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科技-合成生物產業系列報告之中糧科技:從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角度看公司優勢何在?-20211102(2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糧科技-合成生物產業系列報告之中糧科技:從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角度看公司優勢何在?-20211102(23頁).pdf(2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綜上所述,我國企業 1)需要在高品質丙交酯領域實現產業化,以打破受制于國外丙交酯原料供應商產能和供應意愿的局面;2)面對我國聚乳酸百萬噸級的產能需要,同樣需要有供給百萬噸級丙交酯的能力。截至 2021 年 9 月數據,我國現有安徽豐原集團旗下子公司福泰來擁有丙交酯穩定運行的生產線,其也是中糧科技聚乳酸業務的供應商,主要用于生產吸管制品;上市公司中,金丹科技擁有 1 萬噸設計產能,根據公司 2021 年 7 月 2 日2021 年 9 月發布關于投資建設年產 3 萬噸丙交酯項目的公告。由此可見,能夠打通“丙交酯”環節、且能實現穩定量產丙交酯的公司將率先分享國內聚乳酸賽道紅利,而能夠穩定量產對標國
2、外高品質丙交酯的公司也將長期成為該行業的領軍企業。中糧科技是我國率先掌握丙交酯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于 9 月 22 日發布關于投資建設年產 3 萬噸丙交酯項目的公告,擬總投資額為 58,693.83 萬元,建設地點為吉林省榆樹市五棵樹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周期為自項目批復之日至投料試車成功 24 個月,即在 2023年投產。1) 在技術方面,公司已掌握聚乳酸完整生產環節技術。公司于 2005 年便成立了聚乳酸項目組并廣泛的同國內外企業、研發機構合作探索聚乳酸材料特性、加工工藝及下游應用。歷經 16 年研發與產業化,從下游聚乳酸制品應用市場起步,不斷朝產業鏈上游延伸。目前,公司已經擁有了淀粉/淀粉
3、糖、乳酸、丙交酯以及聚乳酸一系列生產技術。截至 2021 年 10 月數據,公司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領域已經形成一系列科研技術成果,獲得省部級一等獎 2 項,發明專利 70 余項(其中已授權 41 項,授權審批中 30 余項),且已形成較強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2) 具體到丙交酯技術和生產方面,公司已全方位突破國外對高質量丙交酯的技術壟斷。公司可降解生物材料研發團隊從化學反應理論方面剖析了現有丙交酯生產技術存在瓶頸的原因,重新設計了丙交酯產業化生產工藝流程路線,闡述了新工藝路線能夠產出高產率、高光純、低成本丙交酯產品的理論依據,并設計出改良的降膜式蒸發器、球形反應器等新型丙交酯生產裝置,從理論、工
4、藝到裝備全方位突破了國外對高光純丙交酯產品的技術壟斷。特別是公司技術團隊成功發明了“兩級濃縮-兩步縮聚-全程控溫”的連續反應新工藝,提高了產率和光學純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關鍵技術指標可直接對標國際最先進企業的產品指標。3) 在產業化實踐方面,公司已建立穩定運行的聚乳酸產業化示范裝置,為丙交酯項目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們認為,在生物發酵領域,比起靜態裝置本身,實現成功生產更在于企業對生產線的管控能力。公司已成功在吉林長春實現了聚乳酸的產業化應用,結合公司近 30 年玉米深加工行業的產業化實踐,現已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相關產業化項目是公司于 2015 年投入 8.5 億
5、元建立產能 3 萬噸的聚乳酸原料及下游制品生產項目,截至 2020 年中報,該聚乳酸原料聚合生產線一次性試車成功,產品供不應求。4) 在產品方面,公司能夠生產多種形態的聚乳酸原料和多種用于消費及工業制品,這也為公司丙交酯產品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實證反饋和優化途徑。隨著下游 PLA 制品應用市場起步,公司不斷朝產業鏈上游延伸,依次打通了改性生產 PLA 制品、聚合生產 PLA原料以及發酵生產 PLA 單體: 在聚乳酸原料方面:公司目前有三種 PLA 原料產品系列,分別為注射級、片材級 /薄膜級、纖維級。生產采用獨創的 PLA 脫揮新工藝,實現了 PLA 切片單體含量低于 3,提高了 PLA 切片的內
6、在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在聚合過程中添加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穩定劑,實現色值從常規的 20 左右降到 5 左右,白度提高75%,具有透明度高、黃度低的優點。 在聚乳酸制品方面:公司擁有國際上第一條 PLA 聚合熔體在線改性生產線,使用自主研發的 PLA 熔體在線改性技術,可不經切片工序而直接對原料進行改性,具有分子量及力學特性下降小、生產周期短、能耗降低 20%的優點。截至 2021年 10 月,公司 PLA 制品有薄膜類、注塑類、發泡類、纖維類,共計四大類。主要產品包括背心袋,連卷袋,快遞袋,農用地膜,BOPLA 雙向拉伸膜;仿瓷餐具、水杯,菜板,刀、叉、勺,保鮮盒,兒童餐具,發泡餐盒,托盤;以及服裝面料,家用裝飾材料,非織造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