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中科創達-首次覆蓋報告:深耕智能操作系統賦能萬物互聯時代-20200917(3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中科創達-首次覆蓋報告:深耕智能操作系統賦能萬物互聯時代-20200917(31頁).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 / 31 公司研究|信息技術|軟件與服務 證券研究報告 中科創達中科創達(300496)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2020 年 09 月 17 日 深耕深耕智能智能操作系統操作系統,賦能賦能萬物萬物互聯互聯時代時代 報告要點:報告要點: 深耕深耕智能操作系統智能操作系統領域領域,營業收入保持營業收入保持較快較快增長增長 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是國內外少有的能夠 提供從芯片層、系統層、應用層到云端的全面技術覆蓋的操作系統技術公 司。截至 2020 年 6 月底,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 500 家客戶,覆蓋超過 1/4 的產業鏈內世界五百
2、強企業。2015-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 CAGR 達到 31.26%,扣非歸母凈利潤 CAGR 達到 11.86%。2020 年 8 月,公司成功完 成 2020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約為 17.01 億元,將投資于智能 網聯汽車操作系統、智能駕駛輔助系統、5G 智能終端認證平臺等項目。 智能網聯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空間廣闊,公司前瞻布局快速成長空間廣闊,公司前瞻布局快速成長 根據 MarketsandMarkets 的預測,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在 2027 年 將達到 2127 億美元,2019-2027 年 CAGR 將達到 22.3%。公司憑借敏銳 的洞察力進行前瞻性戰略
3、布局,推出的智能網聯汽車平臺產品通過“軟件” 打破傳統行業邊界,始終領跑產業發展。2016-2019 年,智能網聯汽車業 務收入 CAGR 高達 118.37%,2020 年上半年,該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提 升至 27.60%。目前,公司形成了集軟件 IP 授權、產品售賣、開發服務于 一體的業務模式,與底層芯片制造商、主機廠等有成熟的合作伙伴關系。 5G 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不斷完善,AIoT 進入進入增長快車道增長快車道 在全球科技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5G 產業化進程明顯加速,據中國信息通 信研究院預計,到 2025 年,中國 5G 用戶將達到 8.16 億。在 AIoT 方面, 艾瑞咨詢
4、預測中國物聯網連接量到 2025 年將增至 198.8 億, 2018-2025 年 CAGR 將達到 32.05%。 公司于 2016 年推出 “核心板+操作系統+核心算法” 一體化的 SoM 產品,將顯著受益下游 5G 應用場景的爆發。同時,公司向 細分領域客戶提供差異化物聯網產品, 包括: 機器人、 VR/AR、 智能 Camera、 可穿戴設備、資產定位器、遠程視頻會議系統等,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投資建議與盈利預測投資建議與盈利預測 公司在智能操作系統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在萬物互聯時代有廣闊的 成長空間。預測公司 2020-2022 年營業收入為 24.42、32.15、41.50
5、 億元, 歸母凈利潤為 3.40、4.74、6.36 億元,EPS 為 0.80、1.12、1.50 元/股。 過去三年,公司 PE 主要運行在 60-140 倍的區間,預測未來三年歸母凈利 潤 CAGR 為 38.83%,高景氣度無憂,估值水平有望維持,給予公司 2021 年 100 倍的目標 PE,目標價為 112.00 元。首次推薦,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5G 建設進度低于預期; 智能網聯汽車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市場競爭加劇等。 附表:盈利預測附表:盈利預測 財務數據和估值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營業收入(百萬元) 1464.58 182
6、6.86 2442.07 3214.91 4149.75 收入同比(%) 26.00 24.74 33.68 31.65 29.08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 164.30 237.64 340.45 474.19 635.86 歸母凈利潤同比(%) 110.53 44.63 43.26 39.28 34.09 ROE(%) 11.00 12.40 8.85 11.13 13.17 每股收益(元) 0.39 0.56 0.80 1.12 1.50 市盈率(P/E) 218.92 151.36 105.65 75.85 56.57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增持增持|首次推薦首次推薦 當
7、前價/目標價: 85.00 元/112.00 元 目標期限: 6 個月 基本數據 52 周最高/最低價(元) : 108.96 / 36.39 A 股流通股(百萬股) : 289.47 A 股總股本(百萬股) : 423.17 流通市值(百萬元) : 24605.20 總市值(百萬元) : 35969.21 過去一年股價走勢 資料來源:Wind 相關研究報告 報告作者 分析師 耿軍軍 執業證書編號 S0020519070002 電話 021-51097188-1856 郵箱 聯系人 陳圖南 郵箱 -9% 37% 84% 131% 177% 9/1712/173/176/169/15 中科創達滬
8、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2 / 31 目 錄 1. 智能操作系統龍頭,核心技術高筑壁壘 . 4 1.1 業績回顧 . 4 1.2 業務概況 . 7 1.2.1 智能軟件業務 . 9 1.2.2 智能網聯汽車業務 . 11 1.2.3 智能物聯網業務 . 12 1.3 股權結構 . 13 1.4 分紅情況 . 14 2. 5G 賦能產業升級,細分賽道精彩紛呈 . 15 2.1 手機市場寒冬已至,5G 助力行業復蘇 . 16 2.2 汽車步入智能時代,銷量瓶頸有望緩解 . 17 2.3 物聯網技術成熟,AIoT 發展動力強勁. 19 3. 業務邊界不斷拓展,長期成長空間廣闊 .
9、 21 3.1 汽車業務外延拓展,軟件生態連接資源 . 21 3.2 5G 模組重磅發布,應用場景逐步落地 . 23 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 26 5. 風險提示 . 29 圖表目錄 圖 1:公司發展歷程 . 4 圖 2:營業收入與銷售毛利率情況 . 5 圖 3:扣非歸母凈利潤與銷售凈利率情況 . 5 圖 4:智能軟件業務收入情況 . 5 圖 5:智能網聯汽車業務收入情況 . 5 圖 6: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情況 . 6 圖 7:技術服務業務收入情況 . 6 圖 8:研發投入情況 . 6 圖 9:研發人員數量 . 6 圖 10: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與扣非歸母凈利潤對比. 7 圖 11:主要產
10、品與服務 . 7 圖 12:子公司及研發中心全球分布 . 8 圖 13:公司核心技術 . 8 圖 14:公司在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鏈中的位置 . 9 圖 15:智能手機解決方案 . 10 圖 16:人工智能業務架構 . 10 圖 17:Camera Turnkey 解決方案 . 11 圖 18:Auto Runner 2.5 整體架構圖 . 12 圖 19:TurboX 智能大腦平臺 . 12 oPrOpQrNpRrNtPtOpNpRrOaQcMbRpNqQmOqQkPrRyReRoMnM6MpPvMxNoNpRuOrRmO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3 / 31 圖 20:Thunder
11、comm 產品系列圖 . 13 圖 21:公司最新股權結構 . 13 圖 22:公司歷年現金分紅情況 . 14 圖 23:我國 5G 發展關鍵節點 . 15 圖 24:5G 三大應用場景 . 16 圖 25:中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 . 16 圖 26:通信技術的變遷推動手機功能發展 . 17 圖 27:中國汽車年度銷量和增長率 . 17 圖 28:智能網聯汽車的三大要素 . 18 圖 29: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全景圖 . 18 圖 30:中國車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 19 圖 31:2015-2025 年中國物聯網連接量 . 19 圖 32: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及預測 . 20 圖 33:中
12、國 AIoT 發展驅動力 . 20 圖 34:智能網聯汽車業務并購歷程 . 21 圖 35:Kanzi Connect . 22 圖 36:智能網聯汽車業務部分合作伙伴 . 23 圖 37:5G 一站式解決方案 . 23 圖 38:邊緣智能平臺架構 . 24 圖 39:智能定位解決方案 . 25 圖 40:公司 5G 矩陣的部分應用 . 25 圖 41:中科創達過去三年 PE-Band . 28 表 1:2020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 . 14 表 2:公司業務拆分(單位:百萬元) . 27 表 3:可比公司估值情況 . 2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4 / 31 1. 智能操作
13、系統智能操作系統龍頭龍頭,核心技術高筑壁壘核心技術高筑壁壘 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多次獲 得 CES 創新獎, 并榮登 “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潛力企業榜” 。 自 2008 年創立以來, 公司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智能操作系統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立足智能終端操作系 統,聚焦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助力并加速智能手機、智能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 智能行業等領域的產品化與技術創新。 公司以 “創造豐富多彩的智能世界” 為使命, 堅持“讓我們的智能技術應用于每一臺設備”的企業愿景,專注于 Linux、Android 和 RTOS 等智能操作系統底層技術及應用技術開發,
14、 持續投入開發智能視覺引擎技 術、 人機交互和終端安全等前沿技術, 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和眾多自有知識產權。 截至 2020 年 6 月底,公司擁有超過 1000 項自主研發的技術專利及軟件著作權, 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 6000 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 90%。公司在全球擁 有超過 500 家客戶,覆蓋了超過 1/4 的產業鏈內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智能操作系統 領域深耕 12 年,公司與產業鏈內包括芯片、終端、運營商、軟件與互聯網廠商等 建立了多渠道、多方位的合作關系,擁有得天獨厚的垂直整合優勢。 圖圖 1:公司公司發展歷程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1.1
15、 業績回顧業績回顧 近年來,作為智能操作系統平臺產品的全球領軍者,在數字化產業升級及全球科技 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借助全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滲透率提升的契機, 公司實現了較快的成長。2015-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 CAGR 達到 31.26%,扣非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5 / 31 歸母凈利潤 CAGR 達到 11.86%。2019 年,公司利潤顯著增長,實現扣非歸母凈利 潤 1.71 億元,同比增長 65.76%。2020 年上半年,受益于公司軟件產品的規?;?效應,智能網聯汽車業務產品化、IP 化收入占比提升,智能物聯網業務中智能模組 出貨量大幅增加,公司實現營
16、業收入 10.50 億元,同比增長 42.78%,實現扣非歸 母凈利潤 1.55 億元,同比增長 118.36%,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公司取得 了難能可貴的成績。 圖圖 2:營業營業收入收入與銷售毛利率與銷售毛利率情況情況 圖圖 3:扣非扣非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與銷售凈利率與銷售凈利率情況情況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公司深耕智能軟件、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物聯網三大市場。 2016 年以來, 公司傳統核心業務智能軟件業務呈現穩健成長的態勢。 雖然傳統智能 設備滲透率趨于飽和,公司依然通過操作系統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全球領先性, 建立了“必
17、需性”及“稀缺性”的優勢,戰勝產業發展瓶頸。2019 年,智能軟件業 務實現營業收入 9.67 億元,同比增長 13.83%。2020 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業 收入 5.59 億元,同比增長 22.89%,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 公司推出的智能網聯汽車平臺產品,通過“軟件”打破傳統行業邊界,使公司始終 領跑產業發展。2016-2019 年,智能網聯汽車業務持續快速增長,營業收入 CAGR 高達 118.37%,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升,由 2016 年的 5.45%提升至 2019 年的 26.33%。2019 年,智能網聯汽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4.81 億元,同比增長 72.27%,202
18、0 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90 億元,同比增長 64.83%。 圖圖 4:智能軟件業務智能軟件業務收入收入情況情況 圖圖 5:智能網聯汽車業務收入情況智能網聯汽車業務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0% 10% 20% 30% 40% 50% 60% 0 4 8 12 16 20 20152016201720182019 營業收入(億元)YoY銷售毛利率 -60% -40% -20% 0% 20% 40% 60% 80% 0.0 0.4 0.8 1.2 1.6 2.0 20152016201720182019 扣非歸母凈利潤(億
19、元)YoY銷售凈利率 10% 15% 20% 25% 30% 5 6 7 8 9 10 2016201720182019 智能軟件業務收入(億元)YoY 0% 100% 200% 300% 0 1 2 3 4 5 6 2016201720182019 智能網聯汽車業務收入(億元)YoY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6 / 31 在智能物聯網業務方面,公司基于端、邊、云協作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智能物聯 網產品市場占有率。 2017-2019 年, 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 CAGR 達到 43.56%。 2019 年,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達到 3.79 億元,同比增長 12.80%,公司發布了多款
20、新一 代 SoM 產品,TurboX T55 模組支持 5G 通信功能,面向邊緣計算領域,推出了邊 緣計算平臺 TurboX Edge Kit。2020 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97 億元,同 比增長 91.56%。 公司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四種:軟件開發、技術服務、軟件許可和商品銷售。2019 年, 技術服務成為收入最高的業務模式, 實現收入 7.88 億元, 同比增長 120.50%。 圖圖 6:智能智能物聯網物聯網業務收入情況業務收入情況 圖圖 7:技術技術服務服務業務收入情況業務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作為一家技術驅
21、動型企業,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研發投入不斷增長。2019 年,研發 投入達到 3.39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 18.56%,同比增長 21.21%,研發投入費用化 率為 82.80%。公司擁有一支對操作系統技術具有深入理解的全球化專業研發團隊, 截止2020年6月底, 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6000名員工, 研發人員占比超過90%。 公司非常注重合作創新, 與高通、 英特爾、 微軟等企業分別運營了多個聯合實驗室, 為元器件適配和終端測試提供先進的資源和技術支持; 與 ARM、 高通分別成立合資 公司安創空間加速器、創通聯達(Thundercomm),為創業者和創新企業提供產業 平臺, 推動人工智能、
22、 物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技術的發展; 與臨空投、 天使基金、 北極光共同成立產業投資基金,整合資源助力創新。 圖圖 8:研發投入研發投入情況情況 圖圖 9:研發研發人員人員數量數量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1 2 3 4 5 2016201720182019 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億元)YoY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1 2 3 4 5 6 7 8 9 20152016201720
23、182019 技術服務收入(億元)YoY毛利率 -20% 0% 20% 40% 60% 80% 100% 0 1 2 3 4 20152016201720182019 研發投入(億元)YoY研發投入占比 87% 88% 89% 90% 91% 92% 93%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152016201720182019 研發人員(人)研發人員占比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7 / 31 從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來看, 公司近三年來的經營質量相對 2015-2016 年改善明顯, 2017-2018 年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都在扣非歸母凈利潤的 2 倍
24、以上,2020 年上半 年,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 2.19 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 1.55 億元,經營質量較 高。 圖圖 10: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與與扣非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對比對比 資料來源:Wind,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1.2 業務概況業務概況 公司在 Android、Windows、Linux 操作系統和應用開發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涵 蓋了 BSP、操作系統內核、驅動、框架、協議棧、多媒體、應用、工具和安全技術, 圍繞操作系統核心技術,面向智能手機、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物聯網、企業市場推 出了一系列完整的解決方案及產品。此外,公司也向產業鏈各方伙伴提供開發、支 持等
25、各類服務,幫助客戶完成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 圖圖 11:主要產品主要產品與與服務服務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子公司及研發中心遍布全球 30 個地區,包括深圳、上海、南 京、成都、重慶、武漢、西安、沈陽、大連、天津、東莞、青島、杭州、臺北、香 0.0 0.5 1.0 1.5 2.0 2.5 3.0 20152016201720182019 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億元)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8 / 31 港、美國硅谷、美國圣迭戈、美國底特律、加拿大多倫多、日本東京、日本名古屋、 韓國首爾、芬蘭赫爾辛基、 德國慕尼黑、 保加利亞索菲
26、亞、新加坡、 馬來西亞檳城、 印度海得拉巴等,可以為全球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技術服務和本地支持。 圖圖 12:子公司及研發中心子公司及研發中心全球全球分布分布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公司將技術發展作為核心競爭力,從創立伊始就投入大量資源對操作系統各層面技 術進行研發,這些核心技術對于移動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硬件等領域至關重 要,能夠為終端產品帶來更高的性能、更好的體驗和差異化競爭優勢。 圖圖 13:公司公司核心技術核心技術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是移動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產業的核心技術領域之一,與 行業各個環節密切相關,在產業鏈中具有重要
27、價值。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鏈中的主要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9 / 31 參與者如移動芯片廠商、移動智能終端廠商、應用軟件廠商等均需要進行操作系統 層面的開發、調優、驅動等工作,以使自身的產品能夠迅速推向市場或提升用戶體 驗。因此,移動智能操作系統在整個產業鏈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隨著移動互聯網 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鏈中的主要參與者對操作系統開發和技術服務的需求持續增 長,從而為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廠商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圖圖 14:公司在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鏈中的位置公司在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鏈中的位置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公司自成立至今,專注于操作系統技術的研發,建立
28、底層智能操作系統軟件技術, 關鍵技術集成于芯片。 “芯片+全?!钡膬瀯?,一方面使公司的操作系統技術具有稀 缺性,另一方面,終端客戶對于已經選定的硬件平臺轉換成本較高,因而對于公司 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公司與全球各大知名芯片廠商開展深入合作,主要客戶包括高 通、華為、ARM、Intel、三星、瑞薩、TI 等。同時,公司為全球知名終端廠商提供 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客戶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三星、傳音、一加、索 尼、夏普、富士通、摩托羅拉、聯想、TCL 等。公司通過和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緊密 合作,致力于在智能終端平臺技術上不斷投入開發,為上下游伙伴提供高品質的產 品與服務。 1.2.1 智能
29、軟件業務智能軟件業務 智能軟件業務是公司的傳統業務,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智能手 表、腕投等)的軟硬件整體解決方案,軟件研發完全覆蓋內核驅動程序集成、框架 優化、運營商認證實現、安全增強、新設計的用戶界面、上層應用定制化等重要環 節??蛻羰袌鰠^域從北美到東亞(中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芯片平臺包括高 通、展訊、三星等,軟件平臺包括 Android、Windows、Linux、Tizen 等。受益于 5G 智能手機的滲透率的快速提升, 公司智能軟件業務 2020 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 同期增長 22.8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0 / 31 圖圖 15:智能手機
30、解決方案智能手機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公司在智能操作系統、圖形圖像以及 AI 算法領域擁有非常扎實的技術積累,與 AI 產業鏈上的芯片、算法、模組等全球領先合作伙伴擁有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了基 于 “底層操作系統平臺+AI 算法+行業應用” 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2019 年, 公司人工智能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38 億元,同比增長 20.56%。 圖圖 16: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業務業務架構架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1 / 31 公司在智能 Camera 開發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及全棧解決方案,并具有基于多
31、種主流芯片平臺的系統深度優化能力,對其 ISP(圖像信號處理器)的 Pipeline(處 理流程)可以進行定制化處理,研發出 HDR(暗光增強) 、EIS(電子防抖) 、NF (降噪)和 Bokeh(背景虛化)等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視覺算法。同時,公 司基于底層的 TEE(守信安全環境)自主開發出安全 AI 引擎,在人臉檢測、車載 系統中得到應用。 圖圖 17:Camera Turnkey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1.2.2 智能智能網聯汽車業務網聯汽車業務 公司自 2013 年開始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業務,專注于打造基于公司智能操作系統技 術的新一代智能網聯汽
32、車平臺產品,賦能全球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變革。公司推出的 智能網聯汽車平臺產品,通過“軟件”打破傳統行業邊界,使公司始終領跑產業發 展。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業務產品化程度的提升,公司形成了集軟件 IP 授權、產品售 賣、開發服務于一體的業務模式。 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是 “軟件定義汽車” 的軟件基礎設施, 承載所有軟件、 應用、 服務以及商業模式創新。公司與廣汽、上汽、一汽、理想、大眾、GM、豐田等頭 部車廠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均有提升。 隨著智能座艙向中低端車型的滲透率不斷提升, 越來越多的平臺開發機會相繼出現。 公司2019年推出了自動化測試臺架Auto Runner 1.0, 助力汽車IVI軟件設計
33、開發, 實現了 7*24 無間斷的全自動測試,降低了至少 40%的人力成本。2020 年 5 月, Auto Runner 2.5 問世,由三大組件構成,分別為管理平臺、腳本 IDE 組件及自動 化測試終端。 該版本測試范圍更廣、 覆蓋功能更全面, 它能夠應用于 HMI、 交互性、 穩定性、CAN 總線、按鍵模擬、語音控制、音源方位、FM 信號模擬、電源控制及 第三方應用等 IVI 各環節、全階段的測試場景。Auto Runner 2.5 突破了傳統人工測 試的局限性,使整個 IVI 測試項目周期縮短了超過 40%,效率提升超過 30%,測試 覆蓋面增加超過 60%,解決了車廠與汽車零部件制造
34、商 IVI 測試周期長、人力成本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2 / 31 高、測試設備替換繁瑣、環境搭建復雜以及人為誤報率高等諸多問題。 圖圖 18:Auto Runner 2.5 整體架構圖整體架構圖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1.2.3 智能物聯網業務智能物聯網業務 公司面向智能物聯網市場推出TurboX智能大腦平臺產品以及TurboX Cloud智能物 聯網云平臺產品, 為客戶提供物聯網應用開發的標準化產品及一站式技術支持服務。 其中,TurboX 智能大腦平臺產品是包括了核心計算模塊 SoM、操作系統、算法以 及 SDK 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TurboX Cloud 智能物聯網云平臺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 分別是設備管理平臺、FOTA 平臺、應用賦能平臺和數據分析平臺,該平臺產品為 客戶提供完整的物聯網端到端應用解決方案。 圖圖 19:TurboX 智能大腦平臺智能大腦平臺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13 / 31 2020 年 2 月, 公司旗下全球領先的 IoT 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