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發改委: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4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遼寧省發改委: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46頁).pdf(4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 年)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二一年十二月I 目 錄 前 言.-1-一、發展基礎與環境.-3-(一)國內外氫能產業發展態勢.-3-(二)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基礎.-4-(三)遼寧省氫能產業存在的問題.-7-二、總體思路與目標.-9-(一)指導思想.-9-(二)基本原則.-9-(三)發展定位.-10-(四)發展目標.-12-三、發展重點.-15-(一)氫氣制備.-15-(二)氫氣儲運.-16-(三)燃料電池.-18-(四)氫能應用.-19-四、空間布局.-22-(一)一核:大連氫能產業核心區.-22-(二)一城:沈撫示范區氫能產業新城.-24-(三)五
2、區:氫能產業集聚區.-25-II 五、重點任務.-27-(一)提升產業創新能力.-27-(二)加強企業主體培育.-31-(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32-(四)推進應用示范推廣.-35-(五)打造支撐服務平臺.-37-(六)強化區域協同合作.-39-六、保障措施.-41-(一)加強組織領導.-41-(二)加大政策支持.-41-(三)拓寬融資渠道.-41-(四)健全標準體系.-42-(五)注重安全監管.-42-(六)做好宣傳引導.-43-1-前 言 氫能是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可實現電、氣、熱等不同能源形式相互轉化,在交通運輸、工業用能、建筑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和儲能等領域均可發
3、揮積極作用,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發展氫能產業是當前全球產業創新和能源轉型的重大戰略方向,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有效舉措。遼寧省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目前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面臨著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的嚴峻壓力。發展氫能產業不僅可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還可以降低傳統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清潔能源應用水平,是切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也是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推動實現碳達峰目標任務的重要舉措。編制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旨在新時代背景下明
4、確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方向與重點,優化產業布局,加強政策引導,助力遼寧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本規劃根據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 年)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 年)新能源汽車-2-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等文件精神編制,主要闡明 2021-2025 年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的基礎與環境、總體思路與目標、發展重點、空間布局、重大工程以及保障措施,是未來一段時間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本規劃基準年為 2020 年,規劃期為2021 年至 2025 年,遠期展望到 2035 年。-3-一、發展基礎與環
5、境(一)國內外氫能產業發展態勢(一)國內外氫能產業發展態勢 1.全球氫能產業發展形勢全球氫能產業發展形勢 當前,全球氫能產業發展已經進入新時期,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新業態不斷涌現。從國際看,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意識到氫能對能源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逐步將氫能上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規劃,明確氫能產業發展路線圖,不斷推進氫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氫能應用示范和推廣。目前,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已在交通、發電、軍事等領域實現產業化突破,其中燃料電池的電堆成本、功率、可靠性、耐久性及環境適應性等指標達到商業化應用水平。截至 2020 年底,全球燃料電池汽車
6、保有量達到 32000 輛,加氫站達到 550 座。2.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態勢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態勢 國家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2012 年,國務院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明確提出“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的戰略目標。此后又相繼出臺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 年)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中華人民共-4-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等文件,
7、鼓勵引導氫能產業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氫能制備、儲運、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加氫設施等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不斷進步,氫能產業呈現加快發展態勢。截至 2020 年底,全國燃料電池汽車數量為 7355輛,建成加氫站 118 座,其中投入運營 101 座。(二)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基礎(二)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基礎 1.技術研發實力國內領先技術研發實力國內領先 遼寧省氫能產業研發實力雄厚,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燃料電池研究的機構,牽頭和參與制定了我國現行 51 項燃料電池標準中的 45 項,牽頭制定了國際標準 1 項(國內唯一),在國內燃料電池技術專利權人中
8、居首位,建成了國內首條自主知識產權的金屬板電堆生產線,在國內首次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應用于有(無)人駕駛燃料電池飛機并成功試飛。另外,大連化物所在規?;娊馑茪湫史矫嬉堰_到國際先進水平。中科院沈陽金屬所研制出了不同強度級別的均質化系列抗氫合金及其細徑管材、高強度、耐高溫抗氫合金,并在國家重點工程中獲得應用。新源動力是國內最早致力于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5-制企業,是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建單位和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其研制的 HYMOD-36 產品創造了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正式運行的里程記錄,HYMOD-70 產品被授予“2019 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之一。大連鍋檢院是我國少
9、數幾家能夠進行涉氫瓶閥試驗的試驗機構,研發出國內首套車用氫閥氫循環試驗裝置。葫蘆島市車載低壓固態儲氫系統已獲“國家重大研發計劃項目”,納入“科技助力經濟 2020”重點專項。大連理工大學自主研發的催化劑已經用于組裝我國第一部和第二部 20 千瓦級低鉑燃料電池電堆。大連海事大學牽頭研制出了國內首艘具有實用功能的燃料電池動力船。2.氫能產業鏈條已具雛形氫能產業鏈條已具雛形 目前,遼寧省在氫氣制備、儲運、燃料電池及氫能應用等領域集聚了 100 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已基本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其中,燃料電池電堆及其核心部件和基礎材料方面,有代表國內電堆技術和產業化先進水平的新源動力和國創氫能等企業。系
10、統集成、控制和輔助系統關鍵部件方面,有洺源科技、大連擎研、阜新德爾等企業,有斯林達安科、遼寧美托等高壓儲氫瓶生產企業,大連豪森等燃料電池智能生產線生產企業,銳格、宇科等燃料電池測試設備生產企業。燃料電池整車生產方面,擁有一汽大客、航天凌河等企業,一汽大客下線了-6-20 臺 10.5 米燃料電池公交車,航天凌河研制出 7.5 噸燃料電池物流車。燃料電池船舶方面,裕翔與大連海事大學合作研制出船長 13.6 米,排水量約 20 噸的燃料電池游船。氫氣制取環節,有鞍鋼集團、福佳大化、營創三征等廉價副產氫源企業,巖谷氣體、黎明氣體等甲醇裂解制氫企業,紅沿河核電站、國電投燕山湖等具備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
11、能力的企業,遼寧國氫、遼寧中氫國聯等制氫裝備生產企業。氫氣儲運環節,有巖谷氣體、黎明氣體等專業氣體儲運的企業,有撫順潔能、阜新德爾、遼寧佳華、氫谷新能等儲運氫裝備制造的企業。氫氣加注環節,遼寧國氫具備領先的加氫站用液驅式壓縮機組及成套裝備的生產能力,林德集團與冰山集團已開展加氫站相關設備合作。3.氫能資源稟賦優勢突出氫能資源稟賦優勢突出 遼寧省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省內大連、鞍山、撫順、營口、朝陽、盤錦、葫蘆島等市在焦化、石化等行業具備極為豐富的副產氫資源。經初步調研測算,全省副產氫氣年產量 50 萬噸左右,可以滿足超過 10 萬輛燃料電池汽車使用。同時,我省還具備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制
12、氫資源,截至 2020年底,全省清潔能源裝機總量 2178 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 981萬千瓦,光伏裝機 400 萬千瓦,核電裝機 557.5 萬千瓦。4.氫能應用示范穩步推進氫能應用示范穩步推進-7-遼寧省內各城市積極推動氫能源產品應用,開展了一系列示范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大連已建成東北首座“五位一體”綜合能源服務站“中國石化大連盛港綜合能源服務站”,并已投入運營;葫蘆島已建成全國首座低壓示范加氫站,并已投入自用。大連市已投入 60 輛氫能公交車示范運行,撫順市已有 40 臺氫能客車運行,另外 1 臺低壓儲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已在葫蘆島興城經濟開發區試運行。(三)遼寧省氫能產業存在的問題
13、(三)遼寧省氫能產業存在的問題 1.核心技術有待突破核心技術有待突破 遼寧省氫能領域部分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但整體核心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依然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燃料電池功率密度、電池壽命、成本價格等核心參數上。另外,適用于長距離、大規模經濟輸運的液氫儲運技術與國外也存在較大差距,關鍵零部件仍依賴進口。2.產業鏈條尚不健全產業鏈條尚不健全 遼寧省的氫能產業鏈條雖已具雛形,但還存在一些需要補鏈的環節,燃料電池電堆中的膜電極、催化劑、空壓機、氫氣循環泵、碳紙等,以及加氫站設備中的壓縮機、加氫機等核心設備和閥門、墊圈等核心關鍵部件及材料,省內企業還無法生產,仍需進口或依靠省外企業提供。-8-
14、3.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基礎設施相對薄弱 目前,遼寧省內僅有 6 座加氫站,分布在大連、撫順和葫蘆島,并且主要采用氣氫拖車運輸,僅適用于小規模、短距離運輸,且效率不高。氣氫管道運輸、液氫罐車運輸等高效率低成本的運氫方式尚未規劃,加氫站數量少,儲運設施建設不完善,無法滿足全省氫能產業發展的需要。4.區域協作有待加強區域協作有待加強 目前,遼寧省氫能領域的相關企業布局較為分散,導致企業之間無法有效建立分工協作體系,不能充分共享資源和信息,全省氫能產業鏈各環節的研發活動趨于封閉,從而難以突破規?;慨a的技術屏障。-9-二、總體思路與目標(一)指導思想(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
15、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搶抓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氫能產業的先發優勢,把發展氫能產業作為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引擎,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構建全產業鏈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應用示范推廣,建立健全氫能發展標準體系、政策體系,打造中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高地。(二)基本原則(二)基本原則 1.頂層設計,
16、協同推進頂層設計,協同推進 加強氫能產業的頂層設計、系統規劃和科學布局,明確氫能產業發展方向和突破口,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加強省、市聯動和部門協同,形成權責一致、規范有序、互相協調、運行高效的協同聯動機制,統籌謀劃氫能產業發展。2.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政府引導-10-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有效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和創造力。發揮政府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建立完善政策保障體系,統籌引導氫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3.創新驅創新驅動,示范引領動,示范引領 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注重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雙輪驅動,以機制創新促進技術創新、應用創新、
17、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推進氫能在交通、能源領域的示范應用,聯動優化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技術迭代,促進氫能商業化應用和推廣,帶動氫能產業鏈整體發展壯大。4.開放合作,融合發展開放合作,融合發展 擴大開放合作,促進外部資源引進與本地能力培育相結合,打造開放、共享、共贏的發展新模式。整合遼寧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資源,創新產業鏈合作模式,促進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形成優勢互補、互相協調、運行高效的協同融合發展機制。(三)發展(三)發展定位定位 1.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研發與創新基地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研發與創新基地 依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科院沈陽金屬所、大連理工大學、新源動力、大連
18、鍋檢院等研發資源,匯聚國內外知名研發-11-力量,圍繞清潔能源制氫、儲氫裝備及材料、氫氣儲運及加注、燃料電池電堆及控制系統等領域,組織重大技術攻關,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研發與創新基地。2.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制造基地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制造基地 依托遼寧省技術研發優勢,以燃料電池汽車、船舶、軌道交通、通用航空以及氫能分布式電源等為引領,大力發展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制造基地。3.東北亞重要的氫能生產儲運基地東北亞重要的氫能生產儲運基地 立足省內石化、能源等資源優勢,支持化工尾氣制氫
19、、焦爐煤氣制氫、清潔能源電解制氫等多種途徑制氫,以及低成本儲氫、運氫示范項目建設,不斷改進工藝流程,持續降低制氫、儲氫和運氫成本,形成我省氫氣成本量價優勢。謀劃建設氫能碼頭和氫能貿易中心,成為東北亞重要的氫能生產儲運基地。4.國內氫能產業示范應用先導區國內氫能產業示范應用先導區 因地制宜,積極開展燃料電池商用車在公交、市政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示范應用,推動物流園區、港口碼頭等區域以燃料電池物流車、叉車逐步替代燃油車,逐步拓展到省內城際間物流運輸的示范應用,加快探索燃料電池乘用車和冷鏈物流車-12-的示范應用,適時開展氫能在船舶、軌道交通、無人機、分布式能源等領域的示范應用,成為國內氫能產業示范應
20、用先導區。(四)發展目標(四)發展目標 1.近期目標(近期目標(2021-2025 年)年)(1)產業發展目標)產業發展目標 到 2025 年,全省氫能產業實現產值 600 億元,集聚 100 家以上氫能產業相關企業,培育 10 家左右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到 1 萬臺,燃料電池船舶、軌道交通、無人機、分布式能源產業實現突破,初步形成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格局。(2)技術創新目標)技術創新目標 到 2025 年,形成涵蓋氫能產業全鏈條的技術研發、檢驗檢測體系,在制氫、氫氣儲運、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接近國際
21、先進水平,力爭實現燃料電池比功率大于 4.0 千瓦/升,成本低于 2000 元/千瓦,電解水制氫耗能量低于 4.5 千瓦時/標方。(3)應用推廣目標)應用推廣目標 到 2025 年,全省燃料電池車輛(含公交車、乘用車、重型卡車、牽引車、環衛車等)保有量達到 2000 輛以上,燃料電池叉車保有量達到 1000 輛以上,燃料電池船舶保有量達到 50 艘-13-以上,燃料電池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達到 10 輛以上,分布式發電系統、備用電源、熱電聯供系統裝機容量達到 100 兆瓦,加氫站 30 座以上。2.遠期目標(遠期目標(2026-2035 年)年)(1)產業發展目標)產業發展目標 到 2035 年
22、,形成完備的氫能產業體系,裝備制造邁向高端,全省氫能產業領域國際國內知名的龍頭企業超過 50 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到 30 萬臺,氫能產業產值突破 5000 億元。(2)技術創新目標)技術創新目標 到 2035 年,在制氫、氫氣儲運、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等領域的核心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實現燃料電池比功率大于 7.0 千瓦/升,成本低于 500 元/千瓦,電解水制氫耗能量低于 4 千瓦時/標方。(3)應用推廣目標)應用推廣目標 到 2035 年,全省燃料電池汽車(含公交車、乘用車、重型卡車、牽引車、環衛車等)保有量達到 150000 輛以上,
23、燃料電池叉車保有量達到 50000 輛以上,燃料電池船舶保有量達到1500 艘以上,燃料電池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達到 50 輛以上,分布式發電系統、備用電源、熱電聯供系統裝機容量達到 1000 兆-14-瓦,加氫站 500 座以上。表 1 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主要指標 發展目標 指標 單位 2025 年 2035 年 產業發展目標 產值 億元 600 5000 氫能產業相關企業數量 家 100 知名企業數量 家 10 50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 萬臺 1 30 技術創新目標 燃料電池比功率 千瓦/升 4.0 7.0 成本 元/千瓦 2000 500 水電解制氫耗能量 千瓦
24、時/標方 4.5 4 全省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 輛 3000 200000 應用推廣目標 燃料電池汽車 輛 2000 150000 燃料電池叉車 輛 1000 50000 燃料電池船舶保有量 艘 50 1500 燃料電池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 輛 10 50 分布式發電系統、備用電源、熱電聯供系統裝機容量 兆瓦 100 1000 加氫站 座 30 500-15-三、發展重點(一)氫氣制備(一)氫氣制備 1.氫氣制取氫氣制取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以現有化工、鋼鐵企業的工業副產氫資源為基礎,發展氫氣提純,挖掘高純氫氣產能;同時積極開展風電、光伏、核能等清潔能源電解水制氫試點示范,推動規模
25、化、綠色化、低成本的清潔能源制氫技術突破。遠期(2026-2035 年),在風電、光伏、核能等清潔能源電解水制氫試點示范基礎上,充分利用已有的風電、光伏、核電站等開展大規模清潔能源制氫,進一步降低制氫產業對化石能源的依賴。2.氫氣制取裝備氫氣制取裝備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石化、鋼鐵副產氫變壓吸附提純裝備、氫氣純度檢測設備,同時開展 PSA 吸附劑、控制閥組、選擇性透氫膜、傳感器等制氫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遠期(2026-2035 年),重點開展堿性水電解(AE)制氫裝置、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制氫裝置、高溫固體氧化物水電解(SOEC)制氫裝置和熱分解制氫裝備等制
26、氫相關設備及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提升核心裝備制造能力,逐步實現工藝及設備的本地化生產,進一步降低制氫成本。-16-圖圖 1 遼寧省氫氣制備產業路線圖遼寧省氫氣制備產業路線圖(二)氫氣儲運(二)氫氣儲運 1.儲運氫裝備儲運氫裝備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 50 兆帕以上高壓氣態儲氫裝備和低溫液態儲氫裝備,同時開展有機液態儲氫、合金固態儲氫等儲氫材料的研發和生產。遠期(2026-2035 年),積極發展氫氣液化裝備、大容積液氫存儲罐、液氫運輸及加注設備等儲氫裝備,同時開展有機液體儲氫材料、多孔碳氫氣吸附存-17-儲材料、多孔聚合物氫氣吸附存儲材料的研發和生產。2.加氫站裝
27、備加氫站裝備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氫氣壓縮機、超高壓閥門、減壓閥門、調節閥門、氣動閥門、安全閥門、氣體增壓泵、壓力傳感器、加氫槍等加氫站關鍵零部件。遠期(2026-2035 年),重點發展加氫站用儲氫瓶、氫氣加注機、調壓裝置、干燥系統等零部件,開發移動式高壓(滿足 35 兆帕、70 兆帕加注要求)加氫站系統集成關鍵裝備。圖圖 2 遼寧省氫氣儲運產業路線圖遼寧省氫氣儲運產業路線圖-18-(三)燃料電池(三)燃料電池 1.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電堆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低成本、大功率的燃料電池電堆及規?;a。加快培育發展石墨雙極板、金屬雙極板,突破技術瓶頸。
28、積極發展低鉑、高反應效率的膜電極,并實現批量化生產。重點突破氣體擴散層規?;a瓶頸。遠期(2026-2035 年),重點發展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輸出、長壽命運行、低成本制造的燃料電池電堆。著力發展低成本金屬雙極板、復合雙極板。加快培育發展高性能低成本膜電極,推進本地化和規?;l展。重點支持部分氟化、無氟化、復合質子交換膜的研發和生產。著力開發新型高穩定、高活性的低鉑或非鉑催化劑等低成本催化劑,并實現量化生產。大力發展氣體擴散層,實現高性能氣體擴散層碳紙等關鍵材料的本地化生產。2.燃燃料電池輔助系統料電池輔助系統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基于氣浮軸承的離心式空氣壓縮機、回氫引射裝
29、置、膜增濕器、適用于商用車大功率大電流 DC/DC 變換器,大力發展大功率高性能燃料電池電堆測試平臺及大功率高性能系統、空壓機、循環泵測試平臺。遠期(2026-2035 年),重點發展渦輪增壓離心式空氣壓縮機、循環引射一體控制的高效氫氣循環系統、集成空氣熱管理系統的高-19-效低成本模增濕器、自增濕技術的空氣供應系統、基于本地關鍵功率模組開發的低成本大功率大電流 DC/DC 變換器,大力發展與汽車測試標定體系完全接軌的大功率高性能電堆測試平臺、系統及空壓機、循環泵測試平臺。圖圖 3 遼寧省燃料電池產業路線圖遼寧省燃料電池產業路線圖(四)氫能應用(四)氫能應用 1.燃料電池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近期
30、(2021-2025 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公交車、客車、-20-物流車、環衛車、重卡、牽引車、工程作業車、叉車等商用車,前瞻布局乘用車,推動燃料電池整車供氫系統、動力系統以及電機系統、電控系統、電驅系統的研發與制造。遠期(2026-2035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轎車、SUV/MPV 等乘用車及智能網聯燃料電池汽車。2.燃料電池船舶燃料電池船舶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內河、內湖和近海的燃料電池旅游船和公務船舶,推動船用燃料電池電堆、船用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船用燃料電池監控裝置、船用有機液體制氫裝置的研發與制造。遠期(2026-2035 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港區作業船舶、漁船、
31、客船和游艇等。3.燃料電池軌道交通燃料電池軌道交通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有軌電車,推動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牽引與控制、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與效率優化控制、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能量管理、混合動力 100%低地板有軌電車模塊化設計與系統集成的研發與制造。遠期(2026-2035 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城際列車、高速動車等。4.其他應用領域其他應用領域 近期(2021-2025 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備用電源以及燃-21-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等分布式發電裝備,實現在通訊基站、商業樓宇、居民住宅等領域的推廣應用。遠期(2026-2035 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無
32、人機、燃料電池港口機械、氫能儲能(調峰發電)系統等。圖圖 4 遼寧省氫能應用產業路線圖遼寧省氫能應用產業路線圖 -22-四、空間布局 根據遼寧省現有氫能產業發展基礎,以“合理集聚、產業協同、政企聯動、互為支撐”為原則進行空間布局和優化,著力構建“一核、一城、五區”的氫能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圖圖 5 遼寧省氫遼寧省氫能產業能產業“一核、一城、五區一核、一城、五區”空間布局空間布局(一)一核:大連氫能產業核心區(一)一核:大連氫能產業核心區 依托大連現有氫能技術、人才、政策、產業、應用基礎,加快推動制氫、儲(運)氫、加氫等相關裝備產業發展,重點發展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積極推動燃料電池汽車、
33、軌道交通、港口機械、船舶、氫能分布式供電等產業發展,形-23-成“一廊一灣三園七區”的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格局,著力打造中國氫能產業創新策源地和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專欄專欄 1:大連“一廊一灣三園七區”的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布局:大連“一廊一灣三園七區”的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布局 一廊:高新區氫能技術研發走廊一廊:高新區氫能技術研發走廊 以英歌石中科院大學能源學院為起點、途經新源動力、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終點至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集氫能技術研發、設計及中試為一體的高新區氫能技術研發走廊,努力打造成輻射全國氫能產業發展的創新策源地。一灣:太平灣綠色氫灣一灣:太平灣綠色氫灣 依托太平灣建設“港產城”一體化
34、的綠色氫灣,以構建燃料電池整車整機產品、氫儲能調峰、氫進萬家等氫能多元示范應用場景為牽引,逐步拓展布局氫燃料電池交通裝備等氫能高端裝備產業關鍵環節,努力打造國家級氫能智慧生態示范區,成為帶動大連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三園:氫能產業專業制造園三園:氫能產業專業制造園 1.保稅區二十里堡氫能汽車產業園,保稅區二十里堡氫能汽車產業園,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客車、乘用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整車產品及燃料電池電堆、動力系統、車載儲氫瓶等關鍵零部件。2.國際氫能汽車產業園,國際氫能汽車產業園,重點發展燃料電池乘用車及電堆、動力系統等關鍵零部件。3.得勝氫能專用車產業園,得勝氫能專用車產業園,重點發展燃料電
35、池客車、物流車、環衛車、工程作業車等專用車整車產品及燃料電池電堆、動力系統等關鍵零部件。七區:氫能產業集聚區七區:氫能產業集聚區 1.甘井子區燃料電池測試及生產線制造產業集聚區,甘井子區燃料電池測試及生產線制造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燃料電池發動機、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零部件和車載儲氫系統測試設備,燃料電池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發動機、汽車智能化生產線。2.旅順氫能軌道交通產業集聚旅順氫能軌道交通產業集聚區,區,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有軌電車、城際列車、高速動車等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及關鍵零部件。-24-(二)一城:沈撫示范區氫能產業新城(二)一城:沈撫示范區氫能產業新城 充分發揮沈撫示范區優勢,以建設遼
36、寧省清潔能源示范應用的先行區、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的標桿區、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引領區為目標,推進“一高地、二基地、三中心”建設,著力打造融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遼寧省氫能產業新城。3.北黃??稍偕茉粗茪溲b備及氫能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北黃??稍偕茉粗茪溲b備及氫能新材料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裝置、太陽能光解制氫和熱分解制氫裝備等設備及關鍵零部件,儲氫材料(合金材料、碳纖維材料)、燃料電池電堆材料(質子交換膜、鉑金催化劑、極板材料、極板涂層材料、碳紙)等。4.瓦房店可再生能源制氫裝備及氫能裝備產業集聚區,瓦房店可再生能源制氫裝備及氫能裝備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裝置、
37、太陽能光解制氫和熱分解制氫裝備等設備及關鍵零部件,高壓氣態儲氫罐、低溫液氫運輸及加注設備、有機液態儲氫裝置、輸氫管道等儲運氫裝備,空壓機、循環泵、水泵等燃料電池輔助系統零部件。5.亮甲店氫能電源及裝備產業集聚區,亮甲店氫能電源及裝備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氫分布式電源裝備、氫氣提純裝備、加氫站裝備及關鍵零部件。6.三十里堡氫能船舶產業集聚區,三十里堡氫能船舶產業集聚區,依托金普新區三十里堡船舶配套基礎,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旅游船、公務船、港區作業船、漁船、游艇、客船等船舶及關鍵零部件。7.登沙河氫能通用航空產業集聚區,登沙河氫能通用航空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燃料電池無人機、小型飛機等通用航空產業及關鍵零
38、部件。-25-(三)五區:氫能產業集聚區(三)五區:氫能產業集聚區 1.鞍山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產業集聚區鞍山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產業集聚區 依托鞍山現有的冶金、裝備制造和原材料產業基礎,重點發展燃料電池膜電極組件生產(MEA)、燃料電池雙極板生產、專欄專欄 2:沈撫示范區氫能產業新城:沈撫示范區氫能產業新城 一高地:氫能產業標準高地一高地:氫能產業標準高地 推動建立“氫能與燃料電池標準研究院”,致力于氫能與燃料電池產品質量控制、以標準化驅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規范發展,研究探索制氫、儲氫、運氫、加氫、交通應用等領域的氫能標準,打造全國知名的氫能產業標準高地。二基地:氫能產業設備制造基地、總部基地二基地
39、:氫能產業設備制造基地、總部基地 1.氫能產業設備制造基地氫能產業設備制造基地,以綠色制氫、氫儲運等環節的裝備制造為核心,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氫能產業設備制造基地。2.氫能產業總部基地,氫能產業總部基地,落戶氫能企業總部,完善人才公寓、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與服務,打造東北地區氫能產業總部基地。三中心:氫能示范應用中心、價格三中心:氫能示范應用中心、價格交易指數中心、公共檢測認證中心交易指數中心、公共檢測認證中心 1.氫能示范應用中心,氫能示范應用中心,以燃料電池分布式供能系統、汽車、船舶示范應用為基礎,推動氫能產業核心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的商業化應用路徑,打造遼
40、寧省氫能產業示范應用中心。2.氫能價格交易指數中心,氫能價格交易指數中心,推動氫能交易商品化,完善氫能定價機制,為氫能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提供公開、透明、高效的氫能交易平臺,打造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氫能價格交易指數中心。3.氫能公共檢測認證中心,氫能公共檢測認證中心,引進國內外知名檢測機構,建設燃料電池材料、電堆、系統和動力系統、整車及其關鍵零部件成套測試平臺,打造遼寧省檢測認證服務中心。-26-燃料電池專用空壓機、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車載供氫組合閥、鎂合金固態儲氫設備及其他核心部件和產品的研發生產。2.朝陽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集聚區朝陽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集聚區 依托朝陽現有汽車產業基礎,對標國際
41、先進燃料電池商用車性能參數,重點發展燃料電池物流車、環衛車、重卡、牽引車等專用車整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3.阜新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配套產業集聚區阜新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配套產業集聚區 依托阜新現有裝備制造產業基礎,重點發展燃料電池電堆、氫動力系統及空壓機、氫傳感器、電子水泵、氫循環泵、引射器、DC-DC 等配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4.葫蘆島低壓合金儲氫裝備及材料產業集聚區葫蘆島低壓合金儲氫裝備及材料產業集聚區 依托葫蘆島現有有色金屬產業基礎,重點發展低壓合金儲氫裝備、低壓加氫站裝備及合金材料的研發和生產。5.盤錦氫氣儲運裝備產業集聚區盤錦氫氣儲運裝備產業集聚區 依托盤錦現有裝備制造基礎,重點發展低溫
42、液態氫儲運裝備、高壓氣態氫儲運裝備等的研發和生產。-27-五、重點任務(一)提升產業創新能力(一)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1.加快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加快核心關鍵技術研發 鼓勵氫能企業瞄準世界領先水平,圍繞“制氫-儲運氫-燃料電池-氫能應用及示范”,開展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力爭實現更多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推動氫能產業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補全補強產業鏈條,提升氫能產業核心競爭力。建立氫能產業科技創新指導目錄,每年組織實施一批氫能產業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重點圍繞質子交換膜、催化劑、膜電極、雙極板、氣體擴散層等關鍵材料和高壓比空壓機、氫氣循環泵、增濕器、DC/DC 變換器、車載儲氫系統、靈活可調電制氫、
43、制儲用氫能一體機等關鍵部件,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研發一批核心器件。積極開展石化、焦化產業副產氫純化提升品質、高效電解低成本制氫、金屬儲氫、有機液態儲氫和液氫相關技術開發;積極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船舶、機車、分布式電站整機成套裝備集成以及高效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技術創新;在新材料高壓安全儲運氫設備、儲運氫設備壓力檢測、儲運氫設備輕量化、高效液氫制備、高容量固態儲運氫、氫能安全利用和分布式能源發電站應用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力爭取得突破。-28-2.搭建創新載體搭建創新載體 支持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科院沈陽金屬所、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鍋檢院、遼寧電科院、新源動力等科研院所、高校及行業龍頭企業,建
44、設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和制造業創新中心等氫能技術創新平臺,圍繞國際先進技術標準和產專欄專欄 3:氫能產業重點攻關技術:氫能產業重點攻關技術 制氫關鍵技術:制氫關鍵技術:可快速響應功率波動固體聚合物電解質(SPE)制氫技術,兆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制氫技術,固體氧化物電解池制氫技術,海水制氫技術、核能高溫制氫技術,太陽能光催化/熱分解水制氫技術。儲運氫關鍵技術:儲運氫關鍵技術:高壓儲氫設備輕量化技術,低溫液態氫儲運技術,液態有機物儲氫技術,儲氫合金、納米材料等固態儲氫技術,天然氣管網摻氫技術,長距離抗氫脆和滲透管道輸氫技術。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燃料電池
45、關鍵技術:高性能低成本金屬雙極板材料技術,長壽命、低鉑高性能膜電極及批量制備技術,高活性催化劑制備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催化劑制備到膜上涂布和多層納米結構涂層技術,燃料電池空壓機氣體擴散層、氫氣循環泵、增濕器、DC/DC 變換器、并網與離網 DC/AC 逆變器等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高比功率、長壽命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技術。燃料電池應用關鍵技術燃料電池應用關鍵技術:車用高比功率/高可靠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技術,重載車輛用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技術,船舶用兆瓦級模塊化燃料電池系統技術,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牽引與控制技術,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與效率優化控制技術,長壽命兆瓦級燃料電池發
46、電系統技術,可再生能源-氫能-燃料電池智能微網技術,熱電聯供系統“熱電”能源管理技術,固定電站氫儲能燃料電池長壽命運行管理策略及可靠性技術。-29-業發展需求開展氫能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有效發揮遼寧氫能燃料電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作用,支持氫能產業領域同類別的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組建氫能研發中心,形成研發合力,鼓勵成果共享。支持在大連太平灣建設氫能產業中試基地,支持在葫蘆島興城建設儲氫合金實驗室,支持在盤錦遼東灣搭建下一代新結構燃料電池、汽車輕量化材料創新研發平臺;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氫能研究機構落戶我省,推動燃料電池企業與氫能領域國際知名院校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構建產學研用協同機制
47、。-30-3.引進培育高水平人才引進培育高水平人才 專欄專欄 4:氫能產業創新平臺:氫能產業創新平臺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及新源動力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中心: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及新源動力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中心:針對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方向、成本、性能等核心共性問題,集中在汽車、小型電站、移動電源等應用目標領域,致力于實現核心產業技術突破,著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研發基地。大連理工大學燃料電池汽車性能測試與控制實驗室:大連理工大學燃料電池汽車性能測試與控制實驗室:針對燃料電池汽車測試與控制領域面臨的核心共性問題,開展燃料電池性能測試與評估、儲氫系統安全與性能監測、燃料
48、電池汽車耐久性與行駛穩定性測試等關鍵技術研究,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燃料電池汽車性能測試與控制研發基地。大連海事大學燃料電池船舶動力實驗室:大連海事大學燃料電池船舶動力實驗室:針對燃料電池動力船舶設計與動力穩定性等核心共性問題,開展燃料電池動力船舶設計開發及關鍵技術,船用燃料電池和儲能電池關鍵技術、船用氫能技術開發與運用技術研究,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燃料電池船舶動力研發基地。大連鍋檢院氫燃料車用氣瓶及承壓部件試驗室:大連鍋檢院氫燃料車用氣瓶及承壓部件試驗室:針對氫燃料車用氣瓶及承壓部件試驗面臨的核心共性問題,開展大容積高參數氫瓶試驗、氫氣循環試驗、涉氫承壓部件氫環境試驗、材料氫相容性應力腐蝕試驗、防
49、爆振動試驗、熱損傷等特殊項目試驗、氫閥試驗、氫壓力泄放裝置試驗、氫瓶/罐車定期檢驗等,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氫燃料車用氣瓶及承壓部件試驗室。沈陽斯林達安科技術創新中心:沈陽斯林達安科技術創新中心:針對燃料電池汽車用儲氫氣瓶的輕量化、降成本和定期檢驗等需求,集中在乘用車、物流車、大巴車等目標領域,致力于實現儲氫氣瓶輕質降本、檢測評價等技術突破,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燃料電池汽車用儲氫氣瓶技術創新中心。遼寧佳華低壓固態儲氫合金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遼寧佳華低壓固態儲氫合金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針對車載儲氫系統的安全性,研發、制造低壓固態加氫、儲氫車載裝置,通過提升儲氫系統的儲氫重量比、使用壽命、車載適應性等方面的性
50、能,有效降低儲氫材料的生產與制造成本,力爭打造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31-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管理機制,主動對接國內外“高精尖缺”人才資源,積極引進氫能領域國內外頂尖科學家、高水平創新團隊以及優秀青年人才。在人才引進、培養、激勵和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保障,優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環境,吸引氫能產業領軍人才來遼創新創業。支持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科院沈陽金屬所、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院所、高校依托優勢學科培養氫能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應用檢測等創新型人才。支持相關高校建設國家級現代汽車產業學院,培養各類燃料電池汽車高技能應用型創新人才。鼓勵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培育高素質
51、技術技能人才及其他從業人員。(二)加強企業主體培育(二)加強企業主體培育 1.著力壯大領軍型企業著力壯大領軍型企業 通過聚焦重點企業、集成政策優勢、集中產業資源、提供個性化服務,引導支持省內氫能產業領域的龍頭骨干企業立足自身優勢,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大氫能產業領域成套產品、核心部件及制造設備的創新力度,強化自主品牌建設,搶占氫能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加快形成一批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氫能領軍型企業,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促進氫能產業快速發展。-32-2.大力培育小巨人企業大力培育小巨人企業 在燃料電池電堆智能化裝備、電機電控、關鍵零部件(高壓儲氫瓶、減壓閥、壓力調節閥、傳感器、電磁閥、管路等)、檢測
52、測試裝備等領域扶持培育一批專業特色鮮明、技術含量較高、配套能力較強、市場前景較好的科技型行業“小巨人”企業。培育企業自主創新、專業制造、精益生產、集約經營,提升“專精特新”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專業化程度。引導“專精特新”企業與大企業緊密分工深入合作,擴寬配套協作領域,做精配套服務,提高我省氫能產業的配套能力,形成大中小微企業緊密細致協作的發展格局。3.加快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加快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 搭建國際化的產業和技術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我省與國內外氫能產業領域的企業、科研機構建立廣泛深入的聯系,吸引國內外知名氫能產業領域龍頭企業落戶遼寧,提升我省氫能產業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制造能力,不斷深化氫能產業鏈
53、。瞄準燃料電池電堆及關鍵零部件、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及關鍵零部件、燃料電池整車為重點領域,引入日韓、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技術領先的企業,提升我省氫能產業整體競爭力。(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1.加強氫源供給體系建設加強氫源供給體系建設-33-充分利用遼寧省內煉焦、氯堿、丙烷、煤化工等工業副產氫資源,以大連、鞍山、營口、葫蘆島、朝陽、阜新、盤錦、丹東等市為重點,加快工業副產氫提純與相關技術應用,逐步降低工業副產氫成本,形成覆蓋全省的工業副產氫產銷鏈條,實現廉價副產氫就近使用,確保氫氣資源的低成本穩定供給。依托大連、朝陽、阜新、鐵嶺、葫蘆島等市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加大核能、風能、
54、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力度,加快開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研發與示范,探索季節性儲能和電網調峰,逐步建立依托本地清潔能源的中長期氫氣供應體系。2.有序推進加氫站建設有序推進加氫站建設 依據現有政策法規及先進地區經驗,加快制定加氫站設計建設、驗收、運營服務、現場運行安全管理等相關標準規范,圍繞全省氫能產業布局、氫源保障及示范應用統籌推進各市加氫站建設,鼓勵利用現有加油站改擴建為油氫合建站,推進大規模高密度商用標準化高低壓加氫站和油氫合建站建設,探索站內制氫、儲氫和加氫一體化的加氫站等新模式,為解決加氫站建設的卡脖子問題提供有益探索。以沈海高速沈大段為試點建設“氫能高速”,推動高速公路加油站
55、改造成為油氣電氫綜合供能站,串聯沿線重要城市,形成氫能應用主動脈。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合作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站,實現-34-加氫站商業化運營。3.完善氫氣儲運體系建設完善氫氣儲運體系建設 根據氫能產業發展進程和區域發展特點,在?;饭芾矸煞ㄒ幵试S的范圍,發展高壓氫氣、液化氫氣、管道輸送、船運等不同運輸方式,推進氫氣運輸的規范化,提高氫氣輸送效率,有效降低氫氣儲運中心到消費終端的氫氣傳輸成本。發揮高壓氫氣集裝管束短距離運輸優勢,適時增加長管拖車數量。開展 30 兆帕和 50 兆帕的氫氣長管拖車儲運、低溫液氫運輸、合金固態儲運和天然氣摻氫運輸技術研究與示范,根據需求適時規劃布局建設氫
56、專區純氫管網示范工程。適時開展氫能儲運樞紐港建設,發展向日韓、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家和地區的大規模氫能貿易運輸。-35-(四)推進應用示范推廣(四)推進應用示范推廣 1.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示范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示范 鼓勵各市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在公交、環衛、市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在新增及更換公交車、環衛車、市政工程車中按一定比例采購燃料電池汽車;積極推動省內城際客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替代示范;探索有效的商業化運營模式,穩步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城際物流、物流港區、工礦區、重點物流園區示范應用;以出租車和公務用車為切入點,適時開展燃料電池乘用車的示范應用。專欄專欄 5:氫能基礎設施項目:氫能基礎設施項目
57、工業副產氫純化項目:工業副產氫純化項目:依托鞍鋼、福佳大化、航錦科技豐富的副產氫資源,建設采用國際先進技術變壓吸附(VPSA)工藝分離提純氫氣的成套裝置,年產氫氣10 億標方,產品氫氣純度99.999%??稍偕茉纯稍偕茉?、核能、核能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依托大連紅沿河豐富的核電,及省內風電、光伏基礎,利用中科院大化所成熟的電解水制氫技術,試點建設核能、風能、太陽能等多能互補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項目,年產氫氣 1 億標方,產品氫氣純度99.999%。沈大氫能高速項目:沈大氫能高速項目:依托沈海高速沈大段沿線的服務區建設商業化運營加氫站,打通沈陽至大連高速沿線城市氫走廊
58、,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推廣和規?;\營提供加氫支撐。天然氣摻氫示范項目:天然氣摻氫示范項目:依托國家電投燕山湖發電公司開展天然氣摻氫示范項目,研究天然氣管道材料與氫氣相容性技術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探索氫氣安全、低成本、遠距離、大范圍運輸的途徑。-36-2.燃料電池船舶示范應用燃料電池船舶示范應用 發揮遼寧在船舶制造方面的基礎和優勢,以近海、內河的旅游船和公務船為試點,推進燃料電池船舶示范應用,并推動船用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建設。3.燃料電池城軌機車應用示范燃料電池城軌機車應用示范 發揮遼寧在軌道交通方面的制造基礎和優勢,以大連、沈陽、沈撫示范區現有陸上軌道交通線路為試點,推進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示范應用
59、。4.氫能儲能發電應用示范氫能儲能發電應用示范 發揮氫能調節周期長、儲能容量大的優勢,重點開展氫能綜合調峰電站應用示范,打通充放電、儲能、調度使用等各個環節,提升可再生能源調峰能力;加快推進燃料電池冷熱電三聯供在社區、園區、礦區、港口、機場的示范應用,促進分布式氫能技術發展及應用;逐步推進燃料電池發電在電網應急電源車、通訊基站備用電源、數據中心、地鐵通信站點等應急保供場所的應用示范,提高供電可靠性;充分利用遼寧省沿海海島的海上風電和海島光伏資源,試點建設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系統、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37-(五)打造支撐服務平臺(五)打造支撐服務平臺 1.公共檢測平臺公共檢測平臺 積極推進氫能
60、產業產品測試平臺建設,為氫能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增強產業質量基礎保障能力。面向氫安全的重大需求,建立氫品質、氫能產品檢測平臺,構建源端到應用端全產專欄專欄 6:燃料電池應用示范項目:燃料電池應用示范項目 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項目: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項目:以大連、鞍山、阜新、朝陽、葫蘆島、沈撫示范區等參與建設國家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的城市為依托,積極開展燃料電池公交車的推廣應用,實現公共交通為重要領域的示范應用。燃料電池重卡運輸示范項目:燃料電池重卡運輸示范項目:利用營口鲅魚圈港至鞍山鞍鋼廠區鐵礦粉重卡運輸專線,依托鞍鋼工業副產氫資源,開展鞍鋼礦山燃料電池重卡的推廣應用,實現燃料電池重卡的長距離運輸
61、示范應用。燃料電池旅游船示范項目:燃料電池旅游船示范項目:根據遼寧省沿海周邊景點位置,積極創造條件開通燃料電池旅游船航線,開展燃料電池海上觀光船應用示范。燃料電池智能公務船示范項目燃料電池智能公務船示范項目:在大連港、營口港、葫蘆島港附近劃定燃料電池智能公務船示范區,開展燃料電池公務船應用示范。燃料電池城軌機車示范項目燃料電池城軌機車示范項目:在大連、沈撫示范區開通 2 條示范線路,開展燃料電池城軌機車應用示范。燃料電池調峰電站示范項目:燃料電池調峰電站示范項目:在大連莊河黑島、朝陽燕山湖開展 5 兆瓦氫能(調峰)電站應用示范項目,探索零排放的氫分布式電源穩定發電模式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研究氫
62、能電站利用峰谷電價差盈利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海島氫分布式發電示范項目:海島氫分布式發電示范項目:大連大王家島、興城覺華島開展海島氫分布式發電示范項目,依托海島風電、光伏等資源,建設可再生能源發電、氫氣儲能系統和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項目,采取微電網和燃料電池雙能源供給的方式,實現熱電聯供。-38-業鏈氫能檢測體系,為氫能產業的技術發展、產品應用提供保障。2.大數據監測平臺大數據監測平臺 建設燃料電池車輛等整機裝備示范運行大數據中心,對燃料電池汽車、船舶、軌道交通等示范項目運行進行遠程實時數據采集、監控、自動統計、分析和預警。建設氫分布式電源示范運營數據監控服務平臺,實時保障氫分布式電源安全高效運營。
63、建立氫氣儲運和加氫安全監控數據平臺,實現對氫氣生產、儲存、運輸、使用整個生命周期實時跟蹤監測和分析預警,確保氫氣制-儲-運-注-用全過程安全。3.交流合作平臺交流合作平臺 支持企業搭建公共服務和對接交流平臺,通過組織成果發布會、高峰論壇等形式,深化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交流合作與供需對接,推介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應用情況,提升影響力。支持企業與省外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用戶聯合建立產業技術聯盟,加快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創新主體產學研合作。-39-(六)強化區域協同合作(六)強化區域協同合作 1.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瞄準國際一流技術水平,以開放、包容、客觀的態度開展多層次國際交流合作,
64、結合氫能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與日韓、歐洲等地區氫能知名研究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交流合作,彌補氫能產業自身短板與技術不足,快速推進我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重點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入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IHFCA)等國際合作組織,了解國際氫能產業發展動態,參與氫能行業國際標準和規范的制定,提升我省在國際氫能產業領域的影響力。專欄專欄 7:氫能產業支撐服務平臺項目:氫能產業支撐服務平臺項目 遼寧省燃料電池車輛綜合測試與技術服務平臺:遼寧省燃料電池車輛綜合測試與技術服務平臺:依托大連理工大學汽車測試領域的科研與人才優勢,建設燃料電池車輛整車與零部件綜合測試技術服務平臺,開展燃料電池汽車
65、主要指標與安全性能測試。遼寧省燃料電池船舶示范與燃料電池船舶檢驗檢測平臺:遼寧省燃料電池船舶示范與燃料電池船舶檢驗檢測平臺:依托大連海事大學船舶測試領域的科研與人才優勢,與中國船級社合作,建設燃料電池船舶及零部件綜合測試與技術服務平臺,開展燃料電池船舶主要指標與安全性能測試。遼寧省燃料電池車輛等整機裝備運行大數據中心:遼寧省燃料電池車輛等整機裝備運行大數據中心:依托招商局集團國家交通物流大數據平臺基礎,建設遼寧省燃料電池車輛等整機示范運行大數據監控中心,對燃料電池車輛等整機裝備運行安全狀態、行駛里程、充氫量,以及供氫系統、動力系統、電機系統、電控系統、電驅系統等關鍵系統故障和緊急情況預警實時監
66、測系統。-40-2.加強國內先行區域合作加強國內先行區域合作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積極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內氫能產業先行區域的企業和機構,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應用、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標準體系、政策法規等方面開展合作和交流,建立共贏模式和穩定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實現區域優勢互補、共生共贏。3.加強省內分工協作加強省內分工協作 強化遼寧省內氫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作,加強氫氣制備、氫氣儲運、燃料電池、氫能應用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分工互補。加強省內氫能產業與其他產業間的協作,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加強氫能企業與裝備制造、化工、冶金、新材料等領域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聯系。-4
67、1-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全省氫能產業規劃實施、項目推進、政策制定、示范推廣等,適時研究制定具體針對性政策意見,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加強協同配合,并根據整體規劃制定年度推進方案,明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各市要加強組織協調,完善工作機制,認真組織落實,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二)加大政策支持(二)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統籌各類資金使用,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生產首臺(套)氫能裝備,可享受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費補貼政策支持。有效發揮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按照
68、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引導社會資本支持氫能產業發展,落實相關獎勵政策。研究制定省內高速公路燃料電池汽車通行費用減免政策,推進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研究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直供電價優惠政策,推進綠氫生產的快速推廣。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區)制定各類支持政策。(三)拓寬融資渠道(三)拓寬融資渠道 支持氫能企業與金融機構加強對接溝通,充分發揮金融促-42-進作用,加大對氫能企業的信貸支持,降低融資成本,簡化放貸,審批流程。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等注冊上市融資。鼓勵央企等各類資本設立氫能產業投資基金,吸引和撬動社會資金積極參與,重點支持應用場景構建、車輛推廣融資租賃、熱電聯供示范等商業模式,
69、加快氫能全場景推廣應用。(四)健全標(四)健全標準體系準體系 貫徹氫能產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鼓勵制定氫能基礎、質量、安全、氫氣制備與提純、貯運與加注、應用等領域標準,逐步建立健全覆蓋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推動遼寧優勢產品、技術成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搶抓行業話語權。加強氫能產業領域標準宣貫,助推我省氫能產業快速、健康、高質量發展。(五)注重安全監管(五)注重安全監管 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強化落實制氫、儲運氫、加氫、用氫等各環節主體安全風險意識,督促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與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部門安全監管責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水平。推
70、動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安全技術協同發展,加強氫氣泄漏檢測報警以及氫能相關特種設備的檢驗、檢測等先進技術研發。積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43-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及時預警氫能生產儲運裝置、場所和應用終端的泄露、疲勞、爆燃等風險狀態,有效提升事故預防能力。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制定氫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處置技戰術和作用規程,確保氫能源利用全過程安全。(六)做好宣傳引導(六)做好宣傳引導 開展氫能制、儲、運、用的安全法規和安全標準宣貫工作,增強企業主體安全意識,筑牢氫能安全利用基礎。加強社會輿論引導,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氫能產業政策、技術發展及相關知識,推廣我省氫能產業的示范應用項目和試點地區的經驗,擴大示范效應,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氫能,切實提升公眾對氫能產業發展的認可度和支持度,促進氫能發展理念普及,積極營造有利于氫能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