圖表 48:2023 年印尼棕櫚及棕櫚仁油累庫加快 資料來源:GAPKI,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GAPKI,國盛證券研究所 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萬噸20192020202120222023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
53、0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萬噸20192020202120222023 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2023 年全球糧油面臨天氣和地緣政治的雙重考驗,基于當前供需形勢:國內谷物在替代和進口的支持下仍維持平衡略寬松格局,但需要關注來自海外風險的傳導。國際谷物的供需平衡中,小麥較玉米偏緊,但需要關注北美天氣形勢在玉米生長關鍵期的演繹。谷物多維的價格變化需要生產企業對于行情嚴格的把控,建議關注具有飼料配方與研發優勢、成本控制能力卓越的飼料企業,如海大集團、禾海大集團、禾豐股份、新希望豐股份、
54、新希望等。全球油脂油料整體較為寬松,供給上棕櫚大豆油菜籽棕櫚大豆油菜籽,當前北美天氣的預期差在仍是影響大豆與菜籽的定價關鍵因素。標的方面,豆系與棕櫚油仍在供給寬松的定價框架之下,關注油脂加工企業金龍魚金龍魚的成本改善機會;同時關注菜籽油標的道道道全道全的價格預期差機會。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農產品極易受到天氣影響,若發生較大自然災害,會影響銷售情況、運輸情況和價格走勢;政策風險:政策風險:農業政策推進的進度和執行過程易受非政策本身的因素影響,造成效果不及預期,影響行業變革速度和公司的經營情況;行業競爭與產品風險:行業競爭與產品風險:公司產品(飼料、糧油等)的
55、推廣速度受到同行業其他競爭品的影響,可能造成銷售情況不及預期;假設條件變化影響測算結果風險:假設條件變化影響測算結果風險:文中測算基于設定的前提假設基礎之上,存在假設條件發生變化導致結果產生偏差的風險。2023 年 08 月 02 日 P.1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本公司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但本
56、公司及其研究人員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及資料保持在最新狀態,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投資者
57、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本報告版權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任何機構或個人如引用、刊發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國盛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
58、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述的任何觀點均精準地反映了我們對標的證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
59、綜合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5%以上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5%15%之間 持有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5%以上 行業評級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中性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10%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國盛證券研究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北京北京 上海上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里西大街 26 號樓 3 層 郵編:100032 傳真:010-57671718 郵箱: 地址:上海市浦明路 868 號保利 One56 1 號樓 10 層 郵編:200120 電話:021-38124100 郵箱: 南昌南昌 深圳深圳 地址: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中大道 1115 號北京銀行大廈 郵編:330038 傳真:0791-86281485 郵箱: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 100 號鼎和大廈 24 樓 郵編:518033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