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電子行業:從日本薄膜電容龍頭看汽車電子部件的機遇-210527(5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電子行業:從日本薄膜電容龍頭看汽車電子部件的機遇-210527(55頁).pdf(5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整車廠商,在 20 世紀50-80 年代中不斷進化其主查制度1(首席工程師制度,Chief Engineering)及同步工程或并行工程2(SE, Synchronization Engineering 或 Simultaneous Engineering)思想,使得部件供應商與整車廠間在整車開發階段的多個工程項目中,同時并行地進行開發切磋,大幅降低了車型開發周期以及開發成本。因此,松下也在當時根據客戶的希望產品參數以及自身的技術課題等,與下游整車廠商進行了緊密的合作開發。據當時松下設備業務的開發統括組長評價,其最初出貨的累計 500 萬臺的車用薄膜電容的不良品率為零。同時,
2、在薄膜電容還沒有混合動力車使用實績的 2000 年代早期,松下率先和上游材料公司合作開發了新型OPP 薄膜電介質材料。為了滿足汽車動力系統的標準,薄膜電容外包裝的樹脂材料也與樹脂材料廠商進行了合作開發。松下薄膜電容的產品布局松下在汽車及工業薄膜電容產品方面有著行業最全的產品布局,廣泛應用于xEV 及工業基建的逆變器平滑用途、濾波器、緩沖用,以及光伏發電的AC-Link 及DC-Link 等用途。在汽車領域,松下擁有最全的車用薄膜電容產品線,產品覆蓋 xEV 充電電路用、防止汽車噪音用、xEV 逆變器用等。另外,在新能源領域,松下產品覆蓋光伏逆變器、微型逆變器、火車/工業變頻器等。尤其在當今,薄
3、膜電容已被各種新能源車所廣泛使用,成為全球主要玩家爭相搶占的市場,松下也不例外。根據松下公告,到 2024 年松下計劃將把電動汽車(EV)的驅動部件中使用的薄膜電容產能提高到2019 年度的 50%以上。多條自動化生產線將依次引入日本、中國和斯洛伐克的現有四座工廠,以滿足對汽車電動化不斷增長的需求。此外,從中長期來看,松下也將考慮在北美建立一條新的生產線(從日本進口零件),以建立一個全球四極系統。松下的汽車/工業用薄膜電容目前由日本富山工廠、松江工廠、中國廣東省江門工廠和歐洲斯洛伐克工廠生產。其中,xEV 用定制化產品已實現三地供給體制,分別對應全球最主要的 xEV 產業(日本、中國、歐洲)。由于歐洲汽車制造商的強勁需求,斯洛伐克工廠于 2019 年4 月開始當地生產。2019 年以后,高度自動化的最新“組裝完成工程”產線正逐步添加到各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