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行業:合成生物學乘政策東風高速成長中的朝陽板塊-240613(3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醫藥生物行業:合成生物學乘政策東風高速成長中的朝陽板塊-240613(33頁).pdf(3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證券研究報告:醫藥生物|深度報告 2024 年 6 月 13 日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強于大市強于大市|維持維持 行業基本情況行業基本情況 收盤點位 7216.72 52 周最高 8843.95 52 周最低 6500.61 行業相對指數表現行業相對指數表現(相對值)(相對值)資料來源:聚源,中郵證券研究所 研究所研究所 分析師:蔡明子 SAC 登記編號:S1340523110001 Email: 近期研究報告近期研究報告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24 年重點工作任務發布,創新藥重視程度不斷提升-2024.06.11 合成生物學
2、合成生物學:乘乘政策東風,高速成長中的朝陽板塊政策東風,高速成長中的朝陽板塊 發展合成生物學意義重大,發展合成生物學意義重大,醫療健康是第一大應用市場醫療健康是第一大應用市場 合成生物學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通過設計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功能和系統,以構建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可控方式、生物邏輯和生產系統。發展合成生物學具有節能減排、有利于保障供應鏈安全、顛覆全球供給格局等重要戰略和商業意義。全球多個國家出臺政策,紛紛鼓勵合成生物學發展,我國在 2022 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多次提及合成生物學,政策推動下行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根據 BCC Research 統計,
3、2021 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為 95 億美元,底層使能技術的不斷革新與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推動行業高速發展,預計 2026 年行業規模將達到 332億美元,對應 5 年復合增速約為 28%。合成生物學可以應用于醫療健康、食品飲料、化工產業等多個領域,其中醫療健康是第一大應用市場。2021 年醫療健康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 32.2 億美元,預計 2026 將達到 69 億美元,對應 5 年復合增速約為 16%,龍頭公司具有先發優勢,增速有望超過行業平均。合成生物學在醫藥行業中可應用的領域眾多,包括細胞免疫療法、RNA 藥物、基因編輯療法等創新療法,以及體外檢測、醫療耗材、藥物成分生產和制藥
4、用酶等多個細分賽道。從產業鏈從產業鏈中尋找中尋找機會機會,選品選品眼光眼光和量產和量產能力能力是關鍵是關鍵 合成生物學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上游聚焦使能技術的開發,包括測序、DNA 合成、DNA 拼接、基因編輯、定向進化、設備自動化/高通量化、虛擬測試、AI 賦能等;中游是對生物系統及生物體進行設計、改造的技術平臺,注重合成路線的選擇以及技術上跑通,包括底盤細胞的選擇、合成細胞、菌株開發和菌株優化等;下游則涉及人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應用開發和產品落地,涵蓋醫藥、能源、化工、農業、消費品等諸多行業。就產業鏈規模劃分來看,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下游終端產品的市場規模較大。2021 年,使能技術和產品
5、、生物元件、整合系統、終端產品的市場規模分別為 35.2 億、8 億、5.1 億和 46.9 億美元,占比分別為 37%、8%、5%和 49%。合成生物學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與海外相比,中國的發酵能力更強、供應鏈更完整。選品和量產是成敗的關鍵因素。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我們積極看好合成生物學未來在醫藥領域的應用拓展,看好具備產業競爭力、在商業化階段有所突破的企業:(1)中上游使能技術及研發相關階段,建議關注金斯瑞生物科技、華大智造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2)下游建議關注川寧生物、華東醫藥等具有商業化產品研發-25%-22%-19%-16%-13%-10%-7%-4%-1%2%2023-06202
6、3-082023-112024-012024-032024-06醫藥生物滬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 和銷售能力的代表性企業。(3)與產業鏈相關的生物反應器、生物樣本存儲等行業也值得關注,推薦關注海爾生物;建議關注東富龍等。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政策推廣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重點公司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重點公司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代碼代碼 簡稱簡稱 投資評投資評級級 收盤價收盤價 (元)(元)總市值總市值 (億(億元)元)EPSEPS(元)(元)PEPE(倍)(倍)2 2023023A A 2 2024E024E 2 2023023A A 2 2024E024E 00
7、0963.SZ 華東醫藥 未評級 31.53 553.14 1.62 1.94 19.48 16.25 688114.SH 華大智造 未評級 52.8 219.46-1.46-0.59-36.12-89.89 301301.SZ 川寧生物 未評級 13.6 302.89 0.42 0.52 32.20 26.54 688065.SH 凱賽生物 買入 47.52 277.22 0.63 0.88 87.21 62.57 688639.SH 華恒生物 未評級 92.5 145.72 2.84 3.99 32.45 23.18 300171.SZ 東富龍 未評級 13.65 104.53 0.79
8、0.86 17.41 16.09 688139.SH 海爾生物 買入 38.57 122.63 1.28 1.66 30.26 23.34 1548.HK 金斯瑞生物科技 未評級 8.72 181.02-0.76-0.26-26.61-4.32 資料來源:iFinD,中郵證券研究所(注:未評級公司盈利預測來自 iFinD 機構的一致預測)bUbUfVcW9WeZcWdX9P8QbRpNqQnPsOlOrRtNiNnMqPaQnMqQNZtRtOvPnMrR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 目錄 1 1 發展合成生物學意義重大發展合成生物學意義重大 .6 6 1.1 1.1 合成生物學是生
9、物制造重要的平臺技術合成生物學是生物制造重要的平臺技術 .6 6 1.2 1.2 設計設計-構建構建-測試測試-學習(學習(DBTLDBTL)循環在生產過程中持續迭代)循環在生產過程中持續迭代 .8 8 1.3 1.3 技術革新驅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技術革新驅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 .1111 2 2 合成生物學具有廣闊市場,上游與下游產值占比高合成生物學具有廣闊市場,上游與下游產值占比高.1414 2.1 2.1 合成生物學行業正在經歷高速成長,五年復合增速約合成生物學行業正在經歷高速成長,五年復合增速約 28%28%.1414 2.2 2.2 發展合成生物學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多國紛紛出臺政策
10、支持發展合成生物學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多國紛紛出臺政策支持 .1515 2.3 2.3 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在價值鏈中產值占比高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在價值鏈中產值占比高 .1919 2.4 2.4 具備選品眼光與量產能力的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具備選品眼光與量產能力的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 .2121 3 3 投資建議與相關標的投資建議與相關標的 .2525 3.1 3.1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2525 3.2 3.2 川寧生物川寧生物集合成生物學研發、生產于一體的產品型公司集合成生物學研發、生產于一體的產品型公司 .2525 3.3 3.3 華東醫藥華東醫藥深耕工業微生物領
11、域深耕工業微生物領域 4040 余年余年 .2727 3.4 3.4 金斯瑞生物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最大的基因供應商之一全球最大的基因供應商之一 .2727 3.5 3.5 華大智造華大智造基因測序儀行業龍頭企業基因測序儀行業龍頭企業 .2929 3.6 3.6 東富龍東富龍國內制藥裝備龍頭企業國內制藥裝備龍頭企業 .2929 3.7 3.7 海爾生物海爾生物低溫存儲領域領先企業低溫存儲領域領先企業 .3030 4 4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313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圖表 1 1:合成生物學應用領域廣闊合成生物學應用領域廣闊 .6 6 圖表圖表 2
12、2:合成生物學技術路徑優于傳統路徑合成生物學技術路徑優于傳統路徑 .7 7 圖表圖表 3 3:“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與與“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設計人工細胞設計人工細胞 .8 8 圖表圖表 4 4:合成生物學向重構生命發展合成生物學向重構生命發展 .8 8 圖表圖表 5 5: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涉及多個人工環節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涉及多個人工環節 .8 8 圖表圖表 6 6: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以食品制造為例以食品制造為例 .9 9 圖表圖表 7 7:常見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各有特色常見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各有特色 .9 9 圖表圖表 8 8:合成生物學逐漸發展成了以合成生物學逐漸發展成了以
13、“設計設計-構建構建-測試測試-學習學習”(DBTLDBTL 循環)為核心的研發模式循環)為核心的研發模式 .1010 圖表圖表 9 9:在在“設計設計”與與“構建構建”環節,中國技術水平快速追趕環節,中國技術水平快速追趕 .1111 圖表圖表 1010:合成生物學發展經過四個重要階段合成生物學發展經過四個重要階段 .1212 圖表圖表 1111:基因編輯、基因測序、基因合成技術不斷迭代基因編輯、基因測序、基因合成技術不斷迭代 .1313 圖表圖表 1212:基因測序技術不斷發展變化基因測序技術不斷發展變化 .1313 圖表圖表 1313:基因合成技術推陳出新基因合成技術推陳出新 .1313
14、圖表圖表 1414:基因編輯技術效率不斷提高基因編輯技術效率不斷提高 .1313 圖表圖表 1515:基因測序成本顯著下降基因測序成本顯著下降 .1414 圖表圖表 1616:基因合成成本顯著下降基因合成成本顯著下降 .1414 圖表圖表 1717:合成生物學全球市場潛力大(億美元)合成生物學全球市場潛力大(億美元).1515 圖表圖表 1818:歐美是合成生物學主要市場區域(歐美是合成生物學主要市場區域(20212021 年)年).1515 圖表圖表 1919:多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政策多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政策 .1717 圖表圖表 2020:多地發布的合成生物學支持政策核心內容梳理多地發
15、布的合成生物學支持政策核心內容梳理 .1818 圖表圖表 2121:中英美三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戰略規劃,論文發表數量不斷攀升中英美三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戰略規劃,論文發表數量不斷攀升 .1919 圖表圖表 2222:報名報名 iGEMiGEM 賽事的人數不斷上升賽事的人數不斷上升 .1919 圖表圖表 2323:合成生物學產業鏈上中下游涉及不同類型的企業合成生物學產業鏈上中下游涉及不同類型的企業 .2020 圖表圖表 2424: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是價值鏈中的重要部分(億美元)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是價值鏈中的重要部分(億美元).2020 圖表圖表 2525:基因編輯與
16、基因編輯與 DNADNA 測序在使能技術與產品中占比高測序在使能技術與產品中占比高 .2121 圖表圖表 2626:醫療健康產品在終端產品市場中占比高醫療健康產品在終端產品市場中占比高 .2121 圖表圖表 2727:合成生物學上游與下游毛利率較高合成生物學上游與下游毛利率較高 .2121 圖表圖表 2828:AmyrisAmyris 量產失敗造成股價波動量產失敗造成股價波動.2222 圖表圖表 2929:ZymergenZymergen 產品失敗造成股價波動產品失敗造成股價波動 .2222 圖表圖表 3030:現代發酵工藝流程現代發酵工藝流程 .2323 圖表圖表 3131:發酵工藝放大倍數
17、逐級擴大發酵工藝放大倍數逐級擴大 .2323 圖表圖表 3232:生物合成法生產生物合成法生產 1,31,3-丙二醇具備優勢丙二醇具備優勢 .2424 圖表圖表 3333:Ginkgo BioworksGinkgo Bioworks 收入構成收入構成 .2424 圖表圖表 3434:Ginkgo BioworksGinkgo Bioworks 項目構成項目構成 .2424 圖表圖表 3535:PHAPHA 海洋降解率高海洋降解率高 .252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 圖表圖表 3636:PHAPHA 售價高昂售價高昂 .2525 圖表圖表 3737:銳康生物產品管線銳康生物產品管
18、線 .2626 圖表圖表 3838:金斯瑞深耕生命科學服務與產品領域近金斯瑞深耕生命科學服務與產品領域近 2020 年年 .2828 圖表圖表 3939:生命科學板塊是公司核心業務之一生命科學板塊是公司核心業務之一 .282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 1 1 發展合成生物學意義重大發展合成生物學意義重大 1.1 1.1 合成生物學是生物制造重要的平臺技術合成生物學是生物制造重要的平臺技術 合成生物學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旨在整合生命科學、工程學、物理學與化學等學科,通過設計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功能和系統,以構建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可控方式、生物邏輯和生產系統。美國國會研究服
19、務局于 2022年發布的合成/工程生物學:國會議題報告中指出,合成生物學作為平臺技術,在生物制造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物制造利用生物系統生產重要的生物分子,應用于農業、食品、材料、能源和制藥等諸多行業,根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全球 60%的物質生產可通過生物制造方式實現,合成生物學在其中可以作為基礎技術,用來開發其他應用程序或生產工藝。圖表圖表1 1:合成生物學合成生物學應用領域廣闊應用領域廣闊 資料來源:徐彥芹等.合成生物學在生物基塑料制造中的應用.化工學報,2020、中郵證券研究所 狹義的合成生物學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大方向?!白陨隙隆敝笇⑷鹿δ芤牖罴毎壬w或生物;“
20、自下而上”則是在體外合成全新生命系統。廣義的合成生物學還包括任何對生命有機體關鍵要素的創新應用,如酶催化合成、無細胞合成、DNA 存儲等。與傳統路徑相比,合成生物學與可持續發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 展的理念相契合,并且在生產過程所需的反應條件更為溫和,產業鏈條更短、更加高效,整體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圖表圖表2 2:合成生物學技術路徑合成生物學技術路徑優優于傳統路徑于傳統路徑 資料來源:奕柯萊招股書、華恒生物招股書、中郵證券研究所 此外,合成生物學可以此外,合成生物學可以高效利用原來不能利用的生物質資源,合成原來不能高效利用原來不能利用的生物質資源,合成原來不能生物合成、或者原來生
21、物合成效率很低的產品,不斷生物合成、或者原來生物合成效率很低的產品,不斷突破自然生物體合成功能與突破自然生物體合成功能與范圍的局限范圍的局限。加拿大的科研人員 2021 年 9 月發表的題為“下一代合成生物學的新興監管挑戰”綜述指出,盡管合成生物學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目前的方法仍然受限于對現有生命系統“自上而下”的重編程,需要克服這些限制才能充分發揮合成生物的潛力。而“自下而上”設計的類生命系統能夠在活細胞外(即無細胞合成生物學)發揮作用。無細胞系統作為一種替代方案,提供了超越活細胞限制的類似生命功能。與基于細胞的方法相比,無細胞系統不受限于現有微生物,更有利于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新的“生命體
22、”。由于較少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無細胞系統能夠實現快速的“設計-構建-測試-學習”的循環周期。Surto Biopharma 使用無細胞合成平臺生產 ADC,生產含有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質,并將其與其它小分子進行偶聯。凱萊英則將無細胞合成體系應用于高通量酶篩選,在少量酶(如 200 個酶)制備方面,預計可節約 50%的人工和節約 90%的時間。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 圖表圖表3 3:“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設計人工細胞“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設計人工細胞 圖表圖表4 4:合成生物學向重構生命發展合成生物學向重構生命發展 資料來源:Can Xu,Shuo Hu,Xiaoyuan
23、Chen.Artificial cells:From basic science to applications.Materials Today,2016、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T Sheahan,HJ Wieden.Emerging regulatory challenges of next-generation synthetic biology.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2021、中郵證券研究所 1.2 1.2 設計設計-構建構建-測試測試-學習(學習(D DBTLBTL)循環在生產過程中持續迭代)循環在生產過程中持續迭代 從合成生物學的解決路線方案
24、角度分析,其體外路線主要采用酶法工藝,過程涉及到酶設計與改造、多酶級聯催化、無細胞/類生命系統在體外實現生物合成;而其體內路線采用生物發酵,涉及代謝通路改造,細胞工廠合成目標產物,后續涉及提取純化等。圖表圖表5 5: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涉及多個人工環節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涉及多個人工環節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BCG、中郵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 圖表圖表6 6: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合成生物學生產過程以食品制造為例以食品制造為例 資料來源:徐顯皓,劉龍,陳堅.合成生物學與未來食品.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24、中郵證券研究所 底盤細胞在合成生物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是合成
25、生物學研究和底盤細胞在合成生物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是合成生物學研究和應用的基礎。應用的基礎。通過對底盤細胞的精準調控和優化,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更可持續和環保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常用的模式微生物有釀酒酵母、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谷氨酸棒桿菌等。圖表圖表7 7:常見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各有特色常見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各有特色 資料來源:楊永富等.合成生物學時代基于非模式細菌的工業底盤細胞研究現狀與展望.生物工程學報,2021、趙爽等.谷氨酸棒狀桿菌技術研發態勢分析.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6、張曉龍等.基于合成生物技術構建高效生物制造系統的研究進展.合成生物學,2021、李寅.合成生物
26、制造.生物工程學報,2022、張大偉.枯草芽孢桿菌在系統與合成生物技術中研究進展及工業應用.生物工程學報,2021、艾力特生命科學、中郵證券研究所 合成生物學圍繞合成生物學圍繞 DBTLDBTL 循環循環(DesignDesign-BuildBuild-TestTest-LearnLearn),通過持續迭代,通過持續迭代,逐步提高微生物的性能逐步提高微生物的性能,從而從而優化微生物的代謝途徑優化微生物的代謝途徑,設計出更有效的基因裝置,設計出更有效的基因裝置,模式微生物模式微生物特點特點產品應用產品應用大腸桿菌發酵周期短、遺傳背景清晰、具有成熟的基因編輯工具以及多元化的代謝調控策略有機醇、氨基
27、酸、有機酸、有機胺、維生素、等多種產品枯草芽孢桿菌基因組測序及必需基因解析較為清晰、安全性強。被FDA認定是公認的安全菌株鯊肌醇等、角鯊烯、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核黃素等釀酒酵母對苛刻發酵條件的耐受性、基因工程操作的高效性和公認的安全性-法尼烯、青蒿酸、游離脂肪酸,大麻素、燈盞乙素、阿片類藥物等谷氨酸棒桿菌易培養、不產孢子L-谷氨酸、L-賴氨酸、L-色氨酸、L-蘇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及支鏈氨基酸等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 獲得理想的人工菌株獲得理想的人工菌株,以期達到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優質的最終產品,以期達到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優質的最終產品。設計(Design)是合成生物學 DB
28、TL 策略的基礎,指遵循一定的規則,利用現有的標準化生物元件對基因、代謝通路或基因組進行設計;構建(Build)階段旨在利用標準元件庫和基因工程技術,構建出新的菌株,包括 DNA 合成、大片段組裝以及基因編輯。測試(Test)階段通過分析測試基因構建體或經改良的生物體性能,對目標參數進行評估,因為無論是酶、單個生物元件,還是邏輯線路及模塊化的代謝途徑,在設計后,都會存在大量的突變體或目標候選物。學習(Learn)階段則使用軟件和/或機器學習分析數據,對模型進行優化,以提高菌株的性能,為下一個循環改進設計提供指導,過程中涉及數據收集整合、數據分析、結果可視化和建模分析等。這些分析結果將反饋到新的
29、設計中,通過不斷迭代獲得性能優異的菌株,再結合發酵工程技術,利用淀粉等發酵底物進行發酵,并通過分離純化過程,最終獲得所需的目標產物。圖表圖表8 8:合成生物學逐漸發展成了以“設計合成生物學逐漸發展成了以“設計-構建構建-測試測試-學習學習”(DBTLDBTL 循環)為核心的研發模式循環)為核心的研發模式 資料來源:川寧生物年報、中郵證券研究所 與海外相比,中國的發酵能力與海外相比,中國的發酵能力更強更強、供應鏈、供應鏈更完整更完整。美國基礎研究比中國出現早,也相對較強,表現在菌種設計的通量高,細胞工廠構建的迭代快。而中國的供應鏈則相對完整,同時擁有一個需求大且支付能力強的廣闊市場。特別地,中國
30、是全球發酵大國,并且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速度較快。展開看,就生產過程中的 DBTL 循環而言,其中的設計和構建環節中外已經處于同步發展階段,“卡脖子”風險較小,真邁生物、齊碳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輝大基因等在該領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 有所布局。而在測試階段,中外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學習階段,行業整體仍在發展的早期,中外差距有望不斷縮小。圖表圖表9 9:在“設計”與“構建”環節,中國技術水平快速追趕在“設計”與“構建”環節,中國技術水平快速追趕 資料來源:BCG、中郵證券研究所 1.3 1.3 技術革新驅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技術革新驅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 合成生物學自合成生
31、物學自 20002000 年年左右左右誕生以來,經歷了誕生以來,經歷了四四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個重要的發展階段。2000-2003 年是合成生物學的創建時期,研究者們開發出多種具有領域特征的研究手段和理論,這個時期的典型成果是在大腸桿菌中實現青蒿素前體途徑的工程化。2004 年至 2007 年是合成生物學的擴張和發展期,合成生物學概念迅速推廣,該領域第一個國際性會議“合成生物學 1.0”大會于 2004 年成功舉辦,合成生物學領域知名賽事 iGEM 競賽也在該年首次舉行。技術研發上從轉錄調控擴展到轉錄后和翻譯調控,2006 年利用工程菌首次侵入癌細胞,成為工程化活體療法的先驅。20082008
32、年至年至 20132013 年,合成生物學迎來了創新和應用轉化期年,合成生物學迎來了創新和應用轉化期,底層技術底層技術效率的效率的大幅提升,推動了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和應用的不斷拓展大幅提升,推動了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和應用的不斷拓展。2009 年和 2012 年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核酸酶(TALEN)和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復序列及其相關蛋白基因(CRISPR/Cas)技術的相繼問世,基因編輯技術效率大幅提升,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合成生物學領域向前邁進。在代謝工程領域,2008 年利用大腸桿菌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 氨基酸的代謝產物成功生產了生物燃料。2013 年,Amyris 公
33、司利用酵母菌株成功商業化生產青蒿素。自 2014 年以后,隨著生物大數據的開源應用與生物工程化平臺相結合,合成生物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合成生物學的“設計-構建-測試”循環逐步擴展至“設計-構建-測試-學習”循環。同時,“半導體合成生物學”、“工程生物學”等新理念或學科的提出,為合成生物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圖表圖表1010:合成生物學發展經過四個重要階段合成生物學發展經過四個重要階段 資料來源:趙國屏.合成生物學:開啟生命科學“會聚”研究新時代.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中郵證券研究所 合成生物學的三大基礎使能技術合成生物學的三大基礎使能技術基因測序(“讀”)、基因編輯(“改”)基因測
34、序(“讀”)、基因編輯(“改”)和基因合成(“寫”)和基因合成(“寫”)的快速發展的快速發展及其及其所帶來的成本下降是推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所帶來的成本下降是推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的展的重要重要驅動因素驅動因素。在過去的幾十年里,DNA 測序技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從最初的 Sanger 測序技術逐步演進到第二代和第三代測序技術,較大地提高了我們解讀基因組序列的能力?;蚝铣杉夹g方面,成熟的柱式合成法存在依賴于危險試劑和溶劑,效率和通量低,成本較高的問題。而超高通量芯片合成技術,以芯片作為 DNA 合成的載體,能夠在一次操作中合成超過十萬條寡核苷酸,成本相對于柱式合成法大幅下降。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
35、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圖表圖表1111:基因編輯基因編輯、基因測序、基因合成技術不斷迭代、基因測序、基因合成技術不斷迭代 c 資料來源:王會,戴俊彪,羅周卿.基因組的“讀-改-寫”技術.合成生物學,2020、中郵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212:基因測序技術不斷發展變化基因測序技術不斷發展變化 圖表圖表1313:基因合成技術推陳出新基因合成技術推陳出新 資料來源:王會,戴俊彪,羅周卿.基因組的“讀-改-寫”技術.合成生物學,2020、貝殼社、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2022 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報告、中郵證券研究所 迄今,基因編輯技術已經歷了從鋅指蛋白技術(ZFP)到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核酸
36、酶技術(TALEN),再到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復序列及其相關蛋白基因技術(CRISPR/Cas)三代技術的革新。其中,第三代技術中的 CRISPR/Cas9 系統采用 RNA-DNA 識別機制,能夠廣泛地選擇切割位點,基因編輯效率顯著提高。圖表圖表1414:基因編輯技術效率不斷提高基因編輯技術效率不斷提高 資料來源:RIMEDATA 研究院、2022 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報告、中郵證券研究所 測序技術測序技術應用應用讀長讀長優點優點缺點缺點相關企業相關企業一代測序早期簡單基因組測序;日常PCR產物、質粒等的測序約1000bp讀長較長,準確度高(99.999%)成本高,通量低貝克曼、生工生物、
37、擎科生物、泓迅生物二代測序目前大部分基因組、轉錄組的測序200-500bp成本低,通量高,準確度大于99.94%讀長短Roche、IIIunina、Hiseq技術、ABI、華大智造、擎科生物、金斯瑞、生工生物、泓迅生物。三代測序(SMRTsequencing)復雜基因組、全長轉錄組等的測序10-100kb讀長長,準確度高,可直接檢測DNA或者RNA上的修飾測序成本高,每個SMRTcell的數據產出有限(約10Gb),文庫準備需要大量的起始材料,目前讀長還比較有限(約80kb)三代測序(nanoporesequencing)復雜基因組的測序,結構變異的鑒定等kb-Mb超長讀長,經濟高效,可直接檢
38、測DNA或者RNA上的修飾錯誤率高,對于多堿基重復存在系統誤差,文庫準備需要大量的起始材料PacificBiosciences、OxfordNanoporeTechnologies、真邁生物、諾禾致源技術類別技術類別技術原理技術原理技術特點技術特點限制因素限制因素相關企業相關企業柱式合成技術亞磷酸胺三酯化學合成法自動化設備成熟,方便靈活,應用范圍廣,錯誤量低成本高,通量小,合成中使用有毒試劑,長度不超過200-300ntIDT、Affymetrix(賽默飛世爾)、金斯瑞、生工生物、擎科生物噴墨法低成本,高通量,較高品質,引物長Twist、Agilent、原合生物、迪贏生物光化學法低成本,高通量
39、,品質一般,引物短Affymetrix電化學法低成本,高通量,較高品質,引物長CustomArray、金斯瑞、泓迅科技超高通量芯片合成技術半導體結合電化學成本低高品質,超高通量技術門檻超高、專利壁壘限制CustomArray、金斯瑞酶促合成技術微陣列法/酵母體內DNA合成法/連接介導DNA合成法技術通量及成本優勢、試劑消耗量小/實現體內合成/簡單易用,DNA突變率低早期商業化階段、技術成熟度不高、成本高DNAScript、NucleraNucleics、MolecularAssemblies、Ansa Biotech芯片合成技術合成長度較短,準確度不高,單序合成產量低、工藝復雜不利于組裝拼接技
40、術類別技術類別出現時間出現時間識別模式識別模式識別長度識別長度識別序列特點識別序列特點識別精度識別精度剪切效率剪切效率構建難易構建難易細胞毒性細胞毒性技術難度技術難度脫靶效應脫靶效應ZFN1996蛋白質-DNA(3-6)x3x2bp以3bp為單位一般低難度大大困難高TALEN2009蛋白質-DNA(12-20)x2bp5前一位為T一般一般較容易較小較容易低CRISPR/Cas92012RNA-DNA 20bp3序列為NGC高高容易小非常容易低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4 底層技術的成本不斷下降也底層技術的成本不斷下降也是驅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驅動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的關鍵
41、因素。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以后,基因測序的成本急劇下降,下降速度超過摩爾定律。根據 NIH 數據,2020 年人類全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已由 2007 年時的 100 萬美元,降低到 1000 美元以下。目前,華大智造推出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 T20,已將單人全基因測序成本降低至 100 美元以內。同樣地,基因合成成本也大幅下降,由2000 年前的約 1 美元/bp 降低至 2020 年的 0.001 美元/bp 以下。圖表圖表1515:基因測序成本顯著下降基因測序成本顯著下降 圖表圖表1616:基因合成成本顯著下降基因合成成本顯著下降 資料來源:NHGRI Genome Sequencing Pr
42、ogram、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Joseph Riolo,Andrew J.Steck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ome code complexity and manufacturability with engineering benchmarks.Scientific Reports,2022、中郵證券研究所 2 2 合成生物學具有廣闊市場,合成生物學具有廣闊市場,上游與下游產值占比高上游與下游產值占比高 2.1 2.1 合成生物學行業正在經歷高速成長合成生物學行業正在經歷高速成長,五年復合增速約,五年復合增速約 2 28%8%合成生物學市場潛力合成生
43、物學市場潛力較大較大,正在經歷高速成長,正在經歷高速成長。根據 BCC Research 統計,2021 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為 95 億美元,預計 2026 年達到 332 億美元,對應 2021-2026 年五年復合增速約為 28%,技術革新與政策支持促進合成生物學行業發展,行業前景廣闊。合成生物學可以應用于醫療健康、食品飲料、化工產業等多個領域,其中醫療健康是第一大應用市場。2021 年醫療健康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32.2億美元,預計2026將達到69億美元,對應5年復合增速約為16%,龍頭公司具有先發優勢,增速有望超過行業平均。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5 目前合成生物
44、學市場主要由歐美主導,目前合成生物學市場主要由歐美主導,從市場規模來看,從市場規模來看,首先是北美首先是北美市場市場、其次是歐洲其次是歐洲市場市場,亞太則是全球第三大市場。,亞太則是全球第三大市場。2021 年北美、歐洲、亞太地區和世界主要其他地區(ROW)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 56.8 億美元、23.4 億美元、12.1億美元和 2.9 億美元,分別占比 60%、25%、13%和 3%。圖表圖表1717:合成生物學全球市場潛力大(億美元)合成生物學全球市場潛力大(億美元)圖表圖表1818:歐美是合成生物學主要市場區域(歐美是合成生物學主要市場區域(2 2021021 年)年)資料來源:BCC
45、 Research、中郵證券研究所 注:亞太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印度、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菲律賓和泰國等。資料來源:BCC Research、中郵證券研究所 2.2 2.2 發展合成生物學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多國紛紛出臺政策支持發展合成生物學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多國紛紛出臺政策支持 發展合成生物學發展合成生物學具有具有節能減排、有利于保障供應鏈安全、顛覆全球供給格局節能減排、有利于保障供應鏈安全、顛覆全球供給格局等重要戰略等重要戰略和商業和商業意義意義。首先,。首先,發展合成生物學可以促進替代化石原料,達到節發展合成生物學可以促進替代化石原料,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能減排的效果
46、。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統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占碳排放總量的 75.6%。為了實現巴黎協定中要求的 2050 年全球凈零碳排放的目標,需要減少對化石能源的投資。在原料端,我們可以使用清潔的生物質或二氧化碳作為碳源,以替代傳統的高污染化石原料;在生產端,可以采用高效的體外生物催化體系統或細胞工廠,以替代傳統的多步化學反應過程。此外,發展替代性生物燃料也有利于減少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例如,第二次海灣戰爭引發了原油價格的上漲,美國政府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推出了一系列生物產業的補貼措施,旨在激勵企業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出能夠替代石油22.827.232.269.016.92
47、0.524.863.912.115.319.463.82.34.37.257.22.13.96.550.32.43.55.027.70501001502002503003502019202020212026醫療健康研發化工產業食品和飲料農業消費品60%25%13%3%北美歐洲亞太地區世界主要其他地區(ROW)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6 的生物能源。與石油化工路線相比,目前生物制造產品平均節能減排 30%至 50%,這一比例預計未來有望提高到 50%-70%。其次,其次,發展合成生物藥也有助于保障供應鏈安全,打破原料或產品的進口依發展合成生物藥也有助于保障供應鏈安全,打破原料或產品的
48、進口依賴。賴。華恒生物作為全球首家采用發酵法生產丙氨酸的企業,成功地打破了傳統生產路線對石油基原料的依賴。凱賽生物建立了全球代表性的合成生物學長鏈二元酸生產平臺,有效地打破了國內以往對長鏈二元酸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增強了國內產業的自給自足能力,并提升了國家在全球生物制造領域的競爭力。第三第三,發展合成生物學,有望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在全球形成產業競爭力。,發展合成生物學,有望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在全球形成產業競爭力。例如,華熙生物通過對于發酵種子的培養及產量優化,其玻尿酸產率從成立之初的不足 3g/L,發展到現在的 12-14g/L,遠超國際平均水平,其玻尿酸市占率提升至 40%以上。類似的,
49、通過技術改進巨子生物和錦波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全球供給份額超過 95%。凱賽生物在全球長鏈二元酸市場中的供給份額超過 80%,打破了中國以往對此類原料的進口依賴。華恒生物作為全球首家采用發酵法生產丙氨酸的企業,其全球供給份額超過 50%?;诤铣缮飳W重要的戰略意義,全球多個國家推出鼓勵合成生物學的政策?;诤铣缮飳W重要的戰略意義,全球多個國家推出鼓勵合成生物學的政策。美國農業部(USDA)從 2006 年開始支持合成生物學研究,隨后其他機構如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能源部(DOE)、國防部(DOD)等也加入支持。2019-2021 年,美國工程生物學研究聯盟(
50、EBRC)相繼發布工程生物學:下一代生物經濟的研究路線圖、微生物組工程:下一代生物經濟研究路線圖、工程生物學與材料科學:跨學科創新研究路線圖等。英國也是較早關注合成生物學的國家之一。2009 年英國皇家工程院(RAE)發布了合成生物學:范圍、應用和啟示報告,強調國家戰略規劃的重要性。2012 年,英國商業、創新與技能部(BIS)發布英國合成生物學路線圖,提出了基礎科學與工程、負責任的研發與創新、用于商業的技術、應用與市場、國際合作 5 個核心主題。2016 年,BIS 支持成立的合成生物學領導理事會(SBLC)又推出“英國合成生物學戰略計劃”,提出了 2030 年實現英國合成生物學上百億歐元市
51、場的目標。此外,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在合成生物學方面也在積極布局,紛紛發布支持性政策,推動行業發展。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7 圖表圖表1919:多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政策多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政策 資料來源:2022 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報告、億歐智庫、中郵證券研究所 國家層面與國家層面與多地多地地方地方政府政府也也陸續出臺合成生物學產業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合成生物學產業支持政策。2022 年 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多次提及合成生物學,覆蓋醫療健康、食品消費兩大領域。此外,2024 年 3 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
52、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4 年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產業作為經濟新增長引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8 擎。北京、江蘇、深圳、上海、重慶等多地政府陸續出臺支持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圖表圖表2020:多地發布的合成生物學支持政策核心內容梳理多地發布的合成生物學支持政策核心內容梳理 資料來源:各政府網站、中郵證券研究所 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合成生物學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合成生物學研發熱情高漲,研發熱情高漲,科研項目數量不斷攀升??蒲许椖繑盗坎粩嗯噬?。2010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計劃”)首個合成生物學項目啟動,至
53、 2015年連續支持了 10 個項目,為我國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2018 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專項正式發布,重點方向圍繞醫藥健康、環境與能源、農業與食品、工程材料等。報名報名 iGEMiGEM(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賽事的人數也在節節攀升。賽事的人數也在節節攀升。iGEM 是一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備受矚目的年度競賽,它為全球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高中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和創新思維的平臺。參賽者們運用 BioBricks 這一標準化的生物元件庫,設計并構建各種基因工程系統。競賽項目覆蓋了廣泛的應用領域,從簡單的生物電路設計到復雜的農業解決方案,再到環境
54、保護等全球性問題。地區地區政策文件政策文件政策核心內容政策核心內容北京昌平區支持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推進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集聚區建設、促進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集群發展、提升合成生物制造產業創新能級、激發合成生物制造企業創新活力、加速合成生物制造產業項目落地、布局合成生物制造產業服務平臺、構建合成生物制造金融服務體系、培育合成生物制造產業人才梯隊、支持合成生物制造應用場景建設、優化合成生物制造產業發展環境。上海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發展重點:發展重點:基礎層聚焦創新引領突破;平臺層運用工具賦能轉化;應用層強化產業轉型
55、發展。重點任務:重點任務:提升基礎設施和實驗室能級;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加強基礎與應用研究;組織攻關生物設計自動化工具;建設高能級生物鑄造廠;打造“一核兩翼”空間;推動產業項目差異化落地;賦能優質企業梯隊成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強化多元化資金保障;探索監管政策創新;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加大多層次人才引培力度;建立專業化服務矩陣;組建產業高端智庫。江蘇常州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重點方向:重點方向:優先發展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氫能、新型儲能、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通用智能、沿新材料、零碳負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虛擬現
56、實)、超前布局一批前沿性未來產業。關鍵舉措:關鍵舉措:突出產業創新策源、推動強企育鏈集群、強化場景應用牽引、加大關鍵要素支撐、深化產業開放合作、創新未來產業治理。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統計監測。深圳深圳市光明區關于支持合成生物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目標任務:目標任務:瞄準“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瞄準“企業發展痛難點問題”;瞄準“全國最高最優標準”;瞄準“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主要措施:主要措施:支持合成生物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支持合成生物創新鏈建設;支持合成生物產業鏈建設;支持合成生物生態鏈建設。浙江杭州關于支持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升合成生物創
57、新研發能力:提升合成生物創新研發能力:鼓勵承接國家、省重點科技專項、加強研發經費資助支持開展技術交易活動、夯實創新研發基礎。促進合成生物產業集聚發展:促進合成生物產業集聚發展:謀劃布局未來賽道、支持生物材料產業化、支持生物類醫療美容產品產業化、支持化妝品新原料的研發生產、鼓勵生物育種產業發展、加大合成生物特色園區建設支持力度、推動重點領域項目產業化落地、支持生物制造總部企業發展。健全合成生物生態服務體系:健全合成生物生態服務體系:重點支持合成生物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大對專業論壇等活動的支持力度、健全人才保障機制、加強基金和融資擔保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合成生物產業要素保障。上海徐匯區徐匯
58、區關于支持合成生物產業發展的扶持意見(試行)支持領域:支持領域:聚焦合成生物技術領域產業發展方向,包括基因編輯、合成、測序相關基礎層技術、數字化輔助研發及成果轉化、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合成生物產業配套支撐。扶持方式:扶持方式:支持創新機構建設、支持產業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賦能優質企業梯隊成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支持合成生物新藥及醫療器械研發上市、支持產品創新和應用湯景建設、加大金融賦能產業發展、加強合成生物產業空間供給、完善合成生物人才支撐體系。江蘇無錫濱湖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規劃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到2026年,全區合成生物產業規模達到50億,年均增幅15%以上;引育合成生物
59、核心骨干企業超30家,雛鷹等科技“三類”企業10家以上,新增有行業影響力的頂尖科學家及團隊5個以上,落地合成生物企業研發或區域總部5家以上等。三項原則:三項原則:堅持科學引領、效率優先;堅持系統布局、科研產業聯動;堅持應用技術突破、基礎理論創新并舉。三條賽道:三條賽道:合成生物高端儀器及核心裝備制造、高價值分子大健康產品配方、科學抗衰與康養。八大工作重點:八大工作重點:引育優質潛力企業、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加快推動成果轉化、建設專業人才隊伍、構建資金支撐體系、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造濃產業創新氛圍五道保障:五道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資金保障;完善政策支持;保障知識產權;優化環保支持。重慶推動成渝地
60、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 年)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基礎研究發展行動,聚焦前沿、新興、交叉領域,加快在腦科學、量子科學、合合成生物學成生物學等重點領域布局加強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產業發展融通創新,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9 iGEM 始于 2003 年,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起,參賽隊伍從 2004 年的 5 支隊伍增加至 2021 年的 350 支隊伍。許多參賽的學生在畢業后進入該領域工作,甚至成立公司,例如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Ginkgo Bioworks 的創始人湯姆 奈特(Tom Knight),同時也是 iGEM 的創始人之
61、一。圖表圖表2121:中英美三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戰略規劃中英美三國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戰略規劃,論文,論文發表數量不斷攀升發表數量不斷攀升 圖表圖表2222:報名報名 iGEMiGEM 賽事的人數不斷上升賽事的人數不斷上升 資料來源:熊燕.中英美三國合成生物學科技規劃和產業發展比較分析.生命科學,2021、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Synthetic/Engineering Biology:Issues for Congress、中郵證券研究所 2.3 2.3 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在價值鏈中產值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在價值鏈中產值占比占比高高 合成生物學產
62、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合成生物學產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上游聚焦使能技術的開發,包括讀-寫-編-學、自動化/高通量化和生物制造等,關注底層技術革新以及研發上的降本增效,包括測序、DNA 合成、DNA 拼接、基因編輯、定向進化、設備自動化/高通量化、虛擬測試、AI 賦能等。中游是對生物系統及生物體進行設計、改造的技術平臺,核心在于路徑開發,合成路線的選擇以及技術上的跑通,例如底盤細胞選擇及改造、培養條件優化、純化方法開發等。中游企業與下游企業相比,更強調技術平臺的通用性,具備潛在 CRO 屬性。下游則側重應用開發和產品落地,核心技術則在于大規模生產的成本、批間差及良品率等的把控
63、,涵蓋醫藥、能源、化工、農業、消費品等諸多行業。其中,在醫藥行業中合成生物學可應用的領域眾多,包括細胞免疫療法、RNA 藥物、基因編輯療法等創新療法,以及體外檢測、醫療耗材、藥物成分生產和制藥用酶等多個細分賽道。與中游企業相比,下游企業更強調應用領域的聚焦、產品的精細打磨及商業化放量。中下游企業之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0 間并無明確界限,現階段行業整體尚處在產業發展早期,不少生物技術公司實質上為中下游一體化布局。圖表圖表2323:合成生物學產業鏈上中下游合成生物學產業鏈上中下游涉及不同類型的企業涉及不同類型的企業 資料來源:BCC Research、BCG、億歐智庫、中郵證券研
64、究所 就產值而言,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下游終端產品的市場規模較大、增速就產值而言,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下游終端產品的市場規模較大、增速較快。較快。根據 BCC Research 數據,2021 年,使能技術和產品、生物元件、整合系統、終端產品的市場規模分別為 35.2 億、8 億、5.1 億和 46.9 億美元,占比分別為 37%、8%、5%和 49%。預計到 2026 年,這些細分板塊的規模將分別達到 123.3億、21.8 億、14.8 億和 172.1 億美元,2021 年-2026 年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29%、22%、24%和 30%。圖表圖表2424: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終端產品
65、是價值鏈中的重要部分(億美元)使能技術和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是價值鏈中的重要部分(億美元)資料來源:BCC Research、中郵證券研究所 21.527.535.2123.35.46.68.021.83.34.15.114.828.336.446.9172.10501001502002503003502019202020212026使能技術和產品生物元件整合系統終端產品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1 在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中,基因編輯和在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中,基因編輯和 DNADNA 測序是主要的細分領域。測序是主要的細分領域。根據BCC Research 數據,2021 年基因編輯和基
66、因測序的市場規模分別為 23.6 億美元與 4.8 億美元,分別占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的 67%和 14%。預計到 2026 年基因編輯和基因測序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94.5 億美元與 13.4 億美元,分別占上游使能技術和產品的 77%和 11%。就下游終端產品而言,醫療健康是第一大應用領域。就下游終端產品而言,醫療健康是第一大應用領域。2021 年醫療健康的合成生物學終端產品市場規模為 23.3 億美元,占下游終端產品市場的 50%;預計到 2026 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 53.5 億美元,占比為 31%,隨著合成生物學學科的發展,在食品飲料、農業等應用領域得到不斷延伸,然而醫藥依然是第一大
67、終端產品市場。圖表圖表2525:基因編輯與基因編輯與 D DNANA 測序在使能技術與產品中占比高測序在使能技術與產品中占比高 圖表圖表2626:醫療健康產品在終端產品市場中占比高醫療健康產品在終端產品市場中占比高 資料來源:BCC Research、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BCC Research、中郵證券研究所 從毛利率水平來看,參考華大智造測序儀業務與金斯瑞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相關業務,使能技術的毛利率約在 50%-60%;而通過參考川寧生物與奕柯萊毛利率水平,我們預計下游原料藥和中間體的毛利率約在 30%左右。仿制藥毛利率約在 50%左右,創新藥行業的毛利率相對較高,在 70%-90%
68、左右。圖表圖表2727:合成生物學上游與下游毛利率較高合成生物學上游與下游毛利率較高 資料來源:iFinD、BCG、公司公告、中郵證券研究所 2.4 2.4 具備選品眼光具備選品眼光與與量產能力的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量產能力的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 67%77%14%11%0%50%100%20212026基因編輯DNA測序信息學寡核苷酸合成特殊培養基50%31%13%28%8%21%25%13%5%7%0%50%100%20212026醫療健康食品和飲料農業化工行業消費品細分領域細分領域毛利率水平毛利率水平DNA合成55%測序儀60%原料藥和中間體30%仿制藥50%創新藥70%-90%請務必閱讀正
69、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2 選品和量產能力是產品成敗的關鍵。選品和量產能力是產品成敗的關鍵。選品考驗公司的戰略眼光和市場敏銳度,同時具備量產能力的企業可能更具有成本優勢,從而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A Amyrismyris法尼烯法尼烯量產量產失敗造成股價波動失敗造成股價波動 第二次海灣戰爭引發了原油價格的上漲,美國政府鼓勵企業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出能夠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然而,隨著石油價格的下跌,生物能源的成本優勢消失,導致許多致力于生物能源開發的公司面臨著產品失敗的境遇。Amyris 公司就是其中之一。Amyris 公司于 2003 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創立。公司成立之初,便致
70、力于研發合成青蒿素,用于治療瘧疾,并且得到了蓋茨基金會的資助,研發獲得成功。隨后公司迅速奔向金融市場,2010 年成為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第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公司產品涉及消費者健康、美容和保健三個領域。2007 年,Amyris 首次通過合成生物學方法、以甘蔗為原料生產出法尼烯。不過公司在量產時發酵儲罐出現了酵母菌死亡的現象,轉化率較低,規?;a出現瓶頸,2013 年時產量僅有400 萬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2010 年左右美國頁巖油革命導致油價下跌,生產法尼烯的成本不具備優勢,該項目并未取得成功。ZymergenZymergenHyalineHyaline 產品產品失敗造成股價波動失敗造成
71、股價波動 合成生物學領域獨角獸公司 Zymergen 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在電子領域進行創新,2020 年自主研發出生物基聚酰亞胺薄膜 Hyaline 產品,希望借此在折疊屏手機市場取得成功。然而,由于公司產品團隊沒有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以及相關工藝流程,導致市場需求遠低于預期,產品的量產也未能成功。2021 年8 月 3 日,公司宣布不再對 Hyaline 產品的營收做預期,股價出現大幅波動。2022 年 10 月,Ginkgo 公司收購了 Zymergen。圖表圖表2828:A Amyrismyris 量產量產失敗造成股價波動失敗造成股價波動 圖表圖表2929:Z Zymergenymerg
72、en 產品產品失敗造成股價波動失敗造成股價波動 資料來源:iFinD、氨基觀察、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FinD、36 氪、中郵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3 從小試放大到規?;a是合成生物學面臨的最大難點之一。從小試放大到規?;a是合成生物學面臨的最大難點之一。合成生物學產品的生產規模放大過程與許多傳統發酵工業中的產品生產過程相似,都遵循從實驗室小試到中試試驗,再到規?;a的逐步放大路徑。在實驗室環境中,可以通過精確控制溫度、濕度、pH 值和微生物群落等關鍵環境因素,確保合成生物學過程的穩定進行。但是,從實驗室規模到工業規模的生產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工程挑戰
73、。由于合成生物學技術對環境條件有著極高的要求,即使是微小的環境變化也可能通過“蝴蝶效應”被放大,最終導致大規模生產失敗。圖表圖表3030:現代發酵工藝流程現代發酵工藝流程 圖表圖表3131:發酵工藝放大倍數逐級擴大發酵工藝放大倍數逐級擴大 C 資料來源:周景文等.新一代發酵工程技術:任務與挑戰.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21、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高大響主編發酵工藝、百侖生物、中郵證券研究所 杜邦公司杜邦公司1 1,3 3-丙二醇丙二醇量產量產成功后獲得行業壟斷地位成功后獲得行業壟斷地位 化工巨頭杜邦就使用生物發酵法生產 1,3-丙二醇,在技術上形成了壟斷。1,3-丙二醇(1,3-PDO)可
74、以作為生產高性能聚酯材料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關鍵單體。傳統化學法生產的 1,3-丙二醇代表有采用的環氧乙烷羰基化法的殼牌(Shell)公司,以及采用的丙烯醛水合氫化法的德國德固賽(Degussa)公司。但是在 21 世紀初,美國杜邦公司取得了重要突破,使用價格低廉、來源廣泛的葡萄糖為底物進行發酵生產 1,3-丙二醇,在此領域形成了高度壟斷。由于生物法具有更低的成本、更少的能源消耗,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隨著美國杜邦生物發酵法生產 1,3-丙二醇的大規模產業化,生物法成為 1,3-丙二醇的主流生產工藝,目前 1,3-丙二醇的工業生產 90%以上是采用生物法。1010-100L100L10
75、0100-3000L3000L3000L3000L以上以上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4 圖表圖表3232:生物合成法生產生物合成法生產 1,31,3-丙二醇具備優勢丙二醇具備優勢 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中郵證券研究所 Ginkgo BioworksGinkgo Bioworks以輕資產模式以輕資產模式運營運營,為客戶研發出合適的分子,為客戶研發出合適的分子 Ginkgo 公司于 2008 年由一群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和軟件工程師創立。與 Amyris 公司不同,Ginkgo 專注于價值鏈的核心環節研發。Amyris 致力于掌控從分子研發到規?;a,再到市場營銷的整個價值鏈。
76、相比之下,Ginkgo 主要聚焦于分子研發階段,為合作伙伴或客戶開發出合適的分子,隨后,合作伙伴或客戶將各自負責產品的制造和營銷工作。2020 年 4 月,Ginkgo 助力Moderna 進行疫苗研發。2023 年 9 月 27 日,Ginkgo 公司宣布與輝瑞達成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開發基于 RNA 的候選藥物。圖表圖表3333:GinkgoGinkgo BioworksBioworks 收入構成收入構成 圖表圖表3434:GinkgoGinkgo BioworksBioworks 項目項目構成構成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郵證券研究所 藍晶微生物藍晶微生
77、物通過合成生物技術通過合成生物技術顯著降低顯著降低 P PHAHA 生產成本生產成本 合成生物技術企業藍晶微生物通過優化菌種,降低了聚羥基脂肪酸(PHA)成本 50%以上。PHA 是一種由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展現出與石油基化工塑料相似的物理和化學特性。這種材料在土壤和水體中能夠在半年內自然分解,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環保的“綠色塑料”,可以替代傳統塑料,以減少“白色污染”。生產方法菌種底物(原料)產量(g/L)生產速率(g/(L-h)底物轉化率(mol/mol)天然合成部分微生物甘油/0.75生物合成-杜邦公司大腸桿菌葡萄糖1353.50.83生物合成-清華大學團隊谷氨酸桿菌葡萄糖110.4
78、2.30.9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5 盡管 PHA 具有這些優點,但其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這使得 PHA 的成本相對較高,限制了其在市場上的廣泛應用和產業化發展。2023 年 1 月,藍晶微生物位于江蘇省鹽城市、設計年產能 5000 噸的藍晶 PHA期工廠試車生產成功,PHA 管線正式進入商業化階段。圖表圖表3535:P PHAHA 海洋降解率高海洋降解率高 圖表圖表3636:P PHAHA 售價高昂售價高昂 資料來源:PHA 生物可降解塑料產業白皮書、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PHA 生物可降解塑料產業白皮書、中郵證券研究所 3 3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與相關標的與相關
79、標的 3.1 3.1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我們積極看好合成生物學未來在醫藥領域的應用拓展,看好具備產業競爭力、在商業化階段有所突破的企業:(1)中上游使能技術及研發相關龍頭企業,建議關注金斯瑞生物科技、華大智造等;(2)下游具有商業化產品研發和銷售能力的代表性企業,建議關注:川寧生物、華東醫藥等。(3)與產業鏈相關的生物反應器、生物樣本存儲等行業也值得關注,推薦關注海爾生物;建議關注東富龍等。3.2 3.2 川寧生物川寧生物集集合成生物學研發、生產合成生物學研發、生產于于一體一體的產品型公司的產品型公司 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川寧生物定位于集合成生物學研發、生產型一體化產品型公司。目前已構建完成選品
80、-研發-大生產的商業化體系,已有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麥角硫因、依克多因等多個產品進入生產、銷售階段,是國內首批實現產品交付的合成生物學企業。公司全資子公司銳康生物(即川寧生物上海研究材料類型材料類型單噸售價區間(元)單噸售價區間(元)PHA50,000-80,000PLA22,000-24,000PBAT20,000-25,00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6 院)圍繞高端化妝品原料、保健品原料、高附加值天然產物、生物基材料等領域進行布局,采用前沿的合成生物學技術,打造了完整的合成生物學技術平臺。產能方面,公司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投資建設“綠色循環產業園項目
81、”。項目合計投資共 10 億元,計劃有一、二期項目,分別投資5 億元。主要建設可年產紅沒藥醇 300 噸、5-羥基色氨酸 300 噸、麥角硫因 0.5噸、依克多因 10 噸、紅景天苷 5 噸、諾卡酮 10 噸、褪黑素 50 噸、植物鞘氨醇500 噸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產基地。該項目于 2023 年 3 月啟動建設,2023 年 12月完成一期項目試車。產品進度上,銳康生物通過自主研發已向川寧生物交付的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麥角硫因、肌醇、角鯊烷、依克多因等產品。紅沒藥醇已成功在“綠色循環產業園項目”進行生產并已進入銷售階段,5-羥基色氨酸中試階段已完成,已進入試生產階段;麥角硫因已進入中試階
82、段;肌醇小試已完成,目前已進入中試階段;角鯊烷、褪黑素正在小試驗證;依克多因小試驗證已完成。圖表圖表3737:銳康生物產品管線銳康生物產品管線 資料來源:川寧生物年報、中郵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7 3.3 3.3 華東醫藥華東醫藥深耕工業微生物領域深耕工業微生物領域 4 40 0 余年余年 華東醫藥在工業微生物領域已深耕 40 余年,已有多年的微生物藥物生產經驗,既生產過抗生素等大宗原料藥,也生產過環孢素、達托霉素、他克莫司等高難度高附加值藥品。此外,公司在微生物藥物研發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環孢素和阿卡波糖兩個產品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充分證明了公司在這一領
83、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公司工業微生物聚焦于合成生物學技術系統應用和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兩大業務場景。公司目前擁有以中美華東工微研發、華東合成生物學產業研究院、琿達生物和琿益生物為核心的研發集群,形成了杭州祥符橋、錢塘新區、江蘇九陽、湖北美琪、安徽美華、蕪湖華仁和南農動藥七大產業化基地。2021 年 11 月,主導設立湖北美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美琪健康),作為公司工業微生物領域除醫藥領域以外首個產業化平臺,推進微生物大健康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2021年 12 月,公司收購華昌高科 100%股權;2023 年 4 月,公司獲得南農動藥 70%股權,持續開拓工業微生物新藍海。公司擁有目前浙江省內
84、最大規模的發酵單體車間和行業領先的微生物藥物生產能力。覆蓋菌種構建、代謝調控、酶催化、合成修飾、分離純化等微生物工程技術各個階段高水平研發能力,構建了微生物項目研發、中試、商業化生產、工程和公用系統保障的完整制造體系。2023 年公司工微板塊剔除特定產品業務后實現收入 5.25 億元,同比增長 20.67%。2024 年一季度工業微生物板塊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同比增長 23%。預計后續隨海外市場積極拓展,國內動保業務加大線上線下市場推廣及湖北美琪健康的投產,工業微生物板塊業務增速有望加快。3.4 3.4 金斯瑞生物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最大的基因供應商之一全球最大的基因供應商之一 金斯瑞生物科技
85、深耕生命科學服務與產品領域近 20 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供應商之一?;诠緢詫嵉?DNA 合成技術,公司逐步從一家基因供應商,發展為全面的全球領先的科研和生產服務商。目前已建立四大主要業務單元: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生物制劑合約開發及生產(CDMO)、工業合成產品、綜合性全球細胞療法。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8 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主要服務包括基因的合成與編輯、多肽合成、蛋白生產、抗體開發,主要產品包括生命科學相關試劑及儀器等。金斯瑞已經成為全球核心的基因合成供應商,市占率達到約 30%水平。公司業務覆蓋中國、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2023 年生命科學事業群外部
86、收入近 4.05 億美金,同比增長 15.6%,經調整經營利潤 7830 萬美金,同比增長 19.4%。百斯杰是金斯瑞的合成生物學平臺,成立于 2013 年,是國內領先的酶生產企業。憑借豐富的技術經驗,工程改造蛋白質并構建細胞工廠微生物菌株,生產的單酶和復合酶產品廣泛應用于飼料、生物燃料、淀粉、紡織和食品等領域。2023年工業合成生物外部收入 4290 萬美元,同比增長 12.2%,剔除匯率因素影響后,核心酶制劑業務收入增速約為 22.6%;實現經調整經營利潤約 200 萬美元。蓬勃生物是公司生物醫藥合同研發生產(CDMO)平臺。致力于為基因和細胞治療(GCT)藥物、疫苗及抗體蛋白藥物等提供從
87、靶點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端到端CDMO 服務。2023 年外部收入為約 1.07 億美元,調整后經營虧損約為 2970 萬美金?,F金儲備約為 2.587 億美金,充足的現金儲備為業務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傳奇生物是公司細胞治療平臺子公司,其重磅 CAR-T 產品西達基奧侖賽上市后前七個季度的銷售表現超越了其他 CAR-T 上市產品,已累計治療超過 2500 名患者。同時,公司產能持續提升,位于比利時根特的新廠房已經開始臨床生產,細胞處理能力較 2023 年初實現了翻倍。公司的產能目標是在 2025 年年底支持西達基奧侖賽每年約 10,000 人份的產能。在管線推進方面,傳奇生物的 BCMA 自
88、體細胞治療項目、針對胃癌的靶向藥 LB1908 研究和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 LB2103 項目等均在積極進展中。2023 年,傳奇生物實現外部收入 2.85 億美元,較去年增長 144.2%。調整后經營虧損收窄至 3.945 億美金。圖表圖表3838:金斯瑞金斯瑞深耕生命科學服務深耕生命科學服務與與產品領域近產品領域近 2020 年年 圖表圖表3939:生命科學板塊是公司核心業務之一生命科學板塊是公司核心業務之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郵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中郵證券研究所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9 3.5 3.5 華大智造華大智造基因測序基因測序儀儀行業行業龍頭企業龍頭
89、企業 2013 年華大集團收購了美國基因測序公司 Complete Genomics,由此發展起基因測序儀業務,2016 年,華大智造正式成立。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全球少數幾家能夠自主研發并量產從 Gb 級至 Tb 級低中高不同通量的臨床級基因測序儀企業之一。公司業務布局遍布六大洲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服務累計超過2800 個用戶,并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科研、生產基地及培訓與售后服務中心等。公司主要產品覆蓋三大業務板塊:基因測序儀業務板塊、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板塊及新業務板塊。在測序通量、讀長、速度、成本和集成化等測序平臺核心指標方面不斷打破傳統技術極限、實現量產,保持全球引領地位
90、。同時,圍繞測序關鍵核心原料組分進行源頭性技術研發和工程性工藝研發,包括測序酶、MDA酶、dNTP、染料等,進一步提高測序質量、降低測序成本。同時,公司堅持核心技術自研,應用需求驅動,圍繞自動化樣本處理系統、實驗室流水線、試劑和耗材等自動化平臺關鍵技術和產品布局方面開展研發,融合多種應用場景需求,實現儀器、軟件、試劑及耗材的系統性開發和整合性應用。此外,公司堅持以多組學解決方案作為頂層生命科技核心工具在細胞組學、BIT 產品、生物樣本庫、遠程超聲機器人等多個方向進行開拓,不斷完善業務布局。2022 年公司與 illumina 就美國境內的所有未決訴訟達成和解,并于 2023 年正式打開歐美市場
91、。2023 年 2 月,華大智造重磅推出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 T20,將單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成本降低至 100 美元以內,并且每年可完成 5 萬例人類全基因組測序,代表了當今前沿基因測序技術,創造了全球基因測序儀單機通量和單人測序成本的新紀錄。3.6 3.6 東富龍東富龍國內制藥裝備龍頭企業國內制藥裝備龍頭企業 東富龍是國內制藥裝備龍頭企業之一,為全球制藥企業提供制藥工藝、核心裝備、系統工程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 1993 年以凍干機起家,成立 30 年來,已有超10,000臺制藥設備、藥品制造系統服務于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全球知名制藥企業。公司擁有四個核心事業部:生物工藝事業部、
92、制劑裝備事業部、工程事業部、食品工程事業部。其中,公司生物工藝板塊主要為客戶提供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0 滿足小分子藥物的化學原料藥和中藥提取原料藥、大分子藥物的生物原液、以及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的制備等應用場景中所需的各種設備、儀器、以及耗材。包括搖擺式反應器、一次性反應系統、灌流培養系統、一次性細胞分選處理系統、性層析及超濾系統、細胞&生物樣本凍存系統、質粒發酵平臺、mRNA 平臺(在線堿裂解系統、LNP 制備系統和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基因載體貼壁培養平臺(固定床反應器、細胞工廠操作器)、懸浮培養平臺(ATF(逆轉錄病毒灌流)、核酸合成儀、多肽合成儀等等,可廣泛應用于生物制品
93、、疫苗、血制品、抗生素、化學藥品、診斷制劑、保健品、獸藥、中藥等藥物制造領域。至今為止,公司擁有東富龍生命科技、東富龍德惠等 26 家境內控股子公司,13 家境外控股子公司,國內外共 8 個基礎制造基地,擁有中國、美國、德國 3 個全球研發中心。2009 年公司在國內凍干設備市場市占率約為 20.47%,2021 年已達到 50%左右,是多年來國內最大的凍干機制造商。3.7 3.7 海爾生物海爾生物低溫存儲領域領先企業低溫存儲領域領先企業 海爾生物成立于 2005 年,是海爾集團旗下的基于物聯網轉型的生命科學與醫療創新數字化場景方案服務商,面向醫藥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生命科學用戶和醫院、血站
94、、基層公衛、疾控等醫療衛生等用戶,提供以智慧實驗室、數字醫院、智慧公衛、智慧用血為代表的數字場景綜合解決方案。產品及解決方案已應用于全球 150 余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市場,覆蓋了上萬家醫院、生物科技企業、高??蒲袡C構、疾控、血漿站、檢測機構等終端用戶。公司聚焦生命科學和醫療創新兩大領域,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全球市場體系布局。生命科學板塊主要面向科研高校和制藥等用戶,提供包括樣本管理、樣本制備、生物培養、實驗動物管理、?;饭芾淼纫幌盗袌鼍暗闹腔蹖嶒炇医鉀Q方案;以及細胞復蘇/擴增/培養、凍干、凍存融、無菌檢查、穩定性實驗等小試、中試、質控場景的制藥服務解決方案,并逐漸向工業生產解決方案拓
95、展。從自動化樣本庫、智慧實驗室到制藥工藝用戶場景延伸,方案日趨多樣化。醫療創新板塊主要面向醫院、公衛、血/漿站等用戶,圍繞院內用藥、公共衛生、城市用血、老年人健康管理、婦幼保健等領域,不斷延伸用戶場景,形成滿足醫療衛生體系多樣化需求的創新方案矩陣。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1 公司率先打破國外壟斷,自主研發掌握超低溫制冷核心技術,并基于超低溫制冷領域拓展至非存儲領域,進一步提升公司成長性。在生命科學領域推出光照/霉菌培養箱、落地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細胞培養工作站等新產品方案;在醫療創新領域推出普藥配液機器人、小安瓿瓶配液機器人等新產品方案,公司產品豐富度進一步提升。公司堅持“內生
96、+外延”雙增長引擎,外延發展以持續的高質量并購為基礎。2022 年 10 月,公司收購金衛信 60%股權,加速構建數智疫苗全場景生態閉環;2022 年 12 月,公司收購康盛生物,正式進入實驗室耗材市場;2023 年 4 月,公司收購蘇州厚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70%股權,拓展醫療自動化設備領域研發與應用;2024 年 5 月,公司收購上海元析,打開分析儀器新版圖,持續完善第二增長曲線。4 4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政策推廣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2 中郵證券投資評級說明中郵證券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標準 類型 評級 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報告發
97、布日后的 6 個月內的相對市場表現,即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的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可轉債價格)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基準指數的漲跌幅。市場基準指數的選?。篈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為基準;可轉債市場以中信標普可轉債指數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 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20%以上 增持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與 20%之間 中性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與 10%之間 回避 預期個股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以下 行業評級 強于大市 預期行
98、業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中性 預期行業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與 10%之間 弱于大市 預期行業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以下 可轉債 評級 推薦 預期可轉債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謹慎推薦 預期可轉債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5%與 10%之間 中性 預期可轉債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與 5%之間 回避 預期可轉債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以下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撰寫此報告的分析師(一人或多人)承諾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無利害關系。本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我們認為可靠的目前已公開的信息,并通過獨立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獨立
99、、客觀、公平,報告結論不受本公司其他部門和人員以及證券發行人、上市公司、基金公司、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特定客戶等利益相關方的干涉和影響,特此聲明。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郵證券”)具備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開展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資格。本報告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或者我們認為可靠的資料,我們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觀點不構成所涉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中郵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報告的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蛻舨粦员緢蟾嫒〈洫毩⑴袛嗷騼H根據本報告做出決策。中郵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報告所載
100、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研究人員于發出本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中郵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計劃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其他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本報告僅供中郵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使用,若您非中郵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接收、訂閱或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信息。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閱讀或關注本報告中的內容而視其為專業投資者。本報告版權歸中郵證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存在對本報告以任何形式進行翻版、修改
101、、節選、復制、發布,或對本報告進行改編、匯編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亦不得存在其他有損中郵證券商業性權益的任何情形。如經中郵證券授權后引用發布,需注明出處為中郵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或修改。中郵證券對于本申明具有最終解釋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3 公司簡介公司簡介 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2 年 9 月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注冊資本 50.6 億元人民幣。中郵證券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絕對控股的證券類金融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投資咨詢;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證券承銷與保薦;代理銷售金融產品
102、;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此外,公司還具有:證券經紀人業務資格;企業債券主承銷資格;滬港通;深港通;利率互換;投資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險資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作為主辦券商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從事經紀、做市、推薦業務資格等業務資格。公司目前已經在北京、陜西、深圳、山東、江蘇、四川、江西、湖北、湖南、福建、遼寧、吉林、黑龍江、廣東、浙江、貴州、新疆、河南、山西、上海、云南、內蒙古、重慶、天津、河北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全國多家分支機構正在建設中。中郵證券緊緊依托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雄厚的實力,堅持誠信經營,踐行普惠服務,為社會大眾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證券投、融資服務,幫助客戶實現價值增長,努力成為客戶認同、社會尊重、股東滿意、員工自豪的優秀企業。中郵證券研究所 北京 郵箱: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街道珠市口東大街 17 號 郵編:100050 上海 郵箱: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 1080 號郵儲銀行大廈 3樓 郵編:200000 深圳 郵箱: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 9023 號國通大廈二樓 郵編:51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