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2024年年度報告摘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獐子島:2024年年度報告摘要.PDF(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1 證券代碼:002069 證券簡稱:獐子島 公告編號:2025-09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均親自出席了審議本次年報的董事會會議 未親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親自出席董事職務 未親自出席會議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姜大為 董事 因公出差 戰成敏 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 適用 不適用 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
2、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適用 不適用 是否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經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預案為:以 711,112,194 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0.00 元(含稅),送紅股 0 股(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優先股利潤分配預案 適用 不適用 二、公司基本情況二、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公司簡介 股票簡稱 獐子島 股票代碼 002069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 變更前的股票簡稱(如有)無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董事會秘書 姓名 閻忠吉 辦公地址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港隆路 151 號國合中心 8 樓 傳真 0411-3901611
3、1 電話 0411-39016969 電子信箱 2、報告期主要業務或產品簡介、報告期主要業務或產品簡介 報告期內,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及其用途、經營模式等內容未發生重大變化。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2(1)主要業務及產品)主要業務及產品 公司是以海洋產業為核心主業的大連市國有控股企業。公司以踐行海洋強國戰略、服務海洋強省強市建設為己任,聚焦聚力海洋主業,做穩做優海洋牧場,大力推動海洋產業升級、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品牌振興,以海為田,建好“藍色糧倉”,努力成為品牌價值卓越、產業引領顯著、行業地位領先的綜合型海洋產業集團。公司現已布局海珍品種業、海水增養殖業、海洋
4、食品研發與加工為主體的產業生態,兼顧冷鏈物流、漁業裝備等產業,構建上下游全產業供應鏈生態體系,持續促進相關多元產業協同、壯大發展。公司圍繞獐子島核心海洋資源,研發推出獨具獐子島海域特色的海洋珍品系列產品。獐子島海域因其天地恩賜的自然資源稟賦,讓這里產出的產品有著別具一格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鮮活海珍品(鮑魚、扇貝、海螺、海膽、珍蠔等)、凍鮮調理食品(魚類、貝類、蝦類、蟹類、蛤類等冷凍食材)以及海洋預制菜系列、營養滋補食品(刺參、鮑魚、魚子醬精深加工品等)、休閑食品(貝類、蝦類、魚類、蛤類等海洋佐餐零食)。(2)行業情況)行業情況 2024 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
5、下,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據2024 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2024 年,15 個海洋產業增加值 43,733 億元,比上年增長 7.5%。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電力業、海洋旅游業等均實現了 9%以上的快速發展。海洋漁業、海洋水產品加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化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實現平穩發展。其中,海洋漁業全年實現增加值 4,880億元,比上年增長 4.0%。海洋漁業現代化建設加快推
6、進,養捕結構進一步優化,水產種業振興和深遠海養殖促進水產品消費升級,“互聯網+設施漁業”助力海水養殖不斷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海洋水產品穩產保供能力持續提高。海洋水產品加工業全年實現增加值 1,008 億元,比上年增長 4.8%。海洋水產品加工業保持平穩增長,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多元化銷售、配送渠道和預制菜的興起推動海洋水產品加工業發展。1)向海圖強,向海而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向海圖強,向海而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達的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秉h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秉h的二
7、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作出了“完善促進海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健全維護海洋權益機制”等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是一個有著 14 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海洋漁業快速發展,結構不斷優化,漁民收入顯著增加,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廣闊的海洋里蘊藏著巨大的食物資源潛力,海洋漁業踐行大食物觀有基礎、有優勢,向海要糧潛
8、力巨大。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是踐行“兩山”理念的需要,漁業具有多功能性,不僅是食物生產部門,也是重要的生態養護部門。海洋漁業養殖在極大減輕天然漁業資源利用壓力的同時,還能形成巨大的漁業碳匯功能。同時,還可以充分發揮來源廣和產出動物蛋白效率高的優勢,可持續開發海洋資源,打造“藍色糧倉”,推動食物供給向多元化轉變,對于保障國家食品安全、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科技賦能,產業創新,構建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體系)科技賦能,產業創新,構建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體系 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具有高效養殖、綠色生態、環境友好和資源養護等多個方面優勢的新型漁業發展模式,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踐行大食
9、物觀的重要舉措,是推動我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將海洋生態環境、持續供應生態產品和深度體驗漁旅有機融合,構建區域生態化、建設規?;?、業態多元化、創新科技化和系統組織化的牧場漁業發展新模式,對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發展海洋經濟和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先后編制了中國海洋牧場發展戰略研究,印發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年度評價及復查辦法(試行)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規劃(20172025 年)和關于實施漁業發展支持政策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
10、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3 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全產業鏈創新升級為重點,協同推進產加銷貫通、漁工貿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科研+良種+裝備+養殖+加工+冷鏈+銷售+漁旅”的“海洋牧場+”等全產業鏈發展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優化養殖結構,提升效能,激活增收創效新動能,補鏈延鏈強鏈,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為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海洋牧場行業正朝著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科學技術,海洋牧場相關建設管理等工作正逐步實現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海洋牧場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11、,如海洋科技、海洋裝備、藍碳交易、生物醫藥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創新發展格局。通過科技賦能和產業創新,在種質資源保護、養殖技術創新、漁具裝備升級、加工流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將這些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重新組合和升級漁業生產要素,大幅提升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從而孕育出強大的新質生產力。3)豐富供給,提振消費,海洋漁業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豐富供給,提振消費,海洋漁業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中指出
12、“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在持續提升傳統消費方面,要求“倡導健康飲食結構,增加健康、營養農產品和食品供給”,“更好滿足中高端消費品消費需求”,“促進民族品牌加強同國際標準接軌,充分銜接國內消費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費品國內供應”;在加強標準質量品牌建設方面,要求“持續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推進質量分級,穩步提高消費品質量安全水平”,“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打造中國品牌,培育和發展中華老字號和特色傳統文化品牌”等。海洋漁業通過豐富供給端的高質量產品、精
13、準對接消費升級需求,形成“供給創造需求需求拉動投資投資提升供給”的正向循環,釋放市場潛力,滿足多樣化需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國,但傳統捕撈漁業受資源衰退限制,進口依賴度較高(如三文魚、龍蝦等品類),發展海洋養殖可填補國內中高端水產品供給缺口,將消費需求留在國內產業鏈中。通過技術創新,開發高附加值品種,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將傳統養殖(貝類、藻類)與新興品類(深遠海魚類、海洋功能性食品)并行,形成“大眾+高端”的產品矩陣,有效幫助拓展產品多樣性,覆蓋多層次需求。隨著居民健康意識提升,低脂、高蛋白的海洋食品成為飲食結構升級的首選,消費者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對食品安全、可追溯性要求提
14、高。預制菜、即食海鮮等深加工產品契合快節奏生活需求,成為新增長點。休閑漁業(如海上垂釣、養殖觀光)、海洋主題餐飲(海鮮火鍋、刺身體驗店)等業態興起,將水產品消費從“食材購買”擴展至“服務體驗”,拉動文旅、餐飲等關聯消費。同時,海洋漁業產業協同效應明顯,有效放大內需乘數。通過縱向產業鏈延伸,使上游的飼料、種苗、養殖裝備等產業受益;中游的冷鏈物流、加工設備需求激增;下游的電商直播、社區團購等新渠道加速滲透。通過橫向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了海上風電與養殖結合的“漁業+新能源”、“漁業+碳匯”、“漁業+金融”等產業發展。直接帶動沿海漁民就業,收入增長,還惠及冷鏈、加工等環節的人民就業和收入實現增長,進一步
15、釋放農村和城鎮的消費潛力。海洋漁業養殖通過產業鏈延伸、就業拉動和消費升級,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同時與糧食安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國家戰略高度協同。(3)報告期經營情況)報告期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落實大連市委市政府及國資股東的戰略部署,緊密圍繞公司核心主業,積極實施“厚積供給、發力需求、聚焦品牌、上下同欲”的經營策略,努力夯實海洋牧場產業基礎,推動市場銷售提質升級和內部管理降本增效等各項舉措。受國內消費終端有效需求偏弱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影響,公司部分產品銷量和價格較同期下降、存量客戶訂單數量減少、新客戶數量增長緩慢,公司部分產品收入和毛利未達預期。主要重點工作如下:1)在良種引育上求
16、突破,進一步優化養殖結構 苗種培育通過技術升級、產學研合作、管理模式創新探索突破行業瓶頸,聚焦主營品種、深耕原生品種、引進優質品種。深耕傳統苗種方面,構建優質海參、蝦夷扇貝、牡蠣苗種采購基地和合作平臺,逐步推進獐子島海洋牧場由蝦夷扇貝單一品種主導向蝦夷扇貝和海參雙輪驅動盈利模式轉變。新品種引育方面,逐步實現了原生土著品種皺紋盤鮑規?;庇偷撞?,初步推動了厚殼貽貝、象拔蚌、巨藻、紫石房蛤、萱藻苗種規模繁育和養成,積極構建各品種種質資源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4 庫,逐步實現原種原位培養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模式,克服技術、成本、轉化效率、自然風險、人才儲備等因素制約,良種工
17、程在形成可持續競爭力方面正在加快推進。2024 年度,公司重新獲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獲遼寧省“農業產業化升級重點龍頭企業”稱號,公司與大連海洋大學聯合申報的“香螺種質及增養殖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 2024年度大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在養殖方式上求轉型,進一步提升養殖效能 不斷夯實海洋牧場增收基礎,推動“厚積供給”穩步實現。大力發展水面浮筏多元化品種養殖,規劃布局貝(濾食)、藻(初級生產力)、參(舔食)、鮑(雜食)多營養級品種綜合生態養殖模式。穩步調整養殖模式,構建由蝦夷扇貝為主要品種向蝦夷扇貝、海參及多品種有機結合的增收格局,聚焦沿岸內區及優質穩產區,關閉外區風險敞口,加大香
18、螺、海膽、鮑魚及其他小品種的補充和利用。推動央地合作落地,構建核心區域立體化養殖模式。3)在營銷模式上求升級,探索產業鏈協同新路徑 圍繞海洋牧場養殖、海洋科技研發、海洋加工、品牌銷售等業務板塊,促進產業升級和產業鏈協同。在運營海洋鮮活產品資源方面,強化北緯 39 原產地品牌優勢,開發“精品精賣”模式,加快新零售渠道布局,推進由生產資源向運營資源轉型,建立具有差異化、終端化的品牌化產品體系。在拓展國內營銷市場方面,構建全渠道營銷網絡,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并提升客戶體驗,優化產品矩陣,建立以“獐子島”為主品牌,“北緯 39”和“城市漁夫”為副品牌的主副品牌協同發展的立體化營銷架構
19、。在科技創新驅動方面,公司堅持企業自主創新與產學研合作創新兩條腿走路,積極推進產學研平臺建設,以平臺為紐帶,在貝類育種、養殖技術、養殖裝備、加工技術、海洋牧場建設等領域,共同進行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食品研發做到研發一代、上市一代、儲備一代,賦能渠道拓展,聚焦扇貝、海參、鮑魚、蝦類等多款新產品產業轉化,以蒜蓉粉絲扇貝為代表的預制菜類產品、以參旅干海參為代表的海參類產品、以軟烤扇貝為代表的休閑類產品等產品銷售取得較好效果。2024 年,公司獲國家五部委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獲“2024 中國創新品牌 500 強”企業,品牌價值證書 152.48 億,獲“中國 500 最具價值品牌”證書,品牌價
20、值 178.58 億,獲大連市“首批大連海參原產地認定企業”、“大連老字號”。公司椒麻對對蝦被評選為遼寧省工業企業創新產品,燒汁鮑魚獲得十大明星產品獎,公司獲得水產加工十大品牌獎。4)在深耕渠道上求實效,提升品牌競爭力 搭建運營好自有電商平臺,不斷創新與京東、天貓、抖音等合作開設的旗艦店的產品品類,服務覆蓋全國各大重點城市。為一、二線城市開設的線下獐子島加盟體驗店提供專業營銷售后服務。加強會員管理,啟動新門店系統,結合微商城+企業微信推動相關營銷數據與整合,實現客戶檔案、相關訂單銷售、相關積分兌現積累等基礎信息梳理。圍繞“獐子島”和“中華老字號”品牌,積極開展宣傳和促銷活動,進一步樹立良好的品
21、牌形象,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引入一物一碼系統,實現質量可追溯管理、規范市場、強化公司品牌保護。通過數字管理實現“產地辨識”,以“原產地溯源 擦亮大連海參品牌”,策劃并執行各類展會活動,同時重拳出擊開展品牌維權工作。穩定發揮北美公司、大連新中、榮成食品固有優勢,服務好老客戶,穩住存量并擴展業務份額。5)在機制體制上求改革,激活組織管理動能 堅持黨的領導及國有控股屬性,積極聚焦自身戰略升級與深化改革目標,結合企業實際,重點圍繞三項制度改革為主要內容和契約化管理為主要特征的人資系統建設,從思想意識、理念觀念、體系搭建、機制設置、提升舉措等多個維度不斷激發人才活力,釋放發展動力,優化
22、資源效力,努力構建集團核心業務、技術創新人才資源新優勢。精簡組織架構,梳理部門職能,減少管理層級,避免職能重疊,提升決策效率。通過 OA、NC系統等數字化工具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內部溝通鏈條。深化崗位分析與標準化作業,明確各崗位職責,制定標準化操作手冊。加強績效考核與目標管理,引入“一人多責”機制,培養復合型員工,靈活調配人力資源。建立量化考核指標,定期評估員工績效。劃小核算單元,將效率提升目標分解到團隊和個人,通過 KPI與 OKR結合的方式推動執行,推行“多勞多得”的薪酬模式。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建立內部經驗分享平臺,鼓勵優秀員工傳授高效工作方法。強化內控管理,突出制度建設,確保公司治理管控體
23、系規范協調運轉。(4)核心競爭力分析)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水產良種場,確權擁有海域為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是雙殼貝類產品獲準進入歐盟市場的中國唯一受檢企業,率先對蝦夷扇貝進行碳足跡認證,成為全國首個“碳減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5 排”標識企業,積極踐行“碳匯”漁業的生態理念。本年度公司及下屬公司有效專利共 85 項,其中:PCT國際專利 2 項,國家發明專利 40 項,實用新型 42 項,外觀設計 1 項。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競爭力較上年度未發生重大變化,具體情況如下: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競爭力較上年度未發生重大變
24、化,具體情況如下:1)創新能力,注入綠色發展新動力)創新能力,注入綠色發展新動力 公司在食品技術研發和生物技術與生態技術研發方面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在食品技術研發方面,專業的研發團隊及組織運行機制,保持了較高的新品開發轉化速度。此外,公司還與中國海洋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海珍品研發試驗室、休閑食品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聯合研發,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并應用于公司扇貝、海參、鮑魚類新品加工與上市轉化,研發成果獲得國家、省市等諸多獎項,持續的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和價值,也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在生物技術與生態技術領域,通過多項資質與創新平臺,持續加大投入與創新研究,瞄
25、準產業需求和前沿技術,促進科研成果支撐產業創新進步,在突破一些海洋新品種的基礎上,不斷在傳統產業品種上取得新突破,不斷推動北黃海種質庫、育繁推一體化中心建設,提升原種和新品種儲備進程。在海洋環境監測、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等技術方面進行了較有成效的探索。2)資源能力,蓄足持續發展源動能)資源能力,蓄足持續發展源動能 公司致力于深耕優質海域,夯實 940 平方公里海洋牧場優質海珍品資源。北緯 39 原產地海域,在地域生態方面具有稀缺性。公司通過整合海洋牧場資源,并通過生物技術等手段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產品質量,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優勢。獐子島位于遼東半島東南、大連市東部的北黃海海域,長山列島的最南端
26、,地處著名的海洋島漁場之中,海洋島漁場是黃渤海漁場魚類資源重要的索餌、產卵場,有魚、蝦、貝、藻等數百種。這里地理、氣候和海域等自然條件優越,餌料充足、營養層豐富,盛產刺參、皺紋盤鮑、扇貝、香螺、海膽等海珍品,品質優異,營養美味,享譽海內外。公司遵循“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開展刺參、蝦夷扇貝、鮑魚、海膽、海螺等資源養護,同時促進了大量的魚類、藻類的繁殖,實現了生物多樣性價值。公司食材資源保障有力,服務于國內日益增長的海洋蛋白需求的能力不斷增強。3)品牌能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品牌能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公司擁有深厚的品牌歷史和文化底蘊,“獐子島”品牌在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
27、譽度。作為中國水產行業第一枚“中國馳名商標”,公司的品牌力量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為公司帶來了持續的競爭優勢。此外,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從事與健康海洋產品相關業務,成為諸多重要會議海產品指定供應商。憑借原產地和品質優勢,“獐子島”品牌塑造成為海參行業標桿。同時,公司還培育出“北緯 39”、“海洋牧場”、“易道味”、“家里鮮”、“參旅”等一批消費者喜愛的商標品牌。獐子島刺參、獐子島鮑魚、獐子島扇貝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扳訊u”刺參由國際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 SGS 進行供應鏈全程監控,成為中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獲得 SGS SCM Mark 標志使用的授權水產品。2
28、024 年,“獐子島”品牌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體現了公司對傳統加工技藝和誠信品質的傳承發展,進一步突顯品牌力量。同年公司以 152.48 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2024 中國創新品牌 500 強”,以 178.58 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2024 年度中國 500 最具價值品牌榜,獲大連市“首批大連海參原產地認定企業”、“大連老字號”,品牌內涵更顯活力。4)質量能力,奠定精益發展強基礎)質量能力,奠定精益發展強基礎 產品質量是品牌塑造的核心。公司始終堅持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嚴守食品安全生命線。海參、鮑魚、扇貝等海產品均選用高品質原材料,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加工,確保每一款產品都達到國家標準以上的高品
29、質。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使得獐子島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公司通過參與網絡平臺的標準制定、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大連市地方標準制定等,提升產品的食品安全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凍扇貝正式發布,主持起草速凍鮑魚團體標準,完成征詢意見稿發布。通過引入和實施 HACCP、BRCGS 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提升集團整個產品實現過程的管控水平。海參全產業鏈連續七年持續滿足 SGSSGS 供應鏈監控“農業和食品”標準的要求,也是全球唯一取得 SGS SCM MARK 授權使用的水產品。公司加強對獐子島海洋牧場及外購原料的常規性安全檢測,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和可信賴的產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0、5)協同能力,融出合力發展新機遇)協同能力,融出合力發展新機遇 公司實現了從養殖、捕撈、加工到銷售的整個產業鏈的垂直整合,這種模式使得公司能夠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控制,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同時,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發揮育種、育苗、暫養、養殖、加工、倉儲、流通、貿易等一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6 體化的供應鏈保障體系功能,加快推動以海珍品種業、海水增養殖業、海洋食品研發與加工為主體的產業生態走深走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公司是大連市國資控股企業,治理結構、組織架構的不斷完善以及管理效能的不斷提升為公司后續發展帶來基礎保障。國資股東發揮產
31、投協同能力,助力公司科技創新,聚焦主業,夯實品牌,助力公司長遠布局和未來發展。公司還將以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導向,積極探索合作開發等新的業務模式,推動業務協同的創新、多元化發展。3、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1)近三年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近三年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公司是否需追溯調整或重述以前年度會計數據 是 否 單位:元 2024 年末 2023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減 2022 年末 總資產 2,269,225,746.89 2,394,595,681.50-5.24%2,434,962,630.9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51,690,461.35 78,0
32、51,240.33-33.77%65,385,432.29 2024 年 2023 年 本年比上年增減 2022 年 營業收入 1,582,554,359.80 1,677,473,644.98-5.66%2,020,597,208.9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912,621.78 8,588,156.12-355.15%3,936,517.7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2,570,227.43 3,544,302.21-3,276.09%-32,189,951.49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78,939,094.83 190,079,961.19-5
33、8.47%95,067,598.7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308 0.0121-354.55%0.0055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0.0308 0.0121-354.55%0.0055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32.66%12.33%-44.99%8.65%(2)分季度主要會計數據分季度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營業收入 369,003,989.45 409,433,803.26 388,017,203.18 416,099,363.9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11,978.43-14,865,941.72-2,874,186.32
34、2,839,484.6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853,944.69-16,794,332.84-4,506,628.29-82,415,321.61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3,317,255.01-2,071,864.33-21,239,735.94 78,933,440.09 上述財務指標或其加總數是否與公司已披露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相關財務指標存在重大差異 是 否 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7 4、股本及股東情況、股本及股東情況(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 10 名股
35、東持股情況表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股 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 34,786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一個月末普通股股東總數 32,439 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 0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一個月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 0 前 10 名股東持股情況(不含通過轉融通出借股份)股東名稱 股東性質 持股比例 持股數量 持有有限售條件的股份數量 質押、標記或凍結情況 股份狀態 數量 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法人 15.46%109,960,000 0 不適用 0 北京吉融元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島一號證券投資基金 其他 8.04%57,162,685 0 不適用 0 長??h獐子島褡褳經濟發展中心
36、境內非國有法人 7.21%51,286,800 0 不適用 0 長??h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 境內非國有法人 7.03%50,008,900 0 不適用 0 長??h獐子島大耗經濟發展中心 境內非國有法人 5.44%38,705,645 0 不適用 0 李偉 境內自然人 1.78%12,690,000 0 不適用 0 吳厚剛 境內自然人 1.42%10,062,900 896,000 不適用 0 楊子江 境內自然人 0.68%4,841,400 0 不適用 0 韓文濤 境內自然人 0.65%4,652,300 0 不適用 0 潘眾 境內自然人 0.65%4,641,500 0 不適用 0 上述股東關
37、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 1、截至本報告期末,上述股東中,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吉融元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島一號證券投資基金、長??h獐子島褡褳經濟發展中心、長??h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長??h獐子島大耗經濟發展中心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也不屬于一致行動人。2、2022年 7 月 26 日,上述股東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長??h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分別與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是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因此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與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同時在表決權委托期限內,大連市國有資本
38、管理運營有限公司與長??h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2024 年 11 月 25 日,上述股東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與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簽署鹽化集團表決權委托協議之解除協議,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 10,996 萬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15.4631%)表決權,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將不再擁有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上述所持本公司股份表決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是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兩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8 者均擁有本公司部分股份表決權,因此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
39、與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為一致行動人關系;大連市國有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與長??h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依然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3、未知剩余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也未知是否屬于一致行動人。參與融資融券業務股東情況說明(如有)潘眾通過普通證券賬戶持有公司股份 2,716,500 股,通過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公司股份 1,925,000 股,合計持有公司股份 4,641,500 股。持股 5%以上股東、前 10 名股東及前 10 名無限售流通股股東參與轉融通業務出借股份情況 適用 不適用 前 10 名股東及前 10 名無限售流通股股東因轉融通出借/歸還原因導致較上期發生變化 適用 不適用(2)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表名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表 適用 不適用 公司報告期無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3)以方框圖形式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以方框圖形式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 5、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三、重要事項三、重要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