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2019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報告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6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題組:2019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報告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60頁).pdf(6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1908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 路徑研究THE CARBON REDUCTION PATHWAYS FOR THE CITY OF HANGZHOU UNDER AN OIL CAP SCENARIO油控研究項目“杭州低碳試點”課題組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油控研究項目)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石油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但石油的生產和消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也威脅著中國的能源供應安全。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環境污染,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和能源基金會中國(EF China)作為協調單位,與國內外政府研究智庫、科研院
2、所和行業協會等十余家有影響力的單位合作,于2018年1月共同啟動了“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簡稱油控研究項目),促進石油資源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助力中國跨越“石油時代”,早日進入新能源時代,為保障能源安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公眾健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目標做出貢獻。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是一家國際公益環保組織,擁有約300萬會員及支持者。NRDC致力于保護地球環境,即保護人類、動植物以及所有生靈所倚賴的生態系統。自1970年成立以來,我們的環境律師、科學家和專家一直在為公眾享有清潔的水和空氣以及健康的社區而努力。通過在科學、經濟和政策方面的專業知識
3、,我們在亞洲、歐洲、拉美和北美等地區與當地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進環境的綜合治理與改善。請登錄網站了解更多詳情。本報告由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和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撰寫。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合作中心)是長期致力于支撐浙江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相關工作的綠色低碳和能源發展研究智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低碳發展戰略規劃、區域低碳轉型、能源戰略與規劃、能源可持續發展,以及節能等方面工作。受地方政府委托,協助制定地方低碳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和方案等頂層設計,以及地方節能、煤炭減量消費等相關政策舉措和工作方案等,承擔浙江省氣候變化研究交流平臺(被列入浙
4、江省促進大數據發展實施計劃示范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在服務地方政府科學制定節能減排戰略、政策方面發揮了較強的支撐作用。系列報告中國石油真實成本研究石油開采利用的水資源外部成本研究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的健康效應分析中國傳統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研究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TDP)成立于1985年,總部位于紐約,是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機構,全球7個國家設有12個分部,有員工約120人。ITDP旨在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推廣可持續以及平等的交通政策和項目。我們關注的政策和項目領域有:快速公交系統(BRT),非機動車交通系統(NMT),公交引導發展(TOD)及交通需求管理(TDM)等,并致力
5、于可持續交通系統的宣傳培訓及最佳實踐的推廣。3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 路徑研究THE CARBON REDUCTION PATHWAYS FOR THE CITY OF HANGZHOU UNDER AN OIL CAP SCENARIO報告主要撰寫者汪燕 黃煒 郭江江 張天佑 劉閏輝 李珊珊 劉少坤 王倩鈺油控研究項目“杭州低碳試點”課題組2019年08月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4目錄執行摘要 6Executive Summary 101.杭州控油減排背景和意義 141.1 應對氣候變化1.2 大氣污染防治1.3 交通擁堵治理1.4 杭州實施油控
6、政策的優勢2.杭州市碳排放情景分析 222.1 峰值預測模型選擇2.2 杭州市碳排放情景分析2.3 杭州市交通碳排放達峰情景分析3.杭州市石油消費情景與控油目標 353.1 杭州市石油消費情景研究3.2 情景分析總結5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4.杭州市控油路徑與政策建議 414.1 杭州市交通領域控油減排路徑4.2 非交通領域控油路徑4.3 控油政策建議參考文獻 55附錄一:LEAP-Hangzhou2050模型基本框架及關鍵假設 56附錄二:不同情景主要參數設置 58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6執行摘要近10年來,杭州市經歷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和城市擴張,經濟快速轉型。但同時也面臨交通擁堵、極端
7、天氣多發等眾多問題。雖然杭州市目前在產業轉型、能源結構優化等方面開展了成效卓著的工作,并且碳排放總量出現下降趨勢,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長,未來仍面臨交通領域石油消費造成的空氣污染及環境問題更加嚴峻的形勢。根據杭州市碳排放歷史數據,當前杭州市碳排放總量已達到階段性峰值。由于產業結構調整、電力清潔化和燃煤電廠關停等原因,近年來杭州市碳排放總量先增后降,碳強度持續下降,電力間接排放占比在2016年超過了煤炭,成為最大碳排放源。工業領域的減排是目前碳排放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但是,隨著工業節能邊際成本的提高和經濟的回暖,碳排放仍然存在反彈的跡象。近年來,交通運輸對碳排放的反彈起到越來越重要的
8、作用。根據杭州市目前石油消費結構,交通領域是汽、柴油消費最大部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杭州主城區擴大,交通機動車數量居高不下,交通領域油耗存在繼續上升空間,因此在杭州實施油控政策是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長的手段。實施油控政策不僅有利于控制溫室氣體,減少極端天氣出現的可能,同時也對大氣污染防治、交通擁堵治理等有積極的意義。杭州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迅速,正是積極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契機,積極推動“城市大腦”和智慧城市的建設。對于杭州來說,實施油控是實現低碳發展的必經之路。本研究根據杭州市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低碳發展關鍵部門不同程度的進展確定低碳發展的三個情景,分
9、別為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在油控情景下,石油消費達峰年為2023年,石油消費量約500萬噸(約700萬噸標煤)。在交通領域,參考油控研究項目建議的全國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本研究給出了杭州市傳統燃油車的退出時間表:7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研究提出的杭州市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類型退出時間油控研究項目提出的全國燃油車退出時間公交車20162030普通客車20352045貨運車輛20402050出租車(網約車)20202030私家車20302040本研究利用LEAP模型計算在基準情景、低碳情景和油控情景下的杭州市碳排放水平,得出未來杭州市碳排放水平及不同部門的排放情況及能源消費情況,
10、主要結論包括:1.杭州市碳排放已達到階段性峰值在基準情景下,2020-2025年,考慮到人口大量涌入、開展重大活動、經濟較快發展等因素,碳排放水平保持低速增長的趨勢,存在反彈的趨勢。2025年之后,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碳排放水平持續下降。2.交通和建筑是未來減排重點領域未來主要的減排來自第二產業的貢獻,主要在于交通和建筑部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發展,交通排放越來越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控制交通領域油品消費是落實油控措施的關鍵。3.油控情景下石油消費量得到有效控制在油控情景下,到2050年,能源消費結構中電力消費占比達到68%,煤炭消費(不含電力生產)下降到2%以下,石
11、油的消費進一步降低,石油消費占終端用能消費預計從2017年的19.4%下降至4%,消費量下降81.8%。4.空氣質量得到根本性改善從杭州空氣污染物成分看,PM2.5是主要污染物,杭州市域范圍內PM2.5主要受NOx、SO2影響,而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源主要為機動車和燃煤排放(主要為火電、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8水泥行業)。在油控情景下,石油消費量2030年較2015年下降約38%,煤炭消費量較2015年下降約62%,考慮到排放終端的處理技術的提高、油品的清潔化趨勢,到2030年,NOx和SO2減排40%的目標可以實現,空氣質量將得到根本性改善。5.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逐漸脫鉤從杭州市碳排放脫鉤指數
12、變化圖可以看出,油控情景下,杭州市2020年之后便進入強脫鉤階段,經濟增長的同時,排放量繼續下降。杭州市交通碳排放達峰分析的結果表明,杭州市交通部門碳排放未來一段時間會繼續增長,在基準情景下,預計2028年達到峰值,低碳和油控情景下,預計2023年達到峰值。對分領域能源消費情況,到2050年,在油控情景下,隨著工業用油的進一步降低和交通的電氣化,油品的消費進一步降低。在交通領域,貨運和非營運交通(主要為私家車)是排放的重點部門。本報告深入探索具有杭州市特色的油控措施及政策的推進落實,通過制定減少機動車出行,引導居民向綠色交通轉移,同時優化交通組織效率及提升能源利用率等措施,即“減少、轉移、優化
13、、提升”4項措施,嚴格控制燃油消耗,實現油控情景目標值。1.“減少”策略“減少”策略是通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整合土地利用與交通的一體化開發,形成職住平衡的區域發展模式,減少機動車出行需求。2.“轉移”策略:“轉移”策略是通過發展綠色交通出行,將私人小汽車出行需求引導至公共交通、非機動車交通及共享交通等能源利用率高的交通方式上。3.“優化”策略“優化”策略是通過現代化的通訊、網絡及其他技術手段優化交通出行效率,減少交通領域燃油的消耗。4.“提升”策略:“提升”策略是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廣替代能源的使用,降低石油消耗。9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根據油控路徑分析,杭州市可制定分期實施方案,
14、優先實施近期能產生最強控油效果的措施,產生立竿見影的降低燃油消耗的效果。交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確保交通參與者高效有序出行的前提下降低油耗,則需要多部門參與、多措施綜合運用,實現2023年燃油消耗達峰目標。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10Executive SummaryWithin the past ten years,Hangzhou has experience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expansion,while also facing sever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frequent extreme wea
15、ther incidents,among a host of other problems.The city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in its industrial sectors and optimizing its energy structure,both developments that have achieved notable successes,and sees a trend of decreasing total carbon emissions.However,along with accelerating urban
16、ization and an increasing population,emissions from oil consumption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will further exacerbate problems of air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According to historical data on Hangzhous emissions,current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city have
17、already reached periodic peak.As a result of transformations in industry,clean power,and the closure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d and then subsequently decreased in recent years,carbon intensity continues to decrease,and the proportion of indirect emissions from electricity
18、surpassed coal in 2016,becoming the largest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Emissions reductions from industrial sectors are currently the primary cause of decreasing carbon emissions.However,with increases in the marginal cost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and an economic uptick,there are signs of a rebound
19、 in carbon emissions.In recent years,transportation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rebounding carbon emissions.Considering Hangzhous current oil consumption structure,transportation accounts for the most gasoline and diesel fuel usage.As the citys economy has developed and its main u
20、rban area expanded,the number of vehicles has remained high and the potential for continued oil consumption growth remains,leading Hangzhou to implement policies to limit an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Measures to cap oil consumption not only contribute to reducing greenhouse gases and extreme weat
21、her occurrences,but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managing pollution and traffic congestion.Hangzhou has seen major advancements in its digital economy and firmly grasps the opportunities that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fer to establish an“urban brain”and smart city.Successful implement
22、ation of an oil cap project is a necessary path for Hangzhou to realize low-carbon development.11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This research sets three scenarios(reference,low-carbon,and oil cap)that consider different levels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energy and industrial transitions,building,transportation,an
23、d daily living,among other areas.Under the oil cap scenario,oil consumption will peak in 2023 at approximately 5 million tons(around 7 million tons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The following timetable for the phase-out of traditional fuel vehicles in Hangzhou was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oil cap pr
24、ojects national phase-out timetable and proposal to ban traditional fuel vehicle sales.Proposed Hangzhou Traditional Fuel Vehicle Phase-Out TimetableTypeHangzhou traditional fuel vehicle phase-out timetableNational traditional fuel vehicle phase-out timetable proposed by the China Oil Cap ProjectBus
25、20162030Coach20352045Freight vehicle20402050Taxi20202030Private car20302040This research utilizes the LEAP model to calculate the future carbon emissions levels in Hangzhou and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energy use from various sectors for the reference,low-carbon,and oil cap scenarios.The major concl
26、usions are:1.Hangzhou has reached periodic carbon emissions peakUnder the reference scenario,considering a significant population influx,large-scale activities,and relatively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carbon emissions will continue to slowly increase from 2020 to 2025 as part of the rebounding trend
27、.After 2025,as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carbon emissions will decrease.2.Transportation and buildings are key sectors for future emissions reductionsContributions to emissions reductions will primarily come from secondary industries,as the greatest areas for growth are
28、i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building sectors.Along 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12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transportation sector emissions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making measures to control oil consumption in this sector crucial.3.Oil consumption to face effective contr
29、ols under oil cap scenario Under the oil cap scenario,electricity will account for 68%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and coal consumption(not including power generation)will decrease to under 2%by 2050.The consumption of oil will decrease further.By 2050,the share of oil in final energy consump
30、tion will fall to 4%,as compared to 19.4%in 2017,with the amount consumed dropping 81.8%.4.Air quality to see fundamental improvementsPM2.5 i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Hangzhous air pollution.Of the PM2.5 pollution in the region,NOx and SO2 emissio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nd primarily result from t
31、raditional fuel vehicles and burning coal,as required for thermal power and the cement industry.The oil cap scenario predicts oil consumption in 2030 will decrease approximately 38%relative to 2015,while coal consumption will drop 62%.Considering advances in emissions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nd the
32、trend towards cleaner oil products,it is possible to reach the target of decreasing NOx and SO2 emissions 40%by 2030.5.Carbon emissions will gradually decouple from economic growthThe Hangzhou carbon emissions decoupling index illustrates that,under the oil cap scenario,the city will enter a phase o
33、f strong decoupling after 2020,as emissions decrease and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grow.The analysis of Hangzhous peak carbon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indicates that carbon emission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under each of the scenarios.The reference scenario predict
34、s a peak in 2028,while the low-carbon and oil cap scenarios both set the date for 2025.Under the oil cap scenario,as the industrial use of oil decreases and transportation undergoes electrification,oil consumption will decrease significantly by 2050.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freight and non-comme
35、rcial vehicles(primarily passenger cars)will be key emissions areas.This report thoroughly investigates oil cap measures and policies suited to the specific 13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conditions of Hangzhou.These will establish limits on motor vehicle travel,guide residents towards green transportation usage,
36、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s,and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Divided into strategies to“reduce,shift,optimize,and upgrade,”these four methods aim to strictly control oil consumption and realize the targets set forth in the oil cap scenario.1.“Reduction”StrategyThis strategy in
37、tends to optimize the city layout through integrating both land-use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establish a balanced commercial-residential development model for the region,and reduce the demand for motorized transport.2.“Shift”StrategyThese measures plan to develop green transportation and shift tr
38、avel from private passenger vehicles to energy-efficient public,non-motorized,and shared transport methods.3.“Optimization”StrategyThe“optimization”strategy will utilize modern communication channels,the internet,and other technological measures to optimize travel efficiency and reduce fuel consumpt
39、ion.4.“Upgrade”StrategyThis strategy intends to reduce oil consumption through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expanding alternative energy usage.According to the oil cap pathway analysis,a phased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Hangzhou should prioritize strong measures that will produce immediate reductio
40、ns in fuel consumption.Transportation constitutes a complicated system that must ensure efficient and orderly travel.This is the premise for multi-sector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for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hat will achieve the goal of peak oil consumption in 2023.1杭州控油減排背景和意義15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1.1 應
41、對氣候變化近10年來,杭州市經歷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和城市擴張,經濟快速轉型。但同時也面臨交通擁堵、極端天氣多發等眾多問題。杭州市目前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開展了成效卓著的工作,并且碳排放總量出現下降趨勢,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長,未來會面臨由此導致的空氣污染等嚴峻問題。1.杭州市低碳發展經驗近年來,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臺風、強降水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不斷增加,給人類的生存帶來極大的挑戰。杭州市不斷深化氣候低碳發展理念,把低碳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的重要途徑,采取積極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早在2004年,杭州市就印發了 優先發展城市公交,緩解市民“出行難”問題
42、的實施意見,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在構建完善公交系統、增強公交運力、改善公交服務質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助力低碳交通發展;2010年,杭州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提出打造低碳經濟、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環境、低碳社會“六位一體”的低碳示范城市;201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杭州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低碳發展總體目標、戰略任務,切實深化低碳建設。2.碳排放總量先升后降,碳強度持續下降2010-2016年杭州市能源活動二氧化碳核算排放總量呈現“倒U型”變化趨勢。2010-2014年CO2核算排放量總體增長,增速震蕩收窄,并于2014年達到最
43、高點,隨后受電力排放因子調整、杭鋼半山基地關停,以及主城區電廠燃煤機組淘汰等因素的影響,從2015年開始全市核算排放量出現負增長。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162010-2016年,杭州市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2015年、2016年由于電力排放系數的調整、杭鋼關停等因素的影響,降幅在10%以上,七年累計下降了44%。3.工業領域的減排是目前碳排放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2010年以來,杭州市電力消費快速增長,2016年凈調入電力達到499.19億千瓦時,較2010年提高44.4%。按排放領域分,化石燃料燃燒碳排放和電力凈輸入間接排放是杭州市碳排放的兩個主要來源。從歷史變化看,煤炭
44、及其制品燃燒排放占比和電力凈輸入間接排放占比變化幅度最大。原因具體分析來說,一方面是杭鋼關停的“貢獻”,并且隨著城區內半山電廠、蕭山發電廠“煤改氣”,進一步鞏固了煤炭消費的下降趨勢。當前,杭州市碳排放總量得到控制主要原因是在于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部門的減排。2016年第二產業碳排放占全市碳排放總量的68.27%,從變化趨勢看,2010-2016年間,第二產業(主要是工業部門)碳排放占比下降幅度較大,2016年較2010年下降了7.76個百分點。但隨著節能邊際成本的提高和近年來經濟的回暖,碳排放總量有反彈的跡象。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6 圖 1-1 杭州
45、市 2010-2016年碳排放總量及增速 2010-2016年,杭州市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 2015年、2016年由于電力排放系數的調整、杭鋼關停等因素的影響,降幅在 10%以上,七年累計下降了 44%。3.工業領域的減排是目前碳排放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 2010 年以來,杭州市電力消費快速增長,2016 年凈調入電力達到499.19億千瓦時,較 2010年提高 44.4%。按排放領域分,化石燃料燃燒碳排放和電力凈輸入間接排放是杭州市碳排放的兩個主要來源。從歷史變化看,煤炭及其制品燃燒排放占比和電力凈輸入間接排放占比變化幅度最大。原因具體分析來說,一方面是杭鋼關停的“
46、貢獻”,并且隨著城區內半山電廠、蕭山發電廠“煤改氣”,進一步鞏固了煤炭消費的下降趨勢。當前,杭州市碳排放總量得到控制主要原因是在于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部門的減排。2016 年第二產業碳排放占全市碳排放總量的68.27%,從變化趨勢看,2010-2016 年間,第二產業(主要是工業部門)碳排放占比下降幅度較大,2016年較 2010年下降了 7.76個百分點。但隨著節能邊際成本的提高和近年來經濟的回暖,碳排放總量有反彈的跡象。-10-8-6-4-2024664006600680070007200740076007800800082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二氧化
47、碳排放量(萬噸)變化率(%)圖1-1 杭州市2010-2016年碳排放總量及增速17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4.未來減排的重點在交通領域根據杭州市碳排放結果,2010-2016年間,第三產業碳排放占比上升幅度較大,2016年較2010年提高了4.72個百分點。2010-2016年間,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增幅分別達到25.01%和28.24%。其中,交通運輸部門碳排放占全社會排放總量的比重呈上升趨勢。根據杭州市目前石油消費結構,交通領域是汽、柴油消費最大部門。隨著經濟的發展杭州主城區擴大,交通機動車數量居高不下,交通領域油耗存在繼續上升空間,因此在杭州實施油控政策是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長
48、的手段。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7 圖 1-2 杭州市碳排放部門構成對比圖 4.未來減排的重點在交通領域 根據杭州市碳排放結果,2010-2016 年間,第三產業碳排放占比上升幅度較大,2016年較2010年提高了4.72個百分點。2010-2016年間,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增幅分別達到 25.01%和 28.24%。其中,交通運輸業的貢獻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杭州市目前石油消費結構,交通領域是汽、柴油消費最大部門。隨著經濟的發展杭州主城區擴大,交通機動車數量居高不下,交通領域油耗存在繼續上升空間,因此在杭州實施油控政策是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長的手
49、段。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居民生活廢棄物處理圖1-2 杭州市碳排放部門構成對比圖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18實施油控政策不僅有利于控制溫室氣體,減少極端天氣,同時也對于大氣污染防治、治理交通擁堵等有積極的意義。1.2 大氣污染防治自2001開始,杭州市霧霾天氣逐漸增多。2013年,全年霧霾天氣甚至達到239天,其中包括5次大范圍嚴重霧霾天氣。自2014年以來,在“機動車牌限購”、“大氣十條”等政策的引領下,杭州市空氣質量持續變好,但是全年仍有近100天霧霾天氣。根據杭州市環保局數據,交通運輸行業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大“元兇”,約28%的空氣顆粒物污染源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油控情景下,分部門汽油、柴
50、油消費占比汽油分行業消費占比交通工業建筑業農業其他 油控情景下,分部門汽油、柴油消費占比汽油分行業消費占比交通工業建筑業農業其他柴油分行業消費占比交通工業建筑業農業其他圖1-3 杭州市石油消費結構(%)19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1.3 交通擁堵治理據高德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杭州市在全國擁堵城市排名中位列第40,杭州市擁堵指數為1.6,高峰平均車速提高至25.48公里/小時。盡管杭州市出臺了多項措施積極治理擁堵,但交通擁堵及出行難問題依然不容樂觀。杭州市開展油控研究可以為解決交通問題提供思路,交通擁堵主要的原因如下:1.機動車數量居高不下圖1-4 2015-201
51、7年杭州市空氣質量濃度變化和(資料來源:杭州環境統計公報)0102030405060708090SO2NO2PM10PM2.5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單位:g/m3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20近十多年來,杭州市機動車產生了井噴式發展。截至2017年,杭州市機動車總量已達243萬左右。從2006年至2013年,機動車保有量平均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長。得益于2014年3月26日零時起在全市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2014年后,機動車保有量增速趨于平緩,但是仍然呈增長態勢。2.公共交通競爭力不足與國內大部分城市類似,公共交通系統仍處于大規?;A設施建設階段,提供的服務用于滿足基本的出行需
52、求,出行舒適性和體驗差強人意。與私人小型載客汽車出行相比,公共交通出行的舒適性和便利性仍存在較大差距。杭州市目前存在公共交通系統規劃不合理、公共交通速度慢、舒適度不足等問題。3.交通與城市用地發展不匹配隨著杭州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與機動化日益加劇,城市迅速蔓延向各個方向圖1-5 杭州市機動車數量 599698715882826319100980212480561501243176694720520922190980225230723510642431064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
53、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不含摩托車)21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擴張,居民出行距離增加,對機動車的依賴日益加重。大運量公共交通的發展與城市發展不匹配,城市蔓延的同時致使大量外圍區域以單一居住的性質進行地塊開發,居民通勤時間長、出行次數增加,且地鐵建設相對滯后,常規公交的服務競爭力低,迫使居民采用機動車出行。1.4 杭州實施油控政策的優勢1.低碳發展基礎好,有利于經驗的宣傳推廣作為近年來迅速崛起城市,杭州市城市化水平不斷升高,2018年杭州市城市化率達到77.4%。城市化趨勢對碳排放的增長起到促進作用,并且作為非工業城市,如何進
54、一步減碳是一項現實的課題。因此,在杭州開展油控政策的研究既可以為自身確定更嚴格減排目標、制定行動方案提供決策依據,也可為國內城市探索石油消費控制路徑提供經驗。2.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杭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迅速,并積極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契機,積極推動“城市大腦”和智慧城市的建設,引領世界智慧城市發展的新潮流。因此,杭州大力發展“互聯網+交通”模式,減少燃油消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杭州市碳排放情景分析23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近年來,杭州市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重點,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經
55、濟體系,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的控制。2.1 峰值預測模型選擇1.模型概述本研究根據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與美國波士頓大學共同開發的基于情景分析的自底 向 上 的“能 源 環 境”核 算 工 具 LEAP模 型(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即長期能源替代規劃系統,開展對未來能源消費需求及碳排放量的測算123。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11 二、杭州市碳排放情景分析 近年來,杭州市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重點,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56、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一)峰值預測模型選擇 1.模型概述 本研究根據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與美國波士頓大學共同開發的基于情景分析的自底向上的“能源環境”核算工具LEAP 模型(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即長期能源替代規劃系統,開展對未來能源消費需求及碳排放量的測算123。圖 2-1 峰值研究總體思路 2.模型構建 本研究根據 LEAP 分析平臺,構建 LEAP-Hangzhou2050 模型,并對杭州市中長期(至 2050 年)能源發展規劃與碳排放的基準及若干情景方案展開研究。LEAP-Ha
57、ngzhou2050 模型參考能源經濟系統的需求、加工轉換和資源三大核心模塊構成。其中,“需求模塊”包括國民經濟圖 2-1 峰值研究總體思路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242.模型構建本研究根據LEAP分析平臺,構建LEAP-Hangzhou2050模型,并對杭州市中長期(至2050年)能源發展規劃與碳排放的基準及若干情景方案展開研究。LEAP-Hangzhou2050模型參考能源經濟系統的需求、加工轉換和資源三大核心模塊構成。其中,“需求模塊”包括國民經濟系統中各終端消費部門所需的能源品種和數量;“加工轉換模塊”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加工、轉換、運輸、儲存、分配等中間環節,“資源模塊”包括各種一次
58、能源和二次能源的供應,為簡化流程,加工轉換模塊和資源模塊合并為一個“能源供應模塊”。(1)能源終端消費需求模塊在LEAP-Hangzhou2050模型中,能源需求模塊根據需求部門的活動水平和各種活動對應的能源消費品種和終端能源強度,計算該部門的能源需求量,總體框架見圖2-2。3-2 圖 2-2終端部門能源消費需求模塊架構25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2)能源供應模塊能源供應模塊包括供終端消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外省調入電等一次能源供應,以及電力、熱力、石油制品等二次能源。能源加工轉換模塊以終端能源需求數據位目標,模擬一次能源轉換為二次能源的過程??紤]到終端消費部門主要能
59、源需求為電力和熱力,因此加工轉換部門簡化為發電和供熱。煤炭、油品、天然氣作為原料投入??紤]到杭州沒有自己的電力排放因子,采用浙江省排放因子,因此在后面的情景分析中,能源資源供應部分從省級層面著手。3.LEAP-Hangzhou2050模型基本框架綜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LEAP-Hangzhou2050模型的基本框架、關鍵假設以及前期的數據調研情況見附錄一。2.2 杭州市碳排放情景分析1.情景定義情景分析主要是基于某種現象或某一趨勢一直持續下去這一判斷前提,針對預測對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因此而引發后果做出的預測。本課題研究在基于全省和杭州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發展階段特點,根據
60、浙江省和杭州市已出臺的有關能源系統與碳排放的政策與規劃,并適度參考部分主要發達國家節能減排的相關指標和系數,研究確定宏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及有關碳排放關鍵領域的參數,根據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關鍵部門不同程度的進展確定低碳發展的三個情景,分別為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2.情景描述根據對三個情景的定義,結合后續指標分析,確定了各情景有關參數的基本情況(詳見附錄2)?;鶞是榫笆侵冈诋斍凹榷ㄕ呦?,把現有的節能減排技術、政策都堅持下去,沒有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26更進一步的措施和新技術。低碳情景是在基準情景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降低能源強度,提高清潔能源
61、的比重;通過國際合作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第三產業;低碳生活方面,積極引導居民消費方式轉變,加強建筑節能,鼓勵綠色出行。油控情景是基于杭州市創建國際化低碳城市目標,杭州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和大灣區戰略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成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域。工業領域的減排空間已較小,而交通領域排放越來越成為重要領域。進一步加強汽油、柴油等油品消費總量控制,加強清潔油品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并推動城市慢行交通發展,控制碳排放總量反彈,提高低碳發展競爭力。三種情景設置主要參數見附錄二。情景設置主要參照文件: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杭州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 杭州市能源發展“十三
62、五”規劃 杭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3.參數設置(1)經濟增速從杭州市經濟發展看,2000年以來GDP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速,雖然國家整體上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杭州目前增長勢頭依然較猛,預計“十三五”后期杭州市經濟總體將呈現“增長穩定、保持中高速”的特征。預計“十三五”期間,杭州市GDP年均增長7.5%左右,2020-2025年GDP年均增長7%左右,2015-2030年增長6%左右,2030-2040年,年均增長保持在4.5%,2040-2050年保持在4%。(2)人口近年來杭州市人口增長較快,常住人口由2010年的869.3萬增長到2017年的946.80萬,基于杭州市“十三五
63、”規劃,杭州市到2020年,人口控制在1000萬以內。結合杭州市近年來人才引進、落戶條件放寬、二胎政策放開及杭州大都市圈的擴大,預計2017-2020年杭州市人口繼續保持增長,年增長2%左右。2020-2025年,年增長1.5%左右,2025-2030年,年增長1%左右。2035年之后,人口逐漸趨于穩定。27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3)產業結構2011年以來,受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快速增長(增加值年均增長17.6%)拉動,杭州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在“十二五”末,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8.2%。2015年以來,服務業延續強勢增長勢頭,成為杭州市經濟增長的主
64、引擎,數據顯示杭州市發展動力正在加快轉換。第三產業將成為杭州市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進一步提高。三種情景下,2050年服務業占比分別如下:基準情景76%,低碳情景為78%、油控情景為78%。(4)能耗強度“十二五”以來,我國把能耗強度下降列為約束性指標,提出了“十二五”、“十三五”分別累計下降16%和15%的目標,預計今后仍將實行嚴格的能耗控制。根據相關研究測算,“十四五”、“十五五”我國能耗強度將分別下降14%、13%。綜合考慮未來經濟中高速增長對能源消耗的需求,以及國家對各地能耗強度控制的要求,根據浙江省下達給杭州市的“十三五”期間能耗下降目標,十三五期間,杭州市能耗
65、強度下降累積19.5%。按照高于全國同期目標2個百分點的自我要求,初步設定杭州市“十四五”、“十五五”期間能耗強度分別下降16%、15%,2030年達到0.2噸標煤/萬元,2050年預計達到0.12噸標煤/萬元。(5)終端消費部門參數設置對于農業、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公共建筑、居民生活等部門的活動水平及能耗,主要參照各相關專項規劃、行業發展趨勢、科研機構研究結果等來設置,進而計算杭州市碳排放結果。4.不同情景下碳排放分析根據相關規劃和相關研究結果,利用 LEAP 模型計算在基準情景、低碳情景和油控情景下的杭州市碳排放水平,得出未來杭州市碳排放水平及分部門的排放情況,主要結論如下。(1)碳排
66、放水平預測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28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16 4000.004500.005000.005500.006000.006500.007000.007500.008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基準情景一產二產建筑交通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15 2020 2025
67、2030 2035 2040 2045 2050低碳情景一產二產建筑交通杭州碳排放水平預測(20152050)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16 4000.004500.005000.005500.006000.006500.007000.007500.008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基準情景一產二產建筑交通0.02000.040
68、00.06000.08000.01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低碳情景一產二產建筑交通杭州碳排放水平預測(20152050)29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17 圖 2-3 不同情景下碳排放水平及分部門排放水平(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居民生活)情景分析的結果顯示,杭州市碳排放已經達峰,在基準情景下,2020-2025 年,考慮到人口大量涌入、開展重大活動、經濟較快發展等因素,碳排放水平保持低速增長的趨勢。2025 年之后,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碳排放水平
69、持續下降。對于低碳情景和油控情景,在 2020年之后,碳排放量出現較快下降。尤其是在“油控”政策下,交通和工業領域油品消費下降較為明顯。根據分部門碳排放的變化情況,未來存在增長的主要為交通和建筑部門,碳減排貢獻主要來自第二產業(工業部門),建筑部門(公共建筑和居民生活)需要未來重點關注。對交通領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發展,交通排放越來越起到更重要的作用。(2)空氣質量分析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影響杭州市空氣質量的因素中,除了氣象、地理形貌等,經濟社會因素是最大的影響因素。經濟社會因素中第二產業占比最大。根據情景設置,到 2030年,二產比例較 2015年下降約 27%。從杭州空氣污
70、染物成分看,PM2.5是主要污染物,杭州市域范圍內PM2.5主要受 NOx、SO2影響456。根據相關研究,氮氧化物和二氧化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油控情景一產二產建筑交通圖 2-3 不同情景下碳排放水平及分部門排放水平(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居民生活)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16 4000.004500.005000.005500.006000.006500.007000.007500.008000.002015 2020 2025 2
71、030 2035 2040 2045 2050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基準情景一產二產建筑交通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低碳情景一產二產建筑交通杭州碳排放水平預測(20152050)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30在基準情景下,2020-2025年,考慮到人口涌入、開展重大活動、經濟較快發展等因素,碳排放水平保持低速增長的趨勢。2025年之
72、后,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碳排放水平持續下降。對于低碳情景和油控情景,在2020年之后,碳排放量出現較快下降。尤其是在“油控”政策下,交通和工業領域油品消費下降較為明顯。根據分部門碳排放的變化情況,未來存在增長的主要為交通和建筑部門,碳減排貢獻主要來自第二產業(工業部門),建筑部門(公共建筑和居民生活)需要未來重點關注。對交通領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發展,交通排放越來越起到更重要的作用。(2)空氣質量分析根據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影響杭州市空氣質量的因素中,除了氣象、地理形貌等,經濟社會因素是最大的影響因素。經濟社會因素中第二產業占比最大。根據情景設置,到2030年,二
73、產比例較2015年下降約27%。從杭州空氣污染物成分看,PM2.5是主要污染物,杭州市域范圍內PM2.5主要受NOx、SO2影響456。根據相關研究,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源主要為機動車和燃煤排放(主要為火電、水泥行業),因此主要從機動車燃油消費和煤炭消費兩個方面考慮空氣質量目標的實現。根據情景分析結果,在油控情景下,石油消費量2030年較2015年下降約38%,煤炭消費量較2015年下降約62%,考慮到排放終端的處理技術的提高、油品的清潔化趨勢,到2030年,NOx和SO2減排40%的目標可以實現。碳排放減排和控制污染治理的協同是一項重大研究課題,杭州空氣質量不僅受本地排放源的影響,同時受周
74、邊區域發展的影響78。經初步測算,杭州市外來污染物占比約28%,本地產生排放占比72%,本地排放中,機動車貢獻最大,約為28%。在今后的研究中,長三角區域碳排放減排和空氣質量控制的協同可以作為研究的一項重點內容。(3)油控情景下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指數脫鉤指數展示了環境影響和經濟發展的背離程度,碳排放脫鉤指數由二氧化碳排放變化率除以GDP變化率得到。在經濟增長情況下,該指數大于一,說明經濟增長以排放上升為基礎;大于0小于1,代表弱脫鉤,排放上升慢于經濟增長;小于0則代表強脫鉤,經濟發展的同時排放下降。在油控情景下的杭州市碳排放脫鉤指數變化圖可以看出,杭州市2020年之后便進入強脫鉤階段,經濟增
75、長的同時,排放量繼續下降。31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2.3 杭州市交通碳排放達峰情景分析交通是碳排放仍然存在增長空間的領域,也是實施控油政策重點部門。該部分內容重點分析不同情景下杭州市交通碳排放達峰情況,并分析交通領域排放重點。1.不同情景下杭州市交通碳排放達峰結果交通部門由于本研究未包含航空和鐵路(均為增長的趨勢),因此交通部門在較早時候便會達到峰值(見圖2-5),基準情景下,預計2028年達到峰值,低碳和油控情景下,預計2023年達到峰值。根據交通相關規劃,2021年地鐵全面鋪開,公共交通逐步替代部分私人小汽車的出行,私家車行駛里程逐漸下降,同時結合燃油經濟性的提高,油控政策下的交
76、通用能結構優化,促使杭州市交通部門(除鐵路運輸和航空)在2023年達到峰值。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18 硫排放源主要為機動車和燃煤排放(主要為火電、水泥行業),因此主要從機動車燃油消費和煤炭消費兩個方面考慮空氣質量目標的實現。根據情景分析結果,在油控情景下,石油消費量 2030年較 2015年下降約 38%,煤炭消費量較 2015年下降約 62%,考慮到排放終端的處理技術的提高、油品的清潔化趨勢,到 2030年,NOx和 SO2減排 40%的目標可以實現。碳排放減排和控制污染治理的協同是一項重大研究課題,杭州空氣質量不僅受本地排放源的影響,同時受周邊區
77、域發展的影響78。經初步測算,杭州市外來污染物占比約 28%,本地產生排放占比 72%,本地排放中,機動車貢獻最大,約為 28%。在今后的研究中,長三角區域碳排放減排和空氣質量控制的協同可以作為研究的一項重點內容。(3)油控情景下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指數 脫鉤指數展示了環境影響和經濟發展的背離程度,碳排放脫鉤指數由二氧化碳排放變化率除以 GDP 變化率得到。在經濟增長情況下,該指數大于一,說明經濟增長以排放上升為基礎;大于 0 小于 1,代表弱脫鉤,排放上升慢于經濟增長;小于 0則代表強脫鉤,經濟發展的同時排放下降。在油控情景下的杭州市碳排放脫鉤指數變化圖可以看出,杭州市 2020 年之后便進
78、入強脫鉤階段,經濟增長的同時,排放量繼續下降。圖 2-4 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排放脫鉤指數-0.4-0.200.20.40.60.811.21.41.6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圖 2-4 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排放脫鉤指數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322.交通領域重點排放部門分析根據圖2-6,2017年和2030年交通領域不同部門占比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貨運排放占比存在上升的空間;公共交通設施的健全,低碳出行的意識會促進私家車等非營運交通排放出現下降的趨勢。在交通領域,貨運和非營運交通(主要為私家車)是排放的重點部門,其中非營運車輛的排放占比超過50%
79、,是交通領域減排的重點。(不同情景下,不同交通方式占比基本一致。)圖 2-5 不同情景下交通部門排放趨勢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不同情景下交通部門達峰趨勢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單位:萬噸CO233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3.交通領域排放占比變化通過不同情景下交通排放的占比可以看出:基準情景下,在2025年之前,交通領域不斷升高,在2025年約占整體排放的18%,在2040年之前,交通領域排放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在低碳和油控情景下,交通領域碳排放占比有所下降,但在2035年之前,占比仍然較高,超過12%。因此,交通領域的減排對抑制碳排放總量的反彈具有重要作用,在杭
80、州實施油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圖 2-6 油控情景下,2017和2030年交通領域不同部門排放占比010203040506070營運客運交通貨運公共交通非營運交通油控情景下各交通方式CO2排放占比20172030單位:%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34圖 2-7 交通部門不同情景下交通排放占比變化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21 圖 2-7 交通部門不同情景下交通排放占比變化 02468101214161820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不同情景下,交通領域排放占總排放量比例變化情況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2040年2045年2050年3杭
81、州市石油消費情景與控油目標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36為了響應國家及地方政府對于節能減排的倡導及承諾,杭州市作為交通領域石油峰值研究試點城市,研究燃油消耗達峰意義重大。項目組認真研讀國家、浙江省及杭州市對城市交通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及措施,并將各級指示融入到杭州市未來交通出行假設中。近期,國家及地方出臺的政策有:國務院部署的“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國務院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工信部發布的2016-2020年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標準;浙江省發布的“關于印發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
82、劃的通知”;杭州市發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杭州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杭州市發布的杭州市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若干意見。根據杭州市峰值研究結果得出杭州市全口徑石油消費達峰結果,并針對城市交通領域重點分析。3.1 杭州市石油消費情景研究1.達峰情景分析根據杭州市碳排放情景分析結果,在基準情景下,杭州市預計2028年達峰,并在2030年前,石油消費量保持較高水平。在油控情景下,在地鐵開通帶動和技術水平進步下,石油消費可以實現2023年達峰。37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對分領域能源消費情況,到2050年,經過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逐步優化?;鶞是榫跋?,電
83、力占比達到65%,煤炭消費(不含電力生產)下降到2%以下。而在油控情景下,隨著工業用油的進一步降低和交通的電氣化,石油的消費進一步降低,至2050年,石油消費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例由2017年的19.4%下降至4%,石油消費下降81.8%。根據測算數據,油控情景較基準情景,在2025年約減少用油160噸標煤,隨著交通部門的電氣化,預計2050年年消費油品約140萬噸標煤。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23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基準情景油控情景單位:(萬噸油)圖3-1 油
84、控情景下石油消費達峰情況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38圖3-2 基準情景(上)和油控情景(下),2050年終端用能消費結構2.交通領域石油消費量減少潛力不同情景下,2050年汽油柴油消費量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基準情景、低碳情景和油控情景下,石油消費量較2017年分別下降56.7%、63.3%和81.8%。在嚴格的石油消費控制政策下,石油消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圖 3-1:圖 3-2 基準情景:圖 3-3:油控情景:39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表 3-1 不同情景下汽油柴油2050年消費情況年份情景汽油(萬噸標煤)柴油(萬噸標煤)20153231972050基準情景123102低碳情景9398
85、油控情景3559.43.分部門、分油品的石油消費分析根據情景分析結果,在油控情景下,2050年交通領域汽油、柴油的消費占消費總量的比例分別達到96%、68%,繼續鞏固成為汽油、柴油消耗的主要部門。汽油消費占比(%)交通工業建筑業農業其他柴油消費占比(%)交通工業建筑業農業其他圖3-3 油控情景下,2050年汽油、柴油消費結構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403.2 情景分析總結從前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杭州市交通領域碳排放占比長期在20%以上,并且近年來持續上升,而交通領域又是石油消費的重點領域,因此控油的重點領域在于交通。同時結合大氣污染防治、交通治堵等現實問題,交通領域的控油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杭州市工
86、業、建筑業、農業等部門在石油消費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減排空間,在以交通領域為重點的基礎上,也要注意交通之外行業的控油,具體控油路徑見下一章。4杭州市控油路徑與政策建議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42本報告從交通領域和非交通領域兩方面考慮控油政策及路徑。對于交通領域,杭州市的控制燃油消耗策略,其核心體現在降低私人小型載客汽車的燃油消耗上。本研究總結國內外城市在“降低能耗、治理擁堵”上的經驗,結合杭州市自身的交通現狀及特點,從“控油、治堵”兩個層次入手,探討杭州市降低燃油消耗,提前達峰的政策及措施。對于非交通領域,重點從工業領域減油出發,從產業升級、用能結構轉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著手,減少石油消費量。4
87、.1 杭州市交通領域控油減排路徑1.城市交通領域控油路徑“控油”與“治堵”兩個層次的政策包含了杭州市交通領域控油的多項具體措施,綜合使用將達到顯著降低杭州市石油消耗的效果。下文將詳細講述各項措施,提出針對杭州市油控的行動計劃,以及明確下一階段為達到油控目標,杭州市需要強化的措施及出臺的新措施和政策。(1)“控油”“減少”“減少”策略是指采用規劃手段,降低交通剛性出行需求及縮短人均出行距離?!皽p少”策略主要體現在:建立交通土地協調的用地開發模式。依托軌道等交通設施建設,集約利用交通走廊沿線土地,鼓勵地區高強度開發和混合利用,優化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設置,實現職住在地區和走廊上的平衡。加
88、強城市中心城區和副中心地區居住用地與各類就業用地的協調平衡,引導人口和就業崗位在交通政策分區內的合理分布,減少機動車出行需求。43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推進公共交通導向(TOD)的用地規劃模式。促進軌道交通站點與周邊土地利用的一體化發展。推動軌道交通站點交通功能與商業、辦公、文化、居住等城市功能的復合規劃,加強對保障性住房的配置力度,促進城市樞紐地區的高強度混合開發,加強與周邊用地人行通道的建設,促進城市樞紐地區土地集約化利用,形成交通建設與土地開發“互動雙贏”。圖 4-1 距離公共交通站點越近,開發強度越大圖4-2推動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土地混合利用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44構建 15 分
89、鐘社區生活圈。圍繞軌道交通和公交樞紐、站點設置公共活動中心,加強用地混合、功能復合,軌道交通站點周邊300-500m 半徑的服務范圍為核心區,鼓勵多種形式靈活利用空間,使得居民在借助公共交通出行時,“一站式”完成購物、娛樂、接送小孩老人、用餐、繼續教育等日?;顒?。圖 4-3 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復合功能示意圖“轉移”“轉移”策略是指通過優化交通出行結構,實現提升城市交通發展質量?!稗D移”策略采取“一拉一推”的方式,促進城市交通模式從依賴私人小汽車出行模式向綠色交通出行模式轉變?!袄?,是指吸引吸引居民出行向綠色交通轉移?!巴啤?,是指引導居民出行減少機動車使用。圖 4-4:45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
90、減排路徑研究 圖 4-4 上海、廣州率先出臺城市街道設計手冊“拉”是以強化公共交通,推廣綠色出行為主要路徑。將公交優先目標納入法定規劃體系 落實快速公交及公交專用道建設,切實體現公交優先發展理念 構建多模式整合的公共交通系統,為市民提供無縫換乘、高效可達、舒適暢順的一體化公交服務。推廣“P+R”停車+換乘公共交通的旅游出行方式 編制杭州市街道設計手冊,提升道路人性化設計 推行街區制,提高路網密度 重配路權,提升慢行交通品質 完善城市管理,引導和鼓勵共享單車良性發展 適應交通技術發展,規范電動自行車使用“推”是以加強交通需求管理,引導居民出行減少機動車使用為主要路徑 加強需求調控,實施分區差異化
91、策略,建立以交通減碳為切入點的道路使用調節機制 圖 4-4 上海、廣州率先出臺城市街道設計手冊 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46 探索低排放區(LEZ)建設,提高城市環境和減少燃油消耗 完善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制度,優化異地車管理政策 提高小汽車使用成本,引導燃油車輛合理使用 正向激勵采用綠色交通方式出行提升“提升”策略是指通過提高車輛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廣替代能源使用,以減少機動車的燃油消耗。新能源汽車逐步實現了產業化和規?;娘w躍式發展,提供了可替代燃油的清潔能源滿足出行的需求,替代能源的使用將是減少燃油消耗的終極措施。具體的措施如下:大幅提升乘用車的燃油經濟性。目前,國內乘用車的平均油耗明顯高于歐、美
92、等發達國家,加快提升機動車燃油經濟性標準,推動輕量化、小型化等車型的發展及使用,對燃油消耗降低有顯著效果。新能源汽車替換計劃。建議杭州市加快網約車、共享汽車等車輛電動化進程。持續完善共享交通營運車輛增量額度的獲取方式和車牌使用政策,探索新增和存量燃油車車牌使用年限限制和退出機制。規范充電樁的規劃、建設及運營管理。建議出臺杭州市充電樁規劃及管理文件,制定充電設施的統一規劃,對選址、規模等進行科學的統籌布局,加快城區及住宅區內的現有充電設施布局梳理同時規劃新增充電設施,加快高速公路沿線充電設施的規劃建設。對于充電樁,制定統一的接口及標準有助于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新能源汽車的其他政策優惠。在交通管理
93、上對新能源汽車予以一定程度的傾斜,如在停車、限牌、限行等政策上對新能源汽車傾斜,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使用,替代燃油機動車出行。(2)“治堵”交通經濟學中知名的當斯-托馬斯悖論(Downs-Thomson paradox)悖論9,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治堵策略和三大油控策略之間的關系。該悖論顯示:私人汽車在道路網絡上的平衡速度取決于人們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從門到門的平均出行速度,采用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來改善交通擁擠情況會更糟。治堵和控油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擁堵的問題本質上是因為機動車出行需求大,擁堵道路的通行能力無法滿足高峰期的通行需求,因此出現擁堵。然而,通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來解決擁堵問題只能陷入當斯-托
94、馬斯悖論中的惡性循環。因此,要本質上解決擁堵問題的方法,就要從減少個體機動化出行的需求以及將出行需求轉移到公共交通上,47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這正是油控的兩條主要策略。治堵策略通過提高交通運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主要措施如下:結合城市數據大腦項目,推進交通感知體系建設完善道路、車輛、換乘站、停車場等的傳感和傳輸體系,建立基于城市數字化地圖的流量監測、信號誘導、車牌識別等交通感知系統,實現交通信息感知的網絡化、數字化和可視化。加強道路流量、車輛運行、路口監測等信息采集及交通事故、異常停車、車輛逆行、車輛擁堵、道路塌陷等異常事件的檢測。研究與布署新型智慧交通設施、緩解交通擁堵依托城市數據大
95、腦,推廣車聯網等智能化技術應用,提高基礎設施、運輸工具、運行信息等要素資源的在線化水平,全面支撐故障預警、運行維護、交通協調控制以及運營調度等工作的智能化,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緩解交通擁堵。完善面向公眾的交通智慧化服務功能提升綜合交通信息服務水平,面向公眾出行信息需求,完善杭州交通APP、網站等多種載體。完善涵蓋公共交通、對外交通和道路交通的綜合性、多層次信息服務,包括交通資訊、實時路況、公交車輛到站動態信息、停車動態信息、水上客運、航班和鐵路動態等。提供出行路徑規劃、出租召車、共享汽車租還、出行過程中的信息交互等服務。鼓勵發展互聯網+公交新業態建立互聯網+公交與傳統公交統一的監管框架,完善行
96、業監管規則,引導互聯網+公交新業態良性發展。實行動態價格調整機制,允許從事互聯網+公交服務的企業根據車型、地段和時段進行靈活的價格調整,保證特定時段、特殊出行需求的人群較高品質的公交服務。結合互聯網+公交的線網布局,對傳統公交線網布局及組織進行動態優化調整。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48圖4-5廣州如約巴士,為廣州市民提供了互聯網+公交定制服務2.城際客運控油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趨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會帶來更多出行需求,因此城際客運的控油路徑主要從技術節能和出行結構兩方面出發。(1)出行結構當前杭州市水路、鐵路承運比重仍然較低,特別是水路運輸潛力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在今后的發展規劃中,汽車運
97、輸主要承擔中短途、城鄉間的旅客運輸服務,中長途旅客運輸改為水路、鐵路運輸。隨著杭黃高鐵的開通,杭州市區與桐廬、淳安均實現了高鐵互通,需要繼續加快與嘉興、紹興直接城際鐵路規劃與建設的步伐,充分貫徹“公轉鐵”的戰略思想。同時,杭州市需要加強水運網建設,通過京杭運河、杭甬運河等航道工程,實現與上海港、舟山港、嘉興港的無縫對接,建立水上交通走廊,提升水運能力,分擔部分公路客運量。(2)技術節能技術節能主要包括燃油經濟性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車的替代。杭州市從2018年底開始,加油站開始只供應國車用汽柴油,相比國標準,其顆粒物排放降幅可達10,能減少對大氣的污染。燃油經濟性的提高同時依賴機動車能源效率的提高,
98、加強對黃標 49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車的淘汰力度。城際客車柴油車占比高,政府需加強新能源汽車的替代力度,以壓縮天然氣為動力的新能源客車逐步替代傳統燃油車。3.貨運控油路徑(1)提高“互聯網+”高效物流水平。加快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提升倉儲智慧化管理水平,著力構建完善的智慧物流體系,加快物流信息標準化建設,形成互聯網融合創新和物流效率提升的良性互動。依托先進信息技術,探索“互聯網+”車貨匹配等智慧物流新模式,優化運輸路徑,降低車輛空載率,著力提升社會物流效率。(2)推廣綠色物流技術加快物流行業“機器換人”,鼓勵物流企業采用自動化、標準化的倉儲、包裝、分揀等設施,鼓勵采用低能耗、低排放運輸
99、工具和節能型綠色倉儲設施。積極推廣新能源物流車輛,推廣小中型電動貨運車,鼓勵發展廂式運輸、甩掛運輸。市區部分區域設置限行區,僅允許電動貨車通行,促進貨運車的電動化。依靠貨運車輛的新能源化,2030年,油控情景下較基準情景,汽油消耗減少0.25萬噸,柴油減少9萬噸。(3)發展多式聯運模式一是發展空陸多式聯運。結合鐵路、高速公路等地面多層次交通設施的推進,建立和完善空鐵聯運方式,設立機場公路貨運轉站,實現與周邊各大公路貨車、火車的連接。二是發展江河海國際聯運。發揮杭州河、江、海齊備優勢,整合杭州市運河、錢塘江、外圍海域的港口等資源,深入實施內河水運復興行動計劃,構建水陸、江海、海河等河、江、海聯運
100、體系。三是發展快速公鐵、海鐵聯運。充分利用高速鐵路干線運量大、低成本、高速度的優勢,在鐵路樞紐設置與鐵路貨站相統一的公路貨站,實現貨物聯運的站內“無縫對接”,充分發揮鐵路、水路貨物運輸優勢,提高交通基礎設施標準。4.2 非交通領域控油路徑非交通領域油耗約占杭州市油品消費的30%,石油消費主要在工業和建筑業。該部分的減油重點在于產業升級、轉變用能結構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要限制石化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向發展高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501.產業升級工業部門各行業的減排大致可分為控制產業規模和降低產業能耗兩條核心路徑,控制產業規模和降低能耗在于控制高耗能產業的發展,加快產業
101、升級。杭州工業部門減油重點在于石油和化工工業。鑒于國內外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品市場缺口較大,尤其是國內該行業如乙烯和PX等產品需求較大,該行業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是鑒于石油化工行業在環保生態政策紅線下,產業規模會呈現相對平穩的趨勢。石油和化工工業的節能減排的主要思路是存量減排和增量減排。其中存量減排主要通過既有產能節能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來實現,鑒于杭州市該行業主要產品為乙烯、合成氨、燒堿、純堿等需求量較大的大宗產品,幾乎不存在落后產能,因此,石油化學工業的存量減排主要應通過節能改造來推進。增量減排則主要是來自新增高效產能的能效提升。建筑業減油重點在于推進綠色建筑和綠色供應鏈。建立綠色建筑推廣示范
102、基地,作為綠色建筑理念、知識和技術研究、展示、交流的平臺,有效地整合地區資源,促進適宜地區氣候環境的綠色建筑體系和成套技術的形成與推廣。結合綠色建材產業基地建設,引導低能耗、可再生、綠色等建筑配套建材、設備企業及研發機構入駐基地,實行稅收優惠和優質服務,逐步形成綠色產業鏈,從而實現建筑業的低碳轉型,從而促進能源消費減量。2.用能結構轉變杭州市政府應加快落實杭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通過加大環保壓力,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煤改氣、煤改電、油改電”,促進工業和建筑業用能結構的轉變。杭州市作為旅游城市,工業發展的道路和模式必須充分考慮各方面的約束,通過能源消費結構的轉型帶動工業和建筑業的減
103、油。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杭州市近年來大力推廣節能技術,能效水平和發達國家已較為接近,對重點行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減少能源消費的有力途徑。將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掛鉤,對高耗能及產能過剩產業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強約束。在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的背景下,實行石油消費減量替代政策,并重點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是有效控制石油消費的措施。其他產業按平均先進能效標準實行強約束,提升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從而有效控制能源消費總量。51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4.3 控油政策建議1.政策建議杭州市的控制燃油消耗策略,其核心體現在降低私人小型載客汽車的燃油消耗上。本研究總結國內外城市在“降低能耗、治理擁堵”上的經驗,結合
104、杭州市自身的交通現狀及特點,從“控油、治堵”兩個層次入手,探討杭州市降低燃油消耗,提前達峰的政策及措施。無論是控油還是治堵,其政策制定的最終目標都是節能減排,緩解氣候變化。兩個層次的的政策與措施存在一定的交叉,控油政策在近期內能產生立竿見影的降低燃油消耗的效果;而治堵主要側重于提高交通運行效率,改善城市交通擁堵情況,從而達到節約能源,改善空氣質量的目的。根據國內外控油經驗,并結合杭州市實際情況,提出“減少”、“轉移”、“提升”和“優化”四個政策,前三個主要面向“控油”,最后一個主要面向“治堵”。在“控油”層次,本報告提煉出了適用于杭州市的“減少-轉移-提升”相結合的城市綜合交通油控策略?!皽p少
105、”策略是通過調整城市空間布局,整合土地利用與交通的一體化開發,形成職、住平衡的區域發展模式,減少機動車出行需求及縮短人均出行距離;“轉移”策略是通過發展綠色交通出行和抑制小汽車出行相結合的手段,將私人小型載客汽車出行需求引導至公共交通、非機動車交通及共享出行等能源利用率高的交通方式上,減少私人小汽車出行量,從而減少油耗;“提升”策略是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廣替代能源的使用,減少石油消耗,這是減少石油消費最直接的手段。在“治堵”層次,主要通過現代化的通訊、網絡、大數據及其他技術手段優化交通出行效率,創新交通管理模式,提高交通運行速度,減少燃油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翱赜汀迸c“治堵”兩個層次的策略
106、包含了杭州市交通領域控油的多項具體措施,綜合使用將達到顯著降低杭州市石油消耗的效果。提出針對杭州市油控的行動計劃,以及明確下一階段為達到油控目標,杭州市需要強化的措施及出臺的新措施和政策。具體內容如下: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522.四大控油措施貢獻及影響評估合“控油”和“治堵”的政策建議,對四大控油政策進行影響評估,油控措施從不同側重點著力于減少城市交通燃油消耗,下表對各措施控油力度的直接影響及實施計劃、控油貢獻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及評估,旨在為杭州市提供政策實施參考意見。根據下表分析結果,杭州市可制定分期實施方案,優先實施近期能產生最強控油效果的措施,產生立竿見影的降低燃油消耗的效果。交通是一個復
107、雜的系統工程,在確保交通參與者高效有序出行的前提下降低油耗,則需要多部門參與、多措施綜合運用,實現2025年燃油消耗達峰目標。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37 模式,減少機動車出行需求及縮短人均出行距離;“轉移”策略是通過發展綠色交通出行和抑制小汽車出行相結合的手段,將私人小型載客汽車出行需求引導至公共交通、非機動車交通及共享出行等能源利用率高的交通方式上,減少私人小汽車出行量,從而減少油耗;“提升”策略是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廣替代能源的使用,減少石油消耗,這是減少石油消費最直接的手段。在“治堵”層次,主要通過現代化的通訊、網絡、大數據及其他技術手段優化
108、交通出行效率,創新交通管理模式,提高交通運行速度,減少燃油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翱赜汀迸c“治堵”兩個層次的策略包含了杭州市交通領域控油的多項具體措施,綜合使用將達到顯著降低杭州市石油消耗的效果。提出針對杭州市油控的行動計劃,以及明確下一階段為達到油控目標,杭州市需要強化的措施及出臺的新措施和政策。具體內容如下: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 38 2.四大控油措施貢獻及影響評估 合“控油”和“治堵”的政策建議,對四大控油政策進行影響評估,油控措施從不同側重點著力于減少城市交通燃油消耗,下表對各措施控油力度的直接影響及實施計劃、控油貢獻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及評估,旨在
109、為杭州市提供政策實施參考意見。根據下表分析結果,杭州市可制定分期實施方案,優先實施近期能產生最強控油效果的措施,產生立竿見影的降低燃油消耗的效果。交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確保交通參與者高效有序出行的前提下降低油耗,則需要多部門參與、多措施綜合運用,實現 2025 年燃油消耗達峰目標。策略措施建議政策或措施減少小汽車出行減少居民平均出行距離提高車輛燃油效率減少燃油車保有量增加綠色交通出行實施計劃減少燃油消耗控油減少編制及出臺基于土地與交通一體化發展的杭州市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管理辦法*-*中期16%編制及出臺杭州市公交引導城市發展規劃*-*近期轉移出臺杭州市街道設計手冊,指引人性化街道設計*
110、-*近期30%出臺共享出行運營及管理規范,包括共享單車、網約車及共享汽車等*-*近期實施分區差異化管理策略,建立以交通減碳為切入點的道路使用調節機制*中期研究制定杭州市的燃油車退出及禁售時間表*-*中期編制及出臺多模式整合的公交一體化規劃*-*近期編制及出臺杭州市旅游交通專項規劃*-*近期編制及出臺杭州市電動自行車規劃及管理規范*-*近期將“公交優先”納入城市的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法定規劃體系*-*近期更新及完善杭州市快速公交及公交專用道規劃及杭州市公交線網規劃*近期完善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制度,優化異地車管理政策*-*中期完善差異化停車收費制度,劃定低排放區,研究擁堵收費實施方案*-*中
111、期控制停車位總量,將最低停車位配建標準調整為最高停車位配建標準*-*遠期完善“小街區,密路網”的街道設計,提升慢行交通品質*-*中期提升出臺新能源汽車購買及使用的鼓勵政策-*近期41%編制及出臺杭州市新能源汽車替換政策*-*近期編制杭州市電動汽車充電樁規劃、運營及管理規范*-*近期提升乘用車的燃油經濟性*-*中期治堵優化推進交通感知體系全面建設*-*近期13%結合城市大腦,完善“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中期完善“互聯網+公交”體系的建立*中期完善乘客交通信息系統*-*近期(表格中*表示各政策對油控的影響因子,*表示程度最強,*表示程度最弱。)55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參考文獻1 楊柳,韓
112、兆興,林潔,徐洪磊,衷平,張帆,沈珍瑤.基于LEAP的北京城市客運體系CO2減排潛力評估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1(02):164-170.2 周建,崔勝輝,林劍藝,等基于LEAP模型的廈門交通能耗及大氣污染物排放分析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1,34(11):164-1703 賈彥鵬,劉仁志基于LEAP模型的城市能源規劃與CO2減排研究:以景德鎮為例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0,18(增刊):754 任歡歡.杭州地區PM(2.5)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8.5 李新興.杭州市道路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減排策略研究 D.浙江大學,2013.
113、6 薛佳平,田偉利,張清宇.杭州市機動車NOx排放清單的建立及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J.環境科學研究,2010,23(5):613-618.7 陳優良,陶天慧,丁鵬.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空氣質量時空分布特征J.2017.8 陸舒潔,吳浥桐,王義康.杭州市PM(2.5)時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8,27(04):43-46.9 Downs A.Still Stuck in Traffic:Coping with Peak-hour Traffic Congestion J.Future Survey,2004,42(12):2329-2331.附錄一:LEAP-Hangzhou20
114、50 模型基本框架及關鍵假設部門子部門活動水平用能結構能源強度數據獲取方式數據來源*需求模塊農業農業生產產業增加值單位增加值能耗已經完成統計局;相關規劃工業建材行業增加值煤炭、天然氣、電力單位增加值能耗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結合相關規劃統計局;行業數據造紙行業增加值煤炭、天然氣、電力單位增加值能耗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結合相關規劃統計局;行業數據紡織行業增加值煤炭、天然氣、電力單位增加值能耗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結合相關規劃統計局;行業數據化工行業增加值煤炭、天然氣、電力單位增加值能耗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結合相關規劃統計局;行業數據裝備制造業行業增加值煤炭、天然氣、電力單位增加值能耗
115、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結合相關規劃統計局;行業數據建筑業建筑施工建筑施工面積煤炭、柴油、汽油、天然氣、電力單位施工面積能耗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結合相關規劃統計局;住建部需求 模塊交通 運輸客運公路客運周轉量柴油、汽油、電力人公里能耗實地調研,并結合統計年鑒數據,對用能結構進行精細化分析市交通運輸局水路客運周轉量柴油、電力噸公里能耗周轉量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鑒于采集困難,采用文獻數據上海鐵路集團(杭州)貨運公路貨物周轉量柴油、汽油、電力噸公里能耗實地調研,并結合統計年鑒數據,對用能結構進行精細化分析市交通運輸局內河航運貨物周轉量柴油、電力噸公里能耗采用統計局數據市港航局公共交通公交車年
116、客運量柴油、汽油、電力噸標煤/萬人次實地調研,并結合統計局數據市公交集團出租車營運里程汽油、天然氣、電力噸標煤/萬公里實地調研,并結合統計局數據市交通運輸局軌道交通營運里程電力噸標煤/萬公里實地調研,并結合統計局數據市地鐵集團私家車行駛里程汽油、天然氣、電力單位私家車能耗實地調研,協調車管所、交警等獲取數據車管所、機動車管理處機構用車行駛里程汽油、天然氣、電力單位私家車能耗實地調研,協調車管所、交警等獲取數據車管所、機動車管理處摩托車行駛里程汽油萬公里能耗統計部門數據、行業數據等市交通運輸局公共建筑商場、酒店、寫字樓等場所面積天然氣、電力單位面積能耗采用統計局數據統計局、住建部居民 生活城鎮生
117、活住房面積液化石油氣、天然氣、電力單位住房面積能耗活動水平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根據相關規劃國土部、住建部相關文件鄉村生活住房面積液化石油氣、天然氣、電力單位住房面積能耗活動水平采用統計局數據,能耗數據根據相關規劃國土部、住建部相關文件加工轉換模塊火力發電、供熱、電力輸送采用統計局及能源局等部門數據統計局資源模塊化石能源供給,一次電力生產、凈調入電采用統計局及能源局等部門數據統計局;能源局等規劃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58附錄二:不同情景主要參數設置參數基準情景低碳情景油控情景GDP“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分 別 年 均 增 長7.5%、7%、6%。2030-2040年,年均增長保持在4
118、.5%,2040-2050年保持在4%。同基準情景同基準情景人口近年來人口增長較快,按照規劃,杭 州2020年 之 前 人 口 控 制 在1000萬以內,同時結合近三年杭州人口增長速率,設定2017-2020年人口年增長2%;2020-2025年 年 增 長1.5%;2025-2030年年增長1%,2030年之后,人口基本保持穩定。同基準情景同基準情景產業 結構產業結構逐步優化,2030年第三產業占比達到70%左右,2050年第三產業預計達到76%。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發展快于工業,2030年第三產業占比達到72%左右。同低碳情景城市 化率城 市 化 率 逐 年 提 高,但 年 度 提
119、升 幅 度 逐 漸 放 緩,2020年 達到79%,2025年 達 到82%,2030年 達 到84%,2050年 達到88%。同基準情景同基準情景空氣 質量2020年:氮 氧 化 物 排 放 量 較2015年減少23%,二氧化硫排放量較2015年減少23%;至203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較2020年減少40%,二氧化硫排放量較2015年減少40%。同基準情景較低碳情景多減少排放10%59油控情景下杭州市碳減排路徑研究交通 發展到2020年,相比2015年,營運車輛單位周轉量能耗下降6.5%,市區綠色公交比率100%,居民出行公交分擔率達到50%,城市公交、出租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強度下降2%,人
120、均公交使用次數達到240;到2030年,相比2020年,營運車輛單位周轉量能耗下降10%,居民出行公交分擔率達到60%,城市公交、出租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強度下降3%,人均公交使用次數達到280次;到2050年,私家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年行駛里程下降到0.75萬公里/年,人均使用公交次數達到420次。到2020年,相比2015年,營運車輛單位周轉量能耗下降7%,市區綠色公交比率100%,居民出行公交分擔率達到55%,城市公交、出租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強度下降2.5%,人均公交使用次數達到260次;到2030年,相比2020年,營運車輛單位周轉量能耗下降12%,居民出行公交分擔率達到65%,城市公
121、交、出租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強度下降4%,人均公交使用次數達到326次。到2050年,私家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年行駛里程下降到0.72萬公里/年,人均使用公交次數達到435次。到2020年,相比2015年,營運車輛單位周轉量能耗下降8%,市區綠色公交比率100%,居民出行公交分擔率達到58%,城市公交、出租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強度下降2.8%,人均公交使用次數達到270次;到2030年,相比2020年,營運車輛單位周轉量能耗下降14%,居民出行公交分擔率達到70%,城市公交、出租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強度下降5%,人均公交使用次數達到326次。到2050年,私家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年行駛里程下降到
122、0.7萬公里/年,人均使用公交次數達到450次。公共 建筑低 碳 節 能 建 筑 得 到 有 效 應 用,2030年節能建筑率達到45%,建筑能耗達到30.5千克標煤/平方米。2050年節能建筑率達到100%,建筑能耗達到23.2千克標煤/平方米。低碳節能建筑得到有效應用,2030年節能建筑率達到50%,建筑能耗達到29.25千克煤/平方米。2050年節能建筑率達到100%,建筑能耗較基準情景下降2%。低碳節能建筑得到有效應用,2030年 節 能 建 筑 率 達 到55%,建筑能耗達到27.47千克標煤/平方米。2050年節能建筑率達到100%,建筑能耗較低碳情景下降2%。油控研究項目系列報告60環保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