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深度報告:專注軟包消費鋰電享國產替代紅利-210919(3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珠海冠宇-深度報告:專注軟包消費鋰電享國產替代紅利-210919(39頁).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軟包鋰電池電芯研發和制造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具有電芯、模組、PACK 三類產品。公司消費電池是絕對主業,產品已能夠全方位覆蓋消費電子各領域。此外,公司還積極布局動力類電池發展,19 年先后成立兩家子公司專注動力類電池研究。目前,公司量產動力類電池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啟停系統和電動摩托車,整體產能產量規模較小;而純電動車電池等技術仍處在實驗室研發階段。復盤公司消費電池發展歷程,其先后經歷了技術突破、行業變革、所有權變更、客戶結構調整等諸多影響公司業績的事件。公司整體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技術積累期、行業紅利期、擴產增益突破期。1) 技術積累期(2000-2007 年):公司尚未成
2、立,但原母公司哈光宇電源已完成技術和客戶積累。1998 年哈光宇電源開始從事鋰電池研發,并于 2001 年實現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量產。2000-2002 年間,哈光宇電源先后實現鈷酸鋰性能突破、進口設備引進,使得當時電池質量與日本廠商相近,達到國際一流水平。2002 年,公司鋰離子聚合物日產能已達 1 萬顆,筆記本電腦產品已送樣國際廠商。2006 年起,公司重點開拓聚合物電池,并開拓其應用場景至藍牙耳機、 MP3、GPS 等。2) 行業紅利期(2008-2016 年):智能化 3C 產品拓展帶動軟包滲透率飆升,公司專精聚合物軟包賽道充分受益行業發展。2007 年,公司正式成立,聚焦于聚合物軟包
3、鋰電池領域。憑借技術、成本和平臺優勢,公司持續突破、17 年在消費鋰電領域位居第五。供應端:公司憑借先進的軟包技術、進口設備和人工成本優勢,造就了與日韓廠商質量齊平但成本低的鋰電池產品。同時,公司相繼推出筆記本電腦、藍牙耳機電池產品,15 年開發出 4.4V 高電壓產品和無人機電池,充分滿足下游市場多樣化需求。11 年公司開始布局鋰電 PACK 領域,自此具備了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能力。面對下游旺盛需求,公司也積極進行擴產,17 年公司月產能已達到 1300 萬顆,較 10 年提升 4.4 倍。需求端:11-16 年間數碼電子產品智能化不斷推出帶動軟包滲透率提升;據智研咨詢數據,軟包電池滲透率
4、由 2011 年的 16%提升至 2016 年的 63%。公司作為軟包電池先行者充分享受行業紅利實現快速增長。公司依托母公司平臺快速切入中興、華為、諾基亞等手機廠,并在 12 年以后與惠普、聯想等品牌在筆記本電腦電池領域合作。公司 2008 年鋰聚合物電池營收為 0.40 億元,到 2016年營收達到 21.68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為 65%。3)擴產增益期(2017 年至今):海外電池大廠戰略轉移、消費電子國產替代雙輪驅動,公司所有權變更后擴產、增益,市占率穩步提升。2017 年公司完成所有權變更,管理層完成股權收購,總經理徐延銘成為實控人繼續推進公司發展。 16-17 年海外消費電池大廠問
5、題不斷以及國內華為、聯想、小米等市占率快速提升背景下,公司依托優勢客戶資源,積極擴產搶占市場份額。2021 年公司產能有望達到 2.88 億只左右,較 17 年產能實現翻倍。在行業結構變革和公司產能擴張助推下,公司 20 年在消費鋰電中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二。目前,公司自主研發 18 項核心技術,在高能量密度、高溫、快充、高安全性領域實現關鍵突破,鑄就技術優勢。(1)高溫電池技術:公司的高溫電池技術適用于高溫高 SOC 使用環境,使用壽命可達 3 年以上。該技術獲得了下游眾多客戶認可,帶動公司筆電出貨量持續攀升。(2)快充電池技術:公司開發出 1.5C/3C/5C 充電的快充電池,充電速度分別可達 30min 充入 70%電量、30min 充入 90%電量及 15min 充入 85%電量;與ATL 1.5C 充電 33min 充入 80%電量、5C 10min 充入 80%電量水平相近。(3)高能量密度電池技術:公司最新一代產品能量密度可達 780Wh/L,較上一代提升 5%以上。冠宇量產的筆電、手機電池能量密度在略優于三星 SDI 軟包電池,與 ATL 持平;平板電池能量密度優于欣旺達、三星 SDI 軟包電池。(4)數碼電池電解液技術:公司針對消費電子產品開發了電解液技術,使得電池循環壽命提升 30%達到 1000 次以上,低溫(-20)環境下放電容量保持率可提升 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