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負極行業空間及中科電氣公司產業鏈布局分析報告(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負極行業空間及中科電氣公司產業鏈布局分析報告(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自建石墨化降本,原材料價格趨穩負極工藝的核心環節在于造粒和石墨化,同時也是產品的主要壁壘。各家制備工藝有所差異,不同工藝需要在負極的倍率性能、循環壽命、首次效率與壓實密度等維度權衡取舍。如在造粒環節,顆粒越小,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越好,但首次效率和壓實密度(影響體積能量密度和比容量)越差,反之亦然,而合理的粒度分布(將大顆粒和小顆?;旌?,后段工序)可以提高負極的比容量;顆粒的形貌對倍率、低溫性能等也有比較大的影響。因此各家不同工藝上的選擇存在差異,既區分出中高端產品的差別,也滿足下游廠商應用在不同場景電池的要求,同時對于電池性能的影響較大,也使得下游客戶的驗證周期較長。石墨化的壁壘在
2、于石墨化加工中無固定升溫方式,需要根據原材料產地、特性決定加工曲線送電圖,對產品良率與成本控制有較大影響;工藝差距核心關鍵有原材料揮發酚與溫度,最終影響電池容量與產品質量。動力負極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成本管控能力成為負極企業的核心能力。從成本構成上看,石墨化和針狀焦成本占比分別約為34%、25%,是負極降本的關鍵。石墨化在人造石墨負極材料成本占比超過 30%,是人造石墨的重要加工環節,負極材料企業主要以委外加工的方式生產。隨著負極材料廠商的人造石墨其他工序逐漸成熟,石墨化工序的質量決定人造石墨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下游鋰電池客戶往往也對負極材料廠商提出石墨化加工能力的保障要求。為保證供應鏈安全及客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建立可控的石墨化加工配套產能,完善負極材料產業鏈,發展布局自有石墨化工序成為趨勢。杉杉股份 2019 年在郴州、內蒙古新增 4 萬噸石墨化產能,貝特瑞 2019 年在山西新增 3 萬噸產能,凱金新能源2019 年在內蒙古新增1萬噸產能。為保證中科星城負極材料石墨化產能的供應,減少第三方石墨化代工成本影響,2018 年收購石墨化加工企業格瑞特 100%股權,覆蓋上游石墨化加工產業,具備1 萬噸石墨化產能。2019 年11 月完成非公開項目新增1 萬噸石墨化產能。此外,參股公司雅安集能具備1.5 萬噸石墨化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