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碳中和”加速供改布局龍頭“?!闭邽橥酰?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碳中和”加速供改布局龍頭“?!闭邽橥酰?2頁).pdf(1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雙焦行業:冶金剛需較難替代,碳中和或收緊供給雙焦之于鋼鐵短期較難替代。不同于動力煤消費可被清潔能源替代,煉焦煤與焦炭需求則與鋼鐵生產息息相關,焦炭作為還原劑仍是冶金剛需,較難通過其他技術工藝實現大范圍替代。目前具備替代傳統長流程煉鋼潛力的技術工藝主要有短流程電爐鋼和氫能煉鋼技術,但均存在一定發展障礙,如電爐鋼所需的廢鋼供應仍無法廉價獲得,且電力成本較高經濟性不足;氫能煉鋼則面臨氫氣成本高昂,儲氫較難等困境。長期來看,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傳統煉鋼的碳排放成本或將提升,而替代技術的突破降低成本或使傳統煉鋼失去成本優勢,從而促使雙焦需求下滑。但短期內,雙焦在煉鋼流程中仍較難替代?!疤?/p>
2、中和”背景下,鋼材需求仍具備增長潛力。2016 年以來,鋼鐵行業不斷深化供給側改革,落后產能持續出清,供給端結構的到優化,伴隨經濟穩定增長,基建力度加大,國內粗鋼及鋼材產量重新進入持續增長通道。2020 年即使在新冠疫情沖擊影響下,國內鋼鐵行業仍然實現了明顯的產量正增長,鋼鐵消費量創下歷史新高,全年新增鋼鐵消費高達 1 億噸?!笆奈濉逼陂g“兩新一重”指引下新老基建共同發力,同時“碳中和”背景下特高壓電網布局、風光電等清潔能源建設、新能源汽車普及等多方面貢獻需求增長點,鋼鐵需求仍有增長潛力。雖然近期政策端提出控制鋼產量以達到環保及減排的目的,但我們認為市場化原則應是主要手段,限產僅是手段而不是
3、目的,控制鋼產量應是長期目標,在需求具備增長潛力的基礎上,對于產量的控制重心更多是在供給端過快增長以及產能結構優化調整等方面,高質量的供需匹配或是未來主要方向?!疤贾泻汀蓖苿咏固啃袠I再度供改,供給收緊預期增強。2020 年焦炭行業去產能力度加大,多地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推進焦化環保改造規劃任務按期完成,各主產地省份均加大了去產能力度,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四省同比減產明顯。2020 年全國焦炭累計產量為 4.71 億噸,同比持平。根據 Mysteel 數據,2020 年或共計淘汰產能達 7600 萬噸,實現產能凈減少 2100 萬噸左右,約占2019 年總產能的 4%?!疤贾泻汀北尘跋?,政策對于
4、新增產能的批復愈發嚴格。例如2021 年2 月內蒙古發布能耗“雙控”規劃,其中提到對新上焦炭項目實行能耗量等量或減量置換,不得突破現有能耗上限??梢灶A見,焦炭行業將面臨存量減少、增量受限的供給格局,供給端收緊的預期增強。緊供給格局鑄就焦炭高盈利性。中長期來看,焦炭供給將處于收緊趨勢,基本面利好焦價中樞上移。從 2020 年去產能過程中來看,焦炭價格在去產能收緊供給后快速上漲,焦企盈利性在供需改善過程中達到歷史新高?!疤贾泻汀北尘跋?,焦化行業壁壘提升,將有利于鞏固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盈利改善。焦煤集中度提升,或受益產業鏈價格傳導。與動力煤供改邏輯同理,煉焦煤供給結構伴隨去產能及產業整合也將得到優化,集中度得到提升。不同的是,煉焦煤由于其資源分布相對分散、產業鏈上下游聯系緊密,主要呈區域性集中,主要為山西、安徽、貴州等地。由于焦炭價格中樞上移,在產業鏈價格傳導作用下,焦煤價格或預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