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國防軍工行業:業績釋放是當前投資主線弱化風險偏好對軍工配置的影響-210524(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國防軍工行業:業績釋放是當前投資主線弱化風險偏好對軍工配置的影響-210524(20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5 月16 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后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此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繼天和核心艙后,今明兩年將實施 11 次飛行任務,包括 3 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 次貨運飛船和4 次載人飛船發射,預計2022 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鳳凰網航天)3.2.3.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科研團隊根據“祝融號”火星車發回遙測信號確認,5 月15 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
2、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鹦翘綔y風險高、難度大,探測任務面臨行星際空間環境、火星稀薄大氣、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戰,同時受遠距離、長時延的影響,著陸階段存在環境不確定、著陸程序復雜、地面無法干預等難點。天問一號任務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發射、行星際飛行及測控通信、地外行星軟著陸等關鍵技術,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觀察者)3.3. 國際防務3.3.1. 美軍9 萬噸戰艦服役或將部署南海,是航母卻能搭載 F35美國海軍最新一艘遠征移動基地艦近日正式服役。美國海軍高官在該艦的服役儀式上表示,可以將該艦派往南海,對抗所謂的“中國威脅”。報道稱
3、,“米格爾基思”號遠征移動基地艦的建造花費了大約兩年時間,該艦將永久部署在海外,它的首個作戰基地將設在塞班島。該艦將搭載約 100 名海軍艦員和 44 名平民艦員,巨大艦體使其能夠部署一個寬闊的飛行甲板,可以容納美國海軍最大的重型直升機 MH-53直升機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F-35B 戰斗機。(鳳凰網)3.3.2. 俄羅斯再提3 艘航母建造計劃 首艘造價超67 億美元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5 月 18 日報道,俄羅斯軍工委員會協會成員、俄羅斯政府海事委員會委員弗拉基米爾波斯佩洛夫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近期在編制新的國家武裝計劃時,必須評估建造航母的合理性及其成本。按理說,(俄羅斯)海軍需要 3 艘航
4、母,即一艘首艦和兩艘量產艦。航母的預設計已經完成?!辈ㄋ古迓宸蛘f:“(新航母)存在不同估計,我們看到的是首艘新航母耗資約 5000 億盧布(約合 67.9 億美元)?!?他表示,這只是初步估計。新航母的排水量應不低于 7-8 萬噸。建造這么大的軍艦,總是存在造價隨建造過程增加的風險。(鳳凰網)3.3.3. 俄日衛星在太空“擦肩而過”,最近僅有200 米羅斯衛星網 19 日稱,莫斯科時間 19 日4 時左右,俄羅斯“老人星-V”五號遙感衛星與日本地球觀測衛星 ASNARO 驚險地擦肩而過,最近時僅有 200 米,幸運的是雙方沒有發生碰撞。俄中央機械制造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主任伊戈爾巴卡拉斯介紹說,根據近地空間危險情況自動預警系統的記錄,太空中的各國航天器“每天都有 3-10 次存在碰撞風險的靠近事件”。據介紹,2009 年 2 月 10 日,一顆美國衛星與一顆俄羅斯報廢衛星在太空相撞并產生超過 600 塊碎片。這是歷史上首次衛星相撞事故,引起全球對太空軌道安全的擔憂。(環球網軍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