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公司研究報告-乘汽車四化之風多元布局MR有望注入成長動能-231026(4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立訊精密-公司研究報告-乘汽車四化之風多元布局MR有望注入成長動能-231026(43頁).pdf(4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TablTable_StockInfoe_StockInfo 2023 年年 10 月月 25 日日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 買入買入(維持)(維持)當前價:31.16 元 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電子電子 目標價:43.80 元(6 個月)乘汽車四化之風多元布局,乘汽車四化之風多元布局,MR 有望注入成長動能有望注入成長動能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分析師:王謀 執業證號:S1250521050001 電話:0755-23617478 郵箱: 相對指數表現相對指數表現 數據來源:聚源數據
2、 基礎數據基礎數據 總股本(億股)71.47 流通 A 股(億股)71.35 52 周內股價區間(元)25.15-34.82 總市值(億元)2,227.14 總資產(億元)1,723.32 每股凈資產(元)7.30 相關相關研究研究 Table_Report 1.立訊精密(002475):業績增長符合預期,看好 MR后續催化 (2023-09-01)2.立訊精密(002475):業績增長穩健,汽車和可穿戴業務注入增長動能 (2023-05-11)推薦邏輯:推薦邏輯:公司為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主要業務線為消費電子、通信及汽車。1)消費電子:)消費電子:公司深度綁定蘋果產業鏈,其 MR新產品有望
3、為公司帶來新增量;2)汽車:)汽車:公司與速騰、奇瑞達成戰略合作,助力 Tier1 領導廠商目標,汽車業務或將為公司開辟新增長曲線;3)通信:)通信:公司先后收購科爾通、匯聚,提高自身產品覆蓋率,隨著 AIGC等技術的發展,公司通信業務有望實現增長。消費電子主業穩步發展,蘋果消費電子主業穩步發展,蘋果 MR 業務有望注入成長動能。業務有望注入成長動能。消費電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20-22 年分別占比公司總收入 88.5%/87.5%/84.0%。公司通過收購聯滔電子切入果鏈,多年來通過內生+外延的方式與其深度綁定,相關業務包括 Top Module代工、各類連接線、蘋果 TWS耳機及 App
4、le Watch組裝、iPhone聲學器件等;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逐年增長,2022年達 73.3%。作為消費電子行業巨頭,蘋果市占率表現強勁,22年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 18.7%,在 TWS 耳機及智能手表市場市占率均達 30%以上。隨著新品不斷發售,蘋果有望保持較高的市占率,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保障。此外,蘋果首款 MR 產品Vision Pro預計 24年正式發售,公司有望承接該產品的生產,為消費電子業務注入成長動能。汽車四化趨勢凸顯,公司多元布局打開增長空間。汽車四化趨勢凸顯,公司多元布局打開增長空間。1)公司深耕線束領域,目前產品已覆蓋高低壓整車線束、特種線束等,產品矩陣豐富;隨
5、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高壓線束的需求強勁,ASP有望提高并帶動公司市場份額攀升。2)公司先后收購臺灣光寶的 CCM 事業部以及影像事業部,20 年又收購高偉電子44.9%的股權夯實攝像頭相關業務能力,依托自身在消費電子行業的優勢進軍車載光學領域,相關產品包括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載攝像頭、DVR行車記錄儀等。3)公司與速騰聚創合作切入激光雷達市場,速騰 2022 年在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份額達 15.4%,定點合作伙伴包括廣汽、比亞迪、長城汽車等車企。22 年,公司與奇瑞集團合作搭建整車 ODM 平臺,協同賦能有助于公司實現汽車零部件 Tier1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汽車精密零部件國
6、產替代空間廣闊,隨著公司汽車業務不斷放量,該業務或將為公司開辟長期增長曲線。公司先后收購科爾通、匯聚,完善通信領域布局。公司先后收購科爾通、匯聚,完善通信領域布局。受益于 AIGC、5G 等技術,ICT行業實現快速發展,電子政務、智慧城市等項目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不斷增長。公司以整機+核心零部件的戰略雙線發展,提升產品覆蓋率,相關產品包括電連接、光連接、基站天線等。公司天線模組產品功能多樣,無線充產品與蘋果、小米、華為等多家頭部品牌合作,業務規模有望保持增長狀態。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3-25 年歸母凈利潤 110/157/194 億元,復合增速有望達 28.3%?;?/p>
7、公司汽車和 MR相關業務放量有望開啟新的增長曲線,給予公司 2024 年 20 倍 PE,對應目標價 43.8 元,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產品研發迭代不達預期、客戶集中度較高等風險。指標指標/年度年度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百萬元)214028.39 237406.65 303439.12 363358.42 增長率 39.03%10.92%27.81%19.7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百萬元)9163.10 11036.35 15651.85 19361.44 增長率 29.60%20.44%41.82%23
8、.70%每股收益EPS(元)1.28 1.54 2.19 2.71 凈資產收益率 ROE 17.85%18.47%21.30%21.49%PE 24 20 14 12 PB 4.91 4.17 3.33 2.68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 -9%-2%5%13%20%27%22/1022/1223/223/423/623/823/10立訊精密 滬深300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目目 錄錄 1 公司概況:公司為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公司概況:公司為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1 1.1 公司基本情況.1 1.2 公司業績:業績持續
9、穩健增長,盈利水平相對穩定.2 2 消費電子:產品矩陣豐滿,消費電子:產品矩陣豐滿,MR業務有望注入成長動能業務有望注入成長動能.6 2.1 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逐步擴大,蘋果市占率表現亮眼.6 2.2 外延式拓展多元業務線,產品矩陣逐步豐滿.9 2.3 深度綁定蘋果產業鏈,Vision Pro 有望帶來增量.10 3 通信:控股匯聚完善布局,整機通信:控股匯聚完善布局,整機+零部件雙線發展零部件雙線發展.17 3.1 ICT 行業穩步發展,公司收購科爾通、匯聚完善布局.17 3.2 整機+核心零部件雙線發展,業務規模持續增長.19 4 汽車:乘汽車四化之風,多元布局打開增長空間汽車:乘汽車四化之
10、風,多元布局打開增長空間.20 4.1 汽車四化趨勢凸顯,智能時代加速來臨.20 4.2 收購光寶/高偉電子進軍車載光學,與奇瑞攜手實現 Tier1目標.23 4.3 高壓線束連接器量價齊升,公司產品線完善.30 5 盈利預測與估值盈利預測與估值.35 5.1 盈利預測.35 5.2 相對估值.36 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36 ZYMAxUfU9YkWrNmQ9PaO9PpNnNtRsRjMrQmMfQmOqP6MoPqQNZoNxONZqQwO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圖圖 目目 錄錄 圖 1:公司發展沿革.1 圖 2:公司
11、股權結構圖.2 圖 3:公司 2022 年主營業務結構情況.3 圖 4:公司 2022 年主營業務毛利情況.3 圖 5:公司 2017-2023Q3營業收入及增速.3 圖 6:公司 2017-2023Q3歸母凈利潤及增速.3 圖 7:公司 2017-2022 年毛利率和凈利率情況.4 圖 8:公司 2017-2022 年費用率情況.4 圖 9:公司 2017-2022 年凈資產收益率情況.5 圖 10:公司 2017-2022年人均創收及增速.5 圖 11:公司 2017-2022年人均創利及增速.5 圖 12:公司 2017-2023Q3經營活動現金流情況.6 圖 13:公司 2017-20
12、22年凈現比情況.6 圖 14: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7 圖 15: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7 圖 16: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及增速.7 圖 17:全球智能手機細分品牌出貨量占比情況.7 圖 18:中國智能手機分季度出貨量情況及增速.8 圖 19:中國智能手機細分品牌出貨量占比情況.8 圖 20:蘋果在中國市場歷年來出貨量及份額變化.8 圖 21:公司消費電子業務并購及產品線情況.9 圖 22:2016-2022年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及占比情況.10 圖 23:2016-2022年公司消費電子業務銷售額及增速.10 圖 24:公司智能手機連接方案.11 圖 25:iPhon
13、e15 基礎款功能升級情況.12 圖 26:iPhone15 Pro 系列功能升級情況.12 圖 27:美特科技產品介紹.12 圖 28:2020年起蘋果耳機分季度出貨量及市場份額情況.13 圖 29:2020-2022年全球 TWS 耳機市場份額情況.13 圖 30: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及預測情況.14 圖 31:中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14 圖 32: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廠商市場份額情況.14 圖 33:2022H2智能手表外包制造商市場份額情況.14 圖 34:23Q3蘋果新發布手表產品.15 圖 35:2016年起全球 VR 頭顯出貨量情況(萬臺).16 圖 36:2020-2
14、023Q2中國 VR 頭顯出貨量情況(萬臺).16 圖 37:VR 頭顯市場主要玩家.16 圖 38:2017-2022年中國 ICT 市場規模.17 圖 39:2022-2026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量預估.17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圖 40:2016-2021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及增速.17 圖 41:2016-2021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金額及增速.17 圖 42:公司通信業務發展沿革及相關產品.18 圖 43:匯聚科技業務版圖.19 圖 44:2018-2022年匯聚科技營收及凈利潤情況.19 圖 45:公司通信業務布
15、局.20 圖 46:汽車向智能終端演進過程中迎來黃金十年.21 圖 47:2019-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情況.22 圖 48:2013-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情況.22 圖 49:2018-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情況.22 圖 50: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份額情況.23 圖 51:汽車電子在各類車型中成本占比情況.23 圖 52: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情況.23 圖 53: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TOP20 企業.23 圖 54:公司汽車業務外延并購及相關產品情況.24 圖 55:公司 2015-2022年汽車業務收入及增速情況.24 圖 56:2
16、021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競爭格局.26 圖 57:速騰聚創 RS-LiDar-E1 產品.26 圖 58:速騰聚創 RS-LiDAR-M1 產品.26 圖 59:全球及中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及增速.27 圖 60:奇瑞集團汽車業務板塊.28 圖 61:奇瑞新能源在售車型.28 圖 62:奇瑞集團汽車銷量情況及增速.28 圖 63: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情況及增速.28 圖 64:華為 LUXEED 智界 S7.29 圖 65:立景創新手機及 PC 攝像模組.30 圖 66:立景創新車載攝像頭產品.30 圖 67:2016-2022年中國汽車線束市場規模及增速.31 圖 68:汽車線束平均單車
17、價值.31 圖 69:2016-2022年中國汽車高壓線束市場規模及增速.31 圖 70:2016-2022年高壓線束市場份額情況.31 圖 71:公司線束產品情況.32 圖 72:2017-2022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32 圖 73:2017-2022年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32 圖 74:2020年全球連接器市場競爭格局.33 圖 75:2020年全球連接器下游應用市場占比情況.33 圖 76:2017-2022年中國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34 圖 77:2021-2025年中國高壓連接器市場規模預測.34 圖 78:公司連接器和結構件產品情況.34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
18、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表表 目目 錄錄 表 1:公司主要產品線介紹.1 表 2:公司切入大客戶產業鏈時間.10 表 3:分業務收入及毛利率.35 表 4:可比公司估值.36 附表:財務預測與估值.37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 1 公司概況:公司為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公司概況:公司為國內精密制造龍頭企業 1.1 公司基本情況公司基本情況 立訊精密成立于立訊精密成立于 2004 年,于年,于 2010 年在深交所上市。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是國內精密制造行業平臺型龍頭企業,早期以電
19、腦連接器業務起家,多年來通過內生和外延的方式,從零件、模組到系統的垂直整合,現已實現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產品線的多元化布局。目前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通訊、醫療產業等領域。圖圖 1:公司發展沿革公司發展沿革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表表 1:公司主要產品線介紹:公司主要產品線介紹 業務板塊業務板塊 相關產品相關產品 消費電子 穩步有序豐富產品矩陣,業務主要涉及組裝和零部件,產品涵蓋聲學、智能生活、智能終端、計算機配件等 聲學產品:TWS 耳機 智能生活類:Wifi 可攜式路由、5G CPE 智能終端類:可穿戴手表手環、AR/VR/MR 計算機配件類:Deck擴充塢 智能觸控筆
20、、視頻會議設備、各類零售 PC/NB/手機品牌的有線與無線高瓦數快充配件等 汽車 在汽車產業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下針對汽車板塊進行長期性規劃布局,將產品線布局延申至艙內、艙外多品類產品線,現已覆蓋汽車線束、連接器、智能網聯、智能座艙及新能源動力系統等核心零部件 線束:整車線束、特種線束、充電槍 連接器:低壓連接器、高壓連接器、高速連接器等 新能源:PDU、BDU、逆變器 智能網聯:路測單元、車載通訊單元、智能天線等 智能駕艙:多媒體儀表、信息娛樂系統、無線充電、電源網絡隔離器等 通信 基于數據與通信的產品應用場景,圍繞數據中心的應用及發展趨勢逐步豐富自身產品系列,包括電連接、光鏈接、射
21、頻通信、熱管理等產品系列,進一步提升產品覆蓋率 電連接:高速電連接器及線纜 光連接:AOC和光模塊 射頻通信:基站天線、基站濾波器、塔頂放大器等 熱管理:熱管、VC、冷板、軸流風扇等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 公司股權結構相對集中、穩定。公司股權結構相對集中、穩定。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來春、王來勝;其中,董事長王來春通過立訊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 19.2%的股權。公司前五大股東分別為立訊有限公司(38.3%)、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7.9%)、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1.2%)、中央匯金資產
22、管理有限責任公司(0.8%)、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0.6%)。公司有多個控股子公司,包括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立訊精密有限公司、協訊電子(吉安)有限公司等。圖圖 2:公司股權結構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截至2023Q3 1.2 公司業績:業績持續穩健增長,盈利水平相對穩定公司業績:業績持續穩健增長,盈利水平相對穩定 1.2.1 成長能力:持續拓展產品矩陣,業績增長成長能力:持續拓展產品矩陣,業績增長穩健穩健 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消費電子、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23、、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具體而言:從營收結構來看從營收結構來看,2022 年,消費電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796.7 億元,同比增長 33.4%,貢獻 84.0%的收入,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通訊/電腦/汽車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8.3/112.8/61.5 億 元,分 別 同 比+292.6%/+43.6%/+48.4%,分 別 占 收 入 比 重 約6.0%/5.3%/2.9%;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41.0 億元,同比增長 1.5%,收入占比 1.9%。23H1,公司消費電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828.6 億元,同比增長 18.5%,貢獻 84.6%的收入,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24、通訊/電腦/汽車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61.4/41.9/32.1 億元,分別同比+68.4%/-4.8%/+51.9%,分別占收入比重約 6.3%/4.3%/3.3%;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5.8 億元,同比下降 14.9%,收入占比 1.6%。從毛利結構來看,從毛利結構來看,2022 年,消費性電子業務貢獻毛利 207.0 億元,毛利占比 79.0%,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 毛利率為 11.5%;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務/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務/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務分別貢獻毛利 14.3/22
25、.9/9.9 億元,毛利分別占比 5.5%/8.8%/3.8%,毛利率分別為 11.1%/20.3%/16.1%;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貢獻毛利 7.8 億元,毛利占比 3.0%,毛利率為 19.1%。圖圖 3:公司公司 2022 年主營業務結構情況年主營業務結構情況 圖圖 4:公司公司 2022 年主營業務毛利情況年主營業務毛利情況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Top Module、手機組裝表現亮眼、手機組裝表現亮眼,業績,業績保持保持穩健增長。穩健增長。1)營收端:)營收端:2017-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持續穩健增長,從 228.3 元增至 21
26、40.3 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 56.5%;其中,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9.0%,主要以為公司持續拓展業務線,在消費電子領域產品上實現突破,汽車業務需求強勁助力公司業績高增。2023H1,公司實現營收 979.7 億元,同比增長 19.5%;其中單 Q2 實現營收 480.3 億元,同比增長 19.0%,主要系公司深度綁定 A客戶,報告期內 Top Module、手機組裝等業務表現亮眼:立臻手機組裝業務為公司貢獻收益 8.7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245.8%;立鎧 Top Module 業務實現營收 327.6 億元,同比增長 14.0%;實現凈利潤 6.4 億元,同比增長
27、18.4%。Q3 單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579.0 億元,環比增長 20.6%,同比下降 8.5%,主要系業務結構調整、客戶庫存管控等原因所致。2)利潤端:)利潤端:2017-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由 16.9 億元增長至 91.6 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 40.2%;其中,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29.6%。23H1 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 43.6 億元,同比增長 15.1%;其中單 Q2 實現歸母凈利潤 23.4 億元,同比增長 18.0%。Q3 單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 30.2 億元,同比增長 15.4%。圖圖 5:公司公司 2017-2023Q3 營業收入及增速營
28、業收入及增速 圖圖 6:公司公司 2017-2023Q3 歸母凈利潤及增速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83.9%6.0%5.3%2.9%1.9%消費性電子 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 79.0%5.5%8.8%3.8%3.0%消費性電子 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 0%10%20%30%40%50%60%70%80%05001000150020002500營業收入(億元)yoy-10%0%10%20%30%
29、40%50%60%70%80%0102030405060708090100歸母凈利潤(億元)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4 23 全年全年業績保持高增長業績保持高增長,看好,看好 MR、新機后續催化、新機后續催化。公司發布 23 年業績預告表示,公司全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107.7-112.2 億元(+18%-23%);扣非凈利潤 103.1-109.3 億元(+22%-30%)。單 Q4 來看,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33.9-38.5 億元(+23%-39%);扣非凈利潤 32.8-39.0 億元(+33%-58%)
30、。隨著 A 客戶新機、MR 等產品陸續推出并量產,公司組裝、Top Module 業務份額或將提升;疊加汽車業務加速布局,未來表現值得期待。1.2.2 盈利能力:盈利水平相對穩定,費用端管控效果良好盈利能力:盈利水平相對穩定,費用端管控效果良好 盈利水平相對穩定,費用端管控效果良好。盈利水平相對穩定,費用端管控效果良好。1)利潤率方面:)利潤率方面:2017-2022 年公司毛利率整體呈下滑態勢,其中 2022 年毛利率約為 10%,相較于 2021 年同比下滑 2.2pp;同期,公司凈利率相對較為穩定,其中 2022 年凈利率約為 4.9%,較 2021 年微幅下降 0.2pp。截至 23Q
31、3,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 11.8%/5.3%,均保持平穩狀態。2)費用率方面:)費用率方面:公司費用端控制效果良好,2022 年,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0.4%/2.4%/4.0%,同比下滑 0.1pp/0.3pp/0.4pp,均較上一年有所收窄;其中,公司研發費用為 84.5 億元,同比增長 27.2%。截至 23Q1,公司銷售費用率為 0.4%,同比下降 0.3pp;管理費用率為 2.2%,同比下降 0.1pp;研發費用率為 3.9%,同比下降 0.4pp;公司研發投入保持較為穩定,23Q1-Q3 研發費用為 61.4 億元,同比下降 0.8%。圖圖 7:公司公司 201
32、7-2022年毛利率和凈利率情況年毛利率和凈利率情況 圖圖 8:公司公司 2017-2022年費用率情況年費用率情況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凈資產收益率整體呈小幅上升趨勢。凈資產收益率整體呈小幅上升趨勢。2017-2022 年,公司 ROE 由 2018 年的 14.1%上升 8.9pp 至 23.0%,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截至 23Q3,公司 ROE 為 15.1%,較上年同期下降 1.5pp,整體保持較為穩定的狀態。隨著行業需求的持續修復,公司 ROE 有望保持較高水平。0%5%10%15%20%25%201720182019202020212
33、022毛利率 凈利率 0%1%2%3%4%5%6%7%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銷售費用率 管理費用率 研發費用率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5 圖圖 9:公司公司 2017-2022年凈資產收益率情況年凈資產收益率情況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1.2.3 人均指標:人均創收健康增長,人均創利保持穩定人均指標:人均創收健康增長,人均創利保持穩定 人均創收健康增長,人均創利保持穩定。人均創收健康增長,人均創利保持穩定。2017-2022 年,公司人均創收由 41.7 萬元/人上升至 90.3 萬
34、元/人,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6.7%;同期間,公司人均創利保持較為穩定的趨勢,由 3.1 萬元/人上升至 3.9 萬元/人。公司營運管理能力不斷提升,隨著業務持續拓展,未來業績穩步向上發展,人均創收及人均創利均有望保持增長態勢。圖圖 10:公司公司 2017-2022 年人均創收及增速年人均創收及增速 圖圖 11:公司公司 2017-2022年人均創利及增速年人均創利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1.2.4 盈利質量:經營活動現金流增長可觀,凈現比持續攀升盈利質量:經營活動現金流增長可觀,凈現比持續攀升 1)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經營活動現金流
35、凈額:2017-2022 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整體呈上升態勢,2022 年經營活動現金凈額為 127.3 億元,相較去年同比增長 74.7%;23Q1-Q3,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 72.2 億元,同比增長 143.9%。我們預計未來隨著公司技術實力及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情況有望持續保持健康水平。2)凈現比:)凈現比:公司凈現比由2017 年的 0.1 大幅上升至 2022 年的 1.4,23H1 凈現比持續增長,達到 2.0。近年來公司凈現比均保持在 1 以上,隨著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穩定增長,凈現比有望保持良好水平。0%5%10%15%20%25%30%35%2017
36、20182019202020212022ROE-10%0%10%20%30%40%0204060801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人均創收(萬元/人)yoy-30%-20%-10%0%10%20%30%01234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人均創利(萬元/人)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6 圖圖 12:公司公司 2017-2023Q3 經營活動現金流情況經營活動現金流情況 圖圖 13:公司公司 2017-2022 年年凈現比情況凈現比情況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
37、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2 消費電子:產品矩陣豐滿,消費電子:產品矩陣豐滿,MR業務有望注入成長動能業務有望注入成長動能 2.1 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逐步擴大,蘋果市占率表現亮眼蘋果市占率表現亮眼 2.1.1 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設備發展百花齊放設備發展百花齊放 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市場需求日益提高。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市場需求日益提高。在消費電子行業,應用技術的發展創新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增長加速了產品的迭代升級以及相應產品線的更新換代,推動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 Statista 的統計,2
38、016-2021 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逐步擴大的趨勢,由 2016 年的 9050 億美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10860 億美元,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3.71%;2022 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略有下降,為 10566億美元,預計 2023 年整體市場規模有望恢復正增長并達到 10794 億美元。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電子行業在我國總體工業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根據 Statista 的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為 18649 億元,2017-2022 年期間復合增長率達 3.0%;預計 2023 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39、 19201 億元。設備發展百花齊放,終端產品內部元件集成化程度增長。設備發展百花齊放,終端產品內部元件集成化程度增長。在 5G 與 AI技術進步的持續推動下,智能移動、智能可穿戴、AR/VR/MR、智能家居及智能顯示等 IoT 設備的發展百花齊放,隨著終端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逐漸加快,內部電子元件的集成化程度亦相應增長,技術門檻不斷提高。相關零部件及成品的機會也將進一步集中在能夠為品牌客戶提供制程更優、集成度更高、資源投入更少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此大趨勢之下,公司的業務拓展和產業經營預計將充分受益。-500%0%500%1000%1500%2000%020406080100120140經
40、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億元)yoy0.00.51.01.52.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7 圖圖 14: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 圖圖 15: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Statista,中商情報網,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Statista,中商情報網,西南證券整理 2.1.2 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疲軟,蘋果手機出貨量持續攀升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疲軟,蘋果手機出貨量持續攀升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疲軟,全球智能手
41、機市場需求疲軟,2024 年有望迎來復蘇年有望迎來復蘇。根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12.0 億臺,同比下降 11.8%;分季度來看,22 年四個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均保持在 2.9-3.1 億臺左右。手機需求量疲軟,主要系庫存調整、地緣政治等問題導致;同時,全球經濟整體受疫情沖擊受到影響,進一步削弱消費者對智能手機及其他非必需品的需求。23Q2,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2.6 億臺;預計 2023 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 11.38 億元,同比下降 5.0%,2024 年手機出貨量有望迎來復蘇。三星出貨情況穩居第一,三星出貨情況
42、穩居第一,23Q1 蘋果蘋果市占率達新高。市占率達新高。根據 Canalys 的數據顯示,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保持較高市占率,2022 年其總出貨量為 2.7 億臺,市占率為 22.9%;蘋果市場份額位居第二,2022 年出貨量達 2.2 億臺,占比 18.2%。分季度來看,盡管智能手機市場表現不及預期,蘋果表現依舊保持穩定,其市場份額于 23Q1 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為 21.5%,出貨量達 5800 萬臺。隨著 Q3 新機的發布,蘋果有望在市場維持較高份額。圖圖 16: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及增速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及增速 圖圖 17:全球智能手機細分品牌出貨量占比情況全球智能手機細分品牌出
43、貨量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Strategy Analytics,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Canalys,西南證券整理 -4%-2%0%2%4%6%8%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11,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市場規模(億美元)yoy-4%-2%0%2%4%6%8%14,00015,00016,00017,00018,00019,00020,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市場規模(億元)yoy-10%-5%0%5%10%15%0246810121416201920202021202
44、22023F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億臺)yoy0%10%20%30%40%50%60%70%80%90%100%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SamsungAppleXiaomiOPPOvivoothers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8 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環比修復,環比修復,Vivo/榮耀榮耀市占率市占率保持高位保持高位。根據 IDC 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創有史以來最大降幅,總出貨量為 2.86 億臺,同比下降 13.2%。分
45、季度來看,Q1 受市場需求不佳的影響導致出貨量出現明顯下降;Q2 系疫情反彈等影響,出貨量創近 10 年最低;Q3 起市場有所回暖,但整體仍然延續了全年較為低迷的狀態。23Q1,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6544 萬臺,同比下降 11.8%,依然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23Q2,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6570 萬臺,同比下降 2.1%,環比開始修復。各廠商市場份額方面,根據 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22 年 vivo 和榮耀以 18.2%的市占率并列排名第一,出貨量均為5220 萬臺;蘋果和 OPPO 分別以 17.9/17.5%的份額位居第三/四。圖圖 18:中國智能手機分季度出貨量情況及增
46、速中國智能手機分季度出貨量情況及增速 圖圖 19:中國智能手機細分品牌出貨量占比情況中國智能手機細分品牌出貨量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IDC,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Canalys,西南證券整理 蘋果市占率近年來表現良好,蘋果市占率近年來表現良好,iPhone 15 系列手機需求旺盛系列手機需求旺盛。根據 IDC 數據顯示,2015年至 2019 年期間,蘋果在我國出貨量呈現下滑趨勢,由 5840 萬臺下降至 3010 萬臺,主要由于 pro 系列價格偏昂貴、消費者意愿不佳、智能手機市場持續低迷等因素所致。2020 年,蘋果出貨量開始恢復正增長,2022 年全年中國市場出貨量為 5130 萬臺,市
47、占率達到 18%;2023 年截至 H1,蘋果在中國市場出貨量為 2370 萬臺。分季度來看,22Q4,蘋果以 164萬臺的出貨量位居國內市場第一位,占比 22.0%。23Q1 及 23Q2,蘋果出貨量分別為 133/104萬臺,分別占據市場 19.7/16.2%份額,23Q2 其份額排名位居第四位。圖圖 20:蘋果在中國市場歷年來出貨量及份額變化蘋果在中國市場歷年來出貨量及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IDC,西南證券整理-20%-15%-10%-5%0%5%10%15%0102030405060708090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智能手機出貨量(百萬臺)yoy0%10
48、%20%30%40%50%60%70%80%90%100%HUAWEIHONOROPPOvivoXiaomiAppleothers0%2%4%6%8%10%12%14%16%18%20%01020304050607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出貨量(百萬臺)份額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9 2.2 外延式拓展多元業務線,產品矩陣逐步豐滿外延式拓展多元業務線,產品矩陣逐步豐滿 公司通過內生式產品迭代升級+外延式收購擴張,實現了消費電子業務的逆勢增長及零件-模組-系統全布局,產品矩
49、陣多元,包括電腦、手機、可穿戴等多個領域。1)外延并購方)外延并購方面,面,2010 年,公司通過收購博碩科技 75%的股權開拓線纜加工生產項目;2011 年,公司收購昆山聯滔 60%的股權,正式進入蘋果連接線供應鏈;2014 年,公司收購蘇州豐島 100%的股權,布局可穿戴設備及智能家居市場;2016 年,公司通過子公司昆山聯滔投資控股蘇州美特 51%的股權,進入聲學部件領域;2020 年,公司股東立訊有限收購江蘇緯創及昆山緯新,進入蘋果整機代工領域,同年公司收購高偉電子;2021 年,公司收購立鎧精密 52%的股份,開展 Top Module 代工業務;截至 23H1,公司共持有立鎧精密
50、49.8%的股份。2)內生成長方面,)內生成長方面,公司順應市場變化,不斷垂直整合優勢資源,圍繞元宇宙、AIoT智能生活及高速傳輸等領域穩步有序豐富產品類別,包括聲學 TWS 藍牙耳機、智能終端可穿戴手環、AR/VR/XR、智能觸控筆、視頻會議設備及各類零售 PC/NB/手機品牌的有線與無線高瓦數快充配件等。圖圖 21:公司消費電子業務并購及產品線情況公司消費電子業務并購及產品線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積極布局新業務,原有產品線實現突破。積極布局新業務,原有產品線實現突破。2022 年,受地緣政治、全球通脹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海內外消費需求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疊加第四季度華中地區重
51、要系統廠商產能受阻,公司部分零件及模組產品出貨量短期呈現被動下滑趨勢,整體稼動率出現一定波動。在外部條件的壓力下,公司加強研發,在智能移動終端、健康穿戴、聲學穿戴等系統組裝業務,以及智能終端顯示模組、系統封裝、音圈馬達等核心零組件、模組產品上均實現突破,各產品線市場份額逐年提升。在新業務方面,公司充分肯定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產業未來在工業、交通、醫療、娛樂等不同領域的發展空間,并積極布局,攜手一流客戶共同規劃和落實下一個五年的黃金發展機遇。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0 2.3 深度綁定蘋果產業鏈,深度綁定蘋果產業鏈,Visio
52、n Pro 有望帶來增量有望帶來增量 蘋果業務穩定發展助力消費電子業務營收實現擴蘋果業務穩定發展助力消費電子業務營收實現擴張。張。公司自 2011 年通過收購聯滔電子正式進入蘋果供應鏈,首先切入其 Macbook 及 iPad 內部連接線業務,2013 年正式增加iPhone、iPad 及 Macbook 電源線業務;2017 年,公司切入聲學領域,并于同期開始蘋果TWS 耳機的組裝業務;2020 年,公司開始提供手機組裝業務。2022 年,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達到 73.3%,較 2016 年增長 40.1pp;銷售額為 1568.3 億元,同比增長 37.5%,2016-2022 年期
53、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80.3%。受益于大客戶業務的穩定發展與擴張,公司消費電子業務實現了穩步增長,2022 年實現收入 1796.7 億元,同比增長 33.44%,2016-2022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72.2%。作為公司收入重要構成部分,2022 年消費電子業務占比總收入 84.0%。表表 2:公司切入大客戶產業鏈時間公司切入大客戶產業鏈時間 時間時間 切入產品切入產品 2011-2012 年 Macbook/iPad 內部連接線 2013 年 iPad lightening/iPhone lightening/Macbook 電源線 2016 年 iPhone 轉接頭 2017 年 i
54、Phone 聲學器件 2018 年 線性馬達/LCP天線/無線電充電接收端 2017-2019 年 AirPods/AirPods pro 組裝 2020 年 iPhone 12 迷你組裝/Apple Watch 組裝 Sip 封裝 2021 年 Top Module、Housing 金屬結構件/iPhone 13 pro 組裝 數據來源:巴倫周刊中文版,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22:2016-2022 年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及占比情況年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及占比情況 圖圖 23:2016-2022 年公司消費電子業務銷售額及增速年公司消費電子業務銷售額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數
55、據來源:IDC,西南證券整理 20%40%60%80%100%120%14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億元)第一大客戶占比 yoy20%40%60%80%100%120%14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消費電子收入(億元)yoy消費電子業務占比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1 2.3.1 手機:手機:切入大客戶
56、切入大客戶 TM 代工,代工,iPhone15 系列系列擁抱擁抱 Type-C 新機遇新機遇 收購立鎧精密,切入大客戶收購立鎧精密,切入大客戶 Top Module 代工業務。代工業務。公司通過對江蘇微創及昆山緯新的收購正式切入手機組裝領域。2021 年 1 月,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公司以及其全資子公司立訊有限將分別以 57.6 億元和 2.4 億元與常熟立鎧共同對日鎧電腦進行投資。投資完成后,公司直接及間接持有日鎧電腦共 50.0%的股權。完成收購后,日鎧電腦更名為立鎧精密,為公司控股子公司。立鎧精密主要從事精密結構件制造業務,公司收購立鎧,進一步完善在電腦及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模組領域的戰略布局
57、,切入大客戶 Top Module 代工及其他客戶金屬結構件相關業務。被立訊收購之后,立鎧精密業績表現良好。2022 年,立鎧精密實現營收 741.9億元,同比增長 49.2%;實現規模凈利潤 20.0 億元,同比增長 83.2%。未來隨著大客戶訂單的增加以及新產品的導入,立鎧精密業績有望保持較好的發展趨勢。圖圖 24:公司智能手機連接方案公司智能手機連接方案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2023 年 9 月,蘋果推出全新 iPhone15 系列手機。該系列手機采用 Type-C 接口,取消了撥桿式靜音鍵。1)iPhone15 基礎款基礎款沿用了 A16 仿生芯片,該芯片采用 4nm 工
58、藝制造,包括多大 160 億個晶體管,無論是應付大型重負載游戲還是支持 4K 視頻播放拍攝都不在話下。鏡頭方面,iPhone15 采用上一代 iPhone14 pro 系列的 4800 萬像素主攝,增加了兩倍長焦,支持拍攝 4K 視頻。2)iPhone15 Pro系列系列首次采用鈦合金中框,機身重量有所減輕;同時,Pro 系列采用的 A17 Pro 芯片是全球首款 3nm 手機芯片,其采用 6CPU+6GPU 的配置,CPU 速度提高了 10%,GPU 速度提升了 20%;鏡頭方面,Pro 系列的長焦鏡頭可實現5 倍光學變焦,采用了創新的四重棱鏡設計,原理和潛望式鏡頭類似,但在小體積下實現了1
59、20nm 較短,也支持光學防抖。Pro 系列還支持空間視頻的拍攝,通過超廣角和主攝來拍3D 視頻,并支持在 Vision Pro 上展示,該功能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放。根據美聯社的報告,iPhone15 在中國市場非常熱銷,京東首發日預約用戶達 230.7 萬人,其中 pro max 預約人數高達 92.6 萬人。預計 iPhone 15 系列的推出有望帶動蘋果在中國市場出貨量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2 圖圖 25:iPhone15 基礎基礎款功能升級情況款功能升級情況 圖圖 26:iPhone15 P
60、ro 系列功能升級情況系列功能升級情況 數據來源:愛范兒公眾號,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愛范兒公眾號,西南證券整理 2.3.2 聲學領域投資美特,光學領域收購高偉電子聲學領域投資美特,光學領域收購高偉電子 投資蘇州美特切入大客戶聲學供應鏈。投資蘇州美特切入大客戶聲學供應鏈。2016 年,公司全資子公司昆山聯滔投資蘇州美特 51%的股權,進入聲學模組市場。美特科技成立于 2002 年,是臺灣開發并量產超薄型小型揚聲器及動圈式受話器的廠商,在臺灣、美國、香港、深圳、上海等地區各設有分支機構。公司深耕聲學領域多年,產品覆蓋耳機系統、揚聲器、微機電麥克風、電池、聽力保健等,并與華為、小米、蘋果、亞馬遜
61、等國際一流企業開展合作。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獲得 102項專利及 32 項獎項。2017 年,立訊進一步外延擴張,收購惠州美律,加強其在聲學模組領域的供應。圖圖 27:美特科技產品介紹美特科技產品介紹 數據來源:美特科技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收購高偉電子切入大客戶光學供應鏈。收購高偉電子切入大客戶光學供應鏈。2020 年,立訊精密關聯公司立景創新收購高偉電子,進軍光學領域。截至目前合計持有其 73.5%的股份。高偉電子是主要的移動設備相機模塊供應商,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各類相機模塊,用作具備相機功能的智能手機、多媒體平板計算機及其他移動設備的重要部件。2013 年起,高偉電子成為全球第
62、六大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3 相機模塊供貨商。憑著以 COB 技術為基礎而制造相機模塊的經驗及專業知識,高偉電子于2012 年開始利用先進的倒裝芯片技術生產定焦相機模塊。公司最大的客戶是蘋果,并從 2009年起開始向高偉電子提供相機模塊;此外,公司的主要客戶還包括其他全球領先的移動設備制造商,例如 LG 電子,三星電子等。2.3.3 Airpods+Apple Watch 雙輪驅動,主導可穿戴市場雙輪驅動,主導可穿戴市場 可穿戴設備市場空間廣闊??纱┐髟O備市場空間廣闊。2016 年,公司通過收購上海美律正式進入聲學部件供
63、應領域,并于 2017 年正式切入 Airpods 整機代工業務。2019 年,公司正式切入 Apple Watch 系統組裝供應鏈,進一步擴展其可穿戴業務。受益于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 IDC 的數據統計,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從 2014 年的 2890萬臺增長至 2020 年的 4.5 億臺,年復合增長率達 57.7%;預計 2024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 6.3 億臺,市場空間廣闊。在 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應用下,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逐漸加快,帶來大量新產能需求的同時,其內部電子元件的集成化程度相應增長,技術門檻不斷提高
64、。蘋果市占率遠超其他廠商,蘋果市占率遠超其他廠商,Airpods 為為 TWS 市場重要增長級。市場重要增長級。TWS 耳機指真無限立體聲耳機,分為充電盒和無線耳機兩大部分。第一款 TWS 耳機誕生于 2014 年,2016 年蘋果推出 Airpods,其銷量持續增加帶動了 TWS 耳機行業的發展。近年來,蘋果陸續推出Airpods 一代/二代/三代、Airpods Pro 一代/二代,均在市場取得較好的反響。根據 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0 年起至今,蘋果 Airpods 系列耳機的市占率也始終維持在 27%以上;2022年全年,蘋果耳機出貨量為 9140 萬臺,市占率為 31.8%
65、,遠高于三星、小米等廠商。隨著Airpods 產品持續迭代,預計蘋果將在 TWS 耳機市場維持較高份額,公司業績有望受益于此,迎來穩步上漲。圖圖 28:2020年起蘋果耳機分季度出貨量及市場份額情況年起蘋果耳機分季度出貨量及市場份額情況 圖圖 29:2020-2022 年全球年全球 TWS 耳機市場份額情況耳機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Canalys,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Canalys,西南證券整理 智能手表市場智能手表市場保持穩定保持穩定向上發展。向上發展。自 2013 年全球首款智能手表問世以來,智能手表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為 1.1
66、億件,同比增長 16.2%,2022 年出貨量預計保持穩定,有望達到 1.2 億件;預計 2025 年出貨量將超過1.5 億件。中國市場方面,2021 年智能手表市場規模達到 295.0 億元,同比增長 8.5%,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 336.0 億元,2025 年有望突破 400 億元。隨著智能手表系統的完善以及各廠商產品的多元化創新,智能手表市場有望保持增長態勢。20%25%30%35%40%45%051015202530354045出貨量(百萬臺)份額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20212022蘋果 三星 小米 boAtSkullcand
67、y其他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4 圖圖 30: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及預測情況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及預測情況 圖圖 31:中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中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及預測情況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西南證券整理 Apple Watch 主導市場,立訊為外包智能手表制造龍頭。主導市場,立訊為外包智能手表制造龍頭。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蘋果 Apple Watch在智能手表市場保持其主導地位,出貨量占比為 34.1%,較 2021 年上漲 1.5p
68、p,進一步拉開與其他廠商的差距。排名第二的為三星,其市占率為 9.8%。此外,2022H2 全球智能手表外包制造出貨量同比增長 15%,占同期全球總出貨量的 69%。其中,立訊精密承擔了 40%的 Apple Watch 產量,是 2022H2 最大的外包智能手表制造商,占比 21%。富士康和仁寶分別以 16%和 1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排名前三的公司均受益于 Apple Watch 銷量的增長,其產量占全球智能手表外包出貨量的 50%左右。排名第四的華勤(8%)與三星、華為、OPPO 等公司合作,出貨量略有上升;LINWEAR、IDO、Yawell 出貨量增長受益于印度 Noise、
69、Fire-Boltt 及 boAt 等專注 50 美元以下細分市場的品牌快速發展。圖圖 32: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廠商市場份額情況年全球智能手表廠商市場份額情況 圖圖 33:2022H2 智能手表外包制造商市場份額情況智能手表外包制造商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西南證券整理 2023 年 9 月,蘋果推出全新一代 apple watch series 9,售價為 2999 元起。該款手表采用全新 S9 SiP,性能和功能方面均實現顯著提升,續航時間可達 18 小時,充分滿足全天運行的需求;此外,S9 芯片為 serie
70、s 9 提供了諸多新功能,包括新的雙擊手勢和在手表設備上處理 Siri 請求等。借助新的雙擊手勢,用戶只用一只手就能輕松控制其手表,實現播放和關閉音樂、停止計時器、接聽/掛斷電話、用相機遙控器拍照等功能,完全無需觸摸顯示屏。同時,蘋果還推出了新一代高階手表 Apple Watch Ultra 2,售價為 6499 元。該款智能穿戴0%5%10%15%20%25%0.00.20.40.60.81.01.21.41.6出貨量(億件)yoy0%10%20%30%40%50%6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市場規模(億元)yoy34.1%9.8%6.7%5.6%5.5%4.
71、0%4.0%3.8%26.5%AppleSamsungHUAWEINOISEFIRE BOLTTGARMINAmazfitboat其他 21.0%16.0%12.0%8.0%5.0%5.0%4.0%29.0%立訊精密 富士康 仁寶 華勤 LINWEARIDOYawell其他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5 手表采用鈦金屬表殼,雙頻 GPS,電池使用時長達 36 小時,擁有豐富的健康功能例如體溫感應、睡眠追蹤、心臟健康通知、血氧平衡、車禍偵測、緊急求救 SOS 等功能。圖圖 34:23Q3 蘋果新發布手表產品蘋果新發布手表產品 數
72、據來源:蘋果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2.3.4 虛擬現實未來空間廣闊,蘋果虛擬現實未來空間廣闊,蘋果 Vision Pro 24 春季春季發售在即發售在即 預計預計 24年出貨量將恢復增長,年出貨量將恢復增長,Meta、Pico、索尼為主要玩家。、索尼為主要玩家。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催化、以元宇宙、AIGC 為核心的數字化概念爆發等原因,虛擬現實市場實現了強勁的增長。從出貨量來看,根據 WellsennXR 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 VR 頭顯出貨量達 986 萬臺;23Q2 全球出貨量為 144 萬臺,同比下降 37.4%,環比下降 20.9%,主要系 Meta 系列頭顯銷售下滑、PS VR
73、2 銷量不及預期、市場缺乏重磅新品發布等原因導致。預計 2023 年全球VR 銷量為 800 萬臺,同比下滑 18.9%,主要系明年春季開售的蘋果 Vision Pro 對今年的 VR潛在購買用戶帶來較強觀望情緒、23Q4 Quest 3 發售大概率仍是存量用戶更新升級等原因所致。目前,VR 頭顯市場主要玩家為 Meta(Quest 系列)、Pico、索尼等。23Q1,Meta VR頭顯實現出貨量 121 萬臺,占比 66.5%;Pico 實現銷量 9 萬臺,占比 5.0%;索尼旗下Playstation VR2 實現銷量 28 萬臺,占比 15.4%。2022 年我國 VR 頭顯出貨量為 1
74、21 萬臺,較 2021 年大幅增長 218.4%。23Q2,我國VR 頭顯出貨量為 12 萬臺,同比下滑 64.7%,環比下滑 25.0%,主要系 Pico 因調整了運營策略和銷售費用預算導致的大幅銷量下滑、疊加整體 B 端市場受經濟和政府支出下滑影響,在教育、文旅、黨建等場景需求出現下滑所致。蘋果蘋果 Vision Pro 發售發售在即,立訊在即,立訊有望有望承接生產獲得增量承接生產獲得增量。2023 年 6 月,蘋果在WWDC2023 上公布了其最新 MR 產品 Vision Pro,售價 3499 美元,預計將于 2024 年正式發售。Vision Pro 在視覺、光學等方面均有較好表
75、現,它搭載 M2+R1 雙芯片設計,其中 M2芯片提供計算性能,R1 芯片提供傳輸性能;用戶將通過注視來瀏覽應用圖標,或發出語音指令,無需使用手柄;該設備采用全新的 VisionOS 系統,具有三維界面,其應用體驗不受顯示器邊界限制;在視覺方面,Vision Pro 擁有 2300 萬像素的 micro-OLED 顯示,同時,其獨有的 EyeSight 系統可以使用戶在使用期間仍保持于房間中其他人的聯系。立訊精密有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6 望承接 Vision Pro 的生產,隨著 Vision Pro 第一代的發售以及
76、未來的更新迭代,公司消費電子業務有望實現新增量。圖圖 35:2016年起全球年起全球 VR頭顯出貨量情況(萬臺)頭顯出貨量情況(萬臺)圖圖 36:2020-2023Q2 中國中國 VR頭顯出貨量情況(萬臺)頭顯出貨量情況(萬臺)數據來源:WellsennXR,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WellsennXR,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37:VR頭顯市場主要玩家頭顯市場主要玩家 數據來源:愛范兒公眾號,西南證券整理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E 2024EQ1出貨量 Q2出貨量 Q3出貨量 Q
77、4出貨量 全年出貨量 0204060801001201402020202120222023Q1出貨量 Q2出貨量 Q3出貨量 Q4出貨量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7 3 通信:控股匯聚完善布局,整機通信:控股匯聚完善布局,整機+零部件雙線發展零部件雙線發展 3.1 ICT 行業穩步發展,公司收購科爾通、匯聚完善布局行業穩步發展,公司收購科爾通、匯聚完善布局 5G、AIGC 等技術推動等技術推動 ICT 行業穩步發展,行業穩步發展,26年年全球全球 AI服務器出貨量有望達服務器出貨量有望達 236.9 萬萬臺臺。22 年的 5
78、 萬億元,未來有望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技術的革新使得傳統 IT 基礎設施往數據基礎設施演進,電商、視頻、云計算等互聯網垂直行業快速崛起。根據 IDC 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和銷售額分別為 1353.9 萬臺和 992.2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6.9%和 6.4%。隨著 IT、電信,銀行、金融、服務和投資以及電子政務、智慧城市項目對新數據中心的需求不斷增長,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在未來的廣泛應用,都將進一步推動未來通信與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的擴大。根據 IDC 的預測,2027 年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 1265億美元。AI 服務器方面,AIGC 等技術的大力發展有望推動 AI 服務
79、器的出貨量增長。根據TrendForce 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 AI服務器出貨量為 85.5 萬臺,同比增長 8.5%;預計2026年全球 AI服務器出貨量將達 236.9萬臺,2022-2026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9.0%。圖圖 38:2017-2022 年中國年中國 ICT 市場規模市場規模 圖圖 39:2022-2026 年全球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量預估服務器出貨量預估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TrendForce,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40:2016-2021 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及增速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及增速 圖圖 41:2016-2021 年全球服
80、務器出貨金額及增速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金額及增速 數據來源:IDC,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IDC,西南證券整理 -20%-15%-10%-5%0%5%10%15%3.844.24.44.64.855.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市場規模(萬億元)yoy0%5%10%15%20%25%30%35%40%45%05010015020025020222023E2024E2025E2026E出貨量(萬臺)yoy-2%0%2%4%6%8%10%12%14%16%18%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出貨數量(萬
81、臺)yoy0%5%10%15%20%25%30%35%0200400600800100012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出貨金額(億美元)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8 先后收購科爾通、匯聚,完善通信布局。先后收購科爾通、匯聚,完善通信布局。2012 年,公司收購科爾通實業 75%的股權,正式切入通信市場布局??茽柾▽崢I主要業務包括電源插頭線、連接線的生產及銷售,以及電源接插件、通訊器材、辦公設備、計算機配件的購銷等。2013 年,公司完成科爾通實業剩余 25%的股權收購。2022 年 2 月 1
82、2 日,公司以要約收購方式控股匯聚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其 70.9%的股權進一步完善在通信、醫療、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互聯產品戰略布局。圖圖 42:公司通信業務發展沿革及相關產品公司通信業務發展沿革及相關產品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匯聚科技營收增長匯聚科技營收增長穩定,有望受惠于行業發展及協同效應。穩定,有望受惠于行業發展及協同效應。匯聚科技為定制電線互聯方案提供商,主要制造及供應各種銅纜和光纜電線組件產品,在上海、蘇州、惠州及東莞均設有生產基地。經過 30 余年的業內經驗累積,目前公司產品覆蓋包括電信、數據中心、工業設備、醫療設備及汽車配線在內的各種市場領域。營收端來看,匯聚科技收入
83、增長穩定,2022年實現營收 29.1 億元,同比增長 19.4%;利潤端來看,2018-2022 年,匯聚科技歸母凈利潤保持較為穩定,在 1.0-2.0 億元之間,2022 年為 1.36 億元,同比下降 25.7%,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被立訊精密收購之后,公司通過整合客戶、市場資源及立訊精密的技術與研發能力,在產品及市場營銷等方面進一步受惠于消費電子、通訊、醫療保健、汽車行業的發展及協同效應。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9 圖圖 43:匯聚科技業務版圖匯聚科技業務版圖 圖圖 44:2018-2022 年匯聚科技營
84、收及凈利潤情況年匯聚科技營收及凈利潤情況 數據來源:匯聚科技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3.2 整機整機+核心零部件雙線發展,業務規模持續增長核心零部件雙線發展,業務規模持續增長 整機整機+核心零部件雙線發展,充分提升產品覆蓋率。核心零部件雙線發展,充分提升產品覆蓋率。ICT行業在 5G、大數據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動下對數據傳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設備界面逐步開放、功能高度集成,互連部件呈現高速、高密、高可靠及低損耗三高一低(高速、高密、高可靠及低損耗)的發展趨勢。針對通信業務,公司始終將技術能力視作業務發展的地基,以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圍繞整個數據中心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85、,逐步豐富自身產品系列。在原有電連接(高速電連接器及線纜)、光連接(AOC 和光模塊)、射頻通信(基站天線、基站濾波器、塔頂放大器、雙工器、合路器、RRU、AAU、小基站)等現有產品基礎上,增加了熱管理(熱管、VC、軸流風扇、冷板、液冷散熱)和工業連接等產品系列,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覆蓋率,圍繞“整機+核心零部件”的雙線發展戰略,逐步成為數據與通信的多品類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規??焖僭鲩L,持續加強零部件研發投入。業務規??焖僭鲩L,持續加強零部件研發投入。2022 年,公司通信業務整體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但受到一系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海外營商環境、行業準入政策等諸多限制條件對公司在北美地區的系統
86、產品業務的持續拓展產生一定阻撓。但在電聯接、光連接、光模塊、風冷/液冷散熱部件等核心零組件上,公司海內外業務拓展成果豐碩。與此同時,公司在高速互聯產品相關技術上擁有廣泛且深度的專利布局,并積極主導或參與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如 CPO 光互聯標準、設備專業界面 QSFP112 國際標準等。未來在全球云服務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中長期趨勢下,伴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拓寬通信領域的相關核心零組件的需求空間。公司持續加強在通信領域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投入,致力于提升高/低頻電連接、光連接、光模塊、散熱溫控設備和射頻通信產品的能力基礎,并以“應用一代,
87、開發一代,研究一代”為產品核心戰略,建立各領域能力沙盤。-30%-20%-10%0%10%20%30%40%50%60%70%05101520253020182019202020212022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yoy 歸母凈利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0 圖圖 45:公司通信業務布局公司通信業務布局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4 汽車:乘汽車四化之風,多元布局打開增長空間汽車:乘汽車四化之風,多元布局打開增長空間 隨著智能電動車的發展,公司針對汽車板塊進行了長期性的規劃,產品布局包括線束、連接系統、
88、新能源、智能網聯、智能座艙及智能制造等。4.1 汽車四化趨勢凸顯,智能時代加速來臨汽車四化趨勢凸顯,智能時代加速來臨 汽車四化趨勢凸顯,智能時代加速來臨。汽車四化趨勢凸顯,智能時代加速來臨。汽車行業目前正處于由傳統制造向科技制造轉型的過程,汽車逐漸由單純的代步工具發展為集娛樂、辦公、消費等于一體的“車輪上的互聯空間”。汽車消費群體對智能化、個性化的需求被激發,讓汽車向超級智能終端過渡,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及“共享化”趨勢不斷凸顯,同時汽車電子在整車制造成本中占比也得到大幅提升。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1
89、圖圖 46:汽車向智能終端演進過程中迎來黃金十年汽車向智能終端演進過程中迎來黃金十年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在汽車四化的驅動下,汽車電子電在汽車四化的驅動下,汽車電子電氣(氣(E/E)架構逐步向集中式架構轉化。)架構逐步向集中式架構轉化。汽車 E/E 架構包括 ECU、傳感器、制動器及其所有互連設備,以及電氣網絡和信息娛樂系統。傳統的汽車 E/E 架構為分散式,汽車功能分布在大量相互連接的電子控制單元(ECU)中,每個 ECU都能處理自己的數據并和其他 ECU 進行通信以實現高級車輛功能。這類架構的缺點在于如果汽車擁有大量 ECU,車載網絡的通信負荷會增加,通信效率也被降低。在智能
90、交通、自動駕駛等行業的驅動下,現代汽車中軟件的復雜性迅速增加,傳統汽車分散式 E/E 架構面臨巨大挑戰,電子電氣架構逐步向集中式架構發展。集中式架構的基本思想是集中處理車輛中各個域、域組或整車級別上的功能,能夠有效提高資源效率,更好的處理信息。4.1.1 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產銷兩旺,我國廠商表現亮眼,我國廠商表現亮眼 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增長,滲透率逐步攀升。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增長,滲透率逐步攀升。根據 TrendForce 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1065 萬輛,同比增長 63.6%;其中,純電動車(BEV)為 789 萬輛,同比增長 68.7%;插電混合式電動
91、車(PHEV)為 274 萬輛,同比增長 50.8%。中國和西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分別占比 64%、29%。預計 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增長至 1451 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支持下實現高速發展,2022 年產量為705.8 萬輛;銷量達到 688.7 萬輛,同比增長 93.4%,2013-2022 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6%;其中,純電動車(BEV)為 536.5 萬輛,同比增長 81.6%;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為 151.8 萬輛,同比增長 151.6%。2022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 25.6%,增長強勁,較 2018 年的 1.4%
92、上漲 24.2pp。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持續提高。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2 圖圖 47:2019-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情況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情況 圖圖 48:2013-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情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TrendForce,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49:2018-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情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情況 數據來源:新華社,西南證券整理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拉動汽車電子成本占比向上。新能源
93、汽車產銷兩旺,拉動汽車電子成本占比向上。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逐步提升,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中的占比也相應增長。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自 1980 年起,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中占比呈穩步上升的趨勢,2020 年達到 34.32%;此外,其在純電動車型成本占比更是高達 65%,遠高于其他車型。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整車控制器、電機控制器、電池管理系統等相關汽車電子需求有望迎來高增長,進一步提升其在整車成本中的占比。0%20%40%60%80%100%120%14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92020202120222023E銷量(萬輛)yoy-
94、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銷量(萬輛)yoy0%5%10%15%20%25%30%20182019202020212022滲透率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3 圖圖 50: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份額情況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份額情況 圖圖 51:汽車電子在各類車型中成本占比情況汽車電子在各類車型中成本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西南證券
95、整理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新能源汽車市場較為集中。新能源汽車市場較為集中。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2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 567.6 萬輛,同比增長 108.4%,占比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82.4%,較 2021 年上升 5.9pp。其中,比亞迪為銷量最高的企業,2022 年銷量為 186.2 萬輛,市占率達到 27.0%;上汽和特斯拉分別以 15.4%和 10.3%的市占率排名第二、三。中國新能源車企市占率表現強勁,有望帶動本土汽車零部件廠商實現業務拓展。中國新能源車企市占率表現強勁,有望帶動本土汽車零部件廠商實現業務拓展。隨著我國汽車四
96、化的發展,國內新能源車企逆勢生長,業績表現強勁。根據 CleanTechnica 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TOP20 的企業中,中國車企表現亮眼,其中,比亞迪以 18.3%的市占率位居第一;TOP20 的車企中,中國廠商占據 10 席,包括比亞迪、上汽、廣汽、奇瑞、吉利等,合計市占率達 39.8%。隨著中國新能源車企滲透率增強,我國本土汽車零部件供應廠商有望獲得更優客戶資源,實現業務拓展。圖圖 52: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情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情況 圖圖 53: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TOP20 企業企業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
97、會,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CleanTechnica,西南證券整理 4.2收購光寶收購光寶/高偉電子進軍車載光學,與奇瑞攜手實現高偉電子進軍車載光學,與奇瑞攜手實現 Tier1 目標目標 內生內生+外延擴展汽車電子版圖,近兩年外延擴展汽車電子版圖,近兩年業務增速可觀。業務增速可觀。2012 年,公司收購源光電裝 55%的股權正式切入汽車板塊。2013 年,公司收購德國 SuK100%的股權,成功拓展汽車零件市場及相關產品線和客戶網絡,并獲得在德國經營的機會。2018 年,公司大股東立訊有限收購 BCS,進一步完善汽車產品布局,后更名為立勝汽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同年,立景0%50%1980
98、19902020201020200%10%20%30%40%50%60%70%緊湊車型 中高端車型 混合動力車型 純電動車型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比亞迪 特斯拉 上汽通 大眾 寶馬 奔馳 廣汽 上汽 長安 奇瑞 起亞 吉利 現代 東風 沃爾沃 奧迪 哪吒 福特 理想 銷量(萬輛)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4 創新接受臺灣光寶 CCM 事業部。2020 年,立景創新收購高偉電子,拓展車載光學業務,截至目前立景創新合計持股高偉電子 73.5%的股份。2021 年,公司與速騰聚創開展合作;2022年
99、,公司與奇瑞集團開展合作,與其優勢互補,快速提升公司作為 Tier1 廠商的核心零部件綜合能力;同年,立景創新收購臺灣光寶影像事業部,未來有望獲得更多整機組裝及代工業務。2023 年 6 月,公司與廣汽集團合作成立立昇汽車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 5億元,主營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其中立訊科技持股 45%,廣汽集團與廣汽零部件共持股55%。隨著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布局逐步完善,近幾年來其收入實現高速增長,20-22 年汽車業務收入分別為 28.4/41.4/61.5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0.5%/45.7%/48.4%。圖圖 54:公司汽車業務外延并購及相關產品情況公司汽車業務外延并
100、購及相關產品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55:公司公司 2015-2022 年汽車業務收入及增速情況年汽車業務收入及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 0%10%20%30%40%50%60%01020304050607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收入(億元)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5 4.2.1 收購收購 BCS 有效豐富產品線,全球化布局提升客戶資源有效豐富產品線,全球化布局提升客戶資源 公司收購公司收購 BCS,更名為立勝汽車。,更名為立勝汽車。2
101、018 年,公司大股東立訊有限收購德國采埃孚子公司 TRW Automotive Inc 旗下全球車身控制系統事業部 100%股權,后將其更名為立勝汽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并與立訊精密在智能駕艙和智能駕駛展開深度合作,主要產品為方向盤組合開關,其他車身開關以及各類傳感器。BCS 深耕于人機界面(HMI)解決方案領域長達 73 年,立勝汽車是其在亞太地區唯一的生產基地,主要負責集團新產品研發及銷售。立勝汽車客戶包括海內外各大主機廠商及新勢力,如大眾、通用、福特、長城等知名車企;隨著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公司迅速捕捉到產品業務需求,及時開發相關產品并投入市場。除傳統車企外,立勝汽
102、車已陸續與主要新能源主機廠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長城、紅旗等開展新業務,為上述客戶提供新近研發的產品,并因快速響應并落地項目而獲得客戶的好評。抓住行業發展節點,占領先期優勢,同時積極探索將這些新潮流、新產品轉換投入到原有老客戶端,進一步鞏固其發展潛力。BCS 擁有六大產品線,全球化布局,客戶資源豐富。擁有六大產品線,全球化布局,客戶資源豐富。公司收購 BCS,有效豐富汽車業務產品線。BCS 公司產品包括開關、集成電路控制板、暖通空調控制、傳感器、轉向控制模塊等六大產品線,與立訊精密原有的連接線及線束業務形成互補。此外,在全球化布局方面,BCS 集團擁有 73 年的行業經驗,為全球汽車制造商
103、供貨,業務覆蓋北美、歐洲、亞洲等地區共 12 個國家,擁有 8 個制造工廠及 13 個銷售和工程地點,有力的為客戶提供支持;公司擁有約 3600 名員工,致力于保障工程、生產、質檢、銷售、物流等各個領域的工作有序進行,確保產品達到最高質量并符合客戶要求。公司客戶資源優質,擁有包括 Ford、Toyota、BMW、Fiat、GM 等知名品牌客戶。4.2.2 激光雷達市場空間廣闊,與速騰合作公司有望受益激光雷達市場空間廣闊,與速騰合作公司有望受益 2021 年,公司與速騰聚創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在汽車產業領域圍繞激光雷達實現深度協同。速騰聚創全面深厚的激光雷達技術積累疊加立訊精密專業多元化智能
104、制造能力,雙方將整合上下游優勢資源,從技術研發到精密智造,全方位打造業務壁壘,創造產業鏈深度融合、優勢企業強強聯手的全新模板。2022 年,公司股東香港立訊有限公司參與速騰聚創戰略融資,進一步加強了雙方的合作關系。速騰速騰 2022 年市場份額達年市場份額達 15.4%,未來有望持續攀升。,未來有望持續攀升。速騰聚創(RoboSense)成立于2014 年,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激光雷達系統科技企業。公司通過激光雷達硬件、感知軟件與芯片三大核心技術閉環,為市場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達系統。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員工超過 1200 人,擁有來自全球頂尖企業和科研機構的人才團隊,有效為公司提供源源
105、不斷的創新能力,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布局的雷達相關專利超過 1000項,產品技術包括 MEMS 與機械式激光雷達硬件,硬件融合技術,感知軟件等。公司客戶資源優質,合作伙伴覆蓋全球各大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車企、一級供應商等,產品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自動/輔助駕駛乘用車&商用車,無人物流車,機器人,RoboTaxi,RoboTruck,RoboBus,智慧交通新基建等細分領域,其中前裝定點量產項目覆蓋超跑、轎跑、SUV、重卡等 50 多款車型。根據 Yole 的數據統計,2021 年速騰聚創在車載激光雷達全球市場份額占比為 10%,排名第二,僅次于法雷奧(28%)。根據 ICVTank
106、 的數據顯示,2022 年速騰聚創的市場份額約為 15.4%,預計未來其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6 圖圖 56:2021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競爭格局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YoleIntelligence,華經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M1 產品性能優異,定點合作伙伴包括比亞迪、廣汽、一產品性能優異,定點合作伙伴包括比亞迪、廣汽、一汽紅旗等。汽紅旗等。速騰聚創車規級固體激光雷達包含 RS-LiDAR-E1 和 RS-LiDAR-M1 兩款產品。其中,RS-LiDAR-E1 為公司首款
107、高性能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可實現 360 度全覆蓋感知效果,充分滿足全場景補盲需求,同時可兼顧地面補盲與側向大范圍感知。M1 性能穩定可靠,其整機基于各項車規測試標準進行了全覆蓋測試,核心 MEMS 模組也實施了更高標準的可靠性測試;此外,M1 擁有智能自檢的功能,覆蓋超過 30 種故障檢測,診斷覆蓋率達 97%以上;同時,M1 提通過采用公司創新的光電技術和功能安全實時監控機制,充分滿足國際標準 IEC60825-1Class1 等級的人眼安全要求,并先后獲得各權威測試機構辦法的人眼安全證書,有效保障人眼安全,截至目前已經獲得 50 余款車型定點,定點合作伙伴包括一汽紅旗、廣汽、比亞迪、長城
108、汽車、小鵬等,客戶資源穩定。圖圖 57:速騰聚創速騰聚創 RS-LiDar-E1 產品產品 圖圖 58:速騰聚創速騰聚創 RS-LiDAR-M1 產品產品 數據來源:速騰聚創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速騰聚創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空間廣闊,立訊與速騰合作有望受益。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空間廣闊,立訊與速騰合作有望受益。隨著各類先進技術的應用落地,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也逐步擴張。根據 ICVTank 的預測顯示,2022 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為 3.63 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占據 44.9%的份額,位居第一,市場規模為 1.63 億美元。預計未來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將持續擴大,2027
109、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10.11億美元,2023-2027 年期間復合增長率為 70.5%;中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 2027 年有望28.0%10.0%7.0%7.0%7.0%7.0%7.0%4.0%4.0%3.0%3.0%3.0%3.0%7.0%法雷奧 速騰聚創 Luminar大疆Livox Denso大陸 CeptonInnovizIbeo華為 禾賽科技 圖達通 威力登 其他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7 超過 50 億美元,2023-2027 年期間復合增長率為 64.9%。公司與速騰聚創合作開展激光雷
110、達相關業務,未來有望受益于車載激光雷達的廣闊市場空間。圖圖 59:全球及中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及增速全球及中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及增速 數據來源:ICVTank,西南證券整理 4.2.3 與奇瑞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實現與奇瑞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實現 Tier1 目標目標 立訊精密與奇瑞集團共建合資子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入股奇瑞控股。立訊精密與奇瑞集團共建合資子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入股奇瑞控股。2022 年 2 月,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參股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其下屬子公司,根據公司公告顯示,立訊有限以 100.5 億元人民幣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 19.9%股權、奇瑞股份 7.9%
111、股權和奇瑞新能源 6.2%股權,交易完成后,立訊有限不對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構成控制。同時,為構建公司汽車核心零部件前沿研發設計、量產平臺及出???,助力實現汽車零部件 Tier1 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公司與奇瑞控股、奇瑞新能源、奇瑞汽車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協議的基礎上,立訊精密和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子公司,專注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及制造,其中立訊出資 30%,奇瑞出資 70%。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深耕多年,具備深厚的產業積累及 ODM 能力,熟悉 ODM 的運營及管理模式,奇瑞在傳統車領域經驗豐富,擁有深厚的技術基礎。公司將有優勢的產品從 ODM 合資平臺及奇瑞本身的業務增
112、量中,取得 0 到 1 的機會,并通過自身優勢參與競爭,使公司 Tier1 產品得到品牌客戶更好的驗證。奇瑞控股集團創業始于 1997 年,從汽車制造業起家,旗下子公司奇瑞汽車是國內最早突破百萬銷量的汽車自主品牌。2010 年,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集團開始圍繞汽車著價值鏈布局上下游,發展成為一家以汽車產業為核心的多元化企業集團,其業務遍布全球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了超過 1000 萬全球汽車用戶;公司連續 19 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的位置,擁有 220 萬左右的海外用戶。汽車板塊作為奇瑞集團核心產業板塊,業務領域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專用車、特種車、動力總成等產品的研發
113、、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全資的奇瑞汽車、奇瑞商用車,以及合資的奇瑞捷豹路虎、凱翼、觀致、瑞弗特種車等 10 余家汽車制造企業,累計銷售汽車超 875 萬輛。新能源汽車方面,公司目前在售車型主要有小螞蟻系列、QQ 冰淇淋系列、無界 Pro、艾瑞澤 e 等,價格分布在 3-16 萬不等。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全球市場規模(百萬美元)中國市場規模(百萬美元)全球市場規模yoy 中國市場規模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
114、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8 圖圖 60:奇瑞集團汽車業務板塊奇瑞集團汽車業務板塊 圖圖 61:奇瑞新能源在售車型奇瑞新能源在售車型 數據來源:集團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奇瑞新能源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22 年年奇瑞奇瑞汽車銷量首次破百萬,汽車銷量首次破百萬,5 月銷量增速跑贏大市。月銷量增速跑贏大市。2022 年,奇瑞集團汽車銷量首次破百萬,為 123.3 萬輛,同比增長 28.2%;同時,奇瑞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首次破 20 萬輛,為 23.3 萬輛,同比增長 112.9%,并以 3.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八。2023 年 1-5 月,奇瑞控股集團累
115、計銷售汽車 59.62 萬輛,同比增長 61.0%。隨著國內汽車市場成交熱度有所回升,5 月份車市整體企穩。乘聯會此前預測,5 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 173 萬輛,同比增長 27.7%。奇瑞集團 5 月份銷量同比增長 63%,繼續以超行業“2 倍速”的增速跑贏大勢,并以 9.8%的環比增速保持“加速跑”。此外,根據中汽協此前 1-4 月份的統計分析,奇瑞集團在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中,增速位居行業第二。圖圖 62:奇瑞集團汽車銷量情況及增速奇瑞集團汽車銷量情況及增速 圖圖 63: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情況及增速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情況及增速 數據來源:乘聯會,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
116、來源:乘聯會,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奇瑞技術奇瑞技術+研發優勢助力公司全方位強化汽車布局,加速研發優勢助力公司全方位強化汽車布局,加速 Tier1 領導廠商目標進程。領導廠商目標進程。奇瑞控股及其關聯子公司于汽車行業深耕多年,在整車領域擁有完整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體系,尤其在整車制造環節擁有獨立自主平臺,能夠為奇瑞汽車及其他品牌商提供從整車開發到量產的綜合服務,在業內具備強大、領先的核心競爭優勢。公司與奇瑞控股及其關聯方聯合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有利于全方位強化汽車業務戰略布局,充分借助奇瑞集團在新能源整車領域的深厚技術沉淀和終端品牌資源,設立合資公司并將公司多年來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技術與客戶
117、資源進行跨界賦能,在整車合資平臺作為前沿的研發設計、量產平臺及出??诘膹娏χС窒?,動態入局、快速提升公司作為 Tier1 廠商的核心零部件綜合能力,在實踐中-10%0%10%20%30%40%50%60%70%02040608010012014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3.1-5銷量(萬輛)yoy-100%-50%0%50%100%150%200%051015202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銷量(萬輛)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9 快速打磨、優化與放量,實現公司核心零部
118、件的多元化和規?;l展,達到成為 Tier1 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為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華為、奇瑞推華為、奇瑞推出全新純電轎跑,公司出全新純電轎跑,公司或將深度參與或將深度參與。LUXEED 智界 S7 是華為與奇瑞合作打造全新純電轎跑,也是華為智選車旗下的首款純電車型,將于 23 年 11 月下旬上市。2020年 12 月,華為與奇瑞在安徽蕪湖簽署了全面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智能汽車電子電器架構、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車載計算及自動駕駛等領域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出行新體驗,讓出行更智慧。公司與奇瑞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獲將受益參與到華為新車產業鏈
119、中,成為該車型的供應商之一。圖圖 64:華為華為 LUXEED 智界智界 S7 數據來源:快車志,西南證券整理 4.2.4 立景創新:收購光寶立景創新:收購光寶/高偉電子,發力車載光學高偉電子,發力車載光學 立景創新集團成立于 2018 年,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是立訊精密重要的策略聯盟伙伴;公司扎根各種影像科技產品多年,成功量產手機鏡頭模組、平板鏡頭模組、筆記本電腦鏡頭模組等產品。2018 年,臺灣光寶通過營業讓予方式將旗下相機模組(CCM)事業部轉讓給立景創新,交易對價金額為 3.6 億美元,光寶也將取得立景創新 10%的股權。光寶相機模組事業部成立超過 15 年,產品主要應用于手機、平板、
120、筆記本電腦,客戶遍及歐洲、美洲、亞洲,為全球移動設備品牌客戶的主要供應商。2022 年,光寶科技又將其旗下影像事業部以 9.1 億元的價格售予立景創新。此外,2020 年,立景創新以 22.0 億港幣的價格收購高偉電子 44.9%的股權,有力夯實攝像頭相關業務能力;截至目前,立景創新合計持股高偉電子73.51%的股權。高偉電子為主要的移動設備相機模塊供應商,主要從事各類相機模塊的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收購高偉電子有助于公司在快速切入 iPhone 后鏡頭模塊供應鏈的同時,依托自身在消費電子行業的優勢,進軍車載光學領域。截至目前,公司汽車光學應用包括HD3D360 環境系統、ADAS 先進駕駛
121、輔助系統、車載攝像頭、DVR 行車記錄儀等。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0 圖圖 65:立景創立景創新手機及新手機及 PC攝像模組攝像模組 圖圖 66:立景創新車載攝像頭產品立景創新車載攝像頭產品 數據來源:立景創新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立景創新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4.2.5 牽手廣汽,加碼智駕系統生產研發牽手廣汽,加碼智駕系統生產研發 23 年 6 月,公司與廣汽集團合作成立立昇汽車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 5億元,主營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其中立訊科技持股 45%,廣汽集團與廣汽零部件共持股55%。23 年
122、9 月,廣州市 2023 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暨立昇科技智能駕乘控制系統研發生產項目一期正式開工。資料顯示,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 100 畝、總投資額約 30 億元,致力于實現汽車核心域控部件研發與生產的本地化,覆蓋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及應用創新。其智能駕乘控制系統研發生產項目預計 2024 年實現量產,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約 100 億元,有望為公司帶來業績增量。4.3 高壓線束連接器量價齊升,公司產品線完善高壓線束連接器量價齊升,公司產品線完善 4.3.1 高壓線束需求成長加速,公司產品布局完整高壓線束需求成長加速,公司產品布局完整 新能源汽車市場崛起加大汽車高壓線束需求,單車線束平均價
123、值有望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崛起加大汽車高壓線束需求,單車線束平均價值有望提高。線束是整車中不可或缺的系統級零部件,具有“柔、重、廣”等特點,覆蓋車輛所有配置,為所有電器提供穩定的電源、信號和數據,是車輛的“神經網絡”和“動脈血管”。根據觀研天下的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汽車線束市場規模為 814.6 億元,同行比增長 15.2%。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崛起加大汽車高壓線束的需求,為我國汽車線束行業的轉型升級、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機遇。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低檔/中檔/高檔傳統乘用車的線束單車價值分別為 2500/3500/4500 元,而新能源汽車由于增加了高壓線束,其單車線
124、束平均價值為 5000 元。根據觀研天下的數據顯示,2020 年起,我國高壓線束市場迎來強勁增長,2022 年其市場規模達到 141.4 億元,同比增長 56.0%;占比汽車線束市場 17.36%,較 2016年上漲 15.29pp。未來,高壓線束市場有望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1 圖圖 67:2016-2022 年中國汽車線束市場規模及增速年中國汽車線束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圖 68:汽車線束平均單車價值汽車線束平均單車價值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6
125、9:2016-2022 年中國汽車高壓線束市場規模及增速年中國汽車高壓線束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圖 70:2016-2022 年高壓線束市場份額情況年高壓線束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線束業務覆蓋廣泛,客戶擴展有序進行。公司線束業務覆蓋廣泛,客戶擴展有序進行。通過垂直整合,公司已成為集完整的低壓、高壓整車線束、特種線束以及充電槍等設計、驗證、制造于一體的綜合供應商。在整車線束方面,公司產品包括儀表板線束、發動機艙線束、發動機線束、地板線束和座艙線束;在子系統線束方面,公司產品包括車門線束、頂棚線束、座椅線束、車燈線束、空調線束、保險杠線束
126、等;在特種線束方面,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高效定制化設計和開發,利用分布于全國多地的廠區就近服務客戶,依靠集團多年積累的精密制造實力,滿足客戶需求。除傳統主機廠外,公司已拓展部分頭部新勢力客戶。-10%-5%0%5%10%15%2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市場規模(億元)yoy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低檔傳統乘用車 中檔傳統乘用車 高檔傳統乘用車 新能源車 平均單車價值(元)-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204060801
127、0012014016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市場規模(億元)yoy0%5%10%15%2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2 圖圖 71:公司線束產品情況:公司線束產品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4.3.2 下游需求強勁下游需求強勁,驅動連接器市驅動連接器市場場持續持續擴張擴張 連接器市場規模受下游需求驅動穩步上漲。連接器市場規模受下游需求驅動穩步上漲。連接器是構成整機電路系統電器連接必需的基礎原件之一,目前廣泛用于航空、航天、
128、軍事裝備、通訊、計算機、汽車、工業、家用電器等領域。根據 Bishop&Associates 的數據顯示,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呈先增后降再增長的趨勢,2017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為 601.0 億美元,2020 年受疫情影響,市場規模降低至627.0 億美元,2021 年恢復增長,市場規模達 7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4%;2022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798.5 億美元,同比增長 8.5%。我國連接器市場受下游市場需求驅動,近年來處于穩步上升的階段。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連接器市場規模為 1815.1 億元,同比增長 8.0%;預計 2022 年
129、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至 1956.8 億元。圖圖 72:2017-2022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 圖圖 73:2017-2022 年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年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Bishop&Associates,中商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15%-10%-5%0%5%10%15%2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市場規模(億美元)yoy0%2%4%6%8%10%12%050010001500200025002017
130、20182019202020212022E市場規模(億元)yoy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3 全球連接器市場集中度較高,汽車連接器市場份額有望提升。全球連接器市場集中度較高,汽車連接器市場份額有望提升。根據 Bishop&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2020 年 CR5 為 45.8%,其中占比最高的為泰科,市場份額為 15.5%;第二/三名分別為安費諾(11.9%)/莫仕(8.3%);立訊精密以 5.1%的市占率排名第四。從下游領域情況來看,2020 年全球連接器前五大應用領域分別為通信、汽車、消費電子、工業、軌道交通
131、,合計占比達 78.2%;其中,通信以 23.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汽車和消費電子分別以 22.6%和 13.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第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預計未來汽車連接器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圖圖 74:2020年全球連接器市場競爭格局年全球連接器市場競爭格局 圖圖 75:2020年全球連接器下游應用市場占比情況年全球連接器下游應用市場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Bishop&Associates,中商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Bishop&Associates,中商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汽車四化趨勢及新能源汽車發展帶動汽車連接器市場規?;謴驮鲩L。汽車四化趨勢及新能源汽車發展
132、帶動汽車連接器市場規?;謴驮鲩L。汽車連接器是連接汽車內電子系統的信號樞紐,伴隨汽車四化趨勢的加速以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汽車連接器上次行規模有望實現快速增長。根據 Bishop&Associates 的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為 152.1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將達到 194.5億美元。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為 762.3 億元;2017-2019 年期間,汽車連 接器市場規模呈下降趨勢,2020 年恢復正增長,主要系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各大廠商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市場發展迅速,20
133、20年其市場規模為 47.8億元。2021年,我國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達 653.0億元,同比增長 1.4%,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發展,汽車連接器市場將保持增長,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90.0 億元。高壓連接器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單車價值量較高。高壓連接器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單車價值量較高。傳統汽車連接器以低壓為主,單車價值量較低;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促進了對高壓連接器的需求,單車價值量約為 700-3500元不等,遠高于低壓連接器。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升以及各廠商布局的推進,高壓連接器市場規模將迎來增長。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高壓連接器市場規模為 58.
134、4 億元,預計 2025 年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49.2 億元,2021-2025 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43.7%。15.5%11.9%8.3%5.1%5.0%54.2%泰科 安費諾 莫仕 立訊精密 安波福 其他 23.1%22.6%13.3%12.3%6.9%21.8%通信 汽車 消費電子 工業 軌道交通 其他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4 圖圖 76:2017-2022 年中國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年中國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及預測 圖圖 77:2021-2025 年中國高壓連接器市場規模預測年中國高壓連接器市場規模預
135、測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西南證券整理 目前,公司已經設計和開發涵蓋政策內所有連接器,包括低壓連接器、高壓連接器、高速連接器,以及客戶定制的連接系統等產品系列。公司通過線束業務在現有客戶市場擴展,同時與現有消費電子及企業類產品實現更多協同效應,促進業務增長。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千兆以太網連接器采用全屏蔽雙絞線纜連接結構,可廣泛的應用于信息娛樂系統、ADAS、域控制器等產品。圖圖 78:公司連接器和結構件產品情況公司連接器和結構件產品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20%-15%-10%-5%0%5%10%0100200300400500600
136、7008009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市場規模(億元)yoy05010015020025030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市場規模(億元)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5 5 盈利預測與估值盈利預測與估值 5.1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 關鍵假設:關鍵假設:假設假設 1:消費性電子。:消費性電子。公司發力在 XR 領域進行拓展和布局,基于公司和 A客戶多年的深度合作與綁定,未來隨著其 MR 產品的推出與迭代,公司有望持續受益??紤]到公司在 Top Module、整機組裝等業務的成長性,
137、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消費電子業務訂單增速分別問 8.9%/28.2%/17.5%,毛利率分別為 11.8%/12.3%/12.8%。假設假設 2: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公司通訊領域產品布局多元,主要包括基站天線、濾波器以及整機、高速連接、光連接、熱管理和工業連接等,此外公司向服務器整機組裝業務拓展。我們預計 2023-2025 年公司該業務訂單增速分別為 12.0%/14.4%13.0%,毛利率分別為 11.8%/12.4%/13.0%。假設假設 3: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公司與奇瑞成立合資子公司,Tier1 業務成為公司
138、重點發展方向,未來將專注于 Tier 1 核心零部件市場。在汽車“四化”的帶動下,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 公 司 該業 務訂 單增 速分 別為 58.0%/61.3%/65.0%,毛 利 率分 別為13.4%/12.7%/12.8%?;谝陨霞僭O,我們預測公司 2023-2025 年分業務收入成本如下表:表表 3:分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分業務收入及毛利率 單位:億元單位:億元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消費性電子 收入 1796.7 1956.9 2508.3 2948.1 增速 33.4%8.9%28.2%17.5%毛利率 11.5%11.8%12.3%12.
139、8%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收入 128.3 143.8 164.4 185.8 增速 292.6%12.0%14.4%13.0%毛利率 11.1%11.8%12.4%13.0%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收入 61.5 97.2 156.7 258.5 增速 48.4%58.0%61.3%65.0%毛利率 16.1%13.4%12.7%12.8%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 收入 112.8 131.2 150.9 173.5 增速 43.6%16.3%15.0%15.0%毛利率 20.3%21.0%20.0%20.0%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 收入 41.0 45.1 54.1 67.6 增速 1.4%
140、10.0%20.0%25.0%毛利率 19.1%19.0%19.0%19.0%合計 收入 2140.3 2374.1 3034.4 3633.6 增速 39.0%10.9%27.8%19.7%毛利率 12.2%12.5%12.8%13.3%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6 我們預計公司 23-25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2374.1 億元(+10.9%)、3034.4 億元(+27.8%)和 3633.6 億元(+19.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10.4 億元(+20.4%)、156.5 億元(+41.
141、8%)、193.6 億元(+23.7%),EPS 分別為 1.54 元、2.19 元、2.71 元,對應 PE 分別為 20、14、12 倍。5.2 相對估值相對估值 綜合考慮,我們選取了歌爾股份、東山精密及鵬鼎控股作為可比公司;根據 Wind 一致預期,2024 年 3 家公司平均 PE 為 14 倍??紤]到公司作為精密制造平臺型龍頭企業的突出優勢,汽車和 XR 等相關業務放量有望開啟新的增長曲線,我們給予公司一定估值溢價,給予公司 2024 年 20 倍 PE 估值,對應目標價 43.8 元,維持“買入”評級。表表 4:可比公司估值可比公司估值 證券代碼證券代碼 可比公司可比公司 總市值總
142、市值(億元)(億元)股股價價(元)(元)EPS(元)(元)PE(倍)(倍)22A 23E 24E 25E 22A 23E 24E 25E 002241.SZ 歌爾股份 584.20 17.08 0.51 0.44 0.66 0.85 33 40 26 20 002384.SZ 東山精密 277.85 16.25 1.38 1.54 2.03 2.54 18 11 9 7 002938.SZ 鵬鼎控股 434.85 18.74 2.16 1.97 2.31 2.63 13 10 8 7 平均值 21 20 14 11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整理,截至2023/10/25 6 風險提示風險提
143、示 行業競爭加劇、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產品研發迭代不達預期、客戶集中度較高等風險。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7 附表:財務預測與估值附表:財務預測與估值 Table_ProfitDetail 利潤表(百萬元)利潤表(百萬元)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現金流量表(百萬元)現金流量表(百萬元)2022A 2023E 2024E 2025E 營業收入 214028.39 237406.65 303439.12 363358.42 凈利潤 10490.68 12635.32 17919.53 22166.57
144、營業成本 187928.88 207651.06 264533.77 315058.14 折舊與攤銷 7800.09 3256.17 3256.17 3256.17 營業稅金及附加 476.33 471.08 589.82 2507.17 財務費用 882.72 1911.50 1834.87 1875.92 銷售費用 831.40 1071.21 1336.98 1582.25 資產減值損失-846.82 0.00 0.00 0.00 管理費用 5075.67 14719.21 18813.23 21801.51 經營營運資本變動-6260.87 2255.60-2857.32-2358.9
145、4 財務費用 882.72 1911.50 1834.87 1875.92 其他 661.82-2084.97-3073.96-2650.22 資產減值損失-846.82 0.00 0.00 0.00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 12727.61 17973.62 17079.29 22289.50 投資收益 998.28 1917.60 2620.80 3027.02 資本支出-10366.25-6500.00-5400.00-384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3.63-51.06-18.72-34.89 其他-2960.12 1866.54 2602.08 2992.14 其他
146、經營損益 0.00 0.00 0.00 0.00 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13326.37-4633.46-2797.92-847.86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11154.49 13449.14 18932.53 23525.57 短期借款 2992.26-2809.46-2102.44-2000.00 其他非經營損益 3.51-13.84-10.63-8.13 長期借款 4180.22 0.00 0.00 0.00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11157.99 13435.30 18921.90 23517.44 股權融資 982.35 0.00 0.00 0.00 所得稅 667.32 7
147、99.98 1002.37 1350.87 支付股利-779.27-1832.62-2207.27-3130.37 凈利潤 10490.68 12635.32 17919.53 22166.57 其他 780.68-4324.62-1834.87-1875.92 少數股東損益 1327.57 1598.97 2267.68 2805.13 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 8156.25-8966.71-6144.57-7006.29 歸屬母 公 司 股 東 凈 利 潤 9163.10 11036.35 15651.85 19361.44 現金流量凈額現金流量凈額 8390.88 4373
148、.46 8136.80 14435.35 資產負債表(百萬元)資產負債表(百萬元)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財務分析指標財務分析指標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貨幣資金 19367.21 23740.67 31877.47 46312.81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應收和預付款項 28010.82 39024.32 49111.81 57229.47 銷售收入增長率 39.03%10.92%27.81%19.75%存貨 37363.33 36212.72 47189.58 56388.92 營業利潤增長率 36.57%20.57%40.77%24.26%其
149、他流動資產 3550.47 3790.47 4468.36 5083.49 凈利潤增長率 34.14%20.44%41.82%23.70%長期股權投資 2000.01 2000.01 2000.01 2000.01 EBITDA 增長率 42.61%-6.15%29.04%19.29%投資性房地產 92.78 92.78 92.78 92.78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46721.40 44351.00 41880.59 39350.19 毛利率 12.19%12.53%12.82%13.29%無形資產和開發支出 4425.73 10121.06 14816.38 18011.7
150、0 三費率 3.17%7.46%7.25%6.95%其他非流動資產 6852.56 6771.47 6690.38 6609.29 凈利率 4.90%5.32%5.91%6.10%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148384.32 166104.50 198127.36 231078.65 ROE 17.85%18.47%21.30%21.49%短期借款 14911.90 12102.44 10000.00 8000.00 ROA 7.07%7.61%9.04%9.59%應付和預收款項 53511.06 65683.34 82742.11 97454.32 ROIC 16.38%17.79%22.08%24
151、.06%長期借款 9205.31 9205.31 9205.31 9205.31 EBITDA/銷售收入 9.27%7.84%7.92%7.89%其他負債 11972.18 10707.71 12061.98 13264.87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89600.45 97698.80 114009.41 127924.50 總資產周轉率 1.59 1.51 1.67 1.69 股本 7099.91 7147.43 7147.43 7147.43 固定資產周轉率 5.48 5.57 7.64 9.86 資本公積 3652.63 3605.11 3605.11 3605.11 應收賬
152、款周轉率 7.39 7.54 7.31 7.25 留存收益 33409.49 42613.21 56057.80 72288.86 存貨周轉率 6.33 5.55 6.30 6.07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45342.90 53365.75 66810.33 83041.40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營業收入 108.08%少數股東權益 13440.97 15039.94 17307.62 20112.75 資本結構資本結構 股東權益合計股東權益合計 58783.87 68405.69 84117.95 103154.15 資產負債率 60.38%58.82%57.54%55.36%負債和股東
153、權益合計 148384.32 166104.50 198127.36 231078.65 帶息債務/總負債 29.92%24.56%19.20%15.55%流動比率 1.18 1.24 1.34 1.46 業績和估值指標業績和估值指標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速動比率 0.68 0.80 0.86 0.96 EBITDA 19837.30 18616.81 24023.57 28657.66 股利支付率 8.50%16.61%14.10%16.17%PE 24.31 20.18 14.23 11.50 每股指標每股指標 PB 4.91 4.17 3.33 2.68 每股
154、收益 1.28 1.54 2.19 2.71 PS 1.04 0.94 0.73 0.61 每股凈資產 6.34 7.47 9.35 11.62 EV/EBITDA 11.20 11.56 8.54 6.58 每股經營現金 1.78 2.51 2.39 3.12 股息率 0.35%0.82%0.99%1.41%每股股利 0.11 0.26 0.31 0.44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立訊精密(立訊精密(00247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報告所采用的數
155、據均來自合法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分析師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得出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分析師承諾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獲取任何形式的補償。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公司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 6 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即:以報告發布日后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其中: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納
156、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 500 指數為基準。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 20%以上 持有: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 10%與 20%之間 中性: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10%與 10%之間 回避: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20%與-10%之間 賣出: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20%以下 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強于大市: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5%以上 跟隨大市:未來
157、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5%與 5%之間 弱于大市: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5%以下 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與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不存在法律法規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靜默措施的利益沖突。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簽約客戶使用,若您并非本公司簽約客戶,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接收、訂閱或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信息。本公司也不會因接收人收到、閱讀
158、或關注自媒體推送本報告中的內容而視其為客戶。本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或財務顧問服務。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要約或邀請。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結合自己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自行判斷是否采用本報告所載內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擔風險,本公司及雇員對投資者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及附錄版權為西南證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須注明出處為“西南證券”,且不得對本報告及附錄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及附錄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