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智能-以鋰電裝備為引領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210910(5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先導智能-以鋰電裝備為引領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210910(51頁).pdf(5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海外汽車消費的電動化率也在不斷提升。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顯示,2020 年歐洲 30 國實現新能源乘用車注冊量 136.4 萬輛,同比增長 143.8%,電動化率從 2019 年的 3.5%提至 11.5%。美國汽車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0 年美國新能源輕型車實現銷量 31.9 萬輛,同比持平,電動化率從 2019 年的 1.9%提至 2020 年的 2.2%。 2021 年 8 月 5 日,美國白宮與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 Stellantis 發布聯合聲明表示,拜登總統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設定了到 2030年零排放汽車銷量占新車總銷量 50%的目標,并提出新的汽車排放規定以在 2026
2、年之前減少污染,預計未來美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加速。受新能源汽車銷量高增長影響,我國動力鋰電池出貨量也保持增長態勢。我國動力電池出貨量由 2015 年的 15.7GWh 增長到 2020年的 63.6GWh,年復合增速為 32.3%。2021 年 1-6 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為 52.49GWh,同比大增 200%;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115GWh,同比增長 156%左右。起點研究院(SPIR)預計,到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突破 1500 萬輛,對應的動力電池需求將超過 900GWh,動力電池年復合增速將超過 30%。消費者對長續航里程的需求意愿推動單車帶電量增長。長續航電動
3、車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戶里程焦慮,擴大用戶群體規模。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車企開發長續航里程車型。續航里程提升一方面需要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單車帶電量,有助于增加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2025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 600 萬輛,預計動力鋰電池需求量將達到 360GWh。中汽協預計,未來五年我國汽車銷量將繼續穩步增長,到 2025 年銷量或將突破 3000 萬輛;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 20%左右;測算可知,2025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 600 萬輛,按照單車
4、帶電量 60kWh 計算,動力鋰電池需求量有望達到 360GWh。近年全球汽車銷量在 9000 萬輛左右,假設未來所有汽車都是電動車,單車帶電量按 60kWh 測算,則每年動力鋰電池的極限需求量約為 5400GWh。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鋰電池生產廠商紛紛擴大產能。為了滿足主機廠日益增長的需求,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本土企業,以及 LG化學、三星 SDI、韓國 SKI、松下等日韓企業都在大規模擴充鋰電池產能。例如,比亞迪規劃總投資 100 億元的寧鄉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已經于 2020 年 10 月舉行了首條生產線投產儀式;在建的比亞迪貴州新能源工廠,投資 50 億元;2020 年 12 月,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在合肥簽約,該項目總投資 60 億元。2020 年12 月以來,寧德時代公告的動力電池產能擴張計劃投資額超過 670億元。設備占鋰電池項目總投資的 60%以上。從幾家公司鋰電池投資項目來看,設備投資占比在 63%-77%的水平,每 GWh 總投資金額在 2.89 億元-4.32 億元的水平,每 GWh 設備投資金額在 1.84 億元 -3.35 億元的水平。根據全球各大鋰電池廠商擴產計劃測算, 2021-2023 年新增鋰電設備需求累計可以達到 233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