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養老市場供需狀況及海陽股份運營模式分析報告.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中國養老市場供需狀況及海陽股份運營模式分析報告.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 上游主要包括醫療器械與設施、信息化解決方案和人才教育與培育;(2) 中游按養老模式的不同分為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傳統居家養老是由女兒照料同住的老人,負擔幾乎全部的長期照料、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養老事項。受傳統文化影響,居家養老為我國主流養老方式,大約 96%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家庭養老的負擔主要包括經濟保障、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三個方面。社區養老: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但由社會提供商業化的養老服務,相當于以居家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社區養老服務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物理社區中心和社區服務信息網。前者主要是在社區機構為老人提供基礎健康診所,康復訓練、陪護等服務,大多
2、數服務是免費,部分低于市場價格,后者主要由社區通過老年人熱線提供。機構養老:指以提供住所為載體,為老人提供飲食起居、醫療健康綜合性服務機構,主要分為政府型養老機構、政府扶持型養老機構和民營養老機構,具體為保障型、普通型和高端型三種類型。保障型機構一般由政府或政府與集體合辦,以敬老院、社會福利院為主的非盈利機構,主要分布在城鎮、郊區和鄉村。普通型養老機構則是由政府扶持、服務運營機構負責支持的營利性或非盈利性機構。高端養老機構是由社會資本建設運營的營利性養老機構、其收費較高。目前,我國養老機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四大經濟圈。(3)下游包括老人和支付方,目前我國養老支付方主要包括個人支付、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養老基金制度為社會養老提供保障。我國成立了養老基金制度,養老保險基金由國家、企業和勞動者共同負擔,由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籌集并管理,根據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 年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5.32 億人,比上年末增加 874 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 1.6億人。2019 年,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 4107 億元,基金支出 3114 億元。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