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知識產權局:2023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報告(9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陜西省知識產權局:2023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報告(99頁).pdf(9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陜陜西西省省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專專利利導導航航報報告告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二二三年四月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I目目錄錄1 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現狀.11.1 產業整體發展現狀.11.2 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現狀.21.2.1 全球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現狀.21.2.2 國內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現狀.21.2.3 富硒食品產業國內外市場現狀.31.3 產業鏈介紹.41.3.1 上游:硒資源.41.3.2 中游:富硒產品.41.3.3 下游:硒檢測.51.4 陜西省安康市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現狀.51.5 專利導航的目標和需求.72 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研究方法.92.1
2、專利研究方法.92.1.1 技術分解.92.1.2 數據檢索及處理.102.1.3 專利數據處理及數據標引.132.2 非專利文獻研究方法.153 富硒食品產業發展方向.163.1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分析.163.1.1 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總體趨勢分析.163.1.2 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區域分布情況.213.1.3 主要申請人分析.233.1.4 核心專利申請人分析.273.1.5 重點申請人分析.28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II3.1.6 本節小結.423.2 產業非專利文獻分析.433.2.1 非專利文件被引用排名.443.2.2 非專利文件被下載排名.463.3 產業發展方
3、向.473.3.1 產業結構調整方向.473.3.2 熱點技術研發方向.653.3.3 本節小結.743.4 本章小結.744 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現狀與規劃.754.1 富硒食品產業分布情況.754.1.1 國內產業分布.754.1.2 陜西省產業分布情況.764.1.3 陜西省富硒相關商標、安康地理標志擁有情況.784.2 陜西省產業專利發展情況.794.2.1 整體發展情況.794.2.2 區域布局.804.2.3 主要創新主體.824.3 陜西省產業定位.854.3.1 產業結構定位.864.3.2 企業實力定位.864.3.3 人才實力定位.864.3.4 專利運營定位.874.4
4、 本章小結.885 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發展路徑建議.895.1 優勢固鏈,打造“5+N”富硒種養產業體系.895.2 劣勢補鏈,激發富硒食品行業技術研發.915.3 借力強鏈,以資源優勢為基礎發展長期產業.92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III5.3.1 本地企業培育.935.3.2 外部企業引進.935.4 內外延鏈,實現產業升級.935.5 人才鑄鏈,加強人才引進.945.5.1 本地人才培育.945.5.2 外部高端人才引進.95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1 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現現狀狀1.1產產業業整整體體發發展展現現狀狀根據安康市“十四五”
5、富硒產業發展規劃的記載可知,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參與人體內多種含硒酶和含硒蛋白的合成。硒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及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對結腸癌、皮膚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癥具有明顯的抑制和防護作用,其在機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甲基硒醇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硒與維生素 E、大蒜素、亞油酸、鍺、鋅等營養素具有協同抗氧化的功效,能夠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時,硒具有減輕和緩解重金屬毒性的作用。因此,硒被譽為“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以及“天然解毒劑”。調查發現,全世界有 42 個國家和地區土壤缺硒,我國約 72%的地區的土壤缺硒。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硒攝入量為 60-
6、250 微克/天,但是實際上我國人均硒攝入量僅為 36 微克/天,全國約 7 億人面臨硒攝入量長期不足的問題,通過補硒提高健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硒的生理機能認識的逐步深入,通過富硒產品補充人體所需硒元素,已成為追求健康的迫切需求,開發利用硒資源、發展富硒產業的熱潮正在興起。從全球范圍來看,歐美發達國家富硒農業發展比較早,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像富硒牛奶、雞蛋還有肉食產品等已經成功上市。我國富硒農業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我國是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逐漸興起富硒農產品等相關產業。人們對富硒農產品缺乏基本了解,硒產品種類也不多,但在我國大健康戰略提出以后,富硒農
7、業發展較快。湖北恩施在全國率先實施“硒+X”產業發展模式,并推出富硒茶、富硒馬鈴薯、富硒大米等富硒農產品及富硒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在 2011 年,由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大會授予其“世界硒都”稱號,與此同時,其他地區也不遺余力創建硒產業與市場品牌。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1.2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現現狀狀1.2.1 全全球球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現現狀狀歐美發達國家富硒農業發展比較早,1934 年,O.ABeah 等在美國懷俄明州的高硒土壤上進行了一項植被調查中發現一些高硒或耐高硒的植物品種,并稱之為聚硒植物。1938-1939 年,s.F.Trelea
8、se 等在溫室盆栽條件下證明黃芪屬聚硒植物的生長需要硒供應。上世紀 60 年代至 70 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硒對微生物體內幾種酶活性,尤其對動物和人體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必需性的逐步發展和證實,提示了可以用植物酶學和非酶蛋白質組分等方法來研究高等植物硒營養的必需性問題。隨著以上研究的進行,其富硒農業也隨之發展。全球富硒農產品產業主要呈現出四大特點:第一,產業發展處于成長階段。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富硒農產品發展較早,產業相對成熟,其中,已有一些富硒牛奶、雞蛋、肉食產品成功上市的案例;第二,富硒農產品價值高,效益可觀。富硒農產品和普通農產品在生產上區別不大,但富硒農產品具有保健功能和更高的營養價
9、值,因而相對同類產品而言,價格要高出數倍;第三,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消費者更為關注的焦點,人們在農產品消費過程中,對富硒農產品的價格敏感性逐漸下降,對產品的保健功能和營養功能逐步提高;第四,全球標準尚未統一。不同區域對富硒農產品硒元素含量標準的界定不同,全球暫未形成統一的標準。1.2.2 國國內內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現現狀狀我國富硒農產品產業興起于 80 年代,由于人們對其缺乏基本了解,且富硒產品種類不多等諸多因素,致使此前國內富硒農產品市場始終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我國十三五之后的“大健康”戰略的提出,人們對硒知識的普及、推廣以及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國內市場對富
10、硒產品需求量逐漸增大,消費頻率增加,消費渠道和消費群體多元,消費產品呈多樣化趨勢,富硒農產品產業亦隨之逐漸駛入發展快車道。繼而,2016 年,我國提出“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旨在推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富硒農業發展較好的省市主要集中在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江西省豐城市、湖南桃園縣和新田縣、湖北省恩施市、福建壽寧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等,生產富硒農副產品有糧食、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和肉類等。根據我國富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2019 年,國內富硒農產品需求規模分別
11、為 42.35 億元、46.14 億元和 49.67 億元。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為國內富硒農產品的重點消費區域,三個區域合計占國內富硒農產品消費的 73%。根據預測,影響我國富硒農產品產業發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政策支持、產業標準、質量標準體系、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以及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等。湖北省發布的 富硒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是當地首個富硒產業規劃,湖北省以恩施和江漢平原富硒區為富硒產業增長極,著力打造“世界硒都”與“我國生態富硒糧都”。1.2.3 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國國內內外外市市場場現現狀狀根據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副會長李桂群發布的 2019富硒農產品發
12、展及展望報告,從富硒農產品的需求區域來看,全球富硒農產品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和東亞等區域,需求占比分別為 33%、28%和 11%。這些區域經濟發展情況較好,居民健康養生意識高,是全球富硒農產品主要消費區域,累計占到全球富硒農產品消費量 70%以上。在需求結構方面,全球富硒農產品消費需求主要以富硒糧食為主,例如富硒大米、富硒玉米、富硒面包及其它富硒農副食品等,而富硒水果和富硒蔬菜需求相對較少。在產銷情況方面,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2019 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富硒農產品產量為 384.52 萬噸(根據全球富硒土地占全球耕地總面積的比例估算),消費量為 362.26 萬
13、噸,全球富硒農產品產能增長速度較快。根據2018 年中國富硒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 2019 年國內富硒農產品市場規模為 49.6 億元,同比增長 5.37%。從消費區域來看,華東地區(尤其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是江浙地區)是國內富硒農產品消費的重點區域,占國內富硒農產品消費的 43%,然后依次是華南地區(17%)、華北地區(13%)、華中地區(11%)、西南地區(8%),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是國內富硒產品重要產區,在消費方面相對較少。據中國富硒農產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報告(2019-2025 年)統計,我國富硒農產品行業總產值已超過 1000 億元,每年以 9
14、.3%-13.1%的速度遞增,全國以富硒為代表的功能農產品市場容量估算在 4000 億元左右,保健品及醫藥產品約在 1000 億元以上,富硒農產品、醫藥產品市場前景巨大。2021 年,安康市富硒產業綜合產值增長到 750 億元,居全國各大富硒區之首,富硒產業已然是安康最有潛力、最富特色、最具功能型的富民產業,也是支撐幸福安康建設的立市之業。1.3產產業業鏈鏈介介紹紹產業鏈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富硒食品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硒資源、中游的富硒產品以及下游的硒檢測。1.3.1 上上游游:硒硒資資源源富硒食品產業鏈上游主要
15、是硒的來源,包括天然硒、外源強化硒以及聚硒品種。其中,天然硒和外源強化硒為富硒食品產業帶來兩種不同的硒來源。例如,陜西省安康市是天然富硒土壤覆蓋地區最廣、硒含量地層最厚、最適合開發利用的富硒資源區,全域 54.2%的土壤硒含量達到了中硒(0.2mg/kg)以上水平,且硒濃度適中,易于植物吸收。外源強化硒主要包括有機硒,有機硒化合物主要包括硒化氨基酸、硒化多糖、肌醇硒酸酯、硒化茶多酚、硒化亞油酸以及硒化亞麻酸等。另外,通過對聚硒品種進行選育可以有效培育出聚硒效果更加的植物品種,提高對硒的富集效果,為中游的富硒產品提供硒來源。1.3.2 中中游游:富富硒硒產產品品富硒食品產業鏈中游主要包括富含硒的
16、富硒食品、含有硒元素以提高終端食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品硒水平的強化劑以及其他富硒產品。富硒產品多是利用富硒土壤中的天然硒或者人工合成得到的硒化合物從而完成硒的生物轉化從而將硒富集在產品中。強化劑是通過在飼料、肥料以及添加劑中添加硒元素以提高富硒產品中的硒為目的,這對貧硒土壤以及聚硒效果差的品種具有較好的提硒作用。1.3.3 下下游游:硒硒檢檢測測富硒食品產業鏈下游主要涉及硒檢測,為硒的來源,例如土壤的富硒量以及產品的聚硒效果進行檢測,還對硒產品的硒含量水平進行檢測,以客觀評價硒產品的富硒水平,為硒形態以及硒含量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1.4陜陜西西省省安安康康市市富富硒硒食
17、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現現狀狀陜西省在富硒方面將發展富硒產業寫入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并納入全省“十四五”規劃,2021 年省政府將安康富硒食品產業作為全省 23 條重點產業鏈之一進行培育。根據關于富硒首位產業提質升級的研究,陜西省安康市市委、市政府按照“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思路和“一產奠基、二產支撐、三產引領”的策略,聚焦富硒茶、水、魔芋、生豬、漁業和核桃等六大富硒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全產業鏈推動富硒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如下:一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以安康具有規模優勢的茶葉、魔芋、生豬、漁業、核桃為重點,大力發展富硒種養業。全市共有富硒農業園區 1340 個,市級以上農民專業
18、合作社 299 個,帶動農戶 22.8 萬戶,富硒茶種植面積達 108 萬畝,富硒魔芋種植面積 60 萬畝,富硒核桃面積 200 萬畝,富硒生豬年飼養量 305 萬頭,富硒水產品產量超過 4 萬噸。規模以上富硒食品加工企業 245 家,工業加工園15 個(其中國家級 1 個,省級 2 個),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富硒礦泉水生產基地。開發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魚、植物富硒片、富硒黑豆多肽等產品200 多個。二是科研實力顯著增強。依托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相繼建立 4 個“國字號”科研機構、6 個省級富硒產業科技創新平臺、3 個院士工作站、26 個專家工作站,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
19、導航6組建了 17 個富硒科研創新團隊,構建了“國家級首席專家+地方學科帶頭人+科研推廣單位+現代經營主體”的協同創新產業發展體系。以富硒產業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為重點,實施富硒產業重大科技項目 46 項,專利授權 65 項,制(修)定各類標準 52 項,培育富硒產業科技型企業 52 家、高新技術企業 11 家。三是品牌建設初見成效。有效注冊含“硒”商標 41 件,涉硒相關產品商標 1200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12 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1 個。2018 年成功注冊“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安康富硒茶”連續兩年位列全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百強榜第 20 位,居陜西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
20、1 位,品牌價值達 35.16 億元,獲評“最具品牌經營力”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20 年成功注冊“安康漢水魚”集體商標,2021 年“安康林下豬”集體商標已通過知識產權局初審,“安康核桃”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已獲受理。四是發展機制逐步健全。安康市作為陜西省富硒地區,為加快推進富硒產業發展,2008 年安康市將富硒食品產業確立為支柱產業,2015 年提出“把富硒產業打造成環境友好型產業的首位產業”。2019年安康市成立富硒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專門設立政府工作機構,2020 年確立為安康市“立市之業”。安康市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關于加快推進安康富硒茶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
21、展的決定、安康市富硒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編制安康市“十四五”富硒產業發展規劃,配套制定了園區創建、龍頭培育、科技支撐、金融支持、品牌建設、免費檢測等政策文件 30多項,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富硒產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2019 年,頒布安康市硒資源保護與利用條例,以地方立法形式確立富硒產業戰略地位,推動富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2021 年 6 月,安康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發展富硒產業寫入 2021 年陜西省委“一號”文件、省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省“十四五”規劃,列為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2021年省政府將富硒食品產業作為全省
22、 23 條重點產業鏈之一進行培育,富硒產業上升為省級戰略。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高度重視項目實施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業務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農業農村部富硒產品開發與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 4 名青年科研人員全面參與項目實施工作。主動與安康市市場監管局、安康市工信局、安康市富硒辦等項目和產業主管部門匯報溝通,積極推進多部門共同配合項目實施,于 2022 年 2 月 23日在安康召開了市級相關部門、富硒產業協(學)會、科研和服務機構及龍頭企業代表參加的項目推進會。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與項目合作單位經常性對
23、接交流,制定完善項目技術方案;組建項目工作群,多方參與,時刻溝通,提高項目實施效率和質量,確保圓滿完成項目目標任務。安康富硒產業經過多年發展,產品種類多,總體規模較好,但富硒資源的高效利用率相對較低,富硒種養與深加工還未形成集群效應;涉硒企業的科技研發后勁不足,原創性的深加工技術相對缺乏,產業鏈條較短,一二三產融合深度不夠,產業循環體系尚不健全。富硒產品以富硒農產品、初級加工產品居多,在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產品、富硒生物醫藥、富硒康養旅游等方面,尚未形成特有的發展模式。創新鏈支撐有待加強、服務鏈體系有待完善。1.5專專利利導導航航的的目目標標和和需需求求專利分析是指綜合運用情報分析手段,對經濟
24、科技活動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尤其是與技術相關的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競爭態勢進行綜合分析,對活動中的知識產權風險、知識產權資產的品質價值及處置方式的合理性、技術創新的可行性等進行評估、評價、核查與論證,根據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為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經濟科技活動提供咨詢參考。專利分析運用專利制度的信息功能和專利分析技術系統導引產業發展,是產業決策的新方法,通過對專利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明晰產業創新的方向和重點,提高創新效率和水平,防范和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強化產業競爭力。本項目通過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確定分析邊界,明確分析需求,掌握產業規律,了解政策資源,梳理發展問題,這是本專利導航分析
25、的目的。產業專利分析是項目的主體內容,是專利信息科學有效導航產業決策的關鍵;得出專利產業導航結論并提出相應建議,是產業類專利導航項目的基本目標,在此基礎上,結合安康富硒產業的現狀,爭取在富硒檢驗、檢測技術和設備方面,硒的人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工合成和應用方面尋找出突破點,幫助安康在上述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本項目以“富硒食品產業”為研究對象,將專利分析與產業、技術發展相結合,從富硒食品產業鏈的現狀出發,結合產業發展的現狀和預期效果,通過專利導航,打通“技術-產業-市場”的經脈。本次的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的具體需求如下:(1)對富硒保健品、準保健品(富硒片等)、聚硒品種、富
26、硒土壤強化技術(硒營養強化劑、納米硒等)、富硒飼料強化技術、富硒食品添加劑、富硒加工技術(包括裝備等)、人工合成以及提取有機硒技術等方面的技術以及專利進行檢索、收集和分析。(2)專利分析中需要根據專利的類型分別統計分析,且對于發明專利中未授權但處于實審中的專利作為重要參考。此外,對與安康富硒食品產業精深加工密切的發明專利進行深度分析。(3)重點分析湖北恩施富硒食品產業專利、中國農大、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中國地質大學以及湖北有關高校等的專利技術。(4)對安康市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布局的產業鏈優劣勢環節分析,對比安康市企業的專利數量在全國/全球占比,給出
27、安康市企業在全國/全球的創新能力定位。對比安康市企業核心專利在全國/全球占比,給出區域企業在全國/全球的競爭實力定位。對比安康市龍頭企業與國際/國內龍頭企業在專利申請數量、質量及活躍度等方面,分析區域龍頭企業的專利控制力和面臨的專利侵權風險情況(5)根據專利分析找出安康市富硒食品產業創新發展具體路徑,包括但不限于:產業布局結構優化路徑、技術引進及協同創新路徑、專利協同運用和市場運營路徑等。經過分析得出產業發展方向、陜西省產業發展定位以及陜西省產業發展路徑,并提出陜西省產業發展建議。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92 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專專利利導導航航研研究究方方法法2.1 專
28、專利利研研究究方方法法2.1.1技技術術分分解解對國內外相關產業動態進行了全面的檢索,收集技術和產業相關信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文獻的初步檢索。與產業技術人員座以及專家座談,開展產業調研等活動,了解國內外相關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根據所了解的產業現狀,結合專利初步檢索情況以及期刊文獻的情況,確定本報告的重點研究對象并最終確定技術分解表。表 2-1 技術分解表一一級級分分支支二二級級分分支支三三級級分分支支備備注注硒資源(上游)天然硒天然硒來源、天然硒的提取、硒活化外源強化硒合成、轉化工藝聚硒品種富硒產品(中游)富硒食品富硒茶種植方法、加工裝置與方法魔芋種植方法、加工裝置與方法畜禽養殖技術、肉類加
29、工裝置與方法水產品養殖技術、肉類加工裝置與方法糧油糧油類植物的種植方法、糧油產品的加工裝置及方法果蔬果蔬類植物的種植方法、果蔬的加工方法以及裝置食用菌種植技術、加工工藝及裝置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0一一級級分分支支二二級級分分支支三三級級分分支支備備注注包裝飲用水水體中硒的濃縮工藝以及飲用水的生產方法與裝置保健品藥物富硒產品(中游)強化劑肥料飼料添加劑包括食品、化妝品添加劑其他富硒產品包括產品、加工裝置等硒檢測(下游)檢測方法檢測設備2.1.2數數據據檢檢索索及及處處理理(一)檢索策略在檢索過程中,本項目采取了分總的檢索方式,使用關鍵詞和分類號進行組合檢索。在關鍵詞的確定
30、方面,檢索過程中不斷對關鍵詞進行補充及調整,逐一增減關鍵詞并將檢索結果與增減前的結果對比,以判斷是否應該在檢索中引入該關鍵詞。在英文關鍵詞的確定方面,充分考慮了形式上的全面性和準確性,考慮了對同一關鍵詞表達的各種形式,如不同詞性、單復數、簡稱或縮寫、英美拼寫差異等。最后,對技術分解表中直接確定的關鍵詞組成的技術方案、解決該方案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技術效果進行表述,并將以此獲得的關鍵詞作為擴展關鍵詞。在分類號的確定及選擇方面,本項目首先通過使用關鍵詞進行試檢索以圈定一個較大的文獻集合,然后使用已有的分類號和關鍵詞檢索屬于不同級別的技術分支中專利文獻,在獲得各技術分支檢索結果后,瀏覽相關度較高的文獻
31、并搜集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1分類號,不斷地對分類號進行補充和修正。(二)檢索要素表 2-2 檢索關鍵詞技技術術點點關關鍵鍵詞詞硒資源硒、天然、有機、氨酸、強化、納米硒、氨基、微生物、酵母、糖、蛋白、聚硒、品種、硒醚、聚、提取、活化、轉化、合成、選育、育種、培育Selenium,natural,organic,organics,polysaccharide,polysaccharose,amidogen,amino,amido,selenoprotein,protein,nano-selenium,NANO-Se,microorganism,glycine,yeast,S
32、elenium-Glucosan,seleno-oligosaccharides,variety,breed,selenide,poly,extract,withdraw,excitation,revitalite,activate,activization,activating,activated,conversion,change,transform,translation,translate,turninto,compound,synthesis,composition,breed,breeding,seedselection富硒食品茶、魔芋、牛、羊、豬、兔、雞、鴨、鵝、魚、蝦、水產、米
33、、面、油、豆、水果、獼猴桃、核桃、桑、蔬菜、飲用水、富硒水、保健、添加劑、強化劑、飼料、肥料、食用菌、菇、姬松茸、種植、栽培、養殖、生產、繁殖、加工、處理、濃縮Selenium,tea,konjak,konjac,beef,cow,milk,sheeep,mutton,pork,pig,rabbit,chicken,chick,duck,goose,fish,shrimp,aquaticproduct,rice,milet,flour,oil,bean,fruit,melon,kiwi,nut,walnut,folium,leaf,cabbage,oilseedrape,water,healt
34、h,additive,annexingagent,enhancer,reinforcer,fodder,manure,fertilizer,ediblemushrooms,mushroom,agaric,agaricusblazeimurill,plant,farming,cultivate,cultivation,breed,breeding,production,manufacture,process,procedding,dispose,dealwith,concentration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2技技術術點點關關鍵鍵詞詞硒檢測硒、檢測、測試、測定、抽檢、分析
35、Selenium,Detection,examining,test,testing,inspection本導航報告中涉及的專利 IPC 分類號包括:表 2-3 IPC 分類號A01農業;林業;畜牧業A21焙烤;制作或處理面團的設備;焙烤用面團A22屠宰;肉品處理;家禽或魚的加工A23其他類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處理A61醫學或獸醫學;衛生學B01一般的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或裝置B02破碎、磨粉或粉碎;谷物碾磨的預處理C11動物或植物的油,脂,脂肪物質或蠟C12生物化學,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C13制糖工業C01無機化學C05肥料;肥料制造G01測量;測試(三)檢索范圍及檢索結果數據范圍:本報告
36、的專利數據主要來源于合享 incoPat 專利數據庫,以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歐洲的專利文摘數據為主。非專利文獻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知網文獻庫、Baidu 搜索引擎、Google 搜索引擎。時間范圍:中文和外文的檢索時間截止日期:公開日為 2022 年 2 月 15 日之前。技術邊界:本報告檢索重點關注富硒食品、硒資源和硒檢測這三大類,尤其是富硒食品的專利情況。對僅含有硒元素而不是富硒食品的專利視為噪音。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3檢索式:根據檢索關鍵詞構建,后續在數據處理中進行反復完善。根據檢索,最終得到各技術分支的專利數量,如表 2-4 所示。表 2-4 專利
37、數量檢索結果技技術術領領域域中中文文專專利利數數量量外外文文專專利利數數量量硒資源1607282富硒茶8629魔芋120畜禽85651水產品16110糧油144529果蔬172227食用菌7378包裝飲用水4679保健品1572870藥物1566897肥料252481飼料3421231添加劑108460強化劑24其他富硒產品3030555硒檢測26551總量199573715外觀8552.1.3專專利利數數據據處處理理及及數數據據標標引引(一)數據處理第一,批量去噪。通過分析與檢索主題不相關的噪聲文獻,尋找噪聲文獻中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4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或分類號,將
38、其作為檢索要素可檢索出疑似噪聲文獻進行去噪,使得檢索數據更加的準確。第二,人工逐篇去噪。在批量去噪過程之后,通過人工閱讀每篇文獻摘要或全文的方式,進一步去除無關的專利文獻。第三,檢索結果評估。檢索結果評估通常所使用的指標是查全率和查準率。全面而準確的檢索結果是后續專利分析的基礎,該評估結果是調整檢索策略、能否終止檢索的重要依據。查全率用來評價檢索的全面性,即評價檢索結果涵蓋檢索主題下的所有專利文獻的程度。查準率用來衡量檢索結果的準確性,即評價檢索結果是否與檢索主題密切相關。查全率的評估通常在初步查全和去噪后進行,查準率的評估通常會在查全工作結束后進行。表 2-5 檢索結果評估數數據據類類別別檢
39、檢索索結結果果查查全全率率%查查準準率率%中文1995790.494.7外文371586.190.6(二)數據標引本報告進行人工閱讀手動標引技術分支和技術功效是同步進行的,在進行標引之前先統一標引標準。由于數據庫格式存在差異、某些數據庫在加工錄入數據時可能有差錯、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專利部門對申請人的要求有差別等原因,隨意在檢索中獲得的原始數據格式并不統一,需要進行歸一化處理,以便滿足后續的統計分析軟件 Excel要求。數據項歸一化主要包括分類號、日期格式、公開號的規范化、申請人國別的處理、申請人名稱的去重和歸一化、發明人名稱統一化等。涉及申請人名稱合并、申請人關系確定、申請人國際認定等方面的規范
40、至關重要。在申請人規范中主要考慮以下情況:(1)申請人名稱的標書差異;(2)總公司與子公司,總公司及其下屬的子公司可能在同一領域都有相關申請,應當將子公司和母公司合并為一個申請人;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5(3)合資公司,由幾個出資方共同組成合資公司的專利申請,一般將其歸屬于股份最大的出資方。由于人工標引工作量較大,因此需要在標引之前對各技術分支的含義界定清楚,制定標引的標準,在標引過程中,需要和團隊工作人員及時進行溝通和交流,以避免由于各分析人員標引標準的不一致引起過多的返工。標引時,根據標引項目的不同選擇泛讀與精讀相結合的方式,以提高標引效率。2.2 非非專專利利文文獻
41、獻研研究究方方法法非專利文獻的數據庫主要包括中國知網,從主題方面入手進行非專利文獻的檢索。主題初步檢索結果如下:表 2-6 非專利文獻數量檢索結果技技術術領領域域國國內內量量國國外外量量總總量量富硒產業1252173713258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63 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方方向向本章以整體上對全球以及我國富硒食品產業的專利申請態勢進行分析,從而歸納、梳理出產業以及具體技術分支的發展方向。3.1產產業業專專利利申申請請趨趨勢勢分分析析3.1.1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專專利利總總體體趨趨勢勢分分析析專利作為技術信息最有效的載體,涵蓋了全球 90%以上的最新技
42、術情報,且其內容翔實準確,通過專利文獻可以直觀反映技術的發展情況。通過分析全球、國外及我國在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可以掌握其技術發展的整體趨勢。表 3-1富硒食品產業各時期專利申請量范范圍圍1970年年前前1971-1980 年年1981-1990 年年1991-2000 年年2001-2010 年年2011-至至今今全全球球41 件54 件143 件905 件4049 件18480 件國國外外41 件54 件115 件482 件1490 件1532 件中中國國0 件0 件28 件423 件2559 件16948 件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7圖 3.1 全球、國內
43、及國外富硒食品各時期專利申請趨勢表 3-1 及圖 3.1 示出了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在各個時期的專利申請數量,由表3-1 及圖 3.1 可以看出,國外在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發展起步非常早,截止 1980年,國外在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已有 95 件專利申請。而中國截止 1980 年的申請量為 0,在 1981 年至 1990 年專利申請量也只有 28 件。由此可見,國外在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至少比國內早 20 年,極早關注到硒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且開始進行研發。從 1981 年到 2000 年,國內專利申請量開始增加,但申請量低于國外申請量。從 2001 年開始至今,國外的專利申請量依然在緩慢增加
44、,但是國內的專利申請量突飛猛進,尤其在 2010 年前后,形成了指數式增長,說明國家政策以及人們對健康的更加關注,對富硒產業帶來了積極地引導作用,使得國內的富硒市場打開,富硒研究加大了研究投資,富硒的熱度已經顯現出來。此階段,全球的富硒食品專利申請的增長基本集中在國內,國外專利申請量則平穩發展,增長非常緩慢,說明國外富硒方面沒有突出的新技術,發展速度較慢。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8圖 3.2 全球、國內及國外富硒食品年專利申請趨勢圖 3.2 反映了全球、國內及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可以看出:全球富硒食品技術專利申請主要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期(上世
45、紀 1992 年以前),在此階段,全球在富硒食品領域的專利申請較少,富硒食品技術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第二階段,緩慢發展期(1992 年至 2007 年),在此階段,全球富硒食品專利申請數量緩慢增加,申請國家主要是歐美國家,國內申請量低于國外申請量,說明國外在此階段對富硒方面的投入較大,國內在富硒方面的知識產權申請意愿還較低。第三階段,快速發展期(2008 年至 2017 年),在此階段,全球進入富硒食品技術的快速發展階段,專利申請數量快速增長,尤其是 2012 年到 2017 年,專利申請量達到一個明顯的高峰,全球年申請量接近 3000 件。其中,中國占據大多數申請量,遠遠高于國外申請量,成為
46、全球專利申請的最大貢獻國。第四階段,下降期(2017 年至今),這個階段除了階段末未公開專利,整個申請趨勢呈下降狀態,這與第三階段的大量專利申請相關,由于之前公開了大量富硒方面的專利,富硒技術水平也已達到一定水平,新的技術開發存在一定難度,導致富硒專利授權難度明顯加大,導致此階段申請量的下降。但如果富硒方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19面的技術能夠獲得更新迭代,此階段可能只是階段性波動,還具有上升可能性。注:一般發明專利需要滿 18 個月后公開,因此圖 3.2、圖 3.3 和圖 3.4 中 2021年及 2022 年的數據不是全年總數,僅代表截止 2022 年 2 月 15 日已
47、公開的數據,因此近兩年專利申請量下降可能是由于部分專利未公開導致的。(二)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國內外申請總量變化趨勢分析(1)國內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總量變化趨勢分析圖 3.3 國內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圖 3.3 反映了國內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可以看出,我國在富硒方面的專利申請起步較晚,上世紀 80 年代的申請量很少,年申請量基本低于10 件。從圖 3.3 可以看出,我國的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期(上世紀 1992 年以前),我國是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逐漸興起富硒農產品等相關產業,因此,在 1992 年之前的年申請量很低,富硒方面的技術
48、較為缺乏。第二階段:緩慢發展期(1992 年至 2007 年),1992 年之后的我國的申請緩慢增長,到階段末年申請量達到二三百件,說明我國開始進行富硒方面的專利申請,富硒技術也得到了初步的發展。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0第三階段,快速發展期(2007 年至 2018 年),我國的專利申請量激增,最高年申請量為 2016 年到達 2626 件,趨勢和全球申請趨勢基本一致,這是因為我國的專利申請量在全球中的占比特別大,這與我國知識產權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同時我國富硒產業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我國在這個階段的富硒專利申請量十分可觀。第四階段,下降期(2018 年至今)
49、,由于前期專利技術的公開,新的技術還未達到較高的技術水平,再加上富硒食品專利的技術含量一般處于中低端水平,國內的對其投入的資金較少,因此,富硒技術發展后勁略顯不足,技術更新需求較為迫切。(2)國外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總量變化趨勢分析圖 3.4 國外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圖 3.4 反映了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可以看出,國外富硒食品技術發展較早,其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期(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在此階段,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較少,年申請量低于 10 件。第二階段,緩慢發展期(上世紀 70 年代至上世紀 90 年代前),在此階段,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
50、利申請數量緩慢增加,年申請量平均十幾件。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1第三階段,快速發展期(上世紀 90 年代至 2017 年),在此階段,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較為快速發展,近二十年發展沒有出現較為突出的峰值,年申請量基本處于 100 多件的水平,說明專利技術更新迭代較為慢速,富硒技術不是國外研究的重點。第四階段,下降期(2018 年至今),在此階段,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略微下降,說明技術發展未出現較明顯的更新迭代,專利技術發展速度較慢。3.1.2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專專利利申申請請區區域域分分布布情情況況(一)世界區域分布:各國的產業技術擁有者
51、在申請專利時,會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專利申請策略,一般會在本國申請,以獲得較穩妥的本土專利保護及較早的專利優先權日,之后會進一步在目標市場國申請相同的技術專利,為自己產品出口保駕護航。通過分析各國總量情況,可以了解該國產業發展大致情況。表 3-2 富硒食品世界專利區域分布受受理理國國專專利利(件件)全全球球占占比比中國1995884.3%美國11504.86%世界知識產權組織8503.59%韓國3561.50%俄羅斯3231.36%日本3061.29%歐洲專利局1990.84%德國1750.74%法國1670.71%烏克蘭1160.49%上表反映了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各受理國專利申請分布情況,可以看
52、出,中國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2在專利申請總量上處于遙遙領先地位,申請總量達到 19958 件,專利申請總量占比達到 84.3%;美國排名第二,申請總量達 1150 件,專利申請總量占比為 4.86%,其次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申請總量達 850 件,專利申請總量占比為 3.59%,排在第四的是韓國,申請總量為 356 件,專利申請總量占比為 1.50%,其他國家的申請量都較低。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占比非常大,具有一定優勢,說明國內富硒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二)國內區域分布:陜西省在國內的專利申請排名處于中等位置,其專利申請量與其硒資源擁有量不匹配,因此陜西省應積極
53、加大專利申請工作的推進力度。圖 3.5 和表 3-3 反映了中國各區域富硒食品技術專利申請量的分布情況,從上圖和上表可以看出,安徽省在專利申請總量上處于領先地位,其專利申請總量達到 3291 件,專利申請總量占比達到 16.49%,說明安徽省比較注重富硒領域知識產權的保護,另外安徽省合肥市的核心專利有 600 件;緊隨其后的是廣西省,專利申請總量為 1967 件,占比達到 9.86%,其中南寧市核心專利有 595 件;江蘇、北京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專利申請總量分別為 1937 件、1321 件;山東省排名第五,專利申請總量為 1280 件,山東重點關注青島市有 524 件。湖北省排名第六,專利
54、申請總量為 1225 件,其中,恩施核心專利有 579 件;陜西省排名較為靠后,排名 13,專利申請量僅有 397 件,距離前幾名差距較大。圖 3.5 中國富硒食品專利分布情況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3表 3-3 富硒食品國內專利區域分布序序號號省省份份專專利利(件件)國國內內占占比比1安徽329116.49%2廣西19679.86%3江蘇19379.71%4北京13216.62%5山東12806.41%6湖北12256.14%7廣東10315.17%8湖南10015.02%9浙江9404.71%10四川5482.75%11河南5042.53%12遼寧4662.33%13陜
55、西3971.99%14貴州3731.87%15江西3611.81%綜上,國內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區域主要是安徽、廣西、江蘇、北京以及山東等,陜西處于國內省份專利排名第十三,排名居于中等位置。其中,前述專利申請較多的區域中只有廣西省是我國富硒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之一,其他幾個地區的富硒區域均較小。陜西省是全國富硒區域最廣的區域之一,專利申請量相對較少,專利申請量與其硒資源擁有量不匹配,因此陜西省應積極加大專利申請工作的推進力度。3.1.3主主要要申申請請人人分分析析3.1.3.1國國外外主主要要申申請請人人排排名名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4圖 3.6 富硒食品產業國外主要申請人
56、上圖是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相關專利的主要持有人,主要包括排名第一的OREAL(歐萊雅),THE PROCTER GAMBLE COMPANY(寶潔)緊隨其后,NV NUTRICIA(利爾生)排名第三,ABBOTT LAB 排名第四,其他 NESTEC SA、Henkei AG Co KGaA、ABBOTT LABORATORIES 的申請量依次遞減。按照申請人專利申請量進行統計,上述排名前十的申請人是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較多的持有者,其中,OREAL(歐萊雅),THE PROCTER GAMBLECOMPANY(寶潔)主要以護膚、清潔等日用品方向的專利申請居多,隨著安康富硒產業的發展
57、、日化方向的企業需要向富硒發展的話,產業技術人員可重點關注上述兩個國外企業。圖3.7是國外排名前五位的主要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占前十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的百分比,依次為:OREAL,25%;THE PROCTER GAMBLECOMPANY,16%;NV NUTRICIA,12%;ABBOTT LAB,11%;NESTEC SA,11%。國外的富硒專利主要集中在化妝品公司,其他的申請人比較分散。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5圖 3.7 國外申請人集中程度3.1.3.2國國內內主主要要申申請請人人排排名名圖3.8示出了中國富硒食品技術領域排除藥物組合物之外的相關專利的主要持
58、有人,主要包括排名第一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排名第二的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三。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的專利申請主要是富硒食品、強化劑方向,在天然硒、外源強化硒、硒檢測方向也有一定量的專利申請;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專利申請集中在針對各類疾病如胃炎、膽管癌、胰腺炎等疾病針對性的配方食品方向;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申請涉及富硒產品的多個方向,從食品方向如畜禽、糧油、食用菌、果蔬等,強化劑方向如肥料、飼料,乃至聚硒品種及硒檢測方向均有大量的專利申請,可見該公司對于富硒產業的各個部分均有涉足,在富硒產業方向的技術研究上相對成熟,其技術值得參考
59、;說明上述企業其非常重視富硒專利的申請,可以重點關注這些企業。再之后是中國科學院,涉及技術領域較多。上述企業與院校排名之后,個人申請人胡安然排名第五,經對該個人資料進行搜集,發現申請人胡安然還是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但其個人也申請了眾多的專利,可以考慮進行商業合作。再之后就是南通蛇類治療研究院、浙江大學、武漢輕工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國內的一些研究院等,針對上述研究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6院和高校,可以開展產學研合作,謀求共同發展。再之后是黃開顏、長沙瑞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全椒井府富硒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圖 3.8 國內主要申請人圖 3.9 國內申請人集中程
60、度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7上圖是國內排名前十位的主要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占前十四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的百分比,依次為:北京冠五洲生物科學研究院,25.6%;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10.39%;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89%;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8.38%;北京利千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8.27%;中國科學院,7.14%;胡安然,6.10%??梢钥闯?,申請人主要集中于企業,其次是研究機構和高校。3.1.4核核心心專專利利申申請請人人分分析析核心專利可以通過同族專利數量和/或引證專利數量予以考核,本報告對核心專利的篩選主要是依據專利的被引證數量,考慮專利的技
61、術重要程度。3.1.4.1 國國外外核核心心專專利利申申請請人人排排名名圖 3.10 國外核心專利申請人上圖為國外核心專利申請人的排名,可以看出,國外擁有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核心專利較多的專利權人中,ABBOTT LAB,34;Abbott lab oratories,14;Braswell AGlenn,6;NV NUTRICIA,9;OREAL,6;THE PROCTER GAMEBLECOMPANY,8。核心專利國外的申請人除排名第一的 ABBOTT LAB 之外,都比較分散,因此可以應該重點關注 ABBOTT LAB 的專利,該公司的核心專利主要集中在保健品、功能食品等方面,并且該公司的
62、核心專利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8專利已經失效,針對該部分失效專利可以直接進行使用或者再研究開發。3.1.4.2 國國內內核核心心專專利利申申請請人人排排名名圖 3.11 為國內核心專利申請人的排名,可以看出,國內擁有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核心專利較多的專利權人中,廣西綠希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江南大學、馬鞍山市中心洲葡萄專業合作社等都擁有核心專利 3 件??梢?,國內核心專利的申請人比較分散,可對各核心專利申請人進行動態專注。圖 3.11 國內核心專利申請人3.1.5重重點點申申請請人人分分析析3.1.5.1 勁勁膳膳美美生生物物科科技技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63、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29圖 3.12 專利申請趨勢圖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01 月 14 日,位于寧波高新區,法定代表人為胡安然。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量很多,基本都是各類疾病提出的不同的配方食品,主要是 2015 年申請了 168 件,2016 年申請了 4多件。其專利申請量較為可觀,2017 年至今未進行專利申請,可見該公司近期未進行富硒產業方向的研發,后期僅需對該企業定期監控其專利申請即可。并且,對該企業的專利進行分析后發現均已失效,因此安康或陜西等富硒產業企業可以直接使用該失效的配方食品專利進行生產或基于該類失效
64、專利與大型食品企業進行合作開發。注:經查詢該公司法人胡安然作為申請人在 2015 年申請了 118 件專利,專利技術方向也是配方食品方向。3.1.5.2 蘇蘇州州硒硒谷谷科科技技有有限限公公司司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位于蘇州工業園區,法定代表人為尹雪斌。是目前功能農業行業的高技術“瞪羚企業”。多年來,硒谷科技先后合作建立了功能農業的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產業研究院、國際聯合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獲得了“姑蘇領軍人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瞪羚企業”等多項榮譽。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0圖 3.13 專利申請趨勢圖蘇州硒谷科技有限
65、公司關于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2009年到 2012年,這幾年應該是其技術快速發展的時期。只有除了 2014 年的 13 件專利之外,其他年份的專利申請量都較低,均在 5 件或 5 件以下。經分析,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申請涉及富硒產品的多個方向,從食品方向如畜禽、糧油、食用菌、果蔬等,強化劑方向如肥料、飼料,乃至聚硒品種及硒檢測方向均有大量的專利申請,可見該公司對于富硒產業的各個部分均有涉足,在富硒產業方向的技術研究上相對成熟,其技術值得參考。但是,縱觀該公司近幾年的專利申請情況可以看出,該公司近些年在富硒產業方向的研究處于低迷階段,申請量相對 2013 年前大量減少,技術更新較慢
66、,鑒于其有一定的研究基礎,陜西省內,主要是安康等地的富硒產業企業可以與該企業進行合作研發,謀求共同發展。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1圖 3.14 專利技術方向分布圖對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富硒食品相關技術分支及主要研發的技術點進行歸類分析,從圖 3.14 可以看出,其在富硒食品產品技術分支的申請量最大,達到 90 件。其次是強化劑方向,這與國內的技術方向分布是一致的。在其他技術領域申請的專利數量均較少,可以重點關注其富硒食品和強化劑方面的專利。圖 3.15 專利發明人排名某項專利的發明人是對該專利技術方案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技術人員,是高校、企業或機構的技術骨干。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
67、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2通過對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在富硒食品方面相關專利申請的發明人進行統計,李飛、畢德、李偉、尹雪斌、劉穎、朱晨光、王張民以及劉志奎等是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研究人員。產業可重點關注前述發明人的專利申請動態,在進行人才引進時也可以重點考慮上述人員。3.1.5.3 中中國國科科學學院院圖 3.16 專利申請趨勢圖中國科學院成立于 1949 年 11 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上述中國科學院的專利申請包括中國科學院及下屬的各研究所的專利申請,中國科學院關于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在 2011 年前申請量相對較少,年申
68、請量 5 個以下,近十年的申請量有了一定的提升,年申請量基本為十幾件。在近幾年的專利申請速度并沒有降低的趨勢,在可能未完全公開的情況下 2021 年申請量仍有 9件,說明中國科學院近年來對于富硒食品產業的研究較為重視,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可以重點關注其申請的專利并對中國科學院后續可能申請的專利進行動態監控,以及時了解其研發動向,并且也可以考慮與中國科學院加強產學研合作。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3圖 3.17 專利技術方向分布圖對中國科學院富硒食品相關技術分支及主要研發的技術點進行歸類分析,從圖 3.17 可以看出,中國科學院富硒食品產業上,其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外源
69、強化硒、強化劑和富硒食品方向,可進行重點關注,其次為其他富硒食品、檢測方法和天然硒方向。其中,中國科學院在人工合成和強化劑技術分支的申請量最大,數量分別為 39 件、48 件,說明中國科學院在這兩個技術方向上進行了主要研發,擁有技術水平較高的專利。其次中國科學院在富硒食品方面的專利擁有 32 件,可見中國科學院也比較注重硒元素在食品方向上的應用及硒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中,在合成硒方面,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申請有專利:含有高生物量的富硒酵母及其生產方法。它是通過篩選,獲得生物量高的酵母菌種和抗硒能力強及細胞硒含量高的酵母菌種,然后采用雜交育種技術,選育出高生物量和高硒含量的富硒酵母菌種,在
70、發酵培養基和優化的發酵條件下,發酵培養制得高生物量的富硒酵母,每克干富硒酵母細胞含有機硒達 5001500 微克。本發明生產的富硒酵母安全無毒,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其生產方法實用性強,操作簡便,易于大批量生產或因陋就簡普遍推廣應用。中國科學院上述方法專利生產的酵母中有機硒含量較高,且經對該專利的同族數、被引用數及引用數量進行分析,該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4專利的價值度較高且目前該專利已經處于失效階段,可直接進行應用和技術再開發。圖 3.18 專利發明人排名某項專利的發明人是對該專利技術方案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技術人員,是高校、企業或機構的技術骨干。通過對中國科學院在富硒食
71、品方面相關專利申請的發明人進行統計,上述發明人屬于中國科學院的主要研究團隊,尤其是吳麗芳、印遇龍、黃勝威、陳令新、蔡冬清等人,參與研發的專利較多,可重點進行關注監控、合作及人才引進。3.1.5.4 南南通通蛇蛇類類治治療療研研究究所所南通蛇類治療研究所成立于 1993 年,位于南通市,法定代表人為成鋼。南通蛇類治療研究所關于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 2016 和 2018 年,該研究所這兩年在富硒食品產業的多個方向均有所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富硒食品方向主要如茶、飲料、煙酒、保健品,強化劑方向如飼料、肥料等,上述方向可重點進行關注。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5圖 3.
72、19 專利申請趨勢圖南通蛇類治療研究所在近幾年沒有專利申請,除了可能沒有公開的專利外,說明該研究所近兩年的專利申請并不積極,可能是其減少了在富硒方面的研發投入,也可能是研發進入了瓶頸期,后期可動態進行關注,關注其是否有新技術的突破。對南通蛇類治療研究所富硒食品相關技術分支及主要研發的技術點進行歸類分析,從圖 3.20 可以看出,該研究所在其他富硒食品產品技術分支的申請量最大,主要為化妝品、鍋具、煙酒等方向,共有 34 件;其次是強化劑方面,申請有專利 30 件,其中大量專利為肥料方向;富硒食品排名第三,申請有專利 26件,主要為食用菌、保健品和茶方向。說明南通蛇類治療研究所在強化劑方面是其重點
73、研究方向,可重點關注其強化劑方面的專利,富硒食品方向也可進行關注。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6圖 3.20 專利技術方向分布圖圖 3.21 專利發明人排名某項專利的發明人是對該專利技術方案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技術人員,是高校、企業或機構的技術骨干。通過對南通蛇類治療研究所在富硒食品方面相關專利申請的發明人進行統計,成進學和成鋼等是南通蛇類治療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人員。其中,成進學除了作為該公司的發明人,還作為申請人和發明人申請了 44 件專利,且該 44 件專利涉及多個技術方向,也可進行重點關注和動態監控。3.1.5.5 廣廣西西壯壯族族自自治治區區農農業業科科學學院院陜西省知識產權
74、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7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創建于 1935 年,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農科院主要從事以種植業為主的應用及應用基礎研究,重點是糧、糖、果、菜、油、麻、食用菌、花卉等作物優良品種的選育及栽培,以及植保、營養、農業資源與環境、農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農業信息與經濟等技術研究。圖 3.22 專利申請趨勢圖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關于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 2017 年到2021 年,最高年申請量達到 4 件,且近兩年的專利申請量也較為可觀,2021 年的專利申請量為 29 件。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的技術路線進行分析,發現該研究院 2016 年至 2
75、021 年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糧油作物及果蔬的栽培等方面,在年申請量中占比較大。其次,該研究所 2016 年在農作物栽培的肥料方向有所研究,2017 年在大米硒蛋白提取和沉淀方向有所研究申請有部分專利,2020 年至 2021 年除了糧油作物及果蔬的栽培等方面,在提取方向如硒多肽、硒多糖、含硒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方面申請有不少專利。說明其比較重視富硒專利的申請,后期可持續關注其專利申請。其中 2021 年可能有部分專利未公開。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富硒食品相關技術分支及主要研發的技術點進行歸類分析,從圖 3.23 可以看出,其在富硒食品產品技術分支的申請量最大,專利申請量為 85 件,且該
76、技術分支涉及的食品種類都比較廣泛,主要集中于糧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8油、水產品和果蔬。其次為強化劑方向,申請量為 42 件,主要是針對農作物肥料的專利申請,最后是其他富硒食品方面和天然硒方向。其余的幾個方面的申請量都較小。圖 3.23 專利技術方向分布圖圖 3.24 專利發明人排名某項專利的發明人是對該專利技術方案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技術人員,是高校、企業或機構的技術骨干。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39通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在富硒食品方面相關專利申請的發明人進行統計,劉永賢、潘麗萍、梁潘霞、陳錦平、邢穎、廖青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的主要研究團隊
77、,尤其是發明人劉永賢、潘麗萍、梁潘霞、陳錦平,參與研發了大量的專利。產業可重點關注前述發明人的專利申請動態。3.1.5.6 武武漢漢輕輕工工大大學學武漢輕工大學是全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圖 3.25 專利申請趨勢圖武漢輕工大學關于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并不多,除了 2019 年到 2021 年的64 件專利外,其他年份專利量均較少,后期可以關注其專利申請趨勢和專利技術。武漢輕工大學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富硒食品中的深加工食品,如面包、米線、奶酪、復合飲料、調味品等食品。并且,
78、武漢輕工大學還包括多件分別與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武漢綠時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共同申請人申請的協同專利,可重點進行關注,并可考慮進行研發合作。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0對武漢輕工大學富硒食品相關技術分支及主要研發的技術點進行歸類分析,從圖 3.26 可以看出,其在其他富硒食品產品技術分支的申請量最大,申請量為32 件,其次為富硒食品方向,申請量為 20 件,再次是外源強化硒方向,專利量為 11 件,其他方向專利申請量均較少。圖 3.26 專利技術方向分布圖3.1.5.7 中中國國農農業業科科學學院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于 1957 年,直屬于國家農業農村部的副部級
79、事業單位,是中央級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擔負著中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中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基礎性、方向性、全局性、關鍵性的重大科技問題。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1圖 3.27 專利申請趨勢圖上述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專利申請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及下屬的各研究所的專利申請。中國農業科學院關于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 2012 年至 2021年,但除了 2015 年、2016 年的 10 件和 2021 年的 13 件,其他年份均較少,均在 10 件以下,說明富硒方面的專利技術不是其研究重點。其中 2021 年可能有部
80、分專利還未公開。圖 3.28 專利技術方向分布圖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2對中國農業科學院富硒食品相關技術分支及主要研發的技術點進行歸類分析,從圖 3.28 可以看出,其在富硒食品產品技術分支的申請量最大,申請量為30 件,其次是強化劑方面,專利量為 27 件,其他分支技術的專利申請量均較少。表 3-4 發明人分布表專專利利數數量量7 件6 件5 件4 件3 件2 件1 件人人數數154133032183發發明明人人王海波劉鳳之劉永明王寶亮王勝義王孝娣刁其玉齊志明史祥賓屠焰/某項專利的發明人是對該專利技術方案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技術人員,是高校、企業或機構的技術骨干。通過對中國
81、農業科學院在富硒食品方面相關專利申請的發明人進行統計,王海波、劉鳳之、劉永明、王寶亮、王勝義、王孝娣等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主要研究團隊,尤其是王海波,專利申請量為 7 件且多作為第一發明人,為研究團隊主要貢獻研究人員,可以重點關注其專利技術。3.1.6本本節節小小結結國內的主要申請人有:排名第一的北京冠五洲生物科學研究院、排名第二的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三,北京利千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排名第四,這些都是企業,說明其比較重視富硒專利的申請,可以重點關注這些企業。再之后,胡安然排名第五,胡安然是某個公司的法人,他個人也申請了眾多的專利,可以考慮合作。再之后就是中國科學院
82、、南通蛇類治療研究院、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武漢輕工大學、浙江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3大學等國內的一些研究院等。再之后是黃開顏、長沙瑞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全椒井府富硒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其中,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武漢輕工大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都是重點申請人,可以尋求技術合作。對于個人作為申請人的,可以考慮人才引進。3.2 產產業業非非專專利利文文獻獻分分析析圖 3.29 非專利文獻年發表趨勢圖 3.29 反映了非專利文件的年發表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富硒食品技術研究文獻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80 年至 1994 年,在此階段,富硒食品技術
83、領域的非專利文件的年發表量較少,最高時年發表量為47 件,表明在該階段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研究處于萌芽期,發展較為緩慢;第二階段,1995 年至 2013 年,在此階段,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非專利文獻的年發表量快速增長,在 2010 年達到了 605 件,可見在此階段,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研究處于快速發展期,在此時期對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相關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并且取得較好的成果;第三階段,2014 年至今,在此階段,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非專利文獻的年發表量基本逐年持續增長,最高年發表量為 2018 年的907 件,但每年的發表量較為穩定,表明在此時期對于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相關研究的投入較為穩定,持
84、續向好。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4圖 3.30 非專利文獻主要主題分析圖 3.30 反映了非專利文獻主要主題的發表量,從圖中可以看出:硒主題的文獻發表量最多,可見對于硒的研究投入占比最大且研究成果最多。與此同時,對于硒含量主題的文獻發表量排在第二,說明相關研究人員對硒含量比較關注。排名第三的是富硒農產品主題,這也是本產業中的中游的研究對象,涉及的農產品種類較為廣泛,因此對于各種富硒農產品的研究文章較多。排名第四的為富硒土壤主題,排名第五的為富硒酵母主題,排名第六的為富硒茶主題,以上為文獻發表量較多的主題,同時也是富硒產業中人們關注度較高的幾個主題。3.2.1非非專專利利文文
85、件件被被引引用用排排名名“引用”是指科學論文中對先前研究所做的參考,是作者表明其研究方法的來源、思想和研究發現的一種標準方法,而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論文的價值。以下是檢索的文獻中被引用數量排名前 20 的文獻,序號順序即為文件被引用數量的排序,具體為被引用量從多至少進行排序。1 吳軍,劉秀芳,徐漢生.硒在植物生命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9(05):417-423.2 趙中秋,鄭海雷,張春光,馬建華.土壤硒及其與植物硒營養的關系J.生態學雜志,2003(01):22-25.3 劉鳳之.中國葡萄栽培現狀與發展趨勢J.落葉果樹,2017,49(01):1-4.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
86、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54 魏丹,楊謙,遲鳳琴,申惠波.葉面噴施硒肥對水稻含硒量及產量的影響J.土壤肥料,2005,(01):39-41.5 張馳,吳永堯,彭振坤.植物硒的研究進展J.湖北民族學員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3):58-62.6 黃峙,鄭文杰,郭寶江.含硒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研究進展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2):169-175.7 尚慶茂,李平蘭.硒在高等植物中的生理作用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8,(04):284-288.8 黃志堅,林藩萍,邱承亮,吳移山.富硒酵母對奶??寡趸芰兔庖吖δ艿挠绊慗.營養學報,2004,(01):27-30.9 朱建明,
87、梁小冰,凌宏文,王明仕,汪福順.環境中硒存在形式的研究現狀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03,(01):75-81.10 張艷玲,潘根興,李正文,陳金.土壤-植物系統中硒的遷移轉化及低硒地區食物鏈中硒的調節J.土壤與環境,2002,(04):388-391.11 羅海吉,吉雁鴻.硒的生物學作用及其意義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0,(02):70-72.12 吳正奇,劉建林.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和富硒食品的相關標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5,(05):43-46.13 周勛波,吳海燕,洪延生,謝甫綈.作物施硒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2,(06):45-50.14 朱善良.硒的生物學
88、作用及其研究進展J.生物學通報,2004,(06):6-8.15 蔣和平,楊東群,郭超然.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與應對舉措J.改革,2020,(03):5-13.16 彭耀湘,陳正法.硒的生理功能及富硒水果的開發利用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03):381-384.17 胡秋輝,朱建春,潘根興.硒的土壤生態環境、生物地球化學與食物鏈的研究現狀J.農村生態環境,2000,(04):54-57.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618 屈蘭竺,楊松杰,禚蘇,王浩東,魯緒會.微量必需元素硒的作用探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07):94-97.19 高建忠,黃克和,
89、秦順義.不同硒源對仔豬組織硒沉積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6,(01):85-88.20 楊忠芳,余濤,侯青葉,楊奕,傅楊榮,趙相雷.海南島農田土壤 Se 的地球化學特征J.現代地質,2012,26(05):837-849.3.2.2非非專專利利文文件件被被下下載載排排名名論文的下載量數量,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論文質量的高低,另一方面與論文題材也有關系。被下載量較高的文獻,一方面可以說明該論文質量較高,另一方面表明該論文的主題為該技術領域較為關注的主題和較為重要的主題。以下是檢索的文獻中被下載數量排名前 20 的文獻,序號順序即為文件被下載數量的排序,具體為被下載量從
90、多至少進行排序。1 程立光.富硒新技術在黃山貢菊上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5):109.2 史先振.現代發酵工程技術在食品領域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釀造,2005,(12):1-4.3 高林安.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的陜西省鄉村旅游適應性管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12).4 郭宇.恩施地區硒的地球化學研究及富硒作物栽培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2(12).5 仲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及高效液相色譜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技術(HPLC-ICP/MS)用于富硒生物樣品中硒的化學形態組成及分布規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03).6 高顯鈞
91、.富硒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5(01).7 王松山.土壤中硒形態和價態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05-01,2013 年第 01 期.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78 楊淑芳.發酵工程在農產品加工上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2008,(05):14-18.9 張葉葉.發酵工程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3,(34):62-63.10 周瑛,葉麗,竹鑫平.HPLC-ICP-MS 在食品中硒和砷形態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應用J.化學進展,2007(06):982-995.11 余芳.富硒綠茶功能成分的抗氧化和抗
92、腫瘤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 2008(05).12 陳潔.高分辨率 X 射線成像技術與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09).13 陳貝貝.基于 ICP-MS 的聯用技術及其在生命體系中元素與形態分析的應用D.武漢大學,2011(08).14 于榮利,秦旭升,宋鳳菊.金針菇研究概況J.食用菌學報,2004,(04):63-68.15 鐵梅.食用菌中硒的形態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10).16 趙鐳.靈芝生物富硒及富硒靈芝硒蛋白的分離純化和抗氧化性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4(03).17 方維明.啤酒發酵代謝產物雙乙酰和高級醇的控制與調節D.南京農業大學,2006(
93、11).18 王慶華,黃偉,李前勇,賀永建,張德志,胥清芳.中國富硒食品的生產現狀及趨勢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8,(03):7-10.19 潘翠玲.有機硒源在蛋雞生產中的應用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9(08).20 劉鳳之.中國葡萄栽培現狀與發展趨勢J.落葉果樹,2017,49(01):1-4.3.3 產產業業發發展展方方向向3.3.1 產產業業結結構構調調整整方方向向全球富硒食品產業技術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處于中游的富硒產品技術方向。如圖 3.31 所示,富硒食品產業技術主要由硒資源(上游)、富硒產品(中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8游)及硒檢測(下游)三個技
94、術方向構成。其中,硒資源技術領域主要包括天然硒、外源強化硒和聚硒品種三個方向;富硒產品技術領域主要包括富硒食品、強化劑以及其他富硒食品三個方面;硒檢測技術領域主要包括檢測方法以及檢測設備兩個方面。圖 3.31 富硒食品產業鏈技術構成(一)全球技術構成分析富硒食品產業主要由硒資源、富硒產品以及硒檢測三個技術分支構成,涉及產業的上中下游。硒資源包括天然硒、外源強化硒和聚硒品種,包括工藝方法和設備。富硒產品包括富硒食品、強化劑以及其他富硒產品,其中,每個富硒食品分支下均包括與該產品有關的種植、產品以及加工處理方法和裝置等,其他富硒產品包括上述富硒食品中不包括的食品、產品等,例如富硒酒類、富硒飲料、富
95、硒花卉等。硒檢測包括檢測方法和檢測裝置兩類,主要針對各種產品中硒的形態以及含量等進行檢測。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49表 3-5 專利申請類型統計發發明明申申請請(件件)發發明明授授權權(件件)實實用用新新型型(件件)全全球球211431696818國國外外2639100654國國內內18504690764從上表可以看出,全球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總量為 21961 件,其中發明申請 21143 件,實用新型專利 818 件。外觀設計專利由于不是本報告的重點分析對象,因此,對外觀設計專利會單獨分析,此處分析不涉及外觀設計專利。國內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遠遠高于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
96、,這主要是因為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類型多數都屬于發明專利申請的范疇,如食品、肥料、飼料以及保健品等,還有種植栽培方法等,而涉及裝置結構類的專利相對較少。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遠高于國外,但是發明授權量卻低于國外,說明我國的富硒技術領域的專利技術含量相對較低,需要加大科研投入,盡快進行專利布局,保護自身知識產權。圖 3.32 反映了全球富硒食品技術領域中硒資源、富硒產品以及硒檢測三個技術分支的技術構成情況,由圖 3.32 可以看出:全球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專利申請中,富硒產品申請量為 21467 件,占比 91%,是富硒食品產業中的重點保護技術,此技術領域中涉及的食品種類繁多,復雜技術相
97、對較少。硒資源的專利申請量為 1890 件,占比 8%,技術含量相對較高,主要涉及硒的提取、活化、轉化、合成以及聚硒品種等,屬于產業鏈上游,為產業鏈中游的富硒食品提供硒源。產業鏈下游的硒檢測方面的專利申請量較少,僅316 件,占比 1%,硒檢測涉及的技術需要更高的創新,需要更加專利的科研技術人才,由于富硒各方面的標準相對比較缺乏,硒檢測技術市場需求相對較少,但硒檢測是富硒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食品中硒含量是否合格,形態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快速檢測食品中硒含量的方法和儀器都是富硒產業中的重點。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0圖 3.32 全球技術構成分析圖 3.33 全球產業上中下游年
98、申請量趨勢圖 3.33 反映了全球富硒食品產業鏈專利的年申請量趨勢,從上圖可以看出:富硒產品基本在所有年申請量中都遙遙領先,在 2016 年達到一個明顯的高峰,年申請量超過 2500 件,可見其一直是產業鏈的重點方向。硒資源和硒檢測方面的年申請量最高不到 300 件,申請量較少,說明產業在這兩個方面的研發投入相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1對較少,研發人員較為缺乏。全球硒資源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全球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有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全球富硒食品產業 2000 年至今產業上游硒資源技術方向細分申請量趨勢統計圖。圖 3.34
99、全球硒資源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圖 3.34 為全球硒資源技術中各細分技術天然硒、外源強化硒和聚硒品種的專利申請趨勢圖,從上圖可以看出:圖 3.34 反映了外源強化硒的年申請量最多,在 2018 年的申請量最高,約 190件,說明外源強化硒技術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天然硒是富硒產業中比較看重的技術分支,但天然硒的提取與活化技術受制于科研力量的不足,沒有形成大量的專利。而聚硒品種方面的專利申請量最少,說明富硒產業在此方面的投入較少,并且較難獲得具有高市場價值的品種,但是后期如果富硒技術提高之后,聚硒品種會得到較好的發展。硒資源中外源強化硒中包括有機硒、微生物硒以及納米硒。
100、其中有機硒的合成是研發重點,同時,有機硒多數都是比較安全無毒的硒源,可以添加到各類食品中,市場應用的前景較佳。除了利用天然硒資源之外,有機硒的合成是未來不可或缺的產業發展路徑。有機硒產品的市場售價較高,而普通企業較難研發出有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2機硒的合成技術,市場應用潛力較大,因此,需要對有機硒方面的技術進行重點保護。納米硒是一種具有納米級尺寸的紅色單質硒,它使很難被吸收和利用的零價硒能夠被人體很好吸收和利用,實現補硒的功能,且其毒性低于一般無機硒和有機硒,因此具有較佳的市場前景,納米硒目前的制備技術還較為單一,科研難度較高,較難形成大量的專利技術。全球富硒產品技術方
101、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全球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有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全球富硒食品產業 1980 年至今產業中游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細分申請量趨勢統計圖。圖 3.35 全球富硒產品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上圖為全球富硒產品技術方向富硒食品、強化劑和其他富硒產品的專利申請趨勢圖,從上圖可以看出:富硒食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從 2000 年至今快速增長,最高年申請量達到1300 件,說明富硒食品是本產業的研發重點;其次是強化劑方向的專利申請,最高年申請量達到 900 件;其他富硒產品包括的產品種類繁雜,整體數量少于富硒食品和強化劑,其他富硒產品不是富硒產業的研發重點。圖
102、 3.36 為全球富硒產品技術方向各細分技術分支的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3富硒藥物和保健品在富硒產品中的占比最多,兩者之和有近 5000 件專利,可見富硒產業中對于藥物和保健品的專利申請較為積極,市場情況也較為良好,這與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息息相關。果蔬類、糧油類產品的專利申請緊隨其后,因為富硒食品主要通過作物對土壤中硒的吸收而得到,因此,果蔬類、糧油類是產業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畜禽類、富硒茶以及食用菌方面的專利申請量依次減少,這是由于這些產品都是市場上較廣泛的品類,也是人類生活必需品,申請人希望獲得這些方面的專利授權,因此,具有較多的專利申
103、請量。而水產品、包裝飲用水以及魔芋方面的專利申請量較少,是因為這些產品種類較為單一,沒有多種多樣的技術,尤其是魔芋,魔芋具有地域性,不是全國范圍內人們廣為需要的食品,因此,放眼全球,其申請量很少。圖 3.36 全球富硒食品細分技術領域申請量全球硒檢測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全球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有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4圖 3.37 全球硒檢測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上圖為全球硒檢測技術中硒檢測方法和硒檢測設備兩個細分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圖,從上圖可以看出:從上圖可以看出:硒檢測方法在 2005 年至今,整體發展較
104、為平穩,年申請最高為 2019 年的 28 件,整體量較少,這是由于硒檢測方法的技術含量較高,一般企業很難研發出硒檢測的新方法,同時,硒作為一種基本元素,其檢測方法多是和其他元素一起通用的檢測方法,如原子熒光法等。硒檢測設備方面的專利申請量更少,這主要是因為檢測設備一般造價較高,動輒幾十萬、上百萬,普通企業一般都沒有這些設備,檢測設備主要集中的檢測機構、科研院所等,而單獨針對硒的檢測設備研發較少,但是隨著富硒產業的不斷發展,硒檢測設備必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應加大科研投入,開發出一些成本低、使用方面的檢測設備。(二)國外技術構成分析圖 3.38 反映了國外富硒食品產業的專利申請技術方向申請量圖,
105、由上圖可以看出:全球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共有 3715 件,其中,富硒產品方向的專利有 3382 件,占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利專利申請的 91%,是產業中專利申請量最多的技術領域;硒資源技術方向的專利 282 件,占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的 8%;硒檢測技術方向的專利有 51 件,占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利專利申請的 1%。由此可見,在富硒食品技術領域中,富硒產品擁有大量的專利保護,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5比其他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高得多,這是因為富硒產品種類繁多,而且多是在市場上進行直接銷售的,因此申請人對富硒產品的專利申請較為積極。從中可以看出,富硒食品的熱點技
106、術發展方向是富硒產品方向。圖 3.38 國外技術構成分析圖 3.39 反映了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上中下游有權和公開實質審查過程中的專利申請的各技術方向年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從 1992 年附近開始較明顯增長,最高年申請量約 170 件,其在近 20 年的申請量稍微有些波動,但變化不大,說明其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技術成熟度。硒資源和硒檢測方面的專利均較少,說明該技術研發不是熱點,且可能是技術難點。圖 3.39 國外產業上中下游年申請量趨勢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6 國外硒資源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全球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
107、游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國外富硒食品產業上游硒資源技術方向細分申請量統計圖。圖 3.40 國外產業上游細分技術領域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國外外源強化硒方面的專利申請量最多,約 190 件左右,說明外源強化硒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技術水平。其次是聚硒品種方向,也擁有一定的專利申請量,但明顯比外源強化硒方向的專利申請量少,說明其技術發展水平一般。另外,天然硒的申請量很少,說明天然硒不是其發展重點。國外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國外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游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國外富硒食品產業 1980 年至今產業中游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細分申請量趨
108、勢統計圖。從圖 3.41 可以看出:上圖反映了國外富硒產品技術領域專利有權和公開實質審查過程中的專利申請的年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富硒食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從 1992 年至今快速增長,其次是強化劑方向,然后是其他富硒產品方向。強化劑和其他富硒產品的專利總量都比富硒食品的少很多,并且,其他富硒產品中,具有大量的專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7利集中在護膚品、洗發水等日化產品方面。圖 3.41 國外富硒產品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圖 3.42 為國外富硒產品技術方向各細分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圖示,從上圖可以看出:國外富硒產品中,申請量最大的是藥物方面,其次是保健品方面,這兩個方面的
109、專利申請量明顯高于其他細分技術領域。其次是包裝飲用水和畜禽方面的專利申請量依次排名第三、第四,其他富硒產品的專利申請量較少,說明不是其研發重點。圖 3.42 國外富硒食品細分技術領域申請量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8國外硒檢測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國外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游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國外富硒食品產業下游硒檢測方向細分技術的專利申請量統計圖。圖 3.43 國外硒檢測細分技術領域申請量上圖為國外硒檢測方向細分技術領域的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國外硒檢測方法的專利申請量最多,硒檢測裝置的專利申請量較少,說明硒檢測方法是現階段在
110、檢測方面更加關注研究的方向,硒檢測裝置的關注度較低。但是,隨著硒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們對硒元素健康問題的關注,后期將會逐漸注重自身或食品中硒元素含量的檢測,因此,快速、準確、便攜的硒檢測裝置未來可能會有較大的需求和關注。(三)國內技術構成分析圖 3.44 為國內富硒食品技術領域有權和公開實質審查過程中的專利申請技術方向申請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國內在富硒食品產業中,富硒產品的專利申請量較多,申請量為 18986 件,占國內總量的 91%,這是因為富硒產品的技術含量較低,申請難度較小,并且富硒產品種類繁多,是在市場上直接銷售的產品,申請人關注較多,是產業的重點技術領域,因此,其申請量較高,且遠遠領
111、先于其他技術方向。其次硒資源的專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59利申請量達到 1607 件,占比 8%,其專利申請量遠遠少于富硒產品,這是因為硒資源方面的專利技術含量較高,普通企業申請人較難實現新技術的創新。最后是硒檢測技術領域,普通企業不具備硒含量以及硒形態等的檢測技術,這些技術一般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部分高校,且由于產業中硒標準的缺乏,硒檢測技術的需求還比較有限,因此,專利申請量較少。圖 3.44 國內技術構成分析圖 3.45 國內產業上中下游年申請量趨勢上圖反映了國內富硒食品技術領域有權和公開實質審查過程中的專利申請的各技術方向年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富硒產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
112、請從 2009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0年至 2008 年快速增長,申請量遠超其他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硒資源和硒檢測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明顯較少。國內硒資源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國內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游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國內富硒食品產業 1988 年至今產業上游硒資源技術方向細分申請量統計圖。圖 3.46 為國內硒資源細分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圖,從上圖可以看出:國內在外源強化硒方面的專利申請量最多,說明外源強化硒方面已具備一定的技術水平,且很多外源強化硒產品可以用于富硒食品中,申請人對其有一定的關注度。而在天然硒和聚硒品種
113、方面的專利申請量較少,說明這兩個方面的技術較為單一或缺乏,申請人對其進行的專利申請量較少。國內外源強化硒技術中,有機硒方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有機硒合成技術,并且已經在富硒產品中得以應用。在納米硒和微生物硒方面的技術較為有限。圖 3.46 國內硒資源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國內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全球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游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國內富硒食品產業 1985 年至今產業中游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細分申請量統計圖。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1圖 3.47 國內富硒產品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上圖為國內富硒產品技術領域的細分技術的專利
114、申請趨勢圖,從上圖可以看出:國內富硒食品在 2008 年的專利申請量達到一個小高峰,之后從 2013 年至今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在 2016 年達到一個明顯的高峰,說明此階段的富硒食品發展較快,市場上也存在大量富硒食品,加之人們對富硒食品的認可,富硒食品的專利申請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其次是強化劑技術,動植物產品通過添加富硒強化劑來提高自身的富硒水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因此,強化劑的申請量僅次于富硒食品。除了以上本產業較為關注的富硒食品外,其他富硒產品包括多種富硒相關的產品,如調味品、化妝品等,也都涉及富硒技術,擁有一定的專利申請量。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2圖 3.4
115、8 富硒產品中富硒食品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上圖為國內富硒食品的細分技術的專利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國內各種富硒產品中,果蔬類的專利申請量最多,說明國內比較依賴天然硒資源,比較注重利用天然硒資源來進行富硒果蔬的栽培。此外藥物和保健品緊隨其后,這說明隨著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傾向于接受富硒的藥物和保健品。然后,糧油類的專利申請量排名第四,這說明富硒糧油類的產品也是大眾所普遍接受和認可的種類。再之后,富硒茶、畜禽和食用菌的專利申請量依次減少。圖 3.49 富硒食品產業中游申請人排名上圖示出了中國富硒食品產業中游,除藥品外的富硒食品及強化劑技術方向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
116、航63相關專利的主要持有人,主要包括排名第一的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二,胡安然排名第三、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排名第四。其中,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專利申請集中在針對各類疾病如胃炎、膽管癌、胰腺炎等疾病針對性的配方食品方向;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申請涉及富硒產品的多個方向,從食品方向如畜禽、糧油、食用菌、果蔬等,強化劑方向如肥料、飼料,乃至聚硒品種及硒檢測方向均有大量的專利申請;經對胡安然個人資料進行搜集,發現申請人胡安然還是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但其個人也申請了眾多的專利,可以考慮進行商業合作。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的專利申請主要是
117、富硒食品、強化劑方向,在天然硒、外源強化硒、硒檢測方向也有一定量的專利申請。某項專利的發明人,尤其是第一發明人是對該專利技術方案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技術人員,是高校、企業或機構的技術骨干。通過對相關專利申請的發明人進行統計,獲得富硒食品產業中游第一發明人排名,由圖 3.50 可以看出,胡安然、曲田桂、陳昕、成進學、蘇金武等人的參與的專利申請量較多,排名前五。產業可重點關注上圖發明人的專利申請動態,在進行人才引進時也可以重點考慮上述人員。圖 3.50 富硒食品產業中游第一發明人排名國內硒檢測技術方向細分由上述分析可知全球在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產業上游的硒資源,產業中游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
118、業專利導航64的富硒產品和產業下游的硒檢測,下圖為國內富硒食品產業 2000 年至今產業下游硒檢測技術方向細分申請量統計圖。圖 3.51 國內硒檢測細分技術領域申請趨勢上圖為國內硒檢測細分技術的專利申請趨勢圖,從上圖可以看出:上圖反映了國內硒檢測技術領域有權和公開實質審查過程中的專利申請的各技術方向年申請量,從上圖可以看出:硒檢測方法的專利申請量在 2007 年達到一個小高峰,之后從 2011 年開始緩慢上升,年申請量波動較小,說明近十年的硒檢測技術水平發展較穩定,并且應該沒有出現技術的更新迭代。而硒檢測設備方面的專利申請量較少,這是因為現有技術中缺少專門針對硒進行檢測的單獨設備,通常是針對多
119、元素進行分析的儀器,且申請人多是科研院校等,因此,硒檢測設備的專利量較少。國內富硒食品產業專利技術功效圖技術功效雷達圖是專利地圖的一種,用來分析專利技術手段與達成功效,通過技術功效雷達圖的研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功效下專利數量的多少,可有效加強“專利部署”,在了解技術現狀、分析申請人和協助制定技術發展戰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5圖 3.52 國內富硒食品產業專利技術功效圖上圖為國內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的技術雷達圖。其中,提高免疫力方面涉及的專利最多,這一技術功效上對應的保健品的專利申請最多,說明是本產業的研究重點。其次是提高硒含量涉及的專利較多,例如在
120、產品中添加硒以提高硒含量。富硒食品在提高效率方面的專利量較少,說明其技術難度較高,例如如何提高植物的富硒效率以及如何高效制備出高度富硒的產品等均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3.3.2 熱熱點點技技術術研研發發方方向向專利申請數量不僅可以反映產業結構及調整方向,也可以反映技術重點及核心技術方向,某技術專利申請量大,說明該技術受到產業研發主體重視,是產業的重點技術,可能是未來的熱點方向。核心專利可以通過同族專利數量和引證專利數量予以考核。同族專利多的專利,表示專利權人對該技術極為重視,需要在較多國家進行布局;被引證數量多,表明該專利技術較被其他技術創新者關注,是相對重要的技術;引證數量多,顯示該專利參考前
121、人經驗,具有技術穩定性。本報告參考同族專利數量、被引證專利數量以及引證專利數量對檢索出的相關專利進行了篩選,篩選出核心專利。本報告將所述分數大于或等于 10 的專利,視為核心專利。最終共篩選出富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6硒食品技術領域的國外核心專利 652 項,中國核心專利 276 項,全球核心專利共928 項。3.3.2.1核核心心專專利利分分析析(一)核心專利申請趨勢分析圖 3.53 為富硒食品技術領域核心專利申請趨勢,可以看出:國外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發展較早,上世紀 50 年代已經有了專利申請,到上世紀 90 年代,國外富硒食品專利申請數量開始上升,全球富硒食品和國外富
122、硒食品發展趨勢較為接近,同期國內核心專利數量在 2000 年之前,一直處于低水平,可以推斷國外富硒食品技術較為先進,全球富硒技術在 1997 年到 2015 年處于穩定發展階段,之后呈下降趨勢。國外富硒技術在 1997 年到 2006 年處于穩定發展階段,之后呈下降趨勢。國內富硒技術在 2006 之后較快速發展,在 2011 年形成一個發展高峰,之后也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富硒技術更新迭代速度較為緩慢,還沒達到下一個高峰。圖 3.53 富硒食品產業核心專利申請趨勢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7圖 3.54 全球富硒食品產業核心專利類型從上圖可以看出,全球富硒核心專利類型中,發
123、明專利申請量達到 752 件,占比達 81%,發明授權數量 174 件,占比 19%,實用新型專利較少。說明發明專利是本產業的重點申請類型,發明專利技術含量較高。圖 3.55 國外核心專利法律狀態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8圖 3.56 國內核心專利法律狀態圖 3.57 和圖 3.58 分別示出了國外和國內核心專利法律狀態,其中國外進入國家階段的 PCT 有效期滿的申請數量為 184 件,放棄的專利有 118 件,授權專利 75 件,未繳年費數量為 90 件,未繳年費數量較高。國內授權專利 100 件,未繳年費、撤回以及駁回的專利多達 171 件??梢?,國內外核心專利中有大量
124、的失效專利。所謂失效專利,泛指因法律規定的各種原因而失去專利權、不再受專利法律保護的專利。這類專利有專利技術含量而不受專利法律保護,成為公共技術,是我國企業的巨大寶庫。對于失效專利,企業可直接將失效專利轉化為生產力、可以通過失效專利了解市場動態、還可以對失效專利進行二次開發,站在更高的起點發明創造,利用失效專利提供的技術支持,開發出更具實用性和前瞻性的專利。(二)核心專利區域分布表3-6反映了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在各受理國的核心專利數量分布情況及在總核心專利中的占比情況,由上圖可以看出:美國在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核心專利數量處于領先地位,其核心專利數量共319 件,占富硒食品技術領域核心專利總量的
125、31.38%。中國緊隨其后,中國的核心專利數量為 276 件,占比達到 29.74%,說明中國和美國的實力相差不多,且后續發展動力較大。其他國家核心專利數量和占比均大幅降低,說明其他國家在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69富硒方面的實力較弱。表 3-6 核心專利全球地域分布地地域域核核心心專專利利數數量量(件件)占占比比美國31934.38%中國27629.74%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21.66%歐洲專利局515.50%日本252.69%表 3-7 國內核心專利地域分布地地域域核核心心專專利利數數量量(件件)占占比比北京3010.87%安徽248.70%美國在國內申請238.33%
126、江蘇217.61%湖南165.80%廣西155.43%河南145.07%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0地地域域核核心心專專利利數數量量(件件)占占比比四川145.07%山東134.71%浙江124.35%廣東103.62%湖北103.62%上表反映了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在國內各省份的核心專利數量分布情況及在總核心專利中的占比情況,由上圖可以看出:北京的核心專利數量最多,為 30 件,占比 10.87%,其次是安徽省,核心專利數量為 24 件,占比 8.70%,具有較強的專利技術。而陜西省的核心專利數量僅 3 件,排名靠后,說明陜西省的專利實力較為落后,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增加富硒方面
127、的科研投入,要積極進行專利申請和專利布局,這樣才能打破其他省份的專利技術阻礙,才可能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優勢,將富硒產業不斷壯大。(三)核心專利技術分布圖 3.57 國內外核心專利技術分布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1表 3-8 核心專利技術分布國國外外核核心心專專利利情情況況國國內內核核心心專專利利情情況況技術分布核心專利數量/件核心專利總占比核心專利數量核心專利總占比天然硒00.00%10.11%外源強化硒111.19%141.51%聚硒品種20.22%00.00%富硒食品47451.08%12313.25%強化劑849.05%10411.21%其他富硒食品758.08%32
128、3.45%檢測方法30.32%20.22%注:國外核心專利中,富硒食品的細分技術方向中,保健品和藥物技術方向含有大量的核心專利,國內強化劑的細分技術方向中,肥料和飼料技術方向含有大量的核心專利。上表反映了富硒食品技術領域各技術分支中核心專利的數量以及在本分支專利總量的占比情況,由上圖和上表可以看出: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的的核核心心專專利利數數量量最最多多,其中,國外為 474 件,占比 51.08%,說明國外在富硒產品技術領域有大量的核心專利,是其熱點研發方向。這是由于國外在該領域的研究技術較早也較為成熟,因因此此在在富富硒硒產產品品方方面面應應重重點點關關注注國國外外的的專專利利。國內在富硒食品
129、的核心專利數量為 123 件,占比 13.25%,說明國國內內的的研研發發熱熱點點方方向向也也是是富富硒硒食食品品。核心專利數量第二的是強化劑方向,其中,國外的核心專利數量為 84 件,國內數量為 104 件,可見在此方面國內的技術水平略高于國外,可以重點關注國內的強化劑方面的專利。排名第三的為其他富硒產品,其余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2技術分支的核心專利數量均較少。3.3.2.2核核心心專專利利通過對核心專利進行詳細閱讀與分析,從中篩選出一些對富硒食品產業技術發展比較有助益的專利,具體專利公開號、名稱以及專利權人如下:CN1888048A:一種以活化硒礦為硒源的富硒食用菌
130、產品的制備方法;江南大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產品開發利用研究所;CN102599305A:一種富硒菊花茶或茶;劉茜;CN1088725A:一種生產富硒農作物產品的方法;黑龍江省普陽農場;CN103011928A:一種富硒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湖北和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陳家任,劉金龍;CN101792720A:一種富硒酵母培養物的生產方法;廣州博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N1219127A:含有機硒化合物的抗哮喘治療性藥物;日本茨城縣;CN101496484A:富硒香菇菌種馴化與栽培方法;馬俊生;CN103145495A:一種高能復合肽化蛋白硒營養液、其制備方法和用途;謝超;CN103
131、443265A:組合物和用于分離、表征且施用可溶性含硒糖蛋白的方法;全面技術公司;US4512977A:治療性硒組合物及其用途;Lundy Research Laboratories,Inc.;CN1948282A:一種通過甲硒基乙醛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方法;江西川奇藥業有限公司;CN102558005A:一種對環境友好的合成硒代蛋氨酸的方法;張家港阿拉寧生化技術有限公司;CN103399117A:水產品中硒形態的檢測方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CN108226271A:同時檢測人體十九種元素的檢測方法及試劑盒;廣州博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對以上核心專利技術進行解讀可知,可以
132、通過化學方法制備出硒甲基硒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3代半胱氨酸,其合成方法有以下幾種:(1)通過甲硒基乙醛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該合成路線簡單、原料易得便宜、產率高、操作方便、成本低、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合成方法;(2)其他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方法還有:2,3-二鹵丙腈與甲硒醇鹽反應得 2-鹵-3-甲硒基丙腈,然后用酸水解得 2-鹵-3-甲硒基丙酸,再與氨水反應得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3)通過甲硒醇或甲硒醇鹽水溶液與氨基丙烯酸衍生物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甲硒基-氨基丙酸衍生物,然后將-甲硒基-氨基丙酸衍生物中的酯化合物經碳酸氫鈉或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水解
133、皂化,鹽酸或硫酸酸化得其羧酸化合物,再將其中的 N?;名}酸或硫酸加熱水解脫去得-甲硒基-氨基丙酸鹽酸鹽或硫酸鹽,最后用氨氣或三乙胺中和得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4)首先以 L絲氨酸甲酯鹽酸鹽為起始原料,通過乙?;?、氯化、甲硒化一鍋法合成反應底物,再將所得反應底物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5)將甲硒醇鈉與 N乙酰3氯L絲氨酸甲酯進行親核取代反應,得到 N乙酰3硒甲基L硒代半胱氨酸甲酯;將得到的 N乙酰3硒甲基L硒代半胱氨酸甲酯在鹽酸溶液中水解,得到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6)以 2甲基4亞芐基5惡唑啉酮和二甲基二硒醚為原料,經催化反應、氫化,最后經水解、調節 pH 等得到
134、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硒氨基酸,具有較高的食用安全性,是一種硒源類的食品營養強化劑。由于其食用安全性較高,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可以作為天然硒的替代品,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對于產品中硒形態的檢測,可以采用 HPLC-HG-AFS(高效液相色譜-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聯用技術、HPLCICPMS(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進行,檢測數據準確可靠。使用的檢測儀器包括高效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儀以及質譜儀等。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43.3.3 本本節節小小結結通過前述分析可知,國外富硒核心專利在 2000 年前后達到高峰,國內富硒核心專利在
135、2010 年前后達到高峰,核心專利數量美國居首位,中國次之,兩者相差不多。其中,富硒食品和強化劑方面的核心專利數量最多,說明是研究的重點。富硒產品方面應對國內外專利同時關注,強化劑方面的額專利可以重點關注國內。全球核心專利中,發明占比 81%,其中,國內發明授權率較低。國內的核心專利主要分布在北京、安徽以及江蘇等省份,陜西省的核心專利數量較少,應加大科研投入,積極進行富硒專利申請。3.4 本本章章小小結結通過前述對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區域分布情況、IPC、申請人、技術構成以及非專利文獻分析可知,國內富硒方面的專利在近十年增長非常迅速,國內專利申請總量占比 84.3%,富硒方面的專利多集中
136、在 A 類人類生活必需的技術領域,國內發明授權率較低,應加大研發投入,盡快展開專利布局。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54 陜陜西西省省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現現狀狀與與規規劃劃4.1 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分分布布情情況況4.1.1國國內內產產業業分分布布1、從全球、中國及陜西產業分布情況來看,國內富硒食品產業主要集中在富硒產品(中游)技術方向。圖 4.1 全球、中國及陜西省產業分布情況從圖 4.1 可以看出,國內與全球的產業分布情況保持一致,陜西省和國內的產業分布保持一致,均主要集中在富硒產品(中游)技術方向,硒資源(上游)和硒檢測(下游)兩個技術方向的產業分布相
137、對較少。其中,全球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占比達 90.69%,國內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占比達90.62%,陜西省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占比達 86.40%。將國內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與全球的相比,國內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占比與全球占比相當。將陜西省與國內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與國內相比,陜西省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占比相對較低一點。因此,陜西省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還有追趕國內的空間。2、從全國省份排名的產業分布情況,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處于中等地位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6圖 4.2 排名前十五的各省份產業分布情況從圖 4.2 可
138、以看出,排名前十五的各省市產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富硒產品(中游)技術方向。將陜西省和各省份在富硒產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進行比較可知:安徽省在國內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排名第二的為廣西省,排名第三的為江蘇省,排名第四的為北京市,山東省的排名第五,湖北省排名第六。陜西省排名第十三,繼陜西省之后有貴州省、和江西省。因此,陜西省富硒產品技術領域處于中等地位,產業分布處于中等地位,還有追趕處于技術領先地位的安徽省的空間。4.1.2陜陜西西省省產產業業分分布布情情況況陜陜西西省省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專專利利申申請請區區域域主主要要分分布布在在各各高高校校、西西安安市市、安安康康、榆榆林林等等地
139、地。且且陜陜西西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的的技技術術研研究究方方向向主主要要集集中中在在富富硒硒產產品品技技術術領領域域。4.1.2.1 產產業業技技術術構構成成陜陜西西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主主要要分分布布在在富富硒硒產產品品(中中游游)技技術術領領域域,硒硒資資源源技技術術領領域域分分布布則則相相對對較較少少,硒硒檢檢測測技技術術領領域域的的專專利利量量最最少少。下面對陜西省技術構成進行分析,如圖 4.3 所述,圖 4.3 為陜西富硒食品產業技術構成分析。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7圖 4.3 陜西富硒產業技術構成分析從圖 4.3 可以看出,陜西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包括硒資
140、源(上游)、富硒產品(中游)和硒檢測(下游)。陜西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分布在富硒產品技術領域方向,占比 87%;其次為硒資源技術領域方向,占比 12%硒檢測技術領域方向相對較少,占比僅 1%。因此,陜西富硒食品產業主要分布在富硒產品和硒資源技術領域。4.1.2.2 上上中中下下游游細細分分支支產產業業分分布布情情況況如表 4-1 所示,與全球及國內上中下游細分支產業分布情況相比,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富硒產品(中游)技術領域,且在該技術領域中,主要集中在富硒食品、飼料、肥料和其他富硒產品四個技術方向,這與全球、國內在上中下游細分支產業分布情況基本一致。此外,硒資源和硒檢測技術方向的產業分布
141、相對較少,尤其是硒檢測方向,產業分布處于劣勢,未來需要深入研究的技術方向,以強化陜西的產業鏈。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8表 4-1 全球、國內及陜西在上中下游細分支產業分布情況4.1.3陜陜西西省省富富硒硒相相關關商商標標、安安康康地地理理標標志志擁擁有有情情況況安康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12 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1 個。其中,地理標志產品有:紫陽富硒茶、嵐皋魔芋、平利絞股藍、平利女媧茶、鎮坪烏雞、白河木瓜、紫陽藍黑板石、寧陜豬苓、旬陽拐棗、紫陽毛尖、鎮坪黃連、旬陽獅頭柑、紫陽紅、寧陜天麻、安康花鰱、安康錢魚、安康豬、瀛湖枇杷、石泉桑蠶繭、石泉黃花菜、寧陜香菇。其中,“安
142、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于 2018 年成功注冊,“安康富硒茶”連續兩年位列全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百強榜第 20 位,居陜西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 1 位,品牌價值達 35.16 億元,獲評“最具品牌經營力”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20 年成功注冊“安康漢水魚”集體商標,“安康林下豬”集體商標已成功注冊,“安康核桃”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處于審理中。安康魔芋獲全國十佳蔬菜地標品牌。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794.2 陜陜西西省省產產業業專專利利發發展展情情況況4.2.1 整整體體發發展展情情況況4.2.1.1 陜陜西西省省富富硒硒產產品品專專利利申申請請起起步步晚晚,但但逐逐年
143、年穩穩步步增增長長。圖 4.4 為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趨勢,下面通過圖 4.4 對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分析。圖 4.4 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趨勢圖 4.4 反映了陜西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從圖 4.4 可以看出:陜西在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的起步更晚一些,其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92 年至 2009 年,陜西在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很少,年申請量均未超過 10 件,可見該階段陜西在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處于緩慢發展階段。第二階段,2010 年至 2019 年,在此階段陜西的專利申請趨勢與國內在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一致,專利
144、申請整體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其中,2015 年至 2019 年,開始了第一次快速增長。在 2020 年至 2020 年末專利申請數量有所回落;2021 年至今,在此階段,國內的富硒食品產業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有所減少,這主要是因為專利申請公開時間的滯后引起的。4.2.1.2 產產業業專專利利申申請請類類型型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0陜陜西西富富硒硒產產品品專專利利發發明明占占比比高高,創創造造性性較較一一般般。下面從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類別進行分析,圖 4.5 為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的申請類型圖。圖 4.5 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類型陜西富硒產品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占
145、比 94%,即 375 件;實用新型占比 4%,即 14 件;發明授權,占比 2%,即 8 件??梢钥闯鲫兾鞲晃a品專利創造性較高,其發明占比高,也意味著陜西在富硒產品的研發上投入了較多精力,但是發明專利的授權率極低,說明陜西在富硒產品的研發技術上雖投入較高,但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導致發明授權率較低。4.2.2 區區域域布布局局陜西省內區域分布:表 4-2 富硒食品陜西省專利區域分布序序號號市市專專利利(項項)陜陜西西省省占占比比1西安16742.07%2安康9924.94%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1序序號號市市專專利利(項項)陜陜西西省省占占比比3漢中369.07%4咸陽3
146、48.56%5渭南287.05%6寶雞112.77%7榆林102.52%8商洛82.02%9延安20.50%10楊凌20.50%上表反映了陜西省內各市的富硒專利申請情況,陜陜西西省省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的的專專利利申申請請總總量量主主要要集集中中在在西西安安市市,說說明明西西安安市市在在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技技術術領領域域具具有有較較強強的的研研發發能能力力。其其次次,安安康康市市的的專專利利申申請請數數量量為為 99 項項,省省內內占占比比達達到到 24.94%,占占全全省省專專利利量量的的四四分分之之一一,省省內內排排名名第第二二,這這是是因因為為陜陜西西省省的的富富硒硒資資源源基
147、基本本集集中中在在安安康康,安安康康在在硒硒資資源源上上具具有有極極大大的的優優勢勢,自自從從十十三三五五規規劃劃以以來來,安安康康的的富富硒硒產產業業開開始始逐逐步步發發展展,各各企企業業、研研究究所所和和一一些些院院校校都都對對富富硒硒方方面面的的技技術術進進行行了了專專利利申申請請。但是總的來說,安康基于天然的硒資源優勢,相關的專利申請量還較少,尤其是陜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康漢陰華曄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安康青蓮硒品有限公司、陜西安康悠源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紫陽中地大硒科技有限公司等安康重點企業。另外,這些企業尤其是暫未具備外源強化硒方面的技術研究,較難形成專利優勢,富硒產業的
148、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大力加強富硒專利的研究申請,讓專利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安康乃至陜西富硒產業發展。陜西省含硒商標總量為 1963 件,其中已注冊 437 件,待審中 465 件,已銷亡 50 件、已初審 2 件、已駁回 999 件。其中,西安硒相關的商標擁有量為 342件,安康硒相關的商標擁有量為 1402 件,硒相關的產品商標 1200 多件,安康由于具有天然的富硒資源優勢,因此申請的硒相關的商標在省內居于首位,說明安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2康十分重視硒商標的注冊,進而可以得知,安康在硒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方面積極性很高。陜西省內含硒商標申請量排名前十的有:陜西硒谷產業發展有限公
149、司(83件)、咸陽鑫嶸商貿有限公司(54 件)、安康市宏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47 件)、安康宏楓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45 件)、安康陽晨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29件)、陜西源硒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7 件)、陜西久泰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4 件)、安康市漢濱區壩河鎮鴉鴿山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3 件)、陜西硒溪游生態農旅文化有限公司(23 件)、旬陽縣硒庵櫞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23 件)。其中,安康市企業居多。4.2.3 主主要要創創新新主主體體通過對陜西省企業、科研院所以及個人申請人在富硒相關專利進行分析,得到表 4-3 所列出的主要創新主體。表 4-3 富硒食品陜西省專利申請人
150、情況(1)陜西科技大學陜西科技大學是陜西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陜西科技大學的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擁有省部共建輕化工助劑化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內首家國家羊乳制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陜西省首家國家果蔬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陜西省政府直接支持組建的唯一涉及農產品加工的研究院、陜西省食品加工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3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安市微生物藥物工程實驗室等科研平臺,技術服務企業超過 1000 家。圖 4.6 陜西科技大學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方向從陜西科技大學在富硒食品產業相關專利統計情況可以看出,陜西科技大學主要在富硒食品產業的上中游申請有較多的專利,在硒資源技
151、術方向上,合成硒方向申請了較多的專利,遠高于天然硒,可見陜西科技大學在合成硒方向上研究較為深入。在富硒產品方向,陜西科技大學主要在肥料技術方向上申請的專利較多。(2)安康學院安康學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公辦本科院校,學校建有陜西省茶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陜西富硒循環農業發展研究院、陜西省茶葉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陜南鄉村振興研究中心、陜西省蠶桑重點實驗室、陜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陜南生態經濟研究中心、“漢調二黃”陜西省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 13 個省級科研平臺、6 個市級科研平臺和 8 個校級研究中心,組建科技創新團隊 14 個。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聯
152、合建設陜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 3 個。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4圖 4.7 安康學院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方向從安康學院在富硒食品產業相關專利統計情況可以看出,安康學院主要在富硒食品產業的上中游申請有專利,在硒資源技術方向上,申請有一件天然硒相關專利。在富硒產品技術方向上申請有多件專利,可見安康學院在富硒產品方向上研究較為深入,其中富硒茶專利為與漢陰縣嘉木田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協同專利。(3)陜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表 4-4 專利申請詳情申申請請號號申申請請日日摘摘要要CN201810782651.92018/7/17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富硒茶葉中
153、低溫超聲連續提取速溶富硒蛋白粉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S1、收集原料;S2、烘干、粉碎;S3、第一次萃??;S4、乙醇浸提;S5、回收乙醇,濃縮成膏;S6、蒸餾;S7、第二次萃??;S8、第三次萃??;S9、包裝入庫;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全程低溫連續生產,操作簡便易行,所得產品硒蛋白含量較高,是有機硒可靠的來源,產品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茶香味道,有效成分完整保存,完全達到速溶的效果,適用于工業化生產。本發明給食品固體原料和速溶茶市場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產品,給硒標準化定量提供了工業化生產的依據。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5申申請請號號申申請請日日摘摘要要CN201810598526.
154、22018/6/12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富含 GABA 速溶茶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綠茶 20-95 份、GABA 1-10 份、茶多酚25-50 份;制備方法如下:將綠茶放入發酵罐中發酵處理,發酵時間 3-7 天,再將發酵后的綠茶低溫稀乙醇中浸提三次,每次浸提時間 2-5h,然后回收乙醇后用膜過濾,再將過濾后的溶液進行稀釋,稀釋比為10-60,溶液稀釋后再掛大孔吸附樹脂除雜、解析、回收低溫濃縮、干燥和檢驗,得到提取物富硒速溶茶粉。本發明以茶多酚,GABA 為主要有效活性成份,能夠促進睡眠、解除電腦對人眼過度疲勞、改善人體機能、促進視紅色素的再合成,從而增強人的視力,恢復疲勞。CN2017211
155、67743.32017/9/1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富硒速溶茶蛋白富集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側安裝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右側頂端安裝有支桿,所述支桿的右端安裝有圓環,所述圓環的內部夾持有儲液瓶,所述儲液瓶的內部底端安裝有濾網,所述儲液瓶的底端安裝有富集筒,所述富集筒的內部設有 XAD 樹脂。該富硒速溶茶蛋白富集裝置,通過濾網、富集筒和 XAD 樹脂的配合,濾網可以阻擋富硒速溶茶內部的大顆粒和雜質,XAD樹脂的材質為非極性均粒大孔聚苯乙烯吸附層析樹脂,XAD 樹脂可以吸附富硒速溶茶內部的蛋白質,富硒速溶茶內部的蛋白質在富集筒的內部富集,取出蛋白質的富硒速溶茶經過插管落入接收瓶收集,結構簡
156、單,能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上表示出了陜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專利申請詳情,陜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 2016 年成立,該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富硒食品中的富硒茶方向,可見該公司對富硒茶的技術比較重視,在富硒茶葉的開發上投入較多,陜西省安康市具有大量的天然硒,可與該公司進行商業合作,進行富硒茶葉的種植和加工。4.3 陜陜西西省省產產業業定定位位產業結構是產業發展在宏觀層面的反映,合理的產業結構對產業發展具有重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6要的作用。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方面的專利申請總流量為 397 件,其中發明專利383 件,占比 96.5%,實用新型專利
157、 14 件。陜西省富硒專利申請量最多的技術分支為富硒產品技術方向,因此,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游富硒產品方向,其次是硒資源方向。4.3.1 產產業業結結構構定定位位根據圖 4.1 可知,陜西省富硒產業中富硒產品(中游)的專利申請量最多,比全國范圍的富硒產品的占比略低,說明陜西省在富硒產品方面具有較高的技術競爭力,在年后的發展中,應始終堅持將富硒產品的技術放在首位,為富硒食品產業做好技術與產品的支撐。陜西省在硒資源(上游)的專利申請占比高于全球以及國內的平均水平,說明陜西在硒資源(上游)技術領域的技術含量投入較為可觀,科研實力較佳。陜西省在硒檢測(下游)的專利申請占比量與全球或國內
158、的占比基本一樣,但陜西省的專利申請總量處于國內中間位置,所以硒檢測技術領域的技術水平較為一般。4.3.2 企企業業實實力力定定位位陜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康漢陰華曄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安康青蓮硒品有限公司、陜西安康悠源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紫陽中地大硒科技有限公司等安康重點企業。另外,這些企業尤其是暫未具備外源強化硒方面的技術研究,較難形成專利優勢,富硒產業的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大力加強富硒專利的研究申請,讓專利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安康乃至陜西富硒產業發展。4.3.3 人人才才實實力力定定位位安安康康富富硒硒科科研研力力量量雄雄厚厚為了推動富硒產業的發展,安康相繼建立了“富硒食品開發國家地方聯
159、合工程實驗室”、“富硒產品開發與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以及“國家級富硒產品科技創新孵化器”等四個“國字號”科研機構。其中,中國富硒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7產業研究院構建了“國家級首席專家+地方學科帶頭人+科研推廣單位+現代經營主體”的協同創新產業發展體系,打造了一個通過創新驅動、實現綠色發展發展、助推精準扶貧的“安康模式”。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的學術委員成員有:王漢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委員)、盛軍(云南農業大學校長、副主任委員)、王述民(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局長、副主任委員)、楊亞軍、黃鳳洪、胡培松等。4.3.4 專專利利運運營營定定位位專利運營主
160、要包括專利許可、轉讓、質押融資等方式。專利運營的活躍程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創新主體或技術方向的創新生命力,還能體現該創新主體的綜合技術實力。本部分主要是通過將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轉移(以下簡稱“轉讓”)、專利許可、專利質押等情況與全國及其他省份進行對比,進而對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運營情況進行定位。從下表可以看出,全國范圍內富硒食品產業專利的轉化率為 6.7%、許可率為 0.56%、質押率為 0.87%。在全國富硒食品產業中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安徽、廣西、江蘇、北京和山東中,安徽和廣西的專利轉化率低于全國水平,江蘇、北京和山東的轉化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山東,轉化率幾乎
161、是全國平均水平的 2 倍,反觀陜西,專利轉化率僅為 3.61%,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對于專利許可率,全國的平均水平為 0.56%,排名前五的省份中,除江蘇外,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陜西省的許可率卻高于全國水平。對于質押率,全國的平均轉化率為 0.87%,專利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中,江蘇和山東的質押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陜西的質押率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陜西的專利運營市場不太活躍,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企業對富硒食品專利的需求不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陜西省的富硒食品的專利群還未建立,在市場的活躍度以及價值度均較低。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
162、航88表 4-5 陜西富硒食品產業專利運營定位4.4 本本章章小小結結通過前述對陜西省在國內的產業分布情況、產業專利發展情況以及產業定位情況的分析可知,陜西省在富硒產品(中游)的專利申請占比最大,略次于國內富硒產品的整體占比。陜西省在硒資源(上游)的專利申請占比相對全國較大,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陜西省內富硒產品專利發明占比高,創造性較一般,西安的專利申請量居省內首位,安康次之。陜西省內的創新主體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主,企業較少。專利運行率較低,專利交易市場活躍度較低。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895 陜陜西西省省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產產業業發發展展路路徑徑建建議議5.1 優優勢勢固固
163、鏈鏈,打打造造“5+N”富富硒硒種種養養產產業業體體系系根據安康富硒資源的優勢,以各分支技術的研發情況出發,在現有富硒產品基礎上,著力推動富硒食品發展,積極發展標準化富硒種養業,做強優勢富硒食品核心技術鏈。以富硒標準化生產體系建設為重點,打造“5+N”富硒種養產業體系,即以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畜禽、富硒水產、富硒林果為主導,帶動富硒糧油、富硒中藥材、富硒蠶桑、富硒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發展。安康富硒茶已經在陜西,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已經取得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有 7 家企業被授權使用。圍繞安康富硒茶打造富硒茶、富硒水、富硒壺杯的整體富硒茶文化是安康富硒茶進一步做大做強可以嘗試的商
164、業模式之一。安康魔芋種植面積位列陜西全省第一,占全國 12%,富硒魔芋產量居全國之首。安康富硒魔芋深加工產品,目前已經占到全國市場的三分之一之多。安康生態富硒魔芋產業優良的發展模式被中國魔芋協會稱為“安康模式”。因此,應繼續做大做強安康富硒魔芋產業。富硒畜禽、富硒水產、富硒林果也是安康富硒產業重點打造的方向,在上述5 類優勢富硒產品的帶動下,富硒糧油、富硒中藥材、富硒蠶桑、富硒食用菌也將有較好發展。以下為各分支技術中的研發熱點和重點:一一是是產產業業中中游游的的富富硒硒食食品品是是中中游游技技術術國國外外和和國國內內的的研研發發熱熱點點國外富硒食品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從 1992 年至今快速增長
165、,其次是強化劑方向,然后是其他富硒產品方向,其中,強化劑和其他富硒產品的專利總量都比富硒食品的少很多。國內富硒食品首先在 2008 年達到一個專利申請小高峰,之后從 2013 年至今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在 2016 年達到一個更高的峰值,市場上也涌現大量的富硒食品,說明是國內研發重點。國內富硒食品在富硒產品中占比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90最大,國內富硒食品在 2008 年的專利申請量達到一個小高峰,之后從 2013 年至今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在 2016 年達到一個明顯的高峰,說明此階段的富硒食品發展較快,市場上也存在大量富硒食品,加之人們對富硒食品的認可,富硒食品的專
166、利申請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另外,在國外和國內技術構成中,富硒產品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占比均是 91%,此技術分支所涉及的產品種類繁多,國內外在富硒產品技術分支中的研發投入和專利申請積極性最高,是研發熱點。因此,陜西要充分利用自身富硒的地理優勢,把富硒食品技術領域的技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力爭在短期內占據國內主導地位。二二是是產產業業上上游游細細分分技技術術中中,外外源源強強化化硒硒是是上上游游技技術術國國外外和和國國內內的的研研發發重重點點在產業上游的硒資源技術分支中,國外的外源強化硒細分技術領域的占比最大,說明國外的外源強化硒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技術水平。同樣,在國內產業上游專利申請中,外源強
167、化硒的申請量明顯高于天然硒和聚硒品種兩個方面,說明國內對外源強化硒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關注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技術成果,但該技術掌握在科研力量較為集中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三三是是產產業業下下游游細細分分技技術術中中,檢檢測測方方法法是是下下游游技技術術國國外外和和國國內內的的研研發發重重點點國外的硒檢測方法在硒檢測分支技術中占比約 90%,說明是其研發重點。國內檢測方法的專利申請量在 2007 年達到一個小高峰,之后從 2011 年開始緩慢上升,近十年的硒檢測技術水平發展較穩定,應該沒有出現技術的更新迭代。而硒檢測設備方面的專利申請量較少,這是因為現有技術中缺少專門針對硒進行檢測的單獨設備,通常是針
168、對多元素進行分析的儀器,且申請人多是科研院校,因此,硒檢測設備的專利量較少。四四是是國國內內外外源源強強化化硒硒的的細細分分技技術術中中,有有機機硒硒方方面面是是研研發發重重點點;富富硒硒食食品品的的細細分分技技術術中中,富富硒硒果果蔬蔬方方面面是是研研發發重重點點國內外源強化硒技術中,有機硒方面是專利申請量最多的技術分支,說明申請人已經具備一定的有機硒合成技術,并且已經在富硒產品中得以應用。在納米硒和微生物硒方面的專利申請量較少,說明科研人員掌握此兩個方面的技術較為有限。在富硒食品的細分技術中,富硒果蔬方面是研發重點,涉及的種類較多,說明硒技術應用較為廣泛。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
169、專利導航915.2 劣劣勢勢補補鏈鏈,激激發發富富硒硒食食品品行行業業技技術術研研發發安康的優勢是具有天然富硒資源,富硒食品有一定發展規模,但是在富硒食品技術研發方面有一定短板,通過專利檢索也可以看到安康在富硒產業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只有百件左右,與湖北恩施有一定差距。在對于硒產業上下游的研發中,恩施也有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2022 年,武漢市農科院與恩施州農科院聯合研發的硒快速檢測儀,可快速檢測植物的硒含量,從研磨、提取到出結果,只需要 15 分鐘,每臺售價 2-5 萬元。武漢輕工大學聯合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硒糧科技集團等,開展富有機硒植物培育與加工,利用關鍵技術進行應用研究
170、,開發植物源富有機硒蛋白高效提取工藝。安康可以出臺鼓勵富硒產業上下游技術研發的政策,鼓勵安康富硒食品產業相關企業積極與省內外有優勢的高校、研究所積極開展產學研項目,在富硒食品產業技術研發和知識產權布局方面,比如價格更低的硒快速檢測儀、人體硒含量檢測、無機硒轉化有機硒等方向做出突破。具體可以開展以下工作:(1)逐逐步步發發展展專專利利集集群群:雖然富硒食品是專利申請量占比最大的技術分支,但是富硒食品的授權率較低,加之富硒食品的技術含量較低,難以形成具有較高競爭力的專利集群。安康作為全國的富硒地區之一,既要利用自身的天然硒資源的優勢進行富硒食品的生產,也要積極開展外源強化硒的技術研發。一方面,天然
171、硒資源是有限的,不是用之不竭的,天然硒資源的提取以及利用動植物對其進行轉化富集的效果也較為一般;另一方面,國內已經涌現了外源強化硒方面的技術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技術水平,且外源強化硒用于食品的添加量是可控的,安全性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證,因此,安康在主打天然硒產品的同時,也應當加大合成硒的研究力度,以形成天然硒和合成硒齊頭并進的趨勢,從而在產業鏈和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形成并擴大技術優勢,避免在外源強化硒的發展過程中,安康由于在外源強化硒方面的研究不足而導致的被動受制問題。具體的,在外源強化硒方面,安康可以重點關注王玲、江西川奇藥業有限公司、濟源市萬洋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限
172、公司等重點申請人。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92(2)推推進進硒硒強強化化劑劑研研究究:安康富硒土壤分布不均、作物聚硒能力存在差異、生產環境復雜多變,使得富硒產品的硒含量不穩定,難以實現富硒產品標準化,同時導致許多富硒企業對生產富硒產品和擴大市場的積極性降低。因此,建議加強硒強化劑的研發與應用,使貧硒地區和聚硒能力差的作物也能通過富硒標準化種養殖達到相當的富硒水平,生產出高質量富硒產品有利于擴大市場、擴大富硒產業規模,推動富硒產業產值不斷增加。(3)開開展展硒硒含含量量檢檢測測研研究究:對土壤的硒含量、農產品的硒富集能力、硒形態、硒加工留存率、硒吸收轉化率等情況都需要進行全面檢
173、測,這樣才能讓硒的技術鏈條更加清晰準確,切實制備出富硒產品,使制備過程更加科學、高效。這些過程都需要用到硒檢測方法和裝置。2021 年,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編制的谷類中硒代蛋氨酸、硒酸鹽和亞硒酸鹽的測定-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法通過省級地方標準評審,對規范富硒產品硒形態檢測分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該省級地方標準的指導下,應積極開展硒檢測方法和裝置的研發?,F有檢測方法和裝置的技術含量均較高,成本也較高,普通企業尚不具備其技術。由于現在富硒食品市場還沒有達到一個明顯的熱度,富硒產品還沒有得到特別廣泛的推廣,富硒企業對檢測的需求較小,硒檢測工作沒有廣泛開展。
174、因此,需要研發成本較低、檢測速度更快、更加便攜的檢測儀器,使檢測方法服務于大眾富硒企業,推動富硒產業發展。5.3 借借力力強強鏈鏈,以以資資源源優優勢勢為為基基礎礎發發展展長長期期產產業業安康具有豐富的硒資源,但資源總會枯竭。省內外不少研究機構,甚至具有硒資源的地區已經開展人工合成硒的研究工作以及硒高效提取的研究工作,并且有一定成果。安康可以在先天資源的基礎上,積極與省內外高校、研究機構、企業合作,將別人已經取得人工合成硒和硒的高效提取成果快速在安康落地發展,這樣,富硒食品將不受制于天然資源的限制,更能在工業食品上做出較大發展。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93表 5-1 陜西省專
175、利申請人情況5.3.1 本本地地企企業業培培育育陜西省內的主要企業申請人有:陜西天寶大豆食品技術研究所、陜西深山來客森林食品有限公司、陜西省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博硒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陽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議對以上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研發出符合產業發展、企業需要、市場需要的富硒技術,有針對性的投入研發力量,長遠布局相關技術,切實推動富硒產業發展。5.3.2 外外部部企企業業引引進進從第三章關于國內主要申請人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到省外在富硒食品產業中專利申請量較多的有:勁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利千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說明上述企業非常重視富硒專
176、利的申請,可以將其引進陜西省內,充分利用其專利技術優勢,建立長期發展路徑,以拓寬、延長自身富硒技術發展的道路。5.4 內內外外延延鏈鏈,實實現現產產業業升升級級安康本地富硒食品產業相關龍頭企業不少,但是企業整體規模和產業整體規模還有較大上升空間,安康可以一方面利用政策優勢和硒資源優勢引進外地硒產業龍頭企業,甚至一些上市公司落地安康;另一方面,對本地龍頭企業,比如龍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94王泉、圣泰生物、柏盛富硒生物等公司進行培育升級,對安康富硒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擴大認證規模,外引內配,實現安康富硒食品產業升級。5.5 人人才才鑄鑄鏈鏈,加加強強人人才才引引進進5.5.1
177、本本地地人人才才培培育育圖 5.1 陜西省范圍內技術專利第一發明人分布通過圖 5.1 可以看出陜西省內富硒食品產業技術專利第一發明人排名情況,排名前五的分別為郭凱(含硒營養品)、馮少鵬(富硒藥酒)、種瑜(硒肥)、肖輝(富硒畜禽、富硒蔬菜、硒肥)、羅賢云(富硒保健品),此外還有對富硒產品研發具有較高科研能力的毛帥(硒肥、硒化合物合成)。結合圖 5.1 可以看出第一發明人種瑜、郭凱、馮少鵬參與了多件專利的技術研發,為專利技術研發團隊中做出實質性貢獻的主要技術人員。其中,發明人郭凱參與的 16 件專利申請主要涉及保健品、其他富硒產品、有機硒等技術方向,專利權人主要為陜西天寶大豆食品技術研究所;發明人
178、馮少鵬參與的 13 件專利申請主要涉及其他富硒產品技術方向,主要為藥酒,專利權人主要為韓城市秦龍花椒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明人種瑜參與的 11 件專利申請主要涉及肥料技術方向,專利權人為種瑜個人;發明人肖輝參與的 10 件專利申請主要涉及富硒食品、肥料技術方向,專利權人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富硒食品產業專利導航95主要為陜西深山來客森林食品有限公司。上述人才都是長期從事研發、成果產出較豐碩的省內人才,可以重點培育。5.5.2 外外部部高高端端人人才才引引進進圖 5.2 全國范圍內個人申請人通過圖 5.2 可以看出,全國范圍內個人作為申請人的個人主要有:胡安然(含硒配方食品)、黃開顏(富硒食品)、成進學(保健食品、硒肥)、譚澤文(富硒食品、硒肥)等。另外,黃峙(硒合成)、黃志堅(硒酵母)、魏丹(硒肥)、張艷玲、胡秋輝、楊忠芳(土壤硒含量改良)、郭宇(硒作物栽培)、仲娜、周瑛、陳貝貝、鐵梅(硒檢測)等人和專利發明人都可以作為外省人才進行引進,以充實省內研發實力,加快富硒食品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陜西省知識產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