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流通發展司:2017-2018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3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商務部流通發展司:2017-2018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38頁).pdf(3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中國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零售行業發展報告 (2017/2018 年)年) 商 務 部 流 通 發 展 司商 務 部 流 通 發 展 司 中 國 國 際 電 子 商 務 中 心中 國 國 際 電 子 商 務 中 心 二一二一八八年年十十月月 1 前 言 2017 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并好于預期,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動能不斷增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內貿流通創新改革走向深入,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零售業圍繞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回歸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零售本質,聚焦發展品質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綠色零售,加快創新轉型,行業發展充滿活力。傳統零
2、售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合,不斷調整商品和業態結構,百貨店、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銷售保持增長,實體零售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行業經營效益繼續改善。電子商務加快向零售業滲透,電商平臺主動牽手實體零售企業,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持續提升。 2018 年,商務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促進城鄉便民消費,加快構建現代供應鏈,建設安全放心消費環境,著力推動消費升級。未來我國零售業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品質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綠色零售繼續成為行業創新轉型方向,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
3、活需要。 二一八年十月 2 目 錄 一、行業發展概況一、行業發展概況 . 1 (一)行業規模穩健增長(一)行業規模穩健增長 . 1 1.企業數量增長提速 . 1 2.銷售規模較快增長 . 2 3.大中型企業銷售好轉 . 3 (二)行業結構持續優化(二)行業結構持續優化 . 4 1.網絡零售引領消費升級 . 4 2.實體零售回暖勢頭強勁 . 6 3.無人零售成為投資熱點 . 8 (三)企業經營不斷改善(三)企業經營不斷改善 . 8 1.債務水平持續下降 . 8 2.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 9 3.成本調控初見成效 . 10 (四)行業貢獻比較突出(四)行業貢獻比較突出 . 11 二、行業發展特點二
4、、行業發展特點 . 12 (一)發展品質零售,逐步回歸零售本質(一)發展品質零售,逐步回歸零售本質 . 12 1.轉方式培育新動能 . 12 2.提品質滿足新需求 . 14 3.優服務提供新體驗 . 14 (二)發展智慧零售,技術提升購物體驗(二)發展智慧零售,技術提升購物體驗 . 15 3 1.智慧服務便捷快速 . 15 2.智慧供應即時普惠 . 16 3.智慧決策精準營銷 . 17 (三)發展跨界零售,企業加快創新步伐(三)發展跨界零售,企業加快創新步伐 . 17 1.跨線上線下的“界” . 18 2.跨不同業態的“界” . 19 3.跨不同行業的“界” . 19 4.跨國內國外的“界”
5、. 20 (四)發展綠色零售,新理念助推新消費(四)發展綠色零售,新理念助推新消費 . 20 1.創建綠色商場 . 21 2.擴大綠色產品銷售 . 21 三、行業發展環境三、行業發展環境 . 23 (一)宏觀經濟平穩運行(一)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 23 (二)消費結構顯著變化(二)消費結構顯著變化 . 23 1.從消費群體上看 . 24 2.從消費偏好上看 . 24 3.從消費內容上看 . 25 4.從消費方式上看 . 25 (三)科技創新推動轉型(三)科技創新推動轉型 . 26 (四)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四)對外開放深入推進 . 27 (五)政策環境不斷完善(五)政策環境不斷完善 . 28 四
6、、行業發展趨勢四、行業發展趨勢 . 30 4 (一)商業結構調整優化(一)商業結構調整優化 . 30 (二)發展方式創新協同(二)發展方式創新協同 . 31 (三)跨界融合持續促進(三)跨界融合持續促進 . 31 (四)市場環境不斷完善(四)市場環境不斷完善 . 32 1 一、行業發展概況一、行業發展概況 2017 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居民收入水平較快提升,城鎮化率不斷提高,為零售行業穩定增長奠定堅實基礎。零售新興業態不斷涌現,實體門店陸續創新升級,傳統業態加快回暖,行業效益顯著提升,商品結構持續優化,零售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一)行業規模穩健增長(一)行業規模穩健增長 1.1.
7、企業數量增長提速企業數量增長提速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序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零售行業繼續擴張,經營單位數量增速加快,法人企業數量保持快速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和商務部典型零售企業統計數據測算1,截至 2017 年底我國零售業經營單位共有 1938 萬個,同比增長 7.4%,增速比上年加快 2.2 個百分點。其中,法人企業單位數量為 288.8 萬個,同比增長 20%,占全部經營單位比重為14.9%, 比上年提升1.4個百分點; 個體工商戶數量1649.2萬個,同比增長 5.2%,占全部經營單位比重為 85.1%,較上年同期下降 1.4 個百分點。 1備注:下文出現的“據測算
8、”特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和商務部典型零售企業統計數據測算”。 2 圖表圖表 1 1:20162016- -20172017 年零售業經營單位數量情況年零售業經營單位數量情況 單位單位:萬個:萬個 2.2.銷售規模較快增長銷售規模較快增長 消費升級進程持續加快,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商品零售增速繼續放緩。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17年我國商品零售額為 32.7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2%,增速比上年回落 0.2 個百分點,近五年年均下降 0.7 個百分點。中美零售業銷售規模差距逐年縮小, 我國商品零售額增速仍處于較高水平,分別比美國、歐盟、日本高 5.7、6.1 和
9、 8.3 個百分點。 圖表圖表 2 2:20102010- -20172017 年商品零售總額增長情況年商品零售總額增長情況 單位:萬億元、% 240.7 1564.1 288.8 1649.2 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法人企業數量 個體工商戶數量 2016年 2017年 13.9 16.3 18.7 21.2 23.5 26.9 29.7 32.7 18.5 17.2 14.4 13.6 12.2 10.6 10.4 10.2 0510152005101520253035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
1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商品零售額 增速 3 圖表圖表 3 3:20102010- -20172017 年年中美商品中美商品零售零售額比較額比較 單位:萬億美元 圖表圖表 4 4:20172017 年世界主要國家商品零售額增速比較年世界主要國家商品零售額增速比較 單位:% 3.3.大中型企業銷售好轉大中型企業銷售好轉 據測算,2017 年限額以上大中型法人企業銷售額為 10.1 萬億元,同比增長 4.5%,占商品零售額比重為 30.9%。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 2017 年我國零售百強企業銷售規模達到 6.1萬億元,同比增長 26%,增速比上年提高 7.5
11、 個百分點,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15.8 個百分點;零售百強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16.6%,比上年提高 2.1 個百分點,創2.06 2.53 2.96 3.43 3.82 4.31 4.46 4.84 3.82 4.10 4.30 4.46 4.64 4.73 4.86 5.07 0.001.002.003.004.005.006.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中國 美國 10.2 7.1 5.3 4.9 4.5 4.2 4.1 2.0 1.9 0.02.04.06.08.010.012.0中國 南非 俄羅斯 德國 美國 法國 英
12、國 巴西 日本 4 2006 年以來最高占比。 (二)(二)行業結構持續優化行業結構持續優化 1 1. .網絡零售網絡零售引領消費升級引領消費升級 2017 年,我國繼續保持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地位。網絡零售環境不斷改善,網絡零售加速滲透,區域結構逐步優化,跨境電商、社交電商、二手電商等快速發展,品質化、智能化商品通過網絡零售平臺被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和選擇。 網絡零售在當前我國消費轉型升級進程中擔負起引領者和加速器作用。 圖表圖表 5 5:近年來網絡零售指數變化趨勢:近年來網絡零售指數變化趨勢 銷售規模增長提速。銷售規模增長提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 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 71751 億元
13、,同比增長 32.2%,增速比上年加快 6 個百分點,比美國和日本分別快 16 和 23.2 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 54806 億元,增長 28%,增速比上年加快 2.4 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貢獻率比去年同期高出 7.6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107.6 112.2 114.2 116.6 116.8 122.9 123.5 127.5 126.8 130.7 129.9 135.3 121.2 134.0 134.7 136.7 130.4 148.5 146.0 154.4 152.7 164.4 159.7 174.6 100.
14、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網絡零售發展指數 網絡零售滲透指數 網絡零售環境指數 5 15%,比上年擴大 2.4 個百分點。 圖表圖表 6 6:2 2016016 年、年、2 2017017 年中美日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增速年中美日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增速 單位:% 區域結構持續優化。區域結構持續優化。得益于國家對農村電商發展大力支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網絡零售市場結構逐步優化, 城鄉、東中西部市場發展更加協調。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中西部網絡零售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 8.5 個百分點, 其中西部地區交易額增速達到 45.
15、2%,比東部地區高出 12 個百分點。青海、西藏、甘肅等西部省份網店數量增速居全國前列。2017 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 12448.8 億元,同比增長 39.1%。農村網店達 985.6 萬家,較 2016 年增加 169.3 萬家,同比增長 20.7%。全國 832 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零售額 1207.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2.1%。 26.2 14.4 9.9 32.2 16.2 9.0 0.05.010.015.020.025.030.035.0中國 美國 日本 2016年 2017年 6 圖表圖表 7 7: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增長情況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增長情
16、況 單位:億元、% 商品供給更加豐富。商品供給更加豐富。進出口政策不斷釋放利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兩平臺、六體系”建設經驗快速推廣,“絲路電商”合作機制穩步推進,“買全球、賣全球”漸成現實,供給全球化已成為我國網絡零售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 2017 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總額達 902.4億元,同比增長 80.6%。 2 2. .實體零售回暖勢頭強勁實體零售回暖勢頭強勁 近年來,我國實體零售企業積極尋求創新轉型,著力迎合消費趨勢和顧客需求,圍繞消費者價值訴求優化平臺端,對商品、服務、硬件和環境方面的升級改造初見成效,主要業態銷售持續改善。 銷售增速全面加
17、快。銷售增速全面加快。2017 年,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 4.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3 個百分點,其中通過電子商務實現銷售額增長 26.8%,增速加快 3.2 個百分點。專1800 3530 8945 12448.8 16804 96.1 153.4 39.1 35.0 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E 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 增速 7 賣店、 專業店、 超市和百貨店等主要業態銷售
18、額增速分別為8.3%、6.2%、3.8%和 2.4%,增速比上年分別加快 6.6、3.3、1.9 和 2.7個百分點。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17 年我國連鎖品牌便利店市場規模達 1905 億元,同比增長 23%。 連鎖發展水平提高。連鎖發展水平提高。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連鎖百強零售企業銷售規模達到 2.2 萬億, 同比增長 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6%;門店總數 11 萬家,同比增長 9.1%。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連鎖百強企業線上銷售額增幅達到 78.9%,比上年提高 9.9 個百分點。其中,蘇寧易購、盒馬和孩子王等連鎖品牌線上銷售額分別占到企業銷售總額的 52
19、.1%、50%和 30%。 社區零售優勢突出。社區零售優勢突出。 在門店租金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背景下,作為最具互聯網基因和共享經濟發展前景的零售業態, 便利店具有坪效高、距離消費者近等獨特優勢,其銷售增速在實體業態中增長最快。2017 年,我國百強便利店企業銷售額平均增長率達16.9%,門店數量同比增長 18.1%,均為百強零售企業平均增幅的兩倍。 大型業態回暖向好。大型業態回暖向好。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為 68.5,同比上升 1.3,高于榮枯線 18.5,表明整體購物中心市場處于持續回暖和向好通道內。其中,現狀指數65.1,同比上升 0.9,高于榮枯線 15.1。
20、購物中心業主市場信心持續增強。預期指數 73.5,高于現狀指數 8.4,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提升 1.8,說明大部分業主對市場發展和項目運營持樂觀、向 8 上預期。 3 3. .無人零售成為無人零售成為投資熱點投資熱點 無人零售商店具備較低人力、租金和時間成本的優勢,成為零售企業和互聯網巨頭積極拓展的全新領域。 隨著應用技術趨于成熟,運營體系逐步建立,我國無人零售店鋪數量穩步增加,銷售規模有望在未來出現快速發展。據艾瑞咨詢測算,2017 年我國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達到 389.4 億元,預計到 2020 年增長率可達 281.3%,2022 年市場交易額有望突破 1.8 萬億元。 據市場研究機構 3
21、6 氪統計,2017 年新增的 31 家新零售品牌中,無人值守便利架和無人便利店品牌分別有 8 家和 6 家,占到總數的 45%;新型便利店和改造型便利店品牌分別有 7 家和 6家,占到總數的 42%。 (三)企業(三)企業經營經營不斷不斷改善改善 1.1.債務水平持續下降債務水平持續下降 據測算,截至 2017 年底零售業限額以上大中型法人企業,資產總額為 4.9 萬億元,總資產增長率為 1.8%;負債總額為 3.5萬億元,同比增長 1.0%,增幅比上年大幅回落 7.1 個百分點;凈資產為 1.5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6.4%;資產負債率為 70.2%,比上年降低 0.6 個百分點,連續兩年
22、呈下降趨勢。 9 圖表圖表 8 8:20162016- -20172017 年零售業限上大中型企業資產負債情況年零售業限上大中型企業資產負債情況 單位:萬億元 2.2.盈利能力有所增強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據測算,2017 年零售業限額以上大中型法人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為 9790 億元,比上年增長 3.3%;營業利潤為 2010 億元,比上年增長 9.2%;利潤總額為 2110 億元,比上年增長 9.9%。每100 元企業銷售額帶來的營業利潤為 2 元, 比上年提高 0.27 元;每 100 元資產創造的利潤額為 4.3 元,比上年提高 0.66 元。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我國百強實體零售企業綜合
23、毛利率為16.5%,比上年提高 0.9 個百分點。88 家滬深上市零售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 34.5%,增幅比上年擴大 19 個百分點。 4.825 3.415 1.41 4.914 3.450 1.464 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資產總計 負債合計 凈資產 2016年 2017年 10 圖表圖表 9:2016 年、年、2017 年零售年零售業限上大中型企業利潤規模情況業限上大中型企業利潤規模情況 單位:億元 3.3.成本調控初見成效成本調控初見成效 據測算,2017 年零售業限額以上大中型法人企業,商品采購成本為 8.5 萬億元,同比增長 3.1%
24、,增幅比上年回落 5 個百分點, 增速比企業銷售額低 1.4 個百分點。 營業費用、 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合計為 9270 億元,同比增長 3.7%,增幅比上年回落 4個百分點, 增速比企業銷售額低 0.8 個百分點; 工資總額為 3260億元,同比增長 3.8%,增幅比上年回落 8.3 個百分點,增速比企業銷售額低 0.7 個百分點。零售百強企業中,超市企業庫存周轉速度提高 3 個百分點, 平均周轉天數為 37.8 天, 自有品牌 SKU數量平均由 435 個增加到 633 個。 88 家滬深上市零售企業每 100元營業收入的成本為 97.2 元,比上年下降 0.5 元。 9480.0 184
25、0.0 1920.0 9790.0 2010.0 2110.0 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主營業務利潤 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 2016年 2017年 11 圖表圖表 1 10 0:20162016- -20172017 年零售業限上大中型企業成本費用規模情況年零售業限上大中型企業成本費用規模情況 單位:萬億元 (四)行業貢獻比較突出(四)行業貢獻比較突出 零售業發展壯大不但創造大量新增就業崗位, 而且還是國家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從帶從帶動就業看,動就業看, 據測算, 截至 2017 年底我國零售業從業人員共有
26、 5915萬人,同比增長 4%。其中,法人企業單位從業人員為 1785.1 萬人,同比增長 5.5%,增速比上年加快 0.4 個百分點。從稅收貢從稅收貢獻看,獻看,2017 年我國零售行業累計上繳稅金 6184.4 億元,同比增長 22.7%,增幅比上年高出 11.2 個百分點,占第三產業納稅總額比重較上年提高 0.4 個百分點。 8.256 0.894 0.314 8.512 0.927 0.326 0.01.02.03.04.05.06.07.08.09.0商品購進額 三項費用合計 工資總額 2016年 2017年 12 二二、行業發展、行業發展特點特點 2017 年,商務部圍繞創新流通和
27、促進消費兩大任務,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實施消費升級專項行動,大力發展品質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綠色零售,著力提高零售行業供給質量和效益,千方百計提升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一)發展品質零售,發展品質零售,逐步回歸零售逐步回歸零售本質本質 為順應居民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趨勢,零售企業通過轉方式、提品質、優服務,回歸零售本質,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滿意的服務。 1.1.轉方式轉方式培育新動能培育新動能 一是一是實體超市實體超市創新業態豐富體驗創新業態豐富體驗。 實體超市企業著力打造安全高效的流通鏈條、舒適便捷的購物環境,與消費者更高品質、更多元化消費升級需求相適應,
28、使超市逐漸成為城市居民購買農產品的主要場所之一。在政策引導下,步步高“好爸爸生鮮”、永輝“永輝生活”、大潤發聯合盒馬“盒小馬”、盒馬“f2”便利店、物美“品超市”、家樂?!皹O鮮工坊”等新型中小型、店中店式超市業態改革創新,突出蔬果、水產、肉類等生鮮品類,定位社區生鮮店,服務身邊消費者,提高消費便利性。北京市商務委數據顯示,2017 年北京建設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等各類便民商業網點 1210 個,其中近四分之一為疏解整治促提升補建網點;北京全市基本便民商業網點的城市社區覆蓋率達 87.4%,網點連鎖化率達 34.9%,較上年提高 5.5 個百分點。 13 二是二是電商電商平臺培育社交市場拉動消費
29、平臺培育社交市場拉動消費。依靠智能手機、 移動互聯網普及與發展,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持續涌現,電子商務企業充分發揮社交平臺的社交傳播屬性, 在傳統單一價格營銷基礎上, 融入信用營銷, 通過 “熟人” 傳播和 “拼團” 優惠等模式,吸引大量中西部、 農村地區消費者和中老年消費者享受網購的便利。透過擴大規模訂單與縮減中間環節,滿足消費者既要“質量好”、又要“價格低”的消費升級新需求。社交電商發展迅猛,淘寶特價、京東拼購相繼上線,各大電商在提供質優價廉商品同時嚴厲打擊侵犯消費者權益等侵權行為, 從商品和服務兩方面雙向升級,使市場增量培育變得可持續。 三是百貨商場三是百貨商場加速轉型加速轉型提升競爭力
30、提升競爭力。銀泰百貨、匯金百貨等積極實施數字化改造,優化商品管理機制,精準描繪用戶畫像,依托互聯網全面連通購物、支付及收貨各個環節和任意場景,為消費者提供全渠道便捷購物模式。依托新技術和大數據應用,沉浸式購物、 主題購物中心和情景式體驗的運用大幅提升購物體驗感,助力百貨龍頭成功轉型。王府井“熙地港”項目傳承當地歷史文化,母嬰室、家庭室、停車位、全場免費 WIFI 等服務和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哈姆雷斯北京王府井旗艦店集玩具與母嬰童產品銷售、 兒童休閑娛樂體驗、 互動式場景服務、 親子餐飲于一體,新店拓展和舊店改造升級同步推進。除技術創新外,傳統百貨已逐步告別“二房東”式的簡單聯營管理模式,向高度
31、參與經營的“深度聯營”模式轉變,并加大自營的比例。天虹商場“天虹 14 Discovery”和 Rain Life 系列百貨自營集合館通過高顏值、精細化場景設計與商品主題編輯,組建專業時尚買手和運營團隊,滿足消費者快速迭代的消費需求,以差異化、精準化、場景化服務提升企業競爭力。 2.2.提品質提品質滿足新需求滿足新需求 零售行業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發展,依托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建立垂直縱深與橫向一體化協作關系,推動商業數據在產供銷全流程的打通與共享使用, 企業探索發展自有品牌,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產品。網易嚴選、米家有品、唯品優選等品質電商迅速發展,同時選用自身品牌貨品,作為場景
32、補充的線下體驗店“嚴選 HOME”、“有品線下店”、“優選閣”等也在積極落地,交互體驗增強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現實認知。銀泰百貨通過數據選取小批量柔性化的定制方案, 對接供應商定制品質商品直銷給消費者, 盤活中小企業生產能力。 京東上線 “京造旗艦店”,依托供應鏈協同效應,嚴控品質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商品。新世界百貨建立包含生活類 LOL、場景類新界88、雜貨類“N+優品”等自有品牌體系。永輝超級物種門店與永輝生活 APP 上線自有品牌超級 U 選, 計劃未來自有品牌 SKU 數占比與銷售占比達到 50%。沃爾瑪自有品牌“惠宜”實現網絡旗艦店、APP 及網上超市平臺均可選購。 3.3.優服
33、務優服務提供新體驗提供新體驗 零售企業圍繞體驗做文章,為顧客營造舒適、愉悅的購物體 15 驗,實體書店、文創街區、藝術展覽正成為購物中心打造“軟實力”的重要力量。當當網實體書店“當當閱界”進駐購物中心,開設親子館,不定期舉辦簽售、藝術展覽、文化講座、主題派對等活動, 融合文創用品等以更豐富的形式和內容滿足消費者精神文化需求。大悅城主題街區持續創新,二次元空間“八吉島i-LAND”、匠心慢食主題空間“拾間”等延展實體零售業功能為消費者提供休閑和生活空間。 成都大悅城打造寵物友好型購物中心,提供寵物飲水、清潔及牽引繩租借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人性化細節服務。與此同時,零售企業深度整合會員體系,使會員作
34、為核心競爭資源,發揮社群吸引泛社群效應,成為經營客流的重要抓手。 大悅城 “良食局” 、 北京當代商城 “花枝私人生活管家”等圍繞社群會員核心價值開發“生活系統解決方案”,整合外部異業資源,讓消費與服務場景延伸到賣場之外。 (二二)發展智慧零售,技術提升購物體驗發展智慧零售,技術提升購物體驗 智能手機、 移動互聯網普及給零售業智慧發展提供必要硬件條件,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科技提升購物體驗。 1.1.智慧服務便捷快速智慧服務便捷快速 非現金支付方式促進無人零售快速發展,自動售貨機、無人貨架、智能貨柜等與其他零售形態一起與消費者建立無縫持續、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全方位、全天候滿足消費需求。天貓無人書
35、店、京東“Joy Space”和 X 無人超市相繼開業,RFID 及無感支付技術增強年輕人自主體驗。 蘇寧等將數字無人貨架布局辦公 16 場景,可精準跟蹤每個貨架實時動銷情況,實現系統自動補貨并實時抓取庫存數據,完成智能補貨提升效率。自動售貨機作為最早無人零售形態,種類目前已涵蓋零食、飲料、酒水等預包裝食品,現磨咖啡、現榨橙汁等鮮食,以及衛生用品、廁紙、美妝等日用品三大類,遍布機場、校園、醫院、酒店等人流密集場所,滿足消費者碎片化、 潮汐式需求。 京東 JIMI 等客服智能助手 7*24小時實時響應, 精準感知用戶情緒并在回復表達中蘊含相應情感,讓互動更有溫度。 2.2.智慧供應即時普惠智慧供
36、應即時普惠 互聯網技術應用推動供應鏈協同平臺建設, 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對接終端網點優勢,拓展便民增值服務,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無人倉群與智能物流樞紐相繼建立提升倉儲效率,智能分單加快商品流轉速率,智能預測圍繞消費者需求洞察趨勢、精準采購、高效配送,將高需求產品進行倉儲前臵,令即時配送媲美到店體驗,實現小時級物流、分鐘級送達。京東智慧供應鏈系統實現自動化采購訂單超過五成, 近 20 萬種商品實現自動定價,每天有超過數百萬件貨物在系統驅動下自動在 500 多個倉庫間以最優路徑調撥, 促進商品流通成本比社會化物流降低50%以上,流通效率比社會化流通提升 70%以上。在大數據全網鏈接的智慧供應體系
37、下,盒馬依托商圈門店,將家庭應急服務升級為 7*24小時配送,實現 3 公里內 30 分鐘送達,定位從“生鮮新零售”升級為“社區生活中心”,以商業創新服務社區建設。餐飲企業 17 及便利店依托餓了么等外賣即時物流體系,共同打造“30 分鐘生活圈”。菜鳥聯合圓通、中通、韻達、申通、百世等主要加盟制快遞企業協同共享布局末端共同配送, 促進高效配送體系進一步提升。蘇寧物流將在全國建設 5000 個無人機智慧物流樞紐,覆蓋全國的無人機通航、研發、生產和售后地面服務網絡。 3.3.智慧決策精準營銷智慧決策精準營銷 各大零售企業充分運用日常積累的商品和消費數據, 加強與外部數據共享共用,針對不同種類的需求
38、進行精準營銷。銀泰百貨對手機號碼進行身份識別, 從數據庫調取相對應客戶的全網消費記錄,定義客戶屬性,分析消費偏好,并有針對性將各種促銷信息、優惠券推送到客戶移動終端上。王府井打通線上商城和線下百貨前后端數據,記錄和分析用戶線上瀏覽和購買行為,精準進行品類推薦和營銷;同時在客戶來到線下門店時,識別客戶身份,推薦與其需求相對應商品,并進行路線引導。新世界百貨搭建 VIP 會員體系,對接 POS 系統、網站數據接口、停車場系統接口、客流系統接口等多個系統,多渠道獲取整個運營過程中不同層次消費者有效數據,對會員數據價值進行深度挖掘,精準定向營銷。此外,一些企業與平臺之間的會員體系、供應鏈、金融系統、公
39、眾號、社交媒介、小程序、移動支付等工具已實現全面打通和聯合。京東與騰訊合作“京騰計劃”目前已有超過 300 家合作品牌加入。 (三三)發展跨界零售,企業加快創新步伐發展跨界零售,企業加快創新步伐 18 零售企業跨界合作、復合發展蔚然成風,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創新場景、豐富內容、增強體驗,新業態、新模式創新使零售業態向社交體驗中心、家庭消費中心轉變。 1.1.跨線上線下的“界”跨線上線下的“界” 一是一是線下企業主動觸網線下企業主動觸網。 永輝創新超級物種及 BRAVO 智能體驗超市等門店,形成“生鮮超市+餐飲體驗+永輝生活 APP”為核心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體驗式新零售”。蘇果上線華潤集團旗下綜合電
40、商平臺“華潤通”,且共享會員體系,可與華潤旗下各業態商戶共享會員權益。眾多老字號借助線上流量、技術等展開跨界合作, 故宮淘寶與北京老字號稻香村在天貓推出的 “酥酥乎乎”糕點禮盒銷售火爆;天貓年貨節期間老字號品牌銷量實現 300%的整體增長,電商成為老字號銷售增速最快渠道。華潤萬家、人人樂、百佳超市等超市集團,全家、7-11 和羅森等便利店企業,加快入駐網絡平臺,實現線上快速接單、揀貨及響應,同時作為線上企業前臵倉, 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線上線下購物體驗。 二是二是線上企業積極落地線上企業積極落地。 電子商務企業在全國廣泛鋪設生鮮超市。天貓國際跨境保稅線下店、網易考拉線下實體店“海淘爆品店”
41、等跨境電商實體業態抓緊落地。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居然之家并協助其賣場全面數字化升級。電商企業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購重組等多種形式加快整合線上線下資源,走融合發展道路,線下實景式用戶體驗短板成為線上企業補強重點。京東新通路、阿里零售通、蘇寧零售云作為線下實體店與線上大數據支 19 持的智慧零售端口,將訂貨、物流、銷售等各環節聯系重構,促進形成線上帶動線下,線下反哺線上的全新交互商業形態。 2.2.跨不同業態的“界”跨不同業態的“界” 大型企業充分發揮其在商品經營、 物流配送及數據資源方面的優勢, 大力發展設施高效智能、 功能便利完備、 信息互聯互通、業態功能互補、客戶資源共享的業態綜合經營體。
42、蘇寧易購云店持續升級, 引入蘇寧極物、 蘇鮮生、 蘇寧 Biu 無人店、 生活家居、錦契美妝、魚躍等新業態,關注消費者自主體驗,營造舒適、自然的科技購物空間。 京東 7FRESH 采取門店加 APP 模式, 集海鮮、果蔬、肉禽蛋、烘焙、鮮花、餐飲、雜百等業態于一身,提供以門店為中心 3 公里范圍內半小時送達服務, 令消費者既可以到店邊挑食材邊看話劇, 感受生鮮零售場景和文化藝術產生的化學反應, 也可以足不出戶享受最好美食。 華潤萬家 Ole 新零售門店、家樂?!皹O鮮工坊”、當當網“當當閱界”等跨界新業態不斷出現,集網紅茶令、咖啡、生鮮、書吧、概念廚房、創意空間等為一體的協同聚合式混業經營業態為
43、消費者打造新生活空間。 3.3.跨不同行業的“界”跨不同行業的“界” 零售企業破除行業思維定式, 向與核心業務相關領域積極拓展探索嘗試,向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和互動體驗。有屋蟲洞、網易考拉、網易嚴選、海爾全屋、博洛尼、有住、克路德機器人等企業等聯手打造智能泛家居公園 INXpark,通過打通線上線下、AI 賦能和深度體驗的場景構建,整合設計、供應鏈、物流、安 20 裝等服務,串聯起不同行業品牌形成無障礙交易。宜家、無印良品、網易嚴選等跨界酒店行業,開設生活美學酒店;通過酒店打造場景式銷售渠道,展現各自品牌美學理念和風格。京東便利店接入檸檬洗洗的洗衣業務, 成為國內首個規?;尤?O2O 洗衣業務
44、的便利店體系。北京西城天虹百貨、新街口百貨等 10 余家大型百貨商場分批轉型為社區型購物中心, 具備百貨、 超市、 餐飲、培訓教育機構、兒童游樂場所、旅游咨詢機構等多種功能,與周邊國安社區、 盒馬等形成商圈和社區商業相互促進的便民、 親民、利民消費生態環境。 4 4. .跨國內國外的“界”跨國內國外的“界” 2017 年, 中國海關驗放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額 565.9 億元,同比增長120%。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增加我國商品市場有效供給,縮小進口消費品境內外價差,滿足消費者多元化消費需求,吸引境外消費回流。商務部發布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統計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未來國內跨境電商進口消費額將繼續攀升。另
45、一方面, 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日益成為中國商品開辟海外市場的新通道。2017 年跨境網絡零售出口增速達 41.3%。 零售企業積極 “走出去”構建海外營銷網絡,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阿里巴巴速賣通成為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跨境出口 B2C 零售平臺。截至 2017 年底用戶遍及全球 2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海外買家數累計突破 1 億, 其中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用戶占比達到 45.4%。 (四四)發展綠色零售,發展綠色零售,新新理念助推理念助推新消費新消費 21 綠色循環的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綠色健康的消費方式推動綠色流通快速發展。 1.1.創建創建綠色商場綠色商場 各級商務主管部門
46、強化綠色發展、循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16353 號),商務部下發商務部辦公廳關于做好 2017 年綠色流通有關工作的通知 并組織制訂出臺 綠色商場 標準 (SB/T11135-2015) ,培育發展一批綠色商場,引導傳統商業向綠色商業的轉型。目前已培育兩批 85 家集門店節能改造、節能產品銷售和廢棄物回收于一體的綠色商場。 北京翠微大廈通過使用高效壓縮機、 LED燈、熱能回收、數字控制等先進技術,推動空調、冷藏冷凍、照明、給排水、包裝物等環節節能減排,取得良好效益。地方加快落實綠色循環消費工作。湖南等地開展“省級綠色商場”創建工作,鼓勵采用先進適用節能環
47、保技術,開展“限塑行動”和“廢棄家電回收”。 2.2.擴大綠色產品銷售擴大綠色產品銷售 北京市商務委主辦 “2017 節能產品促銷節” 發動大中電器、雙安商場等商家 180 個實體門店和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 3家電商平臺, 北京地區消費者可享受補貼的節能減排商品達到兩萬余個品種。據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和市節水辦測算,節能減排商品節電 3 億度,折合標煤 10 萬噸,相當于 9 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節水 15 萬噸,相當于 1500 個家庭一年的用水量;減少二 22 氧化碳排放24.6萬噸。 2017年全年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1240.09萬輛,累計同比增長 19.33%,交易額 8092.72
48、 億元,同比增長34%。 23 三三、行業發展環境、行業發展環境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發展階段上,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結構上,消費已經成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發展動能上,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成長,共享經濟、分享經濟、網絡零售快速發展,企業生產經營和商業運營模式在互聯網平臺介入下愈發靈活。 (一)(一)宏觀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經濟平穩運行 宏觀經濟持續穩定向好, 為零售行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82.7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6.9%。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6.6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10.2%,連續第 14
49、 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為 58.8%,連續第四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溫和上漲 1.6%,漲幅比上年回落 0.4 個百分點。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 元,名義增長 9.0%,實際增長 7.3%,跑贏 GDP。國際金融機構紛紛預測 2018 年我國經濟增速將達到或超過 6.5%,經濟仍處在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二二)消費結構顯著變化消費結構顯著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惫┬杳馨l生轉變, 需求方已經由基本的 “量” 需向現在的 “質
50、”需轉變,引導零售企業在發展方式上轉變升級。 24 1.1.從消費群體上看從消費群體上看 一是中產階級群體一是中產階級群體規模較大規模較大。據國家統計局測算,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 3 億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 30%以上,成為消費升級背景下零售行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二是收入二是收入偏低偏低群體依然大量存在。群體依然大量存在。 我國中等偏下收入、低收入和超低收入人口超過 10 億,城鄉、東中西部居民仍存在較大收入差距,還有 21 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25000 元。但收入不平衡并不影響收入偏低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成為許多零售企業新的
51、發展方向。三是三是人口老齡化拉動銀發經濟。人口老齡化拉動銀發經濟。目前我國 65 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1.4%。新時代老年人擁有更多財富并緊跟流行時尚,活動范圍已不僅僅局限于距離較近的社區便利店。 老年消費者愿意 “觸網”享受網購便利,對旅游、健身、約會、購物等方面的更高需求也有待零售企業進一步發掘和滿足。 2 2. .從消費偏好上看從消費偏好上看 消費者從關注價格向關注品種、 品質、 品牌轉變, 健康消費、品質消費、 綠色消費特征進一步突出。 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 2018年一季度我國網絡零售市場文化、健康、旅游消費增長迅速,圖書音像、文化辦公用品和中西藥品銷售額增速均超過 50%,文化內涵
52、、消費體驗成為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艾瑞咨詢等發布的2018 新消費崛起趨勢白皮書顯示,新時代年輕人個性化需求崛起,更加追求個性和自我,需要獨特的品牌文化彰顯擁 25 有者與眾不同的氣質。此外,社交電商及自媒體快速發展讓所有人都能成為傳播者、銷售者,通過便捷的在線反饋機制逐步參與商品生產和設計環節,令消費者在商品不能滿足需求時拓展、改變自身角色。 3 3. .從消費內容上看從消費內容上看 商品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智能節能、綠色環保等商品需求旺盛,帶動升級類、品質類商品銷售提速。服務消費提質擴容,餐飲、旅游、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快速增長且呈現品質化、細分化趨勢。消費能力攀升、消費偏好變遷以及消費
53、內容轉變,推動消費邊界進一步拓展。 阿里巴巴戰略合作百聯集團, 入股聯華超市、大潤發、居然之家等實體零售企業,正大集團、沃爾瑪等進駐網上超市,蘇寧、騰訊、王府井等合作、并購不斷。各大企業行業分界日益模糊,傳統零售商不斷向綜合服務提供商發展。 4 4. .從消費方式上看從消費方式上看 在移動消費方面,在移動消費方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7 年線下消費使用手機網上支付比例由 2016 年底的 50.3%提升至 65.5%, 線下手機支付加速向農村地區網民滲透, 農村地區網民使用線下手機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 年底的 31.7%提升至 47.1%。在在信用
54、消費信用消費方面,方面,隨著超前消費理念日益深入,信用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融之家和易觀數據,2017 年我國傳統金融機構新增消費信貸 3.9 萬億元,為歷年最高值?;ヂ摼W平臺消費信貸消費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年末 26 余額達 3500 億元。據銀聯和京東數據,我國居民銀行卡消費中信用消費同比增長 60.6%,增速比非信用消費高出 28.9 個百分點。 (三三)科技科技創新創新推動轉型推動轉型 隨著新經濟與傳統產業不斷加速融合,推動零售業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重塑,為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注入強勁動力。 一是一是數字化數字化包裝延伸交互。包裝延伸交互。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持續完善
55、,二維碼、AR 增強現實、隱形水印、數字水印、點陣技術、RFID 電子標簽等智能包裝以及區塊鏈技術加速應用,為企業精準帶來從生產到銷售全方位的商品信息,讓消費者更透明的了解商品流通全過程, 享受更高品質的商品服務。 二是數字技術改造供應。二是數字技術改造供應。首先,數字化技術聯通生產及供應各環節數據,訂單化生產及存貨優化有效提升庫存周轉。其次,數字化技術打通線上與線下數據,同樣是貨比三家,消費者方便評估商品的價格、質量、性能指標,企業則快速迭代,提供與需求相適應的商品。再次,數字化技術鏈接商圈與場景,識別區域消費人群特征,企業有針對性打造特定購物場景、主題街區,增強用戶粘性。最后,數字化技術結
56、合硬件與應用,關聯零售終端與客戶使用數據,不僅提高與顧客的交互效率,更為營銷與決策提供數據依據。 三是智能手機普及互聯。三是智能手機普及互聯。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 7.72 億,互聯網普及 27 率為 55.8%;手機網民規模達 7.53 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由 2016 年的 95.1%提升至 97.5%。 我國農村網民達 2.09億人, 占農村人口比重從 2007 年的 7.4%提升至 2017年的 36.1%。智能手機普及不僅提高了互聯網在農村的滲透率, 也使消費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購物暢通全渠道。 四是移動支付領先全球。四
57、是移動支付領先全球。移動支付技術日新月異,為無人零售,以及需求小微、快捷的零售業態發展提供良好基礎。2017年, 我國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金額占網絡支付總業務金額的比重分別為 26.9%和 73.1%,移動支付業務比重大幅提升。移動支付業務規模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國內商業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 375 多億筆、金額 202 多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46.1%和 28.8%。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2390多億筆、 金額105多萬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46.5%和106.1%。 (四四)對外對外開放開放深入深入推進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支持多邊
58、貿易體制;加大放寬外商投資準入,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促進公平開放競爭,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是加快商簽一是加快商簽、實施、實施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目前我國已經和東盟、 新西蘭、 新加坡、 瑞士、 韓國等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隨著這些自貿協定逐步實施, 近年來我國消費者無論是在大眾消費品還是在中高端品質商品方面都獲得更加豐富的選擇, 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國外商品。 28 二是推進國內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是推進國內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當前, 我國努力形成 “1+3+7” 、 覆蓋東西南北中的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新格局。自貿試驗區扎實做好改
59、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 通過載體平臺建設和制度創新,實現貿易便利化與投資便利化,有力推動跨境電商發展。 三是倡導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三是倡導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正在成為引領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鮮明旗臶。截至 2018 年 6 月 22 日,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包括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相關合作協議的國家)共計 79 個。據普華永道調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與中國發展貿易和電子商務普遍持支持態度, 愿意在政策法規、基礎設施及物流配套方面進行配合。這有利于我國零售企業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進出口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
60、四是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四是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 年 11 月,我國將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這是我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 舉辦進口博覽會, 對參展進口商品給予稅收優惠、貿易便利化政策, 將降低進口商品價格、 豐富國內市場商品供給,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品質化需求,進而推動經濟和消費升級。 (五五)政策政策環境不斷完善環境不斷完善 商務部把握消費升級新趨勢,從行業指導、政策保障、智力支撐方面支持零售業創新轉型,著力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益。一一是是強化強化政策政策支持支持。以改造提升高品位步行街、擴大中高端商品進 29 口、創建綠色商場等為重要抓手,實施消費升
61、級行動計劃,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推進消費升級。推動業態與資源優勢互補,做好商圈升級與區域建設協同、步行街提檔與綠色出行方式結合、國際優質商品供給與中華老字號精品匯聚,聯動發展增強商圈影響力。二二是擴大零售開放。是擴大零售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推進大型電商平臺企業跨境業務,提升商品和服務品質。建設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站式進口交易服務平臺, 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范圍,發展免稅店,以豐富消費品供給來源,滿足中高端進口商品和服務需求,促進消費回流。三三是打造骨干標桿。是打造骨干標桿。建立完善重點零售企業聯系制度,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加強企業交流合作,推動重點零售企業提高信息化、標準化
62、、集約化水平,使其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 “排頭兵” 、 踐行改革創新的 “試驗田” 、反映市場趨勢的 “晴雨表” 。 密切關注企業創新轉型進程, 總結、提煉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經驗,多渠道推廣典型模式和成功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四四是抓準形勢研判。是抓準形勢研判。對于零售業發展較快的地方,優化服務效能,縮短響應時間,為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新活力營造良好環境;對于仍需加快發展的地方,重點補齊體系建設短板,在了解居民消費習慣與現實需求的基礎上,推進體驗業態發展。 30 四四、行業發展趨勢、行業發展趨勢 總體上看,我國零售業行業規模增長領跑主要經濟體,創新轉型取得明顯成效,但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
63、。2018年,商務部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建設世界第一大商品消費國和經貿強國目標,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推動廣大零售企業加快創新轉型,著力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一)商業結構調整優化商業結構調整優化 一一是是優勢資源優勢資源延伸下沉延伸下沉。物流配送、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將加速發展,行業資本、品牌和技術優勢將逐步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由城鎮向農村延伸和下沉,培育新的市場增量,實現以城帶鄉、城鄉協同發展。二是業態結構豐富創新。二是業態結構豐富創新。購物中心、百貨店、家居市場等業態及時調整經營結
64、構,提升購物環境,豐富體驗業態,由傳統銷售場所向社交體驗、家庭消費、時尚消費、文化消費中心等轉變。連鎖化、品牌化社區便利店及社區超市將加快發展,結合電商、物流、農超等對接優勢,形成集基本生活服務于一體的便民生活服務圈。三是商品結構合理完善。三是商品結構合理完善。在深入洞察各級消費群體需求的基礎上,企業將不斷調整和優化商品品類,著力增加智能、時尚、健康、綠色商品品種,既要增強商品品質與增值服務,又要降低生產流通成本,以合理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商品。 31 (二)(二)發展方式創新協同發展方式創新協同 一是經營機制創新。一是經營機制創新。大商集團、華潤等龍頭企業在理念、技術、模式等方面持續創
65、新,百貨店、購物中心、超市等業態將圍繞經營客流理念,不斷深化平臺端打造,加強重度運營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強化供應鏈管理,提高供應鏈管控能力和資源整合、運營協同能力,加快商品個性時尚創意與開發,發展自有品牌強化核心競爭力。二是組織形式創新。二是組織形式創新。業務創新先行,通過業務流程創新驅動組織變革。連鎖經營將向多行業、多業態、數字化方向發展, 大數據等技術在精準營銷、 加盟商招募、 協同管理、業務培訓等方面助力企業經營水平提升。 龍頭企業向社會開放共享自有物流設施、零售網點,有望進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服務體驗創新。三是服務體驗創新。更多企業將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顧客消費行為,充
66、分發揮社群吸引泛社群的作用,圍繞社群消費者開展精準服務和定制服務,加強移動支付、自助服務、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靈活運用網絡平臺、移動終端、社交媒體與顧客互動,做深客戶體驗,依靠智能化無人零售科技滿足人們碎片化消費需求,打造全時段商業體驗,吸引更多的泛社群消費者走進賣場。 (三)(三)跨界融合持續促進跨界融合持續促進 一是一是線上線下線上線下加速加速融合。融合。 線上線下優勢企業將通過多種形式整合資源、相互滲透、全面賦能,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融合,實體零售與網絡電商由 32 相互競爭加速向合作共贏轉變,電子商務繼續邁向高質量發展。二是二是多領域多領域優勢優勢
67、協同。協同。物聯網、人工智能、增強與虛擬現實以及智能語音技術將持續改變購物方式,企業借此強化業態優勢,實現功能互補,會員、供應、支付、社交等體系全面打通促進客戶資源共享,與文創產業、會展旅游等行業展開跨界聯動,提升體驗服務軟實力。三是三是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越來越多零售企業將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協定、 自由貿易試驗區、 進口博覽會等政策平臺,引入資本技術推動創新轉型,引進品質商品豐富市場供給,利用制度創新優化進口環節,提升跨境貿易規模與效率。將借助“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構建海外營銷和物流服務網絡,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 (四四)市場環境不斷市場環境不斷完善完善 一是消費一是消費集聚集聚示
68、范作用示范作用將明顯將明顯提高提高。 隨著高品位步行街培育工作有序推進,不同經營模式和業態將實現優勢互補、信息互聯互通、 消費客戶資源共享, 商圈消費引領示范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域內資源整合能力和消費集聚水平將明顯提高。 二二是是綠色綠色消費消費理理念念繼續繼續深入人心深入人心。 隨著綠色餐飲培育和綠色商場創建示范活動持續開展,“互聯網+回收”模式不斷創新實踐,汽車循環消費政策逐漸落實,消費者綠色節儉的消費理念逐漸形成。未來零售行業將通過綠色采購與綠色流通, 進一步向消費者傳遞綠色消費理念、銷售綠色產品,進而帶動整個社會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三是是零售零售網點布局網點布局將將更加合理更加合理。 城鄉
69、人口規模和生產生活需求使零售 33 網點建設差異化推進,企業將更多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整合信息資源,使各類市場主體合理把握開發節奏、科學配臵商業資源,解決零售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展望 2018 年,我國經濟將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雖然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行徑擾亂了全球貿易秩序和市場格局,我國宏觀經濟和居民收入受到了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沖擊,但國家通過持續擴大內需、 繼續推動改革開放將經貿摩擦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尤其是商務部在內貿流通領域推出了 6 個方面18 項促進消費升級措施,優化了消費環境、釋放了消費潛力,為零售行業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同時,在政策、技術作用下我國零售企業轉型升級的熱情依然高漲,創新舉措不斷涌現。綜合考慮上述因素, 預計 2018 年我國商品零售行業規模將增長 9.3%,達到 34 萬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