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內卷式”競爭:風起何方?潮歸何處?-250505(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宏觀經濟:“內卷式”競爭:風起何方?潮歸何處?-250505(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25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宏觀深度宏觀深度 宏觀研究 【粵開宏觀】【粵開宏觀】“內卷式”競爭“內卷式”競爭:風起:風起何何方?方?潮歸潮歸何處?何處?2025 年 05 月 05 日 分析師:羅志恒分析師:羅志恒 執業編號:S0300520110001 電話:010-83755580 郵箱: 分析師:原野分析師:原野 執業編號:S0300523070001 電話:15810120201 郵箱:yuanye_ 近期報告近期報告 【粵開宏觀】博弈視角看“關稅戰”:特朗普的意圖與各經濟體的不同反應2025-04-27 【粵開宏觀】政治局會議釋放的七大信號
2、2025-04-25 【粵開宏觀】中國 31 省份對美進出口的基本格局與特征2025-04-24 【粵開宏觀】財政如何應對關稅戰?2025-04-24 【粵開宏觀】中國 31 省份進出口全景圖(2024):區域格局、商品結構與貿易方式2025-04-22 摘要:摘要:近年來,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向縱深推進,但是新問題新挑戰接踵而至。其中,“內卷式”競爭已成為當前經濟運行中不容忽視的現象,受到中央高度關注。2024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同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 2025 年重點任務時再次強調要“綜合整治
3、 內卷式 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2025 年 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分析“內卷式”競爭的核心特征、行業分布并探尋深層次原因、對癥下藥,極為必要。一、何為“內卷式”競爭?有什么表現特征和影響?一、何為“內卷式”競爭?有什么表現特征和影響?“內卷式”競爭是指企業為爭奪有限的資源,進行無效或過度競爭,導致產業整體效益低下,難以突破發展壁壘、演進到更高形態的現象。概括來說,“內“內卷式”競爭即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同質化競爭。卷式”競爭即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同質化競爭。主要有兩個表現特征:一是一是同質化競爭同質化競爭,企業重復建設、跟風擴產造成階段性產能過剩。情況主要集中
4、在水泥、建材等傳統行業,近年來在光伏、鋰電池等新興行業中也有抬頭跡象。二是二是低水平、低效率的競爭,低水平、低效率的競爭,企業通過低價傾銷、過度營銷的手段獲取市場份額,導致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下滑。以汽車行業為例,根據乘聯會數據,新能源汽車零售價格從 2023 年的 18.4 萬元下降到 2024 年的 17.2 萬元,同比下降 6.5%,而整個汽車行業利潤卻在持續下滑。2018 年至 2021 年,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企業的營業利潤率在 6%-7%之間,2024 年 12 月已經降至 4.2%。當前,日益增多的“內卷式”競爭現象正在不同程度上帶來產品質量下降、當前,日益增多的“內卷式”競爭現象正在
5、不同程度上帶來產品質量下降、創新投入不足、資源低效配置等問題創新投入不足、資源低效配置等問題。如不及時干預和矯治,如不及時干預和矯治,長此以往長此以往,會,會引發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破壞產業生態,威脅行業健康,甚至削弱“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破壞產業生態,威脅行業健康,甚至削弱“中國制造”的創新能力、發展動力和增長潛力。國制造”的創新能力、發展動力和增長潛力。二、哪些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二、哪些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綜合產能利用率和銷售難易程度綜合產能利用率和銷售難易程度(具體(具體指標指標說明見正文)說明見正文),我們認為當前,我們認為當前以下以下三類三類行業“內卷式”競爭問題
6、較為突出行業“內卷式”競爭問題較為突出:一是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的裝備制造業,典型一是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的裝備制造業,典型行業為汽車制造、電氣機械和計算機電子制造業。行業為汽車制造、電氣機械和計算機電子制造業。這些行業普遍屬于政策支持力度大、技術更新迭代快且符合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的行業,但近年來產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25 能閑置、低效競爭的問題較明顯,行業“內卷式”競爭嚴重。汽車制造、電氣機械、計算機電子行業 2024 年產能利用率較 2016 年以來的歷史均值分別低 4.0、2.9 和 1.3 個百分點。同
7、時這些行業內普遍存在低價傾銷、過度營銷的現象。汽車制造業近兩年銷售難易程度的均值較歷史平均水平下降 1.1 個百分點,說明銷售難度明顯提升,整個行業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比亞迪、賽力斯等頭部車企,因銷售快速擴張,銷售費用增長明顯,已經進入 2024 年銷售費用絕對規模排名前 15的上市公司行列。頭部車企有毛利率保障尚且在瘋狂“卷銷售”,比亞迪銷售費用率從 2021 年 9%左右提升至 14%左右,由此可以想象中腰部企業面臨何種程度的競爭。二是二是貼近居民終端需求的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典型行業為食品制造業。貼近居民終端需求的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典型行業為食品制造業。三是三是與地產鏈密切相關的原材料制
8、造業,典型行業是以水泥、玻璃為代表的與地產鏈密切相關的原材料制造業,典型行業是以水泥、玻璃為代表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021 年以來,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導致水泥、玻璃等原材料需求快速衰減,供需失衡情況明顯;加上企業大打“價格戰”,水泥、玻璃價格長期下滑。2024 年 12 月水泥熟料的產能利用率僅為 43.4%,較2020 年以來峰值(83.7%)下降近一半。2024 年玻璃現貨均價為 1463.91 元/噸,較 2021 年均價 2488.57 元/噸跌去近一半。此外,部分行業屬于“內卷式”競爭潛在風險較大的行業,也需予以高度關此外,部分行業屬于“內卷式”競爭潛在風險
9、較大的行業,也需予以高度關注。注。一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加工業。相關行業供給過剩、產能閑置問題尚不突一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加工業。相關行業供給過剩、產能閑置問題尚不突出,但行業內已出現企業競相壓價,銷售難度快速提升,行業利潤明顯下滑出,但行業內已出現企業競相壓價,銷售難度快速提升,行業利潤明顯下滑等問題。等問題。以鋼鐵為代表的黑色金屬加工業產能利用率保持在高位,主要由于黑色金屬更多受到基建部門及制造業的影響,近年來財政持續發力,基建投資保持較高增速,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房地產需求下滑對黑色金屬加工業的沖擊。二是生物醫藥制造業。相關行業銷售難度并沒有顯著改變,但行業本身競爭二是生物醫藥制造業。相關行
10、業銷售難度并沒有顯著改變,但行業本身競爭激烈且階段性產能過剩問激烈且階段性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題突出。生物醫藥行業的企業集中度較低,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最高的 4 家企業占比僅為 18.5%(2024 年三季報數據);同時企業存在同質化競爭問題,如創新藥多集中在熱門靶點上,存在陷入“內卷式”競爭的潛在風險。三、“內卷式”競爭的成因三、“內卷式”競爭的成因 近幾年“內卷式”競爭的出現,并非是企業、雇員變得更“急功近利”所致,并非是個體行為突變所致,其背后有深刻的宏觀經濟背景,受經濟周期變化、體制機制問題和技術發展規律綜合影響。(一)經濟周期層面,短期面臨需求不足和供需錯配問題,長期面臨經濟發(一)經濟
11、周期層面,短期面臨需求不足和供需錯配問題,長期面臨經濟發展范式轉變展范式轉變 1、短期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短期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國外需求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以及部分行業,國外需求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以及部分行業的供需錯配導致“內卷式”競爭出現。的供需錯配導致“內卷式”競爭出現。一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物價低迷,使得供需矛盾有所激化并持續存在。一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物價低迷,使得供需矛盾有所激化并持續存在。2024jZiXnVkZlZdYiZoMaQbP9PmOmMsQtOeRoOmRjMqQtNbRmNnNNZrMmOuOoMyR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3/25 年
12、房地產投資同比-10.6%,連續三年負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3.5%,低于 2019 年約 8%的增長水平。內需不足進而引發物價持續低迷,不僅影響企業營收和利潤;還加劇居民觀望情緒,直接抑制消費。二是二是國際循環不暢,國際循環不暢,外需外需的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較高較高,壓縮企業海外市場空間。,壓縮企業海外市場空間。近年來,我國企業依靠出海、轉口貿易、轉嫁成本等方式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出口保持較高增速;但不可忽視搶出口、以價換量等因素的支撐。在此背景下,出口的“韌性”有可能因為產業鏈供應鏈某個環節的“脆性”而發生逆轉。中中國想要持續憑借“世界工廠”的地位獲得全球化紅利的難度不斷提升,海外
13、國想要持續憑借“世界工廠”的地位獲得全球化紅利的難度不斷提升,海外市場對中國產品的承接能力和意愿下降。市場對中國產品的承接能力和意愿下降。對海外布局滯后的企業而言,產能要在國內全部消化,市場空間被極大的壓縮,更容易出現“內卷式”競爭現象。三是三是部分新興產業還存在供需錯配的問題。部分新興產業還存在供需錯配的問題。一方面,新興產業的需求仍在培育期,由于技術仍未穩定、配套措施仍不完善,需求釋放較為緩慢。如新能源汽車存在里程續航焦慮等。另一方面,2020 年前后,國內經濟復蘇、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出口中高速增長等因素支撐下,新興產業產能擴張較快。需需求緩慢釋放,但供給快速擴張,導致短期內出現了供過于求
14、的問題。求緩慢釋放,但供給快速擴張,導致短期內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問題。2、長期看,中國經濟正經歷兩大轉變,天然帶來階段性的供需矛盾。、長期看,中國經濟正經歷兩大轉變,天然帶來階段性的供需矛盾?!皟染硎健备偁巻栴}追根溯源在于中國經濟正經歷要素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內卷式”競爭問題追根溯源在于中國經濟正經歷要素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兩大深層次轉變。兩大深層次轉變。一是要素結構轉變,從勞動相對過剩變為資本相對過剩。一是要素結構轉變,從勞動相對過剩變為資本相對過剩。過去我國勞動力相對過剩,資本較為稀缺;市場化改革下,充沛的勞動力資源得到解放,并開始流動,形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和動力?;乜粗袊洕鲩L之路
15、,正是在引進外資的同時,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進而開啟的工業化、城鎮化之路;走的是“市場換技術”“勞動換資本”的路徑。然而然而 2010 年前后,勞動和資本的關系發生逆轉,勞動變得相對稀缺,資本出年前后,勞動和資本的關系發生逆轉,勞動變得相對稀缺,資本出現過?!,F過剩。從勞動看,2010 年勞動人口占比達到 74.5%的峰值,其后開始下降;近幾年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也開始下降,總人口連續三年負增長。從資本看,中國企業、中國資本不斷開拓海外市場,資本收益邊際遞減,部分資本出現過剩。當勞動力和總人口下降、老齡化率上升,需求自然下行;資本相對過剩則導致生產能力過剩。要素結構變化天然會導致“階段性”需求不
16、足、供要素結構變化天然會導致“階段性”需求不足、供給相對過剩的問題給相對過剩的問題。二是經濟增長動能、發展模式轉變,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產業主體從房地產二是經濟增長動能、發展模式轉變,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產業主體從房地產變為新質生產力,相應地發展模式從投資拉動模式轉向消費、創新驅動模式。變為新質生產力,相應地發展模式從投資拉動模式轉向消費、創新驅動模式。轉變必然產生摩擦,房地產行業和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截然不同,由此帶來持續的摩擦性失業,進而對居民就業、收入產生沖擊,也造成需求不足的問題。(二)制度和政策層面,地方政府干預行為扭曲了(二)制度和政策層面,地方政府干預行為扭曲了市場進入成本
17、,制約了市市場進入成本,制約了市場出清功能場出清功能 一是短期政績考核機制下,地方政府出于“政績宣示”等動機,以稅收優惠一是短期政績考核機制下,地方政府出于“政績宣示”等動機,以稅收優惠等差異化政策開展招商引資的“逐底競爭”,扭曲行業進入成本,助推產業資等差異化政策開展招商引資的“逐底競爭”,扭曲行業進入成本,助推產業資本的無序擴張。本的無序擴張。二是二是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影響產業出清的速度,使得供需矛盾無法通過市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影響產業出清的速度,使得供需矛盾無法通過市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4/25 場機制進行自發調節。場機制進行自發調節。一些企業可能是地
18、方納稅大戶,或關系地方就業問題,因此政府可能會通過各種手段維系這類企業的存活空間,如進行補貼或開列采購目錄等,導致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失效。(三)技術發展層面,技術創新跳躍式發展規律,天然導致結構性產能過剩,(三)技術發展層面,技術創新跳躍式發展規律,天然導致結構性產能過剩,新興產業尤其突出新興產業尤其突出 技術創新過程往往具有不連續性和間斷性,主導技術的突破呈現跳躍式發展技術創新過程往往具有不連續性和間斷性,主導技術的突破呈現跳躍式發展規律。規律。主導技術產生之前,往往存在不確定的多種技術路線,企業為了應對技術變革帶來的沖擊,會“多線押注”,增加投資擴展產能。如生產三元電池的企業,也會進行鈉電
19、池、固態電池的布局。一旦新主導技術出現,企業現有的生產線可能尚未投產或回本便已落后,這些生產線又無法改造為先進生產線,于是企業便只能新建生產線,從而導致落后產能難以淘汰、先進產能持續新增、總產能不斷擴張。新興產業技術迭代周期更快,由技術路線轉換引發的結構性供需矛盾表現更新興產業技術迭代周期更快,由技術路線轉換引發的結構性供需矛盾表現更為突出,這也是為什么為突出,這也是為什么“內卷式”競爭在計算機電子、汽車制造等與新興產“內卷式”競爭在計算機電子、汽車制造等與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行業出現的原因。業重疊度較高行業出現的原因。四、如何整治“內卷式”競爭?四、如何整治“內卷式”競爭?(一)短期內加強逆周
20、期調節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長期內推動收入分配(一)短期內加強逆周期調節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長期內推動收入分配結構優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結構優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二)優化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改革行業自律機制(二)優化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改革行業自律機制(三)根據不同行業技術發展規律,分類施策進行供給側引導,并加大對企(三)根據不同行業技術發展規律,分類施策進行供給側引導,并加大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業創新的支持力度 對于傳統產業而言,提高技術標準,嚴控新增產能,鼓勵企業進行錯峰生產或自愿減產。對于新興產業而言,技術迭代速度快,天然易產生結構性供需矛盾,不宜采取“大刀闊斧”的行政干預;應提高對
21、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周期,才能引致增量需求,同時支持行業進行并購重組,暢通市場化退出機制,給予更多時間和空間。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超預期、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超預期、特朗普政策執行力度超預期特朗普政策執行力度超預期、物價表、物價表現超預期現超預期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5/25 目目 錄錄 一、何為“內卷式”競爭?有什么表現特征和影響?.6 二、哪些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8 1、產能利用情況.9 2、銷售難易程度.11 三、“內卷式”競爭的成因.18(一)經濟周期層面,短期面臨需求不足和供需錯配問題,長期面臨經濟發展范式轉變.18 1
22、、短期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國外需求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以及部分行業的供需錯配導致“內卷式”競爭出現。.18 2、長期看,中國經濟正經歷兩大轉變,天然帶來階段性的供需矛盾。.19(二)制度和政策層面,地方政府干預行為扭曲了市場進入成本,制約了市場出清功能.20(三)技術發展層面,技術創新跳躍式發展規律,天然導致結構性產能過剩,新興產業尤其突出.21 四、如何整治“內卷式”競爭?.21(一)短期內加強逆周期調節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長期內推動收入分配結構優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 21(二)優化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改革行業自律機制.22(三)根據不同行業技術發展規律,分類施策進行供給側引導,并加大對企
23、業創新的支持力度.23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汽車行業營業利潤率持續下滑.7 圖表 2:2021 年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R&D 經費支出的增速明顯放緩.8 圖表 3:中國與主要國家全要素生產率對比(美國=1).8 圖表 4:細分行業產能利用情況.10 圖表 5:2024 年前三季度,制造業各細分行業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的歷史分位水平.11 圖表 6:規上制造業企業毛利率-銷售費用率(越低表示難度越大).12 圖表 7:主要細分行業銷售難度變化情況(負值表示難度增加,數值越低難度增加越多).12 圖表 8:2024 年及 2021 年銷售費用絕對值最高的企業 TOP15(新能源汽車、鋰電
24、龍頭企業進榜).13 圖表 9:國內外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子系統)領域企業數量.15 圖表 10:房地產部門、基建部門、汽車制造業對主要工業原材料的消耗(完全消耗系數).15 圖表 11:2022 年起水泥價格趨勢性下行.15 圖表 12:鋼材價格綜合指數處于歷史低位.17 圖表 13:第三象限的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的問題.17 圖表 14:2024 年居民平均消費傾向仍未恢復至 2019 年水平.19 圖表 15:出口“以價換量”的特征較為明顯.19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6/25 一、一、何為“內卷式”競爭何為“內卷式”競爭?有什么表現特征有什么表現特征
25、和影響和影響?“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適度的競爭可以提高市場分配效率、促進技術進步、提高消費者福利。然而當競爭前面被冠以“內卷”一詞,競爭機制的功效便出現了扭曲。所謂“內卷”,即微觀主體在存量博弈中,付出努力但并沒獲得成比例收益的現象。在經濟學語境下,“內卷式”競爭是指企業為爭奪有限的資源,進行無效或過度競爭,導致產業整體效益低下,難以突破發展壁壘、演進到更高形態的現象。概括來說,“內卷式”競爭即概括來說,“內卷式”競爭即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同質化競爭。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同質化競爭。主要主要有兩有兩個個表現特表現特征:征:其一,“內卷式”競爭往往表現為同質化競爭其一,“內卷式”競爭往往表現
26、為同質化競爭,企業企業重復建設、跟風擴產容易造成階重復建設、跟風擴產容易造成階段性產能過剩段性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缺乏對新賽道辨別能力,忽視產業規律和區位條件,在相同領域內重復建設,盲目擴張產能,導致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過去這類情況主要集中在水泥、建材等傳統行業,近年來在光伏、鋰電池等新興行業中也有抬頭跡象。例如,2021 年前后,鋰電池行業“風光無限”,受益于全球減碳進程加速,電動車需求持續釋放等因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均實現較高利潤增長。上游電解液企業天賜材料 2021 年實現凈利潤 23.1 億元,同比增長 361.1%,市值一度高達 1500 億元(2025 年 3月 14 日收盤不足 4
27、00 億元)。彼時,鋰電行業的高景氣度吸引了不少企業跟風入局,其中不乏一些跨界經營的企業。2021 年,光伏企業明冠新材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鋰電池產業鏈;2022 年房地產企業宋都股份(已退市)通過參與投資鹽湖提鋰項目進入鋰電池領域,等等。而隨著 2023 年以來歐美電動車市場降溫,鋰電池行業出現階段性供求失衡。自身技術積累不足,客戶群體不穩定的跨界企業面臨較大損失,或剝離鋰電池業務,或永久退出。據高工鋰電統計,2022 年我國鋰電池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約為 76%,2023 年降至50%,第三方研究 Voltaplus 預測 2024 年上半年鋰電池行業產能利用率仍在 50%左右。其二,“內卷式
28、”競爭是低水平、低效率的競爭,其二,“內卷式”競爭是低水平、低效率的競爭,企業企業間間通過通過相互壓價以獲取市場份相互壓價以獲取市場份額額,導致導致行業行業整體整體利潤水平下滑利潤水平下滑。一方面,企業同質化嚴重,且技術、產品質量沒有實質提升,只能通過低價傾銷、過度營銷的手段擴展市場,從而犧牲自己的利潤水平。另一方面,行業內各個企業競相采取降價行為,大打“價格戰”,加重消費者觀望情緒,影響行業需求,增加銷售難度,降低行業利潤水平。以汽車行業為例,根據乘聯會數據,新能源汽車零售價格從 2023 年的 18.4 萬元下降到 2024 年的 17.2 萬元,同比下降 6.5%,而整個汽車行業利潤持續
29、下滑。2018 年至 2021年,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企業的營業利潤率在 6%-7%之間,2024 年 12 月已經降至 4.2%(如圖表 1 所示)。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7/25 圖表圖表1:汽車行業營業利潤率持續下滑汽車行業營業利潤率持續下滑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更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是,“內卷式”競爭“內卷式”競爭不僅表現出產能閑置、利潤下滑的特征,還會不僅表現出產能閑置、利潤下滑的特征,還會導致導致企業企業行為“短視化”,行為“短視化”,引發“山寨模仿”“造假售假”等問題;長期看會破壞產業生態,引發“山寨模仿”“造假售假”等問題;長期看會破壞產
30、業生態,威脅威脅行業健康,甚至削弱“中國制造”的行業健康,甚至削弱“中國制造”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發展動力和增長潛力、發展動力和增長潛力。大范圍的“內卷式”競爭會異化企業行為,導致企業過分注重即時收益而忽略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品牌建設。價格廝殺的同時,企業傾向于采取各種短期投機行為。部分企業進行技術模仿抄襲,而非突破式創新(技術投機);部分企業高度依賴補貼和優惠政策(政策投機);部分企業偷工減料、造假售假(質量、產品投機);部分企業為縮減成本拖欠上游的款項(管理投機)。而原本專注技術研發、深耕細作的企業,由于利潤被不斷蠶食,或退出市場,或被迫縮減研發進入低價傾銷、過度營銷的“大軍”。最終微觀主體行
31、為一步步衍生為宏觀經濟問題。我國摩托車企業在海外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生動的寫照。我國摩托車企業在海外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生動的寫照。企業卷價格而輕產品質量,最終不僅丟失了原本極具增長潛力的越南市場,還對國家品牌形象形成負面影響。1993 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摩托車生產國,1999 年前后我國摩托車企業開始利用云南、廣西邊境貿易、出口貿易等方式進入越南市場。由于運輸成本、勞動力紅利等因素,中國摩托車“物美價廉”,在同等配置基礎上可以實現日本摩托車一半的價格。憑借性價比優勢,我國企業快速打開越南市場,一舉擊敗鈴木、雅馬哈等日本企業。2002 年中國出口越南的摩托車達到 19.2 億美元,市場
32、占有率逼近 90%1。然而中國摩托車成功占領越南市場后,并沒有進行持續的技術突破和品牌建設,而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開啟“內卷式”競爭,大打“價格戰”,最終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越南消費者逐漸發現,中國摩托車雖然便宜,但是兩三年就報廢,還需要不斷維修,而日本摩托車雖然較貴,但可以使用十年之久。中國摩托車口碑、風評逐漸被日本品牌趕超,2006 年,日本摩托車企業重新奪回越南市場,市場占有率 95%以上,中國摩托車企業只能面對“敗走麥城”的命運,市場份額縮小至約 1%。1 顧國洪.中國汽車出海必須認真反思摩托車在越南市場慘敗的教訓EB/OL.電車商業研究.https:/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
33、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8/25 目前,“內卷式”競爭對于技術進步的拖累也已經目前,“內卷式”競爭對于技術進步的拖累也已經初初現端倪?,F端倪。根據歷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2021 年后,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R&D 經費支出的增速明顯放緩,2023 年為 8.3%較 2021 年收窄 6.4 個百分點(見圖表 2)。根據最新的佩恩表數據,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在 2017 年以后也出現一定程度下降,且與美國、德國等發達經濟體仍存在差距(見圖表 3)。圖表圖表2:2021 年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R&D 經費支出的增速明顯放緩經費支出的增速明顯放緩 資料來源:各年份全國科技經費投
34、入統計公報、粵開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表圖表3:中國與主要國家全要素生產率對比(美國中國與主要國家全要素生產率對比(美國=1)中國中國 德國德國 日本日本 韓國韓國 俄羅斯俄羅斯 印度印度 2010 年 0.42 0.95 0.69 0.69 0.53 0.41 2011 年 0.42 0.96 0.68 0.67 0.61 0.42 2012 年 0.43 0.94 0.69 0.65 0.63 0.44 2013 年 0.42 0.93 0.70 0.61 0.61 0.42 2014 年 0.42 0.93 0.69 0.61 0.59 0.43 2015 年 0.43 0.93 0.70
35、0.63 0.52 0.43 2016 年 0.43 0.95 0.68 0.63 0.51 0.44 2017 年 0.44 0.96 0.68 0.63 0.55 0.45 2018 年 0.41 0.94 0.66 0.62 0.58 0.45 2019 年 0.40 0.93 0.66 0.61 0.57 0.44 資料來源:PWT數據庫、粵開證券研究院整理 二二、哪些行業存在哪些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內卷式”競爭?日益增多的“內卷式”競爭現象正在不同程度上帶來產品質量下降、創新投入不足、資源低效配置等問題,需要高度重視,并由國家層面出手整治。在這之前,首先需要明在這之前,首先需要
36、明確哪些具體的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確哪些具體的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0%2%4%6%8%10%12%14%1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同比增速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R&D經費支出同比增速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9/25 如前文所述,“內卷式”競爭主要表現特征有二:一是同質化發展帶來的階段性產能過剩,二是片面追求低價格,過度營銷卻未帶來利潤增長。由此,由此,判斷哪些行業存在“內判斷哪些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也可以從這兩個表現特征入手,一是觀察產能利用情況;二是觀察卷式”競爭也可以從這兩個表現特征入手,一是觀察產能利用情況;二是觀察毛利率毛利率和和銷售費用率的
37、銷售費用率的綜合情況綜合情況,即銷售難易程度。,即銷售難易程度。1、產能利用情況產能利用情況 產能利用情況需要放在大級別的產能周期(朱格拉周期)中去產能利用情況需要放在大級別的產能周期(朱格拉周期)中去審視審視。通過名義 GDP增速、資本形成率等指標綜合判斷,2016 年起我國進入新一輪產能周期,2016 年至 2021年處于產能擴張期(2020 年疫情短暫中斷了擴產節奏),2022 年至今處于產能收縮期(見圖表 4)。進一步,進一步,判斷各個行業是否存在判斷各個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閑置產能閑置,可將其產能利用率,可將其產能利用率與與 2016 年以來的歷史年以來的歷史平均水平比較。平均水平比較。
38、產能利用率低于歷史平均水平,說明存在產能閑置的問題,可能行業內正面臨較嚴重的“內卷式”競爭。整體看,整體看,2022 年后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出現趨勢性下滑。年后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出現趨勢性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 77.5%,2022 年為 75.6%,2023 年中樞進一步下降。至 2024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 75.0%,不僅低于 2021 年水平,較 2016 年以來的歷史平均水平(75.7%)仍低 0.7 個百分點。分行業看,供需失衡分行業看,供需失衡、產能閑置、產能閑置問題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中下游行業。問題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中下游行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1
39、3 個制造業大類行業中,7 個行業存在產能利用不足情況,其 2024 年產能利用率顯著低于 2016 年以來的歷史平均水平。其中,6 個行業位于制造業中下游,占比 85.7%(如圖表 4 所示)。汽車制造、電氣機械、計算機電子等中游裝備及資本品制造業產能利汽車制造、電氣機械、計算機電子等中游裝備及資本品制造業產能利用不足的問題突出,用不足的問題突出,產能利用率分別較歷史均值低 4.0、2.9 和 1.3 個百分點。食品、生食品、生物醫藥等下游消費品制造業物醫藥等下游消費品制造業產能利用率較歷史均值低 2.8 和 1.0 個百分點。此外,需求高需求高度依賴房地產部門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度依賴房地產
40、部門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供需失衡情況較為突出,2024 年產能利用率僅為62.2%,較歷史均值低 5.9 個百分點。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0/25 圖表圖表4:細分行業產能細分行業產能利用情況利用情況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由于國家統計局披露由于國家統計局披露的的數據有限,我們以制造業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作為補充數據有限,我們以制造業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作為補充,其經濟含義與產能利用率基本一致其經濟含義與產能利用率基本一致。當前,A 股共有 3664 家制造業上市公司,剔除數據缺失企業后合計 3616 家企業。相關企業 2024 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
41、周轉率為 2.1,而 2017年以來歷史同期均值為 2.3,說明當前制造業上市公司產能利用情況處于歷史最低水平。細分行業固定資產周轉率情況,與統計局數據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周轉率偏低的行業細分行業固定資產周轉率情況,與統計局數據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周轉率偏低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中下游。主要集中在中下游。中游汽車制造、計算機電子行業固定資產周轉率處于歷史新低,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行業固定資產周轉率也處于 2017 年以來的 20%分位點以下;下游除了食品、生物醫藥行業外,紡織服裝、文教美工制造業也存在明顯的產能利用不足情況(如圖表 6 所示)。2.2 1.6 0.8 0.1 0.5-5.9 2.4
42、1.3-0.7-2.9-1.3-4.0-2.8 0.8-1.0 6065707580859095-8.0-6.0-4.0-2.00.02.04.06.08.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纖維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汽車食品紡織業醫藥采礦業上游原材料中游裝備/資本品下游消費品產能利用率-歷史均值(%)2024年產能利用率(%,右軸)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1/25 圖表圖表5:2024 年前三季度,制造業各細分行業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的歷史分位水平年前
43、三季度,制造業各細分行業上市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的歷史分位水平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注:上市公司樣本的統計時點為2025年1月5日 2、銷售難易程度銷售難易程度 除了產能相對過剩外,“內卷式”競爭的另一表現特征是低水平、低效率的競爭,即企業通過價格廝殺、過度營銷爭奪市場份額,但行業整體利潤水平沒有顯著提升甚至出現下滑。那么如何利用指標來刻畫這一行為?顯然毛利率和銷售費用率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兩個指標,理想情況下,一個行業毛利率趨勢性下行,同時銷售費用率上行,則說明該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然而現實情況是,毛利率下行時期,企業也會壓降銷售費用以至于銷售費用率下降,僅僅憑借毛利率或者銷售
44、費用率單一指標的走勢,很難篩選出哪些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而將毛利率減去銷售費用率,構造而將毛利率減去銷售費用率,構造銷售銷售難易度難易度這一指標這一指標或能有效或能有效刻畫“內卷式”競刻畫“內卷式”競爭行為爭行為。當前經濟環境下,如果一個行業沒有“內卷式”競爭,那么它的銷售費用率基本跟隨毛利率同步下降,銷售難度沒有顯著變化;而如果一個行業內卷很嚴重,那么它的銷售費用大概率難以同步下降,表現為毛利率相對銷售費用率降得更多,即(毛利率-銷售費用率)更低,銷售難度顯著提升。整體看,整體看,2021 年年后后我國制造業企業的銷售難度不斷加大我國制造業企業的銷售難度不斷加大,客觀上導致了“內卷”現,
45、客觀上導致了“內卷”現象象。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標計算,2024 年制造業企業銷售難易程度指標(1-12月累計毛利率-銷售費用率)為11.9%,顯著低于2021年的13.2%,且較 2018 年以來歷史均值 12.5%低 0.6 個百分點(見圖表 6)。這一指標越低,說明銷售難度越大。分行業看,近年來銷售難度加大的行業基本與出現產能閑置、供需失衡的行業一致。分行業看,近年來銷售難度加大的行業基本與出現產能閑置、供需失衡的行業一致。57.1%57.1%14.2%14.2%0.0%0.0%57.1%57.1%42.8%28.5%14.2%14.2%0.0%0.0%0.0
46、%0.0%0.0%85.7%57.1%28.5%14.2%14.2%0.0%0.0%0.0%0.0%0.0%0.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其他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
47、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造紙和紙制品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紡織業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紡織服裝、服飾業上游原材料中游裝備/資本品下游消費品數值越小數值越小,表明表明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周轉率相對于周轉率相對于歷史水平越歷史水平越低低,0%0%表明歷史新低表明歷史新低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2/25 中下游汽車制造、電氣機械,計算機電子、食品制造、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業等行業是低效競爭、無序內卷的“重災區”;上游黑色、有色、非金屬礦物制品行業的市場競爭環境也出現顯著惡化(如圖表 7 所示)。例如,汽車制造業
48、近例如,汽車制造業近兩兩年銷售難易程度均值較歷史平均水平下降年銷售難易程度均值較歷史平均水平下降 1.1 個百分點,說個百分點,說明銷售難度明顯提升,行業明銷售難度明顯提升,行業過度營銷、內卷嚴重,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過度營銷、內卷嚴重,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同時,可以看到比亞迪、賽力斯等頭部車企,因銷售快速擴張,銷售費用增長明顯,已經進入 2024年銷售費用絕對規模排名前 15 的上市公司行列(見圖表 7)。而 2021 年銷售費用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還主要是壟斷性企業和依賴渠道銷售的家電企業,頭部車企有毛利率保障尚且在瘋狂“卷銷售”,比亞迪銷售費用率從 2021 年 9%左右提升至 14%
49、左右,可想中腰部企業面臨何種程度的競爭。與低效競爭與低效競爭對比鮮明對比鮮明的是的是酒水飲料、酒水飲料、運輸運輸設備制造等設備制造等行業行業。以白酒行業為例,雖然當前喝白酒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我們觀察到白酒行業的銷售難度并沒有顯著加大,一定程度上歸因于差異化競爭和品牌建設。2023 年白酒行業銷售量下降 5.1%,銷售收入增長 9.7%,凈利潤增長 7.5%。圖表圖表6:規上制造業企業毛利率規上制造業企業毛利率-銷售費用率(越低表示難度越大)銷售費用率(越低表示難度越大)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圖表圖表7:主要細分行業銷售難度變化情況主要細分行業銷售難度變化情況(負值表示難度增加,
50、數值越低難度增加越多負值表示難度增加,數值越低難度增加越多)國民經濟大類行業國民經濟大類行業 近兩年銷售難度均值與歷史均值之差近兩年銷售難度均值與歷史均值之差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2.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2.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5%汽車制造業汽車制造業-1.1%造紙及紙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1.0%11.0%11.5%12.0%12.5%13.0%13.5%規上制造業企業銷售難易程度(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
51、條款 13/25 農副食品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0.9%化學纖維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0.8%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0.2%食品制造業食品制造業-0.1%紡織業紡織業-0.0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0.0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0.0%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0.1%金屬制品業 0.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0.1%紡織服裝、服飾業 0.4%家具制造業 0.4%醫藥制造業 0.5%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 0.5%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0.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0.
52、6%通用設備制造業 0.9%專用設備制造業 1.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1.0%儀器儀表制造業 1.0%其他制造業 1.2%煙草制品業 2.2%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3.1%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表圖表8:2024 年及年及 2021 年年銷售費用絕對值最高的企業銷售費用絕對值最高的企業 TOP15(新能源汽車、鋰電龍頭企業進榜新能源汽車、鋰電龍頭企業進榜)20242024 年排名年排名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20242024 年三季度銷售年三季度銷售費用費用(TTM(TTM,億元,億元)20212021 年排名年排名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20212021
53、 年銷售費用年銷售費用(TTM(TTM,億元,億元)1 中國石油 665.1 1 中國石油 713.0 2 中國石化 615.4 2 中國石化 578.9 3 中國移動 556.3 3 中國電信 521.7 4 中國電信 548.0 4 中國移動 482.4 5 美的集團 407.0 5 海爾智家 365.5 6 海爾智家 406.0 6 中國聯通 322.1 7 中國聯通 364.9 7 上汽集團 295.1 8 比亞迪比亞迪 319.0 8 美的集團 286.5 9 上汽集團 275.8 9 STST 易購易購 199.2 10 伊利股份 225.3 10 伊利股份 193.1 11 寧德
54、時代寧德時代 186.6 11 永輝超市 166.3 12 賽力斯賽力斯 167.7 12 上海醫藥上海醫藥 133.2 13 格力電器 140.1 13 萬科萬科 A A 128.1 14 永輝超市 132.9 14 格力電器 115.8 15 濰柴動力 129.5 15 濰柴動力 109.0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整理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4/25 結合結合產能利用情況和銷售難易程度,大致可以認為,存在產能產能利用情況和銷售難易程度,大致可以認為,存在產能閑置問題閑置問題且銷售難度且銷售難度加劇的行業已經面臨較嚴重的“內卷式”競爭問題。主要集中在
55、以下三類:加劇的行業已經面臨較嚴重的“內卷式”競爭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類:1)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的裝備制造業,典型行業為汽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的裝備制造業,典型行業為汽車制造、電氣機械和計算機電子制造業。車制造、電氣機械和計算機電子制造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汽車制造、電氣機械、計算機電子三個行業與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光伏設備、風電設備、鋰電池制造等企業多數劃歸在電氣機械行業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多數劃歸在計算機電子行業下。這些行業普遍屬于政策支持力度大、技術更新迭代快且符合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的行業,但近年來產能相對過剩、低效競爭的問題
56、較明顯,行業“內卷式”競爭嚴重。以光伏行業為例,以光伏行業為例,疫情前后,大量社會資本涌入光伏行業,加上光伏企業追逐垂直一體化發展,相當于將細分鏈所缺產能復制一遍,造成產能快速堆積。2023 年,光伏行業逐漸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大量同質化企業開啟低價傾銷模式,行業利潤空間越來越逼仄。根據工信部統計,2024 年多晶硅、組件價格分別同比下降 39.5%、29.7%,1-10月光伏制造端(不含逆變器)產值同比下降 43.2%,隆基綠能、TCL 中環等頭部企業均呈虧損狀態。再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行業,再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行業,由于外部地緣政治問題導致技術升級受阻、國產替代需求引發地方政府競爭等多種因素
57、,各個環節都出現明顯的內卷。設計環節,設計環節,企業低端化競爭較嚴重,盈利水平低下。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統計,2023年國內涉及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數量超 3400 家,超過 55%的企業銷售收入不足 1000 萬元,超過 80%的企業是人數少于 100 人的小微企業。A 股的 82 家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中,2023 年有 34 家凈利潤為負,占比超四成,其余企業也多是微利狀態。制造環節,制造環節,我國晶圓制造商仍然在成熟工藝中“內卷”,先進工藝競爭力不強,向上突破不足。根據美國“集微咨詢”數據,目前我國已經建成和在建的規劃產能基本以 90 納米-28 納米成熟工藝為主。2027
58、 年,90 納米-28 納米成熟工藝產能在我國總產能中占比將達到 57.9%。此此外,外,與集成電路相關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和零部件產業中,與集成電路相關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和零部件產業中,國內企業數量也明顯偏多,競爭較激烈。多數企業集中在硅片長晶設備等熱點品類上(如圖表 9 所示),而涂膠顯影設備、離子注入設備等技術難度較高的領域卻缺乏企業布局。2)貼近居民終端需求的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典型行業為食品制造業。貼近居民終端需求的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典型行業為食品制造業。一方面,疫情后居民消費需求不足,導致食品制造業供大于求;另一方面,物價持續低迷,食品制造企業利潤空間受限,企業為爭奪存量市場加大競爭力
59、度。3)與)與地產鏈密切相關地產鏈密切相關的原材料制造業,典型行業是以水泥、玻璃為代表的非金屬礦的原材料制造業,典型行業是以水泥、玻璃為代表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物制品業。2021 年以來,房地產行業進入趨勢性下行,導致水泥、玻璃等原材料需求快速衰減。根據最新的投入產出表(2020 年),我們計算了各個行業的完全消耗系數,以此為依據,可以認為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是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是受房地產沖擊最嚴重的原材料行業。受房地產沖擊最嚴重的原材料行業。房地產部門對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完全消耗系數為 0.1589,表示房地產部門增加一單位產出需要消耗 0.1589 單位的非金屬礦物制品,遠遠高于對黑色金屬(0.
60、0972)和有色金屬(0.0401)的消耗(見圖表 10)。地產需求拖累,疊加行地產需求拖累,疊加行業內產能置換、錯峰生產執行力度松動,業內產能置換、錯峰生產執行力度松動,水泥、玻璃等行業水泥、玻璃等行業供給過剩的供給過剩的情況明顯情況明顯;加上企業大打“價格戰”,水泥、玻璃價格長期;加上企業大打“價格戰”,水泥、玻璃價格長期下滑下滑。2024 年 12 月水泥熟料的產能利用率僅為 43.4%,較 2020 年以來峰值(83.7%)下降近一半。2024 年以來,中國水泥價格指數始終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基本在 2015 年以來的 30%-40%分位點徘徊(如圖表 11 所示);2024 年玻璃現貨
61、均價為 1463.91 元/噸,較2021 年均價 2488.57 元/噸跌去近一半。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5/25 圖表圖表9:國內外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子系統)領域企業數量國內外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子系統)領域企業數量 區域區域 長晶設備長晶設備(自動化設備)(自動化設備)ATE 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AMHS)半導體設備前端模塊半導體設備前端模塊/晶圓分選晶圓分選設備(設備(EFEM/Wafer Sorter)泵泵 陶瓷基板陶瓷基板 非中國大陸地區非中國大陸地區 18 43 20 42 13 50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20 49 3
62、0 29 17 60 資料來源:半導體綜研2023年統計數據2 圖表圖表10:房地產部門、基建部門、汽車制造業對主要工業原材料的消耗(完全消耗系數)房地產部門、基建部門、汽車制造業對主要工業原材料的消耗(完全消耗系數)汽車制造業汽車制造業 基建部門基建部門 房地產部門房地產部門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0.0561 0.0951 0.1589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0.1059 0.0948 0.0972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0.1673 0.0415 0.0401 資料來源:2020年全國投入產出表、粵開證券研究院整理 注:
63、相關數據是根據153153的產品投入表合并縮表后得出,其中房地產部門不僅包含狹義的房地產業,還包含建筑業下的住宅房屋建筑、建筑安裝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服務3項;基建部門不僅包含廣義基建的三個行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還包含建筑業下的體育場館和其他房屋建筑,鐵路、道路、隧道和橋梁工程建筑,其他土木工程建筑3項。圖表圖表11:2022 年起水泥價格趨勢性下行年起水泥價格趨勢性下行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注:基期為2009年12月31日,基期價格指數為100點。2 朱晶.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的“內卷化”研究與應對建議
64、J.中國集成電路,2024,33(07):13-18+56.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中國:水泥價格指數:月30%分位點50%分位點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6/25 此外,部分行業此外,部分行業雖沒有實質性陷入“內卷式”競爭,但潛在風險較大,雖沒有實質性陷入“內卷式”競爭,但潛在風險較大,也需予以高也需予以高度關注。度關注。主要有兩類:主要有兩類:一是一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加工業。相關行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加工業。相關行業產能閑置產能閑置問題尚不突出,但行業內已出問題尚不突出,但行業內已出現企業競相壓價,銷售難度快速提升,行業利潤明顯
65、下滑等問題?,F企業競相壓價,銷售難度快速提升,行業利潤明顯下滑等問題。一方面,一方面,以鋼鐵為代表的黑色金屬加工業產能利用率保持在高位。以鋼鐵為代表的黑色金屬加工業產能利用率保持在高位。2024 年黑色金屬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 78.1%,高于歷史平均水平 0.5 個百分點。這主要由于,黑色金屬相較非金屬礦物而言,更多受到基建部門及制造業的影響。近年來財政持續發力,基建投資保持較高增速,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房地產需求下滑對黑色金屬加工業的沖擊,為產能消化提供了時間。不同鋼材產能利用率情況可以較好印證這種“對沖效應”,根據 Mysteel數據,與地產關系密切的螺紋鋼、線材產能利用率在 40%左右的偏低
66、水平,而與基建、制造業關系更緊密的熱軋鋼卷、冷軋鋼卷、中厚板的產能利用率基本在 80%左右。另一方面,另一方面,鋼鐵企業利潤下滑明顯,企業粗放、低水平地追求規模效應,靠打“價鋼鐵企業利潤下滑明顯,企業粗放、低水平地追求規模效應,靠打“價格戰”搶市場,格戰”搶市場,銷售難度加大,“內卷式”競爭已現端倪。銷售難度加大,“內卷式”競爭已現端倪。黑色金屬加工業是毛利率下滑幅度最大的制造業行業,規上企業近三年毛利率均值為 4.5%,而歷史平均水平為 7.0%。同時,鋼材價格持續走低,2024 年 12 月中國鋼材價格綜合指數處在 2005 年以來的 20%分位點以下(如圖表 12 所示)。根據中國鋼鐵工
67、業協會統計,2024 年 1-7 月份,47 家鋼鐵企業主業虧損,其中產能增加的有 16 家,庫存增加的有 15 家,應收賬款增加的有 14家,這些企業違背了行業“三定三不要”的規則,即以銷定產、以效定產、以現定銷,以及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的原則,帶來了行業惡性競爭。二是生物醫藥制造業二是生物醫藥制造業。相關行業銷售難度并沒有顯著改變,但行業本身競爭激烈且相關行業銷售難度并沒有顯著改變,但行業本身競爭激烈且階段性階段性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根據前文對于銷售難易程度的描述,我們觀察到生物醫藥行業銷售難度似乎沒有顯著提升,銷售費用率下滑速度
68、遠超毛利率下滑速度,這主要是由于生物醫藥行業自身行業特質所致。一方面,生物醫藥行業屬于高銷售費用率行業,本身壓降空間較大?;瘜W制藥、中藥及醫藥商業等細分行業均將大量資金花費在廣告和學術推廣上。近三年規模以上醫藥企業銷售費用率均值為 16.5%,位居制造業各細分行業的首位,主流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率更是在 40%以上,遠超其他消費品行業。這既加重了群眾和醫?;鹭摀?,助長了行業不正之風,也制約了醫藥衛生產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帶量采購、醫保限價等政策,疊加大規?!搬t療反腐”,在擠掉藥品價格水分、減少行業灰色收入的同時,也改變了生物醫藥企業的營銷模式。也就是說,也就是說,受受生物醫藥行業生物醫藥行
69、業特質和行業政策影響,特質和行業政策影響,銷售難易程度銷售難易程度指標沒有充分反映生物醫藥行業的競爭程度。指標沒有充分反映生物醫藥行業的競爭程度。事實上,生物醫藥行業的企業集中度較低,事實上,生物醫藥行業的企業集中度較低,產能閑置產能閑置問題突出,仍然存在陷入“內問題突出,仍然存在陷入“內卷式”競爭的潛在風險。卷式”競爭的潛在風險。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最高的 4 家企業占比僅為 18.5%(三季報數據);同時企業存在同質化競爭問題,產能利用不足,如目前我國創新藥研發均集中在 PD-1 等熱門靶點上。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7/25 圖表圖表12:鋼材價格綜合指數
70、處于歷史低位鋼材價格綜合指數處于歷史低位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注:中鋼協以1994年4月中國鋼材價格水平作為基準100點。圖表圖表13:第三象限的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的問題第三象限的行業存在“內卷式”競爭的問題 資料來源:粵開證券研究院整理 注:為美化圖表,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各大類行業的全稱進行了簡化,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簡化為“計算機電子”,507090110130150170中國: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月20%分位點50%分位點銷售難度較低銷售難度較低銷售難度較高銷售難度較高產能閑置問題突出產能閑置問題突出產能利用充足產能利用充足非金屬礦物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黑
71、色金屬黑色金屬石油加工石油加工化學纖維化學纖維造紙造紙化學原料化學原料農副食品農副食品汽車汽車電氣機械電氣機械紡織紡織有色金屬有色金屬金屬制品金屬制品食品食品木材加工木材加工計算機電子計算機電子文教工美文教工美印刷印刷紡織服裝紡織服裝皮革制鞋皮革制鞋家具家具生物醫藥生物醫藥儀器儀表儀器儀表專用設備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通用設備通用設備酒水飲料酒水飲料煙草煙草存在“內卷式”競爭的行業“內卷式”競爭潛在風險“內卷式”競爭潛在風險較大的行業較大的行業“內卷式”競爭潛在風險“內卷式”競爭潛在風險較大的行業較大的行業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8/25 鐵路、船舶、航
72、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簡化為“交通運輸設備”等等。三三、“內卷式”競爭的“內卷式”競爭的成因成因 回望過去,中國經濟逐步騰飛的過程與企業間、地方政府間激烈的競爭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在一步步探索中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目標,引入了競爭機制,中國經濟才實現了增長奇跡,從“一窮二白”發展到“百業興旺”。過去數十載,企業的競爭絲毫不遜于當下,“狼性文化”成為盛極一時的企業價值觀,與中國人民吃苦耐勞的天性渾然天成地耦合在一起,推動著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交替出現,推動著經濟在一個良性循環中不斷向前發展。彼時,競爭是與效率、奮進、希望捆綁在一起的,而不是與內耗、低效相掛鉤。因此,近幾年“內卷式”競
73、爭的出現,并非是企業個體變得更加逐利所致,其背后有深刻的宏觀經濟背景,受經濟周期變化、體制機制問題和技術發展規律綜合影響。(一)(一)經濟周期層面,經濟周期層面,短期面臨需求不足和供需錯配問題,長期面短期面臨需求不足和供需錯配問題,長期面臨經濟發展范式轉變臨經濟發展范式轉變 1、短期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短期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國外需求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國外需求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以及部分行業,以及部分行業的供需錯配導致“內卷式”競爭出現。的供需錯配導致“內卷式”競爭出現。其一,其一,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物價低迷。,物價低迷。2024 年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10.6%,連續三年負增
74、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 3.5%,低于 2019 年約 8%的增長水平。內需不足進而引發物價持續低迷,反過來再次影響經濟。物價水平偏低不僅影響企業營收和利潤;還加劇居民觀望情緒,直接抑制消費;更導致實際利率抬升,使得居民、企業等微觀主體將資金用于提前還債,而不是消費、投資。其二,其二,國際循環不暢,國際循環不暢,外需不穩,外需不穩,壓縮壓縮企業海外市場空間企業海外市場空間。近年來,雖然我國出口保持較高增速,但主要是搶出口、以價換量等因素所致。2024 年我國美元計價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 5.9%,而出口價格持續走低,全年出口價格增速跌幅在 5%以上,較 2023 年2%左右的跌幅有所擴大
75、(如圖表 15 所示)。中國想要持續憑借“世界工廠”的地位獲得中國想要持續憑借“世界工廠”的地位獲得全球化紅利的難度不斷提升,海外市場對中國產品的承接能力和意愿實質在下降。全球化紅利的難度不斷提升,海外市場對中國產品的承接能力和意愿實質在下降。特別是中美關系已從“供需互補”轉向“需求爭奪”,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實質上就是試圖通過貿易壁壘排擠中國供給,將其國內需求還給美國供給。這一過程中,海外布局滯后的企業,產能全部要在國內消耗,市場空間被極大的壓縮,更容易出現“內卷式”競爭現象。其三,部分其三,部分新興產業新興產業還還存在供需錯配存在供需錯配的的問題。問題。一方面,新興產業的需求仍在培育期,由于
76、技術仍未穩定、配套措施仍不完善等原因,當前需求釋放較緩慢。例如,新能源汽車存在里程續航焦慮,光伏發電的高波動性會對電力系統穩定供能造成風險,鋰電池在安全性、循環壽命、能量密度等方面仍有待繼續改進提升。另一方面,2020 年前后,國內經濟復蘇、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出口中高速增長等因素支撐下,鋰電、光伏等新興產業產能擴張較快。需求需求緩緩慢釋放慢釋放,但供給,但供給快速擴張快速擴張,導致導致短期內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問題。短期內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問題。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19/25 圖表圖表14:2024 年居民平均消費傾向年居民平均消費傾向仍未恢復至仍未恢復至 2019 年
77、水平年水平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圖表圖表15:出口出口“以價換量”的特征較為明顯“以價換量”的特征較為明顯 資料來源:Wind、粵開證券研究院 2、長期看,中國經濟正經歷兩大轉變,天然帶來階段性的供需矛盾。長期看,中國經濟正經歷兩大轉變,天然帶來階段性的供需矛盾。供需問題是中短期問題,是經濟增速換擋帶來的結果;而增速換擋背后是投入結構和增長范式等長期問題。簡言之,簡言之,“內卷式”競爭“內卷式”競爭表面上是表面上是供需失衡所致,供需失衡所致,實質實質是因為中是因為中國經濟正面臨要素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兩大深層次轉變。國經濟正面臨要素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兩大深層次轉變。一是要素結構轉
78、變,一是要素結構轉變,從勞動相70.15%65.89%68.61%66.53%68.33%68.32%63%64%65%66%67%68%69%70%71%居民平均消費傾向-15%-10%-5%0%5%10%15%20%25%出口價格總指數:同比出口數量總指數:同比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0/25 對過剩變為資本相對過剩;二是經濟增長動能二是經濟增長動能、發展模式、發展模式轉變,轉變,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產業主體從房地產變為新質生產力,相應地發展模式從投資拉動模式轉向消費、創新驅動模式。其一,其一,要素結構轉變要素結構轉變是最重要的變化是最重要的變化,勞動與資本關系
79、及其變化是貫穿中國經濟勞動與資本關系及其變化是貫穿中國經濟增增長長問題的主線問題的主線。過去我國勞動力相對過剩,資本較為稀缺;市場化改革下,充沛的勞動力資源得到解放,并開始流動(農村勞動力進城),形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和動力。低廉勞動力的成本優勢,疊加全球化資本流動,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同時廣大勞動力背后是千千萬萬個青壯年的購房置業需求,房地產市場得以快速發展?;乜粗袊浕乜粗袊洕鲩L之路,正是在引進外資的同時,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進而開啟的工業化、城鎮濟增長之路,正是在引進外資的同時,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進而開啟的工業化、城鎮化之路;走的是“市場換技術”“勞動換資本”的路徑?;?;
80、走的是“市場換技術”“勞動換資本”的路徑。然而然而 2010 年前后,勞動和資本的關系發生逆轉,勞動變得相對稀缺,資本出現過剩。年前后,勞動和資本的關系發生逆轉,勞動變得相對稀缺,資本出現過剩。從勞動看,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 年勞動人口占比達到 74.5%的峰值,其后開始下降;近年來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也開始下降,總人口連續三年負增長。從資本看,資本邊際收益率持續遞減,近年來中國資本積極出海實質是資本相對過剩的一種體現。當勞動力和總人口下降、老齡化率上升,需求自然下行;而資本相對過剩則導致生產能力過剩。整體看,要素結構變化天然會導致“階段性”需求不足、供給整體看,要素結
81、構變化天然會導致“階段性”需求不足、供給相對過剩的問題;而收入分配結構調整速度較慢,跟不上要素結構轉變,使得階段性供相對過剩的問題;而收入分配結構調整速度較慢,跟不上要素結構轉變,使得階段性供需矛盾持續存在。需矛盾持續存在。其二,其二,在要素結構發生轉變的基礎上,經濟增長動能、經濟在要素結構發生轉變的基礎上,經濟增長動能、經濟發展發展模式亦發生轉變模式亦發生轉變,轉型的陣痛也表現出階段性需求不足的特征。轉型的陣痛也表現出階段性需求不足的特征。經濟增長動能和經濟發展模式是一體兩面的關系。過去,房地產是“工業之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同時土地財政、基建投資等與房地產深度捆綁,催生了中國獨有的
82、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形成了“房地產繁榮地方財力提升基建開支加大營商環境優化招商引資加速地價提高”的正向循環。然而隨著要素結構發生逆轉,過去的經濟增長動能和經濟發展模式無以為繼,產生資源錯配、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勢在必行。既然是轉變,必然產生摩擦。房地產行業和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截然不同,產業轉型帶來摩擦性失業,進而對居民就業、收入產生沖擊,也造成需求不足的問題。(二二)制度和政策層面制度和政策層面,地方政府干預行為扭曲了市場進入成本,地方政府干預行為扭曲了市場進入成本,制約了市場出清功能制約了市場出清功能 其一,其一,短期政績考核機制下短期
83、政績考核機制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出于“政績宣示”等動機,出于“政績宣示”等動機,以零和博弈思維以零和博弈思維開展橫向競爭,以稅收優惠等差異化政策開展招商引資的“逐底競爭”開展橫向競爭,以稅收優惠等差異化政策開展招商引資的“逐底競爭”,扭曲行業進入成,扭曲行業進入成本,助推本,助推產業資本的無序擴張。產業資本的無序擴張。地方政府圍繞 GDP 增長而開展的錦標賽機制,決定了地方政府具有內在動力去招商引資,且往往會采取稅收、補貼等優惠政策。同時,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符合中央政策鼓勵方向,成為各地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地方政府可能通過積極發展相關產業來展示其對上級指示的貫徹落實,從而在政績考核中獲得優勢。這
84、就導致各地區在新興產業領域同質化布局、重復建設,嚴重扭曲了行業的進入成本,加劇了產業資本的無序擴張,引發“內卷式”競爭。其二,地方保護主義其二,地方保護主義與與破產破產重整重整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等問題,影響產業出清的速度,使得供,影響產業出清的速度,使得供需矛盾無法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自發調節。需矛盾無法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自發調節。理論上,出現階段性產能過剩等問題后,市場會自發出清經營不善的企業以達到供需再平衡。但相關企業可能是地方納稅大戶,或關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1/25 系地方就業問題,或是上市公司與政績宣傳掛鉤,因此政府可能會通過各種手段維系這類企業的
85、存活空間,如進行補貼或開列采購目錄等,導致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失效。同時,我國破產重整制度仍不健全,法院受理企業破產重整的條件苛刻、立案審查規則不明等問題導致企業破產意愿低、破產難度大,制約了產業重組出清的速度。其三,其三,生產地原則稅制、建設型財政支出結構、歧視性土地定價等政策,進一步加生產地原則稅制、建設型財政支出結構、歧視性土地定價等政策,進一步加劇供需失衡問題,引發“內卷式”競爭。劇供需失衡問題,引發“內卷式”競爭。例如,我國采用的是生產地稅收原則,即企業注冊地、生產地在哪里,稅收就在哪里。這導致地方政府過于重視供給和生產,而對需求的關注不足,從而引發供需失衡。如果按照消費地原則征稅,地
86、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將從招商引資轉變為改善消費環境的競爭。(三三)技術發展技術發展層面層面,技術創新跳躍式技術創新跳躍式發展規律,天然導致結構性發展規律,天然導致結構性產能過剩,新興產業尤其突出產能過剩,新興產業尤其突出 技術創新過程往往具有不連續性和間斷性,主導技術的突破呈現跳躍技術創新過程往往具有不連續性和間斷性,主導技術的突破呈現跳躍式式發展規律。發展規律。主導技術產生之前,往往存在不確定的多種技術路線,企業為了應對技術變革帶來的沖擊,會“多線押注”,增加投資擴展產能。如生產三元電池的企業,也會進行鈉電池、固態電池的布局。一旦新主導技術出現,舊技術路線的投資可能會甚至失去成本效益,從而形成無
87、效或低效產能。企業現有的生產線可能尚未投產或回本便已落后,這些生產線又無法改造為先進生產線,于是企業便只能新建生產線,從而導致落后產能難以淘汰、先進產能持續新增、總產能不斷擴張。新興產業技術迭代周期更快,由技術路線轉換引發的結構性供需矛盾表現更為突出,新興產業技術迭代周期更快,由技術路線轉換引發的結構性供需矛盾表現更為突出,這也是為什么這也是為什么“內卷式”競爭在“內卷式”競爭在計算機電子、汽車制造等與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行業出計算機電子、汽車制造等與新興產業重疊度較高行業出現的原因?,F的原因。如光伏行業,TOPCon 成為目前主流技術不過三年時間,它取代的是此前的PERC 技術,而更新的 HJ
88、T 技術已經在快速發展。HJT 技術是低溫工藝,而 TOPCon 是高溫工藝。一旦 HJT 技術完成大規模產業化,那么 TOPCon 技術相關產線將快速淪為“過剩產能”。四四、如何如何整治整治“內卷式”競爭?“內卷式”競爭?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本質,是對當前宏觀經濟中所存在一些問題進行“對癥下藥”。(一)(一)短期內短期內加強逆周期調節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全方位擴大內需;長期內推動;長期內推動收入分配結構優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收入分配結構優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 從宏觀經濟因素看,從宏觀經濟因素看,“內卷式”競爭“內卷式”競爭是由于內需不足、物價低迷等短期問題所致,發是由
89、于內需不足、物價低迷等短期問題所致,發生在要素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長期轉變的過程中,因此需要長短兼顧,綜合施策。生在要素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長期轉變的過程中,因此需要長短兼顧,綜合施策。1、短期看,要短期看,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力度,提振消費需求,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加強逆周期調節力度,提振消費需求,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一是一是可通過適當的財政補貼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并擴圍至服務消費。二是二是財政政策應考慮從以投資為主轉向投資與消費并重,加大對特定群體的補助和支持,以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并提振消費。三是三是加強新興產業供需適配度,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擴大場景應用等方式
90、,加速釋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2/25 放新興產業的需求。如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充分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有效提振光伏和儲能的裝機需求。2、長期看長期看,要要推動收入分配結構優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收入分配結構優化,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適應要素結構、經濟,適應要素結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發展模式的轉變。一是一是進一步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勞動報酬占比,提高居民部門收入占比。1)堅持并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勞動收入依靠就業,就業不穩,則收入提高無從談起。如鼓勵以創業帶
91、動就業;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范圍,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建立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推進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進而擴大再就業。2)財政支出結構向“勞動”傾斜。降低財政供養人員和基建支出比例,支出結構從以“物”為主走向以“人”為主。二是二是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破除土地、資本、勞動力、數據等要素資源流動中存在的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現象。1)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穩定農民工預期,提高其邊際消費傾向;2)推動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3)在保證安全性基礎上,加大政府數據開放力度,降低數據市場的行政壟斷程度。(二二)優化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改革行業自律機制優化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改革
92、行業自律機制 1、地方政府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從比拼優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地方政府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從比拼優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營商環境創“改革高地”轉變,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長效合理的經濟發展政策。營商環境創“改革高地”轉變,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長效合理的經濟發展政策。一是一是要把更多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指標融入考核體系當中,把追求高質量發展作為基本準則,應綜合考慮產值、附加值、科技投入、專利轉化率、產業鏈韌性等多維度指標。二是二是要加緊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1)落實落細發改委 2024 年 12 月發布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相關要求,規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
93、引資政策,避免低層次重復建設。2)推動國務院 2024 年 6 月發布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法規政策的執行到位,或可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效果大督查行動。2、改革行業自律機制、改革行業自律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協調器”的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協調器”的作用。一是一是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和規則,規范市場行為,形成廣泛共識,遏制惡性競爭。二是二是通過鼓勵企業開展差異化競爭,找準自我定位,增強核心優勢,開辟新賽道,進入高水平競爭狀態。如福耀玻璃是差異化競爭的典型案例,其專注于生產汽車玻璃,避免了在建筑玻璃領域卷價格,目前其汽車玻璃市場占有率在全球超 30%,中國 60%以上,2023 年凈利潤 56
94、億元,成為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3、鼓勵引導地方政府、國央企做好表率作用,積極落實中央精神,響應行業協會的鼓勵引導地方政府、國央企做好表率作用,積極落實中央精神,響應行業協會的倡議。倡議?,F實中,行業協會制定了行業參考價,但由于缺乏硬約束,不少企業并不采納。同時,部分國央企采購方,仍延續低價中標的思維,忽視產品性價比,對行業協會的問詢監督態度淡漠,助長行業“內卷式”競爭的氛圍。例如,2024 年 11 月,新疆電力巴州發電公司就國能巴州抽水蓄能項目配套博湖縣60 萬千瓦光伏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項目進行了招標,招采信息中明確設置了 0.6313 元/瓦的最高投標限價。而光伏協會通過嚴格論證、廣泛調
95、研得出的 11 月光伏組件最低成本(含必要最低費用)為 0.69 元/瓦。光伏協會向新疆電力巴州發電公司制發了風險提示函,但并未收到任何回復。之后中標公告顯示,中標企業報價均低于 0.6313 元/瓦。這一事件中,投標企業報出遠低于骨干企業,甚至行業參考價的價格,本身是“內 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3/25 卷式”競爭的行為;但采購方設置低于行業標準的最高限價,同時忽視技術和實力差別選擇報低價企業中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行業“內卷”之風,應予以重視并糾正。(三三)根據不同行業技術發展規律,分類施策進行供給側引導,并根據不同行業技術發展規律,分類施策進行供給側引導,
96、并加大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 1、對于傳統產業而言,提高技術標準,嚴控新增產能,鼓勵企業進行錯峰生產或自、對于傳統產業而言,提高技術標準,嚴控新增產能,鼓勵企業進行錯峰生產或自愿減產。愿減產。一是一是對于水泥等啟停成本低的行業,可進一步落實錯峰生產等安排;對于鋼鐵等啟停成本高的行業,鼓勵企業進行自愿減產。水泥生產過程是固態煅燒,可實現低成本的動態生產調整,等夠開展錯峰生產;而玻璃、鋼鐵的生產過程處于液態熔融狀態,開窯點火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動力升溫,停窯要解決降溫等問題,窯爐通常會連續生產 8-12年,更適合鼓勵其進行冷修技改,進而減產限產。二是二是堅持標準引領、有序提升,
97、提高生產、技術、安全、能耗、環保、質量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水平,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能結構優化。2、對于新興產業而言,技術迭代速度快,天然易產生結構性供需矛盾,、對于新興產業而言,技術迭代速度快,天然易產生結構性供需矛盾,不宜采取“大不宜采取“大刀闊斧”的行政干預刀闊斧”的行政干預;應應提高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周期,才能提高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周期,才能引引致致增量需求增量需求,同時同時支持行業支持行業進行進行并購重組,暢通市場并購重組,暢通市場化化退出機制,給予更多時間和空間。退出機制,給予更多時間和空間。一是一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98、。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稅收優惠、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二是二是支持企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1)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參與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科研項目。2)鼓勵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共性技術平臺面向專精特新企業開放儀器設備資源。3)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參與重點產品的研發過程等。三是三是支持企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設立專業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并向企業開放。四是四是支持龍頭企業對問題企業并購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規?;?、集約化經營,改善供求關系,防止“
99、內卷式”競爭。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4/25 分析師簡介分析師簡介 羅志恒,2020 年 11 月加入粵開證券,現任總裁助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證書編號:S0300520110001。原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士、碩士,北京大學博士,2021 年 7 月加入粵開證券,現任資深宏觀分析師,證書編號:S0300523070001。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在執業過程中恪守獨立誠信、勤勉盡職、謹慎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
100、。本報告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接收到任何形式的報酬。與公司有關的信息披露與公司有關的信息披露 粵開證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編號:10485001。本公司在知曉范圍內履行披露義務。股票投資評級說明股票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分為股票投資評級和行業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標準股票投資評級標準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公司股價的漲跌幅度相對同期滬深 300 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為:買入:相對大盤漲幅大于 10%;增持:相對大盤漲幅在 5%10%之間;持有:相對大盤漲幅在-5%5%之間;減持:相對
101、大盤漲幅小于-5%。行業投資評級標準行業投資評級標準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行業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相對同期滬深 300 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為:增持:我們預計未來報告期內,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基準指數 5%以上;中性:我們預計未來報告期內,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基準指數-5%與 5%之間;減持:我們預計未來報告期內,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基準指數 5%以下。宏觀深度宏觀深度請務必閱讀最后特別聲明與免責條款 25/25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本報告由粵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客戶及風險承受能力為穩健型、積極型、激進型的普通投資者客戶(以下統稱客戶)提供。若您并非上
102、述類型的投資者,請取消閱讀,請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究報告中的任何信息。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公開信息和資料,但本公司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亦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可隨時更改報告中的內容、意見和預測,且并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的通知。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詢價,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
103、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本公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本公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系,并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系后通知客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作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須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粵開證券研究”,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意愿的引用、刪節和修改。如因侵權行為給本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本公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公司并不對其他網站和各類媒體轉載、摘編的本公司報告負責。合法取得本報告的途徑為本公司網站及本公司授權的渠道,非通過以上渠道獲得的報告均為非法,本公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聯系我們聯系我們 廣州市黃埔區科學大道 60 號開發區控股中心 19、22、23 層 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 377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