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萍夹袠I:【深??萍肌空邧|風起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海探測等-250513(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深??萍夹袠I:【深??萍肌空邧|風起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海探測等-250513(28頁).pdf(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深??萍肌空邧|風起,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海探測等行業評級:看好2025年5月13日分析師邱世梁分析師王華君分析師張菁郵箱郵箱郵箱 證書編號S1230520050001證書編號S1230520080005證書編號S1230524070001 證券研究報告添加標題95%深??萍迹赫邧|風起,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海探測等2一、什么是深??萍??1、定義:深??萍家话阒赣糜谔剿?、開發和利用深海資源以及研究深海環境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和相關學科的總稱。它涵蓋眾多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深海探測技術、深海資源開發技術、深海通信與導航技術及深海工程技術等。2、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首
2、提“深??萍肌备拍?。具體位置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章節里“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萍迹┑刃屡d產業安全健康發展”。二、為什么要發展深??萍??1、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根據2024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2024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10.54萬億元,同比增長5.9%,占GDP7.8%。根據經濟之聲預測,2025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將超過13萬億元,其中深??萍枷嚓P產業占比預計超25%,市場規模有望超3.25萬億元。2、國家安全保護和海洋權益爭奪的重要抓手。深海潛航器、海底監測網絡等技術對國防安全至關重要,深海是國際資源爭奪的重要陣地,掌握強大的深海開發能力意味著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可獲得
3、更多權益,如公海資源開發權等。三、深??萍加心男┓较??1、海洋資源開發:海洋新能源、深海采礦、海洋漁業、深海油氣資源。2、海洋科技技術:海洋運載器、深海傳感器、海洋特種材料、海底數據中心、智能船舶、智能工業軟件設計。3、海洋環境保護:綠色船舶、島礁工程、海洋浮式核動力、海上應急與安全。4、海洋權益保障:極地工程技術、超大浮體技術、海天空地一體化信息服務網絡、智慧海洋。四、投資建議:聚焦生產資料或新基建屬性環節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碧?、深海特種材料1、深海裝備:包括海工裝備及零部件。重點推薦亞星錨鏈;振華重工、中國船舶、中國動力、中船防務。關注中集集團、巨力索具、神開股份、海鍋股份、南山
4、智尚、克萊特等。2、深海信息技術:包括海底數據中心及相關配套。重點推薦中天科技、東方電纜,關注海蘭信、亨通光電等。3、深??碧剑喊ㄌ綔y裝備、深海機器人。重點推薦中國海防、微光股份,關注時代電氣、申昊科技、天海防務、天和防務、中科海訊等。4、深海特種材料:建議關注寶鈦股份、西部材料、西部超導等。四、風險提示1、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風險;2、新技術迭代、商業化落地不及預期風險;3、競爭格局惡化風險。iYjWlXjWlZdYjYmO9P8Q9PpNrRsQrMjMoOtOlOnMtO7NmMxOMYnOuMuOpPtO目錄C O N T E N T S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萍肌?,上海、廣東、青島
5、等地方政府齊發力1.1 我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戰略轉型提速,深??萍汲蔀樾沦|生產力抓手1.2 從頂層設計到地方推動,上海、廣東、青島等地方政府齊發力010203聚焦4大方向: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科技技術、海洋權益保障2.1 海洋資源開發:海洋新能源、深海采礦、海洋漁業、深海油氣資源2.2 海洋科技技術:海洋運載器、深海傳感器、海洋特種材料、海底數據中心、智能船舶、智能工業軟件設計2.3 海洋環境保護:綠色船舶、島礁工程、海洋浮式核動力、海上應急與安全2.4 海洋權益保障:極地工程技術、超大浮體技術、海天空地一體化信息服務網絡、智慧海洋3投資建議: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
6、、深海探測、深海特種材料401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萍肌?,上海、廣東、青島等地方政府齊發力我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戰略轉型提速,深??萍忌壋蔀閲覒鹇?.15圖:2021-2024年中國海工裝備制造業CAGR約12%資料來源:Wind、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智匯海洋、經濟之聲,浙商證券研究所1、國家政策:3月12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首次將“深??萍肌奔{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萍嫉刃屡d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首次將“深??萍肌迸c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并列,標志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過去在2021、2023年政府
7、工作報告中提及“深?!备拍?,描述分別為“深海工程”、“深海深地探測”。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深??萍肌钡奶岢鰪膯我还こ虒嵤┺D向覆蓋探測、通信、導航、資源開發的全鏈條技術體系,標志著深??萍紡募夹g探索向產業化應用的戰略升級。2、市場規模:根據2024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2024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10.54萬億元,同比增長5.9%,占GDP7.8%。根據經濟之聲預測,2025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將超過13萬億元,其中深??萍枷嚓P產業占比預計超25%,市場規模有望超3.25萬億元。4%22%9%0%5%10%15%20%25%02004006008001,0001,200202120222023202
8、4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億元)同比圖:2001-2024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CAGR約11%-10%-5%0%5%10%15%20%25%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億元)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從頂層設計到地方推動,上海、廣東、青島等地方政府齊發力1.26資料來源:上證報、廣東人大官網、藍色青島、數智深藍,浙商證券研究所整理從頂層設
9、計到地方推動,上海、廣東、山東青島、福建等地方政府齊發力。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將紛紛出臺地方性支持政策,助力“深??萍肌碑a業化落地。1、上海市:3月20日上海市海洋局表示將出臺上海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觀測網規劃(2025-2035年),印發關于推動上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上海市海洋發展“十五五”規劃編制研究,科學制定和落實海洋經濟發展重點目標任務。上海海洋局將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打造現代海洋經濟創新發展高地。聚焦海上新能源、深海新材料、海洋生物醫藥、深遠海養殖等新興領域。2、廣東?。?025年2月28號
10、廣東省發布廣東省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條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提出大力支持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上風電、深海采礦、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等海洋新興產業。3、山東青島:2025年3月20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召開全市海洋重點項目推進會議。提出要改造提升現代漁業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海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強力推進深海開發等海洋未來產業。4、福建?。?025年2月13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舉辦“海洋經濟綠色創新發展政策集中發布暨海洋金融產品應用推廣活動”,一次性發布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海洋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應用推廣、水
11、產種業振興、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水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美麗漁村”建設等六個專項行動計劃,通過政策賦能、科技助力、金融加持,為海洋企業提供強有力支持和服務,推動把政策紅利轉化為海洋經濟發展新增動力,助力海洋經濟發展取得新的突破。我們認為,隨著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深??萍肌碧嶂羾覒鹇孕屡d產業的地位,后續配套政策(如專項資金等)有望密集出臺。02聚焦4大方向: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科技技術、海洋環境保護、海洋權益保障。7添加標題海洋資源開發:海洋新能源、深海采礦、深海漁業、深海油氣資源2.181、海洋新能源: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波浪能潮流能是未來較為可行的應用方向1)定義:指蘊藏于海洋中的可
12、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流能、海上風電、太陽能、溫差能、鹽差能等。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全球海洋能資源理論上每年可發電2000萬億kWh,約為2019年全球發電量的77多倍。2)現狀與展望:海洋新能源領域中,固定式海上風電是目前成熟度和利用率最高的技術。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對深遠海資源的開發需求,漂浮式風機的應用有望成為未來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海洋新能源的利用與開發主要的應用方向包括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發電、波浪能與潮流能的綜合利用。2、深海采礦:推進深海采礦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可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1)定義:從200米以下的深海海
13、床中提取礦產資源,主要包括多金屬結瘤(PMN)、多金屬硫化物(PMS)和富鈷錳鐵殼(CFC)等。2)意義:深海礦產資源是中國資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具有種類多、儲量大、品質好等特點。中國是世界最大礦產資源消費國,作為戰略性礦產資源是國內80%以上工業原材料來源,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發揮不可替代作用。當前,我國部分資源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其中鈷、鎳、銅等緊缺關鍵礦產分別高達98%、91%和75%。3、深海漁業:科學牧魚,向海要糧深遠海漁業涉及在遠離大陸、水深20米以下的海域,依托先進的養殖工船和大型浮式養殖平臺等裝備,結合深海網箱設施、捕撈漁船、能源供給網絡、物流補給船和陸基保障設施,構建一
14、個集工業化綠色養殖、漁獲物搭載與物資補給、水產品海上加工與物流、基地化保障以及數字化管理于一體的綜合生產系統。這種“養捕加”相結合、“海島陸”相連接的全產業鏈漁業生產新模式,將深遠海海域的高水交換率和低污染物含量優勢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人們提供更加健康潔凈的深海營養源。4、深海油氣資源: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正在向全水下生產系統的趨勢發展1)內涵:深海油氣資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可燃冰)。深水是未來全球油氣資源的主要接替區和世界大國爭奪的重要戰略區。全球超過70的油氣資源蘊藏在海洋中,其中44來自深水。2)發展趨勢: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正在向全水下生產系統的趨勢發展,目前國內水下生產系統核心設備進口依
15、賴度高。深水水下生產系統是開發海洋油氣資源的重要技術裝備,由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樹、水下控制系統、水下多功能管匯等多種復雜水下結構物組成,在低溫高壓的深海環境中搭建起能夠有序傳輸傳送海底油氣物流、液壓和電氣控制信號、水下生產設施狀態信息的“多向通道”。資料來源:知領、中國綠發會、界面新聞、每日經濟新聞、石油360、海洋與濕地、石頭科普、羊城派,浙商證券研究所圖:海洋牧場圖:深海采礦流程添加標題海洋科技技術:海洋運載器、深海傳感器、海洋特種材料、海底數據中心、智能船舶、智能工業軟件設計2.291、新型海洋運載器:新型海洋運載器因其超長續航、跨域機動、集群協作等特性,可實現大規模陸、海、空、天 全域
16、、長時間協作,未來在深海發展的大背景下,需求有望大爆發。1)分類:新型海洋運載器包括深海運載器主要分為載人型潛水器(HOV)和無人型潛水器(UUV)2個大類;其中,無人型潛水器可分為遙控式水下航行器(RO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和最新出現的混合型遙控潛水器(ARV/HROV),以及無動力潛水器等多種類型。作為使用綜合性的水下機動平臺,深海運載器自身可以搭載設備用于開展各種精細化作業,從而成為深??瓶碱I域的“集大成者”。2)優勢:超長續航、跨域機動以及集群協作特性,可實現大規模陸、海、空、天 全域、長時間協作。3)應用場景:長時間水下作業,對水下生產設施進行監測維護,解決生產作業長期巡檢
17、問題;拓展現有運載器的作業環境和應用范圍,實現大范圍海洋科學數據快速收集、測繪;具有在空中、水面、水下之間的垮介質通信能力;在深海、淺海大范圍內進行海洋勘測、救援、跨域海洋環境調查等多用途作業,在海陸空聯合作業任務中具有決定性地位。資料來源:科學大院、海洋地質前沿,浙商證券研究所圖:海洋運載器分類添加標題海洋科技技術:海洋運載器、深海傳感器、海洋特種材料、海底數據中心、智能船舶、智能工業軟件設計2.2101、新型海洋運載器:新型海洋運載器因其超長續航、跨域機動、集群協作等特性,可實現大規模陸、海、空、天 全域、長時間協作,未來在深海發展的大背景下,需求有望大爆發。4)競爭格局:新型海洋運載器行
18、業呈現以北美歐洲為主導,亞太地區迅速崛起的態勢。美、英為主的發達國家已形成從研究、設計、制造、應用、服務、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整套體系。亞太地區雖起步較晚,但增長勢頭強勁。我國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在在全海深無人潛水器、水下機器人自主避障與規劃控制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成為亞太地區增長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關鍵零部件和相關技術仍有缺乏,產品研發到產業應用斷層,產業化發展仍有一定距離。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載人潛水器(HOV)、遙控潛水器(ROV)、自主潛水器(AUV)、自主遙控潛水器(ARV)以及水下滑翔機(Underwater Glider)、波浪滑翔機(Wave Glider)、無人水面艇(U
19、SV)7種海洋運載器發展譜系。我國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已初步形成以“三龍五?!睘榇淼暮Q筮\載器系列,即“蛟龍”“潛龍”“海龍”三龍系列和“海馬”“海星”“海斗”“海翼”“海燕”五海系列,推動了中國深海技術和材料的自主發展。5)市場規模:據中金企信預計,2023年全球無人潛水器市場規模達570億元,2024年全球無人潛水器市場規模達613億元,增速為7.54%。預計2025-2028年全球無人潛水器市場規模由682億元增長至850億元,CAGR為7.62%。資料來源:科技導報中國海洋科考裝備的現狀分析與建設展望、中金企信,浙商證券研究所圖:中國海洋運載器發展譜系添加標題海洋科技技術:海洋運載
20、器、深海傳感器、海洋新材料、海底數據中心、智能船舶、智能工業軟件設計2.2112、海洋傳感器:實現人類探索海洋,研究、利用海洋資源必不可少的裝備。1)定義:海洋傳感器是一種用于檢測和測量海洋環境參數的設備,主要用于感知、采集、轉換、傳輸和處理海洋觀測要素的數據,可分為聲、光、電、熱、磁等種類。2)現狀:國內在近海和常規傳感器上初步實現了國產化,在深海和中高端核心傳感器仍高度依賴歐美進口設備,海外代表公司有Teledyne、SSAB(薩博)、Raytheon等。3)聲吶技術:聲吶作為水下探測的重要工具,利用聲波進行目標的搜索、識別與測距。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發射機產生電信號,經過換能器轉換成聲音
21、信號發射到水中。當這些聲波遇到目標如潛艇、魚群等時,會被反射回來,再由換能器接收并轉換回電信號進行處理。聲吶根據工作方式分為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聲吶技術廣泛應用于水聲信號處理、水聲目標識別、水聲定位以及水聲通信等領域,是海洋探測的隱形利器。4)市場空間:全球市場來看,2023年全球海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342.2億美元,預計從2024年的356.5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531.0億美元,CAGR約5.1%。國內市場來看,2020年國內海洋傳感器市場需求規模約480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88億元,2020-2025年CAGR約10.4%。3、海洋新材料: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應材料先
22、行、應用帶動。1)定義:海洋新材料指能從海洋中提取的材料和專屬用于海洋開發的各類特殊材料。海洋新材料主要包括海洋用鋼(鋼筋和各類不銹鋼)、海洋用有色金屬(鈦、鎂、鋁、銅等)、防護材料(防腐、防污涂料、犧牲陽極材料)、混凝土、復合材料與功能材料等。2)鈦合金:鈦材最突出的特點是密度低,強度高,耐蝕性強。同時還具有耐海水沖刷,無磁性,無冷脆性,高透聲系數,較好成形、鑄造、焊接性能等,使得其成為海洋環境中的理想材料,對各類海洋工程有廣泛的適用性。4、海底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創新之一。1)定義:海底數據中心一種綠色低碳的新型數據中心系統。該系統將服務器安放在海底的壓力容器中,通過海水的流
23、動進行自然冷卻,具有綠色低碳、安全可靠、降本增效等優勢,且易于與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融合,將海洋電力轉化為算力,助力數據中心碳中和,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提供有益補充。2)結構:由岸站、海底光電復合纜、海底分電站及海底數據艙組成,主體結構為罐體結構,電氣設備、冷卻系統均布置在罐體內部,罐體頂部為海水冷卻系統。3)優勢:海底數據中心以海洋作為自然冷源,具有“三省兩高一低”的獨特優勢,即省電、省水、省地、高安全、高可靠、低時延。4)市場規模:據Cervicorn Consultin預計,2024 年全球全球數據中心市場價值為 2176.5 億美元,預計到2034 年將達到約 4817.3 億美元
24、,2025-2034 年CAGR=11.4%。資料來源:海洋海派、中研網、中國腐蝕與防護網、樂晴智庫、信息革命家、中歐國際商學院,浙商證券研究所圖:海底數據中心添加標題海洋科技技術:海洋運載器、深海傳感器、海洋特種材料、海底數據中心、智能船舶、智能工業軟件設計2.2125、智能船舶:智能船舶是深海資源開發的重要工具、技術手段1)定義:智能船舶是指利用傳感器、通信和互聯網等技術手段,自動感知和獲得船舶自身、海洋環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并基于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在船舶航行、管理、維護保養、貨物運輸等方面實現智能化運行的船舶。2)關鍵技術:按功能劃分,智能船舶
25、可分為智能航行、智能船體、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貨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臺。為實現和完善上述功能,需進一步研究和深化與船舶有關的信息感知技術、通信導航技術、能效控制技術、航線規劃技術、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遇險預警救助技術、駕機一體化和自主航行技術。3)商業模式:技術提供、系統集成、設備銷售、服務運營等。未來智能船舶行業的商業模式將更加多元化和創新化。例如,通過建立以數據為導向的新商業模式,實現船舶運營數據的實時收集、分析和挖掘,為船舶運營提供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決策支持。4)市場規模:據宇博智業預測,2023年智能船舶市場規模達到463.4億元,成為船舶產業重要支撐。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
26、將達到230億美元以上,2023-2028年CAGR約21%。6、智能工業軟件設計:船舶工業軟件涉及到我國信息安全、國家安全,亟需實現自主可控。1)內涵:船舶智能設計的核心是船舶工業軟件,覆蓋設計(CAD)、分析評估(CAE)、制造(CAM)和全壽命周期管理(PLM)。2)現狀:我國船舶工業軟件集成度低,存在信息孤島現象。我國90%以上的船舶工業軟件采用了國外軟件,CAD、PLM、CAM、CAE軟件仍存在“卡脖子”環節。3)政策支持:2020年國家出臺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支持自主可控工業軟件的應用和創新發展。我國船舶工業軟件發展目標和內容已制定,在2025年實現
27、軟件基本自主,到2030年實現軟件替代,到2035年實現軟件超越。資料來源:船舶工程中文核心期刊、中船通、中國報告大廳、國資委網站、中國船舶報,浙商證券研究所添加標題海洋環境保護:綠色船舶、島礁工程、海洋浮式核動力、海上應急與安全2.3131、綠色船舶:1)定義:采用相對先進技術(綠色技術)在其生命周期(從設計、制造、營運到報廢回收)的整個過程中能經濟地滿足其預定功能和性能,同時實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或消除環境污染,并對操作和使用人員具有良好保護的船舶。2)減排法規:2023年國際海事組織IMO發布2023年IMO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目標到2030年全球海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2008年
28、至少減少20%,并力爭實現30%減排目標;到2040年將至少減少70%,力爭實現80%減排目標。3)實現方法:目前綠色船舶技術主要圍繞船舶總體優化、動力燃料低碳化、綠色營運和建造技術展開,從而為實現船舶行業的零碳排放或碳中和目標提供助力。資料來源:王俊綠色船舶概念及發展趨勢、中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軍民融合集結號、國際海事(中國)研究中心,浙商證券研究所圖:IMO關于減少船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時間表添加標題海洋環境保護:綠色船舶、島礁工程、海洋浮式核動力、海上應急與安全2.3142、島礁工程:島礁既是國防的前沿陣地,也是開發海洋資源的重要基地。1)意義:島礁既是國防和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沿基地,
29、也是遠海開發的支點。若缺乏島礁,海洋開發的支撐點、物資運輸的中轉站等問題都將難以解決。因此,島礁建設對于落實深化海洋強國戰略、推進陸海統籌以及實現經濟一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2)涉及技術、領域:島礁工程建設涉及眾多技術領域。例如,島體建造技術、海洋水下新結構、島礁地下空間開發技術、智能建造技術、生態修復與保護裝備的研發、能源供給系統的建設、海水淡化技術的應用等。3、海洋浮式核電站:可為深遠海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1)定義:海上核動力浮動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2)優勢
30、:無污染、造價低、選址易、標準化工程。4、海上應急和安全領域:是保障海洋活動的重要環節1)定義:指涵蓋整個海域的各類海洋工程技術,包括人命救生、船舶及財產救助、海上應急打撈搶險、海上消防以及溢油污染清除與環保治理等所需的裝備與技術體系。資料來源:三亞科教園研究生院、科普中國、核電那些事、百度,浙商證券研究所圖:浮動式核電站圖:島礁工程添加標題海洋權益保障:極地工程技術、超大浮體技術、海天空地一體化信息服務網絡、智慧海洋2.4151、極地工程技術:北極地區資源蘊藏豐富、航運潛力巨大、軍事位置特殊,已成為各國關注的戰略焦點。2017年4月 海軍戰略拓展為“近海防御、遠海防衛、大洋存在、兩極拓展”。
31、其中,“兩極拓展”特指南極和北極地區。極地地區不僅資源蘊藏豐富,航運潛力巨大,還具有極為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極地工程技術是實現極地治理的裝備保障,我國在極地船舶裝備與技術領域起步相對較晚,有待進一步發展。2、超大浮體技術:超大浮體對于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改善島礁生活條件具有重要意義。1)定義:超大型浮體結構是指長、寬具有公里級,而高度為數米或數十米的長大扁平的浮式鋼結構,其一般由相互聯結的模塊組成,并與系留裝置、海域防護設施等共同組成一個復合結構系統。3、海天空地一體化信息服務網:我國?;畔⒎漳芰Σ蛔?,是制約??仗斓匾惑w化網絡發展的核心因素。1)定義:以地基網絡為基礎,以天基、空基
32、、?;W絡為延伸,可為全海域的各類用戶提供通信、導航、遙感等信息保障的基礎設施。2)意義:提升國家網絡空間競爭力、推動重大領域自主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3)政策支持:2016年,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重大項目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2020年衛星互聯網確定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之一。4、智慧海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海洋環境、海洋裝備、人類活動和管理主體四大板塊信息的互聯互通,是海洋領域“工業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認識、利用和經略海洋的重要抓手。1)定義:智慧海洋以科學的理論認知為基礎、以先進的信息感知為手段,以綜合的信息利用為平臺,以智能技術引領未來海
33、洋發展,將海洋權益、管控、開發三大領域的裝備和活動進行體系性整合,實現海洋資源共享、海洋活動協同。2)智慧海洋技術體系:包括智慧海洋基礎、智慧海洋裝備、智慧海洋信息、智慧海上安全技術。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中國工程院院刊、百度百科,浙商證券研究所1603投資建議: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海探測等。投資建議: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海探測等3.117資料來源:Wind,浙商研究所整理。注:數據截止至2025-5-13,預測值為Wind一致預期。產業鏈細分領域代碼公司市值(億元)2023EPS2024EPS(E)2025EPS(E)2023PE2024PE2025PEROE(2023)
34、PB上游耐蝕耐壓材料600456寶鈦股份145 1.14 1.26 1.44 27 24 21 9%30.3 002149西部材料95 0.40 0.62 0.83 48 32 23 7%19.5 688122西部超導320 1.16 1.54 1.86 42 32 26 12%49.2 688750金天鈦業88 0.32-60-9%19.1 300402寶色股份43 0.26-67-6%17.5 特種材料加工605123派克新材68 4.06 2.65 3.22 14 21 17 12%56.0 688239航宇科技60 1.26 1.72 2.18 33 24 19 13%40.9 行業平
35、均-42 42 26 26 21 21-33 33 中游深海探測裝備及零部件600764中國海防200 0.43 0.50 0.67 65 56 42 4%28.2 300810中科海訊39-1.33-25-17%32.6 688187時代電氣635 2.27 3.12 3.51 20 15 13 9%46.4 002801微光股份77 0.53-64-8%33.7 300853申昊科技33-0.69-33-8%22.7 300397天和防務65-0.38-33-11%12.5 海工裝備及零部件600150中國船舶1417 0.66 1.61 2.28 48 20 14 6%31.7 6019
36、89中國重工1017-0.03 0.16 0.32-130 28 14-1%4.5 600685中船防務349 0.03 0.68 1.15 726 36 21 0%24.7 600482中國動力497 0.35 0.98 1.39 64 23 16 2%22.1 000039中集集團450 0.08 0.61 0.76 107 14 11 1%8.4 600320振華重工237 0.10 0.14 0.18 45 31 25 3%4.5 601890亞星錨鏈87 0.25 0.32 0.39 37 28 23 7%9.0 002342巨力索具53-0.01-607-0%5.5 002278神
37、開股份31 0.07-127-2%8.6 831689克萊特31 0.83 0.90 1.05 51 47 40 14%41.8 002483潤邦股份56 0.06 0.50 0.64 102 13 10 1%6.4 873570坤博精工20 1.15-38-21%43.2 300918南山智尚98 0.47 0.61 0.76 48 37 29 11%22.5 002353杰瑞股份350 2.40 2.98 3.46 14 11 10 13%34.2 油氣裝備及零部件301063海鍋股份26 0.53-46-4%24.9 688377迪威爾38 0.73 0.83 1.27 27 24 15
38、 8%19.6 603699紐威股份213 0.94 1.82 2.14 30 15 13 21%27.8 海纜600522中天科技481 0.91 1.10 1.29 15 13 11 10%14.1 603606東方電纜349 1.45 2.49 3.20 35 20 16 17%50.8 600487亨通光電391 0.87 1.34 1.57 18 12 10 9%15.9 海底數據庫300065海蘭信119-0.16 0.14 0.17-102 120 96-6%16.5 行業平均-30 30 30 30 23 23-23 23 下游油氣開發601808中海油服650 0.63 0.
39、84 0.93 22 16 15 7%13.6 600583海油工程233 0.37 0.54 0.61 14 10 9 7%5.3 300961深水海納28-0.20-81-3%15.9 600968海油發展407 0.30 0.41 0.46 13 10 9 13%4.0 海洋牧場002086東方海洋55 0.89-3-779%2.8 海洋數字化688568中科星圖305 0.63 0.93 1.31 89 60 43 10%56.1 行業平均-10 24 19-16 投資建議:聚焦深海裝備、深海信息技術、深海探測等。3.118一、重點推薦:聚焦中上游生產資料或新基建屬性環節深海裝備、深海
40、信息技術、深??碧?、深海特種材料1、深海裝備:包括海工裝備及零部件。重點推薦亞星錨鏈(船用錨鏈、海工油氣平臺系泊鏈全球龍頭,漂浮式風電系泊鏈打開成長空間);振華重工、中國船舶、中國動力、中船防務。關注中集集團、巨力索具、神開股份、海鍋股份、南山智尚、克萊特等。2、深海信息技術:包括海底數據中心及相關配套。重點推薦中天科技、東方電纜。關注海蘭信、亨通光電等。3、深??碧剑喊ㄌ綔y裝備、深海機器人。重點推薦中國海防(水聲電子和水下裝備龍頭)、微光股份,關注時代電氣、申昊科技、天海防務、天和防務、中科海訊等。4、深海材料:建議關注寶鈦股份、西部材料、西部超導等。二、建議關注:下游應用環節深海資源開發
41、與技術服務:推薦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關注深水海納、東方海洋、廈門鎢業、贛鋒鋰業等。三、風險提示:1、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風險;2、新技術迭代、商業化落地不及預期風險;3、競爭格局惡化風險資料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中國船舶:全球造船龍頭,受益行業景氣上行,盈利持續改善19一、一句話邏輯全球船舶制造龍頭,受益船舶行業景氣上行,盈利能力改善。二、核心驅動:公司是全球造船龍頭,全球市占率約11%(以完工載重噸計),是中國船舶集團下屬產能最大、產業鏈最全、技術實力最強的核心軍民船舶上市公司。公司業績增長核心驅動:1、行業景氣上行,龍頭企業率先承接優質訂單;2、供給緊張,船價走高促盈利改善;3、看好軍工央企
42、長期價值重估,資產整合、國企改革值得期待。三、核心邏輯:1、周期景氣上行,多船型下單需求上行,船廠盈利能力改善。1)需求:量:2025年1-3月克拉克森新接訂單(1000+GT,DWT)同比下降61%,新接訂單量有所放緩。其中,箱船新接訂單同比增長238%,大幅增長;油輪新接訂單(10k+DWT,DWT)同比下降86%;散貨船同比下降90%;LNG船新接訂單同比下降86%;其他船型新接訂單同比下降76%;價:截至2025-4-4,克拉克森新船造價周度指數報收187.34點,環比上周微跌0.05%,同比增長2.04%,2021年以來增長48.93%,位于歷史峰值97.79%。其中,油輪、散貨船、
43、液化船新船價格指數分別同比-0.7%、+0.5%、+0.3%,環比增長-0.3%、-1.2%、+0.0%,位于歷史峰值84%、71%、98%。船位緊張與通脹壓力有望推動船價持續上漲;2)下游運力:油輪至2025年運力仍緊缺,后續油輪、干散存在較大下單可能;3)供給:船廠運載已近飽和,但活躍船廠數量及交付量顯著下降,供需緊張或推動船價持續走高。新增訂單增速或將放緩;但由于擴產不易,疊加換船周期、環保政策,船價有望持續上行。2、公司有望優先受益于行業發展。1)新船訂單向大型化、高端化、雙燃料方向發展,公司建造大型船舶技術實力強,未來優質高價訂單競爭力強;2)行業集中度提升,下屬子公司造船完工量和新
44、接訂單量位居行業前列,“馬太效應”明顯。四、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2025-2026年歸母凈利潤約76、106億元,同比增長110%、40%。對應PE 17、12X,PB 2.2、1.9X,維持“買入”評級。五、風險提示:造船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中國海防:艦船水聲防務龍頭,受益特種船舶+水下安全建設快發展一、主營水聲防務、信息產業、特裝電子產業,2023年收入占比36%、35%、28%公司是中國船舶集團下屬電子信息產業上市平臺,是我國水下信息建設、水聲防務系統及水下特裝電子核心供應商,未來有望受益于船舶集團整合規劃、海軍建設維護、海洋海底監測網的大發展、水下作戰軍團布局。兩次資產
45、重組確立公司海洋防務裝備領軍地位。2017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注入長城電子、賽思科股權,2019年注入海聲科技、杰瑞控股、遼海裝備、青島杰瑞、杰瑞電子、中船永志股權多項水聲信息化裝備核心資產技術裝入,確立公司領軍地位。未來業績有望穩健恢復增長。受部分產品市場需求及價格波動、部分產品計劃調整、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公司2023年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6%、47%,整體經營經受了較大壓力和挑戰,后隨著行業穩定及市場建設開拓,公司業務有望回歸穩健增長。二、水聲防務市場空間大,多種類聲吶受益于艦船配套+海底監測網需求廣艦船新增及維修需求大,聲吶“耗材”超下游增長:公司水聲防務(占比36%)技術實力強
46、,型號多市占率高,多款聲吶廣泛配套我國各類水上艦船、水下潛艇,處于壟斷供貨地位;受益于我國海軍長期建設發展,公司聲吶產品有望超下游總裝增速發展;考慮到聲吶長期接觸海水,維修更換頻率較高,新增、維修市場廣闊。海底監測網打開公司長期成長空間:我國大陸海岸線復雜綿長,海域斗爭情況復雜,獲得海底有效監測是必備發展趨勢,我國海岸線存在213億市場空間;公司聲吶產品作為海底監測網核心信息收集獲取裝備,未來有望觀測網建設快速發展。三、水下立體攻防成未來發展趨勢,無人潛航器有望開辟公司新增長曲線水下攻防是水下作戰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無人潛航器(UUV)未來將成為水下主戰軍團核心力量;我國積極參與無人潛航器研究工
47、作,未來無人潛航器需求空間大,公司作為無人潛航器配套聲吶核心供應商,有望隨其需求上漲同步獲得高收益。四、盈利預測及估值預計公司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3.62、5.07、6.53億,同比增長59%、40%、29%,CAGR=42%。對應PE 56、40、31倍,維持“買入”評級。五、風險提示:艦船建設不及預期,水下預警監測建設不及預期等風險。20添加標題95%亞星錨鏈:“深??萍肌焙诵难b備,船舶海工、漂浮式海上風電、礦用鏈“三箭齊發”211、核心邏輯 成長路徑:1)景氣度復蘇:公司船用錨鏈、海工平臺系泊鏈兩大傳統業務迎來景氣復蘇;2)新興行業增量邏輯:漂浮式風電系泊鏈打開成長空間;3)國
48、產替代:礦用鏈20億市場空間具國產替代邏輯。公司在錨鏈系泊鏈行業市占率高、格局穩固,將顯著受益于行業增長。競爭優勢:1)先發優勢:原材料、生產設備壁壘高;錨鏈/系泊鏈生產工藝壁壘高;3)資質經驗優勢。2、我們與市場觀點的差異 市場認為:1)船用鏈:錨鏈價格相比船廠彈性較低,公司業績彈性不如船廠;2)漂浮式風電市場空間、商業化推進節奏有較大不確定性;3)礦用鏈進展較慢。我們認為:1)船舶行業:換船周期+環保制約促造船業訂單爆發,行業進入中期景氣上升期。公司積極進行品類拓展,2023年推出船用鑄鋼件(如錨)。公司在船舶行業業績彈性來源于船用鏈需求提升和品類拓展。2)漂浮式風電:世界上80%以上海風
49、資源位于水深超過60米的深遠海區域,漂浮式風電是未來海風發展的大勢所趨。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預估,2030年新增裝機容量將達6.254GW,2020-2025年漂浮式風電新增裝機CAGR約105%,2026-2030年漂浮式風電新增裝機CAGR約60%。根據我們測算,2030年漂浮式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對應當年系泊鏈新增市場空間超100億。目前漂浮式風電行業處于商業化前期,2026年有望進入商業化時期。3)礦用鏈:應用于煤礦開采刮板式輸送機、轉載機等傳動鏈,具備極強耗材屬性。目前年均近20億市場空間主要被德國蒂勒等海外企業占據。公司已中標國家能源、中國神華等多個礦用鏈訂單,有望受益礦用鏈國產替代。
50、3、股價上漲的催化因素 1)船舶行業新增訂單量及新船造價持續增長;2)世界范圍內漂浮式海上風電產業化進展超預期;3)國內礦用鏈領域拓展迅速。4、盈利預測 預計2025-2027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3.2、4.0、5.0 億元,同比增長13%、27%、23%,CAGR=21%。對應 PE 27、22、17x,維持“買入”評級。5、風險提示:1)船舶油服行業需求不及預期;2)漂浮式風電產業化進程不及預期;3)礦用鏈市場開拓進度不及預期。中國動力:船用動力系統龍頭,受益行業大周期景氣上行22一、一句話邏輯船用動力系統龍頭,受益行業大周期景氣上行。二、核心邏輯:1、全球船用動力系統龍頭,柴油機業務貢獻主
51、營收。公司是中國船舶集團下屬唯一上市船用動力平臺,是全球領先的船用動力系統研制生產公司,動力業務涵蓋七大動力板塊及相關輔機配套,其中柴油機業務為公司動力業務主要構成之一。隨著公司重組整合完成,公司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未來有望受益于行業景氣上行及產品升級持續兌現收益。2、產業鏈:主要由研發、零部件制造和整機制造三大板塊組成,下游為整船制造廠。船舶相關配套設備中,動力系統價值最高,占據船舶總成本的 12%左右。競爭格局:低速機市場中日韓三足鼎立,后續向中高速機市場持續突破。發展趨勢:高技術、高附加值、低碳環保將成為船舶動力的重要發展方向。3、聚焦主業產品譜系全覆蓋,研發為本創新為基保障長期增長。公
52、司七大動力板塊齊全,實現主流動力系統類型全覆蓋,產品具備高性能和高附加值,市場競爭力強,應用場景廣闊。公司為多細分領域龍頭,聚焦柴油機主業資產整合,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鞏固市場領先地位。四、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2025-2026年歸母凈利潤約21.6、31.3億元,同比增長55%、45%。對應PE 22、15X,PB 1.2、1.1X,維持“買入”評級。五、風險提示:造船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環保等風險。添加標題95%振華重工:機全球龍頭+海工裝備領軍者23一、一句話邏輯全球港機龍頭+海工裝備,受益周期向上、品類拓張、治理優化。二、核心邏輯:1、港口機械業務1)市場空間大:2022年全
53、球達673億元,其中國內達205億元、份額占比約31%。預計到2028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1039億元,2022-2028年CAGR=7.7%,受益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穩步提升。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受益大型化、自動化、高速化,推升港機更新升級需求持續提升。2)競爭格局集中:大型港口起重機振華重工為世界龍頭,其他行業參與者主要為大型綜合性工程機械制造商,包括:德國利勃海爾集團、意大利Fantuzzi、日本三井制造、韓國斗山工程機械、瑞典卡爾瑪、三一國際等。小型港口起重機產品種類較多,行業公司相對大港機更加多元,三一國際在集裝箱正面吊和堆高機市場占據龍頭地位。競爭格局趨勢港機行業門檻較高、下游港口客戶集中度
54、高,預計未來競爭格局將持續保持較為集中態勢。3)振華重工:市占率70%的全球港機龍頭,受益自動化升級、品類拓張、后市場服務。公司連續多年市占率世界第一,2024年公司港口機械新增訂單36.1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公司在大型化、自動化趨勢下占據領先地位,未來如依托大港機的龍頭地位、向多產品品類+后市場服務延伸。2、海工造船業務1)市場空間:2022年中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營收達740億元,同比增長19.7%,下游需求主要由海洋油氣、海上風電、海洋工程建筑景氣度驅動。海油市場當前油價具備較好的經濟回報和資本開支動力,中國海油資本開支過去6年CAGR=15.6%。海上風電市場受益成本下降、風機大型化
55、驅動裝機量持續提升。2)競爭格局:行業壁壘高、競爭者較少。但中高端市場由歐美日韓企業占據,國內大多中低端為主、逐步進入高端領域。國內中國船舶、中集集團、振華重工龍頭領先。3)振華重工:海工裝備領軍企業。公司具備海工EPCI總承包能力,具備自升式鉆井平臺、海上特種船舶的設計制造及核心配套件研發能力。海工裝備訂單從2018年的5.8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5.1億美元,2018-2023年訂單金額CAGR=21%。三、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8.4、9.5、11.3億元,同比增長57%、14%、19%,對應PE 28、25、21x,PB 1.4、1.3、1.3,維持“買
56、入”評級。四、風險提示:宏觀環境波動風險、利率和匯率風險、供應鏈安全風險。添加標題95%中船防務:中船集團旗下“A+H”平臺,受益船舶周期上行、競爭格局改善24一、一句話邏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唯一“A+H”平臺,全球造船核心企業;受益船舶行業周期上行、競爭格局改善,公司盈利持續修復。二、核心邏輯:1、周期景氣上行,多船型下單需求上行,船廠盈利能力改善。1)需求:量:2025年1-3月克拉克森新接訂單(1000+GT,DWT)同比下降61%,新接訂單量有所放緩。其中,箱船新接訂單同比增長238%,大幅增長;油輪新接訂單(10k+DWT,DWT)同比下降86%;散貨船同比下降90%;LNG船新接訂單
57、同比下降86%;其他船型新接訂單同比下降76%;價:截至2025-4-4,克拉克森新船造價周度指數報收187.34點,環比上周微跌0.05%,同比增長2.04%,2021年以來增長48.93%,位于歷史峰值97.79%。其中,油輪、散貨船、液化船新船價格指數分別同比-0.7%、+0.5%、+0.3%,環比增長-0.3%、-1.2%、+0.0%,位于歷史峰值84%、71%、98%。船位緊張與通脹壓力有望推動船價持續上漲;2)下游運力:油輪至2025年運力仍緊缺,后續油輪、干散存在較大下單可能;3)供給:船廠運載已近飽和,但活躍船廠數量及交付量顯著下降,供需緊張或推動船價持續走高。新增訂單增速或將
58、放緩;但由于擴產不易,疊加換船周期、環保政策,船價有望持續上行。2、控股公司黃埔文沖與參股公司廣船國際為核心造船企業,在手訂單飽滿,公司有望優先受益于行業發展。1)黃埔文沖:公司控股子公司,控股比例54.54%。是我國重要的軍用艦船、公務船、支線集裝箱般船、疏浚工程船及海洋工程船建造與保障基地。2023年黃埔文沖營收161億元,同比增長26%;凈利潤5531萬元,同比增長13%。截止2023-12-31,黃埔文沖手持訂單557.6億元,在手訂單飽滿。2)廣船國際:公司參股子公司,參股比例41.02%。主營豪華客滾船、液貨船、油船、礦砂船、半潛船等,公司長期穩坐全球豪華客滾船、半潛船建造領域頭把
59、交椅。2023年廣船國際主營業務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34%;主營業務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27%。截止2023-12-31,廣船國際手持訂單57億美元,在手訂單飽滿。另外,公司通過股權置換方式持有中國船舶4.86%的股份。三、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約8.5、16.2、24.1億元,同比增長125%、90%、49%。對應PE 41、22、15X,PB 1.9、1.7、1.5X,維持“買入”評級。四、風險提示:造船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添加標題95%微光股份:冷鏈電機全球龍頭,繼伺服電機后再入局“人形機器人+深??萍肌备叨穗姍C25一、一句話邏輯:全球冷鏈
60、電機龍頭,“人形機器人+深??萍肌彪姍C打開空間。1)公司主要產品為冷鏈電機風機(冷柜電機、外轉子風機、ECM電機)、伺服電機,其中冷鏈電機風機市占率全球前三;2)公司伺服電機持續高增,ECM電機營收增速轉正。公司伺服電機近5年CAGR達45%,2024全年同比增長19%。二、核心邏輯:1、冷鏈電機主業:全球冷鏈擴容趨勢明確,利好公司冷鏈產能放量1)行業:國內:總量擴容,2023年中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產地冷鏈流通率較發達國家仍分別低67pct、2pct、15pct;結構升級,關注高標冷庫建設需求+即時零售前置倉模式催化的冷藏車需求。預計2025年仍有約14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需求。海外:國
61、際冷鏈需求持續修復。2024年中國冰箱冷柜出口規模破7500萬臺,同比提高20%;2)公司:全球龍頭地位、客戶資源優質;擴產;產業鏈一體化控本,2024上半年ECM電機毛利率超43%。2、伺服電機第二增長極:順應伺服電機國產替代浪潮1)行業:高端伺服電機國產替代。根據MIR,24年中國通用伺服市場(含港澳臺)國產化率僅為59%,預計27年將提升至65%;2)公司:橫向、縱向協同布局。公司伺服電機共5大系列,目標是“品種最全、性價比最高、產量世界第一”,同時公司亦垂直整合,自研編碼器配套;新興場景突破。2024年,公司繼續布局移動機器人用伺服電機,并進入半導體、3C行業。3、戰略新興布局:“人形
62、機器人+深??萍肌彪姍C1)人形機器人電機:2024年公司開發了3、4款空心杯、無框力矩電機,預計可新增0.3、0.4億元年收入,目前公司空心杯電機處送樣階段,無框力矩電機經浙江省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并達量產階段2025年公司將持續推進機器人關節模組研發;2)深??萍茧姍C:2023年起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空天海項目研發,期待2025年相關成果落地。三、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預計2025-2027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3.7、4.6、5.2億元,同比增長68%、26%、12%。對應PE 21、17、15倍,PB 4.1、3.6、3.1,維持“買入”評級。四、風險提示:全球冷鏈設備增長放緩;人形機器人量
63、產不及預期;貿易摩擦。風險提示261、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風險:深??萍际菓鹇孕屡d產業,產業的發展對國家政策(如補貼、稅收優惠等)依賴度高,產業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將對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2、新技術迭代、商業化落地不及預期風險:深??萍际菓鹇孕屡d產業,能否通過新技術迭代等方式進行降本是其商業化落地速度的重要影響因素。若因新技術迭代較慢等因素,導致產業無法快速降本,那么商業化落地的進度存在不及預期的風險。3、競爭格局惡化風險:深??萍甲鳛閼鹇孕屡d產業,市場參與者呈現逐步增多的趨勢,未來產業格局可能將發生變化,部分行業可能存在競爭格局惡化的可能。點擊此處添加標題添加標題點擊此處添加標題點擊此處添加標
64、題點擊此處添加標題點擊此處添加標題點擊此處添加標題添加標題點擊此處添加標題點擊此處添加標題添加標題點擊此處添加標題添加標題95%行業評級與免責聲明27股票投資評級說明:以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證券相對于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1.買 入: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表現20以上;2.增 持: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表現1020;3.中 性: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表現1010之間波動;4.減 持: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表現10以下。行業的投資評級:以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于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幅為標準,定義如下:1.看 好:行業指數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表現10%以上;2.中 性:行業指數
65、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表現10%10%以上;3.看 淡:行業指數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表現10%以下。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采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采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取決于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當前的持倉結構以及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投資者不應僅僅依靠投資評級來推斷結論。行業評級與免責聲明28法律聲明及風險提示本報告由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39833000)制作。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本公司
66、”)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沒有將變更的信息和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作參考之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僅反映報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的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本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發布、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本報告發布人和發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未經授權或未按要求刊載、轉發本報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