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必創科技-智能傳感龍頭工業互聯核心智能制造抓手-20200512[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必創科技-智能傳感龍頭工業互聯核心智能制造抓手-20200512[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公司公司報告報告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1 必創科技必創科技(300667) 證券證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020 年年 05 月月 12 日日 投資投資評級評級 行業行業 機械設備/儀器儀表 6 個月評級個月評級 增持(首次評級) 當前當前價格價格 26.55 元 目標目標價格價格 32.70 元 基本基本數據數據 A 股總股本(百萬股) 127.05 流通A 股股本(百萬股) 55.41 A 股總市值(百萬元) 3,373.25 流通A 股市值(百萬元) 1,471.13 每股凈資產(元) 6.94 資產負債率(%) 38.51 一年內最高/最低(元) 36.47/22.78 作者
2、作者 姜佳汛姜佳汛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9050001 唐海清唐海清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7030002 鄒潤芳鄒潤芳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7010004 曾帥曾帥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7070006 資料來源:貝格數據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股價股價走勢走勢 智能智能傳感傳感龍頭,工業互聯核心,智能制造抓手龍頭,工業互聯核心,智能制造抓手 公司是國內領先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的智能傳感器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團隊技術實力智能傳感器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團隊技術實力 深厚,以研發和創新為導向,內生深厚
3、,以研發和創新為導向,內生+外延拓展產品線和應用場景。外延拓展產品線和應用場景。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智能傳感器以及監測、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智 能傳感器以及無線聯網技術領域有長期積淀,掌握核心協議、芯片、器件 及應用技術,核心高管均有深厚技術背景。公司通過內生+外延,持續豐富 產品布局和應用場景,圍繞無線傳感器網絡、光電檢測技術、光電傳感和 MEMS 芯片四個技術核心,運用光敏和力敏的感知手段、融合感知+連接+ 智能的綜合性技術,在智慧工業、智慧城市、科研教育等領域持續拓展應 用場景。 智能傳感器是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感知層核心環節,國內廠商競爭力持智能傳感器是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感知層核
4、心環節,國內廠商競爭力持 續提升,有望長期受益續提升,有望長期受益于于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持續發展,以及國產替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持續發展,以及國產替 代的大趨勢。代的大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整體進入增速換擋期,GDP 增速和工業增速都呈現由兩位數 到 9-8-7-6 緩慢降低臺階的趨勢, 這一宏觀大背景下,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和 運行效率成為重要目標,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多次發文鼓勵工業互聯網和智 能制造的普及和發展,進而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制造業升級。智能傳感 器及圍繞其構建的監測、檢測技術是物聯網感知層的核心環節,將長期持 續受益于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的 大趨
5、勢。同時,國內廠商在專利布局和產品技術研發方面緊跟國際領先廠 商,國產化率有望持續提升,有望實現行業需求+國產替代的雙輪驅動。 公司產品技術壁壘較高,短期并表因素帶來折舊攤銷等增加,中長期看公公司產品技術壁壘較高,短期并表因素帶來折舊攤銷等增加,中長期看公 司產品毛利率和費用率有望保持穩定,整體盈利能力較強。司產品毛利率和費用率有望保持穩定,整體盈利能力較強。 2019 年公司完成對卓立漢光的收購, 并表后對存貨和資產增值部分進行折 舊攤銷,導致短期毛利率受到影響。同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計劃,以及收 購相關費用對短期費用率也帶來一定影響。隨著上述短期因素逐步消除, 公司整體毛利率和費用率有望恢復
6、正常水平。公司產品技術含量較高,通 過持續的產品技術迭代以及產品線擴張,有望保持毛利率穩定,整體盈利 能力較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公司主要產品智能傳感器、光電儀器、工業監測及檢測分析系統等是實現 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核心感知層。受益于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在國 內的持續快速發展,公司主要產品下游需求有望持續增長,同時疊加公司 產品線的持續迭代升級和品類擴張,有望驅動公司長期穩定成長。預計公 司 20-22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2、 1.4、 1.6 億元,對應 20 年市盈率 30 倍、 21 年市盈率 25 倍,參考行業平均估值水平,考慮公司在傳感器領域的技 術優勢
7、和先發優勢,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對應目標價 32.70 元。 風險風險提示提示:技術研發風險,下游應用進展慢于預期,整合進度慢于預期 財務數據和估值財務數據和估值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營業收入(百萬元) 210.39 365.25 1,008.93 1,191.72 1,378.88 增長率(%) 21.42 73.61 176.23 18.12 15.71 EBITDA(百萬元) 76.23 63.80 132.22 157.27 176.89 凈利潤(百萬元) 47.33 33.33 116.16 138.20 159.29 增長率(%) 10.
8、41 (29.59) 248.57 18.97 15.26 EPS(元/股) 0.37 0.26 0.91 1.09 1.25 市盈率(P/E) 73.49 104.38 29.95 25.17 21.84 市凈率(P/B) 8.69 4.11 3.56 3.15 2.79 市銷率(P/S) 16.53 9.52 3.45 2.92 2.52 EV/EBITDA 34.45 54.28 25.48 20.22 17.67 -12% -3% 6% 15% 24% 33% 42% 51% 2019-052019-092020-01 必創科技儀器儀表 創業板指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
9、首次覆蓋報告 2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物聯網感知層領先企業,內生物聯網感知層領先企業,內生+外延豐富產品結構外延豐富產品結構 . 4 1.1. 專注研發創新,核心團隊技術背景深厚 . 4 1.2. 股權結構清晰,股權激勵強化公司長期利益綁定 . 5 1.3. 內生+外延持續豐富智能傳感器和感知層產品線布局 . 6 2. 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驅動智能傳感器長期需求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驅動智能傳感器長期需求 . 9 2.1. 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是工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趨勢 . 9 2.2. 智能傳感器是工業互聯網感知層的核心,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 10 2.3. 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推動傳感器
10、向無線化、智能化升級 . 14 3. 公司戰略布局和核心競爭力公司戰略布局和核心競爭力 . 16 3.1. 公司發展戰略橫向深耕行業應用、縱向拓展感知技術 . 16 3.2. 公司核心競爭力突出 . 18 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 18 5.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 19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公司股權結構 . 5 圖 2:公司監測系統整體架構 . 6 圖 3:公司 MEMS 壓力傳感器芯片和模組 . 7 圖 4:全資子公司卓立漢光主要產品布局 . 7 圖 5:公司分產品收入及整體收入增速(單位:百萬元) . 8 圖 6:公司整體毛利率和凈利率 . 8 圖 7:公司分業
11、務毛利率 . 8 圖 8:公司 2019 年分行業收入占比 . 8 圖 9:GDP 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 . 9 圖 10:全國研發經費支出和具體領域占比 . 9 圖 11: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體系 . 10 圖 12:智能傳感器和傳輸分析系統是工業互聯網感知層的核心 . 10 圖 13:工業互聯網帶動經濟增加值(單位:億元人民幣) . 11 圖 14:工業互聯網自動化產業規模與增速 . 11 圖 15:工業互聯網網絡產業規模與增速 . 12 圖 16:工業互聯網異常監控和響應架構 . 12 圖 17: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架構 . 13 圖 18: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單位:百萬美元)
12、. 13 圖 19:2016 年國內智能傳感器市場份額 . 14 圖 20:2016 年國內 MEMS 傳感器企業占比 . 14 圖 21:工業互聯網相關專利申請情況 . 14 rQpQmNsRnQmNwPsQwOqMuM6M9R9PsQrRoMoOjMrRrMjMpOpM7NpPxPwMnRrOvPoNyQ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3 圖 22:智能傳感器國產化率持續提升 . 14 圖 23:智能傳感器將感知控制范圍從單點局部向產業鏈拓展 . 16 圖 24:傳感器是實現大數據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關鍵環節 . 16 圖 25:卓立漢光主要產品 . 17 圖 26:卓立
13、漢光收入和利潤情況 . 17 表 1:公司發展歷程 . 4 表 2:公司管理層及核心骨干技術背景 . 4 表 3:股權激勵計劃分配情況 . 6 表 4:公司檢測方案主要應用 . 6 表 5:工業技術的發展階段 . 14 表 6:全球主要傳感器企業簡況 . 15 表 7:公司主要業務收入假設 . 19 表 8:可比公司估值比較 . 19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4 1. 物聯網物聯網感知層感知層領先企業,內生領先企業,內生+外延豐富產品結構外延豐富產品結構 必創科技是國內最早基于 IEEE802.15.4 標準進行無線傳感器網絡產品研發,并在此基礎上 率先布局新型智能
14、傳感器及系統解決方案,目前成為了以智能工業、科研、智慧城市等為 主要應用領域,以“感知+連接+智能”技術為核心,聚焦物聯網感知層的企業。 1.1. 專注研發創新,專注研發創新,核心團隊技術背景深厚核心團隊技術背景深厚 公司在 2005 年設立后,進行長達 5 年的無線傳感器產品及網絡基礎技術研發,在 2007 年 發布加速度和應變傳感器樣機,在 2007 年至 2010 年陸續發布不同類型傳感器產品并于 2011 年進行產業化。 經過十余年的技術積累, 公司自主研發出物聯網感知層中核心的無線 傳感器網絡技術、MEMS 芯片設計和制造技術。2019 年公司完成物聯網工程實驗室 CNAS 認證申請
15、,截至 2019 年公司擁有 129 項專利和 71 項軟件著作權,參與制定和發布 7 項國 家標準及 2 項國際標準。 表表 1:公司發展歷程公司發展歷程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2005 年 公司成立 2007 年 首次發布加速度和應變傳感器樣機 2009 年 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樣機研發成功 2010 年 第一代/第二代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議 (BeeNet/BeeLPW) 2011 年 各類傳感器產品開始進行產業化,開始研發 MEMS 壓力芯片 2012 年 數字化油田、無人值守變電產、MEMS 封裝測試、面向汽車行業 提供壓力芯片及模組 2013-2015 年 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無錫市
16、十佳物聯網企業級優秀物聯 網企業 2015 年 推出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第三代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議 BeeLPW-T 2016 年 NBEE 工業級物聯網數據通信模塊獲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金獎 2017 年 創業板上市 2018 年 MEMS 壓力芯片指標達到較高水平并具備量產條件 2019 年 完成物聯網工程實驗室 CNAS 認證申請,獲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金 獎,中船集團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子公司卓立漢光入選首批專 精特精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招股說明書,天風證券研究所 公司核心團隊技術背景深厚,公司核心團隊技術背景深厚,總經理、副總經理等均有豐富行業經驗,分別牽頭負責公司總經理、
17、副總經理等均有豐富行業經驗,分別牽頭負責公司 各主要產品線產品研發、工藝優化、產線規劃和產品化項目。各主要產品線產品研發、工藝優化、產線規劃和產品化項目。公司核心團隊背景突顯公司 研發為導向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和產品優化,自 2010 年以來公司各主要產品 產業化推進迅速,產品線品類持續豐富,市場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公司所處的智慧傳感器 行業產品迭代迅速,公司核心團隊的技術實力為公司未來長期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表表 2:公司公司管理層管理層及核心骨干及核心骨干技術背景技術背景 公司公司管理層管理層 主要履歷主要履歷 控股股東、總經 1998-1999 年中國船舶重工北京長城電子裝備開發工
18、程師;1999-2002 年 PCB 國際北京辦事處銷售工程師;2002-2010 年美國壓電有限公司北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5 理代嘯寧 京代表處銷售工程師、首席代表;2010 年至今歷任必創科技董事長、總 經理。 副總經理徐鋒 1998-2004 年任中船重工集團七零二研究所測控技術工程師; 2005-2007 年無錫通辰科技總經理,2007-2010 年無錫東方船研機電工程師副總經 理;2011 年至今任必創科技副總經理。曾獲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進步三 等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丁良成 子公司卓立漢光董事長, 曾任北京光學儀器廠工程師, 北京
19、金先鋒光電科 技董事長,1999 年作為聯合創始人成立卓立漢光,負責主持卓立漢光全 面工作。 蘇大明 子公司卓立漢光副總經理,曾任北京光學儀器廠經理,1999 年作為聯合 創始人成立卓立漢光,負責領導和實施卓立漢光總體戰略及內部運營工 作。 副總經理唐智斌 中國儀器儀表協會工藝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 1998-2001 年任中國船舶 重工北京長城電子主管設計師; 2001-2005 年歷任北京中瑞特通信系統工 程師、開發經理;2005 年至今歷任必創科技總工程師、副總經理。主要 負責無線傳感器網絡核心與關鍵技術的研發。 副總經理沈唯真 2006-2007 年任北京京安刑技科技產品工程師; 20
20、07-2014 年歷任必創有 限產品工程師、產品部經歷,2014 年至今任必創科技副總經理,主要負 責公司產品線管理工作。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1.2. 股權結構清晰,股權激勵強化公司長期利益綁定股權結構清晰,股權激勵強化公司長期利益綁定 公司股權結構清晰,公司創始人、實際控制人代嘯寧先生及一致行動人持有 26.24%股權, 公司主要高管均有持股,利益訴求一致,強化公司整體發展動力。 圖圖 1:公司股權結構公司股權結構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2019 年公司發布股權激勵計劃, 計劃覆蓋激勵對象 45 人, 包括公司董事、 高級管理人員、 核心技術人員和業
21、務人員,優化公司管理團隊以及核心骨干人員的激勵,同時設立與業績 掛鉤的解鎖條件,以 2018 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19 和 2020 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不低 于 10%和 20%,強化核心人員利益綁定,為公司未來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100% 代嘯寧及一 致行動人 何蕾陳發樹其他 必創科技 無錫必創智 能科技 北京必創檢 測科技 無錫必創測 控科技 無錫必創傳 感科技 卓立漢光 26.24%10.05% 7.80%55.91% 100%100%100%100%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6 表表 3:股權激勵計劃分配情況股權激勵計劃分配情況 姓名姓名 職務職務 限制
22、性股票數量限制性股票數量 (萬股)(萬股) 占激勵計劃總數占激勵計劃總數 比例比例 占公司占公司最新最新股本股本 總額比例總額比例 唐智斌 董事、副總經理 10.00 5.00% 0.08% 胡丹 副總經理、董秘 9.90 4.95% 0.08% 鞠盈然 董事、財務總監 9.90 4.95% 0.08% 徐鋒 副總經理 15.10 7.55% 0.12% 核心技術(業務)人員 155.10 77.55% 1.22% 合計 200.00 100.00% 1.57%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1.3. 內生內生+外延持續豐富智能傳感器和感知層產品線布局外延持續豐富智能傳感器和感
23、知層產品線布局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智能傳感器和光電儀器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以智能工業、科研 教學、 智慧城市、 數據連接及 MEMS 芯片等為核心應用領域, 運用光敏+力敏的感知手段, 融合感知+連接+智能的綜合技術,基于公司感知技術的先發優勢、行業應用的成熟經驗、 優質的客戶資源以及深刻的行業理解,實現傳感器向智能化升級,推動新型智能傳感器向實現傳感器向智能化升級,推動新型智能傳感器向 無線化、微型化、埋入化等方向發展,打造工業智能化、自動化時代無線化、微型化、埋入化等方向發展,打造工業智能化、自動化時代的的數據采集、分析、數據采集、分析、 處理和應用的新型智能傳感器網絡。處理和應用的新
24、型智能傳感器網絡。 圖圖 2:公司監測系統整體架構公司監測系統整體架構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天風證券研究所 公司產品另一重要應用是檢測方案,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無線網絡協議和感知終端,構建 分布式測量系統,免除傳統測量系統布線的復雜以及線纜傳輸中帶來的噪聲干擾,具有極 高的測量精度和抗干擾能力。 表表 4:公司檢測方案主要應用公司檢測方案主要應用 主要客戶主要客戶 應用介紹應用介紹 裝備制造企業 橋梁、建筑、井架、工程機械等大型結構應力、振動檢測等。 科研院所及檢測單位 各地質量監督局、工程中心、專業測量機構對裝備、橋梁、 鐵路等安全性檢測;電廠、鋼廠、車輛、船舶、油田等檢測; 地震勘探檢測等
25、。 國家、企業研究所、教學實驗等應用。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7 國防研究所 直升機、艦船、火炮、導彈等國防產品性能檢測、穩定性檢 測、安全檢測、動力環境檢測、力學結構檢測及結構優化設 計等。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天風證券研究所 成套感知終端和系統之外,公司還掌握 MEMS 設計、前道流片、封裝測試等全過程工藝流 程,公司能夠提供低成本、低功耗、小體積、高精度的 MEMS 壓力傳感器芯片和模組,主 要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醫療系統、氣象監測等領域有廣闊應用。 圖圖 3:公司公司 MEMS 壓力傳感器芯片和模組壓力傳感器芯片和模組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天風證券研
26、究所 2019 年 12 月,公司完成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收購卓立漢光 100%股權,進而 拓展光電傳感模組、儀器和系統產品線。卓立漢光成立于 1999 年,產品主要為光學及光 電檢測系統,技術實力突出,2019 年 6 月入選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 卓立漢光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各類測量檢測領域,客戶覆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電子、 能源、環保、制藥等工業企業,與公司原有產品和客戶具有較強協同性。卓立漢光股東承卓立漢光股東承 諾諾 2019-2021 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不低于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不低于 5000 萬元、萬元、5900 萬元、萬元、6800 萬元,有望對公萬
27、元,有望對公 司整體業績帶來重要支撐。司整體業績帶來重要支撐。 圖圖 4:全資子公司卓立漢光主要產品布局全資子公司卓立漢光主要產品布局 資料來源:收購預案,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產品類別看,公司工業監測系統占比較高,近年來收入占比在 60%-70%,2019 年收購卓 立漢光后工業監測系統占比進一步提升至 85%左右, 其次是檢測分析系統以及 MEMS 產品。 2015-2018 年,公司整體收入年復合增速達到 31%,各條主要產品線收入持續成長。2019 年收購并表卓立漢光帶動公司收入進一步加速增長。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8 圖圖 5:公司分產品收入及整體收入增速
28、(單位:百萬元)公司分產品收入及整體收入增速(單位:百萬元)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公司整體毛利率和凈利率看,2015-2018 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維持在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維持在 50%以上,凈利率保以上,凈利率保 持在持在 20%以上,以上,2019 年毛利率和凈利率出現一定波動,主要由于完成收購卓立漢光后,年毛利率和凈利率出現一定波動,主要由于完成收購卓立漢光后, 結轉卓立漢光增值成本及計提折舊攤銷導致,剔除并表會計處理影響后,公司盈利能力基結轉卓立漢光增值成本及計提折舊攤銷導致,剔除并表會計處理影響后,公司盈利能力基 本穩定。本穩定。分產品看,不考慮收購卓立漢光后結
29、轉成本以及折舊攤銷計提的短期影響,公司公司 工業監測系統、檢測分析系統毛利率在工業監測系統、檢測分析系統毛利率在 50%左右。左右。 圖圖 6:公司整體毛利率和凈利率公司整體毛利率和凈利率 圖圖 7:公司分業務毛利率公司分業務毛利率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按下游應用行業看,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智能工業、智慧城市、科研教學等領域。 智能傳感器細分應用領域眾多,公司以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為主要切入點,產品線持續公司以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為主要切入點,產品線持續 升級完善,內生升級完善,內生+外延拓展更多外延拓展更多感知手段和感知手段和應用場景,
30、深耕細分下游行業應用場景,深耕細分下游行業,融合感知融合感知+連連 接接+智能智能化化,有望逐步成長有望逐步成長為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物聯網的工業物聯網智能傳感器以及智能化解決智能傳感器以及智能化解決方方 案提供商,賦能工業產業智能化案提供商,賦能工業產業智能化、網聯化、網聯化。 圖圖 8:公司公司 2019 年分行業收入占比年分行業收入占比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MEMS產品 檢測分析系統 工業監測系統 收入增速 0% 10%
31、20% 30% 40% 50% 60% 70% 2015-12-312016-12-312017-12-312018-12-312019-12-31 毛利率凈利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5-12-312016-12-312017-12-312018-12-312019-12-31 工業監測系統檢測分析系統MEMS產品 智能工業 57.50% 智慧城市 19.95% 科研教學 12.71% 數據連接 7.25% MEMS芯片 2.59%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9 2. 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驅動智能傳感
32、器長期需求驅動智能傳感器長期需求 2.1. 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是工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趨勢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是工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趨勢 智能傳感器以及綜合監測、檢測系統是物聯網感知層的核心環節,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智 能工業、智慧城市、科研等領域,將長期持續受益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將長期持續受益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 術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的大趨勢。術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的大趨勢。從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后,2010 年我國經濟整體進入增 速換擋期,GDP 增速和工業增速都呈現由兩位數到 9-8-7-6 緩慢降低臺階的趨勢,自從 2015 年進入 “6” 增長時代, 在
33、國際經貿摩擦不確定、 國內供給側結構改革等因素影響下, 2018 年下半年以來工業增加值有逐漸進入“5”區間的趨勢。 在這一宏觀大背景下,提高在這一宏觀大背景下,提高 工業發展質量和運行效率成為重要目標。工業發展質量和運行效率成為重要目標。 圖圖 9:GDP 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研發投入角度看, 工業是我國研發投入的主要領域,從研發投入角度看, 工業是我國研發投入的主要領域, 我國研發經費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 機械制造、化工、醫藥和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技術研發包括最終產品的迭代升級,以 及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效率提升和工藝優化。隨著工業
34、發展進入增速放緩周期,智能化、網 聯化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各地政府積極探索,支持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各地政府積極探索,支持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 造業深度融合。造業深度融合。江蘇省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發展的意見 、重慶市印發發展 智能制造實施方案 、天津重點支持智能制造核心領域支持集成電路設計重點企業等。 圖圖 10:全國研發經費支出和具體領域占比全國研發經費支出和具體領域占比(單位:億元人民幣)(單位:億元人民幣)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全球化驅動上升周期 四萬億 刺激政 策 增速換擋期,增速緩降臺階 公司報告公司報告 | | 首次覆蓋報告首次覆蓋報告 10 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模式是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模式是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為傳統制造體系帶來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