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建筑裝飾行業:裝配式建筑之央企力量-20200909(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建筑裝飾行業:裝配式建筑之央企力量-20200909(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 行業專題研究 2020 年 09 月 09 日 建筑裝飾建筑裝飾 裝配式裝配式建筑之央企力量建筑之央企力量 建筑央企在裝配式領域已有較多儲備。建筑央企在裝配式領域已有較多儲備。建筑央企規模龐大,在裝配式方面技 術積累深厚,競爭優勢突出,業務模式主要是以 EPC 為主,多數承接裝配 式業務的主體在集團各個工程局內, 部分領軍企業如中國建筑成立了專業裝 配式平臺。具體來看,中國建筑擁有中建科技、中建國際下屬海龍科技兩大 裝配式 PC 平臺,產能約 450 萬方,并擁有國內最大的鋼構集團中建科工; 中國中冶鋼構技術雄厚;中國中鐵收
2、購恒通科技打造裝配式平臺;中國鐵建 亦有 PC 產能布局;上海建工擁有鋼構公司,材料公司有 PC 產能 75 萬方。 裝配式浪潮已來,有望重構行業價值鏈,預計央企將加大力度布局。裝配式浪潮已來,有望重構行業價值鏈,預計央企將加大力度布局。目前裝 配式浪潮已來,滲透率不斷提升,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長期趨勢。隨著裝配 式技術的成熟,未來建筑裝配化率有望提升,需要在工廠制造的部件會逐步 增加,現場安裝和施工的價值量會減少,行業價值創造將逐步向制造環節轉 移,行業的未來新的競爭也將部分集中于制造環節。因此預計央企未來會完 善在裝配式領域各個環節的布局,形成設計、制造、安裝一條龍的裝配式服 務能力,特別是
3、在制造環節(建設構件工廠)將重點強化布局。 建筑央企在裝配式領域競爭優勢突出建筑央企在裝配式領域競爭優勢突出。首先,央企裝配式技術領先,擁有豐 富的政府等大型客戶資源,獲取公共建筑、保障房等政府類裝配式項目具備 天然優勢。第二,央企擁有全產業鏈服務能力,承接裝配式 EPC 優勢顯著。 第三,央企資金實力雄厚,擁有較多現成土地資源,與地方政府有緊密合作 關系,能支持大規模資本開支快速建設構件工廠。第四,央企自身內部訂單 較多,可保障構件工廠有相對穩定需求,提升盈利能力。 裝配式裝配式技術技術推廣有望加快行業集中度提升推廣有望加快行業集中度提升。近年來由于行業增速放緩,外部 融資收緊,環保約束,行
4、業集中度已在不斷提升,而裝配式的推廣有望加速 這一進程:1)裝配式業務相較純施工具備更高的技術、經驗、資金、綜合 服務能力的門檻。2)裝配式業務制造環節具備更強規模效應,大企業的競 爭優勢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強化。3)裝配式項目施工減少對人的依賴,降 低現場管理難度,縮短項目周期,有望突破傳統施工管理瓶頸。 建筑央企建筑央企 Q2 經營經營強勁反彈強勁反彈,當前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當前估值處于歷史低位。8 家央企 2020Q2 營 收和業績分別增長 18.6%/3.6%,較 Q1 加速 25.3/21.8 個 pct,上半年訂 單合計增長 14%,Q2 單季增長 22%,較 Q1 大幅加速 22 個
5、 pct,基本面趨 勢向上。建筑央企指數 PE/PB 分別為 6.1/0.73 倍,接近歷史最低值。與滬 深 300 的 PE 和 PB 的比值分別為 0.42/0.46,已處于歷史最低值位置。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裝配式推廣有望加強央企競爭優勢,加速提升行業集中度。下半 年基建投資有望繼續上行,當前建筑藍籌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有望迎來 估值修復。重點推薦裝配式領軍企業中國建筑中國建筑及旗下中國建筑國際中國建筑國際、中國中中國中 鐵鐵旗下裝配式平臺中鐵裝配、中鐵裝配、長三角建工龍頭上海建工、上海建工、鋼結構技術領先的 中國中冶,中國中冶,其他關注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中國中鐵、中國
6、鐵建、中國交建等。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政策變化和執行風險、海內外疫情變化風險、項目執行進度不達 預期風險、融資環境收緊風險、房地產銷售大幅下滑風險。 增持增持(維持維持) 行業行業走勢走勢 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夏天夏天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18010001 郵箱: 分析師分析師 程龍戈程龍戈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18010003 郵箱: 分析師分析師 廖文強廖文強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19070003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1、 建筑裝飾:從“建筑”到“建造”大勢所趨,繼續 推薦裝配式龍頭與低估值藍籌2020-09-06 2、 建筑裝飾:Q2 收入盈利快速反彈,鋼構設
7、計引領 增長2020-09-05 3、 建筑裝飾:繼續看好裝配式產業鏈龍頭,央企 Q2 盈利反彈性低估值具有吸引力2020-08-30 重點標的重點標的 股票股票 股票股票 投資投資 EPS (元)(元) P E 代碼代碼 名稱名稱 評級評級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601668 中國建筑 買入 1.00 1.10 1.21 1.32 5.0 4.6 4.1 3.8 601390 中國中鐵 買入 0.96 0.93 1.04 1.15 5.8 6.0 5.3 4.8 601186 中國鐵建 買入 1.49 1.68 1.8
8、7 2.06 5.8 5.2 4.7 4.2 601800 中國交建 買入 1.24 1.33 1.46 1.59 6.3 5.8 5.3 4.9 600170 上海建工 買入 0.44 0.44 0.49 0.54 7.2 7.2 6.4 5.8 資料來源:貝格數據,國盛證券研究所 -32% -16% 0% 16% 32% 2019-092020-012020-052020-09 建筑裝飾滬深300 2020 年 09 月 09 日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央企裝配式建筑領域布局情況 . 4 1.1.裝配式 PC 業務布局情況 . 4
9、1.1.1. 中國建筑:裝配式領軍企業,旗下兩大平臺合計 PC 產能約 450 萬方 . 4 1.1.2. 中國中冶:旗下中冶天工、二十二冶等為裝配式示范基地 . 4 1.1.3. 中國中鐵:收購恒通科技加速裝配式布局 . 5 1.1.4. 中國鐵建:部分工程局擁有預制 PC 廠 . 5 1.1.5. 上海建工:長三角房建龍頭,擁有 PC 產能約 75 萬方 . 5 1.2.鋼結構業務布局情況 . 6 1.2.1. 中國建筑:旗下中建科工(原中建鋼構)是國內最大鋼構集團 . 6 1.2.2. 中國中冶:鋼構技術領先,整合資源成立中冶鋼構 . 6 1.2.3. 中國中鐵:旗下中鐵工業在橋梁鋼結構
10、方面國內領先 . 6 1.2.4. 上海建工:旗下江蘇鋼構公司產能 15 萬噸 . 7 2.裝配式是未來趨勢,有望重構產業鏈,央企將加大布局力度 . 7 2.1.裝配式浪潮已來,滲透率快速提升 . 7 2.2.裝配式技術將重構行業價值鏈,未來競爭有望部分聚焦在制造環節 . 8 2.3.裝配式建筑是行業長期趨勢,央企將加大力度布局. 9 3.央企裝配式競爭優勢突出,未來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 10 3.1.央企開展裝配式業務競爭優勢突出 . 10 3.2.裝配式推廣背景下,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 11 4.央企 Q2 經營大幅反彈,當前估值處在極低位置 . 12 4.1.央企 Q2 營收
11、、業績、訂單均大幅反彈,基本面趨勢向上 . 12 4.2.央企當前估值已處于歷史較低位置 . 14 5.投資建議 . 17 6.風險提示 . 18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建筑央企 PC 業務布局情況 . 6 圖表 2:建筑央企鋼構業務情況 . 7 圖表 3:2016-2019 年全國裝配式建筑新開工建筑面積 . 8 圖表 4:近 3 年三類地區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萬平米) . 8 圖表 5:傳統建筑行業價值鏈環節示意圖 . 8 圖表 6:不同裝配化率情況下 PC 構件價值占建安成本的比例估算 . 9 圖表 7:裝配式技術下建筑行業價值鏈環節示意圖 . 9 圖表 8:建筑央企 2019
12、年新簽訂單 . 11 圖表 9:央企新簽訂單占行業比例不斷上升 . 12 圖表 10:建筑央企單季營收增速 . 12 圖表 11:建筑央企單季業績增速 . 13 圖表 12:央企逐季新簽訂單累計增速 . 13 圖表 13:央企逐季新簽訂單單季增速 . 14 圖表 14:建筑央企指數 PE 歷史走勢 . 14 圖表 15:建筑央企指數 PB 歷史走勢 . 15 圖表 16:建筑央企指數 PE/滬深 300PE 歷史走勢 . 15 oPmPqNnQtRrQrNqNzRzQmP9PcM9PnPoOnPoOlOqQzQfQnNzQ8OqQxPvPmQoQuOnOoO 2020 年 09 月 09 日
13、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7:建筑央企指數 PB/滬深 300PB 歷史走勢 . 15 圖表 18:建筑央企個股 PE 估值情況 . 16 圖表 19:建筑央企個股 PB 估值情況 . 16 圖表 20:建筑央企估值情況 . 17 2020 年 09 月 09 日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央央企企裝配式裝配式建筑建筑領域領域布局情況布局情況 1.1.裝配式裝配式 PC 業務布局情況業務布局情況 大型建筑央企(指央企及大型地方國企)房建業務規模龐大,在裝配式 PC 方面技術積 累深厚,競爭優勢突出,業務模式主要是以 E
14、PC 訂單為主,多數央企承接裝配式業務的 主體在集團內各個工程局內,相對來說比較分散,未做大規模專業整合。但部分領先企 業,如中國建筑成立了專門的裝配式業務發展平臺,集中資源發展裝配式建筑,并系統 性的大規模建設 PC 制造的產能,支撐平臺公司本身以及集團內部兄弟企業發展。 1.1.1. 中國建筑中國建筑:裝配式領軍企業,旗下兩大平臺合計裝配式領軍企業,旗下兩大平臺合計 PC 產能產能約約 450 萬方萬方 中國建筑是國內房建領域市占率第一企業,市占率達到 10%,也是裝配式建筑的領軍企 業之一。公司目前旗下有兩大平臺擁有規模較大且集中的預制 PC 產能:1)專注于裝配 式建筑的平臺中建科技中
15、建科技,擁有產能約 310 萬方。2)港股上市的下屬公司中國建筑國際 旗下的裝配式建筑平臺中建海中建海龍科技龍科技,擁有產能約 140 萬方。除此之外,部分工程局也 積極開展裝配式建筑施工業務,根據施工的需要也成立了一些自建的預制 PC 廠,這部 分產能較為分散,單個工廠規模也較小。 中建科技中建科技:公司是中建集團開展裝配式建筑業務、模塊化建筑業務的投資平臺、產業平 臺和技術平臺, 公司組建于 2015 年 4 月, 注冊資本 20 億元, 由中國建筑上市公司 100% 持股并直接管理,肩負著集團的“藍海使命” 。公司聚焦智慧裝配建筑領域,系統打造集 投資、規劃、設計、生產、施工、運營、維護
16、于一體的全生命期的綠色產業鏈,目前公公 司在全國司在全國 15 個省市有布局個省市有布局,成立了成立了 22 個預制個預制 PC 基地基地,共擁有約共擁有約 310 萬立方產能萬立方產能。 這些預制 PC 工廠部分由中建科技控股,部分與集團內其他工程局合資建立,同時支撐 中建科技自身與集團兄弟單位的裝配式建筑業務。根據公司官網披露,中建科技 2018 年全年新簽合同額 149 億元, 實現營業收入 39 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 72.06%、 361.54%, 2019 年合同與營收同比增長也均在 50%以上,連續多年快速增長。 中建國際旗下的中建海龍科技中建國際旗下的中建海龍科技:公司是中國建
17、筑國際(港股上市 3311.HK)旗下專門從 事裝配式建筑產品的研發、設計與生產供應業務的專業公司。公司早期在香港積累了豐 富的裝配式建筑經驗,通過香港品質保證局 ISO9000 質量體系認證,并將技術引進至內 地,1997 年獲得深圳市建設局頒發的混凝土預制構件專業最高級資質證書。目前公司在 內地擁有 6 家家大型預制大型預制 PC 工廠,工廠,分布分布在合肥、山東、重慶、珠海、深圳等地,合計產在合肥、山東、重慶、珠海、深圳等地,合計產 能約能約 140 萬方萬方。 公司為香港房屋署、 路政署、 渠務署、 香港地鐵、 中海地產、 信和集團、 長江實業、恒基兆業、深圳地鐵以及合肥重點局等二十多
18、家業主供應一百多個房屋及土 木項目的建筑產品。房屋工程總建筑面積達到 1200 萬平方米。 1.1.2. 中國中冶中國中冶:旗下中冶天工旗下中冶天工、二十二冶等為裝配式示范基地、二十二冶等為裝配式示范基地 中國中冶在裝配式領域技術儲備豐富,旗下中冶天工是國家首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 最早于 2010 年開始進行裝配式建筑的產品研發和應用,目前具備裝配式建筑一體化全 產業鏈能力,擁有建筑、冶金、市政三個特級資質及設計三甲資質。制造基地方面擁有 天津漢沽、臨港、寧河、山西太原 4 個鋼結構制造基地和天津北辰 1 個 PC 構件制造基 地,年 PC 產能約 12 萬方。 除此外,中冶集團內其他單位也
19、根據業務需要有投資建設 PC 工廠,如中國二十二冶集 團,是國家裝配式示范基地,旗下有三個預制 PC 生產基地:1)與淮北當地三家企業共 同出資建設安徽中冶淮海年產 15 萬方的 PC 構件廠,總投資 7 億元。2)在河北邢臺與 邢臺智群建筑工程集團合資成立河北中冶智群裝配式科技公司,產能 15 萬方。3)在河 北遵化建設兩期裝配化基地,一期產能 6 萬方,二期在建設計 30 萬方。 2020 年 09 月 09 日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1.3. 中國中鐵中國中鐵:收購恒通科技加速裝配式布局收購恒通科技加速裝配式布局 公司完成收購裝配式建筑領先企業恒通
20、科技,并擬將其更名為“中鐵裝配” ,新名稱體現 了中國中鐵對于恒通科技的更高定位,打造集團的裝配式平臺集團。恒通科技是住建部 認定的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住建部建筑節能新材料產業化示范基地,可為大型 裝配式建筑項目提供部品部件和集成服務,技術積淀深厚,核心產品包括裝配式墻體、 裝飾與鋼結構結構材料以及集成房屋等。以北京總部基地,智能云工廠為中心,建成了 新疆喀什、烏蘇、吐魯番和江蘇宿遷等生產基地,已具備新型墻體材料年產能 400 多萬 平米,生產配套部品部件 200 多萬平米的生產能力。 此外各個旗下部分工程局根據自身業務需要,投資建設了相關的預制 PC 工廠。如根據 官方公眾號和網絡信息
21、,中鐵四局、中鐵六局、中鐵二局等均有預制 PC 工廠,生產范 圍包括市政、軌道、房建等領域所用的預制構件產品。 1.1.4. 中國鐵建:部分工程局擁有預制中國鐵建:部分工程局擁有預制 PC 廠廠 部分中國鐵建下屬工程局根據自身業務需要,自己建設預制 PC 工廠,集團內還未成立 專門的裝配式建筑資源整合平臺。如 2015 年 6 月 26 日,鐵建下屬工程局十四局集團房 橋公司試產了中國鐵建的第一條住宅產業化預制構件生產線,該項目位于北京,建設擁 有 2 條生產線,滿足裝配式住宅所有部件的生產制作,能打造年產 24 萬平方米 pc 構件 (約 2-3 萬方)的產業化集群。 1.1.5. 上海建工
22、:長三角房建龍頭,擁有上海建工:長三角房建龍頭,擁有 PC 產能約產能約 75 萬方萬方 上海建工是房建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在裝配式建筑領域儲備豐富。集團內預制 PC 構 件生產主要由子公司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擔。根據公司公告,建工建 材科技于 2019 年度占據上海地區混凝土市場約 50%市場份額,具有預拌商品混凝土及 預制構件生產最高資質,可生產各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及特種混凝土和各類混凝土預制 構件,年商品混凝土生產能力達 4500 萬立方米,預制構件年產能超 75 萬立方米,是上 海地區的裝配式構件生產領軍企業。 2020 年 09 月 09 日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
23、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建筑央企 PC 業務布局情況 集團集團 涉及公司涉及公司 公公司司 性質性質 產能產能/產量產量 簡介簡介 中國建筑 中建科技 央企 310 萬方 在全國 15 個省市有布局,成立了 22 個預制 PC 基地,共擁有約 310 萬立方產 能。2018 年全年新簽合同額 149 億元,實現營業收入 39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72.06%、361.54%,2019 年合同與營收同比增長也均在 50%以上,連續多年 快速增長。 中國建筑 中國建筑國際 央企 135 萬方 中建國際旗下海龍科技在內地擁有 6 家大型預制 PC 工廠,分布在合肥、山東、 重慶、珠
24、海、深圳等地,合計產能約 135 萬方。 中國中冶 中冶天工 央企 12 萬方 國家示范基地,具有建筑、冶金、市政三個特級資質,制造基地方面擁有天津 漢沽、臨港、寧河、山西太原 4 個鋼結構制造基地和天津北辰 1 個 PC 構件制造 基地,年 PC 產能約 12 萬方。 中國中冶 中國二十二冶 央企 66 萬方 旗下三個預制 PC 生產基地,分別位于河北邢臺、河北遵化、江蘇淮北。設計產 能 66 萬方。其中河北遵化二期項目設計產能 30 萬方在建。 中國中鐵 恒通科技 央企 收購恒通科技,更名為“中鐵裝配”,計劃打造集團裝配式平臺。已具備新型 墻體材料年產能 400 多萬平米,生產配套部品部件
25、 200 多萬平米的生產能力。 中國中鐵 部分工程局 央企 集團內暫無裝配式整合平臺,部分工程局擁有自己的預制 PC 廠。如中鐵六局、 中鐵四局、中鐵二局等 中國鐵建 部分工程局 央企 集團內暫無裝配式整合平臺,部分工程局擁有自己的預制 PC 廠。如中鐵十四局 集團房橋公司試產了中國鐵建的第一條住宅產業化預制構件生產線,2 條產線 上海建工 上海建工建材 科技集團 地 方 國企 75 萬方 建工材料擁有預拌混凝土年產能超過 4500 萬立方米,上海市占率 50%,預制 PC 構件年產能 75 萬方,是上海地區的行業領軍企業。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1.2.鋼結構業務布局
26、情況鋼結構業務布局情況 1.2.1. 中國建筑中國建筑:旗下中建科工旗下中建科工(原中建鋼構)是國內最大鋼構集團(原中建鋼構)是國內最大鋼構集團 中國建筑旗下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建鋼構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鋼結構產業 集團,在國內,下設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公司、四大事業群及五大現代化鋼結構制造基 地,制造年產能超過 120 萬噸。2019 年鋼構實現收入 195 億元,同比增長 26.8%。除 中建科工外,部分旗下工程局根據業務需要也從事一些鋼構業務。 1.2.2. 中國中冶中國中冶:鋼構技術領先鋼構技術領先,整合資源成立中冶鋼構整合資源成立中冶鋼構 中國中冶旗下中冶(上海)鋼構在 201
27、8 年 4 月以上海寶冶鋼構為主體、整合中國二十 冶、上海五冶的鋼結構業務板塊合并成立,企業注冊資本金 10 億元,是國內最早一批 從事鋼結構業務的建筑企業之一,在上海擁有 5 個鋼結構制造基地,廠房面積 30 多萬 平米,產能超過 60 萬噸,是上海地區最大的鋼結構制造企業。中冶集團內其他單位也 有較大規模的鋼構工程和生產業務,全集團估算鋼結構產能超 200 萬噸。 1.2.3. 中國中鐵中國中鐵:旗下:旗下中鐵工業在橋梁鋼結構方面國內領先中鐵工業在橋梁鋼結構方面國內領先 中國中鐵通過資產重組,將國內橋梁鋼結構的龍頭企業中鐵山橋、中鐵寶橋等鋼結構資 產注入中鐵工業。根據鋼結構協會統計,中鐵工
28、業年加工鋼結構量超過 100 萬噸,排名 全國第三。 2020 年 09 月 09 日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2.4.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旗下江蘇鋼構公司產能旗下江蘇鋼構公司產能 15 萬噸萬噸 上海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超 10 億元,設立 上海建工(江蘇)鋼結構有限公司,年產鋼結構 15 萬噸,銷售規模 30 萬噸。 圖表 2:建筑央企鋼構業務情況 公司公司 性質性質 產能產能/加工量加工量 2019 年收入年收入 其他其他 中建科工 央企 120 萬噸 195 億元 中國建筑子公司,全國最大規模的鋼構企業。以工 程
29、承包為主。除中建科工外,中建集團內部分工程 局根據業務需要也有鋼構業務。 中冶(上海)鋼構 央企 60 萬噸 中冶以原上海寶冶鋼構為主體、整合中國二十冶、 上海五冶的鋼結構業務板塊合并成立。全中冶集團 鋼構產能約 200 萬噸。 中鐵工業 央企 100 萬噸以上 206 億元 中國中鐵將旗下橋梁鋼結構龍頭中鐵山橋,中鐵寶 橋等注入。在大型橋梁重鋼領域技術優勢領先。 上海建工(江蘇)鋼構 地方國企 15 萬噸 上海建工與合作方投資 10 億元在江蘇海門設立的 大型鋼構公司,年產 15 萬噸,銷售 30 萬噸。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裝配式是未來趨勢裝配式是未來趨勢,
30、有望有望重構產業鏈,重構產業鏈,央企將加大布局力度央企將加大布局力度 2.1.裝配式浪潮裝配式浪潮已來,已來,滲透率快速提升滲透率快速提升 2019 年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大增年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大增 45%,持續引領,持續引領建筑建筑行業變革行業變革。今年 5 月份住建 部發布 2019 裝配式建筑發展概況 , 2019 年我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 4.2 億 m , 較 2018 年增長 45%, 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 13.4%, 近 4 年年均增長率 55%。 從區域上看,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全國的比例為 47.1%, 東部發達地區持續引領全國發展
31、。從結構上看,2019 年新開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 構分別占比 65%/30%,裝配式混凝土依然占主要比例。從應用領域上看,2019 年商品 房/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其他用房的應用比例分別為 41%/22%/13%/24%,裝配式建 筑在商品房中的應用逐步增多??傮w來看,近年來裝配式建筑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在促 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鄉建設領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業鏈迅速完善,產業鏈迅速完善, 已具備較強的量產能力已具備較強的量產能力。 近年來我國裝配式建筑的設計、 生產、 施工、 裝修等相關產業鏈公司快速成長,同時還帶動了構件運輸、裝配安裝、構配件生產等新 型
32、專業化公司發展。據統計,2019 年我國擁有預制混凝土構配件生產線 2483 條,設計 產能 1.62 億 m ;鋼結構構件生產線 2548 條,設計產能 5423 萬噸。2019 年實現全裝 修建筑面積 2.4 億 m ,是 2018 年的 2 倍;新開工裝配化裝修 4529 萬 m ,是 2018 年 的 5.5 倍。 2020 年 09 月 09 日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2016-2019 年全國裝配式建筑新開工建筑面積 圖表 4:近 3 年三類地區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萬平米) 資料來源:住建部,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住建部,國盛證券
33、研究所 2.2.裝配式技術將重構行業價值鏈裝配式技術將重構行業價值鏈,未來競爭有望,未來競爭有望部分部分聚焦在制造環節聚焦在制造環節 傳統建筑行業的價值創造主要集中在現場施工環節。傳統建筑行業的價值創造主要集中在現場施工環節。傳統的建筑行業分為上游的勘察、 設計、監理等,中游的現場施工,下游的工程檢驗、運營維護等環節。建筑企業需要組 織管理大量勞務人員現場使用、安裝各類材料,對接業主、供應商各方需求,因此建筑 行業最主要的價值創造環節集中在中游的現場施工環節。 圖表 5:傳統建筑行業價值鏈環節示意圖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裝配式技術的推廣有望重構建筑行業價值鏈,未來裝配式技術的推廣有望重構建筑行業價值鏈,未來部分部分價值創造可能會集中在制造環節價值創造可能會集中在制造環節。 相比于傳統的建筑行業,裝配式技術的推廣在現場施工之前引入了制造環節,需要提前 將部分原先需要現場施工澆筑的建筑部件在工廠制造加工完成,因此部分價值創造環節 提前轉移到了工廠之內。隨著裝配式技術的成熟,未來建筑裝配化率有望提升,需要在 工廠制造的部件會逐漸增加,現場安裝和施工的任務會持續減少,行業價值創造將逐步 向制造環節轉移,整個行業的價值鏈有望重構,未來相當一部分價值創造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