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環境-被低估的垃圾焚燒龍頭-210811(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三峰環境-被低估的垃圾焚燒龍頭-210811(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爐排爐技術快速發展,助力噸上網量提升。垃圾焚燒技術主要包括流化床焚燒和爐排爐焚燒。在行業發展初期,由于國外引進的爐排爐焚燒技術存在不適應性以及成本高昂等問題,國內自主研發的流化床焚燒技術應用較多。隨著國產化爐排爐技術發展,以及流化床技術 “多飛灰”不足的凸顯,爐排爐技術逐漸取代流化床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從現有爐型分布上看,2020 年,全國已運行垃圾焚燒廠 492 座,涉及 1202 臺焚燒爐,其中,機械爐排爐臺數占比超過 86%,循環流化床臺數占比不到 14%;從處置量來看,全國機械爐排爐日合計處理能力超過 48 萬噸,循環流化床日合計處理能力僅為 7 萬 1 千噸左右。相較于流化床技術,爐
2、排爐技術因垃圾瀝水量較多、鍋爐效率較高等原因,具有更高的噸上網量,從而帶動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盈利能力提升。中溫次高壓技術逐步得到推廣,進一步提升噸發電量。在過去,受限于生活垃圾的復雜性以及焚燒發電技術處理水平有限,國內垃圾焚燒電廠基本采用中溫中壓蒸汽參數來防止過熱器等受熱面管高溫腐蝕。但據生活垃圾焚燒廠噸垃圾發電量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垃圾熱值相近的情況下,使用中溫次高壓參數時發電量更高。隨著我國垃圾分類的推進及焚燒發電技術日益成熟,部分焚燒廠率先使用中溫次高壓技術來提高發電效率。例如在2009 年,深能源投資的武漢市江北西部垃圾焚燒廠、福建創冠投資的湖北黃石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建的北京廊坊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先后采用中溫次高壓技術,在國內掀起應用熱潮,中溫次高壓技術也逐步得到推廣,進一步提升噸發電量。我國噸發電量較發達國家仍有差距,未來提升空間較大。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監管中心發布的文章顯示,美國生活垃圾熱值可達到我國目前平均水平的兩倍,美國生活垃圾焚燒噸發電量也在 600kWh 以上,表明我國生活垃圾熱值及噸發電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展望未來,垃圾分類制度仍在持續推進,焚燒企業的處理工藝仍在不斷優化,噸發電量提升未來可期,垃圾焚燒企業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