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緬甸、泰國、美國和越南公眾對疫情及其與自然的聯系的看法(英文版)(2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緬甸、泰國、美國和越南公眾對疫情及其與自然的聯系的看法(英文版)(228頁).pdf(2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這項調查是對亞洲COVID-19爆發初期進行的一項更大規模、更深入的后續調查。在2020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會委托GoWorsCCAN在5個亞洲市場(越南、泰國、緬甸、香港特區和日本)的公眾中進行調查,以更好地了解在COVID19爆發的背景下關閉高風險野生動物市場的意見。自那項研究以來,COVID-19的影響已經變得比2020年初預測的更深刻、更持久、更廣泛。這種病毒的普遍影響和由此產生的大流行已經不可挽回地改變了全世界人民的觀念、態度和生活。鑒于COVID-19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從動物傳播到人類),人們對購買野生動物作為食物、寵物和奢侈品的看法和行為在這段時間尤其值得關注。2021年初,我
2、們進行了一項更深入的后續研究,以評估對COVID-19的直接關注和意見是否持續存在,或者經濟關注和其他因素是否影響了對野生動物消費作為大流行根本原因的關注。我們還深入探討了預防未來流行病需要做些什么的看法,并研究了公眾對高風險野生動物貿易以外的其他根源的理解。我們想了解受嚴重影響國家的消費者是否支持政府從源頭上防止人畜共患病疫情的行動。這項研究著眼于五個國家中國、緬甸、泰國、美國和越南。我們將緬甸、泰國和越南的調查結果與2020年的調查結果進行了比較。本研究使用定量資料收集來回答研究問題。定量數據收集提供了可靠的、可比較的結果,允許對整個地理區域的趨勢和偏好進行分析。這些數據可用于了解五個受調查國家在COVID-19爆發期間對公共衛生、經濟和野生動物消費的信念、知識和態度。這項調查于2021年2月4日至3月18日在五個國家進行,時間選擇與2020年3月6日至11日進行的2020年調查相吻合。一個在線小組的參與者被邀請通過電子郵件參與在線調查。調查問卷平均長度為19分鐘,中位數為1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