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智庫:大國重器”與“基建狂魔”的2020——新基建&各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盤點(3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甲子智庫:大國重器”與“基建狂魔”的2020——新基建&各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盤點(31頁).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汽車制造的中心仍然在上海,上海的汽車制造上市企業收入占全國將近一半,其他區域的汽車制造集中度也進一步提升。北部區域從東三省(主要是長春、沈陽)向河北、北京集聚,中部區域向湖北、重慶集聚,南部區域向廣東集聚。目前汽車制造已經躍升至湖北第一大產業(東風),也是河北(長城)、廣東(廣汽)的支柱產業之一。東部沿海的山東、河北、江蘇,以及西部的青海是化肥與農用化工的主要生產地。受去產能和環保限產的影響,環京一帶的河北、山西、山東和成本較高的西南、華南地區經歷了產能出清,鋼鐵行業整體向生產效率較高的江蘇(沙鋼)和中部腹地(馬鋼、華菱、新余鋼鐵)聚集。煤炭經歷了和鋼鐵類似的去產能,從環京一帶向以煤炭為支
2、柱的內蒙古、山西集聚發展。遼寧是東三省重要的化纖生產基地,化纖也是其十大產業之一。中東部地區,山東、江蘇、河南、安徽等地區的化纖產出占比下降,產出向占比最高的浙江集聚?;w是浙江前五大產業,強者恒強的特征明顯。紡織也是向優勢地區如浙江、江蘇、河北等集聚。長三角地區在化工化纖、紡織等領域的產業鏈完備,具有全面優勢。中國的新興制造業(半導體、通信設備、電子元件)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從一線(北京、上海、廣東)向中部核心城市聚集。-半導體制造和通信制造從環京、上海、廣東向中部腹地以及江蘇聚集。江西南昌是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之一;陜西擁有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隆基股份;江蘇擁有從IC
3、設計到芯片制造到封裝測試再到材料配套的半導體產業完整鏈條。湖北是重要的通信設備生產基地,擁有國家級光電子產業基地“武漢光谷”江蘇擁有中國光電通信領域最大的集成商亨通光電;山東歌爾股份是全球微電聲領域領導廠商;浙江已經形成千億級電子元器件和材料產業集群;合肥是芯片、半導體、電子元件生產基地。北京發布“3個100”重大項目,發揮對疏功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的關鍵作用,100個戰略性強、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00個功能性強、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改善項目;100個帶動性強、具有龍頭和引領作用的高精尖產業項目;科技產業方面,深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加快提升金融、文化創意、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