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中自環??萍脊煞萦邢薰?022年年度報告摘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自科技:中自環??萍脊煞萦邢薰?022年年度報告摘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公司代碼:688737 公司簡稱:中自科技 中自環??萍脊煞萦邢薰局凶原h??萍脊煞萦邢薰?2022 年年度報告摘要年年度報告摘要 第一節第一節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 1 1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劃,投資者應當到 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2 2 重大風險提示重大風險提示 公司在本報告“第三節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中“四、風險因素”部分,詳細描述了公司經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敬請投資者關注相關內容。3 3 本公司董事會、監
2、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性、準確、準確性性、完整完整性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4 4 公司全體董事出席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董事會會議。5 5 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審計報告。6 6 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現盈利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現盈利 是 否 7 7
3、董事會決議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本預案 公司 2022 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為:1、公司 2022 年度凈利潤為負,為保證正常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公司 2022 年度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2、公司擬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轉增 4 股。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總股本86,034,976 股,合計轉增 34,413,990 股,轉增后公司總股本增加至 120,448,966 股(公司總股本數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最終登記結果為
4、準,如有尾差,系取整所致)。如在本報告披露之日起至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期間,因回購股份、股權激勵授予股份回購注銷等致使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的,公司將維持每股轉增比例不變,相應調整擬轉增總額。如后續總股本發生變化,將另行公告具體調整情況。公司 2022 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已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三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尚需公司 2022 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8 8 是否是否存在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 適用 不適用 第二節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公司基本情況 1 1 公司簡介公司簡介 公司股票簡況公司股票簡況 適用 不適用 公司股票
5、簡況 股票種類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塊 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 變更前股票簡稱 普通股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 中自科技 688737 不適用 公司公司存托憑證存托憑證簡簡況況 適用 不適用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董事會秘書(信息披露境內代表)證券事務代表 姓名 龔文旭 曾宇 辦公地址 成都市高新區古楠街88號 成都市高新區古楠街88號 電話 028-87869490 028-87869490 電子信箱 2 2 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一一)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服務情況情況 1、主要業務介紹、主要業務介紹 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新材
6、料、新能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移動污染源(機動車、非道路機械、船舶等)尾氣處理催化劑領域的少數主要國產廠商之一,同時,依托公司現有環保催化劑技術優勢和成熟的科研成果轉化體系優勢積極向工業催化劑、氫燃料電池電催化劑和儲能與動力電池市場拓展。公司通過近 18 年的長期研發,突破外資環保催化劑巨頭的技術壟斷,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儲氧材料技術、耐高溫高比表面材料技術、貴金屬高分散高穩定技術、先進涂覆技術等環保催化材料從配方到工藝的全套核心技術,是擁有國六汽車尾氣處理催化劑技術和產品的少數國產廠商之一。2、主要產品介紹、主要產品介紹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型的分類情況如下:(1)機動車
7、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 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是應用于各類汽油車、柴油機、天然氣車和摩托車尾氣處理的催化劑,以催化單元的形式或將催化單元及其他器件封裝于金屬外殼中后以封裝成品的形式進行產品銷售。1)汽油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 公司汽油車尾氣處理催化單元主要為三元催化劑(TWC)和催化型汽油顆粒捕集器(cGPF)。在國五排放標準階段,汽油車一般采用 TWC 方案,在國六排放標準階段,汽油車一般需要采用TWC 或 TWC+cGPF 組合方案。2)柴油機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含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處理催化劑)公司柴油機尾氣處理催化單元主要為柴油氧化型催化劑(DOC)、催化型柴油顆粒物捕集器(cDPF)、選擇性催化
8、還原催化劑(SCR)和氨逃逸催化劑(ASC)。在國五排放標準階段,柴油車一般采用 SCR、DOC+SCR、DOC+cDPF 方案,在國六排放標準階段,柴油車一般需采用DOC+cDPF+SCR+ASC 組合方案;對于非道路國四排放標準階段,主流的后處理技術路線是DOC+DPF+SCR+尿素供給單元組合方案。3)天然氣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 根據天然氣發動機的燃燒方式,公司提供不同的尾氣處理解決方案,能夠進行多種催化單元的生產。對于稀薄燃燒的天然氣車,尾氣處理催化劑主要為天然氣氧化型催化劑(GOC);對于當量比燃燒的天然氣車,尾氣處理催化劑主要為三元催化劑(TWC)和氨逃逸催化劑(ASC)。在國五排
9、放標準階段,天然氣車一般采用 GOC 方案,在國六排放標準階段,天然氣車主要采用TWC 或 TWC+ASC 組合方案。4)摩托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 公司摩托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產品系將催化劑涂層涂覆在金屬載體上制成,金屬催化單元無需封裝加工,可直接以摩托車尾氣催化轉化器的形式進行銷售配套。(2)其他產品 公司產品還包括船舶尾氣處理催化劑、工業 VOCs 凈化催化劑、氫燃料電池電催化劑和儲能與動力電池。(二二)主要經營模式主要經營模式 1、采購采購模式模式 公司產品的原材料主要包含貴金屬、載體、稀土材料和其他化學原料、封裝材料等,針對上述主要原材料,公司與兩家以上的供應商保持長期合作以確保原材料的長
10、期穩定供應。公司主要采取“以產定購”的采購管理模式,根據銷售訂單與生產計劃,結合安全庫存等因素制定采購計劃。對于貴金屬,公司通常與合格供應商簽訂長期采購框架協議,約定權利義務、定價規則等合同基本條款,通過詢價、比價進行采購,并按實際采購量進行結算。對于載體,公司根據各款產品對應的環保公告要求進行采購。2、生產模式、生產模式 公司采取“以銷定產”的訂單式生產管理模式。公司催化單元的生產,主要為對貴金屬、稀土、氧化鋁等原材料進行改性處理后,按照各產品配方,主要通過制漿系統將各種材料進行自動精準稱量后予以充分混合制得催化劑漿料,之后定量涂覆在載體內壁;公司物料流轉執行先進先出原則,按照工藝生產流程順
11、序流動,通過二維碼追溯系統和 ERP 系統對各工序物料流轉進行管控。3、銷售模式、銷售模式(1)新車/機配套 公司產品以對發動機廠、整車廠的配套銷售為主,均為直銷模式,直接向發動機廠、整車廠進行市場拓展。公司通常與客戶簽訂長期采購框架協議,原則上確定銷售產品類型、結算方式、質量保證違約責任等條款。在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公司根據客戶日常的采購計劃及實際訂單進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完成生產后,公司根據客戶要求運輸至其倉庫或其指定的封裝廠、第三方物流倉庫。報告期內,公司客戶主要采用“入庫結算”與“上線結算”兩種模式,其中商用車客戶以入庫結算為主,乘用車客戶以上線結算為主。公司的銷售定價采用行業通行的
12、“組成價格”,貴金屬、載體及涂層分別協商定價,組合產生最終成交價。貴金屬的具體定價方式包括“指定未來時點價”和“指定時段平均價”,經與客戶協商,公司對國六天然氣車采用“指定未來時點價”或“指定當月平均價”,可有效規避貴金屬價格波動風險;汽油車(含摩托車)采用“指定(過去)時段平均價”,指定(過去)時段為上月;柴油機(除SCR,其不含貴金屬)產品采用“指定未來時點價”和“指定(過去)時段平均價”,指定(過去)時段為上月或上一季度。載體是尾氣處理催化劑的關鍵部件,納入機動車型式檢驗公告,因此下游的發動機廠、整車廠通常指定載體供應商并參與定價談判,催化劑廠商可在三方協商的價格基礎上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
13、費?!巴繉印笔菣C動車型式檢驗公告中對催化劑生產企業核心工藝的通用簡稱,采用“成本加成”和“市場競價”相結合的定價模式。(2)在用車改造 公司針對在用車改造市場銷售渠道和客戶類型的不同特點,分別采用直銷模式和經銷模式。直銷模式下,公司通過各地政府機構或企業集團的招投標程序后,直接服務于油田、機場、港口、物流公司、建筑公司等企業和自然人車主,公司針對不同車型訂制開發尾氣處理產品,并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安裝、維修保養等售后服務;此外,公司還直接銷售給汽車修理廠等終端消費場所。經銷模式下,公司對經銷商均為買斷式銷售,并由經銷商負責售后服務。報告期內公司的在用車改造業務直銷為主、經銷為輔。(3)儲能與
14、動力電池 公司儲能與動力電池產品針對客戶和目標市場的不同特點,分別采用直銷模式和經銷模式。4、研發模式、研發模式 公司采取自主研發為主、產學研用及合作研發為輔的研發模式,建立自主研發機構與共建研發機構相結合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公司以關鍵催化材料和催化劑技術開發作為企業的基礎研發方向,結合環保催化劑行業技術和尾氣排放法規的發展趨勢制定公司技術創新戰略,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開發各系列催化劑產品并實現產業化。公司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主要分為平臺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兩個階段。在平臺技術研究階段,公司通過對前沿技術和排放標準的前期規劃研究,制定催化劑技術路線和核心產品方案;在產品開發階段,公司在平臺技術研究
15、成果的基礎上,根據下游發動機廠、整車廠的需求進行適應性集成產品應用匹配開發,確保最終產品能夠與下游客戶產品進行良好配套,達到相關性能要求。公司充分發揮自身技術研發優勢,與相關合作研發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明確界定各方的權利、義務,并對研究成果和知識產權的歸屬進行約定。5、生產工藝與流程、生產工藝與流程 1)催化材料生產工藝流程 催化材料生產主要包括以下流程:首先將各類原材料通過反應釜攪拌溶解,之后將溶解好的鹽、堿溶液通過各自裝置霧化后進行中和反應,通過反應釜升溫使中和反應后的原料處于特定溫度下,并控制反應時間以保證原料結晶成型。此后,通過壓濾的方式將結晶后的原料以濾餅形式濾出且通入去離子水去除過量
16、的氨,再通過球磨形式將其分散。經分散后的漿料繼續通過霧化方式去除水分,材料初步成型為粉狀,并通過干燥器去除粉料中剩余的水分。最終,粉料經特定溫度、時間、通氣量的焙燒過程后分解、定型為穩定的催化材料。2)催化單元生產工藝流程 催化單元生產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將不同組分的材料及助劑等原材料將通過研磨裝置進行混合、分散,并進行穩定反應,制備成漿料。上述漿料將通過涂覆裝置定量、均勻地涂覆到蜂窩陶瓷載體孔道內壁。此后,經涂覆好的催化單元需進入連續干燥爐內,通過特定溫度、時間長度的干燥過程去除催化劑涂層中多余的水分。最后將干燥完成的催化單元進行焙燒,通過高溫分解掉鹽溶液的結晶物,至此制造為穩定的催化單元。3
17、)封裝成品生產工藝流程 催化劑封裝成品的生產主要包括以下流程:首先按零件工藝圖要求對原材料進行激光切割與卷圓成形,經焊接、彎管、切管后成為筒體。此后,利用壓裝機將催化單元、襯墊等壓裝進上述筒體,通過焊接變位器或焊接機器人焊接后將上述部件組合并完成零部件安裝,形成裝配總成。之后對上述裝配總成進行氣密性檢測與符合性檢測,通過檢測的總成即進行產品標識并包裝入庫。(三三)所處行業情況所處行業情況 1.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 年修訂),公司屬于“C26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
18、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公司屬于“C26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中的“化學試劑和助劑制造”。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公司所處行業屬于“3 新材料產業”之“3.2 先進有色金屬材料”之“3.2.7 稀土新材料制造”之“3.2.7.3 稀土催化材料制造”,該細分行業對應重點產品及服務包括“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產品;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 版),公司主要產品屬于“3 新材料產業”之“3.1 新型功能材料產業”之“3.1.12 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劑”之“化工、醫藥及環保用催化劑”。公司屬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
19、暫行規定第四條中的“新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領域。1.行行業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1)機動車尾氣處理催化劑的性能和性價比要求不斷提高 隨著全球范圍內對大氣污染治理重視度的不斷加強,尾氣排放標準持續升級并逐步向“零排放”的目標邁進,各類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不斷降低的同時排放標準所限制的污染物種類不斷增加。目前,國六排放標準相較國五排放標準已新增了顆粒物數量(PN)、氨氣(NH3)、氧化亞氮(N2O)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未來將推出的歐七排放標準、國七排放標準亦可能新增甲醛(HCHO)、乙醛(C2H4O)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尾氣排放標準的不斷提高
20、,要求尾氣處理催化劑的性能不斷提升,亦將導致尾氣處理催化劑的用量增加,提高車輛的制造成本。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下游廠商對尾氣處理催化劑的性價比要求不斷提升。在此情況下,催化劑廠商需持續進行關鍵催化材料的研發,通過開發新催化材料或研制新配方以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滿足不斷降低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和不斷新增的限制污染物種類,同時進一步提升催化劑的活性和耐久性,以降低催化劑中的貴金屬用量,從而降低催化劑的成本。(2)工業 VOCs 的治理空間廣闊 2020 年 6 月,生態環境部印發2020 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文件要求,通過攻堅行動,VOCs 治理能力顯著提升,VOCs 排放量明顯
21、下降。2022 年 11 月,15 部委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強化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加強 VOCs 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治理。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技術主要由廢氣組分的物化性能決定,主要終端處理方法有:燃燒法(蓄熱式催化燃燒法 RCO,蓄熱式熱氧化技術 RTO),化學氧化法,生物法,粒(離)子氧化法。燃燒法中的蓄熱式氧化爐(RTO)技術路線目前是國內使用很多的路線,但存在高溫含氯廢氣和二惡英等二次污染問題。RCO 對外界溫度要求相對較低,對能量消耗沒有 RTO 大,RCO 技術是 RTO 技術的
22、整體升級。隨著工業廢氣處理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未來 RCO 技術將被應用到更多的領域,且運行成本不高,最為穩定,是公司擁有和重點開發的技術。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報道,2020 年,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741 億元,預計 2025 年將突破 1300 億元,到2030 年 VOCs 治理(含運營)市場規模將超過 1700 億元,隨著 VOCs 治理市場的高速增長,公司工業 VOCs 催化劑的需求也將大幅提升。(3)燃料電池電催化劑需求不斷上升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具有發電效率高、無污染的優點。目前,應用于汽車的燃料電池主要為氫燃料電池,
23、作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節能減排和減少碳排放的重要舉措,氫燃料電池產業受到國家和全國多個省市的政策支持。氫燃料電池電堆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氫燃料電池電催化劑則是電堆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碳載體和鉑或鉑合金組成,起到催化電池內化學反應的作用。根據美國能源部測算,當氫燃料電池電堆年出貨量 50 萬臺時,電催化劑成本將占電堆生產成本的 41%,顯著高于電堆的其他部件。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電催化劑主要依賴進口,莊信萬豐和日本田中貴金屬等外國環保催化劑廠商的技術和產品優勢顯著。與尾氣處理催化劑類似,燃料電池電催化劑的主要技術目標亦是提升貴金屬的分散度和穩定性,在提高催化效率的同時減少貴金屬用量以降
24、低催化劑成本。近年來,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增長迅速,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目標為 2025 年保有量達 10 萬輛左右、2030 至 2035 年達到 100 萬輛。在此背景下,高性能、低貴金屬用量的燃料電池電催化劑的需求不斷上升,低鉑催化劑技術已成為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需重點攻克的關鍵瓶頸技術。(4)新型儲能受國家與地方政策大力支持,發展迎歷史性機遇 全球能源革命趨勢下,新型儲能是儲能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自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以來,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引領推動新型儲能發展。
25、新型儲能憑借建設周期短、環境影響小、選址要求低等優勢,在儲能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成熟度高,憑借低成本、高安全、長壽命等優勢特點在新型儲能市場脫穎而出,在全國新型儲能裝機中占據市場主流。鈉離子電池由于材料成本優勢明顯,國內企業紛紛布局,產業鏈逐漸完善,已初步具備產業化的可能;2023 年為鈉電產業化元年,將實現批量出貨,未來有望成為鋰電池儲能市場的一個重要補充。根據 CNESA 樂觀情形下預計 2026 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 79.5GW,2022-2026 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 69.2%。在此背景下,新型儲能發展迎歷史性機遇。2.公司所處的行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
26、分析及其變化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情況情況 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是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內燃機排放后處理催化劑工作組(WG15)組長單位、移動源污染排放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理事單位及其排放后處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理事單位及其機動車污染防治專委會(CVEC)副主任委員單位、國際氫能委員會成員單位;承擔尾氣處理催化劑和氫燃料電池電催化劑相關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稀土稀有金屬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以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共 12 項,其中“十三五”和“十四五”
27、各 3 項;獲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5 項;主持或參與制修訂相關行業標準 14 項,公司是我國環保催化劑領域的領先企業。根據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下屬的機動車環保網(www.vecc-)環保信息公開系統查詢,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獲取的國六排放階段(柴油非道路和摩托車為國四排放階段)各類整車/發動機環保信息公告數量如下:車/機型分類 國六(2022.12.31)國六(2021.12.31)變動情況 天然氣-發動機型 17 14+3 柴油道路-發動機型 13 8+5 柴油非道路-發動機型(國四)15 5+10 汽油車-車型 893 87
28、2+21 摩托車-車型(國四)91 26+65 注:根據相關排放標準規定,主要以柴油、天然氣為燃料的重型汽車發動機機型可作為獨立技術總成進行型式檢驗,而主要以汽油為燃料的輕型汽車直接以車型進行型式檢驗。因此上表對天然氣車、柴油車公告數量以發動機型進行披露,對汽油車、摩托車公告數量以車型進行披露。3.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1)法規標準升級促進催化材料技術創新 從 2000 年至今,為了控制汽車尾氣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我國參考歐美等先進地區和國家的汽車排放標準體系相繼制定了一
29、系列中國的排放法規,完成了從國一到國六的跨越。目前已實施的國六標準是根據國五標準的實施情況和國內機動車實際情況進行的一次自主創新,也是目前全球最嚴的汽車排放法規之一。更高的排放標準,對催化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2)排放標準升級加速行業淘汰升級 我國現行國六 a 標準已于 2019 年 7 月陸續開始實施,國六 b 標準將于 2023 年 7 月全面實施,公司已在天然氣、柴油、汽油等各燃料類型細分市場進行全面布局并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歐七標準將于 2026 年開始執行,公司已開始參考歐七排放法規的要求針對國七排放法規提前開展預研工作,旨在為將來國七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
30、全面實施以及下一階段排放標準的進一步加嚴,行業將加速淘汰升級。(3)“零排放”的提出將進一步打開行業的市場空間 2017 年 11 月歐盟委員會提出旨在加快低排放和“零排放”汽車發展的“清潔移動”方案,為歐六標準之后排放控制技術發展指明了方向。2021 年 4 月,歐盟發布歐七排放法規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中對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進一步降低。2022 年 11 月 10 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歐洲第七階段排放標準(歐 7)”的提案,該標準計劃于 2025 年 7 月 1 日對轎車和廂式貨車生效,于 2027年 7 月 2 日對卡車和客車生效。鑒于我國機動車排放標準已與國外先進標準接軌,預計國七排放法
31、規在排放循環及限值等方面將與歐七排放法規保持一致,同時在整車車載尾氣排放測試系統、油耗循環等方面充分考慮我國國情進行相關試驗條件循環設定,屆時對尾氣處理催化劑的性能要求將會顯著提升。盡管面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但能源轉型是一場長期的社會變更,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將會是能源結構多元化的局面,燃油車、混合動力車仍然具備極強的生命力。隨著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展,排放標準將進一步提高最終實現“零排放”目標,傳統內燃機汽車將與新能源汽車發揮各自優勢并駕齊驅,疊加國產替代的加速推進,國產環保催化劑廠商的市場空間亦將進一步打開。3 3 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3.1 近近 3 年
32、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2022年 2021年 本年比上年 增減(%)2020年 總資產 2,134,642,458.79 2,287,378,064.25-6.68 1,499,566,813.0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1,864,540,751.14 1,977,623,952.43-5.72 560,025,107.38 營業收入 447,470,475.77 962,240,014.30-53.50 2,577,294,090.68 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 437,020,714.14
33、933,432,971.22-52.68 2,576,406,121.5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272,708.49 10,409,161.54-938.42 218,351,941.0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8,016,712.01-17,910,381.66 不適用 229,202,786.44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3,834,262.80 207,274,391.06-125.97-306,301,495.53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4.54 1.30 減少5.84個百分點 58.8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01 0.15-
34、773.33 3.57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1.01 0.15-773.33 3.57 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20.74 9.90 增加10.84個百分點 3.00 3.2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第一季度(1-3 月份)第二季度(4-6 月份)第三季度(7-9 月份)第四季度(10-12 月份)營業收入 96,166,056.69 98,624,110.31 115,795,813.27 136,884,495.50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89,471.89-22,072,840.91-19,942,995.
35、04-34,467,400.6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9,280,452.63-31,846,645.98-26,616,185.90-50,273,427.5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1,323,327.11 6,847,858.83-89,248,130.28 49,889,335.76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 4 股東情況股東情況 4.14.1 普通股普通股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名股東
36、情況 單位:股 截至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戶)8,972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戶)9,398 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不適用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不適用 截至報告期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不適用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不適用 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股東名稱(全稱)報告期內增減 期末持股數量 比例(%)持有有限售條件股份數量 包含轉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數量 質押、標記或凍結情況 股東 性質 股份 狀態 數量 陳啟章 0 27,863,360 32.39 27,863,3
37、60 27,863,360 無 0 境 內自 然人 南京銀鞍嶺英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0 5,605,418 6.52 0 0 無 0 其他 四川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四川資本市場紓困發展證券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2,769,529 2,769,529 3.22 0 0 無 0 其他 陳耀強 0 2,480,000 2.88 2,480,000 2,480,000 無 0 境 內自 然人 陳翠容 0 2,068,884 2.40 2,068,884 2,068,884 無 0 境 內自 然人 四川圣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0 1,893,397 2.20 1,893,3
38、97 1,893,397 無 0 境 內非 國有 法人 羅華金 0 1,810,900 2.10 1,810,900 1,810,900 無 0 境 內自 然人 成都魯信菁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魯信菁蓉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1,592,588 1,435,030 1.67 0 0 無 0 其他 申萬宏源證券中信銀行申萬宏源中自科技員工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 1 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583,681 1,405,911 1.63 0 0 無 0 其他 上海尚頎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珠海尚頎華金汽車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0 1,366,753 1.59 0 0 無 0 其他 上述
39、股東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 公司已知前十大股東中,陳啟章與羅華金、陳翠容、陳翠仙及圣諾投資、圣諾開特為一致行動人關系,銀鞍嶺英與盈鞍眾驊為一致行動人關系。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屬于一致行動人。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及持股數量的說明 不適用 存托憑證持有存托憑證持有人人情況情況 適用 不適用 截至報告期末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表決權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 適用 不適用 4.24.2 公司與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公司與實際控
40、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 5 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情況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15.1 公司所有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公司所有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 報告期內債券的付息兌付情況報告期內債券的付息兌付情況 適用 不適用 報告期內信用評級機構對公司或債券作出的信用評級結果調整情況報告期內信用評級機構對公司或債券作出的信用評級結果調整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25.2 公司近公司近 2 年的主要年的主要會計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數據和財務指標
41、適用 不適用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主要指標 2022 年 2021 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資產負債率(%)12.37 13.24 減少減少 0.87 個百分點個百分點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128,016,712.01-17,910,381.66 不適用 EBITDA 全部債務比 利息保障倍數 第三節第三節 重要事項重要事項 1 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47,470,475.77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53.50%,主要原因是受宏觀經濟下行、行業
42、周期波動、極端天氣、局部地緣性政治沖突帶來的油氣價格高企等諸多不利因素沖擊以及前期環保和超載治理政策下的需求透支影響行業整體大幅下滑導致公司銷售減少。營業成本隨收入下降相應下降 48.26%,為 422,508,175.22 元。報告期內發生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為 34,937,149.77 元、37,868,245.65 元、-10,359,982.97 元和 88,472,149.09 元,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較上年度減少11.52%和 175.07%;因人員增加人工成本增加等導致管理費用增加 25.09%;公司高度重視對核心技術的持續研發投入,研發費用較上年度增加 9.02%。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3,834,262.80 元,較上年度減少 125.97%,減少的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應收取的銷售商品款減少收到的現金減少和期末長周期物料備貨支付的現金增加導致。2 公司年度報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應當披露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原因。適用 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