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計算機行業:產品向智能化演進商用車車載聯網終端市場迎來加速發展-210608(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計算機行業:產品向智能化演進商用車車載聯網終端市場迎來加速發展-210608(17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新標準即將落地,新一代汽車行駛記錄儀向第三代智能化產品升級。原行駛記錄儀標準 GB/T 19056 自 2012 年 9 月 1 日實施以來,在規范行駛記錄儀的設計、生產和使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年來隨著技術的升級以及監管新需求的提出,對行駛記錄儀的產品功能有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衛星定位等技術要求需要統一規范,另一方面,行駛記錄儀的產品功能有待擴展,根據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關于“專用校車和臥鋪客車等車輛應裝備車內外視頻監控錄像系統”的要求,實際應用中出現了集行駛記錄和視頻監控于一體的多功能行駛記錄儀,同時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駕駛員不良駕駛行為進行預警,提高行車安全也成為
2、現實可行的有效手段,因此新一代行駛記錄儀有望增加視頻智能化監控功能,完成向第三代智能化終端產品演進。新一代行駛記錄儀標準目前已通過批準即將發布,擬實施日期為 2021 年 10 月 1 日。新一代行駛記錄儀產品單價提升明顯,市場空間迎來成倍增長。新一代行駛記錄儀由于增加了視頻智能化監控、災備等功能,一方面存儲、傳輸等硬件需要匹配升級,同時增加攝像頭等硬件,使得整體硬件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實現智能化功能的軟件附加值更高,因此相對于上一代行駛記錄儀500 元左右的單價,新一代行駛記錄儀的價格有望提升至 1500 元左右。由于行駛記錄儀主要在重卡前裝,若以 2020 年重卡 162 萬銷量計算,新標準
3、落地后整體市場空間預計可達 24.3 億,較上一代行駛記錄儀市場空間提升 2 倍。2.2 新道條將加速后裝智能車載監控終端普及新道條即將落地,貨運主動安全有望實現加速落地。交通部于 2020 年 11 月發布的道路運輸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簡稱新道條)中第一百二十三條指出,“客運車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半掛牽引車以及總質量 12000 千克以上的載貨車輛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配備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和智能視頻監控裝置,并接入符合標準的監控平臺?!碑斍皬V東省已率先發布重型貨車安裝使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工作方案,要求用于公路營運的半掛牽引車以及總質量為 12 噸及以上的普通貨運車輛使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終端,旨在通過智能化手段規范不安全駕駛行為,并配備 FCW(前向碰撞預警)、LDW(車道偏離預警)等駕駛輔助功能,從而有效消除重型貨車道路運輸安全隱患,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我們認為新道條實施后,將加速后裝主動安全市場發展,尤其是貨運車輛主動安全市場。當前全國 12 噸及以上重載貨車國家級監管平臺車輛入網數超過 680 萬輛,若以廣東省重型貨車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集中采購項目的平均中標價格計算(以 4000 元計),對應市場空間達到 272 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