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2(5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商務部: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2(55頁).pdf(5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2)REPORT ON CHINAS DEVELOPMENT OFDIGITALTRADE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MINISTRY OF COMME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目錄前言.-1-綜述篇全球和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情況.-3-全球數字貿易發展情況.-3-中國數字貿易總體發展情況.-7-中國數字貿易分領域發展情況.-15-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政策舉措與實踐.-19-中國數字貿易國際合作進展.-25-推動中國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29-實踐篇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發展實踐.-33-一、基地所在省市數字貿易發展成效.-33-
2、二、政策創新實踐與典型案例.-44-三、未來發展方向與探索重點.-52-1-前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將發展數字貿易的戰略性、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訂購與交付為主要特征的數字貿易蓬勃興起,已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和經濟的新增長點,并帶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加速整合優化,大幅降低貿易成本,為全球經濟恢復增長注入新動能。數字貿易既是國際經貿規則競爭的新前沿,也是中國加快貿易強國建設的新引擎,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新高地。當前,數字貿
3、易蓬勃發展正迎來多重機遇,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全球化發展理念,強化數字貿易頂層設計,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營造國際一流數字營商環境,加快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作出貢獻。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 2022 由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委托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編制,旨在深入分析2022 年度中國數字貿易發展現狀、實踐及未來發展方向,以加強形勢研判,為搶抓數字化發展新機遇、推動數字貿易改-2-革創新、謀劃合作路徑、凝聚國際共識提供有益參考。報告由張茉楠研究員與方元欣、謝蘭蘭、何欣如、韓燕妮等團隊成員編寫。其中,實踐篇由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提供
4、素材,展示各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在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方面的成功實踐。在此,對各位專家學者及有關單位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3-綜述篇全球和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情況數字貿易1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重要貿易形態,對推動經濟復蘇增長具有重要作用。2022 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認真搶抓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快頂層設計,建設開放平臺,深化國際合作,著力推進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為塑造對外貿易發展新優勢、加快建設數字貿易強國作出了積極貢獻。全球數字貿易發展情況當今世界,數字技術加速迭
5、代,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不斷演進,數字貿易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恢復發展的重要支撐。一、數字交付貿易快速發展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22 年全球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額為 4.1 萬億美元,同比增長 3.4%,占全球服務出口比重達 57.1%。20122022 年,全球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年均增長 6.1%,高出同期全球服務出口年均增速 1.6個百分點。2022 年,發達經濟體數字服務出口 3.14 萬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 77.2%。其中,美國、英國、愛爾蘭、德1數字貿易是指,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訂購與交付為主要特征的對外貿易。其中,數字交付貿
6、易包含數字技術貿易、數字服務貿易、數字產品貿易和數據貿易;數字訂購貿易是指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達成的貨物和服務貿易。-4-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TO 數據庫數據庫圖圖 120122022 年全球可數字化服務出口規模及增速年全球可數字化服務出口規模及增速國和日本的數字服務出口分別為 6561 億美元、3780 億美元、3230 億美元、2368 億美元和 1171 億美元,在全球的占比分別為 16.1%、9.3%、7.9%、5.8%和 2.9%。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數字服務貿易具備較快增長潛力。2022 年,發展中經濟體數字服務出口 9270 億美元,在全球的占比為22.8%,同比增長
7、 14%。表表 12022 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可數字化服務貿易規模及增速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可數字化服務貿易規模及增速(單位:億美元;(單位:億美元;%)序號序號國家國家進出口進出口同比同比出口出口同比同比進口進口同比同比1美國10478.315.866560.544.933917.777.462愛爾蘭6694.872.683229.60-0.503465.275.833英國5630.28-1.883780.13-0.581850.15-4.444德國4598.78-2.542367.90-5.922230.881.325中國3727.073.382105.377.591621.70-1.626荷蘭
8、3489.421.891741.883.891747.54-0.027印度3410.6422.562354.1825.931056.4615.668法國3154.26-0.441622.90-0.911531.360.069新加坡3104.922.281687.714.141417.210.15-5-序號序號國家國家進出口進出口同比同比出口出口同比同比進口進口同比同比10日本2684.45-3.901171.41-6.121513.04-2.10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TO 數據庫數據庫二、數字訂購貿易強勁增長數字技術與國際貿易各領域深度融合滲透,貨物交付、支付結算、稅收通關等環節的數字化推動跨
9、境電子商務突破了傳統的 B2B 模式,實現 B2B 與 B2C 同步發展。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eMarketer 的數據,2022 年全球約 25.6 億人參與網購,電子商務零售額突破 5 萬億美元,約占零售總額的五分之一。亞太、中東歐、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較快。其中,中國 2022 年電子商務銷售總額達 45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電子商務市場。預計 2025 年全球電子商務零售額將突破 7 萬億美元。三、數字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信息通信技術(ICT)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必需品。2022 年,全球 ICT服務出口達 9686
10、 億美元,同比增長 6.1%。20112022 年,全球 ICT 服務出口年均增速達 9.2%,占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從 17.0%上升至 23.2%??缇沉鲃拥臄祿蔀樨灤底仲Q易新業態新模式的關鍵紐帶和基礎底座。研究顯示,目前超過 90%的數據是在過去十年中產生的,而且跨境流動的數據呈指數級增長態勢。據麥肯錫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加 10%,將帶動 GDP 增長 0.2%。預計到 2025 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6-175 澤字節(ZB),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望達到 11 萬億美元。四、全球治理體系加速變革目前,全球超過 120 個區域和雙邊貿易協定包含數字貿易規則。相關規則已從貿易便利化議題向
11、建設安全有序、風險可控的自由貿易體系升級。各經濟體在促進無紙化貿易、推廣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保護電子商務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在線消費者權益、加強針對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的監管合作等議題上基本達成共識;在個人隱私保護、網絡安全、促進互聯網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強制性技術轉讓、維護競爭性電信市場等議題上推動差異彌合與制度兼容;在跨境數據流動、數據存儲本地化、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電子傳輸關稅、禁止披露源代碼等議題上進行規則協調。這一切將為各經濟體提升國內治理水平與推動國際貿易合作完善制度建設與政策保障,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數字貿易發展環境,增強各經濟體數字貿易領域的互信、互認、互通。-7-中國數字貿易總體發展
12、情況一、總規模再創歷史新高2022 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為 3727.1億美元,同比增長 3.4%,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2105.4 億美元,同比增長 7.6%;進口 1621.7 億美元,同比下降 1.6%;實現順差 483.7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175.4 億美元??缇畴娚踢M出口額達 2.11 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9.8%。其中,出口額達 1.5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7%。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TO 數據庫數據庫圖圖 22012-2022 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情況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情況二、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數字領軍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數字領軍企業
13、不斷做大做強。福布斯中國和中國電子商會數據顯示,“2022 中國數字經濟 100 強”入選企業的總市值達到 16.5 萬億元人民幣,總利潤為 7326 億元,平均利潤達到 73.25 億元。頭部企業重點分布在電子、計算機、家用-8-電器、通訊和電子商務等領域,覆蓋半導體、消費電子、光學光電子、軟件、計算機設備等細分賽道。截至 2022 年,中國市值超 10 億美元的數字貿易企業已超 200 家。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底,全球有 1361 家獨角獸企業,中國以 316 家獨角獸企業排名第二,占比 23.3%。獨角獸企業重點分布在金融科技、軟件服務、電子商務等領域。數字平臺企業形成
14、出海數字平臺企業形成出?!把汴囇汴嚒?。數字服務平臺正成為連接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以及助力企業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載體。截至 2022 年底,我國市值超 10 億美元的數字服務平臺企業已超 200 家。短視頻平臺成為全球互聯網的新“藍?!?。國內短視頻領軍企業基于國內市場研發經驗,探索出算法驅動、用戶生成、數據高效利用的新型數字服務形態,在國際市場顯示出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尤其受到海外“Z 世代”群體青睞。有一批為海外市場量身定制,專注于本地化運作的國產社交軟件成為各自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外資外資“磁吸力磁吸力”持續增強持續增強。2022 年,中國吸收外資實現穩定增長,首次突破 1.2 萬億
15、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6.3%,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 4449.5 億元,增長 28.3%,帶動吸收外資的質量進一步提升。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 28.3%,占全國 36.1%,較 2021 年提升 7.1 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科-9-技成果轉化服務、信息服務分別增長 56.8%、35%和 21.3%。一批外資數字企業針對中國零售業、醫療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綠色創新發展等應用場景,與中國企業開展廣泛合作,推動一系列數字服務方案在中國落地,助力本土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創新。三、區域發展協同并進東部地區數字貿易規模優勢突出東部地區數字貿易
16、規模優勢突出。2022 年,東部地區可數字化交付服務進出口規模達 3396.5 億美元,全國占比高達91.1%,出口為 1914.8 億美元,進口為 1481.7 億美元,順差為 433.1 億美元,數字貿易發展優勢地位顯著。進出口規模排名前五位的省市為上海、廣東、北京、江蘇和浙江,規模分別為 985.8 億美元、820.5 億美元、726.6 億美元、307.5 億美元和 302.2 億美元。數據來源:商務部數據來源:商務部圖圖 32022 年東部地區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年東部地區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中部西部東北地區處于加速趕超階段中部西部東北地區處于加速趕超階段。2022 年,中部
17、地-10-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規模分別為85.9 億美元、151.38 億美元和 93.3 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 2.3%、4.1%和 2.5%。其中,中部地區出口 47.1 億美元,進口 38.8 億美元,順差 8.2 億美元;西部地區出口 96.2 億美元,進口 55.2 億美元,順差 41.0 億美元;東北地區出口 47.3億美元,進口 46.0 億美元,順差 1.3 億美元。進出口規模排名前五位的省市為湖南、江蘇、遼寧、山西和河南,增速分別為 12.6%、12.1%、10.7%、10.5%和 10.4%。數據來源:商務部數據來源:商務部圖圖 42022 年中
18、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年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數字貿易區域發展特色鮮明數字貿易區域發展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優勢互補?;浉郯拇鬄硡^積極發揮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支撐作用,已建成 34 家國家級和 71 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 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掛牌運作,科技創新綜合水平邁入全球前列。長三角圍繞跨境數據便利化、數據要素價值化、-11-數據安全評估等開展探索。上海揭牌十大聯合實驗室,浙江省成立首個“數據安全實驗室”,江蘇省助力企業加快輸出“中國數字標準”,安徽省成立商用密碼行業協會。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共同打造制度創新試驗田,圍繞跨
19、境數據流通創新試點、國際數據服務、數據治理、數據安全評估,以及國際數字信任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開展先行先試。京津冀著力打造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建設“京津冀大數據協同處理中心”“環京大數據產業天津北辰基地”等數據協同創新平臺,成立京津冀數字經濟聯盟,積極探索創新三地大數據協同發展模式,帶動社會資源和企業之間形成多層次、多方位的合作,初步形成京津冀一體化的核心數據樞紐,與全國各算力網絡樞紐、數據中心建設協調聯動。四、國際市場布局不斷優化RCEP 區域合作開始釋放貿易紅利區域合作開始釋放貿易紅利。2022 年,中國承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 2089 億
20、元,同比增長 4.2%,合計占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 23.3%,超過美國的 1878 億元與歐盟的 1232 億元。其中,承接新西蘭和新加坡等國家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 78.8%和 39.0%。與與“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共建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2022 年,中國承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 1821億元,同比增長 12.7%。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跨-12-境電商交易額增長超過 20%,與柬埔寨、科威特、阿聯酋、奧地利等國的交易額同比增速超過 100%。2023 年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同比
21、增長超過一倍。對新興市場拓展力度不斷加大對新興市場拓展力度不斷加大。中國跨境電商貿易伙伴不斷向非洲、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拓展。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高于同期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整體增速,進出口額占比已超50%。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貿易伙伴的規模位居前列。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開拓中東、北非等地區的數字服務市場,在人工智能、云計算、跨境電商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爸蟹菙底謩撔禄锇橛媱潯睂嵤┮詠?,非洲產品電商推廣季、中非北斗合作論壇等活動陸續開展,為中非數字貿易合作搭建了平臺。中國企業在墨西哥和智利等地建立新的數據中心,為拉美地區提供更快捷、
22、更高效的云服務。五、數字基礎設施提供有力支撐信息基礎設施布局持續優化信息基礎設施布局持續優化。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國際通信網絡通達和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截至 2022 年底,中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 5958 萬公里,比上年末凈增 477 萬公里,網絡運力不斷增強。4G、5G用戶普及率較高,4G 網絡規模等長期穩居世界第一位,中國累計建成開通 5G 基站 231.2 萬個,5G 用戶達 5.61 億戶,-13-全球占比均超過 60%。國際互聯互通水平持續增強。國際互聯互通水平持續增強。自 1993 年建成第一條海底光纜以來,從中國出發的海底光纜可直接通達北美、亞洲沿海、歐洲
23、和非洲。目前,中國已與美國、日本、新加坡、英國等重點國家實現直接網絡互聯。中國積極推進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數字交通走廊,多條國際海底光纜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構建起 130 套跨境陸纜系統,廣泛建設5G 基站、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智慧城市等,提高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水平。目前,全國共有 47 個城市擁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為加快探索國際通信服務新模式提供契機。算力規模躋身國際領跑之列。算力規模躋身國際領跑之列。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2,2022 年中國服務器市場整體規模增長 6.9%,占全球市場比重達 25%,2017 年至 2022 年的復合增長率達48.8%。中國算力總
24、量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其中,智能算力規模達到每秒 268 百億億次(EFLOPS),超過通用算力規模。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 760 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每秒197 EFLOPS,位居全球第二。圍繞算力樞紐節點建設 130條干線光纜,數據傳輸性能大幅改善。中國算力產業已初具規模,服務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計算類產品產量全球第220212022 年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14-一。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加快構建?!皷|數西算”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8 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已全部開工,推動東西部算力平衡協調發展??缇畴娚袒A設施連通合作緊密跨境電商
25、基礎設施連通合作緊密。目前,我國企業已在全球建設運營跨境電商海外倉超 1500 個,面積約 1900 萬平方米。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 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新開通線路 78 條,創造通道運營 5 年來的新高,物流網絡覆蓋 119個國家和地區的 393 個港口。2022 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 14.8 萬標箱,同比增長 32%。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西部地區貨物出海出邊的主通道和連接中國與東盟地區快速便捷的通道。-15-中國數字貿易分領域發展情況一、數字產品貿易煥發活力,助力中華文化對外傳播數字文化產品海外市場優勢進一步鞏固。2022 年中國游戲出海情況報告顯示,2022 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
26、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達 173.5 億美元。多款頭部游戲在海外廣受認可,長期位列下載榜前列。數字影視規模效應放大,一批優秀中國影視作品走出國門,于潛移默化間講好“中國故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海外建立 62 個電視中國劇場,推動中國優秀節目在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和網絡媒體實現常態化播出。在東南亞地區,中國影視作品廣受喜愛,引發觀看熱潮。華語影視作品在東南亞市場的份額由 2019 年的不足4%升至 2022 年的 10%。中國網絡文學打造了覆蓋全球 200數據來源: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數據來源: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圖圖 5中國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外市場情況中國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外市場情況-16-個國
27、家和地區的市場網絡。截至 2022 年底,中國已累計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 16000 多部,海外用戶超過 1.5 億人,中國網絡文學生態出海格局初步形成。二、數字技術貿易穩步發展,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賦能的數字技術貿易迎來了快速發展期。2022 年,中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規模約為 1209.6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其中,出口規模達 829.2億美元,同比增長 7.7%。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為 4550 億元,較 2020 年增長 40.9%,國際市場份額和全球覆蓋范圍逐步
28、擴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2022 年中國創新能力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TO圖圖 620122022 年中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情況年中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情況-17-綜合排名全球第 11 位,較 2012 年躍升 23 位。2022 年,中國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總量超過 7 萬件,占申請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排名保持全球首位。中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信息等新興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人工智能、物聯網、量子信息領域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三、數字服務貿易場景豐富,增長勢能顯現2022 年,
29、中國金融服務、保險與養老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服務進出口規模分別為 89.2 億美元、254.3 億美元、579.7億美元,在可數字化交付服務中的占比分別為 2.4%、6.8%和 15.6%。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2022 年中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共落地 31 項應用。隨著跨境收付基礎設施走向國際化,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服務逐步完善。截至 2022 年末,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CIPS)系統共有參與者 1360 家,較2021 年新增 101 家;全年 CIPS 系統累計處理支付業務 440萬筆,同比增長 31.7%。數字人民幣穩步擴大試點測試觸角。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8 月底,數
30、字人民幣試點拓展到 15 個省市的 23 個地區,累計交易量 3.6 億筆,交易金額 1000.4 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門店數量超過 560萬個。四、數據要素資源充實,數據貿易樞紐地位強化-18-2022 年,中國數據產量達 8.1 ZB,同比增長 22.7%,全球占比達 10.5%,居世界第二位。截至 2022 年底,中國數據存儲量達 724.5 艾字節(EB),同比增長 21.1%,全球占比達 14.4%。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中國新增建設 5 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 38每秒兆字節(Tbps),建成 4 個新型交換中心,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網絡互聯架構
31、加速形成,網絡服務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隨著電子商務在各國滲透率不斷上升,社交媒體生產海量視頻數據,中國數據跨境流動規模和數據貿易將快速增長,不斷拓展數字貿易的發展空間。-19-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政策舉措與實踐一、強化數字貿易頂層設計與整體統籌2022 年 1 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強調,“以數字化驅動貿易主體轉型和貿易方式變革,營造貿易數字化良好環境。完善數字貿易促進政策,加強制度供給和法律保障”。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
32、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等政策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為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引導和方向指引。2023 年 3 月,國家數據局正式成立,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工作。構建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交易市場成
33、為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重要改革任務之一,-20-將進一步推動解放和發展數字化生產力。二、不斷完善數字領域法規政策體系2016 年 11 月網絡安全法出臺,成為中國數字領域首部基礎性法律。2021 年 6 月數據安全法出臺,首次較為系統地明確對數據處理、使用、流動的規制要求,提出建立國家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制定重要數據目錄。2021 年8 月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建立了權責明確、保護有效、利用規范的個人信息制度。2022 年 7 月,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出臺,對數據出境的評估適用情形、評估事項、評估程序、過渡期等作出明確規定。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
34、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構建數據基礎制度。2023 年 2 月,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辦法 出臺,對個人信息出境活動進行規范。此外,電子商務法對外貿易法著作權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多部涉及數字經濟和數字產業的法律相繼修訂生效,數字貿易相關法規政策不斷完善。三、加快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以制度型開放優化營商環境以制度型開放優化營商環境。2023 年 6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聚焦知識產權、競爭政策、線上消費者權益保護-21-等領域,提升數字貿易便利化水平,增
35、加透明度,進一步深化改革,著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2022 年 1月,商務部等 6 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指導意見,旨在通過高質量實施 RCEP,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深層次改革,將把握RCEP 發展機遇與各地方發展戰略緊密對接,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其中,專門提出高水平履行電子商務規則,與更多RCEP 成員國開展電子商務務實合作等重點任務。以優質投資環境護航外商投資以優質投資環境護航外商投資。2023 年 7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加強外商投資
36、保護、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方式等 6 方面 24 條政策措施,包括高效開展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支持數字經濟等領域外商投資企業與各類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為數字貿易發展營造更加優化的投資與營商環境。當前,中國已逐步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陸續發布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等,為建設開放、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了政策支持。其中,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已分別縮減至 31 條和 27 條,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全球排名大幅躍升。-22-加快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加快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試驗區、示范區等積極探索
37、與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協定兼容的監管規則,為全國制度型開放提前進行壓力測試。中國先后設立 28 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37 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12 個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搭建寬領域、多層次的創新平臺。其中,28 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深入探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體制機制、政策體系和開放路徑,形成一系列創新經驗和實踐案例,有效引領帶動全國數字貿易創新發展。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開展國際互聯網數據交互和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試點,設立區域性國際業務出入口局,在重點園區開通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積極探索建設數據跨境流動管理新機制。四、地方加緊戰略布局與開展先行先試各地
38、積極探索推進相關政策落地各地積極探索推進相關政策落地。各地因地制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與行動計劃,全面對接數字貿易戰略規劃。2022 年,北京市出臺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北京市關于促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等條例措施,規范數字貿易治理體系。廣東省印發廣東省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提出要依托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數字化平臺,搭建全省性貿易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貿易磋商、貿易執行和貿易服務等重點貿易環節數-23-字化。浙江省積極落實關于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的若干意見,建設數字產業集聚區、數字金融創新區、數字物流先行區和數字監管
39、標桿區“四區”,從產業、平臺、生態、制度和監管體系這五個方面促進數字貿易發展,并組建浙江省數字貿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全國首個數字貿易標準化研究報告和數字貿易領域的全國首個標準,實現數字貿易規則標準領域的多個“首創”。江蘇省將南京軟件谷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 年)江蘇省推進數字貿易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南京市數字貿易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 年)等省市文件密切銜接,形成國內首個省市區三級數字貿易頂層設計聯動體系。山東省印發山東省推動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創新性提出“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數字化數字貿易化”的特色發展路徑,加快數字貿易空間新布局。加大開放壓力測試力
40、度加大開放壓力測試力度。各自貿試驗區為搶抓 RCEP 協定生效機遇,做好自貿片區“壓力測試”,相繼出臺南沙自貿片區對標RCEP CPTPP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點措施 上海市關于高質量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若干措施安徽省關于加快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經貿新規則 扎實推進高水平開放實施意見云南省加快對接 RCEP 行動計劃關于金融支持福建省全面對接 RCEP 的指導意見 中國(浙江)-24-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 年)等地方政策文件,重點圍繞加快發展數字貿易、打造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提升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強化國際貿易便利化
41、標準支撐等開展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積極開展數據要素價值化探索。積極開展數據要素價值化探索。北京數據托管服務平臺、北數所數據資產登記中心陸續投入使用,打造國內首個企業數據跨境流通托管服務平臺和數據資產登記平臺。上海市印發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 年),全力推進數據資源全球化配置、數據產業全鏈條布局、數據生態全方位營造,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節點和數據要素產業創新高地。甘肅省出臺關于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完善數據產權制度體系、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完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強化數據要素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具體目標任務,推進數據要素
42、市場化配置改革,為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提供重要支撐。-25-中國數字貿易國際合作進展一、高標準規則談判邁出實質性步伐積極推動加入積極推動加入 DEPA 和和 CPTPP 進程進程。2022 年 8 月,根據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聯合委員會的決定,中國加入 DEPA 工作組正式成立,全面推進中國加入 DEPA的談判。截至目前,已舉行三次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和三次技術磋商。自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以來,中國對 CPTPP 的 2300 多項條款進行了深入、全面地研究和評估,梳理中國加入 CPTPP 需要實施的改革措施和需要修改的法
43、律法規,努力全面達到CPTPP 的規則標準,并在市場準入領域作出超過中方現有締約實踐的高水平開放承諾,按照加入 CPTPP 的程序,積極加強同各成員方的溝通和磋商。積極推動積極推動 RCEP 協定全面落地生效協定全面落地生效。2022 年 1 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 6 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 4 個非東盟成員國正式開始實施協定,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充分體現了各方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將為區域乃至全球貿易投資增長、經濟復
44、蘇和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貢-26-獻。全面深入參與世貿組織框架下數字貿易國際規則構建全面深入參與世貿組織框架下數字貿易國際規則構建。一是積極建設性參與世貿組織電子商務談判。世貿組織電子商務談判是世貿組織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各方高度關注。中方是談判的重要參加方和主要提案方,一貫秉持積極開放立場,以提案為引領,全面深入參與談判。自 2019 年加入談判以來,先后就電子支付、物流服務等 20 余個議題提交 9 份“中國方案”,充分展現了中方建設性參與談判的積極姿態。二是積極推動世貿組織繼續就電子傳輸臨時免征關稅達成共識。在世界貿易組織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MC12)期間,中方充分發揮促談和促成建設性作
45、用,推動世貿組織成員再次就電子商務工作計劃達成共識,同意將電子傳輸臨時免征關稅的做法延續至下一屆部長級會議。該項成果為全球數字貿易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二、深入推進數字貿易雙邊和區域合作構建數字合作新格局。構建數字合作新格局。目前,中國已與 17 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周邊國家累計建設 34條跨境陸纜和多條國際海纜。中國東盟信息港、中阿網上絲綢之路建設成效日益顯著。2023 年 5 月,中國中亞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國家達成首份數字貿易區域性合作文件中國中亞經貿部門關于數字貿易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當前,中國已與 30 個國家建立“絲路電商”雙邊合-27-作機制,共同開展
46、政策溝通、產業對接、能力建設、地方合作等多層次、寬領域務實合作,著力打造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絲路電商”伙伴關系。開啟金磚國家數字貿易合作新征程開啟金磚國家數字貿易合作新征程。2022 年,中國擔任金磚國家主席國,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期間,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北京宣言發布,提出推動數字化轉型、建設基礎設施投資數字平臺、建設數字健康系統等倡議,并舉辦數字金磚論壇年會,推動數字貿易領域可持續發展。金磚國家數字經濟伙伴關系框架成為金磚經貿合作領域第一份數字經濟合作專門文件,就深化金磚國家數字經濟合作達成重要共識。成立金磚國家數字經貿工作組,加強金磚成員國在貿易便利化、投資合作、消費
47、者保護、中小企業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數字貿易成為上合經貿合作新熱點數字貿易成為上合經貿合作新熱點。2022 年 9 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在撒馬爾罕市舉行元首理事會會議,并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撒馬爾罕宣言,就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支持數字技術發展、啟動新的數字項目、推進數字素養區域合作等方面提出合作構想。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期間,中國與上合組織秘書處聯合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貿易圓桌研討會,以“加強數字合作,促進貿易暢通”為主題,聚焦數字產業發展和數字貿易,助力上合組織成員國在數字貿易領域-28-增進交流、加強合作。2023 年 10 月,上海合作組
48、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 22 次會議通過上合組織成員國經貿部門間關于數字貿易合作前景的倡議,為在上合框架下開展數字貿易務實合作奠定了基礎。中國與上合組織充分發揮多層次交流與合作機制,積極推進大數據合作中心建設、組建上合算力聯盟、搭建數字技術產業服務平臺、加強數字技能人才交流、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研究合作等多方面工作。-29-推動中國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全球化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數字貿易,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促進政策,積極參與國際規則與標準制定,努力打造建設貿易強國的“新引擎”,為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一、強化數字貿易頂層設計推動出臺促進數
49、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的政策文件,明確中國數字貿易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搭建中國數字貿易發展的“四梁八柱”。建立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工作機制,分析研判重大問題,制訂數字貿易政策,協調相關制度創新,推進數字貿易國際談判,形成有利于中國數字貿易長遠發展的政策和管理框架。成立國家數字貿易專家工作組。組建數字貿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數字貿易標準化前沿議題研究與標準制訂工作,結合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優勢和企業需求,制訂一批高質量行業標準。支持數字貿易領域商協會建設,提高經營主體對政策制訂和行業組織建設的參與度。建立健全數字貿易統計監測體系,借鑒國際經驗,明確數字貿易內涵、外延及統計口徑,研究制定中國
50、數字貿易統計分類和測度方法,為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提供有效的統計保障。二、擴大數字領域對外開放-30-完善數據治理制度體系,探索國際數據流動互認機制,規范和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擴大數字市場外資準入,降低數字領域外資準入門檻。擴大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對外開放,分步驟推動互聯網有序開放。逐步放寬電信增值服務市場準入,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港)探索開放數據中心、云計算服務等。大力發展離岸數據服務外包、離岸數據交易平臺等新業態。開通工業互聯網可信專用通道,推進工業、商業數據與境外實現直通,積極打造數字貿易發展高地。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和國企采購、招投標、標準制定,營造公平、公開、透明
51、的數字營商環境。三、塑造數字貿易發展新動能立足國內市場,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貿易數字化,催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大力推動貿易生態包容創新發展,為全面提升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和關鍵支撐。建設和完善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強化企業貿易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數據高效流通,有力支撐國際貿易樞紐地位,保障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鼓勵數字技術與金融、保險、娛樂、教育、醫療等眾多行業深度融合,推動傳統貿易轉型升級,培育金融科技、數字媒體、軟件研發、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數字社交等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放大數字貿易的正外部倍增效應,為貫徹落實數字中國戰略與貿易強國戰略提供關
52、鍵驅動力。-31-四、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培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數字貿易領軍企業。支持企業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加快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提升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布局市場網絡的能力。在細分領域積極培育外向度高、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中小型數字貿易企業,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支持企業參與“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加強數字基礎設施、電子商務、數字產業、服務外包等領域的合作。構建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服務網絡和應用支撐平臺,為廣泛開展數字貿易合作提供基礎保障。支持云計算、通信、大數據、數字文娛等新型數字貿易業態和企業“走出去”。鼓勵和支持大型數字平臺海外發展,
53、提升中國數字平臺企業國際化水平。五、加強數字貿易相關平臺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在數字服務市場準入、國際規制對接、跨境數據流動、數據規范化采集和分級分類監管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培育科技、制度雙創新的數字貿易集聚區。高標準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扶持眾包眾創、平臺分包等服務外包新模式新業態,積極發展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生產性服務外包,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推進服務外包數字化高端化。依托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示范、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32-術產業開發區等各類開放平臺,創新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快推動數字貿易發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協定規則,鼓勵數字領域各類改革
54、和開放措施在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和具備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開展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推進數字貿易展會平臺建設,做大做強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貿會),打造全球數字貿易領域品牌展會。辦好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軟交會)、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服博會)等重要展會,依托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等綜合性展會,舉辦數字貿易相關活動,拓寬數字貿易合作渠道。六、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參與世貿組織等多邊框架下電子商務議題談判,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多邊區域機制下數字貿易相關規則制定。積極推進加入 DEPA 和CPTPP 進程
55、。推動上合組織、金磚國家在數字貿易領域加強務實合作。在 RCEP 框架下深化區域數字貿易合作,推動與相關國家簽署數字貿易合作文件,促進數字經貿領域合作與交流。推進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實施,共同探討制定反映各方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數字治理國際規則,積極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33-實踐篇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發展實踐2020 年 4 月,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認定了 12 家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3(以下簡稱“基地”)。2021 年 11 月,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 10 部門印發關于支持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創新發
56、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基地創新發展、先行先試?;財底仲Q易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業態各具特色,成為各地推動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對加快培育對外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提升中國數字貿易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發揮了重要示范引領作用。本篇重點分析 12 家基地及所在省市數字貿易發展實踐。由于數字貿易涉及領域多,各地發展實際各異,創新路徑不同,本部分采用專欄、案例等多種形式展現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數字貿易發展創新實踐。一、基地所在省市數字貿易發展成效各地依托基地等平臺載體,加快培育數字貿易新增長點,不斷完善數字貿易產業體系和創新生態,著力提升數字貿易企業國際競爭力,取得明顯成效。(一)基
57、地及所在省市數字貿易發展情況(一)基地及所在省市數字貿易發展情況312 家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分別是中關村產業園、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上海浦東軟件園、中國(南京)軟件谷、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軟件園、齊魯軟件園、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海南生態軟件園和成都天府軟件園。-34-1.可數字化交付服務進出口規模保持穩定增長可數字化交付服務進出口規模保持穩定增長2022 年,12 個省市可數字化交付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545.22 億美元,同比增長 3.54%,占全國比重達 95.12%。其中,出口額 2013.39 億美元,同比增長
58、7.36%,進口額1531.83 億美元,同比下降 1.08%。分地區看,貿易規模最大的 5 個省市分別是: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和浙江省。2022 年,上述 5 個省市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額全國占比分別為 26.45%、22.01%、19.50%、8.25%和 8.11%,成為推動中國數字貿易增長的主陣地。表表 22022 年年 12 個基地所在省市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個基地所在省市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單位:億美元(單位:億美元;%)省市省市進出口進出口額額增速增速出口額出口額增速增速進口額進口額增速增速北京726.614.15407.392.29319.226.63天津6
59、8.510.7430.318.3838.20-4.59遼寧65.2910.7438.7528.9426.54-8.19上海985.781.41619.963.93365.82-2.59江蘇307.5312.11179.6122.84127.91-0.14浙江302.167.25119.1612.25183.004.23安徽21.502.3810.0314.8711.47-6.51福建52.377.4433.5418.6518.83-8.03山東108.121.8178.426.8629.69-9.49廣東820.501.01436.347.08384.15-5.10海南18.03-9.067.
60、6487.5110.40-34.03四川68.838.8252.238.1216.6011.0612 省市合計3545.223.542013.397.361531.83-1.08全國3727.073.382105.377.601621.70-1.62數據來源:商務部數據來源:商務部基地數字貿易快速增長,有力引領數字貿易產業集聚和高質量發展。20202022 年,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可數字化服務進出口額由 21.41 億美元增-35-長至 53.93 億美元,增長 151.9%。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由27.30 億美元增長至 38.36 億美元,增長 26.05%。成都天府
61、軟件園由 33.61 億美元增至 36.03 億美元,增長 7.20%。齊魯軟件園由 10.60 億美元增長至 16.03 億美元,增長 51.23%。中國(南京)軟件谷由 11.32 億美元增至 12.04 億美元,增長 6.36%?;財底制髽I數字服務出口比重加大。20202022 年,以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占服務出口的比重計算,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由 73.80%提升至 82.33%,成都天府軟件園由84.5%提升至 86.34%,中國(南京)軟件谷由 95.86%提升至99.76%。表表 32020-2022 年部分基地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年部分基地可數字化交付服務貿易情況(單位:
62、億美元)(單位:億美元)基地基地2022 年年2021 年年2020 年年進出口額進出口額出口額出口額進出口額進出口額出口額出口額進出口額進出口額出口額出口額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53.9324.6332.9722.3721.4121.41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38.3631.5831.7724.3827.3020.15成都天府軟件園36.0331.1136.9731.2433.6128.40齊魯軟件園16.0413.1612.9711.5110.600.99中國(南京)軟件谷12.0412.0111.9311.4311.3210.85數據來源:基地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數據來源
63、:基地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2.基地的數字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基地的數字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基地數字產業快速增長,多家基地產值已超千億元人民幣,為中國數字貿易增長打下堅實基礎。20202022 年,中關村軟件園產值由 3366 億元增至 4759 億元。中國(南京)-36-軟件谷產值由 2170 億元增至 2600 億元。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產值由 1380 億元增至 1627 億元。齊魯軟件園產值由 1130 億元增至 1560 億元。成都天府軟件園產值由1020 億元增至 1554 億元。表表 420202022 年部分基地數字產業產值年部分基地數字產業產值(單位:億元)(單位:億元)基地基
64、地2022 年年2021 年年2020 年年中關村軟件園475942953366中國(南京)軟件谷260025002170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162716171380齊魯軟件園156013501130成都天府軟件園155413121020合肥高新區998730656數據來源:基地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數據來源:基地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3.企業競爭力穩步提升企業競爭力穩步提升各基地強化孵化賦能與資源整合,加速引培集聚高質量市場主體,提升本地區數字服務出口企業核心國際競爭力,涌現出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細分市場高競爭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截至 2022 年底,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
65、產業園基地累計吸引入駐企業 4000 余家,其中上市企業 19 家,世界 500 強企業及其投資項目 15 個,“專精特新”企業 4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192 家,數字服務出口企業 356 家。中關村軟件園收入過億元企業達 93 家,上市企業 72 家,國家和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 113 家。大連高新區注冊企業20074 家,其中世界 500 強軍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 143 家,高新技術企業 1302 家,瞪羚企業 76 家,獨角獸企業 8 家,數字服務企業 3737 家。中國(南京)軟件谷高新技術企業-37-806 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 9 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34 家,
66、科技型中小企業 1731 家。合肥高新區累計企業總量 5 萬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00 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 200 家,自主培育上市企業 33 家,數字服務企業 482 家,7 家數字服務龍頭企業營收超百億,實現數字服務產值近千億元。(二)基地數字貿易發展特征(二)基地數字貿易發展特征1.數字服務產業集聚效應顯現數字服務產業集聚效應顯現基地依托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聚合要素資源,完善公共服務,培育了各具特色的數字服務產業生態鏈條,數字貿易結構不斷優化,輻射帶動力顯著增強。圍繞鏈主企業帶動完善產業鏈圍繞鏈主企業帶動完善產業鏈。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重點打造數字安防千億級產業集
67、群,支持鏈主企業組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牽頭組建“智慧安防產業鏈共同體”。2022 年,基地智能物聯產業總產出 1456.7 億元,同比增長 8.4%。其中 3 家頭部安防企業出口額占基地出口總額的 90%,在全球視頻監控領域掌握了較強的產品定價權和行業話語權。聚焦發力細分行業賽道聚焦發力細分行業賽道。浦東軟件園圍繞以軟件為核心的數字產業,在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引進培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持續放大數字算力、算法等產業優勢,拓展數字應用、數字服務發展空間,搭建了涵蓋數字算力、算法、基-38-礎軟件及工業軟件產業生態圈,累計集聚 3450 家軟件及信息服務企業。天津經開區高度集聚信息技術服務外
68、包產業,2022 年離岸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執行額 136.8 億元,同比增長27.3%,占全市比重達 55.9%。數字服務業態加速創新數字服務業態加速創新。中國(南京)軟件谷發揮江蘇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內需市場優勢,著力探索數字服務內循環形成的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反向輸出”國際市場的數字服務出口創新發展路徑,加速推動數字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提升 ICT 服務貿易產業,形成數字服務外包和 ICT服務貿易雙輪驅動的 4+4 重點產業領域,在智能網聯汽車、未來網絡、量子科技等新領域新場景催生培育了諸多數字服務創新業態。海南生態軟件園以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為平臺,集聚了 1500 余家數字健康生態
69、企業,涵蓋醫療電商、藥械數字供應鏈、數字醫療服務及保險等產業鏈。專欄 1: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圍繞鏈主企業打造數字服務發展高地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充分發揮浙江數字貿易先行示范區核心區和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疊加優勢,圍繞“數字+自貿”,聚焦數字創新、數字產業、數字貿易、數字金融等重點領域,以數字化改革、金融創新、跨境數據有序流動、探索國際化數字貿易生態體系等作為重點抓手,打造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濱江樣板”。1.聚鏈主增強數貿協同力,提升數字服務產業集聚。堅持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緊盯數字安防千億級產業集群,支持鏈主企業組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牽頭組建“智慧安防產業鏈共同體”
70、;鼓勵領軍企業整合、衍生、裂變發展,發揮更大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招引集聚上下游優質特色企業,完善數字貿易生態圈。2.建平臺提升數貿內生力,釋放數字服務創新活力。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相互接續的物聯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布局市級以上眾創空間 6 家、孵化器 9 家,不斷培育新服務、新項目、新業態,提升數字服務競爭力。圍繞數字服務技術創新,引進國家安防質檢中心,5G 創新聯合實驗室、5G 創新中心、全省首家芯片全要素分析檢測實驗室等創新主體,推行數字創新“雙驅動”模式,夯實數字服務底層基礎,打造數字服務出口“中國品牌”。3.建載體促進數貿凝聚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依托“協商驛站”“e 谷早
71、餐會”“董秘聯誼會”“產業社區”等載體,促成 30 余組數字服務企業開展上下游合作。連續三年組-39-織參加服貿會、浙江服務貿易云展會(泰國專場),為企業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通過線下產品展示、線上視頻對接的形式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2.創新投入產出效率提高創新投入產出效率提高近年來,各基地創新投入持續增長,各類創新主體發展壯大,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構建了良好的創新生態。研發資源和投入持續增長研發資源和投入持續增長。2022 年,中關村軟件園企業研發投入達 613.4 億元,比 2020 年增長 60.87%,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 12.9%。大連高新區研發投入占 GDP 比重 5.9%,高于全市 2
72、.88 個百分點。成都天府軟件園構建重點區域數字貿易產業聯盟,揭牌國內首個 SPARK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成功對接全球 90 個創新網絡資源。合肥高新區截至 2022 年底,新增專利授權 13903 件,同比增長 14.2%,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13486 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 500 件。當年分別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4 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 77家;基地內各類創新創業者近 9 萬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等 12 人,國家、省級
73、人才工程入選專家 42 人。表表 5部分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創新研發投入產出情況部分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創新研發投入產出情況基地基地研發投入研發投入產出產出中關村軟件園2022 年企業研發投入達 613.4 億元,比 2020 年增長了 60.87%,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 12.9%。截至 2022 年底,園區內企業總計擁有知識產權 87439 項,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勵 46 項,孵化機構 7 家,孵化面積超過 8 萬平方米,在孵企業900 多家。-40-基地基地研發投入研發投入產出產出大連高新區研發投入占 GDP 比重為 5.9%,高于全市 2.88 個百分點。企業發明專利累計達 9467 件,軟件
74、著作權累計超過 2.7 萬件。杭 州 高 新 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4 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 77 家;基地內各類創新創業者近 9 萬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等 12 人,國家、省級人才工程入選專家 42 人。截至目前,有效發明專利 5358 件,占基地專利總量的 50%以上。資料來源:各數字服務出口基地資料來源:各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創新成果質量齊升。創新成果質量齊升。截至 2022 年底,中關村軟件園企業總計擁有知識產權 87439 項,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勵 46項。大連高新區企業發明專利累計達 9467 件,軟件著作權累計超過 2.7 萬件。杭州高新區
75、(濱江)物聯網產業園有效發明專利 5358 件。浦東軟件園企業專利、軟件著作權、著作權三項知識產權總數達 20556 件。專欄 2:浦東軟件園深度鏈接大中小企業,構建“雙鏈融合”的數字產業生態浦東軟件園(以下簡稱:“浦軟”)多措并舉構建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的“雙鏈融合”產業生態。1.打造浦軟孵化器品牌影響力,構建浦軟產業鏈“朋友圈”。浦軟孵化器根據園區情況和行業發展重點,通過梳理行業圖譜,舉辦不同主題的品牌活動,運營“浦軟同學匯”社群。2.引入優質資源,建立生態合作“伙伴圈”。為建設浦軟產業鏈,浦軟孵化器不斷擴大“交友范圍”,引入大企業、投資機構、科研機構、服務機構等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服
76、務和支持;做“精”做“?!?,為中小企業開“專場”。浦軟孵化器是上海浦東“張江大中小融通聯盟”首批成員單位之一,積極參與聯盟主辦的產業對接活動,主動聯動聯盟中的大企業,挖掘其創新需求。3.深度鏈接大企業,共建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GOI)。浦軟孵化器與普洛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浦軟孵化器提升基礎空間設施水平,做好企業全方位服務。為吸引更多生態企業入駐,浦軟孵化器對原有的孵化樓宇進行改造升級,拓展了新的孵化空間面積,以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優質的服務配套,讓入駐的科技企業能夠更加專注于技術升級和產業迭代。3.數字貿易發展保障體系持續完善數字貿易發展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各地聚焦提升
77、數字服務能力,保障數字貿易發展的基礎設施、政策體系、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數字服務產業跨境提供保障能數字服務產業跨境提供保障能力增強力增強。高效可靠的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服務貿易的有力支-41-撐,各地深度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筑牢數字貿易發展底座。上海市大力推進跨境數字基礎設施。一是提升國際海光纜容量。推動新建直達東亞和東南亞的海光纜系統在上海落地。二是建設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面向外向型園區及企業建設和開通從園區直達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數據專用通道,提升國際互聯網訪問質量。三是試點建設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將多主體接入交換中心,實現“一點接入、多點互通
78、”高效流量交換。四是建設全球數據樞紐平臺,擴容亞太互聯網交換中心(APIX)。中關村軟件園基于數字經濟企業對信息基礎設施的需求,不斷升級數字新基建,完善共性技術支撐體系,建成完備的融合通信中心、數據中心和一系列應用平臺,為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其智慧園區建設已入選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首批創新實踐案例。專欄 3:中關村軟件園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園區1.打造融合通信平臺。針對企業對高可靠、低延時通信的需求,軟家園升級完善融合通信中心,打造光纖互聯網+5G+IPv6+WIFI+IoT 的融合通信平臺。2.擴容升級數據中心。針對企業對高算力的需求,軟件園擴容升級
79、數據中心,強化安全保護,現已具備探索離岸數據中心、增值電信業務開放等“兩區”制度型開放的技術能力。3.建設云計算服務平臺。整合園區各數據中心的軟件、硬件及網絡資源,打通計算能力橫向匯聚通道,建設電信級規模架構的云計算服務平臺。4.建設 IPv6 示范應用系統。以 CNGI 主干節點為核心,對園區基礎設施進行 IPv6 升級改造,并建設 IPv6 數據及展示中心,搭建“一網、兩中心、三體系”的 IPv6 示范應用系統。數字貿易發展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完備數字貿易發展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完備。各地將數字貿易作為推動數字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根據國家層面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政策文件和戰略規劃的頂層設計,結合地方
80、發展現實,配套出臺系列推動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規劃、行動-42-綱要及實施方案,從完善升級數字新基建、培育數字貿易市場主體、打造數字貿易服務體系、優化數字貿易營商環境等維度探索適宜本地數字貿易發展的政策路徑。北京市先后出臺關于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北京市關于促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關于打造數字貿易試驗區實施方案等文件,為數字貿易發展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浙江省不斷完善數字貿易創新發展制度體系,出臺關于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的若干意見,構建數字貿易“458”系統架構。江蘇省先后出臺江蘇省推進數字貿易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南京市數字貿易發展行動
81、方案(20222025)軟件谷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開展“出口破冰”“出口云基地”和“借船出?!比笮袆?,形成了省市區三級數字貿易政策設計聯動體系。廣東省出臺廣東省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廣州市支持數字貿易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深圳市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等。安徽省出臺安徽省服務貿易20222025 年行動計劃 安徽省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方案安徽省外貿發展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推動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43-見,創新性提出“制造業服務
82、化-服務數字化-數字貿易化”的特色發展路徑,著力打造以濟南、青島為核心,以膠東沿海數字貿易創新發展區、環省會數字貿易聚集發展區和魯南數字貿易特色發展區為圈的“雙核三圈”數字貿易空間新布局。積極開展卓有成效的數字貿易政策前瞻性研究積極開展卓有成效的數字貿易政策前瞻性研究,探索數探索數字貿易創新發展路徑字貿易創新發展路徑。浙江省先后發布浙江省數字貿易分析報告(已發布 38 期)數字貿易通用術語數字貿易標準化白皮書;天津市對區域數字服務產業進行發展路徑研究和經驗總結,形成天津經開區數字服務出口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專題報告;四川省在數字貿易統計口徑和數據統計模型方面展開研究,形成數字貿易領域成都制度創新
83、研究;江蘇省開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服務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EPA 與數字貿易示范區建設研究;廣東省發布廣東省數字貿易發展報告 2020廣州市數字貿易發展報告推進數字貿易規則對接與制度創新發展戰略研究等。4.搭建數字貿易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搭建數字貿易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組織高規格數字貿易展會。組織高規格數字貿易展會。浙江省、商務部 2022 年 12月舉辦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貿會),吸引 800 余家數字貿易領域重點企業參展,實現貿易投資額近 1500 億元。首屆數貿會舉辦了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高峰論壇,成立國-44-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產業聯盟。依托區位優勢定向開展數字貿易交流合作依托
84、區位優勢定向開展數字貿易交流合作。廈門市積極發展與臺灣地區數字貿易交流合作,舉辦了一系列臺灣主題展銷活動。建設對臺圖書集散分撥中心,廈門與臺灣對臺出版物進口額、出口額分別占大陸與臺灣出版物進口額、出口額的 70%和 60%。響應國家戰略搭建數字領域交流合作平臺響應國家戰略搭建數字領域交流合作平臺。中國(南京)軟件谷積極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設立了中歐創新中心、軟件谷硅谷工作站、軟件谷 PNP 國際創新合作加速平臺、中俄(南京)創新合作服務中心、南京市海外協同創新中心(莫斯科州)等。專欄 4:廈門高位推進數字貿易國際交流合作廈門依托區位優勢強化對臺灣地區數字貿易領域交流合作。舉辦廈門國際動漫節,
85、開設臺灣作品通道。舉辦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設立“閱見兩岸”“書途同歸”“書來書往”“版通海峽”等臺灣主題板塊;支持清華海峽研究院承辦清華校友“三創”大賽海峽賽區賽事活動;鼓勵支持基地臺資企業參加省級技術中心、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2020 年 12 月,廈門市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正式啟動金磚創新基地建設?;鹁娓咝聟^作為金磚創新基地的核心區,制定了園區金磚創新基地的建設方案,著力布局數字經濟和智能制造產業,其中廈門軟件園是數字經濟產業的主要載體。目前,廈門正根據建設方案,穩步推進數字金磚各項工作。二、政策創新實踐與典型案例各地以基地為依托,在營商環境、數字
86、貿易新模式新業態、數字貿易統計、數字貿易規則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一批有較高價值的實踐經驗和案例。(一)不斷優化數字營商環境(一)不斷優化數字營商環境各地在平臺建設、服務能力提升、交易促進、糾紛解決效能等方面積極探索,致力于打造適合數字貿易發展的市場-45-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1.搭建創新型公共服務平臺搭建創新型公共服務平臺成都天府軟件園面向數字服務出口企業搭建全球性服務平臺,創建了由創新中心、全球云計算平臺、國際云市場平臺、營銷服務平臺構成的“一中心三平臺”保障體系。齊魯軟件園支持基地骨干企業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共享、軟件測試等特色服務。福建省成立中國第一所
87、平臺型產業教育機構“火炬大學堂”,依托高新區產業聯合會為企業搭建供應鏈平臺。專欄 5:成都天府軟件園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助力數字服務企業出海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為優化公共服務,設立成都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為軟件園企業提供出海服務。1.搭建面向全球客戶的服務平臺。華為云應用商店作為數字服務出口企業面向全球客戶的平臺,可實現一點接入、輻射全球。數字服務出口企業可在該平臺的幫助下簡化簽約、開票、收款、結算等交易流程;平臺協助企業在遵守當地稅法和國(境)外數據隱私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開展經營活動。2.構建“一中心三平臺”保障體系。在原有創新中心基礎上,構建全球云計算平臺、國際云市場平臺和營銷服務平臺。其中,全球云
88、計算平臺面向園區游戲公司及行業解決方案公司,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數據庫、中間件、開發者平臺等一系列數字化轉型工具。國際云市場平臺支持軟件廠商上架軟件產品,通過 SaaS、鏡像、Licence 等形式面向海外客戶銷售。營銷服務平臺向基地企業提供平臺營銷服務,協助企業打開國際市場,獲取渠道資源。3.加強數字服務出海技術賦能培訓。軟件園會同創新中心舉辦“游戲與移動應用企業凌云出海沙龍”“云云協同 創新普惠,游戲行業 CXO 私享會”“云上共創行穩致遠”等數字貿易企業品牌出海加速營系列活動,組織專家分享企業出海經驗,介紹軟件園的服務和資源保障,研討借勢“云云協同”,共同打造優質游戲內容生態;邀
89、請智庫專家、優秀企業代表解讀發展趨勢,分享實踐案例,為企業出海提供新策略和新路徑。2.創新優化政務流程創新優化政務流程浙江省率先打造數字貿易“單一窗口”,以數字化手段推進跨部門信息互換和數據共享,完善業務審批、通關便利、惠企政策、開拓市場等各貿易環節服務,提升數字貿易便利-46-化水平。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利用國家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將 24 家基地企業納入試點名單,突破外匯收付量 1 億美元門檻,為企業縮短 80%付匯時間,縮短20%收匯時間,助力數字貿易降本增效。中國(南京)軟件谷組織企業優化遠程交付方法,研發全數字遠程交付系統,將遠程交付作為組織的標準流程,降本增效。中關村
90、軟件園推進建設基地智慧大腦展示應用平臺,建設 AI 數據分享與標準測評平臺,積極鏈接外部資源,共同開展政策研究、產業規劃、信息共享、人才培訓、品牌推廣等公共服務項目。3.創設國際化糾紛解決機制創設國際化糾紛解決機制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與廣州仲裁委員會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務與數字經濟仲裁中心,引入亞太經合組織跨境商事爭議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DR)平臺業務,著力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商事爭議多元解決機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數字經濟仲裁需求。2022 年 9 月 1 日至 12 月 30 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務與數字經濟仲裁中心通過應用 ODR 平臺處理案件 103 件,爭議標的超 7000 萬元
91、;辦理天河區企業涉外案件 10 件,涉及中國臺灣、約旦、美國、印度、泰國等境外地區和國家。4.便捷國際人才流動便捷國際人才流動安徽合肥“一網通”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整合人社、-47-科技、稅務等各類人才服務資源,為國際人才工作創業提供開放便捷的全方位服務。該案例入選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專欄 6:合肥市打造“一網通”國際人才服務體系合肥市通過打造“一網通”國際人才服務體系(以下簡稱“一網通”),整合人社、科技、稅務等各類人才服務資源,推動實現人才動態一網展示、人才政策一網通查、人才項目一網通報、人才需求一網匹配、人才服務一網通辦、配套服務一網集成,為國際人才工作創
92、業提供開放便捷的全方位服務。1.橫向拓展實現多部門聯動?!耙痪W通”與合肥市各區縣人社、科技等部門實現數據對接,采用“三級聯動、多級審核”模式,實時更新人才政策、活動、資訊等信息,同步全市范圍的空間服務、融資服務、配套服務、創新平臺等資源,繪制創新創業地圖。各部門設置服務專員,定期收集更新人才政策并進行線上解讀。以合肥國際人才網及微信公眾號為載體,鏈接各類人才業務信息端口,實現部門間數據實時共享。2.縱向深挖集成多領域服務?!耙痪W通”整合各類人才服務資源,提供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人才項目申報、海外人才職稱綠色通道、華僑回國定居手續等60 余項服務事項,形成配套服務“一窗集成”
93、。通過“在線店小二”服務解答各類創新創業難題,形成人才知識庫,加強對人才需求的分析研判。3.面向全球提供高層次支持?!耙痪W通”加大與銀行、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對接力度,組織有海外留學經驗的執業律師、財務專家為企業家開展培訓,針對海外投資涉及的法律風險、金融、財務等事項提供智力支持。(二)積極探索數字貿易業態和模式創新(二)積極探索數字貿易業態和模式創新各地聚焦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積極推動探索數字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打造貿易增長新動能,拓展數字貿易發展空間。1.創新數字平臺模式,高效推動國際合作創新數字平臺模式,高效推動國際合作大連高新區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打造了
94、華為軟件開發云平臺、信華信-中日工業互聯網平臺、瀚聞資訊貿易大數據平臺等一批高層級數字平臺助推企業創新。華為軟件開發云平臺目前服務于 1000 多家大連企業,支撐了15000 余個軟件項目,并被復制到青島、南京等 30 多個城市,形成良好示范效應,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此模式定義為軟件產-48-業發展的“大連模式”。信華信中日工業互聯網平臺致力于推動國際制造業生態共享合作,集成三菱電機、SAP、阿爾卑斯、信華信等全球知名企業生態合作伙伴的服務能力,為中日制造業供應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提供新思路。瀚聞資訊-貿易大數據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廣泛應用于分析系統建設、產業研究、行業研究、精準營銷、
95、國際市場開發和國際貿易促進,服務對象遍布全球 67 個國家和地區。2.推動擴大數字人民幣和數字金融應用場景推動擴大數字人民幣和數字金融應用場景上海市主動參與數字人民幣國際貿易應用項目。加強與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溝通協同,擬遴選報送一批中國人民銀行參與的第二輪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試點項目,加快推進上海數字人民幣功能節點建設,在場景測試和功能打造兩個方面為數字人民幣應用探索新路、貢獻經驗。天津市創新跨境人民幣國際保理業務,以中國國航機票售賣全程業務數據為交易基礎,形成境外機票的人民幣售賣人民幣保理人民幣應收賬款收回的閉環管理,開拓了跨境保理業務由商業保理公司辦理的新模式。天津經開區企業試點“數字
96、人民幣+貸款發放+保理業務”供應鏈金融場景,實現供應鏈金融等多場景落地,是全國首個將央行數字貨幣通過商業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發放的成功實踐。-49-3.創新數字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數字醫療服務模式海南生態軟件園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與健康領域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區塊鏈+大健康、數字療法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出“場景+基金+政策”三位一體的醫療健康產業培育模式,打造數字療法創新和應用高地。天津經開區率先采用“自建”實體醫療機構模式推動互聯網醫院建設,并引導企業由互聯網醫院向藥品電商、線上科研服務平臺、數字療法等高附加值領域橫向延伸,探索打造全產業鏈數字醫療體系。專欄 7:海南生態軟件園打
97、造數字醫療產業體系海南生態軟件園積極探索實踐數字醫療健康產業創新發展,成立海南首個“數字醫療健康創新基地”,創新提出“場景+基金+政策”三位一體的產業培育模式,通過平臺、工具、資源和生態的集聚,培育區塊鏈+大健康、數字療法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健康產業創新賦能,培育獨角獸企業和上市公司,打造數字醫療健康產業集群。同時,園區大力推動海南和重慶的全域數字醫療健康場景開放。由園區主導成立的云海鏈控股正全力推進健康醫療數據要素化創新工程,推動健康醫療數據賦能與變現,實現數字化重構醫療健康行業生態,助力解決用數字化平臺進行醫療資源配置,優質醫療資源和患者需求適配等關鍵問題,打造全民健康的區域模式,實現
98、便民、惠醫、助政、興業。目前,園區“基于區塊鏈的區域醫療健康數字化協同共享平臺”試點已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公立醫院開始深入場景應用,賦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區域醫療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探索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三)探索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多地率先開展多維度的數據跨境流動場景和規則探索。浙江省圍繞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成立數據安全實驗室,發起組建“數據跨境服務聯盟”,推動 31 個數據出境場景完成完備性審查。江蘇省積極自主探索數據分級分類自由流動,開展跨境數據流動和工業數據分類分級試點;出臺推動健康醫療大數-50-據應用等 8 項措施,打造跨境海運數據通道,助力智慧物流;推
99、進國際職業資格與國內職稱資格比照認定等 23 個探索形成的試點經驗案例創新成果在全國推廣。北京市成立北京 CBD 跨國企業數據流通服務中心,推動醫療、金融、民航等 5 大行業重點企業完成數據出境風險自評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合作研究項目、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成為全國首批獲批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獲批項目。為進一步挖掘和發揮數據價值和效能,2021 年 3 月,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正式落地,交易所配套上線了北京數據交易系統,成立了北京國際數據交易聯盟,發布了北京數據交易服務指南,為構建多層級、負責任的數據交易體系奠定基礎。2022年 3 月,由北京國際大數
100、據交易所研發的北京數據托管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成為國內首個支持企業數據跨境流通的數據托管服務平臺。2023 年 7 月,北京國際數據實驗室、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中國能力中心成立,并且簽署全球數據流通合作協議。上海市著力探索建設國家數據跨境流動試驗示范區,建設以產業集聚、展示交易為一體的跨境便捷交互的國際數據港,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新片區跨境數據公司”,打造國際數據港數據服務平臺。在開展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搭建數據跨境流通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創新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探索建立數據保護能力認-51-證、數據流通備份審查、數據跨境流動和交易風險評估等數據安全管理機制。海南省以高水
101、平自貿港建設為依托,聚焦電信等領域,探索擴大電信業務市場準入,開展國際互聯網數據交互試點,設立國際通信出入口局。探索更加便利的個人信息安全出境評估辦法。開展個人信息入境制度對接和加入區域性國際數據跨境流動制度安排探索。(四)完善數字貿易統計方案(四)完善數字貿易統計方案為全面把握數字貿易規模、結構、變化趨勢,多地積極探索數字貿易有效測度方法和統計方法。北京市提出基于北京實踐的數字貿易統計測度范圍、分類和方法。浙江省建立了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省級統計體系,每月公布數據并切分至全省 90 個縣市區和 6 個功能性行政區塊。山東省構建了數字服務出口數據統計監測平臺,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數據分
102、析處理,形成跨行業、跨部門、跨平臺的數據整合方案,實現與相關數據庫的互聯互通和數據整合。該平臺入選全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案例和數字服務出口基地首批創新案例。專欄 8:齊魯軟件園開發建設“數字服務出口數據統計監測平臺”針對數字服務出口數據統計工作中數據來源不明確、數據分類體系不確定、數據指標體系不完善、數據價值無法量化等難題,齊魯軟件園開發建設“數字服務出口數據統計監測平臺”,打造集數據采集、共享、處理和可視化展示于一體的大數據統計平臺。數據平臺包括5 個模塊、22 項子功能,將數據轉化成服務決策過程的可視化信息,建立數字服務出口企業信息庫、數字服務出口信息數據庫,以及行業政策庫,為政府決策及
103、行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1.統籌規劃,采集數據。立足現有的基礎網絡和設備,充分對接商務、科技、海關、統計等多個部門,全面分析各部門數據情況,調研基地數字服務出口企業,探索形成跨行業、-52-跨部門、跨平臺的數據整合方案,統籌規劃和推動開展數據采集工作。2.整合資源,協同共享。對信息資源統一管理,建立數字服務出口數據庫和數據規范,對數據庫進行抽取、凈化、整合后,轉化為有利用價值的、規范的可視化數據信息,實現資源整合、業務協同。3.安全可靠,創新驅動。對數據資源、安全資源、容災備份資源等進行統一的全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深入了解需求,密切跟蹤信息技術發展趨勢,不斷深化應用、拓展新技術在應用中的廣度和
104、深度,促進跨界融合,豐富管理和服務手段。三、未來發展方向與探索重點(一)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數字貿易發展環境(一)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數字貿易發展環境完善政策扶持、投資、營商環境、人才培養、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體系,提高外向型數字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鼓勵各地結合產業實際探索數字貿易新賽道,鼓勵企業開展數字貿易新模式新業態業務探索。鼓勵跨地區合作和協同創新,促進企業間良性合作和競爭。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功能,提高國際互聯網便捷訪問水平,提升中國外向型數字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二)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開展差異化探索(二)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開展差異化探索發揮國
105、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先行先試制度優勢,構建與國際高標準數字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推進數字服務貿易自由便利。提高金融服務、文化產品、外籍商務人員入境、線上消費者權益保護、軟件源代碼轉讓等方面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高與數字產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跨境教育學歷和跨境醫療診斷、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的國際互認水平。(三)提高數據跨境流動自由度和便捷性(三)提高數據跨境流動自由度和便捷性鼓勵各地在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53-保護法等法律框架下,根據數字產業發展實際,聚焦重點場景領域,打造一批基于不同數字產業場景的數據跨境安全流動的產業和企業試點,高效有序開展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加快建立數據跨境流動規則、分類監管模式、安全保護及風險管控機制。鼓勵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高水平開放平臺自行制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四)開展前瞻性數字貿易探索和研究(四)開展前瞻性數字貿易探索和研究支持各地繼續開展數字貿易前瞻性研究。針對重點行業,在數字貿易業態模式、法律法規政策、知識產權保護、統計、爭端解決機制、數字貿易規則、數字服務稅等領域加大研究力度,為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