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3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35頁).pdf(3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二二三年十一月 目目 錄錄 前前 言言.1 一一 發展現狀發展現狀.3 (一)基本情況.3 (二)保護成效.4 (三)機遇挑戰.6 二二 總體要求總體要求.8 (一)指導思想.8 (二)基本原則.8 (三)規劃目標.9 三三 空間布局空間布局.10 (一)北部山區濕地.10 (二)中部平原濕地.11 (三)東部濱海濕地.13 四四 重點任務重點任務.16 (一)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16 (二)完善濕地分級保護體系.16 (三)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18 (四)探索濕地持續利用方式.21 (五)強化濕地監測管理研究.22 (六
2、)注重濕地保護合作交流.24 五五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25 (一)加強組織推動.25 (二)完善制度機制.25 (三)落實規劃傳導.25 (四)強化資金保障.26 (五)注重宣傳教育.26 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 前 言 濕地是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被稱為“地球之腎”,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滯雨洪、增強碳匯、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是自然生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強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
3、治理,為濕地保護工作提供明確的指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 濕地公約 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提出,“我們要凝聚珍愛濕地全球共識,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減少人類活動的干擾破壞,守住濕地生態安全邊界,為子孫后代留下大美濕地?!秉h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2022 年 6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成為濕地保護工作重要法律依據,并提出各級濕地保護規劃編制要求。2022 年10 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以下簡
4、稱 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對全國濕地保護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明確了我國濕地保護的總體要求、空間布局和重點任務。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針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出臺天津市濕地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 自然保護區規劃(20172025 年)和七里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 年)、天津市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172025 年)、天津市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72025 年)以及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規劃(20172025 年)(以下簡稱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采取一系列濕地保護與修復措施,構筑“河流環抱”
5、、“濕地圍城”的良好生態格局。天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堅持留白、留綠、留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海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努力將天津建設成為綠水青山、碧海藍天、草木蔥蘢、鳥語花香的生態城市”。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天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維護天津市域生態安全,更好保護天津市濕地資源,依據濕地保護法、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天津市國土空間規劃相關要求,編制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3 一 發展現狀(一)基本情況 依據濕地保護法,濕地是指“具有顯著生態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
6、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養殖的人工的水域和灘涂除外?!被谌珖鴿竦乇Wo規劃濕地確定方法,天津濕地即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 2020 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確定的“濕地”、“水域”(不含養殖水面,下同)和淺海水域,包括沿海灘涂、內陸灘涂、沼澤地、河流水面、水庫水面、坑塘水面、溝渠和淺海水域,天津濕地總面積 2746.67 平方公里。天津地處海河流域下游、九河下梢區域,歷史上為退海之地,眾多水系由此入海,受海陸變遷及河流沖積影響,域內河渠縱橫、淀塘廣布,濕地資源豐富。沿海灘涂、淺海水域分布在東部沿海區域,是渤海灣重要的濕地片區;內陸灘涂、沼澤地集中分布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是市域
7、生態安全的關鍵區域;河流水面連山通海,是京津冀重要的生態廊道;水庫水面、坑塘水面、溝渠等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是天津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濕地具有面積大、占比高、類型多、特色強的特點,生態價值突出,是天津重要的生態保障和碳匯區域,是維護渤?!拔廴究刂?、生態保護、風險防范”及流域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天津位于全球八條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包含大量全國少有的沿海泥灘質濕地,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4 為遷徙候鳥提供停歇地,是國際候鳥遷飛的重要節點,每年春秋兩季過境候鳥達百萬只,觀測記錄鳥類達 452 種,包括眾多國家 I 級保護動物,是東方白鸛、遺鷗等瀕
8、危鳥類的主要棲息地。(二)保護成效 法規政策逐步健全。2016 年施行 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明確濕地保護、管理和利用相關要求,成為天津市濕地保護重要法規依據。2017 年制定天津市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認定和管理辦法,公布第一批市級重要濕地名錄,并印發天津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濕地分級管理體系、濕地用途管控制度、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健全濕地監測評價體系、建立濕地生態用水機制和完善濕地保護修復保障機制等多項措施。同年印發天津市濕地生態補償辦法(試行),在此基礎上,2021 年公布 天津市濕地生態補償辦法,為濕地保護區生態移民、土地流轉、生態補水的合法合規補償提供依據。2023 年完成第一
9、批市級重要濕地名錄調整,實現“三區三線”劃定成果、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的對接落實。保護管理體系構建。構建國家重要濕地、市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的分級體系,確立七里海、北大港、大黃堡、團泊、永定河故道、潮白河、州河、環秀湖、于橋水庫、海河、北運河、永定河、爾王莊水庫 13 處重要濕地,其中北大港濕地和七里海濕地已納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確立多種濕地保護類型,分類開展濕地保護,包括古海岸與濕地、北大港、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5 大黃堡、團泊 4 處濕地自然保護區,永定河故道、潮白河、州河、環秀湖 4 處國家級濕地公園和濱海國家級海洋公園,此外,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水產種質資源保
10、護區、水源保護區等形式,對超過半數濕地實施保護。保護修復成效顯著。天津積極推進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取得顯著成效。全面落實天津市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72025 年)等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要求,完成七里海和大黃堡濕地土地流轉約 22 萬畝,對濕地實施生態補水 13.77 億立方米,從根本上遏制了濕地退化現象。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其中七里海保護區恢復淺灘 1.5 萬畝、修復濕地植被 1.6 萬畝;大黃堡保護區完成翠金湖、燕王湖項目區濕地生態修復共計 1926 畝,完成核心區的起步區修復;北大港保護區開展外來入侵生物整治,推進水環境治理,有水濕地面積達 260 平方公里
11、;團泊保護區修復西堤退化濕地,為鳥類棲息繁衍提供食物。四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均已通過國家驗收,生態空間面積與植被覆蓋穩定,水質改善,濕地監測指標持續向好,區域生態質量明顯提升。持續開展濕地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點位核查,并推進整改活動。其它河庫類、公園類重要濕地,市水務局、市水務集團和市城市管理委等依據部門職責,開展保護工作,落實濕地保護要求,濕地水質和生物水平穩中向好,有效維護濕地生態環境。國土“三調”摸清底數。依據 2020 年度國土變更調查顯示,天津市“濕地”326.35 平方公里,“水域”1720.21 平方公里。包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6 括沿海灘涂 167.42 平方公
12、里,占 6.10%;內陸灘涂 99.00 平方公里,占 3.60%;沼澤地 59.93 平方公里,占 2.18%;河流水面254.75平方公里,占9.27%;水庫水面367.29平方公里,占13.37%;坑塘水面369.87平方公里,占13.47%;溝渠728.30平方公里,占 26.52%。淺海水域(以海洋基礎測繪成果中的零米等深線及5米、10米等深線差值推算)700.11平方公里,占 25.49%。濕地合作穩步推進。天津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加強濕地履約工作,2020 年北大港部分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不斷強化濕地保護修復國際國內交流,與世界自然基金會、保爾森基金會、國際鶴類基金會、中國
13、鳥類學會等濕地保護組織,在北大港、七里海濕地保護管理和科研監測等領域開展合作。鼓勵群眾志愿者開展濕地保護與宣傳活動,助力天津濕地保護。(三)機遇挑戰 發展機遇:黨的二十大提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濕地保護工作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濕地保護確定科學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對濕地保護修復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論述、在天津考察期間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是天津開展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根本遵循。濕地保護法為濕地保護提供法律保障。為了加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7 強濕地保護,維護濕地生態功能
14、及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國家制定濕地保護法,是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法治保障。黨的二十大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對濕地保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和天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2023 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對濕地保護修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部署,天津市把提升“871”重大生態工程“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功能,構筑“河流環抱”、“濕地圍城”的良好生態格局作為濕地保護修復的重點工作。廣大市民對優美濕地生態環境提出更高期待。廣大市民期待濕地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態系統服務,包括生態安全保障、生態產品供給、生態環境調節、生態游憩支持等。面臨挑戰:天津積極推進濕地保護修復工
15、作,取得明顯生態效果,但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受自然環境變化和人為活動干擾等因素影響,特別是濕地生態用水保障還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濕地還面臨因缺水導致退化的風險;各區尚未公布一般濕地名錄,濕地分級管理有待加強;濕地監測水平有待提升,監測設施與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對不足;濕地保護多部門協作機制有待完善,濕地管理機構能力建設較先進省市還存在較大差距;濕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未實現有機統一,綠水青山轉化為更多金山銀山的抓手不夠,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研究不足、招法不多,濕地資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尚待完善,與人民群眾對濕地生態產品的期盼差距較大。天津市濕地保
16、護規劃(20222030 年)8 二 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綠色發展理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貫徹實施濕地保護法,按照天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切實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完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全面提升濕地保護水平,助力京津冀生態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美麗天津。(二)基本原則 生態優先、保護為主。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濕地保護,提升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和生物棲息地完整性,穩定濕地生態功能,保障生態供給可
17、持續性,避免人為活動對濕地產生負面影響。全面保護、分級管理。對天津全域濕地進行系統性保護,對保障市域生態安全、維護生態格局穩定、分布相對集中、地域特色較強的濕地片區進行重點保護,加強重要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對濕地進行合理利用,統籌處理好濕地保護利用的關系,將生態建設與區域活力相結合,促進濕地保護與利用可持續發展。重點實施、分期推進。依據濕地資源和保護需求,科學確定濕地保護修復重點實施內容,結合相關實施計劃,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9 分期推進實施,不斷提升濕地生態系統質量。政府主導、統籌協調。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負總責,各政府職能
18、部門協調配合,共同推進濕地保護。充分發揮林長制、河湖長制濕地保護作用,加強濕地保護政策制定、資金扶持,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濕地保護與修復。(三)規劃目標 規劃近期至 2025 年,天津濕地保有量總體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 60%;提升重要濕地監測管理信息化水平;開展濕地恢復項目,強化濕地保護與能力建設,對濕地自然保護地進行系統提升;在中心城區周邊開展一系列生態修復項目,提升區域濕地生態環境質量。申報七里海國際重要濕地和大黃堡、團泊國家重要濕地,完善一般濕地名錄。規劃遠期為 2026 至 2030 年,落實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制度,濕地保護率不低于 60%;持續加強濕地自然保護地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打造天
19、津濕地名片;全面提升濕地生態環境質量,加強濕地碳匯能力,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河流環抱”、“濕地圍城”的良好生態格局,打造生態文明時代濕地保護、修復與利用典范。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0 三 空間布局 統籌“山水林田湖?!鄙鷳B環境治理,構建由北部山區到渤海之間的濕地生態格局,基于現狀條件和主要問題,明確濕地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市域濕地生態環境質量。(一)北部山區濕地 區域現狀:北部山區濕地主要涉及薊州區,以于橋水庫和環秀湖、州河兩個國家級濕地公園為核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源涵養為重點,是天津北部生態建設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市域水生態安全
20、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問題:區域水生態系統脆弱,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有待加強,局部地區存在水源污染和水土流失風險。國家級濕地公園受人類活動干擾風險大,濕地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關系有待優化。主攻方向:強化區域水源涵養功能,推進河湖濕地治理與修復,以于橋水庫和環秀湖周邊流域為重點,加強溝道灘岸治理,預防水土流失,全面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加強于橋水庫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強化周邊污染源頭控制,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合理設置截污溝,降低入庫污染物水平;注重于橋水庫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充分發揮入庫河口濕地生態效用,提升濕地自凈能力,減少內源污染。依據自然保護地相關要求,加強環秀湖、州河國家級濕地公園保護與修復,強化水
21、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注重生物棲息地建設,有序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加強濕地保護能力建設。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1 圖 3-1 北部山區濕地分布示意圖(二)中部平原濕地 區域現狀:中部平原地區是天津最主要濕地分布區域,濕地類型多樣、特色突出,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集中區域,北部以七里海-大黃堡-北三河為核心,南部以團泊-北大港-衛南洼為核心,包括多個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水源保護區和其它濕地片區,并通過河流廊道向上連接京冀等地濕地,向下連接渤海灣,近年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集中開展,是區域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問題:受城市擴張、農業利用等因素影響,環城四天津市濕地保護規
22、劃(20222030 年)12 區和濱海新區等區域濕地面積減少,部分坑塘水面轉化為建設用地或耕地、林地。水源自給能力不足,部分區域出現濕地面積萎縮、生態質量降低等問題;河流污染超標現象時有發生,濕地污染問題突出。濕地保護與監測主要集中在自然保護地、重要濕地等片區,生態修復工作針對棲息地建設研究相對較少,濕地保護的全域性、系統性不足。主攻方向:全面加強濕地保護,嚴格控制濕地占用,保障區域生態供給;加強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合理劃定濕地公園,營建濕地保護利用示范;繼續有序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增加濕地面積,綜合防洪、灌溉、生態養殖、生態游憩等功能,開展復合型濕地片區建設;加強生
23、物棲息地建設,構建多樣濕地生境,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加強濕地水生態安全保障,充分利用外調水、地表水和再生水,保障濕地供水,強化水源涵養,維持濕地生態功能運轉;依托河流濕地廊道,構建河湖循環體系,形成區域濕地網絡,促進濕地片區連通;落實河湖長制,嚴控廢水排放,提升濕地水質。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3 圖 3-2 中部平原濕地分布示意圖(三)東部濱海濕地 區域現狀:東部濱海濕地包括渤海灣海岸線至-6 米等深線之間的沿海灘涂和淺海水域。海河流域眾多河流由此入海,是渤海灣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屏障、近海生物重要棲息繁殖地、南北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與渤海灣其它濕地共同構成“渤海灣濕地帶
24、”。主要問題:受圍填海因素影響,濱海濕地面積和自然岸線持續減少,近十余年累計退化濕地面積超過 100 平方公里,自然岸線保有率僅 5%左右,大量淤泥質灘地被占用,濱海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4 濕地生態功能退化明顯。濱海濕地水環境持續改善,但受入海河流和海上污染、海水自凈能力低等因素影響,水質持續改善壓力大,濕地污染問題時有發生。主攻方向:加強濱海濕地保護,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經依法批準的項目,應采取生態修復措施,降低對濱海濕地生態功能的不利影響。改善入海河道水質環境,開展海水養殖、船舶與港口、海洋垃圾污染治理,建立長效污染防治機制,降低污染水
25、平。開展濱海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嚴格保護自然岸線,修復受損濕地片區,對重點區域進行綜合整治,構建適宜濕地鳥類生存的棲息環境,加快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全面提升海洋生物多樣性水平。加強北大港保護區海域部分、濱海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加強濱海濕地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維護濕地生物及其生存環境。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5 圖 3-3 東部濱海濕地分布示意圖 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6 四 重點任務(一)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 根據濕地保護法相關要求,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制度,將濕地面積管控目標納入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依據國家確定的天津市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目標,確定區級
26、管控目標,各區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落實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目標要求。嚴格控制占用濕地,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應當避讓濕地,無法避讓的應當盡量減少占用,并采取必要措施減輕對濕地生態功能的不利影響。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加強濕地保護,禁止破壞濕地及其生態功能的行為,保障濕地面積總量及其生態質量。各區應積極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增加濕地保有面積,新增濕地納入區濕地儲備庫,用于必要工程建設項目占用補劃。(二)完善濕地分級保護體系 天津市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分為重要濕地與一般濕地,重要濕地包括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和市級重要濕地。完善重要濕地名錄,加強重要濕地保護。加強重要濕地的保護、管理和監測,進一步
27、完善重要濕地名錄,將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濕地片區納入重要濕地名錄管理。重要濕地納入生態紅線保護,納入國家重要濕地的,依照國家重要濕地要求管理。選擇代表濕地,納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規劃國家重要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7 濕地 4 處,包括現有北大港、七里海國家重要濕地,新申報大黃堡、團泊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申報優先選擇自然保護區的核心保護區,選擇自然濕地集中分布、水鳥集中棲息區域,能夠體現天津自然或近自然濕地的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或獨特性,具體范圍以國家相關部門批復為準。積極申報七里海國際重要濕地。規劃國際重要濕地兩處,在現有北大港國際重要濕地基礎上,積極申報七里海國際重要
28、濕地。七里海濕地位于天津唯一的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內,被稱為“京津綠肺”,在七里海國家重要濕地范圍內,選擇代表性濕地片區,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履行濕地與濕地生物保護的國際義務。構建一般濕地名錄,完善濕地分級體系。各區人民政府可以將重要濕地以外的具有顯著生態功能的濕地納入一般濕地名錄。優先將生態保護紅線內,或者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外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物種棲息的濕地,納入一般濕地名錄,并嚴格依據濕地保護法、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要求,實施名錄化管理。專欄專欄 4-1 天津市重要濕地天津市重要濕地 序號 名稱 范圍 級別 1 天津市七里海重要濕地 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的東七里海、西七里海 國家重要濕地
29、(國際重要濕地候選區)2 天津市北大港重要濕地 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 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3 天津市大黃堡重要濕地 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不含青上路、柳河排水干渠 市級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候選區)4 天津市團泊重要濕地 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 市級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候選區)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8 5 天津市潮白河重要濕地 濕地公園生態保育區 市級重要濕地 6 天津市州河重要濕地 濕地公園生態保育區 市級重要濕地 7 天津市環秀湖重要濕地 濕地公園生態保育區內的水庫水面及周邊內陸灘涂 市級重要濕地 8 天津市永定河故道 重要濕地 濕地公園生態保育區 市級重要
30、濕地 9 天津市于橋水庫 重要濕地 22 米高程以內(大沽高程)市級重要濕地 10 天津市海河重要濕地 海河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段 市級重要濕地 11 天津市北運河重要濕地 西王莊至屈家店 市級重要濕地 12 天津市永定河重要濕地 邵七堤至北運河,不含永定河故道國家級濕地公園范圍 市級重要濕地 13 天津市爾王莊水庫 重要濕地 水庫內堤以內 市級重要濕地 (三)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 加強受損濕地修復,提升濕地生態環境質量和保護能力,重點在濕地自然保護區、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等區域,因地制宜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夯實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態修復工程應以生態保護為導向,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
31、相結合,減少工程化措施應用,避免在環境條件不適宜的情況下進行過多人工干預。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修復。對七里海、北大港、大黃堡、團泊 4 處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濕地恢復項目,加強保護能力建設,全面提升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落實自然保護地差別化管控和分類有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要求,結合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繼續推進七里海、大黃堡核心保護區生態移民和土地流轉,對暫時不能搬遷的,可以設立過渡期,允許開展必要的、基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19 本的生產活動,但不能再擴大發展。持續實施保護區生態補水,
32、加強水系連通和水利設施建設,提升水環境質量,維持濕地生態功能運轉。提升濕地生態環境質量,增加自然濕地面積,加強野生動植物生境恢復,強化生物棲息地建設,維護生物多樣性,加強外來入侵物種治理。加強保護能力建設,完善自然保護區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完善巡護養管制度,對核心保護區實行封閉管理,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一般控制區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嚴格保護一般控制區耕地,積極發展生態農業,降低農業面源污染,促進濕地保護與農業生產有機融合。近海與海岸濕地保護修復。結合“藍色海灣”整治修復,開展濱海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全面提升近海與海岸濕地生態水平。加強水環境綜合整治,強化陸海污染源頭治理,降
33、低入海污染物水平,綜合提升濱海濕地水質?;謴蜑I海灘涂濕地,有序開展生態修復工程,降低養殖活動對濱海濕地影響。開展近岸海域生態修復工程,針對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實施生態修復,恢復受損濕地;加強牡蠣礁生態保護與修復,強化國家級海洋公園生態本底;加強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和濱海濕地植被恢復,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治理,改善生物棲息環境,提升生物多樣性,構建富有生機的濱海濕地。河流濕地保護修復?;诰┙蚣缴鷳B協同與流域生態治理,綜合提升流域生態環境,整治陸源污染,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重點加強“七廊”河流濕地保護修復,即 7 條連接京津冀地區、以河流濕地為主的濕地廊道,包括北運河-南運河、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
34、2030 年)20 州河-薊運河、潮白新河、永定河-永定新河、海河、大清河-獨流減河、子牙新河。加強水資源保護及河湖岸線管理保護,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控,嚴禁侵占河道、圍墾湖泊。加強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統籌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實現河湖環境整潔優美、水清岸綠。加強濕地廊道周邊濕地建設,梳理區域水系網絡,因地制宜恢復濱河濕地,凈化河流水質,提升濕地廊道生態環境質量和生物多樣性。加強永定河故道、潮白河、州河 3 處以河流為主的國家級濕地公園保護與修復,重點開展水環境保護與提升、內陸灘涂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等保護修復工程。其它濕地
35、保護修復。加強于橋水庫、爾王莊水庫、北塘水庫、王慶坨水庫等水源保護區保護,避免對水體產生污染,降低人為活動干擾;環秀湖等其它湖庫結合相關河湖生態工程,因地制宜開展水系連通、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等治理修復措施,維護濕地生態功能穩定。加強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濕地建設,繼續推進金鐘河、古海岸濕地廊道、津南八里灣、西青生態綠廊等區域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增加濕地面積,強化棲息地建設,適度構建淺水、深潭、鳥島、漫灘等多樣生物生境,增加生物多樣性。其它濕地須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要求,并基于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原則,進行全面系統保護,因地制宜開展保護修復
36、。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1 專欄專欄 4-2 天津市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天津市濕地保護修復工程 序號 類別 重點工程 主要內容 1 濕地自然保護區 生態移民與土地流轉工程 七里海、大黃堡核心保護區生態移民和土地流轉,對暫時不能搬遷的,可以設立過渡期。2 水環境保障與提升工程 保護區生態補水、水系連通和水利設施建設。3 保護區濕地生態修復工程 濕地生態修復,野生動植物生境恢復,生物棲息地建設,外來入侵物種治理。4 保護能力建設工程 保護區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巡養管制度。5 近海與海岸濕地 濱海灘涂濕地生態修復工程 濱海新區北部、大神堂、馬棚口等區域濕地生態修復。6 近岸
37、海域生態修復工程 大神堂牡蠣礁生態系統修復,外來入侵物種治理,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區域生態保護修復,海洋漁業資源恢復。7 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工程 濱海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與修復。8 河流 濕地 河流濕地廊道建設工程“七廊”河流濕地保護與修復,濱河濕地建設。9 河道綜合治理工程 水資源保護,河湖岸線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10 濕地公園保護與修復工程 永定河故道、潮白河、州河國家級濕地公園保護與修復。11 水庫 水面 水源保護區保護工程 水源保護區保護,于橋水庫綜合治理。12 重要湖庫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 重要湖庫水系連通、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13 生態屏障區 生態屏障區濕地生態修復工程 金鐘河
38、、古海岸濕地廊道、津南八里灣、西青生態綠廊等區域濕地生態恢復、棲息地建設等。(四)探索濕地持續利用方式 積極探索濕地保護和資源利用新模式,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將濕地保護與市民游憩和城市發展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2 結合,鼓勵開展符合濕地保護要求的生態游憩、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等活動。合理利用濕地資源,在滿足相關保護要求的前提下,適度開展種植、養殖等農業利用活動,濕地保護助力生態農業發展。綜合提升天津濕地知名度,宣傳“九河下梢”的濕地文化,提升城市軟實力,積極發展濕地相關產業,發展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
39、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在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濕地和自然保護區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前提下,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既嚴格保護又便于操作,實行差別化管控,根據功能定位,在濕地自然保護區一般控制區分類開展濕地利用活動,避免同質化。有效落實中辦、國辦 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和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天津市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鼓勵采取多樣化模式和路徑,科學合理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依托不同地區獨特的自然稟賦,采取人放天養、自繁自養等原生態種養模式,提高生態產品價值。依托優美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存,在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擾動前提下,適度開展生
40、態旅游。不斷探索濕地資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濕地公園和海洋公園找準定位,抓住資源稟賦特點,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綠色發展的原則,適度開展生態利用活動。永定河故道、潮白河、州河、環秀湖國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3 家級濕地公園在重點加強濕地生態保育的前提下,適度開展濕地生態游憩活動,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構建河流類型濕地保護利用的樣板。濱海國家級海洋公園在嚴格保護濱海濕地生態環境和區域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濱海濕地資源,適度開展濱海濕地的海洋旅游,盡快形成生態旅游接待能力,成為天津親海旅游的重要場所,打造濱海濕地保護利用名片。(
41、五)強化濕地監測管理研究 加強濕地資源監測。結合國家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工作,加強濕地資源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定期開展濕地資源調查,掌握濕地分布、面積、水量、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狀況等變化信息,針對濕地監測評估結果,及時開展受損或低效濕地生態修復工作。注重濕地監測體系協調,加強濕地與其它生態空間保護監測聯動,結合相關部門生態監測評估,完善濕地資源監測管理體系。充分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成果,構建濕地資源監測管理平臺,完善濕地保護監測數據智能化管理,提高濕地保護決策水平。按照監測技術規范,重點開展市級重要濕地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工作,加強對一般濕地的動態監測。加強濕地保護監管。市、區兩級人民
42、政府自然資源、林業、水行政、城市管理、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嚴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和國家關于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海洋保護的法律法規要求,加強對濕地保護、修復、利用活動監管,依法查處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各區人民政府落實屬地責任,加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4 強本行政區濕地資源監督檢查,完善執法隊伍建設,嚴厲打擊違法占用、開采、開墾、填埋、污染濕地等行為,加強重要濕地保護,落實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并將濕地保護納入各區人民政府綜合績效評價內容。加強濕地科學研究。針對天津濕地生態特點,加強相關濕地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對濕地保護基礎理論、濕地
43、恢復與演替內在規律、濕地生物多樣性支持機制、濕地關鍵物種棲息與繁殖等基礎理論問題,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結合天津濕地保護與修復需求,加強濕地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可持續利用、監測管理與評估等方面技術和標準研究,開展科技推廣與示范,制定相關技術與管理導則,指導更高水平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建設。加強與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鼓勵其從事濕地保護與修復相關研究,建立濕地保護管理決策的科技支撐機制,促進更高水平的濕地保護與管理。(六)注重濕地保護合作交流 切實加強濕地履約,嚴格保護天津濕地,鼓勵有條件的區申報國際濕地城市,以創促建,提升濕地保護意識,將城市發展與濕地保護深度融合。積極開展國際與國內合作,引入先進的濕
44、地保護理念、技術和經驗,提高工程項目的實施水平和效果,并為濕地保護研究與實踐貢獻天津智慧。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5 五 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推動 貫徹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落實濕地保護制度。市、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濕地保護負責,采取措施保持濕地面積穩定,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強化部門協調機制,自然資源、林業、水行政、城市管理、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主管部門要強化責任、密切配合、協調行動,積極支持濕地保護工作,科學細化濕地保護重點任務和工程措施,落實規劃內容。定期開展監測評估,適時發布結果。(二)完善制度機制 開展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修訂工作,銜接水法、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
45、自然保護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濕地保護法規制度。依據濕地保護需求,研究制訂相關配套政策,制定地方標準,出臺相關管理文件,完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落實林長制與河湖長制相關要求,嚴厲打擊違法圍填濕地、排放污染物、破壞濕地植被、破壞濕地生態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各濕地自然保護地濕地監管和濕地保護能力建設。(三)落實規劃傳導 將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照國家部署,適時將濕地面積、濕地生態狀況等指標納入各區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制度體系。各涉農區組織編制本地區濕地保護規劃,分階段、分步驟實施規劃項目。落實區級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目標,發布一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6
46、 般濕地名錄,針對性制定濕地保護要求與修復策略,開展一批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妥善處理濕地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四)強化資金保障 將開展濕地保護工作所需經費按照事權劃分原則列入預算,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與資金支持,加大對重要濕地保護的財政投入。發揮政府投資的主導作用,充分吸納社會資金,用于濕地保護修復與可持續利用工程建設,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濕地保護建設投資體系。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止各級政府以項目建設名義盲目舉債,堅決遏制地方政府新增隱性債務。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權責一致、突出重點、穩步推進的原則,落實天津市濕地生態補償辦法,完善濕地保護生態補償機制,促進濕地保護與
47、修復。(五)注重宣傳教育 加強濕地保護宣傳,提升公眾濕地保護意識,創新公眾參與濕地保護和修復模式。加強濕地可持續利用建設,提供公眾親近濕地、了解濕地、體驗濕地的場所,營造重視濕地、愛護濕地和保護濕地的良好社會氛圍。在濕地合理利用區域,面向公眾開展濕地科普宣傳教育,利用互聯網、移動媒體等手段,普及濕地科學知識。抓好廣大中小學生濕地保護知識教育,樹立濕地保護意識。完善濕地保護志愿者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區成立志愿者組織,動員公眾參與濕地保護和相關知識傳播。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7 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8 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29 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30 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 年)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