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香港交易所競爭優勢與交易敏感性業務研究報告(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香港交易所競爭優勢與交易敏感性業務研究報告(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比較:市場規模、IPO 規模和衍生產品表現優異我們從市值規模、IPO 規模、交易規模、衍生品交易規模四個維度比較世界主要交易所的競爭力。從上市公司總市值規模來看,截至 2020 年,香港交易所以 6.1萬億美元位列紐交所(26.2 萬億美元)、納斯達克(19.1 萬億美元)、上海證券交易所(7.0 萬億美元)和日本交易所(6.7 萬億美元)之后,從過去 5 年的增速來看,較 2015 年增長了近一倍,增速表現顯著領先于其他大多數交易所市場。從IPO 規???,港交所首次公開招股表現不俗,2009-2020 年 12 年間集資總額七度排名全球之首,2020 年 IPO 集資額 512.8 億美元,
2、僅次于納斯達克的 573.0 億美元。從交易規???,香港交易所在現貨交易市場的活躍度低于美國、日本與內地, 2020 年日均成交額127 億美元,同比增長66.2%。證券化衍生產品方面,其成交額遠超其他交易所,2020 年 1-11 月證券化衍生產品成交額世界前十中,港交所排名第一,成交額達 5536 億美元,是第二名斯圖加特證券交易所的 10 倍多。宏觀:背靠中國經濟,打造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把握國內經濟高速增長孕育優質資產證券化契機香港交易所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背靠大陸,享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證券化紅利。憑借制度優勢,香港交易所成為連接中國大陸和境外市場的橋梁,成為境內企業境外融資的最主要
3、的市場之一,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來自中國內地的企業家數占比接近 50%,貢獻的總市值接近 80%,可以說港股市場的繁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境內企業的快速發展,其背后依賴于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復合增速在全球范圍內保持領先,使得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2020 年中國GDP 增幅2.3%,是全球為數不多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依托人民幣離岸中心成為境外投資內地的橋頭堡香港作為全球首要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將成為境內外資金流通的主要渠道。參考美元等其他全球貨幣國際化的經驗,離岸市場對于貨幣國際化非常重要,其背后需要貨幣有龐大的離岸資金池(2018-2020 年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至7216.5 億,在離岸市場處于領先水平)、有充足的離岸投資產品供應、有種類繁多的衍生工具用于風險管理(香港上市市場提供的人民幣證券及衍生品數目及種類均排名領先)、有健全的基礎設施和政策配合支持發展該貨幣的離岸資產,香港市場在這些方面均具備比較優勢,可以支持不同類型的離岸人民幣投融資活動,也將成為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市場和內地投資者投資海外的中轉站,成為內地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連接器。香港這種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其他地方的特殊角色是難以取代或復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