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煤制烯烴領導者寶豐能源公司全產業鏈分析報告(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煤制烯烴領導者寶豐能源公司全產業鏈分析報告(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聚丙烯:國產自給率高,高性能產品成為競爭主導。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 2019 年我國共有202 萬噸聚丙烯新產能順利投產,包括久泰能源 32 萬噸,恒力石化一期 45 萬噸,東莞巨正源 60 萬噸,中安聯合 35 萬噸,寶豐二期 30 萬噸。截止 2019 年年底,國內PP總產能達到2519 萬噸/年,較2018 年同比增長7.3%,預計到 2023 年我國PP 產能將超過 3500萬噸,自給率將近 90%,不過由于茂金屬 PP(mPP)、特種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流延聚丙烯(CPP)膜等仍需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高性能產品將成為競爭主導。市場需求穩定增長聚乙烯可用擠出、注射、
2、模塑、吹塑和熔紡等方法成型,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包裝及日常工業中,從下游應用來看,下游五大消費領域包括薄膜、注塑、中空容器、管材型材及拉絲,其中薄膜消費占比 53.5%,是我國聚乙烯最大的應用領域。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2019 年我國聚乙烯表觀消費量3403 萬噸,同比增長 14.70%,過去十年CAGR 達 8.2%,未來我國聚乙烯需求預計將繼續高速增長,若按照7%需求增速估計,每年新增需求將超238 萬噸??紤]供需平衡、低端產能閑置和開工率,短期內聚烯烴市場供需弱平衡,價格可能承壓。根據標普全球普氏分析公司的預計,2021 年,隨著美國部分產能正?;貧w市場和亞洲新增產能的投產,2021
3、 年烯烴市場產能供給將增加,在需求保持穩定增長,低效產能閑置和開工率下降的綜合背景下,短期內聚烯烴市場將保持緊平衡。根據普氏能源資訊分析公司的數據,2021 年亞洲聚乙烯需求預計達到約 6100 萬噸/年,在這個需求數據下,預計 2021 年亞洲聚乙烯產量缺口為1800萬噸,并且隨著疫情消退,國外需求常態化,聚烯烴供給過剩狀況有望改善。價格波動與產能擴張周期一致烯烴產品的價格與油價的相關性逐漸減弱。2014 年開始,油價進入下行周期,但乙烯的價格始終保持堅挺,在油價震蕩下跌,甚至較前期高點累計跌幅達到70%的過程中,以 LLDPE 為代表的聚乙烯的累計跌幅始終沒有超過 30%,聚烯烴的產品價格
4、與油價的相關性逐漸減弱。這主要是由于供給端產能供應偏緊,而需求端受益于房地產、建材、家電消費增長而逐漸擴張所致,供需缺口超越油價成本成為決定聚烯烴價格周期的主要因素。2016 年煤基烯烴產能裝置開始進入密集投放期,乙烯市場價格下行。2010年,神華包頭與神華寧煤一期率先投產,開啟國內煤制烯烴產業的大幕,其后兩年個別項目陸續投產,直至 2014 年 5 套裝置密集投放,煤制烯烴迎來裝置投產小高峰; 2015 年,由于環保、技術、低油價沖擊等因素的影響,產能擴張速度有所放緩;2016 年以后,煤制烯烴產能密集投產,2019 年底煤制聚乙烯在國內產能中占比達到 20%。隨著國內煤制烯烴產能的逐漸釋放,烯烴產業供給短缺的狀況得到較大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