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組委會&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2025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8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組委會&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2025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88頁).pdf(8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C O N T E N T S目 錄 政策引領提振消費,食品行業首當其沖 經濟發展結構優化,供需改善任重道遠 社會環境改善民生,體驗升級持續強化 技術升級技術融合,綠色助推產業落地中國食品行業應對挑戰,首當其沖前言0102C O N T E N T S 多元渠道新變革渠道強化,品牌重塑新生態 精準營養新產品中西合璧,認知構建新營養 情緒價值新場景心理健康,食品療愈新機遇 關鍵人群新機遇“一老一小”遇到“一近一遠”信息智能新體驗智能化助推美味與營養,食品個性體驗加速 食飲綠色新革命產業鏈全面升級,帶動低碳生活理念傳播食品消費趨勢融合創新,應對變革結語1483全國糖酒商品交易
2、會始于 1955 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型專業展會之一,是食品飲料企業全年謀篇布局的戰略出發點,是集“成交大平臺、行業風向標、城市會客廳、粉絲狂歡節、品牌催化劑、生意搖錢樹”六大價值于一身的“現象級”盛會。2025 年是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的 70 周歲生日,也是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的第 5 年。5 年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聯合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淘天集團、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密切關注著中國食品產業的消費變化,緊跟時代發展,持續提升內容的行業引領作用。當前,全球食品酒類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食品消費市場,2024 年中國食品酒類行業規模已達到 11.71 萬億元,同比增長
3、 3.75%,連續三年保持穩健增長。消費升級、技術迭代、渠道革新與 Z 世代崛起,各類創新為中國食品行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仡欉^去的 4 年,我們看到 2021 年疫情催化下的健康意識和渠道變革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2022 年,疫情持續性的影響帶來消費降級與健康升級加速碰撞并引發了行業的轉型挑戰。2023 年,食飲行業的消費信心逐步修復,回歸線下后,新的消費場景帶來了刺激性的新機遇。2024 年,消費者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產品創新后,理性回歸與技術強化碰撞又一次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挑戰??聪?2025 年,正如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首要任務一樣,“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
4、內需求”,刺激消費正在成為全中國的一大核心命題與機遇,而“民以食為天”,在刺激內需的這條路上,中國的食品消費市場也必然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過完春節過春糖,我們能夠感受到中國食品消費市場的蓄勢待發?;貧w創新本質,聚焦“多元渠道、精準營養、情緒價值、人群轉型、智能體驗、綠色革命”等多個方向,我們能夠洞察到行業的方方面面都在釋放出更加積極活躍的信號。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結合六大核心趨勢,深度分析、全面洞察,力爭為中國食品產業發展注入前瞻新動能。前言PAGE 01政策引領提振消費,食品行業首當其沖經濟發展結構優化,供需改善任重道遠社會環境改善民生,體驗升級持續強化技術升級技術融合,綠色助
5、推產業落地中國食品行業應對挑戰,首當其沖PAGE 0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政策引領提振消費,食品行業首當其沖2025 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最新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 2024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工作部署,將提振消費放在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的首位。從統計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到當前“提振消費”的挑戰,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相比于 2023 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 4.3 個百分點,2024 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這一數據為 2.2 個百分
6、點。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提振消費”政策的深化落地也成為了拉動宏觀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3 月 16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印發公開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針對性解決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的行動總方針,部署了城鄉居民增收促進等 7 項行動和配套的完善支持政策,共計 30 項重點任務,從方方面面體現出政府促進消費的決心?!按罅μ嵴裣M、提高投資效益”成為核心關鍵,通過收入分配改革釋放潛力、新業態創造需求、財政工具精準支持,推動消費從“恢復性增長”轉向“結構性升級”。提振消費的政策目標不僅
7、僅在于維持短期經濟穩定,更在于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長遠戰略。PAGE 0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一直以來,食品消費都是中國消費者消費的關鍵支出?!懊褚允碁樘臁?,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 年,我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資產就已經占到了全部規上工業的 4.7%,完成了占比 6.6%的收入,實現了占比 8.7%的利潤,對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食品工業在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措施助力下,保持總體平穩健康發展。生產、消費、利潤均保持穩定增長,增速比上年也有一定程度的加快,投資繼續保持兩位數高增長,但食品價格和營業收入呈現小幅下降,也反映了食品行業在消費層面仍存在諸
8、多挑戰。但面對挑戰,集合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內容,深度展望 2025 年,我們也可以從政策當中看到中國食品消費新的一年可以結合的諸多創新機遇。在消費產品層面,結合農民增收,方案進一步強調了持續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促進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消費,強化消費品牌引領,鼓勵優質“首發經濟”的同時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在消費服務層面,方案強調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支持服務消費的場景創新、業態融合、產業聚集,提升餐飲服務和地方特色餐飲的發展,加速購物、餐飲等社區居民服務的打造。在消費場景層面,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
9、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推動冰雪消費、發展入境消費,鼓勵各地區對促銷活動、社區集市、戶外展示、招牌設施設置等簡化審批流程,實行即報即辦。PAGE 0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誠如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所強調的“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有理由相信,食品產業的消費升級,也必然成為當下的核心主題。而這樣的升級絕不只是單純的產品升級迭代,它是融合了“渠道、營養、情緒、人群、體驗、綠色”等多個方面的體驗升級,也只有回歸聚焦“人”的需求,才能實現真正的突破。經濟發展結構優化,供需改善任重道遠2024 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
10、 1349084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5.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比上年增長 3.5%;第二產業增長 5.3%;第三產業增長 5.0%。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2.2 個百分點(比上年下降 2.1 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1.3 個百分點(比上年下降 0.2 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1.5 個百分點(比上年增長 2.1 個百分點)。2020-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103486811738231234029129427213490842.38.63.15.45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
11、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20202021202220232024國內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PAGE 0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聚焦食品產業供給端,2024 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 4.1%(增加值增速為扣除價格因素),增速較上年加快 2.9 個百分點,比規模以上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低 1.7 個百分點,增長基礎仍有待加強。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5.8%、4.8%,農副食品加工業比上年增長 2.2%,低于食品工業平均水平。食品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 5
12、.7%,自 2021 年以來,食品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已經有了連續 4 年的持續下降。同時,對比營收我們也可以看到,4.3 萬家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降低 0.2%,增速較上年減少 2.7 個百分點,和全部工業 2.1%的增速比較,低了 2.3 個百分點。食品工業營收增速連續 4 年走低,甚至出現少見的負增長,營收增長亟待改善。2020-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390514438352436449467098483345-4.112.2-0.473.5-10-50510152025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202020212
13、022202320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比上年增長(%)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不過從消費端來看,食品行業仍然有著穩固的需求支撐。2024 年我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 億元,比上年增長 3.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增長 3.2%;餐飲收入增長 5.3%?;旧铑惡筒糠稚夘惿唐蜂N售增勢較好,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長 9.9%,高出社零增速 6.4 個百分點,飲料類增長 2.1%,煙酒類增長 5.7%,3 類商品合計占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的 17.5%。全國網上零售額 155225 億元,比上年增長 7.2%,食用類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6.
14、0%,網絡購物作為食品消費市場增長動力源的態勢持續鞏固。淘寶天貓數據顯示,2024 年,淘寶天貓食品生鮮板塊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 9.41%。從成交額來看,酒、休閑零食、糧油速食、乳飲沖調、茶、溫層食品、水果、水產海產、牛羊禽肉類、餐飲美食卡券位居前十位。PAGE 0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2023-2024年天貓食品生鮮增長TOP20類目2023年2024年數據來源:淘天集團從價格上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到食品產業供需之間仍然存在結構性差異。2024 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0.2%,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下降 0.6%,成為拉低 CPI 漲幅的主要因素。全年食品價格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2.1
15、 個百分點,比上年擴大 0.3 個百分點。上半年,食品消費價格持續負增長,過了 6 月份,開始逐步回升,9 月份達到峰值后指數逐步下降,12 月份又出現負值。食品出廠價格指數全年處在負值區間。同樣的壓力也反映在進出口領域,2024 年,我國全年食品進出口合計 1.9 萬億人民幣,同比減少 4.7%。其中,出口同比增長 4.7%;進口同比下降 8.1%,貿易逆差比上年減少 1470.5 億元。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8411元,30%1521元,5%6263元,22%1547元,6%3976元,14%3189元,11%2547元,9%773元,3%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
16、教育娛樂文化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PAGE 07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即便是面臨著結構性的挑戰壓力,我們仍然能從投資等角度看到中國食品產業的信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 3.2%,制造業投資增長 9.2%。食品工業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 18.0%、22.9%、18.0%,均保持兩位數增長,高于制造業 9.2%的平均增長水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食品產業的信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制造業投資增長政策引領3.2%9.2%農副食品加工業投資同比增長
17、18.0%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8.0%食品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9%展望 2025,食品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在于如何通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來改善當下的供需關系。從核心三大類營業收入和利潤比例分布我們也能看到,以初級產品粗加工為主的農副食品加工業占比持續下降,食品制造業和酒飲料及精制茶制造業占比持續上升。如何與新的現代食品技術接軌實現創新突破,如何實現高質量的供給與產品升級迭代,都必將成為食品行業構建新發展的核心關鍵。PAGE 0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社會環境改善民生,體驗升級持續強化國家統計局 2024 年公布數據顯示,2024 年年末,全國人口數量為 14082
18、8 萬人,人口數量已經連續 3 年出現負增長。從人群結構來看,當前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經上升至 15.6%,統計預計在2032 年左右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2024 年中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規模約占全球老年人口的 26.4%,大致每 4 個老年人口中就有 1 個是中國人,且中國的老齡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對比國際,德國從深度老齡化到超級老齡化用了 36 年、法國用了 28 年、日本用了約 11 年,而按照當前的發展態勢,預計中國將在 10 年左右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社會層面的整體老齡化將持續給社會帶來挑戰。另一方面,2024 年全國結婚登記 610.6 萬對,較 2023 年減少 15
19、7.6 萬對,降幅為 20.5%。不過,伴隨堆積的生育意愿和龍年生育偏好,去年人口出生率全年為 6.77,成為了近 8 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首次正增長。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24對中國人口預測的生育率參數也相較之前的版本反映了某種程度上的樂觀,對國內長期生育率走勢預測也逐步提升,該參數 2024 年的預測為 1.01,到 2100年該預測為 1.35。伴隨生育政策進一步的積極改變。全社會也已經開始高度關注人口問題,從“放開三孩”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減輕家庭負擔”,各類政策支持也愈加明確。從社會層面的老齡化和少子化等相關問題加劇,代際變遷將成為社會層面深刻影響當前消費趨勢的一大關鍵因素
20、。2020-2024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3.89%64.72%65.22%66.16%67%20202021202220232024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PAGE 09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同時,伴隨人口的代際變遷,我國的城鎮化率仍然在穩步提升,2024 年末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 67%,比 2023 年末提高了 0.84 個百分點。在城鎮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人口流動規模持續擴大,流動趨勢明顯。伴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未來人口在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當中的流動也或將加速。除了人群代際和場域的變化之外,伴隨“2030 年健康中國”規劃的
21、實施深化,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公共認識也在持續提升。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 2 月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 年),進一步提到當前我國的食物消費還存在優質食物供給和消費不足、居民合理膳食習慣尚未養成、營養過剩與不足并存等相關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教育部、體育總局、國家中醫藥局等 16 個部門于 2024 年開始推動“體重管理年”三年專項行動,通過加強科學普及和宣傳倡導,提高全民的體重管理意識。這樣的社會變動大結構之下,結合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當中提到的食品消費“一老一小”、服務創新、場景創新,我們也可以洞見,中國食品消費的需求也已經全面從“吃得飽”轉向“
22、吃得好”的體驗升級。2025 年,也必然是相關食品消費需求進一步迸發的關鍵一年。PAGE 1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技術升級技術融合,綠色助推產業落地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2024 年技術研發投入情況來看,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36130 億元,比上年增長 8.3%,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比上年增長 10.5%,占 R&D 經費支出比重為 6.91%。全年授予發明專利權 104.5 萬件,比上年增長 13.5%。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 14 件,相比于2023 年增長了 3.2 件。2020-2024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及其增長速度24393279563
23、0783333573613010.214.610.18.48.305101520253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202021202220232024R&D經費支出(億元)比上年增長(%)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在食品行業研發領域,多種技術融合發展成為近年來食品技術提升的關鍵。2024 年 11 月份,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就聚焦“使命驅動下的食品科技與發展”為主題,公布了“2024 中國食品科技十大進展”。進展中既有淀粉基的食品包裝材料的改進技術,也有對于藥食同源產品鐵皮石斛的分子機制分析。既有微生物蛋白制造的工業化應用,也有
24、 AI 驅動的膳食花色苷穩態加工。從技術的發展當中,我們不難看到,融合發展正在成為食品行業技術創新的加速器。AI 智能技術、智能制造裝備正在深刻改造食品行業。PAGE 1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2024中國食品科技十大進展編號技術進展相關單位1淀粉基先進食品包裝材料性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江南大學2揭示鐵皮石斛多糖靶向腸道菌群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分子機制南昌大學3絲狀真菌微生物蛋白生物制造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江南大學4食品中過敏原高效精準檢測新技術研發創新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5AI 驅動膳食花色苷穩態化加工技術沈陽農業大學6超聲相控陣食品增材制造技術與裝備開發江蘇大學7中國母乳組學隊列研
25、究與產業化應用北京三元食品8高品質食用油與優質餅粕蛋白綠色高效聯產關鍵技術中國農業科學院9基于母乳低聚糖免疫組合物在兒童配方液態奶中的關鍵技術及應用內蒙古蒙牛乳業10果蔬汁超高壓高效殺菌技術裝備創新應用中國農業大學數據來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PAGE 1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2025 年,伴隨著“人工智能+”理念的提出,食品技術正在迎來,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結合人工智能,食品工業或將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的進一步優化。利用相關技術對于食品生產當中的生產要素配置、制造過程調控、安全環保管控、產品智能設計進行改造,必將推動傳統食品制造向深度轉型升級,應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另
26、一方面,結合“大食物觀”發展理念,人工智能技術也能夠加速合成生物領域技術發現與應用的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堅教授在題為“未來食品與生物制造”的報告中也強調“未來食品以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等為技術基礎,核心內容包括資源挖掘、感知技術、精準營養、智能制造和智慧監管,在獲得新資源、開發新技術、建立新體系、創造新需求、形成新業態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仡?2024 年,國內的食品科學發展熱點匯聚在了合成生物、基因測序、食品組分、菌群免疫、食品感官、加工技術、貯藏保鮮等多個領域。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國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術的不斷發展與交叉
27、創新。2025 年,伴隨數智化技術的不斷深入,我們相信也必將有更多的技術突破伴隨產業應用創新而爆發。PAGE 1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多元渠道新變革渠道強化,品牌重塑新生態精準營養新產品中西合璧,認知構建新營養情緒價值新場景心理健康,食品療愈新機遇關鍵人群新機遇“一老一小”遇到“一近一遠”信息智能新體驗智能化助推美味與營養,食品個性體驗加速食飲綠色新革命產業鏈全面升級,帶動低碳生活理念傳播食品消費趨勢融合創新,應對變革PAGE 1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渠道“價性比”成為“硬通貨”渠道品牌功能效應強化定制整合,品牌渠道反推創新 多元渠道新變革渠道強化,品牌重塑新生態在消費
28、分級、場景分化、信息爆炸、技術革新日益顯著的市場環境下,食品消費行業也正經歷一場由技術驅動、需求引領雙向推動的深刻變革。尤其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消費者從被動接收信息轉向主動探索和溯源信息。渠道作為鏈接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核心“場域”載體,也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從單一的商品流通通路升級為創造價值的主體。傳統的渠道模式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融合供應鏈整合、數字化運營、場景化服務、創新性產品、品牌性價值的復合生態體系。PAGE 1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渠道“價性比”成為“硬通貨”在這個“既要又要還要”的消費新時代,食品產品的消費渠道正經歷著脫胎換骨的變化。消費者不再局限于
29、傳統的廣告宣傳、商家推薦等信息來源,而是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等多種途徑,快速、準確地了解到產品的屬性、價格、用戶評價等各種信息。當消費者拿著手機就可以輕松獲得產品的工藝、生產、科普、價格信息的時候,“性價比”的討論變得越來越激烈。而在其背后看不見的戰場上,一場關于供應鏈效率的較量正在上演。PAGE 1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平替”需求背后的性價比思維數據來源:吳曉波頻道報告,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17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盒馬鮮生通過自建 3000 畝云南草莓基地和全國 9 個加工中心,實現了從源頭到終端的全鏈條對于草莓產品的管控。根據公開數據顯
30、示,其草莓運輸損耗率從行業平均的 18%降至 5%,終端售價降低33%的同時還能保證產品糖度穩定在優質區間。正是基于這樣的全新供應鏈體系,其結合消費者體驗需求創新的“草莓盒子蛋糕”實現了成本和品質的雙重突破。這種“價格下降但價值上升”的消費體驗,精準擊中了當代消費者追逐“性價比”的心理訴求,實現首周銷量激增 10 倍,年銷破億,成功將自身渠道供應鏈革新的能量轉化為商業增長的新動能。食品消費的渠道成為了供應鏈整合能力最集中的體現。盒馬草莓盒子蛋糕供不應求終端售價降低首周銷量激增渠道強化33%10倍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盒馬生鮮 APP,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1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
31、勢白皮書同樣的變革在下線城市的零售渠道中也在上演,零食量販店就是最直觀的體現。鳴鳴很忙通過大規模集采和高效供應鏈管理,直接從源頭工廠采購商品,壓縮了中間環節的成本,從而能夠以低于傳統商超和便利店的價格將零食銷售給消費者。鳴鳴很忙憑借 1 元礦泉水、3 元飯團等極致低價商品,以“價格核武器”挑戰傳統便利店,成功實現單店日均銷量提升 30%。今年 2 月,鳴鳴很忙在北京水立方召開“省錢戰略發布會”上,宣布全面落地自有品牌、雙品牌全新升級和 3.0 店型升級的新業態戰略。發布會現場,鳴鳴很忙 30+自有品牌產品也集中亮相,1.9 元的無糖烏龍茶,29.8 元一箱的全脂純牛奶,9.9 元一包的風干牛肉
32、,定價也均低于市場均價。自 2023 年以來,我們能夠看到折扣超市開始興起,量販零食開始集中向折扣超市生態轉變,進一步強化了自身的社區屬性,品類由食品擴充至生活日化,社區超市、省錢超市等概念性命名逐漸豐富,以“價性比”打造自身渠道的核心壁壘。鳴鳴很忙低價產品圖片來源:鳴鳴很忙官方公眾號,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19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與此同時 2024 年現制飲品行業價格競爭也進一步進入白熱化:受到咖啡市場影響,新茶飲品牌也開始集體錨定 10 元價格帶,茶百道、滬上阿姨等品牌通過第三方平臺常態化推行 9.9 元優惠。然而,低價表象之下,實為供應鏈能力的終極較量,2024 年
33、,我們見證了行業供應鏈建設的熱潮。作為平價飲品賽道的領軍者,蜜雪冰城就是以優化供應鏈的方式詮釋極致“價性比”的典范。其通過與君樂寶合作打造“雪王牧場”構建自有原料體系、自主研發半自動咖啡機等智能設備以及完善可覆蓋全國 4900 個鄉鎮的終端配送網絡,系統性打通從原料生產到終端銷售的完整價值鏈。這種垂直整合的供應鏈架構有效化解了低價策略與品質保障的矛盾,成功支撐起 2 元冰淇淋與 4 元檸檬水的超低定價。截至 2024 年底,蜜雪冰城實現了 4.6 萬家全球門店、583 億元年 GMV。這樣的亮眼成績也最終撐起了其千億港元市值的“蜜雪范式”,驗證了系統性供應鏈創新如何將“價性比”與商業可持續改進
34、融合的商業邏輯。蜜雪冰城完整供應鏈,撐起產品超低定價2024年底,蜜雪冰城實現全球門店年GMV渠道強化4.6萬家583億元圖片來源:知乎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2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線上渠道端“性價比”更是成為了幾乎所有食品產品突圍的關鍵。借助天貓聚劃算平臺,烘焙糕點類產品在線上實現了短期的快速爆發??桂I面包 TMIC 近兩月月均增長率 734.45%,黃油糕點 TMIC 近兩月月均增長率 341.50%,無蔗糖點心 TMIC 近兩月月均增長率 184.82%。借力折扣價格優勢,烘焙零食在線上爆發式增長抗餓面包TMIC近兩月月均增長率黃油糕點TMIC近兩月月均增長率
35、無蔗糖點心TMIC近兩月月均增長率渠道強化734.45%341.50%184.82%圖片來源:淘天集團聚劃算平臺,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深刻理解“價性比”背后的“硬通貨”本質,2025 年我們相信會看到更多渠道從單一的價格廝殺中轉向供應鏈效率的系統性優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構建“成本控制-品質保障-規模效應-研發創新”的正向循環,才能建立可持續的渠道競爭力。PAGE 2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渠道品牌功能效應強化值得注意的是,當效率革命重構產業基礎時,另一場轉型也正在渠道端悄然推進傳統渠道商正在向品牌價值的創造者蛻變。隨著零售市場的日益成熟與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經歷過“新零售”洗禮的
36、中國食品消費渠道開始真正構筑品牌價值的護城河。傳統消費渠道逐漸開始擺脫“二房東”的被動、“互聯網+”的悖論,真正開始著眼供應鏈整合之后的自身品牌建設,重塑價值鏈,向“品牌創新者”的戰略角色進階。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胖東來,胖東來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渠道,整個品牌背后所映射的是中國品牌運營邏輯。胖東來作為一個百貨集團,深刻洞察了與中國消費者打交道的邏輯,其生產的食品產品是其構建與消費者日常交流的核心品類。胖東來通過“品質透明化”內核驅動自有產品創新,構建起覆蓋酒類、飲料、休閑零食、烘焙及調味品的五大核心品類矩陣,推出超過 20 款現象級單品。從已“爆紅”兩年多的胖東來“大月餅”;到上線三天就被買爆的
37、胖東來自營飲用天然礦泉水;再到因上市即斷貨而采取限量發售機制的 DL 精釀啤酒,每款產品都成為了其渠道品牌力構建的基石。一個接一個高評價的自營食品產品背后,是胖東來品牌“良心”“自由 愛”理念的貫徹,這使胖東來的自營產品不僅獲得了更高的知名度,也將其背后鏈接的品牌價值轉化為了可持續增長的動力。胖東來自有食品產品矩陣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2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與此同時,盒馬鮮生的自有品牌則走了另外一條不一樣的路線。在完成了供應鏈整合能力的提升之后,盒馬更加聚焦了其所定位的一、二線城市中青年人群,以鮮明的年輕化特征和持續打造創新產品的能力搶占消費者心智
38、。自 2017 年起,盒馬鮮生便開始深耕自有品牌,推出了如盒馬日日鮮、盒馬工坊及盒馬原標等備受用戶喜愛的商品。緊跟當下的食品需求,盒馬將椰子水、紅心蘋果汁、楊枝甘露等傳統產品進行了進一步的創新,借力風味創新,將產品打造成為年輕客群的社交貨幣,將“新鮮、趣味、健康”的品牌特質具象化傳遞給消費者。如今盒馬有機燕麥奶、盒馬石榴云霧綠茶、盒馬香水檸檬鴨屎香茶飲、盒馬 hpp 冷萃金駿眉紅茶、盒馬黃皮云霧綠茶等熱門飲品銷售火爆,貨架上的商品頻頻斷貨。這些自有品牌飲品也憑借其獨特的產品力,成功成為了小紅書爆款。盒馬自營產品火爆全網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除此之外,國際零售巨頭的經驗同樣
39、值得借鑒。根據德勤的數據顯示,在 2023 年,沃爾瑪就有30%的全球銷售額和 50%以上的利潤來自其自有品牌。山姆會員店自有品牌 Members Mark 近兩年上新了 600 款自有品牌單品,幾乎涵蓋所有品類,并貢獻超三分之一營收。一直以來其所定位的“中產生活”目標人群,持續助力其山姆品牌裂變提升,逐步形成了渠道獨特的產品創新邏輯。從 2023 年開始,港人北上深圳逛山姆,也成為了非常典型的渠道品牌力的縮影,實惠的價格疊加過硬的品質,加上持續不斷地自營產品創新能力,徹底改變了消費者對于渠道的認知。PAGE 2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渠道的品牌化在線上平臺,則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加速發
40、生。在剛剛過去的天貓一年一度的閉門會議TopTalk 上,天貓就表示新的一年在會員運營層面,會以天貓為核心,強化搜索和旗艦店的重要性,加強公私域聯動,加強品牌運營。并通過在整個淘系做會員身份的顯示及利益點透傳,新增淘寶搜索、推薦、購物車等公域位置展現品牌會員權益,強化會員心智。同時,天貓將自身的新品創新中心(TMIC)、天貓 U 先、天貓小黑盒全面升級,聚焦“新品”投入,幫助能給出優質供給的相關品牌,實現增長。作為渠道平臺,天貓持續強化自身對于公域流量的掌控能力,將自身的平臺品牌價值與“創新”強捆綁。阿里巴巴旗下農業品牌“一米八”也在做著同樣的子品牌打造計劃,利用自身渠道優勢,打破醬菜不健康的
41、標簽,推出鹽中甜品牌。展開對種植業標準化和產業化的農業新探索,選擇用益生菌破題,在2024 年 9 月發布了一系列活菌產品,小小一盒富含百億活性益生菌的益生菌新醬菜,廣受消費者好評。年貨節期間,“淘寶天貓.尋味山河行”與鹽中甜深度合作,響應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以健康醬菜為引,讓消費者在過年的餐桌上也能感受到鹽中甜產品傳遞的健康飲食理念,讓年味充滿健康與美味。食品產品快速創新的現狀也與線上高速迭代的趨勢吻合,展望 2025,也必然會有更多的創新食品的新品首發走到線上。鹽中甜全線產品圖片來源:淘天集團,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2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越來越多的渠道品牌崛起,不論是
42、自有品牌創新還是渠道品牌助力,我們都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在通過改造供應鏈擁有更高的產品品控能力之后,渠道品牌定位正在幫助渠道快速形成自身的品牌核心價值。未來渠道的競爭也將進一步聚焦產品質量、品牌形象、服務能力與供應鏈管理間的平衡,誰能樹立差異化的優質品牌形象,誰就能進一步放大自身的渠道能量。定制整合,品牌渠道反推創新 在食品消費渠道品牌價值持續釋放的同時,渠道對于終端消費數據的敏銳洞察力,也正在成為品牌渠道反推創新的資本,幫助渠道品牌產品進一步搶占先機。在商品過剩的存量競爭時代,食品生產企業往往受制于自身原有的生產能力,無法實現快速的轉型調整,而渠道運營伴隨數據化的加持,開始實現了從“用戶運營
43、”轉向“需求運營”,以精準滿足細分需求實現破局。頭部渠道品牌通過數據洞察開創產品創新模式,結合用戶服務、場景適配和渠道差異三個維度快速實現創新突破。用戶服務方面,山姆會員店圍繞家庭生活核心需求場景,為家庭消費者定制的 35cm25cm 巨型蝦片,年銷量超 2000 萬包;基于其自身烘焙品類專區,構建差異化,分析消費者喜好數據推出的榴蓮千層蛋糕、瑞士卷等產品,也成為持續爆火的核心單品。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各類零食、量販渠道。結合渠道的用戶受眾多為年輕群體、Z 世代的特點,來伊份針對特通渠道推出面向 15-25 歲 Z 世代的“激脆”品牌,精準把握了年輕人群的“人設型消費”需求。通過薯條、鍋巴、墨魚
44、脆片、蝦條魷魚卷四大產品系列,打造“大膽不另類,獨特不小眾”的子品牌調性。這種精準的人群定位和產品設計,幫助來伊份進一步服務其核心人群需求的同時實現有效增長。人群定制,助力品牌精準打開市場圖片來源:山姆會員小程序,來伊份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2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而在運轉更加迅速的餐飲領域,更加快速的場景適配能力和需求數據整合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絕味鴨脖的“爆一脖發財桶”就是適配場景深化結合全渠道定制的產物。線上,通過與上百位達人合作,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深度種草;同時結合手游 IP 聯動與 AI 技術,成功實現產品營銷破圈。線下,絕味通過將產品與消費
45、場景結合,進一步推動了線下銷量的增長,形成了線上線下的協同效應。春節期間,該系列產品創下 15 億元的銷售紀錄,充分驗證了場景化定制對消費勢能的激發作用。絕味鴨脖發財桶,春節發大財圖片來源:絕味鴨脖官方微信公眾號,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在渠道差異領域,渠道開始進一步借助品牌的能力實現雙贏。渠道的差異化產品,也是品牌食品的差異化創新機遇。溜溜梅就專門針對爆發的渠道需求建立“渠道定制工坊”。通過上下游緊密合作,助力溜溜梅根據不同渠道消費者特性,靈活調整產品規格、包裝設計,實現定制產品開發。其針對以中產人群為主的山姆會員超市共創單品“皇梅”;而針對便利店等創新渠道則開發了乳酸菌水果口味梅凍、貴州酸辣
46、糟糟梅等新產品。在渠道浪潮的推動之下,許多傳統品牌也在加速轉型,香飄飄為了更加貼合零食量販渠道的產品特點,推出了小包裝定制款 Meco 如鮮果茶;歡樂家也根據渠道需求,為零食專營渠道推出不同包裝形式的水果罐頭。PAGE 2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渠道特色,精準定制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同樣,線上渠道的數據化優勢也在這樣的模式當中得到了更有效的體現。江西東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即食魚糜休閑食品的研發、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企業?!昂敏~道”品牌自上市以來,憑借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迅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該公司與阿里巴巴開展緊密合作,利用大數據進行消費者數據
47、洞察,做好爆款、核心品牌款、利潤款、常規款等產品分層,拓展天貓旗艦店、天貓超市、淘工廠、直播等銷售渠道,以站內鏈接銷售為主,輔以站外推廣進行內容引流,拉動了“好魚道”整體銷售,成為即食休閑類產品的熱門產品。2024 年,淘寶天貓平臺成交額同比增長 400%。PAGE 27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渠道共創,產品創新圖片來源:好魚道,中糧營養健康研究整理渠道適配創新模式的核心,就是將渠道通過銷售整合的數據轉化為需求洞察入口,打破傳統品牌食品企業“一刀切”“大規?!钡漠a品生產“幻想”。通過渠道的深度分析和消費特征與用戶畫像的還原,幫助各類食品企業能夠快速形成高度匹配的產品解決方案,滿足日益精
48、細化的消費需求。著眼未來,單一的創新已經很難實現規模效應,只有具備了協同渠道的快速迭代能力,創新的食品品牌才能實現新突破。在這場以渠道為核心的生態重構中,渠道已經進化為融合效率提升、價值創造與智能運營的一套新生態系統。在存量競爭時代,食品企業唯有將供應鏈效率轉化與消費者可感知的價值緊密結合,才能真正突破價格內卷的困局。未來的食品消費市場,既考驗企業“從田間到貨架”的硬實力,更挑戰其“從數據到心智”的軟實力。唯有那些深刻理解渠道變革新的戰略價值,兼具供應鏈掌控、品牌塑造與數據洞察能力的革新者,方能定義未來的市場格局。PAGE 2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在“健康中國 2030 戰略”穩步
49、推進的大背景下,國民營養需求正經歷結構性升級。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價值訴求已從基礎營養供給轉向精準營養干預。正如有人深夜飲咖啡仍能安眠,而有人午后一杯就輾轉難眠;有些人似乎怎么吃都不胖,而有些人卻饑一頓飽一頓體重仍難以為繼。更加個性化的需求不僅重構了產品的創新邏輯,更催生出了以需求驅動、技術賦能、文化融合為一體的創新體系。在老齡化社會加速形成、育兒理念科學化演進與傳統食養現代化轉型的三重動力驅動下,具備中國特色的“精準營養”產業正在逐步構建新的發展范式。適老營養,老年營養新關注精細育兒,兒童食品新增長中西結合,食養理念新潮流精準營養新產品中西合璧,認知構建新營養PAGE 292025 中國食品消
50、費趨勢白皮書適老營養,老年營養新關注我國的老年人雖數量眾多,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老年食品市場開發仍未成熟。針對“銀發族”群體,大多數食品飲料的定位仍聚焦于特殊食品如“保健品”領域,常規食品產品主要以沖調類和無糖類產品為主,而這遠遠無法滿足快速變化的新興市場對于精準營養的需求。隨著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防大于治、滋補食療等理念深入人心,新時代老年人花錢買健康、買舒適的趨勢愈發明顯,逐步去滿足新老年群體享受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2024 年以來,對于身體機能老化,行動不便的老年群體,骨骼與肌肉健康正在成為他們最為關切的話題之一。2025 年中國衰老標志物聯合體發布的骨骼肌衰老標志物專家共識當中就
51、提到,隨著年齡增長,中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肌少癥發病率約 10%以上,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健康和公共衛生問題。而傳統補鈣產品往往難以應對“肌少癥+骨質疏松”的共病難題。針對此類問題,蒙牛以“精準營養”為錨點革新適老食品生態,根據中國中老年人的特有營養需求,將蛋白質、鈣、硒、鎂等營養成分組合成專屬配方,推出悠瑞骨力奶粉,為中老年人的肌肉健康提供保障。同時,蒙牛牽頭中老年專屬營養調制乳粉標準的編制,為銀發營養食品市場樹立科學標尺。針對老年人關節磨損的問題,湯臣倍健研發了含有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的氨糖軟骨素保健品,有效地保護受損關節。通過與營養膳食產品相結合,這些保健品共同構筑起了骨骼肌肉健康的立體
52、防護網。而這種精準營養解決方案也標志著適老食品正式進入循證營養的發展新階段。精準營養,共筑強壯肌骨圖片來源:京東蒙牛旗艦店,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3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另外,關節炎也是我國中老年人不得不重視的問題。根據 2024 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數據,我國骨關節炎患者的數量已超過 1 億,其中,我國 40 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總體患病率已高達 46.3%。而近年來大火的 Move Free 品牌產品正是瞄準了這一痛點。其產品中加入氨糖、鈣、軟骨素和 MSM 等多種元素,助力增加骨密度,提高關節靈活性,幫助中老年人改善關節磨損等問題,產品逐漸成為了諸多博主
53、帶貨的爆款產品。改善中老年人關節相關產品借力短視頻平臺國內爆火圖片來源:MoveFree 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中國疾控中心與上海君石生命科學研究院于 2023 年2024 年合作開展了全國首次針對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的 2 萬名 60 歲及以上老人的調查數據顯示,該人群吞咽障礙發生率高于 10%,功能性消化不良率接近 14%、存在便秘問題的高于 24%;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特別是 80 歲以上的老年人,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人群,比如,吞咽障礙發生率超過 17%,有便秘問題的接近 40%。吞咽障礙,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飲食體驗,增加了進食時的安全風險,還導致老年人難以攝取足夠
54、的營養,進而導致營養不良,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面對這一問題,在國際領域,日本點心品牌 mikado本鋪聯合醫療從業者、糕點師、吞咽患者推出了一款即使是老年人也無需咀嚼即可食用的新產品名為 Namera castella 的長崎蛋糕;美國的 Hormel Health Labs 則在食物中添加多種增稠劑,以開發出更易于吞咽的產品(Thick&Easy)。在國內市場,部分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創新解決方案。例如每日膳食剛剛進入市場的快凝寶產品,能夠在不改變食材本身的味道的基礎上,快速增稠,幫助老年人安全攝入所需的食物和水分。這種創新科技的應用,不僅優化了老年人的飲食體驗,還為解決吞咽障礙問題提供了
55、切實可行的路徑。PAGE 3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調整食物質地,保護老年人安全攝入圖片來源:Mikado 官網,Hormel 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而老年人的消化問題,也與其腸道微生態失衡以及乳糖不耐受和高血糖等問題直接關聯。針對此類復合型消化問題,WonderLab50+益生菌專為銀發群體設計了免沖泡即食粉末,在方便食用的同時,避免傳統膠囊帶來的不適感,減少服用負擔。此外,WonderLab50+益生菌在包裝上還貼心地采用大字體和直觀可視化指導,確保中老年消費者能夠輕松理解使用方法,提升產品的易用性。與此同時,為了解決老年人高血糖相關代謝問題,伊利聯合同仁堂品牌推出欣活紓糖
56、膳底配方奶粉。這款產品在 0 蔗糖,低升糖指數,GI 值=13.3 的基礎上,融入葛根、黃精等傳統中式養生食材,搭配 16 種營養素構建科學配比。在為老年群體構筑體內健康管理體系的同時,更好地呵護老年人群血糖健康。保護腸胃,助力營養吸收圖片來源:天貓 WonderLab 旗艦店,伊利品牌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未來,我們可以預見,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規模龐大的“銀發經濟”市場正悄然崛起。銀發一族帶著對健康的巨大剛需,必將促進營養健康市場向多元化、高品質轉化。企業需要從差異化場景需求出發,依托多樣化的食品產品,實現對于老年人群日常飲食更加精準地營養干預,才能在守護老年群體健康的同時,真
57、正實現適老的新產品創新。PAGE 3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精細育兒,兒童食品新增長伴隨信息化的時代發展,新生代父母秉持的科學育兒理念正在重塑兒童營養市場格局。兒童成長時期是營養需求最為關鍵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充足且多樣化的營養攝入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至關重要。孩子 3 歲以后迎來成長黃金期,身高和體重都在快速增長。同時,根據 兒童食品組織衛生防疫要求(2008版)相關數據顯示,3-6 歲學齡前兒童和 6-14 周歲學齡兒童存在不同的營養需求及生長發育特點。這種愈發科學、細化的營養需求進一步推動著產品創新向著功能精準化、應用生活化的方向發展。以 INNE 品牌為例,其構建的 0-12
58、 歲分齡營養體系依據兒童生長發育四大關鍵窗口期(0-3 歲、4-6歲、7-9 歲、10-12 歲),分別針對免疫構建、神經發育、骨骼強化等核心需求設計差異化配方。無獨有偶,寶寶樹 Genius Key 的“分齡營養”體系在關鍵窗口期之上疊加進階守護:在 1+階段重點構筑免疫屏障與神經突觸發育基礎,4+階段針對視力敏感期疊加骨骼生長支持,7+階段適配課業壓力強化專注力與記憶功能,9+階段則為青春期前代謝特征定制專屬方案,形成貫穿成長周期的精準營養支持網絡。兒童分齡營養產品圖片來源:Inne 官網,GeniusKey 公眾號,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同樣,中國營養學會聯合發布的兒童分齡營養健康白皮書
59、中,就提出了 3-6 歲兒童尤其需要加強乳制品攝入,可選擇飲用添加特定營養成分的分齡配方牛奶?;诖?,蒙牛未來星發力“分齡營養”,推出了針對 3 至 6 歲的“未來星專護兒童配方奶”。產品中添加了自主研發的母乳低聚糖 HMOs 等多達15 種多維營養,可以在提升免疫力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對于兒童的腸道的保護,全面滿足寶寶的日常營養補充。PAGE 3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分齡牛奶,幫助兒童茁壯成長圖片來源:蒙牛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在更加營養的零食產品類別中,我們也能看到分齡產品的創新。奶酪博士通過構建“維生素 D3 微囊化+酪蛋白磷酸肽+納米鈣”的金三角體系,在提升產品鈣吸收率
60、的同時,將含鹽量降低至國標 1/3,降低對孩童的刺激。這種兼顧功能性與適口性的設計,成功打破了兒童營養領域的“口感魔咒”。不止于奶酪,奶酪博士還同步創新了奶酪動物餅干、高鈣奶酪泡芙、高鈣奶酪奶貝等全系列產品,旨在全面拓寬兒童零食的營養化場景。奶酪博士,美味營養兩手抓圖片來源:京東奶酪博士旗艦店,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如今,兒童食品行業正經歷著快速變化,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結合育兒理念的深化和相關育兒信息的爆發,未來新生代父母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也必然不斷提高。如何進一步實現“全面營養、科學指導、分齡適配”也必將成為未來兒童食品產品創新的新方向。PAGE 3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中西結
61、合,食養理念新潮流從保溫杯里泡枸杞,到八段錦的出圈爆火,再到朋克養生新風潮的流行,在健康消費升級與文化自信增強的雙重驅動下,一場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正為養生市場注入新的活力。而這場變革伴隨著食品科技與千年智慧的碰撞,以及傳統文化場景與現代消費場域的創造融合,越來越多的食養新產品正在朝著更加精準的營養提升方向邁進。這種創新的一種維度就是參考中醫理念,將更多的營養進行精準搭配,打造新產品。九陽豆漿將傳統藥食同源食材黃芪、黨參與豆漿結合,利用 2023 年新增的 9 種藥食同源目錄政策契機,打造出更具養生功效的便捷性爆款產品。通過現代工藝保留中藥材活性成分,滿足消費者對“食養結合”的需求。而草本未來則聚
62、焦了熬夜這一精準場景,推出的“熬夜急救膏”以葛根、枳椇子復方為核心,借助現代工藝與固體膏方形態,成為 25-34 歲都市白領的辦公桌常備品,實現了“古方今用”的場景再造。古方今用,養生新產品圖片來源:九陽豆漿官網,京客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3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與此同時,傳統中醫藥材通過與現代食品工藝的碰撞,創新的食飲產品出現在了越來越多的現代生活場景之中。精細化的食品加工理念,疊加中式傳統滋補產品,產品的形態也有了顯著創新。Focusen浮顆森開發的人參能量棒,通過低溫萃取保留人參皂苷活性,配合現代工藝提升口感,將人參巧妙融入即食包等現代食品形態,成功打入戶外運動
63、、早餐、下午茶等場景,使傳統補品轉變為功能性零食,實現年銷售額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 150%。新中式養生滋補品牌斛媽媽則以“鮮石斛”為核心原料,借助低溫鎖鮮技術,搭配豆漿、咖啡、牛奶等熱門飲品,將鐵皮石斛與藥食同源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傳統老字號同仁堂也通過復刻經典點心八珍糕,將現代工藝與古法智慧相結合。其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基礎上,精選堅果、果干等營養食材,使糕點在保留了松軟綿密的口感的同時,提升了健康營養屬性。此外其小袋裝的設計滿足了當代消費者對便捷與品質的雙重追求,讓這份百年傳承的東方味道輕松融入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之中。全新形態,多場景適配 圖片來源:天貓、京東相關旗艦店,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而
64、在飲品領域,中西結合的創新更是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中式養生水接過了 0 糖飲料的接力棒,成為了創新的新方向。華潤、永輝、東方甄選等渠道與樂源合作布局中式養生水。元氣森林的元氣自在水紅棗枸杞、紅豆薏米、山楂枸杞養生水接連成為爆品。同樣,在線下茶飲領域,陸藜開了個方子、椿風等品牌將桑葉、菊花、羅漢果與現代茶飲工藝結合,創造出單店日均銷量 300 杯以上的養生新品類。同仁堂的“王炸組合酸梅湯”更以日均上萬份的銷量,在年輕人群中掀起打卡熱潮。同時,在淘天集團的電商數據當中我們也看到,全國農產品電商百強縣中有 24 個縣的代表性農產品以藥食同源、養生滋補等相關農產品為主。2024 年全國農產品電商增速最
65、快的前 50 個縣中,有 20%的縣以藥食同源、養生滋補為代表性農產品。2024 年,滋補養生和藥食同源食品中增長最快的 10 個代表是滋補涼茶、麥冬、藥膳養生粉、山楂、蘆薈、黃精、山茱萸、金蟬花、桑葚汁、藥膳養生湯料。PAGE 3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藥食同源,中式養生水/養生茶 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同仁堂公眾號,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中式養生的崛起,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一代對營養健康生活的追求與熱愛,也一次又一次見證著傳統與現代的和諧交融。把傳統原料玩出新花樣,不僅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對現代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新解讀。未來,隨著藥食同源的進一步
66、深化,我們相信新中式健康品牌仍然大有可為。中西結合,技術與文化的碰撞,必將讓更加符合國人的精準營養生活理念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準營養產品的創新與發展,不僅體現了食品科技的進步,更反映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深度追求。從老年問題的對癥下藥,到兒童食品的適齡營養,再到中西結合養生創新,全新的營養健康產品也必然將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展望未來,伴隨消費者認識能力的不斷提升,基礎的營養補充必然無法滿足不同人群的精細化營養需求,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人們的健康需求將需要新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2025 年,“個性化的精準營養”勢頭,才剛剛起步。PAGE 372025 中國食品消
67、費趨勢白皮書情感,是人類在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們日復一日在精神層面對于愛、關懷、尊重和理解的渴望。而回歸當下的日常消費場景,情緒價值,正在成為消費者基本需求被滿足后,自然而然產生的“新”需求。2024年Mintel數據顯示,65%的我國消費者在過去一年中感受到過情緒問題,90%的消費者認為吃零食可以改善心情,情緒價值正在成為食品飲料行業的新切入口。消費者不再滿足于“飽腹”,更會追求“開心”:一瓶“快樂水”帶來暢快的享受,一顆湯圓承載好運的隱喻,一枚月餅代表團圓的希冀,一株植物是“放青松”“注定紅”愿望的投影。不論是美味的體驗抑或是有共鳴的營銷宣傳,體驗升級、文化覺醒
68、與技術賦能的交織,情緒價值新場景正在為食品創新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情緒第一道價值,是體驗的“值”“土味”背后是血脈文化的覺醒AI 加持,萬千個性的表達情緒價值新場景心理健康,食品療愈新機遇PAGE 3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情緒第一道價值,是體驗的“值”情緒的滿足往往伴隨著感官的刺激,因此,食品飲料的消費場景正在從功能、強目的需求向著情緒、體驗的需求滿足演進。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們面臨著職場、生活的高壓,想方設法地通過各種方式“療愈”自己,而壓抑的背后就蘊藏著釋放的動能,食品飲料作為日常生活里最為頻繁的消費體驗,正在成為情緒抒發的絕佳“搭子”。特定的場景,強化特定的情緒體驗,能夠幫助釋
69、放消費者壓力的同時,塑造食品品牌價值。當品牌抓住場景滿足用戶的需求與情緒表達,場景營銷自然也能事半功倍。情緒價值滿足好心情的體驗單純的“購買-使用”主動參與的“沉浸體驗”轉變49%的人為情緒價值多消費69%的人愿意為“使用體驗”花更多錢和嘗新90后、95后和00后將“使用體驗”放在了“質量”前面數據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場景是品牌營銷連接消費者的必經之路。場景既是產品功能屬性的承載地,又是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價值傳遞與信任心智建立的情緒場。以功能飲料的營銷為例,一直以來成分及功效是功能飲料被關注的核心創新點,而當行業還在討論“功能飲料如何破圈”時,代表品牌脈動則主動選擇了
70、輕運動場景,推出青草味“出游限定”產品。將功能飲料從“功能邊界”當中解放出來,向情緒價值、感官記憶延伸。巧妙地利用創新風味,將青草味與出游潮建立聯系,成功在線下渠道穩占“C 位”,社交媒體推廣也借力當下追求輕松的情緒體驗,給予打工人休閑、放松、充能的共鳴。PAGE 39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脈動與武漢大學櫻花季主題合作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同樣,以海底撈為代表的餐飲企業也深諳提供優質餐飲體驗不僅涉及食物的品質,還包括顧客情緒價值的道理。從 2019 年開始,“對所有的煩惱說 bye bye,對所有的快樂說 hi hi”就已經成為了海底撈的御用生日歌,2023 年
71、一整年海底撈總共為 1500 萬會員慶祝生日;2024 年,喜茶抓住“90 后”新人婚宴“以茶代酒”新習俗,全年就取得累計售出超 20 萬杯婚禮“囍茶”的成績;肯德基新春與三麗鷗聯名,推出“丑魚木魚”丑萌玩具,結合節日熱點、激發年輕消費者消費欲望。這些企業在顧客的情感體驗上下功夫,精準把握目標顧客的心理訴求,成功打造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增強了顧客的忠誠度和品牌粘性??系禄麓好~快樂餐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4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在包裝設計領域,這一趨勢也愈發明顯。尤其是在飲品的產品包裝上,表情符號、人物臉譜、可愛萌物以及多巴胺配色等設計元素的廣泛應用
72、,通過這些獨特標識,品牌很容易就能喚起消費者的情緒,快速獲得關注。例如由黑色豆豆眼和紅色大嘴組成的燦爛笑臉、emoji 表情啤酒、悲傷蛙七夕限定,都以具有沖擊力的視覺形象,迅速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這些設計元素增加了產品的趣味性,與飲料食品的愉悅消費體驗不謀而合。萌趣包裝喚起消費者積極情緒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4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土味”背后是血脈文化的覺醒近年來,積累多年的地方小吃也迎來了全面爆發,從柳州螺螄粉到淄博燒烤再到天水麻辣燙,“地方風味”從餐飲行業向快消品行業蔓延。Innova 市場調查數據顯示,52%的中國消費者在選擇飲食時很看重食物
73、是否能傳承本土文化。小紅書食品飲料行業洞察報告調研顯示,43%的消費者高度認同自己深受地域限定美食的吸引。此外,消費者不僅被地域產品的獨特性吸引還在用實際行動支持地域特色,購買地方特色產品的頻率明顯提升,41%的消費者表示自己相較之前買了更多地方特色的產品。英敏特數據也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區域性原料或風味的偏好遍及零食和茶飲等多個品類。很看重食物是否能傳承本土文化高度認同自己深受地域限定美食的吸引表示自己相較之前買了更多地方特色的產品情緒價值52%43%41%PAGE 4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其中,非遺美食(如傳統糕點、釀造技藝、地方菜系等)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文化記憶的載體。它們
74、通過獨特的制作工藝、地域風味和代際傳承,凝結了特定群體的生活方式、歷史故事和集體情感。區域美食有“走出去”的困境,而游客也有對本地美食探索的執著,小紅書上“土著”美食推薦筆記超過 16 萬篇,諾鄧火腿為千年白族諾鄧村吸引了 48 個國家與地區的游客,“非遺”美食體驗已成為重要的旅游驅動。各地也紛紛打造非遺美食街刺激線下消費,如成都“天府非遺周”、深圳“非遺美食廟會”、佛山“秋色非遺美食展”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啟幕的首屆黃河非遺美食月則匯聚了黃河流域九?。ㄗ灾螀^)百余個非遺代表性美食項目。各地舉辦非遺美食展刺激線下消費小紅書上“土著”美食推薦筆記超諾鄧火腿為千年白族諾鄧村吸引了情緒價值48個國家
75、與地區的游客16萬篇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經濟網資訊,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除了匯聚種類繁多的特色非遺小吃,部分地區則對和區域高度關聯的某一類非遺特色美食進行文化的深層挖潛。以 2024 年 8 月在山西火熱啟幕的中國非遺面食大會為例,這場舌尖上的文化盛宴,恰與黑神話:悟空掀起的山西文旅熱潮形成微妙共振。游戲中對三晉大地歷史景觀的奇幻演繹,吸引眾多玩家踏上“尋根之旅”,卻在旅途中被非遺面食的匠心技藝悄然“俘獲”,刀削面如柳葉翻飛入鍋,拉面師傅手中細若游絲的龍須面可穿針引線游客在面粉飛揚中觸摸到的不只是技藝,更是一部寫在麥香里的文明簡史;一份面食里蒸騰的,是山河孕育的匠心,更是文化自信在舌尖上的
76、覺醒。PAGE 4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2024年中國非遺面食大會在山西舉辦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太原廣播電視臺整理,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地域美味不只存在于餐飲小食中,也成為了包裝食品的重要創新元素。品牌通過將懷舊經典風味、地域特點與現代風格和態度相結合,創造出既能喚起消費者情感共鳴又能滿足現代口味需求的產品。折耳根因其在云貴川地區具有悠久的飲食傳統。因此,主打折耳根風味的產品在市場上有著良好的消費基礎。近期,王老吉推出折耳根風味涼茶,以“折耳根 氣泡 涼茶”的形式,打造西南風味特調,通過結合折耳根這一地域特色食材,喚醒了消費者對地方美食的記憶,激發消費者對新產品的好奇心和嘗試欲
77、望。消費者在購買和品嘗這款涼茶時,不僅能夠享受到獨特的口感體驗,還能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歸屬感和情感上的共鳴。樂事積極運用本土特色,一口氣推出了 5 款全新區域限定口味薯片,分別是東北三省限定棒骨燉酸菜味、河北石家莊限定牛肉板面味、齊魯山東限定煎餅卷大蔥味、貴州遵義限定遵義羊肉粉味、廣西限定螺螄粉味,地道口味搭配特色包裝,令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感受中華深厚的文化底蘊。伴隨中國城鎮化的加速,背后是城鎮、鄉村的不斷分化,故鄉的味道、回憶的味道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情感釋放的良藥?!巴廖丁北澈?,是獨屬于國人的文化體驗。PAGE 4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王老吉折耳根風味涼茶與樂事本土風味限定口味
78、薯片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AI加持,萬千個性的表達2024 年 AI 應用助力營銷持續爆發,進入 2025 年我們又迎來了 AI 賦能前方百業的新機遇。AI 技術通過分析消費者的情感傾向、偏好和反饋,為食品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來定制更加貼合消費者情感需求的產品和營銷策略。這種基于情感連接的營銷方式,不僅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還促進了食品行業在情感層面的創新和差異化發展。PAGE 4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AI在營銷層面的應用全面升級79%品牌商在營銷活動中使用AIGC2024年 VS 2023年提升9pcts創意內容生成(海報、視頻等)53%較較20
79、23+13pcts創新營銷玩法42%較較2023+13pcts數據收集分析、市場洞察39%較較2023+15pcts為品牌形象增加科技含量29%較較2023+10pcts提高目標人群圈選精準度29%較較2023+9pcts優化用戶體驗28%較較2023+9pcts用戶AI共創22%較較2023+10pcts虛擬主播帶貨19%較較2023+4pcts2024年品牌商在營銷活動中使用AIGC的情況(%)數據來源:CTR,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食品包裝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是線下消費場景中品牌與消費者最直接、最長效的溝通橋梁,是品牌的“視覺錘”,是“國潮”伊始時的重要陣地。而 AIGC 加持的營銷,
80、也借包裝之手,實現品牌的情感溝通。太太樂借“527愛妻節”之機,推出原味鮮情詩瓶限量包裝,在每一個瓶身上印上示愛的語句,如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絕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還有征集自網友的“土味情話”以及 AI 根據創作的示愛藏頭詩。用戶掃碼瓶身的二維碼,輸入名字,可從四種浪漫模式中選擇,自動生成定制藏頭詩,并有機會獲得大獎,如輸入“李沐宸”,AI 就會自動生成“李桃春暖醉江南,沐風賞月意綿綿,宸瀚輕揮灑丹青,詩情畫意映眼簾”這類擁有美好寓意的藏頭詩。PAGE 4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太太樂引入AI藏頭詩與消費者互動圖片來源:北青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雀巢咖啡設計了更為豐
81、富的玩法。雀巢緊抓午后犯困、靈感干涸、加班趕進度等職場痛點,打造“躍進山野”主題,將消費者的視野從辦公室的格子間帶到沒有天花板的山野中,在陽光與新鮮空氣中獲得治愈,成功塑造雀巢咖啡“山野搭子”新形象,為當代打工人在山野中帶來更多活力。雀巢通過 AIGC豐富H5交互玩法,用戶掃碼進入AI平行山野照相館小程序,上傳真實戶外照片即可生成專屬山野AI影像,同步搭配情緒識別算法生成個性化 山野宣言,消費者可自選契合心境的宣言,讓 逃離格子間 的療愈想象可視化呈現。這場將 AIGC 技術與場景營銷深度融合的營銷活動,讓 AI 成為承載情緒價值的創意伙伴。該 H5 上線僅一天就帶來了 9400 多位新增用戶
82、,上線一周時間內 H5 打開近 10 萬次。AI營銷文案上線僅一天就帶來了上線一周時間內AI營銷文案打開近情緒價值10萬次9400多位新增用戶PAGE 47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雀巢躍進山野營銷活動引入AIGC圖片來源:數英報告,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屈臣氏蘇打汽水則將 AI 應用到“混飲”領域,讓用戶通過掃描產品瓶身二維碼或其他活動方式進入#更懂混飲 隨時盡興#的活動頁面,與“屈臣氏 AI 混飲師”展開互動?!扒际?AI 混飲師”通過與用戶的聊天互動,快速掌握了用戶的喜好、心境、消費習慣、口味偏好等個性化信息,然后憑借其深厚的混飲知識與先進的 AI 算法,為用戶一鍵定制出符合當下
83、心情與場景的完美混飲搭配,為消費者帶來放松與享受。PAGE 4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屈臣氏AI混飲師圖片來源:屈臣氏廣告頁面,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力加持下,定制化和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得以更為高效地實現,這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市場營銷的持續加速發展,還使得消費者與食品產品之間的互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通過這種深度的互動,消費者的個性化表達不再僅僅是表面上的形式,而是能夠切實地轉化為具有情緒價值的內容,從而在消費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和深刻的體驗。廣告大師李奧貝納曾說過:好的廣告不僅是在傳達訊息,它總能以溫暖人心的情感力量,穿透大眾心靈。就像“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
84、勒(Philip Kotler)所說的一樣:以商品為載體,為消費者構建優質的場景并引導其體驗,讓他們獲得感官享受和情感共鳴,從而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獲得他們的價值認同和歸屬。最終目的是為消費者留下獨具特色的產品或品牌印象,獲得更多的產品或品牌溢價。因為只有在特定場景下,精神層面上的情感才能變得具象,消費者身處其中,在代入該場景時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慰藉。在這個情感營銷盛行的時代,食品品牌不僅僅是在售賣產品,更是在售賣一種文化、一種情懷、一種情感的寄托。通過提升滿足感官體驗、挖掘地域文化、利用 AI 技術實現個性化定制,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了更為深厚的情感紐帶。這種基于情感共鳴的營銷方式,不僅提升了
85、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在無形中增強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PAGE 49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作為消費市場的核心,人群所決定的早已不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系,而是行為選擇和生活訴求帶來的消費趨勢,消費市場正在重新被“買什么”“怎么買”“為誰買”定義。在當前“四老雙親一孩”的倒金字塔結構中,銀發養護與兒童成長形成了進一步的需求共振;城市、小鎮人群的雙向奔赴中,市集生活和情緒釋放的追求重新界定了向往的生活;進入 2025 年,“China Travel”持續火爆,海外游客對中國美食、文化的體驗了解也為食品消費打開了更多的未來空間。當人群標簽被需求顆粒度解構,多重身份的交匯點正在成為食品消費新
86、機遇的關鍵。代際需求交叉,“銀發+育兒”家庭需求爆發生活在別處,城市、小鎮人群的雙向奔赴有朋自遠方來,海外游客群體的需求挖潛關鍵人群新機遇“一老一小”遇到“一近一遠”PAGE 5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代際需求交叉,“銀發+育兒”家庭需求爆發在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振消費”被列為 2025 年政府十大工作首位,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與 2024 年相比,擴內需、提振消費的重要性再度提升。不論是養老還是育兒,都離不開一個“家庭”場景。正如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等在研究中所指出的,“不同于西方國家以個體主義為核心的社會文化,
87、中國式養老更多地表現為公私邊界模糊的家國一體理念”。還有很多中國家庭,老人會選擇為兒女帶娃,堪稱當代中國的 帶娃主力軍,養老和育兒一起,在家庭內完成。緊扣銀發經濟與育兒經濟交叉點,以“家庭場景”為核心整合資源并進行創新,正成為企業發力點。以母嬰市場為例,家庭場景正成為重要增長點,飛鶴、貝因美、A2、美贊臣、佳貝艾特、蒙牛、伊利、君樂寶、雀巢等多品牌紛紛布局全家營養,將單一的嬰幼兒產品擴展至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營養解決方案,推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奶粉。眾多母嬰門店也開始向全家營養轉型,喵小俠 CMO 熊佳樂指出,“母嬰消費最終要回歸到全家消費,從成人、中老年飲食入手,撬動家庭 6 口人的消費?!蹦?/p>
88、嬰配方粉品牌布局全家營養賽道 圖片來源:天貓佳貝艾特旗艦店,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5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雖然老年和兒童食品的食用主體存在著較大差異,但卻有著重疊的關鍵消費決策主體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在 2024CBME全家化營養報告當中的數據也顯示,中青年女性給家人(父母、孩子、伴侶)購買營養品的比例高達 72.3%。伴隨著 80、90 后的中堅消費力量逐步成為家庭消費的核心決策者,他們有著比以往父母/兒女都更為豐富的信息獲取和學習能力。他們的消費行為也呈現反過度消費、傾向圈層共識、關注營養技術信息的高度理性化,這也讓更多科學營養產品獲得關注?;诓煌挲g段營養需求
89、及生長發育特點而設計的分齡營養兒童食品如分齡營養品、分齡牛奶、分齡零食為兒童成長帶來精準營養支撐。該類產品對于營養成分等也會有更精細的設計來匹配相應的需求,以蒙牛未來星專護兒童配方奶為例,瞄準 3 歲+兒童的轉奶期需求,添加自主研發的母乳低聚糖 HMOs及 15 種多維營養(包括 6 種維生素、5 種礦物質),臨床數據顯示,長期飲用該產品的兒童腸道健康指數提升 23%。蒙牛未來星專護兒童配方奶圖片來源:蒙牛未來星官方微博,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5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營養的專業化、精細化也同樣呈現在老年食品中。以新西蘭 a2 牛奶公司為例,2024 年 11 月a2 牛奶
90、公司針對 50+新銀發族群體推出三款中老年奶粉產品:a2 益生菌乳鐵蛋白中老年奶粉、a2 魚油乳鐵蛋白中老年奶粉以及 a2 多維高鈣乳鐵蛋白配方奶粉。三款新品針對中老年的腸道、心腦血管和骨健康問題,科學添加成分,采用實證益于腸道健康的膳食纖維 Fibersol-2、實證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魚油,以及助益成骨細胞繁殖,抑制破骨細胞,促進骨健康的進口 Bonepep 水解蛋黃粉,實現了精準定向強化。三款新品均為低 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配方,滿足需要控糖的中老年人群的需求。a2牛奶公司中老年奶粉系列新品圖片來源:小食代公眾號,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值得注意的是,兒童與中老年群體在營養需求上也有一定相
91、似性。企業同時布局“一老一小”市場不只出現母嬰市場的拓展中,也出現在兒童食品市場。在以奶酪為例,既可滿足兒童骨骼發育需求,又可適配老年人骨質疏松預防。奶酪品牌妙可藍多在兒童營養產品系列之外,也開始布局中老年市場。2025年 2 月,在北京老齡產業博覽會上妙可藍多向老年人推薦了多種食用奶酪的方式:可以直接作為零食食用,也可以加入粥或面食中,或者夾在面包或饅頭里制作三明治;可以作為烹飪食材,用于制作中西式菜肴,如蔬菜蛋餅、煎蛋或西式烘焙等。PAGE 5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妙可藍多布局兒童營養與老年營養市場圖片來源:妙可藍多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除了營養,“一老一小”市場的另一關
92、鍵因素是易食性。老年食品和嬰幼兒輔食具有相似之處,二者都需要在產品設計時考慮易咀嚼吞咽、營養成分等方面。與較為成熟的嬰幼兒輔食市場相比,我國針對老年人的易食食品正在起步。為更好回應和滿足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2024 年 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鼓勵研發適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營養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配方食品”。易食食品在日本市場較為成熟,丘比和瑪魯哈日魯為兩大巨頭,以丘比為例,將易食食品分成了容易咀嚼、用牙齦可以壓碎、用舌頭可以壓碎、無需咀嚼 4 個等級,并在產品包裝上對等級進行顯著標注,方便消費者選擇。丘比在開發上遵循適合吞咽、味道好、
93、多樣性三個原則,注重開發更接近日本家庭常見菜的口味。PAGE 5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丘比易食食品產品圖片來源:丘比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日本另一易食食品巨頭瑪魯哈日魯于 2023 年 5 月宣布進入中國市場,計劃開拓醫院、養老機構、居家三大銷售渠道,針對我國飲食文化,瑪魯哈日魯進行了產品改良。如面向醫院渠道的“粥果凍”“粟粥果凍”“饅頭粥果凍”三種主食果凍結合了國人愛喝粥的文化,主菜方面推出了中式“雞蛋西紅柿炒”“醋豬肉”“回鍋肉”“糖醋蓮藕”“調味雞蛋”“炒菠菜雞蛋”等菜系。美贊臣中國則專為應對老年人吞咽困難而研發的“凝膠緩釋技術”,不僅解決了糊狀食品的口感問題,還實現了
94、營養素的更好吸收。未來,我們也可以預想到,伴隨當下的人群結構變化,以家庭場景作為突破口,人口老齡化伴隨而來的銀發經濟與受科學精細養育觀念推動的育兒經濟,也必然將成為拉動我國食品消費市場的重要機會點。PAGE 5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生活在別處,城市、小鎮人群的雙向奔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居民對于情緒、療愈類價值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小鎮里的無壓力生活,成為了城市當中大多數人心里的向往。結合消費升級與生活方式變革,“精致煙火氣”成為了當前的一種新形態,綁定市集、夜市、擺攤經濟,城市周邊的小鎮成為了都市人節假日消費的重要場景。與此同時,小鎮里的消費群體們
95、則對著城市里的消費心向往之,這種向往卻又受限于本身的消費能力,因此,以性價比為核心構建起的獨特消費生態品牌平替和折扣店成為了下線城市的流量密碼。一線城市與下沉市場之間的消費觀念形成了一種“生活在別處”的微妙平衡,這種趨勢不僅促進了消費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也為各類企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在社會發展的巨大壓力之下,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消費主力正在用自己的消費重新定義“煙火氣”,市集經濟正在成為中產人群釋放生活壓力的出口。上海 BFC 外灘楓涇打造的“潮汐美食市集”融合黑珍珠餐廳與市井攤位,匯集 15 家黑珍珠餐廳和 6 家米其林西餐廳的招牌菜,人均消費僅 80-150 元,打破高端餐飲的空間壁壘。通過夜
96、燈、樂隊、藝術裝置等場景包裝,滿足年輕人“吃得好+玩得美”的雙重愿望。市集消費擺脫了固定化空間的限制,讓看起來高昂的餐飲消費變得更加親民,從而實現更加輕松的氛圍,調動消費者消費。同樣,作為“不夜城”之一的成都,深諳夜市經濟所醞釀的消費潛力,成都的夜市遍布全城,從繁華的錦里古街到歷史悠久的寬窄巷子,再到現代化的春熙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和熱情。錦里的夜市以其濃郁的古風文化和豐富的美食吸引著大量游客??萍计脚_數據顯示,2024 年 3 月,成都市夜間消費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 26.6%,餐飲、酒店住宿、休閑娛樂、電影演出等多項夜間指標領跑,成為夜間訂單量和交易額最大的新一線城市。黑珍珠餐廳首
97、場市集亮相外灘 圖片來源:上海黃浦公眾號,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5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而聚焦下沉小鎮消費市場,“高線品質+極致性價比”已成為近年來“爆品”孵化的核心邏輯,折扣店如雨后春筍絡繹不絕,鳴鳴很忙便利店,通過 1 元礦泉水、3 元飯團等引流策略,單店日均銷量提升 30%,全年零售額突破 555 億元。蜜雪冰城 2024 年全球門店數更是突破 4.6 萬家,下沉市場占比達57.2%,走進全國 4900 個鄉鎮、1700 個縣城、300 個地級市。低價卻不低質,蜜雪冰城通過自建工廠,實現了核心飲品食材的 100%自產,此外,蜜雪冰城還有一套覆蓋六大洲、38 個國家的
98、蜜雪冰城“供應鏈帝國”,采購材料包括新西蘭的牛奶、加納的可可粉、西班牙的葡萄、越南的百香果、四川的檸檬。這種“爆品引流+供應鏈優化”的策略使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呈現出“低價不低質”的特征。憑借“平價”+“下沉市場”的組合策略,蜜雪冰城從河南鄭州的一個刨冰攤起步,成長為坐擁數萬家門店的全球最大現制飲品企業。用高品質的供應鏈支撐極致性價比的產品矩陣,以“爆品引流+生態閉環”重構縣域消費生態。當極致性價比與高線品質實現完美平衡,中國縣域消費正從“價格敏感型”轉向“價值創造型”,預示著一個以效率和品質為核心的新消費時代的到來。蜜雪冰城極致供應鏈保障極致性價比圖片來源:蜜雪冰城招股書,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
99、理“逆向”案例也在不斷出現,新興消費品牌“元氣森林”通過深入下沉市場來檢驗產品的性價比。其在 2024 年推出的“地域限定版”產品(例如廣東的荔枝味等),在三線城市的銷售量占比達到了 40%,這反過來推動了一線城市產品線的改進。這代表回歸到人群需求層面,無論是北上廣深還是下沉市場,盡管他們生活的外部環境天差地別,然而他們各自“向往的生活”所催生的消費需求,存在高度的一致。他們既要品質,也講性價比;既講個性,也重視歸屬。他們不再被城市等級定義,而是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與消費風格。當城市人涌向小鎮尋找生活靈感,小鎮青年則借助線上平臺與品牌下沉獲得新消費體驗,這種雙向流動的力量勾勒出一幅城鄉消
100、費雙軌并行的生動圖景。PAGE 57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元氣森林地域限定版產品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有朋自遠方來,海外游客群體的需求挖潛隨著國家免簽政策的持續推進與社交媒體平臺的裂變式傳播效應,來華旅游的海外客群正經歷從 觀光打卡 到 深度體驗 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重塑了旅游消費場景,更催生出文化傳播與商業價值的雙重機遇。2024 年 12 月 17 日起我國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 72小時和 144 小時均延長為 240 小時(10 天),政策適用口岸總數從原有的 39 個增加至 60 個,適用省份總數從 19 個增加至
101、 24 個,并實施跨區域通行。這一政策為短期過境旅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他們能夠在中國停留更長時間,體驗中國的文化、歷史和美食。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 921.5 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 40.2%;其中免簽入境 657 萬人次,占比 71.3%。隨著“中國游”越來越熱,“周五下班去中國”成為新熱潮。中國的美食讓外國游客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北京烤鴨、成都火鍋、廣東早茶等讓人贊不絕口。一些外國人回國后,面對自家“寡淡”的食物,實在提不起胃口,有人甚至開玩笑說自己要“長期定居中國”,只為吃上一頓正宗的中餐。這幾年,中國的美食文化也在“走出去”?;疱?、奶茶、麻辣燙
102、等特色小吃在國外大受歡迎,有些外國人為了吃到這些,還要排上幾個小時的隊。PAGE 5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外國游客在青島金沙灘啤酒城暢飲圖片來源:澎湃新聞,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人員入境增多的同時,中外信息流動也在加速。2025 年初,70 萬美國用戶涌入小紅書形成“TikTok難民”,讓更多的外國人打破了認識壁壘,為中國文化的全球化傳播提供了新路徑,信息的高速傳播加速了文旅開放的進度,外國游客獲得了更多認識中國內陸,甚至是二、三線城市的可能。文旅企業迅速響應,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推出“虎鯨外交”英文互動內容,南京夫子廟以“秦淮花燈+AR 體驗”吸引海外關注,相關筆記互動量突破百萬次。
103、地方特色美食,中國傳統伴手禮,或將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文旅企業圈粉海外游客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59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內容共創模式正在重構文化傳播邏輯。瑞幸、蜜雪冰城等品牌通過小紅書等平臺發布英文自我介紹和趣味互動內容,吸引海外游客關注。應對周末來滬的韓國游客,上海部分門店推出韓文菜單,線上小程序支持中英文切換,店員接受基礎外語培訓,提升外國游客體驗。上海百聯集團“國貨特色專區”,整合飛天茅臺、大白兔奶糖、胡慶余堂香囊等經典產品,搭配敦煌聯名眼鏡、真絲絲巾等文創周邊,兼具文化內涵與實用性。品牌推出外文介紹吸引海外游客關注圖片來源:小紅書用
104、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6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如果說過去十年,中國消費市場的主旋律是“人口紅利”,那么當下正在走入“結構紅利”的新階段。這種紅利來自人群細分下的新需求、新場景與新連接?!般y發+育兒”的家庭,是營養健康的雙重驅動者;“生活在別處”的城市與小鎮青年,是場景消費和性價比革命的實踐者;而那些踏上東方土地的外國游客,是中國文化影響力持續外溢的放大器。PAGE 6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智能化創新創造,科學助力食品產業升級AI 助力營養個性化升級,食品營養認知提升AI 共創,打通餐飲效率、產品優化新路徑信息智能新體驗智能化助推美味與營養,食品個性體驗加速
105、當人工智能 AI 的算法脈絡滲入大眾的美食體驗,在 既要科學精準又要文化溫度 的新消費語境下,智能化技術已突破效率工具的原始定位,演變為重構食品價值的革新者以分子級解析力破解營養密碼,數據正在成為鏈接科學與我國千年飲食文明之間的紐帶。當食品工業的每個環節都開始因為 AI 技術的爆發而產生“想象”,我們能夠預見到的不僅是生產效率的躍遷,更是一個嶄新的食品創新時代。PAGE 6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智能化創新創造,科學助力食品產業升級在全球食品飲料行業涌動的數字化浪潮中,人工智能如同一把精巧的鑰匙,正在解鎖食品科學新的無限可能。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錢鋒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106、的年會上就提到,AI 的助力食品產業,其核心是在于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優化、生產要素高效配置、制造過程實時精準調控、安全環保運維智慧管控、新材料新產品智能創新設計,確保食品制造過程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生產綠色化低碳化、產品高值化以及產業價值鏈最大化,是推動傳統制造業深度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將為新一代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驅動力,為食品行業新型工業化注入新動能。但當前的 AI 技術,距離真實的食品消費,仍然很遠。在全球范圍內,AI 技術與食品科學的快速接軌也在持續加速。美國 TraceGains 配方設計軟件公司針對食飲行業龍頭的一項調研數據顯示:近九成
107、的食飲頭部企業已將 AI 技術規劃進未來戰略版圖,同時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正用機器學習催化新品研發,半數以上機構則在嘗試利用 AI 優化原料采購流程和產品配方升級。來自印度的 Mordor Intelligence 咨詢公司,也同樣預測食品 AI 市場正以超過 45.8%的復合年增速飛快增長,預計 2026 年將突破 299 億美元的關口。在這些夸張數字背后,更多是產業對于 AI技術助力降本增效、個性化服務、可持續發展等各個環節當中產生價值的認可。PAGE 6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AI 對于食品產業最大的沖擊,集中在了合成生物領域。隨著海量數據的持續學習能力和對未知空間的探索能力持續
108、提升,AI 技術可進行高效的基因注釋、蛋白質功能預測、基因線路預測、代謝網絡預測、復雜微生物群落表征等生物研發領域。2024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 AlphaFold 設計團隊谷歌 DeepMind 的戴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 John Jumper(約翰江珀),以及在計算蛋白質設計領域作出貢獻的大衛 貝克(David Baker)。AlphaFold 2(2020)實現了蛋白質結構預測精度達原子級別(RMSD 1),覆蓋 98.5%的人類蛋白質組。AlphaFold 3(2023)擴展至預測蛋白質-核酸、蛋白質-小分子復合物結構,加速酶-底物相互作用研究。同時 AI
109、 在基因測序、基因合成和基因編輯領域也在發揮著極強的作用。底層技術的更新突破,為食品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想象空間。這些技術使得構建細胞工廠成為可以展望的未來。以細胞自身的代謝機能作為“生產流水線”,以酶作為催化劑,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高效、定向的生產路線,并且通過基因技術,強化有用的代謝途徑,從而將生物細胞改造成一個個“超級工廠”。但當前的 AI 應用仍然存在技術之間的分離,距離真正的技術串聯和產業化打通,仍然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和最終效果數據來做訓練。AI賦能合成生物蛋白質工程基因組工程代謝工程元件工程基因線路工程AI賦能合成生物圖片來源: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覆蓋的人類蛋白質組智能體驗98.5%
110、PAGE 6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同時與消費端更加貼近的方向里,結合對于人類感知的數字化模擬,AI 通過加速積累數據,也在加速幫助推動新產品的研發創新。味全乳業試圖利用 ProfetAI 團隊打造的“數字味覺圖譜”系統來模擬人類對于產品風味的感知體系。通過構建咖啡感官數據庫,挖掘消費者感官認知與配方成分之間的內在邏輯。利用 AI 的算法分析,幫助其提升新風味產品的研發速度。同樣,在太太樂的研發中心,鮮美度檢測儀通過“沖擊感、飽滿感、圓潤感、生津感、持久感”的五維感官指標,結合 AI 算法,持續學習專業品鑒師的品評要求。雖然當前,各項 AI 技術在風味的認知上,仍然與人有著差距。但未
111、來隨著數據的積累,我們有理由相信,AI 技術能夠實現對于人類感知的模擬,結合需求數據的整合,未來的新產品創新,將變得更加“理性”,產品創新的成功率也將進一步提升。AI技術搭建感知平臺,創建新標準體系 圖片來源:味全、太太樂相關新聞,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在 AI 爆發的 2025 年,AI 技術在食品產業當中想要真實應用落地,也更多的集中在了對于需求的快速分析上。伊利利用 AI 對其搜集到的世界各地消費者數據進行分析,結合當前已經相對成熟的大語言模型技術的發展,開發出自己的人工智能平臺 Chat-GPT 內部版本,稱為 Yili-GPT,雖然在產生結果方面“有用但有限”,但 AI 已經能夠實現
112、在解決產品和概念創建相關問題時提供幫助。AI 的優勢在于加快創新和提高效率,能夠更準確、更快速地分析和理解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包括社交媒體上發現的消費者趨勢,還包括成分、法規、標準、風味概況等信息,這樣的快速分析能力,也能夠幫助研發人員,進一步快速理解當前市場的需求動向。未來,隨著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們有理由相信 AI 能夠為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食品產業。這場由 AI 算法所引發的革命,本質是食品科學和信息科學碰撞的最顯著產物。而技術的迭代升級,也必將為食品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PAGE 6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AI助力營養個性化升級,食品營養認知提升2025 年,伴隨 A
113、I 技術的加持,“精準營養”這一概念獲得了從實驗室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生活實踐的可能。AI 的出現改變了消費者獲取營養信息的方式,推動了營養健康食品從標準化的產品生產向個性化服務的范式轉移。以往消費者對于營養健康知識的主動搜索,變成了對 Deepseek 大模型的提問。再配上個人的生活習慣數據,AI 大模型能夠快速幫助消費者形成相關飲食建議。而相關的技術產品Bellybook(胃之書)則由多模態大語言模型驅動,專注于飲食生活領域,讓營養知識變得唾手可得。同時用戶通過簡單對話、照片就能完成一餐的飲食記錄,無需繁瑣表單填寫,就能快速獲取食物的卡路里、主要營養成分及營養代謝路徑等信息。上線三天靠自然增長
114、沖入 AppStore 分類榜 Top20。AI助力打造專屬營養方案 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6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除了改變消費者的營養知識之外,AI 的出現也為餐飲服務企業提供了新的服務創新可能。維小飯通過與 DeepSeek 人工智能深度協作,將用戶的體檢數據、飲食需求、口味偏好都轉化為精準的營養密碼。系統通過每天處理超過 5000+種食材組合方案,針對胰島素抵抗人群,系統會自動提高膳食纖維占比,并動態調整餐食的 GI 值;而對于健身增肌群體,則會精準計算蛋白質攝入量與氨基酸配比。同時這套智能系統突破性地將健康管理融入日常點餐,AI 自動識別卡路
115、里,不必糾結食物搭配,算法早已平衡各種營養素配比。蒙牛則進一步聚焦母嬰群體的服務提升。在其數字育兒室里,已經通過了包括注冊營養師、中醫執業醫師等 21 個國內外專業營養健康認證考試的 MENGNIU.GPT 大模型用童聲與年輕媽媽對話:“根據寶寶今天的排便數據和戶外活動量,建議在晚安奶中加入 0.3 克益生元?!痹撃P鸵言趦和珳薁I養等多個場景實現落地應用,為億萬家庭提供的全天候專業營養服務,讓 AI 驅動營養健康成為家庭常態,助力群體的精準營養實現。智能定制化營養服務 圖片來源:維小飯、蒙牛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AI 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個性化健康方案。以備受年輕人追捧的控糖為例,20
116、24 年部分年輕人被動態血糖儀輕松拿捏,攝入食物后的即時血糖變化數據,被用來減肥、養生。消費者也將自己更加有數據支撐的控糖經驗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討論。雀巢、瑪氏等企業則更進一步,他們與美國血糖管理平臺公司 January AI 合作,利用 January AI 的數字孿生技術,預測消費者對不同食品配方的反應,進行精準研發。用戶只需佩戴動態血糖儀一周的時間,并記錄自己的膳食,此后,用戶無需佩戴動態血糖儀,只要用手機拍攝食物的照片,January AI 就能自動預測用戶的血糖曲線,從而給出膳食建議。用戶還可以上傳 Oura Ring、Apple Health 和 Fitbit 等諸多 Januar
117、y AI 合作伙伴終端的健康數據,以進一步分析更精確的健康數據,為用戶的減肥計劃或者代謝健康提供建議。PAGE 67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AI助力消費者變身健康管理專家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由 AI 驅動的營養革命正在構建食養健康的新架構。從精細化的食品成分構成到個性化的營養方案輸出,從智能化的生產供應鏈到即時性的消費決策支持,人工智能不僅提升了食品行業的創新效率,更重新定義了營養健康的實現路徑。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全民個性化營養時代的來臨在這個時代中,科學營養不再局限于泛泛的建議,而是有可能演變為成為基于個體健康數據的動態生活解決方案。這或許就是數字時代最動人的營
118、養圖景每個消費者都能找到獨屬于自己的健康方程式。AI共創,打通餐飲效率、產品優化新路徑當人工智能爆發的當下,AI 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為餐飲行業開辟了全新的發展路徑,從優化客戶體驗,到革新運營模式,AI 正成為餐飲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動力。最為顯著的一點,就在于 AI 技術能夠幫助餐飲企業快速解決曾經困擾的人效問題。絕味食品就與騰訊共同打造了一套應用于門店的 AIPC 系統,雙方聯合發布中國零售連鎖 AI 垂直大模型及三大 AI 智能體應用AI 點餐智體“小火鴨”、AI 店長智體“絕智”、AI 會員智體。AI 點餐智體“小火鴨”以“能接活、會玩梗、敢擺爛”的趣味交互重塑點餐體
119、驗,基于騰訊云實現“騰訊混元+DeepSeek”雙模驅動,通PAGE 6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過個性化推薦、閑聊互動等場景,顯著提升用戶情緒價值。AI 店長智體“絕智”沉淀了絕味全國上千位月薪過萬金牌店長的實戰經驗,構建了覆蓋門店運營全場景的 14.3 萬條知識庫。通過智能排班、活動策略自動生成、實時答疑等功能,提升門店運營效率。而 AI 會員智體則集成了人群圈選、權益設計、智能選品、個性化文案等多項功能,實現了“千人千面”的精準觸達,進一步優化精準觸達。運營數據也顯示 AI 智體在核心活動指標上優于專家組,活動的內容點擊率有 40%+的提升,轉化率也有 25%的提升。這也標志著
120、AI 技術真正將餐飲管理從經驗傳承向知識共享的范式實現了轉變。智能“小火鴨”優化點餐體驗 圖片來源:絕味鴨脖,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除了對于效率的優化,AI 技術也在中餐的自動化烹飪上形成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在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我們就能夠看到 AI 炒菜機器人化身“大廚”,在國風元素環繞的開放式廚房中,復刻麻婆豆腐、歌樂山辣子雞等菜品。2024 年 7 月,“美膳獅”智能炒菜機器人與湘菜廚師楊孫之間的對決,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兩位“大廚”共同炒制了三道菜,最終在色香味方面,二者不相上下。但 AI 炒菜機器人在效率上更勝一籌,花費時間更短。根據“美膳獅”近兩年的實驗數據對比,AI 炒菜機器人已經
121、能夠實現菜品還原度超過 90%,人效提升 80%,能耗節省 45%。還原度超過人效提升能耗節省AI炒菜機器人已經能夠實現菜品智能體驗90%80%45%PAGE 69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AI智能炒菜機器人圖片來源:新智元,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這些“AI 大廚”炫技的背后是烹飪大模型的支撐。以萬得廚平臺推出的“祝融”烹飪大模型為例,其集成了食材感知、烹飪決策和設備控制等多個維度的數據,不僅能實現自動化烹飪,還能根據用戶口味偏好進行個性化定制。而在 AI 模型訓練過程中,為了獲取大量數據,萬得廚專門組建了數百人的烹飪團隊,利用溫探陣列、RGB 攝像頭、功率器件和氣味傳感器等工具,細致捕
122、捉每一道菜在烹飪過程中的溫度、顏色變化以及氣味等多維度數據。不過,僅以當前的數據手機來說,AI 的應用只能說是初級階段,烹飪大模型的能力提升,就像自動駕駛技術一樣,還需要大量的訓練和提升。中國的餐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數據顯示,2024 年,近 300 萬家餐飲門店折戟,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的餐飲食品消費者,也是最為挑剔的消費者。近年來餐飲行業伴隨著連鎖化發展,效率的提升一直是核心難以突破的瓶頸。而餐飲運營與 AI 技術的碰撞,似乎為餐飲食品消費的破局,提供了一些新的解決方案。AI 服務智能體的出現,正在緩和餐飲門店服務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AI 炒菜機器人的出現,也能夠緩解餐廳和廚師
123、之間的矛盾,廚師有個助手,工作效率也就能夠實現進一步的提升,自動化能帶來更低的管理成本和經濟成本,也是餐飲連鎖化推行的必備要素。消費者也能夠從這樣的效率和烹飪當中獲利,擺脫對于預制食品的擔憂,重回對于餐飲口味的關注。未來,我們相信這樣的機遇融合,正是 AI 助推產業的核心意義。PAGE 7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供應鏈溯源持續優化:區域特色農產品品質升級綠色環保包裝再升級:消費者可感知的低碳生活貼近自然:從植物基到清潔標簽的消費革命食飲綠色新革命產業鏈全面升級,帶動低碳生活理念傳播PAGE 7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供應鏈溯源持續優化,區域特色農產品品質升級只需用手機輕輕掃
124、描食材上的二維碼,不論是餐飲門店的后廚,還是享用美食的消費者,都能清晰地看到餐桌食材的全部“履歷”。壁掛爐里的烤鴨,餐盤里的蔬菜,果籃里的蘋果.食材上的小小二維碼,不僅讓傳統美食穿上了“透明外衣”,更折射出食品飲料行業正在經歷的綠色變革。全國農墾系統全程質量追溯 圖片來源:經濟觀察報,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與資源約束收緊的雙重壓力下,食品飲料行業正經歷一場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系統性綠色革命。這場革命不僅涉及技術革新與供應鏈重構,更通過消費者行為的深度變革,推動了低碳生活理念的廣泛傳播。從農田到餐桌,全產業鏈的減碳實踐、透明化升級與價值體系重塑,正在為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新路
125、徑。在供應鏈端,借助先進的技術實現農產品品質升級和透明化溯源,增強消費者對于綠色農產品的信任;包裝環節積極探索綠色環保材料,使包裝成為企業踐行環保責任的有力證明;消費市場上,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踐行綠色理念的植物基產品和清潔標簽食品成為新寵,促使企業調整產品創新方向。這一系列變化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食飲行業的綠色新生態,也為我們開啟了低碳生活的新篇章。PAGE 7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供應鏈溯源持續優化:區域特色農產品品質升級在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中國農業供應鏈正在加速透明化進程。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數商興農”工程,重點發展農村電商并規范農副產品直
126、播帶貨。2023 年政策進一步深化,強調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這些舉措不僅為區域特色農產品打開了新的市場通道,更通過縮短流通環節、增強消費者互動,重塑了農產品的價值傳遞邏輯。農業農村部計劃到 2028 年底,智慧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信息技術助力糧油作物和重要農產品節本增產增效的作用全面顯現,先行先試地區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改造基本實現,全域推進智慧農業建設的機制路徑基本成熟,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 32%以上。2024 年 9 月,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和草原局,以及中衛市相關部門聯合指導,中共中衛市沙坡頭區委員會、中衛市沙坡頭區人民政府主辦,淘天集團、杭州親選承辦的“
127、豐收中國行尋味沙坡頭”活動,天貓美食美酒生鮮等官方直播間,以沉浸式實景直播的形式,帶領線上消費者們直擊沙坡頭旱蘋果的采摘現場,消費者在鏡頭前見證果農的采摘實景,從枝頭到舌尖的信任感油然而生,在直播當天淘寶平臺總曝光量超 800 萬人次,直播間觀看人數超 100 萬人次。這種“所見即所得”的模式,既滿足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全周期追溯需求,也為沙坡頭旱蘋果提供全方位的推廣和銷售支持,幫助農民拓寬銷售渠道,提升了農產品的溢價空間?!柏S收中國行尋味沙坡頭”活動圖片來源:淘天集團,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73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四平百萬畝基地圖片來源: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所見即所得
128、的農產品直播銷售漲勢喜人,更多生鮮農產品靠直播出圈。根據淘天數據顯示,2024 年以來,農產品直播銷售同比增長 33.18%,其中直播銷售排名前十的品類分別為:鮮燉即食燕窩、純牛奶、普洱、時令草本花卉、榴蓮、多肉植物、綠植、鮮花、粽子、桃。豐收節期間,黑烏龍、六安瓜片、碧螺春、燕窩制品直播銷售同比增長超 17 倍,風流果、百合等藥食同源食品,羅布麻、杜仲、益母草等滋補養生產品同比增長均超 6 倍,蓮霧、芭樂、西柚、牛油果、西瓜、佛手等應季水果直播銷售增幅超 5.7 倍。同時,嚴格把控的供應鏈品質也讓國產農貨也被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同樣來自于淘天的數據顯示,2024 年以來,國產品牌蔓越莓、國產
129、品牌櫻桃、國產品牌堅果制品、國產品牌咖啡、國產品牌藍莓的銷量同比均實現 20%以上增長。這其中,90 后是農產品消費主力人群,其次為 80 后。近年來,隨著 Z 世代和老年人群體全面觸網,00 后也正在成為農產品消費增速最快的群體。同樣的特色農產品出圈也發生在四平玉米身上,四平市位于吉林省松遼平原腹地,地處“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核心區位(北緯 43),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孕育了四平玉米特有品質,被譽為“中國優質玉米之都”。這里出產的玉米以顆粒飽滿、甜糯鮮香、營養豐富著稱,“四平玉米”榮登 2024 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榜,位列全國玉米品類品牌價值首位,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130、”“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等 18 項國家級榮譽。近年來,四平玉米釋放區位、品牌、品質、營養美味等核心優勢,通過智慧農業、技術加持突破傳統農產品敘事框架,講述著屬于四平玉米的品牌故事。PAGE 74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借力玉米主食化風潮,健康綠色的四平鮮食玉米恰好契合了當前新興消費群體的健康訴求。首先,四平玉米營養素密度高,營養價值顯著優于常見主食。每 100 克玉米中含有 4.5 克以上的膳食纖維,是大米的 11 倍,特別適合久坐少動的年輕人。膳食纖維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還能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健康。同時四平鮮食玉米含有葉酸、葉黃素、鉀、花青素等多種營養素,其中葉
131、黃素和葉酸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夠幫助消費者保護視力、延緩衰老。在膳食結構轉型的關鍵期,四平鮮食玉米憑借自身優勢、營養效能、風味特征和產業支撐,成為破解青年群體“飲食焦慮”,滿足“減量不減質”需求的關鍵選擇。四平玉米,中國優質玉米之都 圖片來源: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展臺,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在健康的基礎之上,四平玉米借力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消費者與市場研究中心感知與風味研究實驗室,通過打造科學、系統的玉米感官評價體系評定。經對比研究,其黃糯玉米和白糯玉米顆粒飽滿有光澤,比普通糯玉米的香氣提升了 22%,口感軟糯,富有黏性和嚼勁,比普通玉米提升 13%;黑糯玉米的口感糯而不粘,同樣具有嚼勁。水果
132、玉米甜味突出,比普通玉米的甜度高 17%,汁水豐富,易于咀嚼。四平大力實施“玉米主食化”發展戰略,聚焦“人民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食品美味與健康需求,以黑土地資源稟賦為根基,以品牌化、主食化、全鏈條化為路徑,向優質農產品深細加工延伸,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全力推進四平玉米產品走向全國。以技術對供應鏈溯源進行的持續優化,不僅重塑了消費者的飲食決策邏輯,更在重構整個食品產業鏈的價值分配體系。未來,隨著 5G 與邊緣計算技術的普及,農田里的傳感器能實時將數據上傳至云端,消費者甚至可以通過 VR 技術“走進”千里之外的果園,親眼看見果實的生長環境。在供給與需求的雙側驅動下,隨著供應鏈的全程
133、追溯水平的提升,必將帶動區域特色農產品品質向更高升級。PAGE 75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綠色環保包裝再升級:消費者可感知的低碳生活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從簡單概念向系統性認知的深度升級,食品包裝正經歷從功能屬性到價值載體的本質蛻變。當 80%的受訪者能清晰列舉紙質(70%)、可降解塑料(55%)等常見環保材料,當超七成消費者將包裝上的環保標識與企業社會責任直接關聯(2025 年四川農業大學調研數據),市場已明確傳遞出對包裝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嚴苛要求 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可降解”標簽,而是追求從原料采購、生產工藝到回收處理的全鏈條綠色化。這種需求驅動下,食品包裝早已超越保護容器的基礎
134、功能,成為企業與消費者建立價值共鳴的核心觸點。應對消費者的更高要求,企業不僅要關注包裝材料的可降解屬性,更要求包裝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可視化證據鏈。例如,蒙牛的“4R1D”包裝策略(Reduce 減少、Reuse 重復利用、Recycle 回收、Renewable 可再生、Degradable 可降解)不僅覆蓋包裝設計,更聯動上下游構建回收閉環。以“治理環境污染,保護地球資源,助力實現凈零”為目標,結合生產運營實際,蒙牛通過減少包材用量、采用可回收及可重復利用設計,探索應用可再生、易降解材料,深化產品包裝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根源減少包裝制品對環境的影響。為實現目標,蒙牛將綠色包裝工作融入集團整體可
135、持續發展戰略架構,將綠色包裝列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方向,成立集團綠色包裝專項工作組,統籌推進各業務部門的包裝轉型工作。蒙牛綠色包裝專項工作組圖片來源:蒙牛綠色包裝價值報告,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76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在這套體系下,蒙牛生產出了多款踐行綠色理念的包裝產品,例如蒙牛特侖蘇沙漠有機純牛奶的植物基夢幻蓋采用植物基聚合物,原料來自巴西種植的甘蔗,經碳信托(CarbonTrust)認證,與化石基夢幻蓋同類包裝相比,此包裝碳足跡減少 19%;真果粒牛奶飲品通過替代鋁箔層,使包裝從紙、塑料、鋁三種組分簡化為紙、塑料兩種,簡化回收處理流程尤其是減少了其中化學物質的使用,
136、同時顯著降低產品碳足跡;小鮮語通過瓶身減重,單瓶重量從 36 克降至 32 克。2023 年,共計減少塑料使用量37.45 噸。蒙牛部分綠色包裝產品圖片來源:蒙牛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與此同時,應對制作包裝材料時石油的使用和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來自美國芝加哥的碳回收企業LanzaTech 運用先進的“碳捕捉”技術,可以將富碳氣源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通過微生物直接轉化為生產 PET 瓶所需的關鍵原料。為實現包裝生產過程的綠色化,達能旗下品牌脈動長期與專注于碳捕捉和轉化的創新公司 LanzaTech 合作,投資一種全新包裝材料生產技術,當前已實現全瓶 100%可回收。脈動智慧碳瓶生產流程圖
137、片來源:包裝管理體系實踐案例集,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77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在綠色環保包裝再升級的過程中,包裝不再是簡單的信息載體,而是企業倫理實踐的數字承諾書。當消費者通過包裝即可了解產品的生產是否導致森林砍伐,通過包裝材質判斷企業是否踐行循環經濟理念,食品行業的價值將從追求短期利潤到守護長期信任,從滿足基礎需求到承載社會責任,最終實現商業價值與生態價值的共生共榮。PAGE 78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貼近自然:從植物基到清潔標簽的消費革命在全球氣候變化與健康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植物基食品正成為食品行業低碳轉型的核心抓手。中國“雙碳”目標與“健康中國”戰略的疊加
138、,為植物基食品開辟了廣闊空間:一方面,植物肉、植物奶等產品通過替代傳統動物蛋白,可減少 50%-90%的碳足跡;另一方面,其低膽固醇、高膳食纖維的特性,精準契合居民膳食結構優化需求。但受制于口味口感的影響,植物基食品在融入大眾常規食品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小的挑戰。在這樣的基礎之上,2024 年,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植物基食品風味的創新。雀巢在2024 年官宣首款全球研發紅豆植物基飲紅豆輕乳系列,共有相思紅豆、抹茶紅豆、紅豆茉香三種風味,產品精選優質紅豆,每瓶含超過 4.7g 紅豆精華,0 反式脂肪,含膳食纖維及植物多酚,健康低脂輕負擔。雀巢紅豆植物基飲紅豆輕乳系列圖片來源:京東商城,中糧營養健康研
139、究院整理2024 年底,植物熊貓 algalga,依托于元育生物和清華大學吳慶余教授課題組近 30 年的科研沉淀,采用獨特的專利藻種、精密發酵、多重酶解等創新專利技術開發,推出全球首款商業化微藻植物奶 Beta 版,開創了微藻蛋白營養新品類,在“0”添加的基礎上為市場提供配料表干凈,易吸收,具有科學依據的微藻單細胞 ARG 蛋白飲品原料,與傳統動物性奶制品相比,植物熊貓微藻奶具有更低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為人體提供每日健康所需的全營養支持,且生產過程更加綠色環保。PAGE 79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植物微藻奶產品創新圖片來源:食品安全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消費者對食品的審視已從宏觀
140、的“是否天然”轉向微觀的“成分真相”。中國消費者食品添加劑認知調查顯示,約 7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對食品中添加劑的使用持負面態度,甚至害怕購買含有添加劑的產品??菩攀称放c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在 2024 發布的中國消費者食品標簽認知及使用狀況調研報告顯示,超七成消費者的關注重點是含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劑,八成以上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關注“無添加”“零添加”“不使用”等表述,超六成消費者認為有這樣標識的產品比同類產品更好。消費升級浪潮中,2024年 零添加、不添加 成為了食品行業炙手可熱的營銷關鍵詞。商超中的“零添加”圖片來源:央廣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PAGE 80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這
141、場始于標簽認知的消費升級,正倒逼食品工業重構產品邏輯。2025 年實施的新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明令禁止“零添加”“不添加”等模糊表述,猶如一聲行業轉向的號角,促使企業從營銷話術競爭回歸技術本質創新。以烘焙行業為例,曾廣泛使用的防腐劑脫氫乙酸鈉被列入禁用清單后,樂斯福率先公布一種天然防腐成分酸面團,以谷物加工產物、水為主要原料,接種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后,經過發酵等工藝,產生大量乳酸、乙酸等有機酸,滅活干燥后酸面團本身所含的有機酸能有效降低面團的pH 值(酸堿值),從而抑制霉菌、細菌等微生物生長,對面包產品保存期限具有積極影響。既滿足清潔標簽要求,又打造出差異化的“原料即防腐劑”產品概念。天然防
142、腐劑解決方案圖片來源:樂斯福官網,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整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清潔標簽的內涵已從“減法游戲”升級為“系統工程”:嬰幼兒食品領域,伊利以微囊雙核包埋工藝將 HMOs 與乳鐵蛋白封裝,確保其抵達腸道時的活性留存率 92%;調味料行業,安琪開發定向酶解技術,從酵母提取物中分離出天然呈味肽,以天然的鮮味寶庫替代傳統味精和核苷酸類增味劑;即食果蔬汁則借助 HPP 高壓殺菌技術(high pressure processing),將冷壓的果汁直接裝瓶密封,置于 500MPa600MPa 的液態壓力下,以壓力的傳導將果汁中的細菌殺死,延長保質期且不破壞果汁中的營養成分。這些技術突破不僅回應
143、了消費者對“成分真相”的追問,更重塑了食品工業的價值評判標準 當“清潔”不再是標簽上的文字游戲,而是從原料篩選、工藝設計到包裝儲運的全鏈條透明化實踐,食品行業才真正踏入“標簽透明化”與“品質真實化”同頻共振的新紀元。PAGE 81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取江河湖海自然之材,以技術手段模擬自然過程,食品生產企業終將找到自然與制造的平衡支點。在未來的食品行業發展中,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綠色的食品。同時,消費者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科學消費能力,共同推動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PAGE 822025 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在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的第 70 年
144、,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的第 5 年這個時間節點,我們回望中國食品行業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轉型軌跡,更能深切感受到“民以食為天”的古老箴言在新時代煥發的蓬勃生機。面對人口結構變遷、技術革命迭代、消費理念升級的多重考驗,中國食品產業在變革中孕育新機,于創新中開創新局。從“十四五”走向“十五五”,中國食品產業想要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離不開當下的消費趨勢拉動。在這場深刻變革中,我們看到渠道生態的重構重塑商業邏輯,見證營養科學的突破改寫健康定義,探討情感價值的覺醒重構消費需求,洞察關鍵消費群體的新變化與機遇,緊跟 AI 技術浪潮理解產業的新方向,思考綠色浪潮背后產業重塑的新價值。站在 2025 年的新起點,我們深知食品產業的轉型升級道阻且長。老齡化社會的營養挑戰、城鎮化進程中的供需平衡、技術革命下的創新挑戰,都需要全行業以更大的智慧與勇氣破題。但正如全國糖酒會70 年來所主張的一樣,中國食品人從不缺乏在變革中突圍的基因,我們堅信中國食品消費市場必將綻放更璀璨的光芒?!瓣J”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結合食品消費趨勢的持續引領,我們期待見證更多中國食品企業能夠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新價值,讓世界品味中國食品制造的匠心,共享新時代的發展榮光,讓我們共同擘畫新“食”代的篇章。結語PAGE 83商務合作洽談曲經理010-掃碼關注消費者之聲公眾號獲取更多白皮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