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安全: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案例分析(4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工信安全: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案例分析(46頁).pdf(4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 創新應用案例匯編 指導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 航空制造領域人機協同工藝設計應用案例 面向航天制造企業智能制造工藝設計的智能化、 協同化、 知識化以及場景化設計需求, 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 機器學習等技術, 完成對現有工藝知識的挖掘和關聯, 實現簡單工藝自動化, 復雜工藝標準化的機助人用的工藝設 計。 沈陽格微軟件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 主要是面向國防、 航空航天、 船舶等領域, 提供軟 件開發、 技術服務、 機器翻譯、 人才培養等業務。 企業位于沈陽北方軟件園 (占地約500畝) , 形成 了集研究開發, 人才培養, 成果產業化為一體的 產、 學
2、、 研基地。 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 任公司下屬的飛機總裝制造中心。 主要從事民用飛 機等航空器及相關產品的研制、 生產、 改裝、 試飛、 交付、 銷售、 維修、 倉儲、 服務業務, 承接飛機零部件 的加工生產業務, 經營上飛公司或代理單位所需原輔 材料、 設備、 儀器、 備配件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相 關的技術開發與技術咨詢業務。 服務商應用企業 工藝設計依賴于生產經驗, 技術水平存在明 顯差異, 不同產品的零部件相似程度高, 工藝設計 過程重復工作量大, 工藝設計員工作量繁重。 工藝 設計已成為縮短產品研制周期、 保證產品質量的瓶 頸。 1、 在部裝專業提高工藝設計效率3
3、0%以上; 2、 在航電、 鈑金件安裝、 工裝等其他專業提高工藝設計 速度35%以上。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已與多個航空飛行器制造單位建立了合作關 系, 面向航空飛行器工藝協同設計, 形成的理論、 方 法、 技術、 資源、 系統將具有較好的遷移性, 可遷移 至航天、 船舶、 武器、 重工等領域。 通過知識圖譜構建、 典型工藝挖掘、 語義分析、 層 次聚類等技術, 獲得各類工藝知識, 建立全面、 準確并 能標注解釋真實工藝數據的知識體系結構, 構建多維 關聯裝配工藝知識庫, 促進工藝知識的融合、 工藝知識 迭代增益以及工藝知識的場景化應用, 實現工藝設計 從 “信息化” 到
4、“智能化” 的跨越。 通過對工藝知識挖掘、 關聯、 沉淀, 讓基于不同設計目的或處于不同設計階段的工藝設計人員輕松獲取 符合當前需求的知識支持。 推薦語 新能源智能車電池服務模式創新應用案例 基于ROOTCLOUD平臺, 為優力電驅動公司建設面向快遞行業的 “新能源智能車電大數據服務平 臺” , 主要實施內容包括提供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工業設備上云解決方案, 開展設備狀態監測、 工藝優 化、 故障預警、 遠程運維等服務, 通過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手段實現電池壽命管控與客戶服務智能引 擎開發, 并運用工業互聯網進行模式創新, 率先在快遞行業實現車電租賃整體解決方案, 為快遞行業提 供運力保障與支
5、撐。 樹根互聯ROOTCLOUD平臺擁有長達 11年的技術積累, 是國內唯一入選Gartner IIoT魔力象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至今已連 接超過58萬臺工業設備, 賦能70個細分行 業, 打造18個行業云平臺。 長沙優力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是一家 專注于低速電動車智能動力系統及其應用 平臺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 基于工業互聯 網平臺, 通過大數據分析及AI支撐體系, 致 力于打造 “中國快遞行業運力保障服務平 臺” 。 主要實施內容包括: 1、 建設物聯監控及服務平臺, 實現智能電池的物聯監控及數據采集; 2、 建設工業智能APP, 提供電量監控、 智能防盜、 遠程斷電等功能; 3、 建設網上
6、商城, 打通線上線下交易及智慧服務; 4、 建設一體化服務中心, 對故障和安全隱患進行提前預警, 實現產品售后服務全流程線上管控, 提升售后服務水平; 服務商 應用實施 應用企業 5、 基于大數據與AI深度學習, 建立電池性 能衰退與健康評估模型, 開發電池壽命 智能管理引擎, 提升電池使用壽命, 以 及無害化回收; 6、 結合輕重使用場景, 梯次利用結合, 實 現儲能項目無縫對接。 該項目是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制造企業創新開拓商業模式的典型案例, 不僅實現了產 品的智能升級, 更為電池終端用戶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 推薦語 全國快遞行業的電動車輛2018年已超過 200萬輛, 年送件數超過5
7、80億件, 年增長 率超過30%; 傳統電動車商業模式中, 對于生產廠商, 面 臨多級經銷商導致銷售鏈條長、 缺失用戶 數據、 利潤率低甚至為負、 無法形成用戶黏 性等挑戰; 對于用戶, 面臨投資大回收慢、 車輛易盜及 運維壓力、 售后三包服務差、 騎手管理困難 等諸多問題。 技術方面: 建設面向快遞行業的 “新能源智能 車電大數據服務平臺” , 實現電池的物聯監控、 全生命周期健康度管控及服務平臺。 模式創新:基于IIoT車電一體全生命周期管 理, 實現產業金融+IIoT平臺+融資租賃+財產保 險商業模式, 打造 “中國快遞行業運力保障服 務平臺” 。 優力電驅動公司2018年利潤同比增加1
8、4% 主動服務, 備件庫存和維修成本降低30% 提高設備應用效率, 停機時間降低50% 智能充放電曲線調整, 提升電池壽命10% 創新商業模式, 用戶電池使用成本降低20% 減少環境污染, 電池無害回收率達90%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截止目前, 平臺已接入設備數量超過1.2萬 臺, 在試點城市長沙的快遞車輛覆蓋率達 27%, 年底將覆蓋到36%; 已與四通一達、 丹鳥、 品駿等快遞企業簽訂 合作協議, 未來將逐步向鄭州、 西安等地進 行推廣; 聯合金融/保險機構推出基于使用數據的新 能源智能車產品全維保解決方案, 探索商業 模式新路徑。 基于智慧零售大腦的家居行業柔性供應鏈
9、應用案例 結合蘇寧體系資源, 將資金、 資源的支持延伸到產品設計、 原材料等上游生態, 通過從營銷引流、 顧客需求分 析、 渠道銷售、 客戶服務到產品研發、 智能制造的技術賦能, 幫助家居家紡企業向柔性制造轉變。 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O2O智慧零售商, 自2017年以來, 連續三年躋身 財富 雜志全球 500強。 截至2019年6月, 蘇寧擁有各類創新互聯網門店逾13000 家。 通過自營、 開放、 跨平臺運營, 蘇寧易購開放平臺商戶已達到 40000家, 線上銷售規模穩居中國B2C市場前三, 連續多年蟬 聯 “中國連鎖百強” 第一名。 蘇寧易購基于近30年的經營數據及經驗,
10、建立了線上線下完 善的智慧零售技術體系, 致力于推動科技應用在零售領域的落地、 發展和影響。 南京海聆夢家居有限公司主 要從事床上用品、 針紡織品、 皮革 制品、 日用百貨、服裝、 玩具、 飾 品、 工藝品、 廚房用品的制造和銷 售。 服務商應用企業 發揮蘇寧的供應鏈、 物流、 金融服務體系優勢, 是消費互聯網與工業互聯網擁抱的典型案例。 推薦語 蘇寧供應鏈體系上游有3萬家供應商, 下游有2 萬家中小微的B端企業, 可幫助相關工業企業快速 實現轉型升級。 當前新生代消費能力上升, 個性化需求快速增 長, 傳統紡織企業產品版型、 原材料、 成本等數據 基礎弱; 產品品質控制有挑戰; 定制生產成本
11、高; 傳統生產模式難以有效滿足消費者定制的需求。 現 有的銷售管理系統對于顧客的信息的抓取太淺, 同 時無法做到全流程的追蹤與反饋, 對于海聆夢產品 的推廣與營銷無法提供有效幫助。 建成國際先進的全自動化家紡生產流水線以及全 球最大的窗簾智能個性定制柔性生產線, 在改善生產流 程的同時將廠商與消費者聯系起來, 幫助廠商擁有滿足 消費者個性需求的能力。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幫助海聆夢對接蘇寧易購, 借助蘇寧易購智慧零售 大腦驅動下的人工智能決策體系, 將銷售管理系統與其 他系統進行對接, 實現全流程的追蹤與反饋、 家居家紡 產品的精準營銷和推廣。 已經率先在鋼鐵冶金行業的風機
12、、 泵、 軋機等 大型關鍵機組上大范圍實施運行, 基本覆蓋煉鐵、 煉 鋼、 熱軋、 冷軋等生產線; 同時, 逐步在石油、 化工、 能源、 礦山等行業的工業企業進行試點運行。 平臺針 對 “皮帶運輸機” 、 “聯合軋制機組” 、 “熱輸出輥道 電機” 等產線的特點, 提供了額外的非旋轉類設備故 障預報與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實現了設備智能運維 能力的成套輸出。 基于人工智能的旋轉類設備預測性維護應用案例 以生產設備運行的狀態數據在線監測為基礎, 采用故障機理建模、 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技術, 跟蹤設備性 能狀態和健康指數, 在設備運行狀態監測與報警的基礎上進行數據分析和故障診斷及預測。 沈陽科網
13、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 年, 是一家集設計開發、 系統集成和技術服務于 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與東北大學、 沈陽建筑大 學等高校聯合成立工業大數據實驗室, 基于先進 的工業互聯網、 大數據、 人工智能、 云計算等技術 積累和研發能力, 主要致力于為全行業用戶提供 電氣及機械設備的智能化管控產品和服務。 鞍鋼集團自動化公司是鞍鋼集團旗下全資子 公司, 主要承攬自動化、 信息化系統的設計、 制造、 技術研發、 設備安裝、 調試、 系統運維業務, 電機修 造業務和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攻關任務。 在礦山、 燒結、 焦化、 煉鐵、 煉鋼、 連鑄、 軋鋼及鋼材處理自 動化控制以及企業信息管理系統領
14、域, 在發展傳統 業務的同時, 致力于發展智慧城市、 智能工廠 、 云計 算、 大數據、 電子商務、 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業務。 服務商應用企業 電機是旋轉類設備的主要動力源, 大量的電機 與風機、 泵等負載和減速機、 耦合器等傳動設備構 成了關鍵機組。 當前, 大型工業企業的機組設備仍 停留在“點檢定修” 與 “事后搶修”混合的預防性 維護模式, 基于日程健康狀態冗余的“過檢修” 和 人員經驗及責任心導致的 “欠檢修” 均無法避免, 設備剩余壽命被低估, 意外停機和生產事故居高不 下, 備品備件庫存積壓嚴重, 設備運維團隊疲于奔 命, 整體運營和管理效率較低。 1、 有效提高設備保障率至87%
15、; 2、 降低關鍵機組設備的備品備件庫存達60%以上; 3、 減少一線點、 巡檢人工50%以上; 4、 提前預知故障發生點, 同比降低維修成本約15%; 5、 在部分設備運行環境惡劣或高危的場景實現無人值 守; 6、 對頻發故障點自動提出電氣和機械性能強化方案, 提高部件壽命。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打破傳統模式, 推進 “預防性維護” 向 “預測性維護” 轉變。 推薦語 1、 首次采用基于故障機理和基于數據的雙模型混合故 障診斷機制, 有效提高故障預測的精度, 減少了誤 報警和漏報警; 2、 首次運用 “驅動+傳動+負載” 的全機組運行狀態數 據統一分析模式, 打破數據孤島
16、, 促進工業大數據 融合; 3、 通過雷達圖來評估工業生產設備的總體健康度, 精 確跟蹤生產設備和零部件性能衰減狀態; 4、 采用自主研發的瞬時電流變送器、 傾角自補償振動 傳感器、 智能數據采集網關等新型數據采集裝置, 實現現場數據采集智能化。 制鞋行業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應用案例 聚焦制鞋行業, 針對設計研發、 生產制造、 倉儲物流、 營銷售后全流程應用, 推動莆田制鞋產業從單純的制造向 商業價值更高的研發設計、 品牌運營和渠道運營轉變。 中電 (福建) 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簡稱 “中電福建院” ) 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與莆田市人民政府合作 共建, 于2019年1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
17、。 作為莆田市推動智 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的頂層機構, 中電福建院以推動莆田 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首要任務, 建設具有制鞋行業特色 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為政府、 企業提供工業轉型升級服務。 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貿 易、 研發、 生產、 物流于一體的現代化民營 鞋業企業。 是福建省省級加工貿易轉型升 級示范企業、 福建省足球鞋制造行業的龍 頭企業。 服務商應用企業 制鞋行業以數據驅動實現研發設計、 生產制造到市場銷售的閉環優化。 推薦語 按照企業規模和基礎現狀不同: 1、 針對自動化和信息化基礎較好企業, 依托平臺幫 助企業打造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銷售全產業鏈數 字化工廠 , 幫助企業從生產制
18、造向研發設計和終 端銷售延深; 2、 針對規模較小、 基礎較弱的企業, 打造制鞋行業 生產管理套件, 輔助企業各級生產管理者提升 管理效率, 從經驗管理向數字化的精益管理邁 進。 莆田制鞋產業主要以大批量代工生產為主, 產 業鏈集中在產品附加值較低的生產制造環節, 在商 業價值更高的研發設計、 品牌運營和渠道運營環節 處于弱勢。 急需發揮莆田多年積累的品牌代工制造 經驗, 實現莆田鞋業從OEM(代工生產)向ODM (原 始設計生產) 、 OBM (代工經營自有品牌) 轉型。 1、 打破傳統最小訂單量要求, 在同等成本下, 實現單件 流生產; 2、 單件產品生產周期不超過2小時, 并實現混色、
19、混款 同時在線生產; 3、 產品不良品率降低60%; 通過按需生產, 即時發貨, 實現成品鞋零庫存, 最終達到1500雙/天的個性化 定制鞋的生產能力。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1、 采用PUR材料粘接工藝, 減少傳統采用水性膠或油 性膠中鞋面噴處理劑和噴膠工序; 將機械手和紅外 視覺掃描技術應用到大底的噴膠中, 提高產品質量 穩定性; 2、 采用飛織機群動態調度技術, 結合傳感技術和AGV 進行產品標準化與模塊化生產, 實現鞋面飛織區無 人化運作; 3、 綜合應用足型三位視覺掃描技術、 大并發訂單數據 負載均衡技術、 智能物流調度技術等, 實現個性化 定制。 軌道交通列控系統
20、全線網智能運維應用案例 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實現數據采集、 綜合監測及挖掘分析, 為系統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遠程操控、 健康狀 況監測、 設備維護、 故障智能定位、 大數據分析、 趨勢預測等提供有力支持, 為安全、 可靠、 高效、 低成本的運營提供 綜合維護支持。 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 深耕于 軌道交通控制系統領域, 迄今已擁有百余項具有 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且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的系統 技術和產品。 主營業務范圍覆蓋國家鐵路、 城市 軌道交通、 城際鐵路、 有軌電車等各個領域。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維保通號公司主要負責上海 軌道交通信號、 通信、 信息、 綜合監控等專業系統設 備的安
21、全運營保障、 檢修維護、 故障處置、 大修改造 以及部分新線信號項目的建設工作。 服務商應用企業 超大規模線網的常態化高強度運營挑戰: 1、 單線單點故障易呈網狀擴散, 對設備設施的可靠 性及可用性有極高的要求; 2、 設備數量、 種類、 場景呈現多樣復雜性, 設備異 常風險增大、 維護難度增大; 3、 運營里程不斷增長、 維護成本不斷增長; 4、 乘客對安全、 便捷、 準點、 舒適、 運營時長等多方面 有綜合需求。 隨著線路的增多, 導致對維護人員的 需求越來越大, 維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 以中心管控為主、 車站為輔的維護模式可實現: 1、 單臺件設備故障率顯著下降; 2、 子系統故
22、障率顯著下降; 3、 線路級列控全系統的可用度顯著提升; 4、 線路級列車延誤率顯著下降 ; 5、 全路網可用度顯著提升。 保障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運營, 確保交通出行暢 通, 具有重要經濟效益和社會意義。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已成功應用于上海地鐵、 深圳地鐵、 鄭州地鐵、 南寧地鐵、 成都地鐵、 武漢地鐵、 北京地鐵等全國地 鐵線路10余條, 將在全軌道交通領域推廣。 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度集成化、 自動化、 智能 化的信號系統運行設備遠程維護平臺, 可提供: 1、 多源融合的智能感知技術; 2、 多驅動引擎融合的實時預警分析及診斷技術; 3、 基于云計算、 大數據的數
23、據挖掘分析技術; 4、 設備主動維修決策技術; 5、 運營運維一體化協同技術。 解決了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雙高的軌道交通海量數據處理問題, 不僅具備經濟價值, 還在保障民生方面具 有極高社會效益。 推薦語 化工行業磷酸萃取工藝數字化應用案例 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來解決傳統硫磷化工企業生產中嚴重依賴人工經驗導致磷酸萃取率 存在較大波動等問題, 以及復合肥養分浪費和環??刂茰蟮纫幌盗行袠I普遍存在和長期掣肘的主要 生產困擾問題。 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開發的工業大腦以數據 為核心, 打通工業生產、 運營、 管理各環節, 形成工 業的數字孿生, 將人工智能和優化等算法相結合, 提升工業能力, 創造增量
24、價值。 安徽長江工業大數據科技股份公司, 基于阿 里云飛天和工業大腦技術建設跨區域跨行業工業 互聯網平臺, 以冶煉、 化工、 電子信息等行業為主 要研究方向, 服務于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重點發展的大型磷復肥生產 骨干企業, 主要從事磷復肥生產與 銷售, 年產能為112萬噸, 年銷售收 入20億元。 磷酸萃取率是磷酸生產工藝的核心環節, 濕法磷酸的有效萃取率提升難題, 一直是困擾行業 的頑疾, 原因在于磷礦石的品位波動、 現場設備工況的差異、 以及嚴重依賴人工經驗。 該項目基于長江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城市級工業大腦) , 實施過程: 1、 將二水法磷酸萃取過程全
25、面數字化, 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數據化, 掃除生產管理盲區; 2、 直接提高磷酸萃取率, 經過兩輪對比試驗, 目前已經實現穩定提升0.23%、 最大提升0.56%, 最終目標實現六國化工磷酸萃取率穩定提升至96.6%。 3、 工藝穩定性優化, 即在有效提升萃取率的同時將生產過程穩定下來, 降低生產波動帶來的經濟損 失。 4、 降低產品養分浪費, 同時穩定排放。 最終實現了磷酸萃取率的提升。 服務商 應用實施 應用企業 工業大腦模式將行業痛點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沉淀、 復制、 開放, 對中國 100多座老工業城市的轉型升級, 具有非常強的借鑒意義。 推薦語 企業痛點: 1、 磷酸萃取率低
26、, 波動較大。 受到礦源和生產 環境、 設備工況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干擾, 導 致萃取率穩定性低。 2、 復合肥養分浪費。 實際操作環節存在大量 的不確定性, 大部分時候依賴經驗, 導致轉 化過程中養分浪費。 3、 環保排放波動。 無法對生產中的污染物進 行實時預測, 導致生產過程存在氨氣、 粉塵 等污染排放。 通過采用大規模分布式云端計算存儲, 海量 實時計算反饋能力等云計算技術, 構建智能工業 應用, 全鏈路采用安全加密的超大規模吞吐量的 云端數據通道。 通過工業數據采集、 分析、 建模、 實驗, 對現 有生產工藝流程及環境數據進行關聯、 融合, 實 現生產過程數字化, 建立更智能化、 精細化
27、的生 產和控制流程, 提高產品品質、 降低尾氣排放。 1、 將生產二水法磷酸萃取過程全面數據化, 掃除 生產管理盲區; 2、 磷酸萃取率實現穩定提升0.23%、 最大提升 0.56%, 每年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超過 600萬元; 3、 在有效提升收率的同時穩定了生產過程, 降低 生產波動帶來的經濟損失。 4、 降低了產品養分浪費, 穩定了生產過程排放。 直接節約養分浪費超過500萬/年, 環保材料 損耗降低300萬/年。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該解決方案具有行業通用普適性, 其核心 功能在于使用了阿里云工業大腦開放平臺和通 用算法引擎。 工業大腦開放平臺可對工業場景進行 “
28、樂 高” 式組裝, 普通工程師可以通過拖拉拽方式即 可搭建出智能應用。 因而可以覆蓋具有同類別需求和生產模 式的生產企業近100%市場。 復雜環境下礦山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案例 面向礦山冶煉行業建立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實現企業對設備物質運動和價值運動的全過程可預知性管 理, 并著重設備的預防性維修。 將專業經驗進行固化沉淀, 提高設備管理系統的工作質量、 效率和現代化程度, 促進 整體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福建中海創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從原中海創 集團將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板塊剝離組建而成 的高科技公司。 公司基于中海創集團20多年工業 領域服務經驗, 研制獨立知識產權的底層通用工 業互
29、聯網解決方案IAP OS, 并聯合多家合作伙伴 優勢互補, 打造 “海創云” 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平 臺, 致力于為各行業智慧應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 務。 烏拉特后旗紫金礦業有限公司是紫金礦業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A+H股上市公司) 的控股子公司, 于 2005年9月成立, 是以開發鋅、 鉛為主的多金屬礦 山。 已探明資源量鋅260萬噸、 鉛60萬噸, 是全國井 下開采品位最低, 單體礦山規模最大的鉛鋅礦之一。 年產鋅金屬量約7萬噸、 鉛金屬量1萬噸、 標硫36萬 噸, 為紫金鋅冶煉的重要原料基地。 服務商應用企業 1、 設備實時運行狀態不明確, 使用效率低; 2、 設備、 系統相互間未打通, 無
30、法準確統計分析設 備綜合效率; 3、 設備輔機、 備品、 備件種類多, 關系復雜, 管理難 度大, 采購與庫存成本高; 4、 企業不注重維護保養設備, 一旦出現非計劃停機 損失極大; 5、 設備人員經驗要求高, 相關知識和經驗難以積累 和共享; 6、 現場巡檢等大量重復性工作效率低下, 人工成本高 昂。 1、 已累計管理設備3370臺, 完成設備檢修11450余次, 巡檢 任務11300條, 發現并解決故障及隱患2200余起; 2、 實時掌握設備狀況, 設備使用效率提高26%; 3、 實現對設備的有效管理, 采購成本降低6%、 庫存管 理成本降低20%; 4、 實現對設備的預測性維護, 故障頻
31、次減少15%; 5、 實現對設備的遠程控制, 減少員工現場巡查、 人工 統計等工作, 大幅度降低人工管理成本。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價值實現 中海創與應用企業的母公司紫金礦業集團共同 投資成立合資公司, 專注礦山冶煉行業管理體系建 設, 探索出新商業模式, 成功市場化發展。 解決 方案 跟隨“一帶一路”沿線 進 入剛果 (金) 、 吉爾吉斯斯坦、 俄羅斯圖瓦等國家地區, 并 在非洲、 塞爾維亞等地設立多個辦事處, 負責當地項 目的就近運維與日常事務, 在當地收獲良好反響。 創新突破 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通用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IAP OS, 采用解耦式工業控制系統軟硬件底層架構, 兼 容并標準化
32、集成與協同控制多種異構工業設備, 打通工 業設備與系統的 “信息孤島” 。 基于工業互聯網底層的獨特優勢, 提煉、 固化方案 模型, 建立多學科交叉的統一公共服務平臺 “海創云” , 以模塊化方式快速、 靈活提供設備管理解決方案。 “中海創+紫金礦業” 資源整合、 優勢互補, 直擊采礦行業痛點問題, 并成功取得商業化廣泛應用。 打 造 “工業互聯網+” 新模式, 依托底層核心技術, 合作伙伴優勢互補, 建立全球化礦山冶煉產業生態。 推薦語 高端電子元器件精益柔性協同制造應用案例 航天電器智能工廠, 在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INDICS和云制造支持系統CMSS驅動下, 實現從 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
33、數字化, 打造了以訂單準時交付為目標的跨區域協同生產制造能力。 航天云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 2015年6月, 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控 股的高科技工業互聯網企業, 公司著力打造全 球首批、 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 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航天云網, 提供智能 制造、 協同制造、 云制造公共服務。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端 繼電器、 連接器、 電纜組件、 電機及光電 產品的研制、生產和技術服務為主, 產 品廣泛應用航空、 航天、 裝備、 機車等領 域, 是中國電子元器件制造領域的領軍 企業, 公司生產模式具備多品種、 小批量 和定制化的特點。 1、 基于INDICS平臺,
34、實現INDICS與PLM、 ERP、 MES、 PLC異構系統集成, 構建聯通設備產線、 生 產人員、 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精密電連接器智能制造樣板間。 基于INDICS平臺實施云制造應 用, 建立數據驅動的, 鏈接客戶、 供應商的價值鏈生態系統, 搭建數據驅動的小批量多品種柔性 生產模式。 2、 構建面向訂單準時交付的基于有限產能的智能排產計劃, 驅動生產執行MES, 驅動企業PLC, 建設數據驅動的網絡化、 智能化混線生產線。 通過INDICS平臺, 提供資源協同、 外協外購協同 等增值服務, 實現跨部門的配件信息、 制造設備信息、 生產輔助工具信息、 技術文件信息等資源 的共享。 3、
35、基于INDICS平臺建設CMOM運營管理分析系統, 通過工業物聯網網關實現產線數據、 生產信 息的實時采集, 開展質量/工藝優化、 運營分析和設備預測性維護服務。 服務商 應用實施 應用企業 實現了電連接器行業訂單驅動的精益柔性跨區域協同生產新模式, 為我國精密電子元器件 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推薦語 電連接器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但是我國連 接器行業起步較晚, 全球主要市場仍被國際龍 頭企業盤踞著。 國內廠商亟需在生產技術、 產 品性能、 量產品質、 標準管理、 配套協同等方 面進行突破。 航天電器采取多品種小批量的個性化定 制生產模式, 產品研制周期長, 跨地區、 跨部 門、 跨組織協同
36、研發面臨挑戰; 全球化運營, 外協外購配套關系復雜, 協作效率低, 運營成 本高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技術方面: 應用工業互聯網技術、 精準供應鏈 管理技術, 實現產品在線定制創新模式; 應用 智能設計與仿真技術、 協同設計等新技術, 實 現智能監控、 異地協同設計、 協同生產和遠程 診斷管理等工業物聯網新應用的落地; 模式創新: 通過云平臺集成信息化系統, 網絡 化柔性智能生產線等異構系統。 打通企業 “生 產計劃、 BOM及工藝路線、 企業數據” 三類業 務鏈, 形成數據驅動的企業智能生產新模式。 通過開展基于INDICS平臺的云端應用, 形 成符合高端電器連接件 “多品種、 小批量、
37、 按單生 產” 特點的網絡化協同制造模式, 滿足產品的個 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需求, 滿足產品設計、 工藝、 制造、 檢測、 物流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需求, 使企業產能達到50萬件/年, 自動化率達到60% 以上, 生產效率提升50%以上, 產品研制周期縮 短33%, 產品不良品率降低56%, 運營成本降低 21%。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基于航天云網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智能工 廠解決方案適用于機加行業、 汽車行業、 電子 行業、 模具行業等諸多行業, 適用于具有多生 產基地的集團型企業, 或者規模小、 靈活性強 的中小企業, 適合 “多品種、 小批量、 定制化” 特點, 訂單驅動
38、的精益柔性生產新模式。提 高企業業務鏈、 產業鏈協同效率, 優化運營決 策, 提高企業競爭力。 “云+網+廠” 綠色智能鑄造應用案例 打造 “鑄造3D打印、 機器人等創新技術綠色智能工廠” 的轉型升級方案, 連通鑄造3D打印設備、 AGV、 桁架 機器人、 熱法再生設備、 微波烘干、 立體庫等智能裝備, 建成世界首個萬噸級3D打印鑄造成形智能工廠。 共享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是由 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牽頭, 聯合中國鑄造協 會、 新興鑄管、 漢得信息等十二家科研院所、 金 融機構及企業單位共同出資組建, 于2017年6 月2日正式成立, 是首個國家產業創新平臺, 致 力于圍繞行業智能轉型
39、的關鍵共性問題, 培育 智能制造(鑄造)軟硬件研發孵化器, 成為智能 制造(鑄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建設面向鑄 造行業、 區域制造業的工業云平臺。 服務商 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公司) 始建于 1966年, 主導產業為高端裝備、 新材料等, 提供增材 制造、 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及服務, 為高端裝備提 供關鍵基礎零部件。 公司專注實業、 做精主業, 經過 50多年的發展, 擁有美國通用電氣、 德國西門子、 日 本馬扎克、 中國上海電氣、 東方電氣、 哈電集團、 中車 集團等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顧客50余家, 已經成 為跨行業、 跨地區、 多元化發展的企業集團, 正在應 用鑄造3
40、D打印、 “互聯網雙創綠色智能鑄造” 等 引領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應用企業 1、 傳統鑄造 “三高一低” 粗放式的發展消耗了大量能 源, 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2、 現場工作環境差, 勞力人員需求過大, 人力資源成 本過高; 3、 傳統鑄造技術落后, 生產流程繁雜, 鑄件質量差; 4、 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 傳統的企業內訓組 織形式落后, 工學矛盾沖突, 培訓資源有限, 知識 迭代緩慢; 5、 管理實施復雜, 企業成本投入較高。 1、 提供云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 2、 供應鏈管理平臺幫助企業與供應商進行實時信息共 享互換; 3、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 4、 工藝設計從主要依靠
41、 “個人經驗知識” 轉變為依靠 “ 虛擬制造” ; 5、 員工操作從 “翻砂匠” 到 “數控/智能設備操作工” ; 6、 熔煉澆注從 “人工控制” 到 “數字化控制” 。 1、 鑄件生產周期可縮短50%, 生產實現 “零排放” 。 比如 發動機氣缸蓋鑄件, 原先用金屬模具做需要近20個 零件 (砂型) , 而采用新技術 (3D打?。?一次就能打印 完成, 生產效率提高約3-5倍, 成品率提高20-30%; 2、 工廠環境實現 “五無” : 無吊車、 無模型、 無重體力、 無廢砂及粉塵排放、 無溫差 (空調) 。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在鑄造產業集中區, 建立智能單元改造、 數
42、字化 示范工廠, 為行業企業提供診斷、 咨詢和綠色智能解 決方案, 帶動鑄造企業和區域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 “三高一低” 的鑄造業, 通過虛擬世界解決現實問題, 為被機器取代的工人找到新的崗位。 推薦語 基于數字孿生的石化行業網絡化協同管控應用案例 基于全局工廠模型的數據和應用集成, 實現數據庫、 規則庫、 模型庫、 知識庫的有效整合及協同應用, 提供對 供應鏈優化、 能源優化、 調度方案推薦、 工況識別、 生產異常分析、 設備預知性維修、 設備腐蝕評估、 安全環保管理 等方面的支撐, 對工廠狀態實時感知與智能控制, 實現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模型隨物理工廠動態變化而變化。 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
43、公司是由中國石 化籌建并控股的、 在能源化工行業有較強影響力 的信息化服務商。 近年來, 以工業互聯網建設及 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 為客戶提供智能工廠 、 智能 油氣田、 智能物流等全方位解決方案。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是中國 石化直屬企業, 是我國中部地區和沿長江流域重點 企業、 江西省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 主要從事石 油煉制, 石油化工、 化肥、 其它化工產品的生產、 銷 售; 壓力容器檢測等業務。 服務商應用企業 傳承石化行業龍頭的行業知識, 基于CPS實現石化行業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融合, 圍繞研發設計、 生 產制造、 供應鏈管理、 營銷服務等全過程, 打造新一代生產
44、運營指揮模式。 1、 石化行業市場競爭激烈, 通用型化工材料產能過 剩凸顯, 中高端產量自給率不足; 2、 石化是典型的能源高消耗行業, 生產資源、 生產 過程能源消耗高。 石化行業因其生產過程中易燃 易爆、 有毒有害、 高溫高壓等特點, 重大安全事 故時有發生; 3、 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 人力資源、 生產成本的 上升; 4、 人才老化、 流失嚴重。 1、 提出了基于信息物理系統 (CPS) 的石化智能工廠架 構體系、 業務體系和技術體系; 2、 實現了預測預警、 協同優化的數字化生產管控新模 式。 1、 外排污染源自動監控率達到100%; 2、 生產優化從局部優化、 離線優化逐步提升為全
45、流程 在線優化, 勞動生產率提高20%以上; 3、 萬元產值能耗降低6%。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2018年, 已完成在中國石化全面部署, 并推廣 到部分煤化工企業。 目前, 已在中國石化下屬鎮海、 茂名、 九江、 燕山、 齊魯、 天津、 上海、 金陵、 海南、 青島等企業及新建企業中科煉化的智能工廠建設中 推廣應用。 推薦語 基于全景態勢感知的變電智能運檢應用案例 精準聚焦變電運檢業務的痛點和難點, 運用大數據、 物聯網、 人工智能技術, 打造全網首個 “能感知、 會分析、 可決策” 的運檢虛擬機器人 “電力大腦” 。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重點高 新技術企業、
46、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 中國 軟件百強企業和中國電氣工業百強企業。 主要從 事電力自動化保護控制系統和設備、 電力電子設 備、 智能化開關及監測設備、 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及 配套計算機設備的研究開發、 生產、 銷售、 技術服 務; 電子元件的銷售; 光伏發電; 自營和代理各類 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宜昌供電公司主要承 擔宜昌地區五縣、 三市、五區的電網建設、 檢修運 維與供電任務,服務用電客戶178萬戶。 管理35千 伏-220千伏變電站223座、 容量1240.335萬千伏 安; 35千伏-220千伏線路461條、 總長6125.289千 米。 服務商應用企業
47、通過匯聚、 分析、 挖掘電力行業數據, 實現人工智能輔助運檢, 解決大電網安全管控問題。 推薦語 當前變電站主輔設備監控手段不足, 數據采集 缺乏統一規范, 感知層數據無法融合貫通, 運檢效 率低下、 預警手段缺乏、 應急能力不足。 故障影響因 素眾多、規律復雜, 而傳統的專家經驗, 對設備的 狀態感知、 數據分析和主動預測預警均缺少有效手 段, 大電網安全管控難度顯著增加。 以宜昌地區為例, 已提前發現并消除設備缺陷651 起, 實現設備故障率下降75%, 檢修停電次數減少41%, 運維效率提高90%, 管理質效大幅提升。 問題導向 滲透延伸 創新突破 價值實現 已經在湖北電網宜昌、 黃石、
48、 武漢等140余座 變電站進行了落地應用。應用成效已通過實踐驗 證, 可大大減少設備故障率, 平臺實用性強、 兼容性 廣、 可推廣性高, 未來還可推廣至新能源、 鐵路系統 等其它工業領域。 1、 通過前期的技術和數據沉淀, 形成質量高、 實用性強 的專家經驗知識庫、 典型案例庫和設備維護檢修數據 集 (含圖像數據) 以輕量級應用工具為載體, 為有需 求的企業用戶提供咨詢服務或知識、 數據服務; 2、 通過創新商業模式, 促進資源在上下游企業合作共 享, 以新業態的形式實現產品的價值延伸; 3、 創新智能數據驅動, 助力運檢效率變革。 平臺可實現 自動巡檢、 主動預警、 一鍵順控操作等功能, 推
49、動公 司效益持續增加。 基于刀具數據模型的預測性維護應用案例 富士康構建基于云平臺的數據采集、 匯聚、 分析服務體系, 提供刀具云化軟件, 推動制造資源的連 接、 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 最終實現提質、 增效、 降本、 減存。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是 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 云服務設備、 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制造服 務商, 為客戶提供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 核心的跨行業跨領域智能制造和科技 服務解決方案, 構建 “實體經濟+數字經 濟” 新生態。 基準精密工業 (惠州) 有限公司作為全國 領先的精密刀具制造加工企業, 其主營業務有 高速超硬刀具、 微細絲錐、 刀片、 單晶及聚晶 鉆石刀具、 高端組合刀具、 高端智能刀具、 納 米涂層的開發、 設計、 生產與銷售等。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平臺依托大數 據應用技術, 將刀具生產制程中所產生 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 上傳至數據存儲 與應用的控制中心。 利用大數據建立電 流、 溫度、 震動等多傳感數據模型, 訓練 刀具壽命評估、 設備故障診斷、 設備參 數模擬等模型。 實現基于大數據特征提 取、 識別、 學習的預測性維護, 并制定刀 具行業智能制造遠程運維與診斷標準, 服務商 應用實施 應用企業 打造刀具行業工業互聯網價值輸出解決方案。 用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