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道家族研究院:2023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財道家族研究院:2023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新財道家族研究院新加坡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發展報告2023目錄目錄1 1 前言前言 3 3 第一章第一章 新加坡:全球富豪青睞的財富管理中心新加坡:全球富豪青睞的財富管理中心 (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的崛起 (二)新加坡成為全球富豪的熱門之選5 5 第二章第二章 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的主要優勢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的主要優勢 (一)政策優勢(二)豐富的投資產品(三)地緣優勢(四)財富管理人才積聚8 8 第三章第三章 新加坡主要財富管理機構管窺新加坡主要財富管理機構管窺 (一)私人銀行及其服務(二)(私人)信托公司及其服務(三)私人基金會及其服務(四)家族辦公室及其服務11
2、11 第四章第四章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稅收新政與移民政策的聯動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稅收新政與移民政策的聯動 (一)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稅收豁免新政(二)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計劃”)1515 第五章第五章 未來展望:新加坡的地位或將更加鞏固未來展望:新加坡的地位或將更加鞏固 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前前言言近些年來,在風云詭譎的國際局勢之下,尤其是俄烏沖突以來,海外資產面臨極端政治風險的概率大幅上升,而且疊加市場的不穩定、股市震蕩加劇以及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驟增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海外資產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在進一步加大。不容忽視的是,中美長期博弈是未來最深刻的主線,對于在海外有資產的國民
3、來說,應提前規劃、未雨綢繆,做好極端情況下家庭海外資產和財富風險的預判及應對。長期以來,新加坡具有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對華人比較友好的社會環境。新加坡以其優美的城市環境、超高的國際認可、高效廉潔的政府、友好的營商環境以及優惠的稅收政策躋身全球和亞洲領先的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中心之列,并且備受全球富豪的青睞。對于已經在海外有資產且家人具有涉外因素的人來說,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地,可能是應對極端事件與國際地緣政治風險的可選之地。通過本報告,您將深入了解新加坡財富管理行業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利用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稅收新政和移民政策的聯動政策管理這些已經布局在海外的資產。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
4、20世紀末,伴隨著亞洲財富管理業務迅速增長,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區域性財富管理中心逐漸形成。目前,新加坡已經成長為全球主要的財富管理中心之一,全球富豪的熱門之選。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部沖突乃至熱戰爆發以及中美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其熱度更是“高燒不退”。那么,新加坡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其財富管理行業究竟發展情況怎么樣?具有海外資產及涉外因素的高凈值客戶在進行海外資產規劃時,是否應當關注新加坡并作為選擇之一?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新加坡:新加坡:全球富豪青睞的全球富豪青睞的財富管理中心財富管理中心新加坡的崛起,源自于政府的前瞻規劃與大力支持。1998年,
5、新加坡政府公布了要建設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藍圖,為此在新加坡金管局內部成立“金融促進廳”和金融業發展咨詢委員會(FSRG)。在實踐中,新加坡首先從監管體系出發,形成統一的監管體系,金融監管形式從合規檢查轉向風險監管。在金融機構改革上,首先從銀行業開始,培育多元化的國際銀行集團;隨后新加坡大力發展基金業,推出精品基金管理發牌計劃,給予金融機構一系列優惠政策:2000年,新加坡金管局宣布全面放開保險業。在金融市場上,推進債券市場國際化,允許外資機構發行新元債;在衍生品交易市場對內、外資機構實行統一的交易轉入制度。(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的崛起(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的崛起2004年,新加坡頒布實施
6、新的信托法,規定在新加坡進行信托投資的外國人可以不受“法定繼承權比例”限制。同時,受托人有權不公開披露與委托人及信托資產有關的信息,并保障委托人100年內對信托資產的控制權和決定權。2008年,新加坡抓住了次貸危機帶來的彎道超車機遇,鼓勵金融創新,成功從區域金融中心轉型升級為國際主要金融中心,成為世界上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在管資產的75%來自新加坡之外。經過二十多年發展,新加坡吸引了幾乎所有知名的財富管理機構進駐,全球1200多家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總部設在新加坡,眾多全球知名的金融機構在新加坡設有區域總部,如淡馬錫、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局、韓國國家養老金等。新加坡私人財富管
7、理行業發展報告3除了傳統金融機構外,新加坡家族辦公室近年來激增。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期間,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二)新加坡成為全球富豪的熱門之選(二)新加坡成為全球富豪的熱門之選財富管理機構增長的背后是新加坡富豪持續增長。根據房地產咨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的2023年財富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富豪人數下降了3.8%,而新加坡卻逆勢而上,凈值達3000萬美元或更高的超高凈值人士(UHNWIs)人數增長了6.9%,由2022年的4206人增長至4498人。萊坊預計到2027年,這一數字預計將增長17%以上,達到5,300
8、人。根據該報告,截至2023年新加坡共有35名凈資產值超過10億美元的富翁。萊坊進一步預測,到2027年,亞洲將超越歐洲成為第二大財富地區,將擁有約21萬名超高凈值人士,比2022年增長39.8%。新加坡統計局(SingStat)指出,2023年前三個月的家庭總資產凈值(資產減去負債)為2.6萬億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長8.2%。瑞士信貸發布的2022年度全球財富報告顯示,每名成年新加坡人的人均財富增加5.9,達到358204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3。新加坡有約1617名個人資產凈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凈值人士,位居全球第19,本地百萬富翁人數預計在2025年上揚61.9至約43.7萬名。
9、新加坡天然是個富豪誕生地。除了本地富豪較多外,新加坡不斷吸引海外富豪入駐:餐飲巨頭海底撈老板張勇夫婦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辦公室;四川首富劉永好的女兒劉暢移民新加坡;英國戴森公司(Dyson)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新加坡安家置業買下豪宅之后,家族理財室也落戶新加坡;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公司的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也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負責管理其在亞洲地區的投資和慈善事業。新加坡金管局2022年10月21日發布2021年新加坡資產管理調查,新加坡2021年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16%,較2020年17%的增幅略有下降,但依然優于全球同行,達到5.4萬億新元(約4.
10、04萬億美元。)量增加了五倍。截止2020年底,新加坡共有約1100個家族辦公室,平均資產管理規模為5.34億美元,總規模為270億美元。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4新加坡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私人財富管理的的主要優勢主要優勢1.1.金融監管政策金融監管政策新加坡金管局自1971年成立以來,便一直著力于為金融業繁榮發展創造條件。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新加坡以金融監管嚴格著稱,但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其他國家都加強監管的時候,新加坡反而選擇放松監管,而且通過稅收和管理政策的各種優惠,重點培育亞洲美元市場和金融期貨市場,從而成為了全球四大離岸金融市場之一。以新加坡保密(一)(一)政策優勢政策優勢法為
11、例,2000年新加坡進一步加強其銀行保密法之后,承諾客戶享有隱私權,泄露客戶個人隱私信息的,個人可被處于不超過12.5萬新元的罰款,或者不超過三年的監禁,或者并處。如果是團體犯罪,可以處于不超過25萬新元的罰款。此外,在海外信托架構設立中,新加坡的信托法律法規比較完善,監管嚴格,違法成本很高。因此,新加坡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行業整體聲譽良好。新加坡地處東南亞的中心,作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金融中心之一,不僅在國際金融、貿易融資、海事金融、保險、財務運作方面擁有領先地位,在資產管理、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方面也可圈可點。加之健全的法律體系、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開放的經濟制度,優惠的稅收政策和完善的金融體制
12、,令全球各地的富豪樂于在此駐足。那么,新加坡的優勢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5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對金融企業的設立也采取比較寬松的準入政策,為適應金融混業經營的需要,其在資本市場發放通用牌照,機構可以同時進行券商、基金、期貨、REITs管理等業務。2.2.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新加坡是很多人合法稅籌的重要選擇,個人所得稅最高不超過22%,公司所得稅最高17%,沒有資本利得稅和遺產稅。與之相對比的是,即便是在特朗普政府稅改后,美國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仍然首先,新加坡金融市場穩定。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無任何外匯管制,全球貨幣接受度高,新加坡銀行個人賬戶國家幣種高
13、達15個,貨幣兌換匯率非常低廉,且得益于新加坡完善、透明的監管制度,新幣相對于其他外幣表現穩定。其次,新加坡金融市場產品種類多且收益高。得益于國際化的交易所、清算所等基礎設施在新加坡相繼建立起來,新加坡的衍生品交易在世界位居前列;開放的金融政策使投資者不僅可以投資港股、美股和全球主流股票市場,還可以進行國際期貨期權交易或購買美國國債、進行金融借貸等融資杠桿操作。另外,新加坡是全球第二大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市場,具有高股息率、低波動性等特征;海峽時報指數是新加坡最受全球認可的基準指數,截止2022年9月,新加坡REITs 10年總回報率為74.7%,10年的市值年復合增長率為13%。
14、多幣種和多種類的資產類別可滿足高凈值人群資產的多元化配置,穩定的資產回報有助于高凈值人士資產的保值增值。第三,新加坡資本市場針對高凈值人群的財富積累,重視可持續發展投資,注重長期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清晰的法律框架。為37%,企業所得稅統一為21%(拜登政府則在考慮提高稅負)。歐盟國家個人所得稅平均高達36%,企業所得稅平均水平為21%。在新加坡,財富管理行業一直享有豐厚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臉書(Facebook)的創始人之一愛德華多薩維林(Eduardo Saverin)在公司上市之前放棄美國國籍,申請成為新加坡居民,主要原因在于新加坡提供優厚的稅收優惠,薩維林的主要收入來自于資本收益,而新加坡
15、居民不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最高的個人所得稅只有20%。而美國資本利得稅為20%,個人所得稅最高達到37%。(二二)豐富的投資產品豐富的投資產品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6新加坡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對外奉行中立原則,對內法制完善,扼守馬六甲海峽入口,鄰近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之間保持良好的貿易往來,并享受著貿易零關稅待遇,其卓越地理位置、貿易和物流中心使其商業優勢輻射范圍涵蓋整個東南亞乃至全世界,是通往亞洲30億人口的橋頭堡。此外,新加坡全球化程度高,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華語都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新加坡是企業鏈接國際資本的亞洲門戶,新加坡在管資產5.4萬億新元,78%的在管資產來自境外,9
16、0%投向境外。新加坡的地理優勢及制度優勢使新加坡成為一個天然的資金池,為企業上市和再融資提供了便利的環境。(三三)地緣優勢地緣優勢隨著私人銀行業務的激增,新加坡私人銀行方面的人才面臨嚴重短缺。2004年,在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淡馬錫控股公司的資金支持和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學術支持下,新加坡財富管理學院(Wealth Management Institute,WMI)開始培養財富管理理科碩士,提升在職人員的專業能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其金融獎學金項目(FSP)下資助有潛能的在職人員繼續深造,研讀金融碩博士。除了本地的人才培養,新加坡通過其自身優質的教育、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備的社會保障的優勢
17、,以及對技術移民的歡迎態度成為全球人才的聚集地。(四四)財富管理人才聚集財富管理人才聚集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7新加坡新加坡主要財富管理機構主要財富管理機構管窺管窺新加坡私人銀行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目前新加坡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私人銀行中心,全球主要的私人銀行機構都在新加坡設立有亞太區總部或區域總部。新加坡私人銀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私人銀行行為準則和私人銀行控制指引等。私人銀行提供的服務不僅包括資產管理、資產配置、規劃投資、財富傳承,還包括設立離岸公司、家族信托基金、配置境內外保險等其他財富管理與傳承工具。以新加坡發展銀行(星展銀行)私人銀行為例,其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包括繼(一)(
18、一)私人銀行私人銀行承規劃、家族辦公室、慈善捐贈、稅務優化、流動性規劃和信托。對于500萬新元可投資資產由私人銀行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包括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和境外資產配置等;500萬新元以上,除了上述服務外,還可設立信托架構進行財富管理。另外,針對500萬新元以下可投資資產的客戶,也提供不同的財富管理服務:35萬-150萬新元可通過星展豐盛理財實現財富規劃,150萬-500萬新元豐盛私人理財實現財富規劃,包括:現金管理、投資組合管理、信用管理、保險規劃、退休規劃和市場分析。新加坡財富管理業務的范疇包括私人銀行業務、信托業務、資產管理等,服務機構涉及私人銀行、信托公司、基金會和家族辦公室。新加
19、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8信托是財富管理、財富傳承和風險隔離中經常要用到的重要工具。新加坡擁有完善且現代化的信托法制。依據新加坡受托人法案(Trustees Act,TA),受托人由新加坡金管局(MAS)直接監管,信托牌照由MAS直接頒發。在新加坡,規范信托的主要法律法規包括信托公司法、商業信托法、受托人法以及民法等。新加坡信托公司法(Trust Company Act,TCA)規定,開展信托業務的公司必須持有信托牌照;信托業務牌照只會發給以下公司:根據公司法成立的新加坡公司;或在新加坡從事業務的外國公司;實繳資本或合格資產最低25萬新幣,才可取得信托業務牌照,并且持續保有最低要求的凈資產凈
20、值或合格資產、以及與信托業務風險相當的充分的專業責任賠償保險(PII);任命至少2名新加坡經理,其中至少1名經理有5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所有其他新加坡經理至少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除了持牌的營業信托機構外,在新加坡還能設立私人信托公司。私人信托公司就是專門為特定信托而成立的公司,在私人信托公司架構下,委托人可以自己或指派親戚列席董事會,以保有對所有資產或投資的掌控權,董事會的組成也可以有專業人士,例如家族的律師或者會計師等,但新加坡私人信托公司至少要有一名股東是新加坡居民,且必須在公司設立登記六個月內指派一名公司秘書,其必須住在新加坡且不能是公司唯一的董事。根據新加坡信托公司法第15(d)條
21、文,私人信托公司僅提供家族信托服務時,無需申請執照。不過,這是有前提的,私人信托公司必須委任一家有執照的信托公司進行盡職調查,以確保該公司遵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反洗錢或防止資助恐怖主義的要求。(二二)(私人)信托公司(私人)信托公司現階段,在新加坡成立基金會有兩種方式,一是設立公共擔保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Garantee-CLG),它是非盈利性組織中唯一一種具備法人資格的商業形式,因自身的特性,被選用于成立不以盈利為目的基金會;另一種是成立私人有限公司(Private Limited),通過修改公司章程,成為非營利性機構,作為一種常見的商業組織形式,運營管理簡單,常
22、常作為離岸經營的理想形式,是企業家開拓海外市場商業活動的主體。依照新加坡現行法律(三三)私人基金會私人基金會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9規定,新加坡非營利性組織由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進行登記管理。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一個面對高資產凈值人士的移民計劃,針對高凈值人群,以財務管理和家族服務為業務內容的一種組織和服務。通俗地來說,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是通過投資的方式來實現移民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不過這種投資管理無需第三方機構介入,而是由高凈值人士自己來管控。近年來,隨著全球高凈值人士數量的不斷增長,新加坡推出一列稅收優惠和其他利好政策吸引超級富豪設立家族辦公室。2009年
23、起,新加坡政府針對單一家族辦公室出臺了更多優惠政策,包括設立門檻,給予稅收優惠等。比較核心的是出臺了新加坡基金稅收豁免特級基金獎勵計劃(新加坡所得稅法第13X章),允許家族投資機構(新加坡境內或境外)的某些特定投資的收益享受新加坡免稅待遇。2019年2月,新加坡財政部長宣布針對家族辦公室給予更優惠的免稅方案:擴大免稅的覆蓋范圍,并將現行的免稅政策13CA(離岸基金稅收豁免計劃,2022年更名為13D)、13X(特級基金稅收豁免計劃,2022年更名為13O)、13R(在岸基金稅收豁免計劃,2022年更名為13U)繼續延長到2024年12月31日。家族辦公室常與新加坡的外國信托結合起來運用。對此,
24、新加坡稅法對外國信托的投資收益免稅;持牌信托機構經營外國信托業務的企業所得稅減半。2022年4月11日,為提升家族辦公室的整體專業水平,應對家族辦公室過熱的現狀,新加坡金管局宣布了新的家族辦公室申請政策,加大了家族辦公室的投資門檻。2023年7月,新加坡金管局將門檻進一步提高,以調節過熱的家辦市場。(四四)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私人基金會作為民事司法管轄區的高凈值人士在信托以外的選擇,可以為家庭、事務及慈善目的非公開地管理資產。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0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稅收新政稅收新政與移民政策的聯動與移民政策的聯動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包括“離岸基金稅收豁免計劃(Offsho
25、re Fund Tax Incentive Scheme 13CA,2022年更名為13D)”、“在岸基金稅收豁免計劃(Onshore Fund Tax Incentive Scheme 13R,2022年更名為13O)”和“進階級基金稅收豁免計劃(Enhanced Tier Fund Tax Incentive Scheme 13X,2022年更名為13U)”。家族辦公室將基金架構設在新加坡,按照以下步驟設立基金架構,適用于新加坡基金的稅收豁免計劃:(一)(一)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稅收豁免新政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稅收豁免新政 主架構是主申請人(自己或家庭成員)在新加坡本地成立兩家公司,一家是100%
26、控股的基金公司,一家是家族辦公室。設立一家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這兩家公司,控股公司由信托公司持有,以確保財富的隔離。由家族辦公室的管理團隊為基金實體(在新加坡注冊成立的法人公司)提供基金管理服務。以下是家族辦公室和第13U合資格的信托結構示意圖。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1家族辦公室作為新加坡基金經理為基金實體提供基金管理服務,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基金經理必須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注冊登記;基金經理必須持有資本市場服務執照Capital markets services(“CMS”);如果基金經理是通過家族辦公室管理本人或本家族的自有資產,則可豁免資本市場服務執照(“CM
27、S”)。新加坡政府針對家族辦公室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配套的稅務優惠政策。新加坡所得稅法案(Singapore Income Tax Act,SITA)規定,由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管理的基金自指定投資取得的特定所得可以享受新加坡的稅負減免政策優惠。此規定具體所涉之條款為該法案之第13O、第13U部分?!爸付ㄍ顿Y”包括股票、證券、金融衍生品,但不包括新加坡的不動產。2019年,為擴大免稅的覆蓋范圍,以上三類稅收豁免政策延長到2024年12月31日。2022年4月11日,新加坡金管局宣布了新的家族辦公室申請政策:自4月18日起,13O基金申請時的最低基金規模由此前的500萬新元提
28、升為1000萬新元,與此同時基金承諾在2年的寬限期內將其資產管理規模增加到2000萬新元,客戶需要先在新加坡的私人銀行開設對應的私行賬戶,入賬至少1000萬新元之后,才可以繼續13O豁免牌照的申請。2023年7月5日,新加坡金管局再次宣布提高門檻,要求2000萬新幣必須在遞交正式申請前一次性到位并始終保持,同時,對投資人和投資方向也有了更明確的要求,如需要雇傭至少兩位專業經理人,其中一位不能是家族成員。該新規自頒布之日起立即實施。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2關于家族辦公室13O/13U基金稅收豁免計劃的免稅條款新政,歸納如下:13O新政要求基金主體注冊地必須在新加坡,主體形式需為新加坡注
29、冊成立的法人公司;家族基金管理人公司必須設立在新加坡;最低資產管理規模應不低于2000萬新元,須在遞交正式申請前一次性到位并始終保持;每年本地業務支出不少于 20萬新幣;需要雇傭至少2名基金管理人員,其中至少一位是非家族成員(即能申請的工作準證EP僅1張),如果在申請時只有1位基金管理人員,可享有1年的寬限期。13U新政要求基金主體注冊地可以是新加坡或離岸;主體形式可以是任何形式,包括公司、信托和有限合伙;家族基金管理人公司必須設立在新加坡;最低資產管理規模不低于5000萬新元(約3700萬美元);每年本地業務支出,如在1億新元以下規模時為不低于50萬新元;1億新元以上規模時為不低于100萬新
30、元;需要雇傭至少3名基金管理人士,其中1位必須是非家族成員;基金管理人員可申請工作準證EP的數量為3個,如果管理資金規模超過2億新元,可以走GIP通道,申請新加坡綠卡。13O和13U新政要求家族辦公室至少將不低于資產管理規模10%的資金(或1000萬新元,以孰低為準)投資到新加坡本地投資產品。2023年7月新規細化了本地投資方向,明確不包含保險類投資,且新增了氣候相關投資及混合融資架構等。家族辦公室的主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可以作為基金管理人員自行對家族財富進行管理,并申請工作準證EP(Employee Pass)。13O和13U新政分別規定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基金管理人員可以分別獲得2個及3個由新
31、加坡政府配發的工作簽證EP。其配偶和未滿 21 周歲的未婚子女可以申請家屬準證(Dependants Pass,DP),父母可以申請長期探訪簽證(Long Term Visit Pass,LTVP)。主申請人持有工作準證約2年,還可與配偶與21歲以下子女一同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PR),也叫新加坡綠卡,實現真正的資產移民。(二二)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GIP計劃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004年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推出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lobal Investor Program me,“GIP計劃”),設立單一家
32、族辦公室,還可以申請移民新加坡。GIP計劃的推出旨在鼓勵外國投資人在新加坡成立家族辦公室,并吸引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在新加坡建立商業實體、管理在新加坡獲得的財富。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3GIPGIP申請者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標準:申請者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標準:擁有至少5年創業、投資或管理業績記錄,且可投資凈資產至少為2億新元的個人;在新加坡的單一家族辦公室中投資250萬新元,擁有至少2億新元的資產管理規模(AUM),離岸資產可以視為AUM的一部分(前提是至少5000萬新元的可投AUM已經轉入新加坡并在當地持有);雇傭至少10名員工,其中至少5名為新加坡公民和3名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必須是非家族成
33、員,在法律、稅務或投資的相關職能中擔任咨詢職務或董事會委任職能);每年業務總支出至少為200萬新元,且申請者一半以上的時間在新加坡居住。GIPGIP評估標準包括:評估標準包括:需要提供一份詳細的5年商業計劃,涵蓋預測就業情況和年度財務預測;評估依據包括:家族辦公室最好具備投資管理以外的其他職能,如慈善事業、繼任計劃,且家族辦公室的投資策略最好能為新加坡提供附加及相關價值,如私募股權和另類投資等。如申請人滿足以上申請者標準和評估標準,通過MAS審核后即可走GIP通道,跳過工作準證EP直接申請新加坡綠卡PR。一家在新加坡成立的家族辦公室可獲得三個由新加坡政府配發的工作簽證,持有人最快兩年后就可以申
34、請成為永久居民。作為一個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準的投資項目,申請人獲批EP和PR的概率遠大于除GIP以外的所有移民項目,且家族辦公室為客戶管理資產的配置范圍非常廣泛,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制合適的資產配置方案。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4未來展望:未來展望:新加坡的地位新加坡的地位或將更加鞏固或將更加鞏固新加坡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目前大概有400多家知名跨國公司的區域總部、辦事處設立在新加坡,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接近有1/3的公司將其亞洲總部設立在這里。在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最新的經商環境排名中,新加坡在82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同時未來五年預計將繼續是全球經商環境最佳的國
35、家。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新加坡憑借政策穩定性及可測性、親商環境、政府的能力、有效的法律環境及可靠的基礎設施,位居第四。僅次于丹麥,愛爾蘭和瑞士。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公布的202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顯示,新加坡已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為了吸引超高凈值人士“入駐”,新加坡不斷完善現有金融政策環境。2018年2月新加坡擴大了綠色債券津貼計劃,同時降低發行規模的門檻。新加坡金管局指出,上述計劃有助加強新加坡作為亞洲樞紐的地位。國際投資者對私人市場、基礎建設和綠色投資的新需求,會繼續帶動本
36、地生態圈的增長和多元性。2018年11月,新加坡政府發布2018年可變動資本公司法案,推出了一個為投資基金量身定做的全新的法律載體可變動資本公司(Variable Capital Company,“VCC”),并于2020年1月14日推出了2018年可變資本公司法(“VCCA”)。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5VCC框架,可變動資本公司框架是一種全新的新加坡基金管理架構,簡單來說,采用VCC的公司類似于一個自由流動的資金池,投資者將資產注入池中,再交由專業基金經理進行管理,以達到基金投資的目的。據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大致有1000家注冊VCC。這個框架有利于
37、新加坡吸引外地基金進駐。未來隨著亞洲超高凈值人群的不斷增長,新加坡會吸引更多的富豪在此設立家族辦公室或者投資基金。同時,在財富不斷向新加坡流入的同時,更多的財富管理機構也會加速進場。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16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關于新財道家族研究院關于新財道家族研究院17家族研究院是新財道財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研發創新與教育培訓平臺,匯集國內法律、金融、資管、信托、稅務、財務、投行等各個領域的頂流專家,專注家族財富管理、家族&家族企業傳承、家族治理&家族教育以及財富管理行業研究,助力本土家族財富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家業長青的美好愿望。家族研究院由研發創新、教育培訓及信托與基
38、金研究所等板塊組成,緊密協同,集產學研于一體。同時,依托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與法律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信托法研究中心等智庫的支持,家族研究院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與認同感,是國內領先的家族財富管理專業輸出品牌。周小明新財道家族研究院院長中國信托理論奠基者、中國信托法律起草者以及家族財富管理開創者?,F任新財道董事長總裁、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與法律研究中心聯席主任、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歷任浙江大學教師、中國人民銀行監管官員、君澤君律所高級合伙人、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所長。楊 祥新財道家族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博士,國內家族財富管理專家?,F任新財道執行總裁、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與法律研究中心研究
39、員。曾在最高人民法院、知名律所、信托公司及銀行總行實踐與工作,現專注于家族財富管理,對家族治理、股權信托、家族信托、境外規劃等領域研究深入,為上百位超高凈值客戶提供頂層規劃方案。出版股權信托受托人法律地位研究財富傳承的治理之道:六大要務指引等著作,發表論文30余篇。新加坡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聲明:本報告所有數據和信息均來自公開資料,新財道公司對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和咨詢建議,客戶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報告僅向特定客戶傳送,未經新財道
40、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貝、復印件或復制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轉載本文內容,務必聯絡新財道并獲得許可,并需注明出處,且不得對本文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刪改。如未經本公司授權,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新財道學術智庫支持新財道學術智庫支持18新財道:家族財富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的集成服務商 系統的專業規劃服務匹配的財產管理服務協同全球的整合服務 新財道信托有限公司(香港):地址:NixonPeabodyCWL|5thFloor,StandardCharteredBankBuilding|4-4ADesVoeux RoadCentral|HongKong郵箱: 北京家族辦公室:朝陽區望京西路北小河公園東門北側010-87403000杭州家族辦公室:杭州上城區新業路228號凱德來福士T2-18010571-87759240鄭州家族辦公室:鄭州市鄭東新區東風東路如意西路建業總部港A座311 0371-61773051成都家族辦公室:高新區交子北二路華商金融中心32樓028-8528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