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廣電計量-深度報告:傳統與新興業務齊飛產能進入釋放周期-210526(4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廣電計量-深度報告:傳統與新興業務齊飛產能進入釋放周期-210526(49頁).pdf(4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我們認為未來隨著行業監管不斷趨嚴,檢測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在市場化競爭下,行業中的小微企業將加速出清或被兼并收購,龍頭企業有望進一步擴大規模,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1.3.2、 第三方檢測機構正在壯大我國的獨立第三方檢驗檢測市場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復盤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發展進程,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開始實行國家對外貿易的統一管制,對外貿易部下設商品檢驗總局,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進出口檢驗機構和開展檢驗檢測工作;改革開放后,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特別是進出口商品檢驗得到了初步發展,奠定了今后市場發展的基礎。1984 年,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條例,規定國家商檢局
2、為統一監督管理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檢測工作的主管機關,各地商檢局及其分支機構負責監督管理本地區的進出口商品檢驗檢測工作;規定所有的業務一律由國家檢驗檢測機構實施,還特別規定在中國境內不得設立外國檢驗機構。198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頒布,取消了中國境內不允許設立外國檢驗機構的條款,同時規定,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根據需要,通過考核,認可符合條件的國內外檢驗檢測機構承擔委托的進出口商品檢驗檢測工作,開始對民間資本開放商品檢驗檢測市場。我國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開始正式起步。200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明確界定了行政執法性質的強制性檢驗檢測工作與民事行為的檢驗檢測業務,
3、為檢驗檢測市場的對內對外開放奠定了法律基礎。我國政府加入WTO 后,于2005 年12 月11 日之后允許外資獨資檢測機構進入中國,外資檢測機構與民營檢測機構構成獨立第三方檢測的主體。從政策端導向角度看,2014 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鼓勵充分整合資源,政府部門要強化制訂政策法規、發展規劃、標準規范和監督引導職責,逐步與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脫鉤。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培育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規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檢驗檢測認證集團。在此背景下,近幾年,一大批規模大、水平高、能力強的中國檢驗檢測品牌正在快速形成,華測檢測市占率從 2012 年的0.7%提升至2019 年的1.0%,廣電計量市占率從 2012 年的 0.2%提升至 2019 年的0.5%。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比正在逐步提升。近五年,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年均增幅超過 12%,增幅高于行業平均機構數量增速。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的年度營業收入占行業總收入的比重從68.4%提升至76.2%,行業規模效應及頭部效應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