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0年版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5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0年版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57頁).pdf(5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產業鏈各環節關鍵指標多晶硅環節1、還原電耗多晶硅還原是指三氯氫硅和氫氣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高純硅料的過程,其電耗包括硅芯預熱、沉積、保溫、結束換氣等工藝過程中的電力消耗。隨著市場對單晶產品需求的增大,2020 年單爐致密料占比進一步提升為 70%-80%,多晶硅平均還原電耗較 2019 年有小幅下降,為49kWh/kg-Si。未來隨著氣體配比的不斷優化、大爐型的投用和穩定生產、以及單晶廠家對于菜花料的試用,還原電耗仍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到 2030 年還原電耗有望下降至 44kWh/kg-Si。2、冷氫化電耗冷氫化技術是把多晶硅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四氯化硅(SiCl4)轉化為三氯氫硅(SiHCl3)
2、的技術,其電耗包括物料供應、氫化反應系統、冷凝分離系統和精餾系統的電力消耗。各企業在物料供應環節使用不同的加熱方式,如電加熱、熱油加熱、蒸汽加熱、天然氣加熱等,因此各企業冷氫化電耗存在差異。2020 年,冷氫化平均電耗在 5.3kWh/kg-Si 左右,同比下降 3.6%,到 2030 年有望下降至 4.7kWh/kg-Si 以下。技術進步的手段包括反應催化劑的開發、提高工藝環節中熱能回收利用率、提高反應效率等。預計未來冷氫化電耗仍將穩步下降。3、綜合電耗綜合電耗是指工廠生產單位多晶硅產品所耗用的全部電力,包括合成、電解制氫、精餾、還原、尾氣回收和氫化等環節的電力消耗。2020 年,多晶硅平均綜合電耗已降至 66.5kWh/kg-Si,同比下降 5%。未來隨著生產裝備技術提升、系統優化能力提高、生產規模增大等,預計至 2030年有望下降至 60kWh/kg-Si。目前硅烷流化床法顆粒硅綜合電耗較三氯氫硅西門子法棒狀硅低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